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宇文明随手从钱箱里拿出一枚新铸的铜钱,仔细的看了看,随即满意的扔回去,铜钱碰撞发出悦耳的响声,众人眼里浮现出一幕幕景象。

    将士们的军饷白花花的粮食堆积成山的布帛,有了钱,这些都不是问题。

    山南州郡向来没什么大的铁矿铜矿,如今黄州总管宇文温发现了这么一座宝山,大行台自然是集中全力进行开采。

    大冶位于鄂州地界,由鄂州刺史管辖,但鉴于其重要地位,黄州总管府派直属军队驻防,而大冶监的运作则是由大行台监督。

    铁场打造铁器,无论是兵器还是农具,有了铁制工具那么耕战都事半功倍,而铜场出的只有一种东西:铜钱。不由得大行台不重视,故而大冶监大监的人选十分重要。

    所以铁面无私不近人情出了名的厍狄士文,成了最优人选。

    宇文温私下吐槽厍狄士文为面瘫帝,这位成日里板着个脸在铜场铁场里巡视,要是有谁敢营私舞弊,私吞铜料铁料等,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走完一圈铜场,几位都是大汗淋漓,顾不得官威扫地,大口喝着盐开水解渴,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往料场,去看炼铜炼铁所用的木炭,还有焦炭。

    焦炭是什么东西?

    一如木炭为木材闷烧所得,焦炭者,为石炭闷烧得来,用来当做薪材,炉火比木炭烧得还要旺。

    石炭似乎也能烧,何必多此一举?

    若用石炭直接炼铁,其所得铁料很脆,闷烧之后所得焦炭,用来炼铁会好很多。

    好一些?莫非焦炭炼铁也有隐患?

    正是,焦炭若闷烧得不好,炼出的铁同样很脆,如何制出合适的焦炭,工匠们还在琢磨,故而大冶监主要用的还是木炭。

    厍狄士文讲解着,其实这些内容一开始还是宇文温教给他的,而如今在场的也就只有宇文明还需要听讲解。

    本官见无论是炼铁炉炼铜炉都要用水排,锻锤也是水力驱动,似乎大冶附近只有湖泊,正所谓‘水往低处流’,这些水是如何提升的?

    襄州,大冶监用的是各类水渠还有风车等器械引水,四周山上亦有山泉,说来可就话长了。

    也罢,本官随口问问。宇文明摆摆手,他真的是随口问问,此次前来大冶,为的就是要亲眼看看大冶监的实力如何,也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那就得有相应的回报,如今看来,这回报可是大大超过预期。

    汉沔地区有许多荒地,若能开垦那么数年之后定然是良田,可这些地方时常受水患影响,想要开荒种地就得兴修水利,修完河堤还得割草犁地,有了铁制工具那么真是如虎添翼。

    襄州总管宇文明要组织治下百姓开荒,就得先看看这铁场能否提供足够的工具,事关重大,不由得他不亲自现场考察一番。

    另一面,他也是代替大行台宇文亮,到大冶来查看实际情况,可以说如今的大冶监是除了产粮地以外同样重要的地方。

    既然说到石炭,这石炭是从何而来?

    大冶附近亦有石炭产出,正好顶替部分木炭。

    如此一来,大冶及周边的百姓

    这是鄂州刺史周法尚份内之事,他立刻答道:襄州,大冶城连同大冶监以及驻军家属,如今户数超过五千户。

    这都抵得上一个郡的户数了。宇文明叹道,大兴炉冶,也该如此!




第四章 奴隶
    ?官道上,大批骑兵护卫着数辆马车北行,其中一辆车上,宇文温正和兄长宇文明交谈,所说内容不太适合在公众场合谈论。

    灌钢法虽好,只是大冶铁矿的矿料如何炼出钢来还得摸索,宿铁刀的产量要上去还得一段时间。

    无妨,铁制铠甲刀已经不错了,上了战场,再好的刀砍多了一样崩口。

    兄长,今年朝廷会用兵么?

    不知道,父亲说朝廷还在斟酌。宇文明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宇文温后笑道:即便是打,也轮不到二郎上阵吧?

    隋国那边轮不到,可陈国就未必了。

    朝廷肯定要先对付隋国,拿下洛阳把隋军赶到潼关以西,最好把太行山以西的并州等地拿下,免得哪日隋军又从太行八陉中窜出来。

    放着南边不管?这么不把淮南陈军当一回事,可不太好吧?

    宇文温开始吐槽,虽然陈军鱼腩了些,但背后捅刀的本事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陈国守有余攻不足,实力不是隋国能比的,说实话,我觉得朝廷的想法不错,要是先攻陈国,即便拿下建康,要防止江南各地叛乱,需要撒下许多兵马镇守,一旦隋军大举东进,这就太冒险了。

    这是宇文明的看法,宇文温不置可否,他目前关心的是如何修炼内力,也就是把黄州总管府的实力大幅提升,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消化鄂州。

    鄂州即是原本的陈国郢州,如今归入黄州总管府管辖,也是周国在长江以南唯一的州郡,直接把陈国东西两端水路联系掐断。

    若按常理,陈国会拼了老命抢回郢州,可如今陈国为了保住好不容易拿到的淮南州郡,已经无暇顾及郢州的死活了。

    所以宇文温要争分夺秒,在陈国缓过劲之前,把鄂州经营好,即可对抗上游的陈国巴湘二州军队,又能顶住下游的江州陈军。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年是宇文温定下的策略,把郢州折腾得连续几年颗粒无收,现在到他还债的时候了。

    依然是实力甩锅,任命周法尚为鄂州刺史,呕心沥血什么的由这位周二郎去做,宇文二郎当无良的大领导:鄂州治理好了,是本总管领导有方,治理不好,借汝人头一用!

    这种无良的话也就是说说,宇文温作为黄州总管还是很给力的,周法尚是他任命的鄂州刺史,怎么着都得力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

    鄂州(郢州)原来的百姓,当年都被迁到江北,土地大面积抛荒,要想恢复农业首先就得有人。

    没人就没办法种地,没有收成那么鄂州自己就养不起驻军,需要别处输血,郢州当年成为陈国的溃疡,如今处理不好的话,那么鄂州就会成为周国的溃疡。

    那些北迁的百姓,当时大多已在现在的居住地分有土地,经过数年的垦荒收成已经上来了,许多人思念家乡,但更舍不得这些田地,所以他们宁愿不回江南故土,也要守着好不容易得来的田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人就没收成,但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

    连年的用兵,导致山南荆州地界动荡不已,虽然人口众多却无法安心的耕种田地,从数年前开始,官府就已经开始将荆州百姓南迁,到汉沔及其他地区垦荒,所以继续南迁到江南鄂州也没什么问题。

    人,宇文温给周法尚弄来了,相应的物资他也调集黄州下辖各州之力运来了,要是这位周二郎最后搞砸,他可真敢借人头一用。

    车队来到武昌,顺利入城,宇文温和宇文明换了一身便服,转到武昌一处日益兴旺的集市去参观。

    天下的集市有很多,无论大小都是一样的,市场里只有三种人:买家卖家,还有路人,此处集市也不例外,但和大部分集市稍有不同的是货物。

    这里卖的是奴隶。

    奴隶贸易,充满血与泪的营生,用一群人的累累白骨,为另一群人铺起高升之路,在后世看来是十恶不赦之罪,但在这个时代却稀松平常。

    集市里一字摆开许多木笼,里面关着形形色色的人,但无论年龄大小,清一色都是男性,这是最直接的劳动力市场,出售的奴隶都是从大山之中抓来的男性蛮民,可充当劳动力。

    到处都需要劳动力,首先是矿工,大冶的矿山过半矿工是奴隶,而黄州各地的采石场石灰窑也需要大量的奴隶,这些人不需要工钱,是东家们利润最大化的保障。

    而开发汉沔地区的荒地需要修建水利设施,也大量需要这些奴隶,眼前的这个集市,是面向民间开放的散货市场。

    各色买家在挑选货物,一如在选鸡鸭牛羊,许多货物在买家付了钱后,被带出木笼押往城北码头,宇文明皱着眉头问道:二郎,这就是你说的奴隶买卖么?

    是,说实话有碍观瞻。

    宇文明有些不太适应这种场面,看了片刻后便收回目光坐在案前,宇文温将窗户关上,开始接受质询。

    这些奴隶,都是从山里抓来的?

    是的,鄂州以南群山连绵,一如江北大别山脉般,居住无数山蛮,他们结寨自立,当然是不听任何官府差遣的。

    那这些奴隶,是如何抓来的?宇文明继续发问。

    各山头的寨主自己会动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只要让寨主们知道,奴隶可以换回盐布甚至铁器,那就够了,集市不会缺货源。

    这么说来,还是和江北大别山故事一样?

    正是,这是他们自相残杀,官府基本不用动手。宇文温说到这里又补充了一下:当然,要是哪个寨主敢纠结他人对抗这种买卖,一定要清除。

    真的有效么?万一这些人袭扰州郡,劫掠百姓当做奴隶贩卖怎么办?

    不是不可能,所以要立规矩,首先,会说汉话的人,无论出身如何不许买卖,其次,敢袭击州郡的寨子,全寨鸡犬不留!

    如果故意把人弄哑了,那该怎么办?

    举报有赏,抄没的财产里,过半归举报人所有。

    那举报之人不怕事后报复么?

    谁敢报复杀全家!

    宇文明无语,宇文温的应对措施简单粗暴又血腥,但也是最有威慑力的,该问的问了,话题转入他最关心的内容:鄂州,能抓来多少奴隶?

    兄长,汉沔荒地开发实际就是用人命来填,官府治下的百姓不能这么糟蹋,所以需要奴隶,只要官府明确大开发需要劳力,愿意付出合适的‘劳务费’,那么自然会有‘卖家’送货上门的。

    湖广地区,要到唐时才大规模开发,到了两宋时期才成形,这个时期的湖广,要快速开发只能用人命来填。

    要治水就得修河堤沟渠,在血吸虫密布的芦苇荡荒滩等地方修水利,堤还没修好人就废了,积水多的地方又大量滋生蚊虫,疟疾或瘟疫一旦爆发,垦荒团就是全灭的下场。

    官府治下的百姓缴纳租调,又要服兵役力役,每个人都很宝贵,所以,那些大山中的蛮民,就对不住了!



第五章 托付
    黄州西阳城,邾国公府,宇文温正和兄长宇文明用膳,侄子宇文理在座。

    阿理觉得州学好么?

    二叔,州学很好,有萧郎君作伴,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大郎,为父明日就要回襄州了,你在二叔这里住下,可得听话!

    是,阿耶。

    还是叫父亲吧,大郎已经长大了。

    宇文理如今十一岁,正是求学的年纪,而宇文温请来的经学名家刘焯,正好解决了宇文明为儿子找先生的问题。

    刘焯精通南学北学,为名扬天下知识界的二刘之一,山南地界来了这么一位大儒,许多人家都起了心思,想请刘焯到其州郡办学授业,奈何宇文温看得很紧,所以让子弟到黄州入学变成唯一选择。

    宇文理是宇文温的堂侄(实际上是侄子),有自家人在那就方便许多,所以宇文明也放心的让长子来黄州求学,寄住在宇文温府里,今晚算正式将宇文理托付给宇文温。

    为父不在,你二叔说什么都得听,不听的话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是,父亲。

    其实呢,二叔时常不在府里,还得你叔娘帮忙了,宇文温说的是实话,他真的很忙。

    阿理,叔娘很好说话的,不要有顾虑,那位萧郎君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平日里多亲近亲近。

    二叔,昨日在州学遇见的孔郎君,是先师后人,学问不错,可以到府上借书么?

    无妨,只是再不许其他人入府了,二叔的仇家多,有时吓到阿理的友人就不好了。

    宇文温半真半假的说着,未来学霸孔颖达竟然不远千里来到黄州求学,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原先的历史里,孔颖达就是刘焯的学生,如今看来这师生俩真是天注定。

    宇文明此次来黄州,是公私两便,如今两方面的事情都办完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宇文温虽然行事似乎有些不着调,但实际上还是挺靠得住的。

    长子远赴黄州求学,宇文明如今身边还有二女一子,两个女儿为侧室所生,而次子则为夫人李氏于去年诞下,他如今是两儿两女,而宇文温却要厉害的多。

    四儿两女,外加继女一人,宇文明倒是有些佩服宇文温的战斗力。

    嫂嫂如今休养得如何了?

    唉,大不如前了,只能慢慢调养。

    黄州地界大山之中颇有些灵药,改日我准备好,送到襄州去。

    二郎有心了。

    宇文明说到夫人有些神伤,李氏去年临盆时难产,好歹母子平安,可李氏却落下病根,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这年头女人生产真是凶险异常。

    宇文温深有同感,将近五年前尉迟炽繁难产,他被折磨得够呛,此次夫人二胎顺利,少不得去庙里又烧了一堆香,当然道观也没少了那一份。

    尉迟炽繁生下嫡次子,如今正在坐月子,所以不能出席家宴,宇文温和兄长宇文明正好在席间说些事情,当然未成年的宇文理自然要回避。

    兄长,朝廷不动手,可不代表山南不动手,对吧?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后院,宇文温来到夫人房内,看了看奶娘哄睡的小四郎,宇文温来到尉迟炽繁卧榻边。

    躺着别起来,好好休息。

    谈完了么?

    谈完了,如今父子俩在侧院就寝,想来有很多话要说。宇文温将被褥轻轻往上拉了一些,免得夫人受凉,从明日起,你这位叔娘可得多操一些心了。

    当叔叔的放着侄儿不管,这不好吧?

    也得有时间管呐,反正有州学,阿理跟着先生读书就行了,回来若是有空,就让他教鹊哥和棘郎念书。
1...337338339340341...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