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尚书令,下官多亏独孤总管协助,不但摆脱追兵拿下武乡,独孤总管还分派骑兵袭扰郑城华阴,独孤小将军还协助下官在华阴设伏,拦截隋军溃兵。

    好!独孤总管父子忠心为国,本公必然向朝廷禀明!

    直接了当的背书,宇文温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算是为独孤父子平安落地做了最有力的铺垫,众目睽睽之下宇文亮做了承诺,也让独孤父子放了心。

    他可不是那种做掮客的黑心官二代,拿了好处转身就耍赖,至于另一份大功,现在不是说的时候。

    军议结束众将散去,独孤楷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趁着周围没人,他扯住儿子问道:那日在西岳庙,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亲,孩儿不是说了许多次了?杨广诈称是韩僧寿次子韩孝业,邾国公既不知道韩僧寿只有一个儿子,也不认得晋王杨广。

    后来闲谈时说到玉佩,杨广神色紧张,是孩儿先回过神来

    所以你被人下了套都不知道!

    啊?谁下套了?

    你唉!

    独孤楷恨铁不成钢,那日儿子在西岳庙捉住了晋王杨广,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是喜出望外,有了这份大功,他们在周国就有保障了,可事后细细想来,其中有些蹊跷。

    你觉得邾国公是傻子么?

    不像。

    不像?我看你像!他无缘无故的说到玉佩,你以为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独孤楷用手指戳了戳儿子的脑门:邾国公坐在杨广左侧,肯定先见那玉佩的纹路,不去质疑却画蛇添足提起玉佩的话题,他是把这功劳让给你啊,傻瓜!

    啊?为什么?

    独孤凌云闻言目瞪口呆,那日捉了杨广,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只是想来想去想不出头绪,如今父亲这么一说,他再回想当时的场面,不由得懵了。

    为什么?你用自己的榆木脑袋想!

    独孤楷说完继续前行,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宇文温让功给他儿子,应该是有拉拢之意,不过做得如此隐晦,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活捉敌国藩王,这种大功都能让出来,拿来收买人心太浪费了,你到底图的是什么?

    父亲,既然杨广已被带到此地,为何邾国公不将其拉进大帐示众,还要我等守口如瓶?

    想不明白?

    孩儿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回去继续想!口风一定要严,莫要说漏嘴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思
    一处戒备森严的小屋内,晋王杨广呆坐不语,他被没有被五花大绑,也没被带上手镣脚镣,除了不能出去,他自由得很。

    作为俘虏,他有自杀的机会,如果觉得嚼舌太痛,可以考虑解下腰带往房梁一抛,然后自己挂上去一了百了。

    想死很容易,但杨广不敢,那个邾国公宇文温指天发誓过,如果他敢自尽,就会来个犬决,让自己的遗体化作饿狗肚中食,再变成粪便排出来。

    肉和骨头都没得剩,永世不得超生!

    杨广想到这里不由得一阵哆嗦,他从没听过如此恶毒的刑罚,每当自杀的念头冒出来时,一想到要化作狗屎那念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即便不自杀,苟活一段时间后也难逃一死。

    周国不可能放过他,要么被押到长安当众砍头,要么被押到邺城当众砍头,反正都是个死,在大庭广众下屈辱的死去,还不如

    自杀的念头再次冒出来,而宇文温说过的话又回荡在耳边:呐,到长安之前你不许自杀,到了长安之后爱嚼舌嚼舌,爱上吊上吊,想怎么死都行。

    念头消散,杨广决定再苟活几日,他被布袋罩着骑在马上被人带到这里,虽然不知是在何处,但能确定是往长安走。

    既然还没到长安,那就再多呼吸一口人世间的气息,多活一日是一日。

    也许也许会有忠勇之士冒死前来救人,对的,不是所有人都恬不知耻的投降,一定会有人来救孤!

    想到这里,杨广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稻草,虚无缥缈的希望,是他活下去唯一的信念,可是想到自己亲手所写的那些文字,心又沉了下来。

    宇文温逼他写的内容,可以说是封信,信的大意是恳请四弟杨秀,要其率兵攻入关中复仇,这倒没什么,关键是把除了河东洛州豫州以外的军政大权,都托付给四弟杨秀而不是三弟杨俊。

    信中说,他因为长安大败心灰意冷,决定循入空门,所以将大义交到最受父母疼爱的四弟杨秀手上,让各总管听令。

    简而言之,这是离间计,离间蜀王杨秀和秦王杨俊的关系。

    杨广不是傻瓜,当然不愿意写,奈何宇文温扬言准备好了十几个精壮的男子,准备和他玩游戏,若是敢自杀,玩尸体也不在乎。

    无耻,卑鄙!

    杨广在心中咒骂了无数次,但最后还是屈服了,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写信的时候故意变换笔迹,要让四弟看到信后发觉不是自己的笔迹。

    他们兄弟之间有过书信来往,只要将历年书信拿出来比对笔迹,那么大家就都知道这封信是假的。

    计划很好,但赶不上变化。

    当一个壮汉贴在身后喘气时,杨广屈服了,老老实实重写,同样的内容写了二十次,宇文温核对过这二十张纸上的笔迹都相同无误后,才放过他。

    杨广随身携带的私印被搜出来,在这二十张纸上用了印。

    一想到日后自己的弟弟会因为这封信起误会,两人争权夺利导致人心大乱为周国所趁,杨广心如刀绞,欲哭无泪之际,宇文温又让他写了一首诗。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诗句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却言短意长,是一首好诗,杨广很奇怪宇文温为何要让他写这首诗。

    重点就在宇文温为何要经过他的手,来写下这首诗。

    诗肯定是给人看的,杨广不觉得宇文温想留着自己看,那么就是给别人看,那个人是谁?

    既然要用到他的笔迹,那么就是要给认得出他笔迹的人看,而那首诗,说的是怨妇,若他被杀了,变成未亡人的王妃大约就

    无耻之徒!你竟然敢对孤的王妃起心思!

    杨广急得在房里走来走去,他琢磨出来了:宇文温定是看中他的王妃,打算用这首诗当做引子,到晋王府去骗得信任,然后寻个机会诱出府掳走。

    掳走做什么?当然是

    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一想到自己的王妃很可能中计,被宇文温骗到手后每日承欢胯下他就恨不得将宇文温扒皮抽骨,这是男人的尊严,是可忍孰不可忍!

    门外传来脚步声,杨广猜测是宇文温来了,毫不犹疑拔下自己的发簪,将其紧紧握在手中,准备要和进来的宇文温同归于尽。

    房门被推开,进来两名甲士一左一右将他挟持住,动弹不得的杨广狠狠盯着门口,随后愣住了。

    数人走了进来,为首中年人和他父亲年纪差不多,而旁边跟着的却是一名六七十岁的老者,又有两名年轻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人正是宇文温。

    杨广,真的是杨广!

    老者大声说着,面露喜色,杨广看去,发现是自己认得之人——梁士彦,按着先前收到的消息,此人做了内应,协助周军攻破长安。

    反复老贼,你不得好呜呜呜!!

    嘴巴被堵上,杨广再也不能诅咒眼前诸位,宇文亮看着这位被俘的隋国晋王,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宇文温在西岳庙附近设伏,本意是要拦截隋军骑兵,尽量阻碍华州和洛州方向的联系,结果守株待兔之际却抓住了一头肥牛。

    虽然识破杨广身份的是独孤凌云,但我家二郎也是好样的!

    郕公怎么看?

    杞公,邾公做得好,没让消息泄露出去,趁着别处隋军不知此事,可以浑水摸鱼。

    宇文亮点点头,转身问宇文温:二郎的想法呢?

    父亲没有问近在咫尺的自己,宇文明眼神有些黯然,宇文温注意到这一点,也不避讳自己应该是堂弟,识相的抬了一抬:兄长怎么看?

    对对,大郎怎么看?

    宇文亮没注意到场面的微妙之处,虽然对外而言次子是侄子,但如今他没管这么多,直呼宇文温为二郎,也是不把梁士彦当外人的意思。

    孩儿觉得,二郎先前让杨广写的信很有用处,可以离间杨秀和杨俊的关系,

    宇文明没把弟弟当堂弟,收拾心情缓缓说道,他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别处不说,可以借着杨广的名号,赚得郑城。

    兄长,何不赚开潼关?

    宇文温明知故问,此事真要可行他早就做了,不过如今要抬一抬兄长,只能如此了。

    若赚得潼关,隋军必然反扑,届时若要据守,不说驻军要多,渭口要不要防?蒲津要不要防?兵力分散,很容易被河东隋军偷袭得手。

    那大郎的意思?

    父亲,贪多嚼不烂,孩儿的意思是至少拿下郑城,最好也拿下华阴,以便拱卫长安,并与同州武乡互为犄角,一防蒲津,二防潼关。

    以华阴与潼关隋军对峙,对方大败之际未敢轻举妄动,我军也能有时间修整,若占了潼关,隋军必然反扑,一旦河东隋军强渡蒲津登岸,届时潼关腹背受敌,一样要撤军。

    宇文明仔细研究过如今形势,他说的也是稳妥之道,宇文亮听得长子说中了心事,自然是不住点头,梁士彦也深表赞同,不失时机的夸了一句:

    虎父无犬子,杞公有两个好儿子啊!

    哪里哪里,二郎已过继亡弟,郕公在外人面前可不能这般说。

    正所谓互相吹捧,宇文亮言语间再次强调没把梁士彦当外人,又看了看面色铁青的杨广,他率先走出门外。

    细细的打量了一番杨广,宇文明跟着走了出去,看着弟弟的背影,他心中叹了口气。

    和父亲一起率军攻入关中,袭击长安得手,烧死杨隋太子杨勇重臣高熲,隋帝杨坚毙命,击退隋军的反扑,他累积下来的功劳已经很大了。

    然而这些功劳在弟弟的映衬下,却变得黯然无光。

    击杀卫王杨爽,火烧广通仓,伏击同州刺史李浑得手,说降延州总管独孤楷,还有领兵伏击意外捉到晋王杨广。

    灞桥大战,隋军崩溃是因为广通仓被烧军粮接济不上,外加延州军袭击同州武乡威胁后路,这两样宇文温都有份,比起靠着大军正面攻防的宇文明,宇文温冒险孤军深入敌后立下的战功更加显眼。

    还好,捉到晋王的不是二郎,不然唉



第120章 0鬼夜行
    百度求有求必应!全文!求,有求必应!

    傍晚,潼关至长安的官道上,数人策马疾驰,来到前方驿站后下马投宿,他们方才经过潼关,而关内亦设有驿站,只是如今局势紧张,寻常人等不得留宿,只能西出关门赶来此处。

    若按往日,官道上客商云集,临时投宿未必有房间,不过此时不同,即便是姗姗来迟,驿馆站房间多有空余,为首的年轻人正要入住,却听得大厅一隅有人在谈笑风生。

    见其要过去凑热闹,随从试图劝解,不过年轻人不以为意,他正是十七八岁年纪,血气方刚,虽然时局纷乱,多有贼寇伺机袭扰乡里,但此处位于潼关要地附近,还没有哪家贼人敢乱来。

    他走上前,见着一名身着布衣的年轻人正舌灿莲花,周围十余人听得津津有味,仔细一听,说的竟然是志怪。

    某姓刘,喜闻志怪传说,不知可否敬陪末座?

    原来是刘郎君,某姓余,若感兴趣,请坐。

    刘郎君坐在一旁,听着这位姓余的年轻人讲述奇遇,而且说的是岭南一带的奇闻异事。

    听口音,余郎君大约是关中人士,原来竟去过岭南?

    郎君好耳力,某为京兆人,尝于江南及岭南行商,听人讲起各类奇闻异事。

    见着周围人看着自己,面带责怪之意,刘郎君拱了拱手,示意余郎君继续。

    一日,某于大庾岭邸店投宿,遇一行商,说起亲身经历

    众人抚掌轻叹,俱有后怕之色,不过刘郎君却没有动容,这种故事他看得多了。

    东方朔所著,还有后来的等等志怪类书籍,他都读过,所以觉得世间的鬼怪故事,大多换汤不换药。

    以亲身经历为噱头,骗得凡夫俗子冷汗直冒,不过是闲暇时打发时间的做法罢了。

    正要起身离去,却被那位余郎君喊住:刘郎君,似乎对余某的故事不感兴趣?

    郎君所说,刘某亦听人说过了。

    刘郎君懒得废话,当然他也不想直接拆穿对方,毕竟萍水相逢无冤无仇,没必要让人下不来台。

    原来刘郎君也有颇多奇遇,不知可听过百鬼夜行?

    听到百鬼夜行,众人来了兴趣,这四个字光是听就觉得鬼气森森,端的是又可怕又想听,不过刘郎君依旧没什么惊讶之色。

    刘某未曾听过,莫非余郎君又经历过?

    ‘又’字说得很重,略有嘲讽之意,刘郎君再怎么明事理,也是十七八岁年纪,血气方刚,一如河中落石,棱角尚未磨去。

    非也,东汉张衡所著有云:度朔山上有桃树,下常简阅百鬼,鬼无道理者,神荼与郁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

    然,看来余郎君读过不少书。

    刘郎君端正坐姿,对方若是敢信口开河,他不介意引用这段话,既然对方读过,那么应该是个读书人,所以闲谈打发时间倒是不错。

    有云:寿光侯者,汉章帝时人也。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刘郎君可知这‘百鬼’有哪些?
1...405406407408409...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