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结果接受汉帝禅让的却是魏王曹丕,国号魏,据说这魏字,便应了当涂高的谶语。

    以谶纬之学来看,谁成天子,谁君临天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胆敢违抗者,不过是为王前驱或者螳臂当车。

    数百年来,各种谶语层出不穷,谁对谁错已经说不清楚,有的谶语是事后附会,有的谶语则是野心勃勃之辈现编出来,以作为自己起事的借口。

    但是有一类谶语,却从西汉末年便一直流传到现在,那便是刘氏当王刘氏复起汉祚复兴一系列谶语。

    曹魏受汉禅,结果却为司马晋取而代之,待得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晋末又出民谣,是为金刀既已刻,娓娓金城中。

    金刀者,刘姓的代称,而接受晋帝禅让的是刘裕,正好应了刘氏复起的谶语。

    刘裕建立的国家虽然国号为宋而不是汉,但他是建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后代,说刘裕是应了汉祚复兴的谶语也说得过去。

    因为接连有刘秀刘裕应谶,所以刘氏当王刘氏复起汉祚复兴一系列谶语,最后演化为金刀之谶,是天下间可信度最强的谶语。

    刘宋灭亡,取而代之的萧齐,对金刀之谶一直很忌讳也很敏感,连皇宫里所用的刀,都不允许有金柄,更别说金刀。

    到了萧梁还有陈国,虽然金刀之谶表面上的影响力已经变小,但这种忌讳也多多少少继承了下来,而与此同时,北朝的金刀之谶影响却在扩大。

    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聚众谋反的领,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大多姓刘,或者自称姓刘。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年匈奴刘渊不就是如此么?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起兵造晋国的反,这可是最直截了当的口号。

    数百年来,有许多人都是从金刀之谶里得到启,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号,即便原来不信刘也要自称姓刘。

    不过刘宋灭亡已经多年,复兴汉室这个口号对天下人的吸引力越来越低,所以那些野心勃勃之辈,开始强调刘氏当王,这样也省得攀附祖宗,反正天下姓刘的那么多,不一定都要是汉室苗裔。

    这种口号,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好理解一些,毕竟按照口号的意思,那就是老天爷都说了,姓刘的肯定要称王得天下,所以跟着一个姓刘的领起事,那就没有错了。

    更何况随着弥勒信仰的普及,金刀之谶又吸收了弥勒下生建立人间净土的说法,将百姓普遍信仰的弥勒经义,与卯金刀刘的金刀之谶合二为一,其说服力要比单纯的复兴汉室强很多。

    郝吴伯长篇大论一番,让宇文十五恍然大悟,他不由得佩服起对方,因为这种学问似乎不能从经学书籍里学到。

    面对宇文十五的由衷佩服,郝吴伯叹了口气:自魏晋以来,清谈之风愈风行,许多经学名家都研究玄学

    数百年下来,经学已和谶纬之学糅合在一起,许多人成日里研究玄之又玄的谶语,试图从中找到天命所归,他好做从龙元从。

    天命?争天下靠的是兵精粮足,要那玄之又玄的天命有何用?宇文十五不由得激动起来,他受宇文温的影响,对这种天命之说很反感。

    开荒种田,聚集人口,操练兵马,打造兵器,大王用了九年时间,才攒下些本钱,若是成日里研究玄学,莫非临战时靠焚香祷告,祈求上天派出天兵天将退敌?

    宇文十五的质疑,郝吴伯其实十分赞同,他和许邵向来厌恶清谈,虽然立志有一番作为,却也不想做那种只会清谈不会处理实务的清流,更别说研究玄学谶语。

    谶语当然不足为信,光靠一个金刀之谶就想逐鹿天下,简直可笑之极。郝吴伯将吴明汇总的口供放好,但是别有用心之人,却能以此蛊惑群众,祸害地方。

    就像一碗好好的白粥,却被人投了颗老鼠屎,粥其实没坏,可却能让人恶心。

    说到这里,郝吴伯严肃起来:宇文司马,此事不可大意,这个邑义后边的幕后主使所图甚大,但老巢却不知在何方,别处我们管不着,但一定要确保黄州总管府境内,不能让其派来的人立足!

    宇文十五闻言冷笑道:此是自然,管他什么金刀银刀,什么弥勒上生下生,敢在黄州搞事,我就搞他!




第二十一章 金刀之谶(续)
    大江之上烟波浩渺,江北广陵城外周军水寨,如同别处一般被绵绵细雨笼罩起来,一艘艘战船民船靠泊在水寨里,收帆系缆下碇,等着雨天结束。

    江南夏秋季节多雨,一场雨下起来能下上十天半月,又有大风暴,从南边呼啸而来,吹得树木东倒西歪,瓢泼大雨瞬间当头泼下,只下了数个时辰,到处便化作一片汪洋。

    天水一线,看上去白茫茫一片好不干净,只是苦了水寨里的士兵和船夫,要在一次又一次的雨天里熬。

    即便雨停了但天气潮湿,有阳光的日子又少,衣物和被褥沤得开始霉,想要生火做饭或者烘烤衣物,结果原先囤积的柴禾都已用尽,到外面砍回来的木柴以及枯枝都湿漉漉的,根本就不好烧。

    江南的天气真是见鬼了,这雨什么时候才停啊!

    一艘船里,有船夫抱怨着,他二十多岁年纪,皮肤晒得黝黑,头黏糊糊的,看上去许久没洗的模样,此时此刻,正在舱门边上就着光捉身上的虱子。

    一旁的瘦子闻言嘲讽:说得好像雨停了,你就能晒太阳一般,看着吧,即便停了,没过几日还得下,看看,看看,我这破衣裳又开始长霉了。

    哎呀你这厮怎么净乱讲话,兄弟们这几日都在求弥勒菩萨保佑,莫要乱说了。

    乱说?菩萨如今不是保佑我们了么?在江北霉,好过在江南倒霉!我跟你们说,前次运粮去京口大营的吴老三,那叫一个惨呐

    几个闲得无聊抓跳蚤的船夫,开始议论起如今的时局,他们和水寨里大部分青壮一般是青州人,平日里在海边打渔为生,也有人是灶户,或者干脆就是寻常百姓。

    不管苦不苦,反正日子就这么过着,结果去年年底被官府征,随青州水军南下,入长江支援官军作战。

    出时吏员们把胸脯拍得啪啪响,说此次官军大举南下,足足有百万大军,荡平区区岛夷不在话下,所以待得来年也就是今年年初,春暖花开之际,官军便能班师凯旋,大家就能回青州了。

    官府这么一说,大伙不管愿不愿意也都信了,临行前给弥勒菩萨烧香许愿,祈求菩萨保佑自己平安回来,然后带着包裹出门,挥泪告别家人,登上密密麻麻的战船,随着青州水军南下。

    一开始还算顺利,官军虽然渡江南下的时间比预想中要迟些,但据说一上岸就很快逼近陈国都城,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即将到来之际,官军却吃败仗了。

    具体情况,做船夫苦力的寻常壮丁是不知道的,但知道战事不利,自己恐怕是要在江南多待上一段时间。

    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伙琢磨着官军下一次一定会赢回来,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战事一直不顺,更要命的是天气愈多雨,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

    官军控制了江面,所以水战越来越少,船夫们要做的事就是划棹操帆,行船往返大江南北运粮运辎重,闲着没事就在水寨里待着,许多人就住在船上。

    日子渐渐一天天过去,官军在江南那边和岛夷雨天时就对峙,晴天时就打来打去,结果打到现在始终没有什么大捷,反倒是从军青壮里倒霉的人越来越多。

    有水土不服的,有吃坏肚子的,有淋了雨吹了风高烧的,越来越多的人病倒,幸好官军对人还算不错,把病患都运到广陵城里安置。

    还有医生看病用药,虽然病死的人依旧不少,用的药怕也不是什么好药,但好歹活下来的希望大了些。

    没生病的人也一样有可能倒霉,随着战事的胶着,本来缩在南岸建康城外石头城水寨避不出战的岛夷,开始时不时派船出来偷袭,目标就是官军往返大江南北的运粮船。

    岛夷出来的都是快船,经常出其不意,冲到运粮船队附近就放火箭,捞一把就走,有倒霉的士兵和船夫便在这一次次的袭击中丧命。

    哎,吴老三被流矢射中面门,当时就不行了,还没来得及交代后事,就这么没了可怜他家里两个娃儿,还眼巴巴等着阿耶回去。

    这倒霉催的,若是官军之前便拿下建康,吴老三就不用死了

    不用死?这世道谁知道会如何啊!一人气鼓鼓的骂起来,他长着八字胡,说话声音有些高,旁人赶紧示意他注意音调。

    十多来年,仗就没停过!八字胡继续嘟嘟囔囔,当年,官府还姓高,结果周军打来了,死了许多人,官府便姓了鱼

    是宇文,宇文!

    是是是,是宇文,然后又有人要把官府改姓杨,这下可好,折腾了七八年,好歹消停了,如今又去折腾岛夷,不是年初就能荡平么?结果现在都打不下来

    打打打,每年都在打,每年都死了不知多少人!你们以为打死了岛夷,天下就太平了?哼哼!

    我说老胡,你今日怎么这么多话?官军打死了岛夷,天下一统,可不就太平了?

    八字胡闻言冷笑一声:太平?皇帝和丞相,能太平得了?

    哎哟喂老胡!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万一给人听了去,那是要拔舌头的!

    行,我不说,走着瞧,信官府,还不如信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所以现在还是菩萨,民间信徒一般称呼为弥勒菩萨,少部分人称其为弥勒佛,当然有时候不会特意分得太清,八字胡把话题转到弥勒菩萨,其他人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老胡,我们可是一直供奉着弥勒菩萨,怎么就说不如信菩萨呢?

    你们信的,可未必灵光

    八字胡瞥了一眼外边,确定没有官军,便压低声音说道:我啊,先前到了个大邑义去做香火,嚯,那大邑义的邑师可是有些法力的

    见得大家都来了兴趣,他继续说道:比如,在一个瓦钵里,倒入清水,然后那位邑师念起咒语,片刻之后,瓦钵里就长出一株青莲,那叫一个神奇。

    真的假的,你莫要戏耍我等。

    真,我可是亲眼见到的,乡里乡亲的,我老胡怎么会骗乡亲不是?

    说到这里,八字胡从船舱角落自己的包裹里掏出一尊弥勒像,摆在众人面前:呐,这是邑师加持过的弥勒像,只要诚心供奉

    众人看着这尊弥勒像,看上去和大家见过的弥勒像没多大区别,都是青州造像风格,不过弥勒菩萨身边那条降龙,是五爪。

    我跟你们说,这年头太乱,什么高氏鱼氏宇文氏杨氏尉迟氏陈氏,全都扯谈,天下呀,还得卯金刀来坐!

    卯金刀?那是什么刀?

    几个人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哪里知道卯金刀是什么意思,八字胡微微一笑,用手指蘸水在甲板上写了个刘字。

    呐,卯金刀,就是个刘字,你们有没有听过‘金刀之谶’?

    什么是金刀之城?天下有用金刀做成的城池么?

    八字胡笑了笑,又瞥了一眼舱外,压低声音继续说:弥勒菩萨,日后是要出世解救百姓在人间建立净土的,而弥勒菩萨来到人间,会有个俗名,姓刘

    他的双眼,燃烧着蛊惑的火焰:想想,当年的两汉,天子姓什么?姓刘!南边的宋国,当年的天子姓什么?姓刘!

    金刀之谶,就是‘刘氏复兴’‘刘氏当王’的意思,这天下,是姓刘的弥勒菩萨化身才有资格坐,跟着他,才算是跟对人!



第二十二章 不服不行
    岭表安州,州治宋寿城外,一处土山的半山腰,向阳侧的土坡已经被人开垦成一级级台阶,台阶顶部聚集了许多人,而山顶上有一条新开挖的沟渠,将泉水引入这些台阶里。

    每一级台阶在沟渠一侧有缺口,缺口处插着木板作为水门,待得泉水灌满一级台阶便有人将水门关上,然后泉水继续向下流淌,进入下一级台阶。

    泉水的流量很大,没过多久十级台阶便悉数灌满水,位于台阶顶部人群前列的西阳王宇文温,开始讲解起面前这新颖的农耕方式——梯田。

    岭表一带多山地,其间居住大量俚僚族百姓,还有南下定居的汉族百姓,人要在一个地方定居繁衍子孙,就必须有稳定的粮食来源,所以开荒种田是必然。

    但在多山地带种田谈何容易,可耕作的平地大多支离破碎,完全没有中原地区那一望无际的稻田景象,而粮食产量上不来,直接限制了人口的增长。

    想要在山地丘陵地带生活下去并且繁衍人口,那就得想办法向山丘陵要土地,而宇文温的建议就是开垦梯田,这样一来,即便平地少,缺一样能够在山坡上种水稻。

    此种田地沿着山坡一级级开垦如同梯子,寡人称之为梯田,虽然没有大块平地那般方便耕种,却能利用土坡种植水稻,虽然产量低些,但总好过没有

    既然要种田,先得有土,所以这梯田只能在土山上开垦,注意一定是要向阳侧,而且表层的土要厚,若只是表层有一层薄土,下面全是石头,那是不行的。

    土要有多厚?很简单,请看这根短矛,上面有个标记,只要插到土里深过这个标记都没有碰到石头,那说明土坡可以开垦了。

    当然,土坡不能太陡,一来开垦出来的每一级梯田会很小,二来太陡峭的梯田,下大雨时容易崩塌滑坡

    你们可能会问,梯田如何防止暴雨时滑坡,很简单,先是每一级梯田的田埂要够厚,其次是梯田要有排水沟渠,雨量太大时靠沟渠分担一部分水量

    播种就按正常时节进行,但是在那之前要先放水,这里说的放水是把水放干的意思,放掉水后把梯田里的泥土耙松软,在蓄水后播种能让稻谷长得好些

    你们可以在河里捞一些泥鳅寡人不知道你们这里是如何称呼,反正就是这般大小,滑不溜秋的那种无鳞鱼,放到梯田里,到了秋天收割稻谷之后,可以捞起来吃

    巡视安抚岭表各地的西阳王宇文温,一番长途跋涉之后来到安州州治宋寿,化身农业推广专员,向安州当地世袭官员推广起梯田来。

    他身着便服,如同一个农民般,头戴草帽挽着裤脚,光脚丫踏着木屐,一手拿着铲子,一手拿着根狗尾巴草,指着面前的一级梯田,介绍梯田的耕作心得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在他身边是充当翻译的通事,而一旁则是随行的石龙太夫人冼氏原陈国岭南大都督王猛泷州陈氏代表人陈佛智。

    还有几人已经听得入神,当头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是安州刺史安州宁氏代表人宁猛力,其余几个都是宁氏的族老,他们看着眼前的梯田,满脸俱是兴奋之色。

    梯田,其实岭表也是有的,寡人路过始兴时,就在城外见过零星的梯田,不过想来那是百姓无意中开垦出来的,还没形成规模。

    寡人经过高州泷州时,已经安排能手留在那里,手把手教当地百姓如何大规模开垦梯田,一路过来沿途也都如此安排,鼓励当地百姓开垦梯田

    宁使君,寡人前几日来宋寿的路上观察过,安州地界有石山也有土山,其中也有许多山坡平缓的土山,依寡人之见,如果能够将其开垦为梯田并且妥善管理,安州的粮食产量,应该能在三年后翻倍。
1...550551552553554...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