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你有了当总管的履历,寡人再运作起来就方便许多。

    对于宇文温的小算盘,杨济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自己娶了冼娘子,恐怕无法让朝廷因为担心他勾结冯冼氏而调任。

    光这件事当然火候不够,那就自污啊!大肆置办产业,拉拢冯冼氏族人入伙做买卖,让朝廷觉得有点不像话,到时候不就把你调走了?

    这种自污的事情要把握火候,不要弄巧成拙被人锁拿进京罢官夺爵,尺度的掌握你应该游刃有余,不用寡人教了吧?对了,还要多纳几个妾,日夜笙歌!

    宇文温忽然说到这种话题,让杨济有些尴尬,见着这位洁身自好打算做好男人,宇文温无名火起:干什么?你想做圣人?那寡人成什么了?嗯?!

    这种想法很危险啊!不要老想着洁身自好,这样让寡人很为难,你明不明白?

    不是说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么?自污一下都不肯,寡人很怀疑你的诚意!

    他要杨济识大体顾大局,要为他分忧,要为他的布局做出一些名誉上的牺牲,当然话是这么说,其实宇文温的内心想法却是:

    红花须得绿叶扶,我当然是伟光正的主公,那就得许多有缺陷的手下来衬托,你是渣男,就愈发凸显我是好男人,结果呢?

    你,不贪财不纳妾,不置办产业,衣食住行十分简朴不寻欢作乐,往来的都是正人君子,如此伟光正的做派,十足好男人一个。

    我,产业无数,妻妾成群(远景规划),锦衣玉食追求享受,还和郑译这种奸臣过从甚密,如此强烈的反差,岂不是衬托出我这个主公很猥琐,贪财好色和狐朋狗友狼狈为奸,十足渣男一个?

    居然让主公变成绿叶当衬托,这样子做人属下,你的良心在哪里,还有没有职业道德啊!!




第六十三章 忧虑
    话不投机半句多,杨济被宇文温抢白得无语,但又无法拂袖而去,只能想办法转移话题但一直转移不了,他来到这个时代二十多年,行走权贵之间游刃有余,结果却拿宇文温没办法。

    少东拉西扯,你可以洁身自好,但是妻儿总不能不食烟火吧?以你的军功,冼氏迟早是诰命夫人,到时候和其他夫人们交际时什么都不懂,十足村妇一个,那样就长脸了?

    好,怕丢脸就关府里,哪都不让去,闭门谢客也不是不行,可这样有意思么?儿子呢?儿子怎么办?不跟其他权贵子弟交往,不知人情世故,以后你走了,谁来帮衬他?

    你不要看寡人!寡人将来必定儿孙满堂,忙得很,没空照应你的儿孙!

    见着宇文温越说越离谱,杨济决定使出绝招:大王可知金刀之谶的由来?

    不就是卯金刀刘么?不就是刘氏复兴那套骗人的谶语么?你这样岔开话题有意思么?有意思么?宇文温冷笑着,不以为意。

    寡人再说一遍,你迟早会有妻儿,不要老想着洁身自好,要多为妻儿着想!

    杨济忽作高深莫测状:大王可知刘举和李弘?

    扯,你就扯!寡人呃?刘举和李弘?李弘不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么,你怎么扯到这里来了?

    成功将宇文温注意力转移,杨济赶紧趁热打铁:大王,李治这是为了应谶

    继续,继续扯。

    大王还记得隋末的谶语或童谣么?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宇文温答得很畅快,隋唐演义的故事广为人知,隋末唐初的群英荟萃,相关的历史背景(故事背景)他大概记得。

    大王还记得哪些童谣?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还有‘杨花落梨花开’这种骗人的把戏你不会相信了吧?

    宇文温对谶语童谣完全不感兴趣,这纯粹是附会之言,不过在隋末乱世倒颇为兴盛,随后的李唐推波助澜,就是为证明桃李子得天下是天意。

    杨济又问:大王可知‘白杨树下一池水,决之则是流,不决则为沥’?

    嗯?流沥莫非是刘和李?

    正是,此童谣意指杨家的天下,要么归姓刘的,要么归姓李的。

    所以就有了刘举李弘这种救世主?

    宇文温冷笑一声然后端起茶杯,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杨济挑起的话题很无聊,他觉得没意思,争天下靠的是兵强马壮,靠的是粮食和人口,谁敢不服就砍谁,弄这种和谣言无异的童谣谶语很无聊。

    大王,莫要不以为意!

    杨济难得一次失礼,没有识告退,而是絮絮叨叨继续说下去,宇文温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对方,耐着性子听下去,不知不觉之中面色凝重起来。

    杨济挑起这个话题是有原因的,宇文温得留守黄州的宇文十五来信,说黄州总管府地界有人秘密开设邑义,这些人来自一个外地邑义,其源头不正常,是被人曲解了教义的弥勒教邑义。

    总而言之就是邪教,有可能是其教主聚众起事妄图改朝还代的工具,不过此邑义伸到黄州的触手已被宇文十五斩断,暂无下文。

    既然挑起话题,杨济自然要长篇大论一番,他的切入点有些特别,是从佛教在中原的发展说起。

    西汉时佛教便已传入中原,但其发展却很缓慢,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忽然有了爆发式发展,其中的缘故,就是因为时局。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好容易三国归晋,本以为就此天下太平,未曾料接踵而至的是更大的乱世。

    八王之乱永嘉之祸衣冠南渡五胡十六国南北对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现世宛若地狱,许多人绝望之际开始信佛修来世。

    不光底层百姓,不分汉胡族属,即便是上层权贵乃至皇族,都开始信佛崇佛,无他,心虚罢了。

    朝代频繁更替,流血政变家常便饭,什么人伦纲常,什么兄弟手足,在权力面前都黯然无光,胜利者双手沾满鲜血,内心惶恐不安,只能依靠信佛崇佛来让自己能安然入睡。

    无论南北均是佛教大兴,而弥勒信仰的弥勒下生救世受贫苦百姓崇信,这种信仰和中原的谶纬学说一结合,便衍生出口号刘氏复兴,以及一个有名有姓的救世主:刘举。

    与此同时,与佛教激烈竞争的道教,也综合谶纬学说,推出了自己的救世主,佛教有弥勒下生的刘举,那道教就有道君出世的李弘,口号为李氏将兴。

    刘举,李弘,成了乱世之中茫茫众生期盼的救世之主,但是天无二日,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命天子呢?那就得靠有识之士来去伪存真,这就涉及谶纬学说。

    因为有光武帝刘秀应谶光复汉室的前车之鉴,加上魏晋以来清谈之风日盛,许多经学名家把精力都放到研究谶纬学说这方面,想要找到值得投效的真命天子,谶纬学说愈发流行。

    而汉室苗裔刘裕建立宋国,这就印证了金刀之谶,助长了刘举李弘救世之说的影响力,南北朝数百年,多有自称姓刘的野心家以刘氏当王为由起事。

    也正是如此,到了隋末乱世,才有了白杨树下一池水,决之则是流(刘),不决则为沥(李)的童谣。

    后人常言,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只是因为一句童谣便清洗李氏,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天下还是被自己的表兄李渊笑纳了。

    可实际上,杨广忌讳的是刘举李弘救世传言,因为经过数百年的发酵,这种传言已经深入人心,影响力极大,极易为野心家所趁,已经严重威胁到王朝稳定,所以这种隐患,无论哪个帝王都不会置之不理。

    有隋一代,各李姓权贵集团的实力确实过于庞大,所以杨广如坐针毡也能理解,而当李渊晋阳起兵入主长安,李弘救世李氏将兴的谶语成为现实。

    为了和李唐对抗,群雄就要来个刘氏复起,李氏为辅,要在天意上力压李唐一筹,而一些弥勒信徒更是将刘氏复兴和弥勒下生并称,想借此号召百姓聚集在刘氏大旗之下逐鹿中原。

    刘氏和李唐不死不休的刘黑闼难道也是如此?

    大王,下官以为,刘黑闼不过借用‘刘氏复兴’的谶语罢了,不过关于‘黑闼’二字,大王有何感想?

    黑闼黑獭,莫非?宇文温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周太祖宇文泰,又称黑獭,发音和隋末的刘黑闼之黑闼相同。

    杨济点点头:大王,自魏晋以来,北地胡化情况十分普遍,故而黑獭黑闼的称呼,在北地稀疏平常,到了唐时河朔地区胡化现象愈发严重

    你到底想说什么?

    大王,河朔骁骑天下闻名

    说重点!

    大王,自大象二年以来,中原纷争不断,周隋之间斗了七八年才分出胜负,而隋国刚灭亡,朝廷便大兴土木营建洛阳新都,同年,更是大举兴兵南下平陈

    连年征战,百姓未得休生养息,若官军一举平陈还好,可如今战事不利,建康从年初到现在都未拿下,眼见着秋天即将来临,恐怕战事还要继续下去,那些被官府征发从军的民夫,已经离家一年了!

    即便朝廷平定江南一统天下,宇文氏和尉迟氏迟早要决裂,战火再起时,百姓还能承受得住么?杨济越说越激动,大王!届时民心浮动,不知会有多少刘举李弘在蠢蠢欲动,等着印证谶语!

    若爆发大规模民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王的眼光若只盯着尉迟氏,恐怕最后落得个为王前驱的下场!

    北魏六镇之乱,尔朱荣趁势而起,把持朝政,威逼帝王,当时朝野的注意力,都在元氏和尔朱氏之间,结果两败俱伤,高欢黄雀在后。

    今日,朝野的注意力都在宇文氏和尉迟氏之间,大王全力以赴之际,也要提防黄雀在后,万一又出个高欢



第六十四章 时势造英雄
    凡是要带节奏让对方跟着自己思路走的人,一上来必然要用耸人听闻的噱头来唬住对方,譬如算命的会说郎君印堂发黑,恐怕不日之内必有大祸临头!

    这种话一说出口,无论那人信不信都要坐下,听算命先生细细道来,然后就被骗钱。

    所以当杨济说出万一又出个高欢,明显要带节奏,宇文温愣了数息便当机立断起身更衣,来了个‘尿遁‘要打断对方的节奏。

    在厕所方便之后,宇文温哼着小曲转到院子里,杨济想说什么,他大概能琢磨出来,不过事有轻重缓急,眼下连怎么对付迟早到来的决裂都没底,想那么多做什么?

    宇文温只怕自己成日里东想西想下去,会导致大规模脱发最后变秃顶,到时候再挺着大肚腩,就可以被人称为温叔了!

    在岭表安州宋寿时,王頍曾经和他探讨过当前局势,大致上双方意见还是比较接近,那就是一旦宇文和尉迟决裂,对于宇文家来说,能争取的比较好局面就是割据对峙。

    尉迟家势大,这可不是耸人听闻的酒后戏言,而是现实便是如此,真要决裂,宇文家能有块地盘站稳脚跟顶住尉迟家的猛烈进攻就就不错了,遑论其他。

    所以宇文温无比希望某日出现奇迹,尉迟惇被一个晴天霹雳劈死,这样一来尉迟家陷入内讧一盘散沙,危机随即解除。

    可这不现实,所以还得靠自己努力,至于其他的事情,都要放到以后再说。

    大王

    嗯?宇文温睁开眼,此时他正躺在树下吊床上打盹,见着侍卫在一旁面露难色,便问杨总管是不是没走,见其默默点头,宇文温板着脸转回房间。

    等了许久的杨济见他终于更衣完毕,开口道:大王

    你怎么回事?寡人的意思很明显了,送客!你是不是闲得无聊找寡人打发时间啊?寡人这里没有多余的碗筷!想蹭饭,到周三郎那里去!

    也就是私下里对着杨济说话,宇文温才会如此不拘礼数,一如老友之间嬉笑怒骂,毕竟在这个时代,也只有杨济能和他有一些共同话题。

    大王,可知

    寡人什么都不知道才怪!你,出门左转去找冼娘子吧!

    大王!杨济顾不得失礼,一把抓住宇文温,方才并非下官危言耸听,且待下官细细道来

    宇文温看着杨济开始毒舌: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杰逐鹿中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怎么老盯着河北说事?河北百姓欠你的了?

    大王,此言差矣!

    杨济被宇文温这种厚脸皮的言行弄得哭笑不得,只能信誓旦旦保证三十分钟内结束话题,宇文温拿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点点头:

    就三十分钟!

    大王不信谶纬之说,实为明智之举,可是大王不信,不代表别人不信

    时间紧张,杨济开始切入正题,还是从隋末说起,隋帝杨广把天下弄得一团糟,最后跑到江都去苟延残喘,其表兄李渊于晋阳起兵,很快便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李唐要统一天下,对手有很多,但最难缠的却是窦建德刘黑闼势力,李渊放过了投降的王世充,却杀了被俘的窦建德

    李唐对于窦建德故将遗臣的安抚也不上心,甚至对于河北之地的安抚也不上心,此是何故?

    因为李渊知道收拢不了对方的人心,所以杀了窦建德让对方的势力群龙无首。

    李渊建立唐朝,验证了那个时代传得很厉害的谶语李氏将兴,而窦建德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刘氏主吉或刘氏复兴的谶语,从这方面看两者水火不容。

    但实际上是两股势力的对抗,一山不容二虎,窦建德在长安遇害,他的部下不甘心臣服,所以推举了刘黑闼继续反唐,而窦建德刘黑闼这一势力的构成,胡化情况很明显。

    杨济要说的,就是这个胡化问题,这个问题在这个时代是回避不了的。

    隋大业末,有高士达高德政纠集宗族以及其他豪强,累计数万人入高鸡泊中自立为王,高德政死后有高挡脱代表高氏家族继任首领。

    但其他异姓头目想推举窦建德为首领,双方爆发火拼,最后窦建德成了胜利者。

    高挡脱一名不像是汉姓,高氏家族即便不是胡族,也是胡化程度不轻的汉人,而聚集在高鸡泊内的大小豪强之中,这种情况恐怕不少见。

    高鸡泊势力是窦建德的起家家底,而又有一个叫做豆子卤亢的地方,也盘踞着一股势力,这股势力能够溯源到高齐时代,是各地盗贼聚集而成。

    这股势力在隋末一开始称为阿舅贼,人数逾十万,后来隋军攻破豆子卤亢,阿舅贼一部投靠窦建德,一部追随首领高开道逃亡别处。

    高开道手下有义儿充任亲兵,而义儿制是明显的部落习俗,由此可知高开道及其部下即便不是胡人,也是胡化的汉人。

    由此可以推断,聚集豆子卤亢的阿舅贼里,汉化胡人或者胡化汉人不在少数。

    而随着窦建德势力的扩大,有魏刀儿率部投靠,魏刀儿原为上谷豪强王须拔部将,王须拔拥众数万自号漫天王,从这胡风严重的称号可知,王须拔及其部下包括魏刀儿等将士,不是汉化胡人也是胡化汉人。
1...570571572573574...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