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开云种玉
“表达有主了的意思。”严澹盯着陶清风的手,寻思下次给他买个戒指戴着。
陶清风背剧本还真有些累,颇为感激那妹子的咖啡。但是热饮不提供吸管,陶清风想去拿两根备用。走到咖啡柜台前,沉吟想到:吸管怎么说?
吸管,是管子么?陶清风试探着问服务生:“pi..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分卷阅读241
.pipe?”
然而那个咖啡柜员,本来看到陶清风长相,笑盈盈地迎接,却忽然变了脸色,眼神中居然有一丝指责:“no”。
陶清风懵圈般站在咖啡柜前,手足无措。严澹迟一步赶来,对柜员笑着解释:“...whichmeansstraw.”
那个柜员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恢复了晴朗表情,把两根吸管递给他们。
陶清风郁闷对严澹说:“吸管是单独的词?我没有学过……她刚才那表情是怎么了?”
严澹说:“pipe的确是管子,但是指的是比较粗的管子。在伦敦这个地区,有很多青少年吸食大|麻和白|粉,就用针管注射,pipe一般就是指代吸白|粉的针管。很多不正规的小店咖啡馆都会提供。喝饮料那种吸管很细长,叫做straw,这个单词原本是稻草的意思,秸秆,麦秆都是它,也是最早用作吸管的材料了。”
陶清风艰难回忆,“有点耳熟,稻草,straw……strawberry?是草莓?我发现这些英文单词,背了直接中文翻译之后,在不同情景下还不能随便用。一些生活用法,书本上都不会教。”
“语言就是如此,肯定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严澹点头道,忍不住笑,“所以刚才你说pipe,店员拒绝你,是人家以为你要……”
“以为我要朝他们要白|粉的针管。连忙义正言辞地拒绝,表明自个儿是正经店。”陶清风无奈道,“我看着像那种不|良少年吗?”明明一脸正气。
“国情如此,也怪不得她们警惕。毕竟这边青少年吸食大|麻非常普遍,不能通过外表辨别。”严澹叹了口气,继而笑道,“所以我说……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现在陶清风才听懂这句话。
不提陶清风热火朝天地,在国外拍戏之时,完全没有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腐蚀。且说国内央视黄金档,终于在十二月任务剧的月份时,开播了制作好后期的《远山深土》。
乡土剧虽然是这几年国家想要大力扶持的剧目之一,在观众中也很有一批受众,然而口碑难以发酵、不好引起话题度、且不少剧情设置老套。所以迄今为止,并没有什么“现象级”的乡土剧珠玉在前。从上到下,从制作发行到播放,都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
毕竟农村剧,一般主演都是虽有演技,但是网络上查无此人,都是些在年轻人眼里十分陌生的演员。就算大妈们爱看,但她们又不会上网当水军。而且乡土剧同质化严重,她们看完这一部无脑接档下一部,主角名字可能隔天就忘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远山深土》由于有陶清风的参与,增添了一波预期之外来自网络世界的关注度。
主要争议是他的扮相。陶清风在这个剧里化妆化得黑了,轮廓也深一些,但细看并不丑,也不糙,只是风格不同,比较硬朗的一种帅气。所以网上对此分成了两派:以粉为首或者吃得下扮相的路人,纷纷觉得增加了别样的魅力。以黑为代表,或是粉丝里比较极端的颜粉吃不下这个扮相,上演了粉不如黑的大肆嘲讽。
但无论是否能接受陶清风的扮相,这个剧在央视黄金档播放第一天,%视率,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这个故事也是按照“尊重观众”的剧情走势来设置的。开头的第一集,讲的是大学生赵晖的倒霉毕业生涯:实习难做、工资低、吃饭租房后都没有余钱、而且还因为农村身份,受到了公司领导与同事的指责与偏见:怀疑他手脚不干净偷了东西。
第一集讲的就是男主角凭着自己的机智证明了清白,狠狠打脸了狗眼看人低的公司领导和同事。然而他也不愿意再呆在公司,一气之下离职。他的房租到期却没有余钱续租,饭也快吃不上了。只好暂时放下那些无用的骄傲自负心,为了暂时活下来,羞愧地回到老家,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调整心态。
第一集由于触到很多现代年轻人的焦虑和痛点,所以在播完后又有两级分化的声音:好奇冲着陶清风的名气和关注度去看的年轻群体们,不管是不是陶清风的粉,在这些问题上的讨论,和她们是否粉偶像是无关的。
“我看第一集到一半就关了,和我太像了。也是租房吃饭后每月存不下钱,在公司还要受领导的气。看着就忍不住哭了。看这种剧图啥?”
“好看,一看就特别亲切,想到了我刚毕业打拼的那段岁月。演得也很好。”
“打脸公司和同事那段很爽。虽然男主现在憋屈,但我看得出来他是个升级流的潜力股,希望以后带领农村致富后,去他公司前领导和同事面前再打脸一波。”
“我看完头两集,津津有味地希望男主角解锁各种致富新姿势,带领乡亲们走向小康。他脑子是很好用的啊,把这种心思花在种地上,应该会很好看。”
而陶清风核心的那批粉,无论他演什么剧都会无脑赞美仔细观看的那种,乘机截图来带着#演员陶清风#话题,有理有据地夸了一波他们清风哥哥在塑造赵晖这个人物时,那活灵活现的演技。
不出所料,陶清风的风评,在对剧的真情实感讨论中,在粉黑的波澜中,持续稳步地上升了。
作者有话要说:
捋了一下大纲,好像月底真的写不完,低估了我自己的唠叨程度。那就顺着纲慢慢写吧,爱你们。上班党写长文连载是很累的,对我这种懒人来说,有你们鼓励我才能坚持这么久。谢谢大家。
第120章正义举报
从“明星”到“演员”的转变评价,通常要在“有了代表作”之后才能开始讨论。如今的娱乐圈中,很多流量小生尚是处于“缺乏代表作”的阶段。他们身上最闪光的,是经济公司为他们定制“偶像人设”。天然、学霸、冷酷、暖男、小狼狗、邻家少年……总有一款能击中少女的芳心。而很多明星平时一直在“演”的,是他那层人设的“壳子”。能快速给他们敛集人气,但是负面影响是,戏路限制颇多。他们不敢接类型题材电影。
可是陶清风从一开始就没有“演”什么壳子,他展现出来的好学、认真和书卷气,都是他真正的东西。而他穿越过来迄今为止播放出来的一部电影、两部电视剧,角色跨度从古代到现代,性格也各有千秋,和他本人都绝不相同,且都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先入为主地给人印象:提到陶清风,是想起他演过的角色,而不是他本人。
“演员本人应该在黑暗中不被看到。”这是夏星痕去海岛上修身养性一段时间后,某天没头没脑给陶清风单发了这样一句话。陶清风若有所思,觉得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分卷阅读242
有几分道理。
《远山深土》的许多观众,也看过《乾侠东君魔女》。但很多不关注娱乐圈的受众们,第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这个眼熟的男主演是谁。因为赵晖太过接地气,一时间联想不到“传奇”的虞山海和骆琅宁身上。但是当他们认出之后,隐隐惊奇之余摇头道:“真奇怪,一点都不觉得是一个人。”
赵晖明、脑子好,却又心里承受能力弱,容易逃避,使他更像亲切却有缺点的邻家哥哥。很多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前学习能力还算好,但是上了大学之后时不时懒惰放纵。在这些无伤大雅的小细节后面,折射出毕业生找工作的艰辛,和他们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的梦想。
毕竟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赵晖初回乡度过那段迷惘期时,也暴露出一些急躁毛病,这对于人物塑造来说是完整的。然而,对于一些“不知为何忽然把这部剧当成寄托”的观众来说,他们忍受不了人物的缺点、觉得人物哪怕度过一丁点憋屈不爽的桥段,都是懦弱无能。于是网上又开始一通指责,这些人又爱又恨,化为一种复杂的心态:都是陶清风的错。却又停不下来观看的欲|望,边看边吐槽。
陶瓷们都给气笑了,有的直接问:“他错哪里了?”
黑子趁机浑水摸鱼,指责:“还不是陶清风油腻浮夸又死人脸,演出来那叫个什么玩意,让人连看的兴趣都没有,赶客得很。”
然而无论网上观众怎么纠结、黑子怎样诋毁,电视剧的视率,%-2%之间。在大众心中,“陶清风”的标签,愈发向一个“好演员”靠拢去了。
伦敦某个漂亮的学院素来有着“华国mv集锦地”的美誉,是华国歌坛的小清新,半红不火的歌手们来英国录制mv最喜欢取景的地方:教堂式建筑、宗教雕塑、泰晤士河畔、美丽的绿化,以及富有生态气息的……满地鸽子,偶尔还有松鼠和狐狸。
陶清风他们剧组取景也在这个学院。陶清风发现,很多鸽子不但不怕人,甚至有时会站在人肩上。本来陶清风就有招猫逗狗的体质,常常他如果在原地站着不动读剧本,不一会儿他的肩上就会停两只鸽子,偶尔还会试图停在他的臂弯或者头顶。
剧组的摄影师给陶清风抓拍了这张相片,发在了电影宣传官博上。
这个商业电影的宣传官博做得很成熟,每天基本上都有新的物料,关注人也逐渐增多。陶清风他们来英国取景,官博发了这些照片,下面有粉丝评论:太好了,我正好在这里旅游/学习,希望能去探班。
国外取景没有国内影视城那么多规矩,遇到粉丝来现场求签名的情况更随意些。该学院有一个华国留学生。她不算是特别典型的追星粉,但看过《乾侠东君魔女》,最近也在网络上追《远山深土》,她觉得这部剧有一种很迷的“虽土但萌”“明明都是灰不拉几的农村剧却莫名想看”的诡异吸引力。对陶清风的印象也肤浅停留在“还是演古装美男更赏心悦目”“不过现代剧好像剧情也还可以,算了忽略那变黑的脸吧”。
不过私下虽然这么想,在官博上看到剧组来他们学校取景,还是非常与有荣焉。她赶去风景优美的“名场面”地点近距离围观。远远看到,在工作人员拾摄影机和道具的喧嚣中,陶清风哪怕下了戏,依然独自举着剧本,以“闹中求静”的专注气质,站在河边安静阅读。两只鸽子停在他肩头。
那一刻这位华国留学生忽然觉得,她像是看到一个古人,周身有着和时间、和空间距离的美感,让人只能远观。
她想到了一句非常俗气,但又找不出更好形容的诗:陌上人如玉……
在国外取景这几天,拍摄行程并不紧张,因为剧情不算多,而且因为光照角度问题,经常只需要拍半天。现在是下午三点,他们今天拍摄行程已经结束了。陶清风正准备在泰晤士河边散散步再回去(谢天谢地,他学会打出租车时用英文报地名,英镑也认得不会错了)。
那个留学生想去要签名,先一路远远跟在他后面。看到陶清风沿着河边散步。伦敦绿化公园非常多,顺着英伦风情的街道没走多久,陶清风就转进了路边一个公园。
华国留学生认得,那里又是一处“mv名场面地”,也是她们学院散布在这片区域的地盘之一,对公众开放。而且她知道消息,某个还算有名的“才子歌星”,今天也在这里取景。她虽然不是那歌星的粉,不过对于学院周围的活动平时都比较关注。
这个公园中心里栽种着几千种植物,今年冬天不冷,有些花还在冬天开着。
走到公园中心,有很多株冬天还在开放的茶花,一群人架着摄影机在拍摄,估计就是那个“才子歌星”的新作品mv了。华国留学生看到陶清风走到离他们不远处停驻了脚步。
陶清风是带着围巾帽子的,一是为了伪装,二是这种天气也需要保暖。如果不是华国留学生看到他下戏读剧本,是认不出这是陶清风的。她正想为什么他不走了,难道也是想停下来看对方拍mv?忽然瞥到那边情景,眉头就是一皱。
这组mv主打花语,那个才子歌星在茶花边拍景色,但是有个类似于他助理的人,猛烈地摇着那些花株,使得花瓣甚至大朵的茶花被摇落,营造“花树霰雪”般的景象。
这个公园里倒是有保安,但他们没巡逻到附近。公园里也有一些游人或学生,但是拍摄之处架着摄影机好像很专业的样子,人又多。那些游人们大多皱了皱眉就走开。有几个老外还卷起薄薄的嘴唇“pissoff”(恼火生气希望对方滚开的意思)。
华国留学生赶紧用手机小视频,躲在人群后面拍下这一幕,她势单力薄,不准备正面刚,但还是有正义感,想把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曝光一下。可是就在她手机小视频还举着的时候,忽然看见伪装打扮齐全的陶清风走过去,拉住了歌星助理猛烈摇动花株的手。她赶紧靠近了一些,连着声音一起录进去。
“请不要这样做。”陶清风制止道。
保镖们涌上来把陶清风和那个歌星隔开,被拉住手臂的助理警惕地抽回来,打量着包裹严实的陶清风,“你谁?多管什么闲事。”
陶清风指了指不远处一块牌子,虽然是用英文写的保护标语,但陶清风也看得懂:“我只是个路过的,爱护花草,人人有责。”
那助理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不耐烦道:“滚滚滚,这假洋鬼子的花园有什么好爱护的。”
陶清风正色道:“花木无心,然不管何处,都不该作此糟践,这等吹皱雁水之事,使得镜头之内也颇为不美。”
那个歌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分卷阅读243
星本来作壁上观,听到这句话脸上露出不虞之色,低声道:“赶走,烦人。”
陶清风没等那几个保镖动手,先行避开。他不一会儿找到了花园内的保安,比划着让他们听懂“公园中心”“花”“破坏”等字眼。华国留学生一路跟着他,把情况录下来之后,拿视频给保安举报。
公园保安是黑人,长得高大壮硕,手里还有警棍。听完陶清风的投诉,又看到留学生手机视频内,助理猛烈摇花树,陶清风上前阻止的画面,保安眉头一皱便英语叽叽咕咕地说着什么。陶清风不能完全听懂,那个华国留学生给陶清风翻译说:保安表示:非常感谢你们的制止和通报。他们马上去处理。
黑人保安们来到花树那边,那个歌星现在已经拍得差不多,助理也暂时没有摇树了。他们随身也带着翻译,面对保安的诘问,他们否认此事,解释他们没有糟蹋花木。然而黑人警官看过小视频,面上露出鄙夷之色,告诉他们“是游客举报”,坚持对他们实施罚款,并把这群人驱逐出花园。
那个歌星被迫不情不愿地交了罚款,临走前狠狠看了一眼包裹严实的陶清风,和旁边那位华国留学生。
这位歌星在网上是个颇有名气的“才子歌手”,创作能力还行,就是有时歌曲中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情绪。这回他的“花”主题歌曲,不但要发售mv,还要配套发布他的随笔散文合集。其实就是他在微博上的一些呓语,配一些小清新图片,大概只有粉丝才会买单。不过他的粉丝倒也不少,所以还是能卖出一两万册。之前也有过此类作品,结果他的粉丝就天天吹“我家哥哥不但唱歌作曲写词,还能出书,简直是大才子”。
这回歌星回去在微博上又发了一番缥缈的愤青呓语,看上去似乎颇为痛心疾首:
“最可悲的,是卑躬屈膝、是奴颜媚骨。是虽然有着炎黄子孙的脸,心却为洋奴!”
很多不明所以的粉丝都在这条微博下面关怀:哥哥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发生什么事了?
助理还在自己微博上扭曲事实添油加醋,带节奏回复评论里的粉丝:“我们好好在伦敦公园里拍mv,结果被保安赶走了。举报的是华国人。”
那些粉丝不明所以,纷纷说:“太可恨了,为什么啊?”“看不惯哥哥的黑子干的”“是公知美分吧”。
之所以歌手敢这样说出来,无非是仗着自己粉丝多,就算那两个举报人出来说话,到时候把他们打成造谣者,就没人会信了。
然而他并不知道人家录了小视频。
华国留学生隔天在微博上,看到歌手明星的愤青呓语,一派恶人先告状的粉饰嘴脸,都给气笑了。她本来就打算曝光视频。她把视频里的嘈杂音处理了一些,无关片段剪辑掉。然后把视频拜托伦敦这边学校官方微博发出来,好歹这算是他们学校的花园,可不能这样任人糟蹋了还一声不吭。
视频一出,引起一片哗然。群众们看得清清楚楚,是那位歌手明星的助理,在猛烈地摇动树干,带落花瓣。而镜头内,有个包裹着围巾帽子的人去制止,还说了那句“吹皱雁水,镜头内反而不美”的规劝,是很讲道理的。却不但没被采纳,反而被赶开,人家才去找的保安。
那个歌星没想到被小视频录下来了,灰溜溜装死。他的大批粉丝们,见网上一边倒的路人责骂,“这歌星没公德心没素质”“还粉饰美化说人家是洋奴,也不知谁才是脑残”等铁板钉钉的舆论风向。也知道没法洗白,粉丝转而开始攻讦歌手助理,说是他的错,他是个小人,请工作室开除这位没素质的助理,得连累哥哥。
有歌星粉丝痛心疾首:“我家哥哥那么才华横溢,那么赤诚之心,每次听他的歌我的灵魂都能升华,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做那样的事呢。都是小人害我哥哥。”
这时候大量眼光雪亮的群众,其中不乏扒马甲技能熟练的陶瓷,扒出了视频里规劝的人是陶清风。因为那天陶清风没有带墨镜口罩,只是戴着帽子围了围巾,视频某些角度,能看到他的眼睛。而且视频里也有声音,虽然隔了一层电流,但是结合着那天陶清风行程,也是在这个学院附近里拍戏,没多久就被确认了。
还有人去私信放视频的博主,问她知不知道那个人是陶清风。视频博主也爽快承认:的确是陶清风,她一开始是想跟踪要他的签名,后来才发现这一幕的。
然而扒出来是陶清风后,网上舆论又开始分化了。没办法,陶清风的电视剧正在热播,他的粉和黑也愈发多了。这件事关注度增加,然而又被阴谋论者冠以“营销”“炒作”或“沽名钓誉”的猜测。
阴谋论的吃瓜党各打五十大板:“真是好巧,一个演员拍戏,一个歌手拍mv,然后两个人遇到,其中一个是道德标兵,另一个是没素质?散了吧,是演员新戏营销得不够,还是那歌手要开始卖碟了?”
又有陶清风的黑浑水摸鱼说:“这事情明显对那歌星没好处啊。倾向于是陶清风单方面自炒,给自己加戏。”
其实大部分路人看到视频就知道谁是谁非,陶清风正义劝阻,拉了不少好感,而且哪里能算到对方破坏花草树木?营销之说,细思都是漏洞,非常荒谬。
然而那位歌星的腿毛粉丝们正在苦苦挣扎,居然就把这个当做一根救命稻草。对偶像狂燃的战斗心、不愿意他跌下神坛变成德行有亏的凡人的心情,蒙蔽了她们的双眼和大脑。就跟邪教似的,一口咬定是陶清风害的那位歌手。那位助理被她们打成了“陶清风的狗腿子”,丝毫不顾人家在歌星身边做了六年的辛苦,说抛弃就抛弃。
于是那歌星的腿毛粉丝,和陶瓷们轰轰烈烈地撕起来。其中她们“信奉为证据”(实则非常脑残)的一个理由是:“我们偶像德才兼备,他是某某大学高材生,他是创作型歌手,他出过几本书,他文化素质高,他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陶清风从前一个小学没毕业文盲,骨子里改不了那种下等人的劣根性,一定是他和助理的阴谋。”粉丝们还深信不疑,努力用这个理由去洗白。
在陶瓷核心粉群内,小朦还有几位管理姐姐,神情复杂地把这些匪夷所思、脑补色强烈的掐架理由贴在屏幕上吐槽。
“虽然她们连文化素质不等于道德品质这种事都区分不开,犯傻是她们的自由,但是吧……”
“虽然她们把那些微博段子合集出版的写真配图,当成她们哥哥的‘书’的低等品味也是她们自由,但是吧……”
小朦噼里啪啦打字,和管理层姐姐们心思都非常一致:
“但要吧,说我们清风没文化的坏话,可就不能让她们这样‘自由’了。”
小朦一边和出版社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分卷阅读244
实习的中文系好朋友聊天,一边在管理核心粉丝小群内把《陶清风学术论文集》的书籍蓝样的图片贴上去。图书出蓝样的意思就是可以送印了。这张照片是中文系实习校对姑娘发给她的,告诉她陶清风的论文集马上就可以出版了。
“我们的大新闻,该到搞起来的到时候了。”
第121章论文出版了
陶清风的论文集要出版的消息,在一开始签出版合同的时候,按照规矩,陶清风向丽莎汇报过。
丽莎还是紧急参详了一通合同,确认没有问题,并对陶清风能出版这种书感到十二万分的震惊。她虽然早就有捧红陶清风的心思,早就看出来陶清风资质可圈可点。但是到了这种程度……
丽莎想起一年多前的螃蟹宴。在那之前,她并不熟悉陶清风,仅从几次逃课经历和关于补课道歉争执中,觉得这小孩不懂事而已。但是那次就好像一个分界线,从此之后,不但变成一个知礼、懂事、认真、勤奋的陶清风,他的星路走得也是越来越宽。到了如今,居然能在不耽误工作前提下,在其他特别专业的领域发光发热?
丽莎觉得:她捡了一个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