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娇术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须弥普普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一开始就知道,这不过是能增加中状元的几率而已。
况且点状元,从来不单是靠的文才,便是谁也不敢说自家大才,一定能中状元。
下场科考,力争状元,是为了做官,为了得青云之业。这是男儿的抱负,也是晋人最好的出路。
顾延章要立业,要养家。学成文武业,除却货与帝王家,再无其余更好的选择。
大晋极重科举,往届状元,约定俗成,均是授从八品将作监丞、通判诸州。一甲第二名至第十名,授正九品大理评事,皆注通判差遣。
其实本质上,第一名与第十名,除了从八品与正九品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在差遣上,相差并不太大。
顾延章自负己才,只要给他些微时间温习,状元虽无十足把握,一甲却是十拿九稳的。
接受陈灏的举荐,有几桩好处。
其一,不用考发解试,只用考相对来说难度极小的,针对“有官人”的锁厅试。
其二,如果功名不谐,名落孙山,还能回头有一个转运司从九品监司官的官职。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转运司勾当公事的差遣。
要知道,官身易得,差遣难得。更何况是延州阵前转运司的差遣。
第五甲的同进士出身,所得的也不过是从九品的判司簿尉,还要等候守选,静待差遣,如果运气好,等上一年半载,也许会有个不太好的差遣,如果运气不好,便是等上三年五载,也未必能有个穷乡僻野的差遣。
阵前转运司的差遣,放在常人,也许只是个不错的位置,可若是顾延章得了,想要借此得功,当真是如同探囊取物。
这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大战在即,寻常人磨勘十余年,所升品级,也未必有阵前立上一功的升迁来得快。
接受了这一项举荐,对于他来说,几乎就等于得到了快速升迁的机会。
三桩好处,第一、第二于顾延章而言,皆不重要他不可能过不了发解试,更不可能名落孙山,唯一不确定的,只是能不能得头名而已。
可第三桩,却叫人实在动心。
如何选
大战就在眼前,若是与之擦身而过,或许十年、二十年、或是三十年内,都不会再有这个机会。
不仅能手刃仇雠,还能建功立业。
是要这一条稳打稳扎,却注定能脱颖而出的路,还是去争取状元那并无把握的荣誉
顾延章犹豫了一下,抬起头,望着陈灏,道:“多谢钤辖厚爱”
他顿一顿,深深吸了口气,又道:“延章想要下场。”
是的,他想夺状元
状元三年出一任,可能成就非凡,也可能默默无闻,数十年原地踏步,只做一个初授官。
进士也能有大前程。
可想要“不五六年即为两制,十年至宰相”的,唯有状元才有更大的可能
文人之间相互挤兑,只有说“有本事你去考个状元”,不会说“有本事你去考个进士”
况且
望着对面的陈灏,顾延章面上是感激与少年人的傲意,心中却依旧有着淡淡的警惕。
靠举荐得官,自家身上就烙下了杨奎一派的印迹。尚未入仕,便已站队,又是何苦
又不是考不上
又不是只有靠着转运,才能升迁
杨奎与参知政事范尧臣两派,在朝中斗得你死我活,已经到了朝野皆知的地步。
他做官,可不是为了去党争的
天下间多少功劳可以立,何必要将自己困死在这一处
军功自然重要,可世间难道只有战场可以立功
男儿能武功,也当能文治他虽想要报仇雪恨,却并不死钻牛角尖,只要北蛮得灭,便不是自己杀的,即使遗憾,一样是夙愿得偿。
以大晋的国力,最多一二十年,便能将北蛮拖死,可他还这般年轻,入了仕,至少有四十年官好做。
大好河山,天下州郡,哪一处不能造福于民
能上阵杀敌自然好,能协助阵前亦是十分欣喜,可若是不行,能于他处立功立业,管治一方,也无愧于心了。
何必要早早站队或者说,如果有能耐,又何必要站队
陈灏是好,他给了极珍贵的机会,甚至处处都为自家考虑,然而这却不是白给的。
如今自己还只是一介白身,以举荐之名,一方面能将自家从前的功劳全数酬清,另一方面,也能示好自己,收拢人心。
靠着陈灏的举荐得官,以后又在他账下任用,想也知道,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中,自家的前程,都捏在他手上了。
如果自己不能出头,陈灏有了一名得力手下,并不吃亏。
如果自己能出头,等到累功升迁,若是当真入了枢密院,他处处都帮扶自己,如果两处有了什么不谐,想要划清关系,都要考虑名声难听,当真是投鼠忌器。
对陈灏来说,这一着,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两厢便宜,双方都有所得,十分之妙。
如果换一个人处在顾延章的位置,也只会接受,不会拒绝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一介白身,便去想什么出将入相,岂不是痴人说梦如今有了机会不抓住,以后连个官身都未必能得到,哭都来不及
然而顾延章却不同。
他的眼光从来都不低,除却本身的性格使然,也有季清菱多年来潜移默化的缘故。
要做就做最好的。
未雨绸缪,并不为早,如果要靠着寻常的磨勘升迁,如果只把眼光放在一军一州之内,他便不是顾延章了。
他又重复了一遍,道:“在下想要下场。”
他的声音并不大,语气却十分坚定,其中并没有少年人的自傲自矜,只有深思熟虑之后的郑重。





娇术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上元
西小院里,季清菱正同几个丫头闲聊。
“买些花灯回来,在院子里拉几道绳子,出一批灯谜,再理些彩头出来,叫大家晚上猜一猜,也凑个热闹。”她笑道,“难得不设宵禁,上元三天,咱们在家中过两天,寻一天出去逛一逛,免得辜负了这大好节景。”
上元将至,眼见顾延章是回不来了,季清菱便打算自己找点乐子。
如今顾平忠、顾平礼二人一人“自尽”,一人只待街口问斩,顾家偌大产业全数献出,顾延章身上也没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的,他押运辎重去阵前,足有经验,游刃有余,有着二百兵士压阵,又有一位殿直,几位长夫看护,应当不会出什么岔子才是。
想到这些,季清菱十分放心,便一心帮着整理些经注书义,等着人回来之后,好利于备考发解试。
不过正事归正事,也总要劳逸结合,她想着马上便要上元节,趁着这难得的节日,索性府中上下都好生出去夜逛观灯。
秋月还好,一旁的秋爽听得她这般说,乐得脸都开了,笑嘻嘻地道:“姑娘,那咱们哪一天去”她想了想,居然有些扭捏起来,问道,“若是在灯市上遇得心仪的,姑娘帮不帮做主的”
季清菱还未来得及说话,秋月便啐了她一口,道:“小妮子才几岁,就发癫了”
秋爽嘻嘻一笑,道:“我倒是小妮子不着急,秋月姐,你不是小妮子了,竟也不急”
秋月面上一红,正要骂人,不想安安静静立在一旁的秋露突然开口道:“秋月姐莫要理她,听她在这里乱出馊主意咱们等到了京城,再找也不迟,就叫她自家在此处找罢”
季清菱笑着看三个丫头在这里打起了机锋,只觉得这几句话把各人的性情展示得淋漓尽致。
秋月老实,秋爽跳脱,秋露看起来不露声色,其实心中最是有数。
在延州找,又怎么比得过在京城找。
此时找,怎么比得过数月之后找。
她们都卖断给了顾家,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寻常大户人家给家中小丫头找点姻缘,泰半都是在府中同小厮、仆役配对,可顾家根基太浅,从上到下,数出来就是那两个巴掌的下人,男仆中还没有家室的,只有两个六角不全的松节松香,此时要说亲,只能去坊间寻冰人。
季清菱对待下人甚是宽厚,早承诺了秋月,给她放了身契,寻个好婆家,到时候十有八九还会配上一副嫁妆。
可如今顾家的家主顾延章只是一个白身,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顾宅的丫头找婆家,对方出身家世再好也有限。
然而秋月等人均是跟着从蓟县过来的,顾延章的本事,蓟县上下对其的追捧,她们又岂会不知。
等顾延章下了场,进士是必然有的,一朝家主授了官、得了差遣,她们在当地再去找婆家,与此时此刻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辈子的事情,自然要审慎以待,如果晚上一年半载,便能寻个更好的夫婿,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顾家上下,凡是打小进府的,几乎个个都识文断字,这样的丫头,只要后头有靠山,走出去找个小地主,过舒服日子,虽然不容易,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这道理秋露懂,秋月隐约也懂,只秋爽,半点没往脑子里想,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倒是少旁的念头,只贪玩贪闹。
不过这性子也有好处,有她在的地方,甚是热闹。
几人说了一会话,果然季清菱定下上元节当夜出门观灯,全府倾巢而动,逛得尽兴再回来,次日也不忙着当班,放两日假,便连几顿饮食也全从外边酒楼叫买回来。
一时这决定传了下去,人人掰着手指等上元节,只盼去观灯。
大晋一年四季节日甚多,最热闹的便是上元,从京畿大州到偏僻乡村,各处都有各处的过法。
家中这上下仆役几乎都是蓟县人,蓟县小地方,人少地小,再热闹也有限。好容易到了延州,总以为虽然才复没多久,总归是个大州,好玩的地方该是有许多,谁晓得来了才知道,这一处居然宵禁。
熬了小半年,日日晚间各人在家中大眼瞪小眼,这一回收了信,听说衙门挂出告示,上元三日不设宵禁,又有灯市,几乎人人欢喜,又听得季清菱说上下一齐去观灯,次日还有假,更是乐得齐齐眉开眼笑。
众人各司其职,各行其事,默默数着日子,转眼便到了正月十五正日子。
这日秋爽看了好几回天,口中念念有词,道一句“怎的还不黑。”,又道一句“怎的这般慢”直把季清菱听得想笑。
酉时正吃夜饭,酉时三刻各换衣服出门,想着马车难以行走,索性上下都走路。
厨娘同旁边的秋月说话,抱怨道:“早晓得姐姐们今日是这般样子,我便不做饭食了,一桌子菜端上去,一桌子菜端下来,个个都不吃我的手艺,说着要去街上吃果子饮子,果子饮子哪里有那般好吃能顶得饿不好叫你们晚上肚子晓得打鼓了,再来找我的饭食,我只会装傻的”
秋月讪讪一笑,厨娘的小儿早已叫了起来,道:“娘,你好不晓事,日日吃你做的,便是琼浆玉液也吃得腻了,好容易上街来走一遭,你在此扫什么性”
一时那厨娘拿手要去揪儿子耳朵,那小儿早跑到秋爽后头躲了起来,拿人做挡箭牌,笑闹做一团。
西小院人也不多,从上到下,不算外头临时雇来的粗使丫头,如今十个手指都不满,又加上几个镖师,虽是前呼后拥,倒也不算霸街。
这一处居所本在闹市,不过遭了一场大火,仍未复原,倒是有些冷清,待得一走出去,外头便热闹起来。
季清菱倒没打算大家一齐逛,人越多,越是挡道,索性跟众人说,各自散了,她身边留了秋月秋露二人,又把镖师都留了。




娇术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关扑
延州自城复以来便一直严守宵禁,如今遇上这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难得开了禁,几乎整个大半个州城的民众都出来了。
季清菱带着两个丫头,又有四个镖师开道,初时还好,一路看灯看火,看路边的货郎贩卖东西,看行人找了摊子关扑,看一旁台子上唱戏卖艺,只觉得虽然人有些太多,却也甚是有趣。
可一走到东大街,只听天上“砰砰”几声响,抬眼一看,数点星光在空中炸开,绽出数十朵硕大的、红红黄黄紫紫绿绿的火花。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道:“张大户家放焰火了”
话未落音,东大街上人头攒动,个个都朝里头挤,挤得想要立在当地都不得,直被人群带着往街心去了。
幸好镖师们身形彪悍,倒也勉强护住几人没被推搡到。
好容易等这一处焰火放完,空中又绽开一幅亭台楼阁,又有二龙戏珠,当真是栩栩如生,却不是此地放的,有人叫道:“南大街的许大户家放焰火了”
一时众人又往南边挤去。
这一回那几名镖师有了防备,把季清菱三人围在中心,等到人群渐渐散了,才敢站开。
街上的人群多如蚁,密密麻麻,当真是比肩继踵,好几次人浪涌过来的时候,便是站在最当中的季清菱都差点被推倒,好容易人潮不再,众人终于松了口气。
秋月忍不住抱怨道:“在哪一处看不是看,都是在天上,又不是在地下,有甚好挤的”
旁边有个小贩听得她说,便笑道:“小娘子想是不知道罢这几日不设宵禁,城中富户都说好了,各家都放烟火,还派钱派糖,要热热闹闹地过一回上元,也算是送个晦气,你看到哪一处放烟火,哪一处就有好处得,是以人人都往那挤。”
季清菱听得他搭话,便转头去看他的摊子,原来是个关扑郎,当前一张大布上头摆着些花灯、磨喝乐、林檎果干等等,又有一叠木圈子堆在角落。
那关扑郎见她看自家的摊子,又看她打扮同后头跟着的人,知道这不是个贫家女,连忙取了几个木圈子,走上前来,笑问道:“姑娘要不要试试手气”又取了一方干净的帕子,把那几个木圈子细心擦了一遍,递过来,道,“试一试,图个乐子”
季清菱笑一笑,看了看秋月同秋露,问道:“你们玩一回”
秋露看了看那摊子上头的各色东西,似是有些心动,又得那小贩怂恿了一回,听得五个圈不过十文钱,便把那木圈子接过。
小贩在离摊子不远不近的地方拉了一条红线,指着道:“站在这一处红绳外扔圈即可,小娘子请随意,套着哪一个,便算哪一个”
这些关扑摊,赚的都是圈子钱,摆得近的是小东西,不值什么,摆得远的倒是精巧,却又俱不好扑。
秋露套了三十个圈,只得了一个镯子,脸上有些失望,秋月便自告奋勇上前帮忙,一时先要了十个,扑完了,毛都没有一根,又要了二十个,还是一无所获。
秋露在旁看着,十分火起,一咬牙要了加五十个,两人一个一个扑过去,竟只扑到一个簪子。
那小贩见二人十分沮丧,眼看就要收手了,劝了好几句,都无用,只觉得可惜。
他看这两个小丫头花上百来文关扑都不带眨眼,知道她们手头宽裕,不想放过这一桩好生意,转头又见季清菱笑着站在后头,一个小姑娘秀秀气气,斯斯文文的,便又拿了几个圈过去,道:“姑娘试试扑着玩罢,这几个是俺送的,不要钱”
他原想着,小姑娘试过了,扑不中,必然是要掏钱买圈的。
娇养长大的都有脾气,看中了什么,总要到手才行。
他从前招呼过不少富家小姐,这一招屡试不爽,又想着这两个小丫头都能买上几十个,做主家的,也不该落于其后才对。
谁晓得那木圈递过去,小姑娘竟然不接。
季清菱摇了摇头,笑道:“小哥还要做生意的,我就不捣乱了。”
那小贩犹不知死活,硬是把木圈塞了过去,道:“这有什么,怎的扯什么捣不捣乱的,姑娘试一试,不过图个乐子”
季清菱却不过,便伸手取了两个。
既是出来玩,她也索性放开了,转头对秋露道:“想要哪一个,我帮你扑。”
秋露欢呼一声,指着后头一个只有巴掌大的花灯,道:“姑娘扑那个”
此时那小贩仍是一张笑脸,看着这主仆二人在说大话。
季清菱见秋露选定了,度量了一回那花灯的方向与距离,试了试手感,又把那木圈在手中抛了抛,掂量了一回,便半俯下身,手腕使一劲,轻轻一抛。
只见那木圈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形,“铛”的一声,落在大布后方偏左的位置,当中正正套着一个巴掌大的花灯,灯上绘着八仙过海,看着十分精致。
秋露喜笑颜开,道:“还是姑娘厉害”又连忙站到那摊子边上,等着小贩给她把花灯取出来。
那小贩一个笑僵在脸上,心中已是觉出不对来。
季清菱见手头还有一个木圈,便朝秋月扬了扬下巴,问道:“喜欢哪一个”
秋月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她看了半日摊子,择定了一支小小的木簪,这木簪同方才秋露扑到的全然不一样,上头雕着一只蝴蝶,虽说不上栩栩如生,倒也怪有几分野趣。
季清菱方才扑过一回,此时正手热,连试都不用试,手腕一掷,那木圈掉落在地,果然就把簪子罩在里头,连晃都不打一下。
小贩脸上的笑再挂不住了,不过他倒也看得开,笑道:“今日小的倒是打眼了,不想姑娘竟是个神射手”一面去把那簪子取了过来。
他倒也厚道,把簪子拿到手上,见得不太好,便从后头又抱了一个盒子出来,对秋月道:“小娘子选一支吧,那一支在外头风吹日晒的,也不干净,你从这里拿,有花蝴蝶的,有兔子的,有猫儿的,有葫芦的,瞧着喜欢哪一支,都随你拿了。”




娇术 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儿
秋月凑过头,看来看去,觉得都喜欢,选了半日都选不定。
季清菱上前跟着她看一回,觉得盒子里的东西虽然称不上精致,也能入眼,想到家里有几个小丫头,又有一个厨房的婶娘,又见刚刚扑到的那花灯看起来十分精巧,不是百十文钱能拿下来,估计是那小贩用来压阵脚的,难为被套走了他还这般和气,竟把箱底的东西翻出来给秋月选,索性对他道:“小哥这簪子卖不卖的。”
那小贩忙道:“怎的不卖,姑娘要买,我也不收贵,都是我自家在屋里做的,一根二十文这是桃花木,同那些烂木头不一样,一根我都要花上半日才雕得出来,意头也好”
季清菱笑着点点头,对一旁秋月道:“莫选了,回头回家慢慢看,都是你的”
那小贩见她半点价钱都不讲,又惊又喜,又抱出一个盒子,道:“姑娘看有没有中意的,送一个给你”
说着把那木盒盖子给开了,只见里头坐着二三十个玩意,都是雕的刻的十二生肖,惟妙惟肖,憨态可掬,比起那些个簪子,更要有趣。
季清菱看了看,一转头,见旁边秋露看得眼睛都亮了,显然是十分喜欢的样子,便问道:“这个怎的卖,我一齐买了。”
那小贩不想今夜竟做成个大买卖,喜不自禁,忙把价报了。一时秋露上前还价给钱,他便把东西包了,连盒子一并给了秋月、秋露二人提着。
逛了这半夜,眼见时间不早,季清菱便要打道回府,几人一齐往西小院行去。
因不着急,诸人都是且行且停,躲着人群赏灯,正走到一处行人寥落的地界,忽见对面迎来三个人,都是寻常布衣打扮,其中打头一个怀里搂着一个小儿,那小儿正哇哇大哭。
抱着小儿那人不住在哄,又许糖葫芦,又许纸面人,谁晓得那小孩哭得更是厉害了,还不住挣扎,要从他怀中跳下来。
那人哄了又哄,见是无用,黑着脸便要吓唬,说一声“再哭把你送去喂大虫”把那小孩吓住了,结果抬头一看,对面站着七八个路人。
他往抱着小孩往旁边让了让,不想怀中那小儿脸上挂着泪,被他言语吓得面色苍白,惊得往一旁侧头,正好一眼看到了秋露,指着秋露手里的一件玩意,闹道:“小狗要小狗”一面叫,一面又哭。
原来秋露喜欢那盒子中的一个小狗儿木雕,问过了季清菱,正拿在手中把玩,不想今夜上元,条条街道灯火通明,被那小孩儿看个正着。
小儿爱顽具,最是正常不过,他闹着要,抱着他的那人喝止不住,便举起手打了他一屁股,这一下倒好,不仅没有把哭给止住,反而叫那小孩哭得更大声了。
那小孩不仅是哭,还手脚乱蹬乱打,往那人脸上腿上招呼,口中闹道:“要爹爹打你”又哭,“要小狗”
后头人见季清菱几人往这边看,上前几步,把那一人一孩给挡住了,又催那抱着小孩的快走。
季清菱本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见了那几人的动作,更是心中生出疑心来。
那小孩身上衣着甚是华贵,可抱着他的那几人打扮却非仆非亲,说话行事也古古怪怪的,再看那小孩一味哭闹,跟着的几人不管是哄是劝,口气都是凶狠多过亲和。
她轻轻拉一拉一旁的秋露,道:“送过去看看。”又使了个眼色。
秋露机灵,笑着走了过去,也不走近,只离了几步路,对挡着的两个人道:“小孩子喜欢,也不值几个钱,便给他玩罢。”
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长得又小,那两人虽是面色警惕,听那小孩闹得厉害,却也没用力拦着。
秋露见状,走到那小孩面前,把手中木雕小狗递了过去,笑道:“小娃别哭,小狗给你玩。”
那小儿得了狗,拿在手里捏着,破涕为笑,嗲声嗲气地道了谢,又把手伸出来,道:“要姐姐”
1...5152535455...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