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庶夫套路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妖治天下
正宣帝要静让,把郑皇后、太子、鲁王等人全都给打发了。
皇帝的寝宫一下子恢复了平静。
只得蔡结侍候在跟前:“对了,皇上,前儿个派龙孝出京了,要不要召回来”
“龙孝……咳咳,出京干什么”正宣帝病得脑子都有些糊了。
“皇上忘了,当时因着各方证据,皇上想要……咳,想要调查清楚镇西侯一案,所以派了龙孝出京调查镇西侯姨娘之事。”蔡结道。“现在事情水落石出,该是叫回来了。”
正宣帝点头:“你说得……”
“啊!”这时,一个惊呼声响起。
蔡结大惊,猛地回头:“谁”
只见那却是一名女子。二十出头,琥珀色底妆花云锦短袄,湖碧色三镶盘金马面裙。乌黑浓密的秀发,绾风流别致翻刀髻,长相温婉。
“葛兰郡主”蔡结一怔。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皇帝那倒霉催早夭的次子平王留下来的唯一血脉,葛兰郡主。
这是平王十四岁跟一名侍妾生下来的孩子,因为出生早,是正宣帝第一个孙辈。又是平王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所以正宣帝很是宠她。
葛兰郡主走了进来,朝着正宣帝福了礼:“参见皇祖父。”
“咳咳……你来了。朕想静养……”正宣帝是真的想静养,因为病痛的折磨,实在不想跟任何人唠嗑。
“我只是想见一见皇祖父。”葛兰郡主说着,小脸有些白,“刚刚我来到门口,却听到皇祖父跟蔡公公在说事儿……我听了去。”
正宣帝咳嗽着摆了摆手。
蔡结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郡主不要怕。”
当时褚云攀身有嫌疑,自然得派人调查事因,这本来也该是三司所做之事,是摆到明面上的事儿。正宣帝不放心,自己派人去查了而已,这也不算什么。
“不,皇祖父。”葛兰郡主不但没有走,还坐到床头的绣墩上,“兰儿多嘴……但兰儿还是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既然人都派出去了,那就继续查一下好了。毕竟镇西侯可是要挑起咱们大齐大梁之人。既然现在有人抓住这个把柄陷害他,保不准还会有第二次。不如事先查清楚,以后若有人再以此生事,也好第一时间反击。”
正宣帝和蔡结一怔,正宣帝觉得有理,便点头:“兰儿聪慧……咳咳……”
蔡结见此,便笑道:“郡主说得有理儿。”
“咳,赏。”正宣帝道。
蔡结答应一声,就走到屋里,不一会儿,就端着一个托盘出来。
葛兰郡主看着那托盘上放着一个玉如意,两个碧玉砚台,便笑着接过:“谢皇祖父赏赐。”
蔡结笑道:“郡主一心为皇上,但此事不宜外说,请郡主守口如瓶。”
“是。”葛兰郡主笑着点头。
蔡结又说了几句话,就把她给打发了。
经过此事,整个大齐压下去的黑云总算散去,一片晴。
天上蓝天白云,一只墨隼飞掠过天空,只见眼前茫茫雪山之间,一队十余骑的人正骑着马,缓缓走在这厚厚的雪地之上。
墨隼呖叫一声,下面为首的男子从毛边立领抬起头来,露出一张魅艳绝伦的脸,他伸出手来,那只墨隼便停在他的手臂上。
他解下墨隼脚下的小信筒,手一扬,那只墨隼便高飞而去。
这时他跟前大大的玄色斗篷笼罩之下,一个小袋脑伸了出来,见什么都没有,便又蔫蔫地缩了回去。
第495章 借宿(二更)
周围茫茫的雪山上,一片雪白的冷寂。
天下又飘下小雪来,似要把这一大片雪白中唯一的一片色调给淹没进去一般。
一行十余人走在茫茫一片雪白之中,显得无力而脆弱。
梁王骑在马上,一身玄色的立领斗篷,把他整个人包裹得严严密密的,头上戴着兜帽,只露一双魅艳的冰冷眸子。
自京中出来,已经将近两个月了,当时带了三百余人,结果京中一路派人追杀,他的人手折损得剩下十五人。
这时,天空一只墨隼飞来,停在他手上。
梁王解下它脚上的信,手一扬,它便高飞而去。
这时他跟前大大的斗篷笼罩之下,一个小袋脑伸了出来,见什么都没有,便又蔫蔫地缩了回去,趴在他的胸前。
梁王打开那张信纸,看着便是一怔,欣喜之后俊脸又微微冷沉。
“王爷。”身后的一人上前,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正是周先生:“京中来信”
“嗯。”梁王点头。
周先生狠狠吸一口气,梁王出京,但京中还有些眼线的,京中每每发生什么大事,都会给他传信。但如果不是什么太过紧要的事情,京中为恐被发现,一般不会传信。
既有信,证明京中有大变动。
“走吧!”梁王说着狠狠地一甩马鞭。“等找到落脚的地方再行商议。”
“是。”周先生点了点头。“这风雪怕不会停,天也快黑了,不如找个地方先扎营落脚,身上还有些干粮,先过了今晚再说。”
梁王手放在胸前那鼓起的包上,只觉得又烫又热,扎在他的怀里一阵滚烫。她的呼吸也是重重的。
梁王魅艳的脸黑了黑,“便是有干粮也不够。大家都饿着了,如何抗敌要在天黑之前穿过这片雪山,再找落脚之地,也找些吃食。彦东!”
身后一片马蹄声,彦东踢马上前:“王爷。”
“你带几人到前面瞧一瞧,还有多远,有没有好的落脚之地。”梁王道。
“这……”彦东一怔,自出京以来,他们的人已经所剩无己,现在还要分人出去找地方,若此时京中追来,那便不够人手保护王爷了。“殿下,属下们不吃干粮,吃些马草便行……”
话还未说完,梁王幽魅的脸一沉,冷声道:“出京后本王便命令不动你了”
“不!”彦东大惊失色,“属下自当听命于殿下。”
“那还不快去。”梁王冷喝一声。
“是。”彦东说完,便速速转身,现在剩下的只有十五人,彦东想了想,干脆点了五人出来,分散着出去找好的住处。
梁王看着他只带了五人,埋在他怀里的东西却烫得像开水一般,心里便一阵烦躁,神色更阴冷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后,终于看到彦东骑着快马回来:“王爷,再走二十余里有个小山村。”
梁王点头:“嗯。”说着一夹马腹,狠甩鞭子冲了出去。
又走了半个时辰,天已经黑了下来,远远的只见几盏灯火微亮。正是坐落在这大山外的小山村,约莫数来,瞧着有二十几户人家。
梁王与周先生一起进了村,彦东等十余人却在村口不远安扎下来。梁王与周先生敲开了一户人家。
这是彦东先头已打探过,这是一户寡户,户主就一个老婆子,青年守寡,女儿嫁出村后,只得她一个人。
“谁呀”屋里响起老妇人的声音,吱呀一声打开门,便见一个包着厚厚旧棉衣的七十余岁的老婆子。
那老婆子看着来人便是一怔,只见是一个青年和一个老头,青年咋一看只觉得俊,就是脸太黑了,身材高大,怀里还抱着一个人。二人衣着普通,但比村里人好一些,瞧着像城里来的。
“这个老姐姐你好。”周先生笑着打招呼,“我们路过,可否借宿一晚”
老婆子一怔,“这……你们是什么人大风大雪的,咋到咱们这山沟沟里呢”
周先生道:“我们原在城府做生意的,但生意……唉,反正赔了好多钱,现在只能回乡下种地。但入了前面的雪山,我们就迷了路,现在看到这里有灯光,所以想借宿一晚。这是我儿子和儿媳。”
老婆子一怔,瞧着眼前的老头慈眉善目的,而那青年怀里抱着的人露出半张小脸来,的确是个姑娘不错。而且那张小脸红卟卟的,瞧着便病了。
老婆子心底软,便点头:“你们进来吧。”
“好,谢谢谢谢。”周先生大喜。
几人跟着老婆子进屋。这是一大门茅草泥砖屋,走进去便是小小的厅,左右两边都是房间,厨房搭在外面头的茅屋里。
“这边。”老婆子比了个手势,比着让他们进了右边的房间,“这是我女儿出嫁前住的,你们在这里住一晚吧。”
“是,谢谢老姐姐。”周先生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银角来,瞅着有五钱银子,塞到她的手里。
“哎……真是的。”老婆子推了两下,便笑着收下了。这五分银子,村子里的人一个月也挣不到这么多钱!更别说她一个老婆子了。当即喜得什么似的,“我姓卫,你们叫我卫婆就好了。”
梁王走进屋,就把赵樱祈放到炕上。这个炕长期没有人用,冷冰冰的。
卫婆收了钱,倒是热心积极,连忙拿了柴过来,给屋子里烧炕。
赵樱祈躺在床上,一张破被子盖到脖子下,等到炕烧热了,呼吸这才缓了下来。一张脸本来就小小的,现在出来后瘦了一大圈,更显得可怜兮兮的。
梁王沉着脸,坐在床边。
周先生走进来,看到赵樱祈那红卟卟的脸,便是一惊:“什么时候开始的。”
“下午吧。”梁王脸色阴冷,“净给本王添麻烦。”
周先生已经上前,给赵樱祈号了脉,“只是发烧,但若不退,会咳血。王爷等等,属下让卫婆找点药。”
说着便出去了,梁王坐在床边,只听外头周先生在跟卫婆说话:“我儿媳病了,这村里有没有郎中,想到郎中处找点药。”
“有。”
“说实话……我们背着债,怕债主找来,所以卫婆一会找郎中时请不要说出我们来。”说着讲了几味药。
“我懂了。就说我病了,找药。对了,锅里有馍,你们随便吃。”
一阵门声响,卫婆出门了,周先生端来一小盘杂面馍。
梁王皱了皱眉头,掰了一块杂面馍,喂到赵樱祈嘴里,赵樱祈含了一口,便“呸”地一声,喷了梁王一身。
梁王整个张脸一下子黑沉下来:“你个混帐,还给本王挑吃!”说着,整个碗都扔了出去。
周先生吓了一跳,微微一叹:“是病糊了。先喂药再说。”
不一会儿,卫婆回来了,周先生连忙接过药,然后到厨房去煎。
两刻钟后,药终于煎好。
梁王直接把赵樱祈揪起来,掐着她的嘴就灌。
“唔……哼哼……啊……”赵樱祈被苦得尖叫一声,那药就直接灌了进去,迷迷糊糊的就喝了一大碗药。
梁王又把她给扔回床上。
“咳咳……”赵樱祈病得迷迷糊糊的,都要哭了,抱着被子掉泪珠儿,“土……”
“土”梁王嗤笑,“土什么”凑过去。
只听得赵樱祈喃喃:“兔子包!兔子包……”
他俊脸冷沉,揪着她的衣领:“你个混帐东西!病得快死了,脑子全都是兔子包!你是兔子包做的么”
说着直接把她扔床上,赵樱祈难受得直嘤嘤。
外头站在门口的卫婆倒抽一口气,家暴现场啊,怎么办想了想便上前:“这个哥儿,让我给喂她点东西吧。”
说着她走进来,只见一边的木几上摆着几个杂面馍。
她拿过来,掰开放到碗里,再用热水泡了,要去喂赵樱祈。
梁王皱了皱眉头,神色冰冷:“让本……我来!你出去。”
卫婆被他冷冰冰的语气吓了一跳,身子不由地的一抖,只好道:“好好。”把那碗泡杂面馍放回那张木几上,便走了出去。
周先生抹了抹额上的冷汗,连忙跟在卫婆身后解释:“我这儿子脾气不好!唉,就是因为他这又硬又……咳咳,气性大,所以……”
“哎哎,我懂了!”卫婆一脸感慨地看着周先生,一脸感同身受的模样。“我那女儿也是这样。这些孩子……有时真的很令父母费心……唉。大家一样一样。”
这农村土屋墙又薄,梁王在房里听着他们在交流“育儿心德”,俊脸黑沉,把卫婆泡的那碗杂面馍给倒了出窗户,想到卫婆那脏兮兮的模样,又用开水把碗给烫了一遍。
自己掰了个杂面馍,泡到碗里。看着里面糊成一团的东西,梁王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以前吃的都是最精贵的东西,便是知道穷苦人家吃得不精贵,这段时间他也是吃干粮。但这种把馒头泡到水里,再弄成糊的吃法,他真是长见识了。也无法接受。
但不吃她好像会饿死,于是只好把这玩意喂到她嘴里。
许是刚才的药太苦,她难受,这糊糊也比较好入口,她居然吃了。但吃了几勺便皱着眉头,翻身对着墙,不吃了。
第496章 对我好点(三更)
梁王冷扫她一眼,便转身出门了。
现在不过是亥时一刻,但农村人舍不得点灯,睡得早,那卫婆便早早回去安歇了。
这座农院房子少,只得一左一右两个房间,梁王和赵樱祈占了一间,周先生只得睡厨房了。
那个灶台烧过水,还热着,把锅放下,往上面铺几块长木板,便成炕了,也能睡人。
梁王到了厨房,找周先生,拿出今天的信条“京中传信,褚三与流匪之事已解决。”
“哈”周先生激动地接过那信条,“我就知道,那小子一定可以的。现今咱们要不要跟褚云联络”
梁王在京布有他的暗线,会给他送信。但褚云攀是他最大的底牌,这里除了周先生、彦东兄弟之外,京中暗线也不知道他与褚云攀的关系,不过会定时给他禀报京中之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