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寸山河寸寸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油油的八爪鱼
“机枪掩护,手榴弹准备!上!”赵金鹏大喊。
十多挺轻重机枪从周边的屋顶和路上同时喷出火舌,弹雨泼洒在院墙上,削下一层层碎砖,院里的鬼子把脑袋深深埋在沙包后面,等待着中队机枪停火的那一刻。但没想到的是,这次中国机枪手是平端着机枪跟随突击队冲锋的,枪声刚落,几十枚手榴弹就丢过了院墙。有中队的德式木柄手榴弹,也有日本军队装备的甜瓜手雷。
“隐蔽!!”鬼子军官绝望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接连的爆炸声中。几个没死的鬼子冲向院门,被架在门口的重机枪撕成了碎片,还有几个鬼子从一小段倒塌的院墙翻了出去,消失在夜幕中。
第三十二章 新兵请战
2月15日凌晨4时,淮河北岸,任桥镇第59军军部指挥所。
“报告军长,师长!我军已光复小蚌埠村及淮河大坝,部队正在打扫战场。”通讯兵第一时间把胜利的消息汇报到指挥所里。
“好!”“干得漂亮!”几名眼中含着血丝的参谋军官互相拍了拍肩膀,他们已经两天一夜没有休息了,虽然疲惫不堪,但还是表达了心中的愉悦。军长张自忠和师长黄维纲则显得更沉稳一些,张自忠双手按着桌沿,看着桌子上的作战地图长出了一口气,黄维纲面带微笑看着张自忠:“军长,咱们3师的老弟兄们打仗一点没落下,还是顶呱呱的。”
“嗯,我不在的时候委屈大家了。”张自忠抬起了头:“让打扫战场的兄弟们快点把伤亡数字统计出来,牺牲的兄弟家里的抚恤不能少,受伤的兄弟要好好安置。”
“是!”通讯兵受命离去。
在小蚌埠村里,补充营营长齐恒正面色凝重的听部下汇报情况。
“营长,这次战斗我们营突击队阵亡3人,伤6人,除了一个被鬼子机枪打中肚子的,其他伤员伤势都不重,简单治疗没有大碍。”突击队长彭小鱼一手拎着枪,一手拎着头盔站在齐恒身旁说道。
彭小鱼身边是迫击炮排排长杨武,连续开炮让他的听力有些损伤,讲话大声了许多:“营长,迫击炮排的弟兄们无一伤亡,炮也没有损伤,就是炮弹打掉了三十二发,需要补充。”
齐恒有些无奈:“我又不是军需处长,从哪去给你找炮弹呢,反正回徐州之前炮弹应该是没得补充了,打一发少一发,你省着点好了。还有,声音小一点,你声音怎么像打炮一样,小声点我能听清。”
“一连阵亡一人,伤一人,两人都是被鬼子手榴弹炸的,伤的那个比较严重,能不能挺过今晚都不好说。”比起彭小鱼和杨武这两个齐恒的嫡系排长,一连长这个连长倒是被挤到了最后。不过他之前去二二四团那边统计缴获物资数量了,刚刚才走过来,也没什么意见。
“营长,二二四团那边说,我们打下来的院子缴获全归我们,有迫击炮排协助的缴获三七分成,怎么样”汇报完损失,商讨完缴获的一连长问起了齐恒。
“我没意见,人家二二四团是主攻,我们只是费了些炮弹,出力多拿大头天经地义,让兄弟们去把东西收拾收拾吧,列个单子交给二二四团,他们上报的时候用得到。”
“好。”一连长招呼了一排人去捡漏了,他们打着火把,除了枪械和弹药被集中到一起,老兵们带着头,一群人开始在鬼子尸体上翻找起来,手表,香烟,香皂,钞票,总之鬼子身上除了兜裆布以外所有有用的值钱的东西都搜刮被到了自己兜里。
天亮之后,二二四团派出一个营防守小蚌埠,其他部分和补充营班师回朝。任桥镇第59军军部指挥所里,张自忠军长将统计结果上报给了第五战区长官部。
“我第59军3师经数日血战,光复淮河北岸各日军据点,收复小蚌埠村,并成功驱逐淮河大堤上的日军,缴获长短枪三百余支,军马十四匹,日军遗尸数十具。我军伤亡上尉连长吴锡功以下四百余人。”
徐州第五战区长官部收到59军传来的捷报后,第一时间通知到了司令长官李宗仁。好多天没有休息的李宗仁才刚刚起床,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赶到了指挥所里。
“命令!向全战区通报,嘉奖第59军!”这是第五战区重新成立,李宗仁接任司令长官以来收到的第一份捷报,那个曾经千夫所指的“大汉奸”张自忠回到部队的第一仗,就用一场胜利丹心昭雪。
两天后,2月17日,第59军奉命将淮河北岸防线重新移交给刚刚修整完备的于学忠第51军,全军北撤到腾县附近修整,齐恒的补充营也一同前往。
刚刚收到命令,补充营的官兵们还有些不太情愿,这群新兵第一次上战场就打了一个胜仗,心里满是澎湃的热血,渴望着能够再次杀敌立功,在大家都摩拳擦掌的时候调回后方修整摆明了不顺大家的意。尤其是二连三连的官兵,见一连和重机枪排迫击炮排上去打了个漂亮仗,迫击炮排还受到了3师师部的嘉奖,而自己只能窝在军指挥所附近发呆,不满之余也手痒的不行。再加上一连一些新兵实在忍不住,三五成群跑去二三连炫耀从鬼子身上搜刮来的小物件,你戴个东洋手表,我用用日本香皂,他揣个鬼子钢笔,搞得像日本商品推销会一样。虽然这些东西不怎么值钱,补充营的新兵大都是学生出身,也见过些世面,参军以前也在商店里见过或者买过日本商品,但是这么一比,从鬼子手里抢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之前都是日本人抢中国人,现在我们也可以抢鬼子的,还把小鬼子扒的只剩下底裤,好好出了一口气,用起日本货了也舒心。
可这样一来,二三连的兄弟们更不干了,这还得了先不说营长的宝贝疙瘩重机枪排和迫击炮排,他俩是亲娘养的,打完仗迫击炮排都整个配上了缴获的鬼子钢盔,这不能比。可大家都是新兵连,凭啥你一连上去吃肉,我二连三连汤都喝不到说好一连上完二三连上,可一连一回来,大家都去后边修整了,这是个什么道理
于是从命令下发到准备出发的半天时间里,齐恒的脑壳都要被请战的官兵吵炸了,写信的不起效果就来几个写血书的,托排长情愿不行就托连长,要不干脆就围在营部门口喊口号。除了二三连,还有些一连的兵觉得不过瘾,也跑来凑凑热闹。还好补充营打完小蚌埠之后就没有什么任务了,也没有防区需要移交,不然得乱套。
齐恒和副营长程戈是又气又乐,气他们不听长官的话,又乐新兵们士气正高,还不太好发火,毕竟他们是求战心切,只能一个好言相劝一个严厉批评唱起红黑脸,花了半个下午才把热情高涨的新兵们赶回营区。
“营长啊,看着这群兵,我觉得我们这个营有大前途。”程戈站在营部门口,两手扶着腰带感慨道。
“可不是嘛。”齐恒点起一根烟:“来,尝尝鬼子的烟,彭小鱼从一个鬼子军官身上搞的,被我没收了。”
“嗯,味道不怎么样,不如咱们自己的三炮台。还是日本罐头好吃。”
“嘿,你这要求还不少,想吃罐头自己找鬼子要去。”
“哈哈哈。”
第三十三章 驰援临沂
3月12日,临沂东南方向,第三军团外围阵地。
一片片黑云低低的压在阵地上方,遮蔽了清晨的阳光。大大小小的弹坑散布在战壕和残破的工事之间,一股股灰黑的硝烟从弹坑中徐徐升起,加入到天空中黑云的队列中,使黑色的云团变得更低,更浓。不用站在黑云下,仅仅是站在临沂城头看向东南,都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压迫感,令人不适。
但黑云下的阵地上,大量的中国官兵正紧张的盯着不远处的日军阵地,头顶上黑云带来的那种压抑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因为在死亡的威胁下,一切所谓的不适感都显得无力并且可笑。
“准备!鬼子又上来了!把鬼子放近了打!”一个中校军官大声吼道,一边打开了手枪的保险。
大战一触即发。
一天前,徐州,第五战区长官部。
李宗仁倒了一杯热茶,端着茶杯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在等待第59军军长张自忠的到来。
2月21日,日军集结一个旅团及部分伪军两万多人对临沂发动进攻,驻防临沂的是庞炳勋指挥的第五战区第三军团,但这个所谓的军团只有一个第四十军,下辖第三十九师一个师,第三十九师也不过两个旅的兵力,加上军直属部队共计一万余人,兵力处于绝对弱势。为了给第三军团争取准备的时间,负责协防的沈鸿烈海军陆战队和刘震东的游击部队死守莒县,沂水等县城,牵制了日军进攻的兵力,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第三军团也趁机发动了几次反攻,打了好几个胜仗,一时间使日军不敢妄动。但随着增援到达,日军集中兵力开始猛攻临沂,庞炳勋独木难支,只得求援,而司令长官李宗仁手里唯一的预备部队就是张自忠的第59军了,调动之前,李宗仁便让参谋长徐祖贻打电话叫张自忠来司令部询问情况。
“报告!59军张自忠军长来了。”侍卫敲了敲门。
“请进!”
张自忠走进办公室,先立正向李宗仁敬了个军礼。李宗仁还礼后,亲自给张自忠沏了一杯茶:“张将军,快请坐,喝茶喝茶。”
张自忠双手接过茶杯,还没坐下,就开口问道:“长官叫我来是为了增援临沂的事吧”
李宗仁见张自忠主动提起,也就不再客套,直截了当的说道:“临沂现在情况危机,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残部已经基本没有战斗力了,五战区游击部队司令刘震东中将殉国,现在只有你们59军能上去,所以调59军增援临沂,有什么困难吗”
“李长官,杀敌报国的事,我们没有困难,59军一切听从李长官指挥!”
李宗仁眉头稍皱:“但是我听说你和庞炳勋有仇怨,是怎么回事”
张自忠听到这个,一下子变了脸色:“他庞瘸子就是个搅屎棍,不是个东西,当年中原大战的时候,我和他还是一个战壕里玩命的兄弟,一起在冯玉祥大帅手底下和蒋委员长打,谁知道他庞瘸子是个贪财的小人,收了委员长的好处翻脸不认人,从我屁股后边打黑枪。就那一仗,我手底下的兵伤亡过半,我也差点死在那里,之后我就和他翻脸了,我发过誓,我张自忠和他庞瘸子不共戴天!”
见张自忠一听到庞炳勋的名字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李宗仁很是头疼,因为派系斗争,自己手下的番号五花门的部队都不怎么听指挥,要是张自忠念着旧仇不愿增援临沂,哪怕故意迟到一天,都会给战区的战略部署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看到李宗仁低头沉思,张自忠也意识到了什么,脸色稍缓:“李长官,让日本人在我们的领土上耀武扬威,本来就是我们军人的责任。我和他庞瘸子打内战的时候留下的仇怨,定不会在现在这个关头来解决。现在大家都一致对外,要团结起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我张自忠不会因为个人恩怨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李宗仁抬起头,望着张自忠的眼睛,很是感动:“张将军,过去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现在张将军能够摒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报国仇家恨,度量也是不小。我李宗仁在这里先祝张将军旗开得胜!”
张自忠深深敬了个礼:“谢李长官信任,我张自忠定不负重托,杀敌报国,一雪前耻!”
李宗仁明白张自忠说的前耻是什么,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抬起右臂,给张自忠深深回礼。
59军还在路上,但第三军团外围阵地上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手榴弹!丢手榴弹!把他们炸回去!”之前的中校军官脸上布满了血污,脏兮兮的大衣后摆上两个弹孔透着光。
一旁的战士们迅速拿起摆在战壕边的手榴弹,拧开后边的盖子,拉开拉环就丢了出去。手榴弹雨点般落在日军的进攻队列里,炸出了一朵朵死亡之花。冲击波掀翻了一片片的日本兵,破片钻进鬼子的身体,带着血花从身后穿出,爆炸声夹杂着哀嚎声回响在阵地前方。
见手榴弹起效,中校大吼:“上刺刀!把鬼子压下去!别给他们反应的机会!”
“杀!!”中国官兵们端起刺刀,挥舞大刀,猛虎一般扑了上去。但冲到阵地前的日军士兵也不是善茬,从地上爬起来,不顾身上的伤势就重新开始冲锋。两边人猛地撞在一起,刺刀见红,鲜血喷溅。
那个中校右手握枪,“砰砰”两枪撂倒了面前一个满脸胡茬的鬼子兵,刚把枪口转向另一个鬼子,左肋一把刺刀就狠狠刺了进去,中校闷哼一声,忍住剧痛,调转枪口对准左边偷袭的鬼子,一次性打光了手枪所有的子弹。鬼子兵倒在地上,步枪脱手,中校左肋的伤口涌出一股股鲜血。
“长官,你受伤了!”一个手臂上帮着红十字的年轻士兵跑了过来,抽出绷带开始帮军官包扎。包扎好,年轻的医务兵想扶起军官,被军官推开了:“去救人,别管我!”
“长官你撤到后边吧!后边安全!”医务兵催促道。
“老子不走!不拦住鬼子,这里就没有安全的地方!别管我了,快去!”中校换好弹匣,用左手按住伤口,右手又举起了枪。
“是!”医务兵转身猫着腰跑向下一个伤员,前线的厮杀还在继续。兵器碰撞,鲜血飞溅,枪声,爆炸声占据了硝烟迷漫的战场,死神正随意游荡着,收割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突然,不知为何,正在交战的日军开始逐渐后撤,甚至来不及带走战死者的尸体,丢下一地死尸和装备匆匆撤下了战场。见鬼子撤退,阵地安然无恙,原本已经有些绝望的中校松了一口气,来不及思考日军撤退的原因,沙哑着嗓子的中校撑起受伤的身躯,开始收拢部队。
第三十四章 奔袭临沂
“加油!坚持住!”头戴钢盔的齐恒喘着气,跟在队列旁边跑边喊。
补充营正在随59军强行军赶往临沂支援庞炳勋第三军团,向来缺乏汽车一类的交通工具,和其他营连级军官一样,齐恒之前也配有一匹军马,是蒙古马,个头不算大,但因为要坐军列去河南找59军报道,军马被留在了徐州,现在齐恒只能和部下们一样跑步赶往临沂。不过累归累,和士兵们一起跑步的齐恒一下子拉近了官兵间的距离,比起其他部队骑在马上挥着马鞭催促士兵加快脚步的长官,齐恒这个喘着气边跑边喊跑快点的营长更能获得士兵们的尊重。
12日晨,中队第59军突然出现在临沂以北的沂河西岸,迫使正在猛攻临沂的日军不得不撤退防御,解了临沂的燃眉之急。当张自忠出现在庞炳勋面前时,庞炳勋百感交集,几乎要落下泪来。
“张老弟,感激不尽,感激不尽。我已经没有预备队了,我的卫队也调上去了,如果再没有援军,就该我这把老骨头上了。”
张自忠看着庞炳勋眼睛里红红的血丝和脸上疲惫的神情,心中虽然还有不快也消散了,毕竟大家现在都是为了国家在一条战壕里拼命的人,这个关头再提起旧仇就有些不合时宜。
庞炳勋见张自忠没有讲话,以为他还是没忘旧仇,有点尴尬,但还是把心里话讲了出来:“张老弟,当初我鬼迷心窍,为了蝇头小利同室操戈,我对不起你啊。今日相救,此恩难报,要是老弟想报仇,我庞炳勋不说二话,临沂的百姓就交给老弟你了。”
张自忠拍了拍庞炳勋的肩膀:“庞老哥你误会了,我张自忠带兵来援,就说明已经放下了过去的成见,现在我们都是打鬼子的,都是在为国家民族打仗,过去打内战的事情就不用提了。”
“张老弟,我……”庞炳勋欲言又止,感慨万千:当年打内战,老百姓见了就躲,指着鼻子骂我们。现在打鬼子,老百姓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士兵的肚子填饱,宁可老两口守着家里几亩薄田也要把儿子送进部队。这么一想,咱们当年都干的是什么事啊。”
“所以我们才不能误了老百姓们一片苦心啊,就算咱们全死了,还有其他部队,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要赶走日本人!”
“好!来来来,进去说,你们舟车劳顿,一定累坏了吧。”庞炳勋和参谋长王瘦吾把张自忠一行引进指挥部。
双方落座,张自忠率先发问:“庞老哥,我的59军有两个师十个团两万两千多人,现在临沂守军情况如何”
说起战事,庞炳勋皱起了眉头:“我的第三军团还有一万人左右,沈鸿烈海军陆战队不到千人,刘震东殉国后他的游击部队只剩残兵,基本已经没有战斗力了。不是我悲观,以我军的战斗力而言,就是加上你的59军,我们正面防御日军第五师团还是有所欠缺。”
“那就先打他们!”张自忠说道:“在我来之前,战区参谋长徐祖贻开作战会议的时候提到过,我们强行军赶到临沂,按照一般的经验,需要休整几天才可以投入战斗。所以我们可以提前进攻日军,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