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张小一
第60章好人
谢景安乘坐马车心急如焚的往王府赶,还没转到王府所在的街道上,整条路就拥堵的走不了。
跟车的扈从来报,谢景安一撩帘子,就看到一辆接一辆连成线的马车将整条路堵的水泄不通,还不时传来或高或低的争执的声音,显得一片混乱,不过好在很快就有王府内的宿卫挎着刀出来维持秩序,不过片刻功夫就井然有序起来。
难怪当初原身成丁要出宫开府,宫里那么多身经百战得用的人不挑,惠妃非将秦总管派到了谢景安身边,还真是有些本事,谢景安感叹了一句,就转而吩咐崔同:“让马车绕路吧,从后门进府,再派人去巡城卫将林将军唤回来,本王有事要与他商议。”
崔同清脆的应了一声,指了一个人高马大骑术极好的扈从去传话,驾车的车夫就将缰绳一抖,马车掉头从另一条街进了王府的后门。
王府外有些杂乱,王府内下人扈从虽来来去去却有条不紊,谢景安进到王府才踏上长廊,接着下人报信的秦总管就一溜小跑迎上来,一张面皮几乎笑开花,声音也轻快了许多,行礼道:“殿下,这次运银的车队是姚员外亲自押的车,递了帖子想求见殿下,就在门外等着,殿下可要见见?”
见,自然要见,他还打着借姚斌的商船送节礼上长安,顺便在扬州买上一大批棉布的主意,自然要好好跟这位姚员外拉拉感情。
谢景安点点头算是应允了,跟在秦总管身后的一个管事不用秦总管吩咐就机灵的转身去通传。
谢景安的王府不大,哪怕他这次没从正门出入,却也不过走了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花厅。
花厅里姚斌已经在下人的侍奉下就座了,比起上一次进王府,姚斌的态度已然是天壤之别,轻视小瞧的心早就了起来,哪怕王府下人对他的态度颇为友好,他也有些战战兢兢,俨然就像第一次见到太子时一般,生怕哪句话说的不妥当,惹了年前的爷不高兴,他半辈子的辛苦就此付诸东流。
不管姚斌脑子里如何脑补,谢景安却早忘了招标会那天在花厅里姚斌如何惹他不快,或许是因为对方来给他送钱送粮以及各种原料的原因,谢景安只觉得那张胖脸劳看着也没那么可恨了,反而有那么点可爱。
了姚斌诚惶诚恐的行礼,谢景安坐在首位的椅子上一脸亲切的与他拉家常:“这么冷的天姚员外还要亲自押车,真是一路辛苦了,路上可还顺利?若是姚员外晚上没别的安排,不如在王府陪本王用一顿晚膳如何?正好本王之藩后还没去过易州,不曾知晓易州的风土人情,姚员外作为易州人,也算尽尽地主之谊,与本王讲讲,易州可有什么新鲜事,或者学富五车的才子佳人?”
姚斌自从而立发福后,越来越畏寒,这次能亲自押车也是下了偌大的决心,为的就是与顺王攀攀交情,能抱上这位财神爷的大腿最好,就算财神爷没看上他,至少也得混个眼熟。
如今听到顺王邀他晚上一同用膳,还摆出一副想要与他促膝长谈的架势,姚斌自然欣喜若狂,一双叫肥肉挤的越发细小的眼睛里猛然迸出光,颇有些激动的起身行礼道:“草民不胜荣幸。”
交情拉好了,谢景安就懒得再说什么废话,等崔同上了茶和若干点心后,就摆出一副为难的神情叹气道:“本王治下能有姚员外这等义民,也是本王的福气,只是现下本王有一难事不知如何是好,为了这事本王已经连着几日不能安寝了。”
姚员外自从招标会上知晓了顺王赚钱的本事,只恨不能像其他读书人一样舌灿莲花,好哄得顺王高兴,现下见顺王一脸为难,只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立时神一震,一脸慷慨就义的道:“草民身为殿下治下的百姓,理应为殿下分忧,殿下心有难事不妨说出来,也好让草民为殿下解忧。”
谢景安演这场戏就是等他这句话的,见人已上钩,就假装为难了一会儿,叹气道:“若是别的事也就罢了,耽搁些时间也不打紧,可这事是本王欲送进宫里给父皇母后母妃以及弟弟妹妹们的节礼,莫州离长安本就千里之遥,即便夏日也要走上一两个月,更何况是酷寒的冬日,只怕本王派的人还没走到相州,人就要冻死了,这样一来,节礼不能如期送到,哪怕父皇心中再在意本王,也要齿冷了,而本王又远在莫州,多有不便,即便想解释与父皇听,也只怕父皇不肯信。”
为了增加他话里的可信度,谢景安故意在说完以后做出一副极为担忧的表情,姚斌一听是送给皇上皇后以及其他贵人的节礼,一双眼睛越发有神采,几乎是在谢景安话音一落就迫不及待的道:“莫州到长安陆路是难走,但殿下忘了,可以从沧州走河道,待到了华州再转到陆路,要不了一个月,就能将节礼送进宫中,说不得殿下还能在新年前到各位贵人的回礼和书信呢。”
谢景安配合的做出喜悦的表情,转而又一脸苦恼的道:“可本王才至封地,尚没有采买能行至这么远的楼船,如今再让人督造或采买只怕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分卷阅读67
时间上赶不及。”
说了这么多可算说到重点了,姚斌几乎难掩激动就要脱口而出,可话到嘴边还是忍了一忍,尽量低下头不让顺王看到他高兴的嘴巴几乎咧到耳朵根的表情,瓮声瓮气的道:“若是殿下不嫌弃草民是商贾之身,草民愿将家中几艘商船腾出来,供殿下驱使。”
别说几艘,就是十几艘全用了他都心甘情愿!那可是送给皇上的节礼进长安啊,普天之下有几个商贾能有这份福气,顺王千万别拒绝啊,千万别跟他客气,一定要答应啊!
或许是听到了姚斌心中真诚的呐喊,谢景安微微思量,当真答应下来,又乘着姚斌欢喜的几乎蹦起来,将想去扬州采买大量棉布的事说了。
姚斌如今脑子都被给皇上运节礼这件高兴事塞满了,去扬州采买棉布的事连脑子都没过就答应下来,最后听到顺王说起莫州城中多了不少无父无母无人依靠的孤儿,欲以王府的名义建一个慈幼院,更是脑子一抽答应捐出十万两白银,粮食布匹鸡鸭牛羊若干,才脚步轻飘飘的在扈从的引领下进到客房休息。
他一脸傻笑的表情在客房的火炕上坐了许久,才渐渐回过神,然后有些迷茫的挠头,他刚才好像还答应了顺王一件事,是什么来着?
姚斌皱着一张胖脸想了许久也没想起来,最后索性一拍桌子放弃了,想不起来就算了,管他呢,反正依顺王的性子,总不会坑他就是了,连给皇上皇后送节礼这么大的功劳都给了他,足见顺王的仁善,怎么也不会坑他一个商贾的。
……
姚斌在客房对他无限信任,谢景安也在花厅对自己坑了姚斌一大笔的事满意无比,捧着茶盏好好回味了一番,才让秦总管将姚斌带来的单子呈上,又拿出招标会那日签下的契约核对了许久,见没有什么出入,才满意的点点头,让秦总管带人去将东西进府库。
姚斌果然是他的福星,不止在招标会上帮他杀鸡儆猴震慑了那些心怀鬼胎的世家,还身先士卒不惜得罪其他世家将岭南道的区域销售权抬到一个他也没想到的高价,最后更是在这些世家中第一个将银粮运到莫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还那么慷慨的给他借用商船,甚至听说他要建慈幼院捐了那么大一笔银子,真是好人啊,无论穿越前穿越后谢景安都没见过这么善解人意,舍己为人的人!
谢景安在心里把姚斌夸了又夸,才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对着秦总管道:“今日一早本王就去器械司看了,给康安的节礼许主事带着工匠已经想到了解决的法子,不出两日就能制好送到府里,乘着还有两日的功夫你再将节礼点点,对着礼单看有没有少的,再者你也该好好物色一个能进宫献礼的人,别的本王也不强求,至少也要长相周正,机灵聪敏,口舌伶俐,进宫后不给本王招祸。”
这些话谢景安前几日就想跟秦总管说了,只是看他对回长安之事一脸期望,才忍着一直没说,如今眼见离启程也就两日功夫,再拖也拖不下去了,只好硬着心肠将话说了。
秦总管自从顺王提起节礼的事就一直期盼着回长安,这么些时日连回到宫里对着惠妃该说什么话都想好了,陡然听见谢景安这番话不由的愣了愣,才回过神,面上表情没什么变化,声调却低了几度,行礼道:“殿下说的是,小的这就去物色人,待物色好了就领来让殿下定夺。”
虽然秦总管的神情一如从前,但谢景安能敏锐的感觉出他的失望,对着这么一个为他尽心竭力,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每日忙得脚不沾地的人,谢景安就是再黄世仁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放轻了声音安抚道:“本王知晓你想回长安不是为了别的,是想替本王在母妃面前说说好话,让他知晓本王的难处,好在父皇面前替本王求情,你能为本王这么着想本王很高兴,只是你也知道,本王才之藩不过两月有余,整个封地正是百废待兴,就连崔同一个未成丁的孩子本王都给他派了差事,可想而知本王如今手下多缺人才,再者你跟在本王身边料理王府数年,王府里没有哪个管事能有你的本事将王府里的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本王也是再三思索觉得暂时还离不开你,这才做主将你留了下来,你可对本王有怨言?”
谢景安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秦总管热泪盈眶还来不及,如何会有怨言,当下就感激涕零的再三拜谢谢景安对他如此信任有加,先前因不能去长安的失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
不止秦总管感动的看着谢景安,就连崔同也流下两行感动的热泪,口口声声要为顺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的谢景安也心生动容,同时心中十分愧疚,他真是假话说的越来越溜了,不用酝酿张口就来,还说的他自己都感动了,果然是时代教做人。
与秦总管崔同主仆三人满含热泪的好生沟通了一番感情,身在巡城卫的林言终于姗姗来迟。
听到花厅外扈从的禀报,三人急忙擦泪整理了一番仪容,彼此看看见与平常没什么不同的地方,二人才归位,谢竟安也清了清嗓子,又拿起茶盏吃了一口茶,才出声让林言进来。
林言依旧一副不苟言笑煞气逼人的模样,进到花厅先是冲谢景安行了个礼,正欲张口陡然发现谢景安与往日似乎有些不同,在主仆三人有些紧张的眼神中狐疑的看了又看,实在没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才迟疑的道:“见过殿下,不知殿下唤末将前来,所谓何事?”
还能是什么事,自然是剿匪的事了。
自从林言上次在书房与他禀告过瀛洲沉沙山上匪寇令人发指的恶行,谢景安这些日子就一直惦记着此事,如今好不容易兵器到位,钱也到位了,自然就该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了。
只是这种血腥事不好让年纪还小的崔同倾听,秦总管也有一堆事要忙,于是谢景安干脆的将两人都赶了出去,才严肃着一张脸道:“本王此次召你前来,就是问问你新兵器试用的如何?可有不称手的地方,以及这么些日子你手下那帮将士操练可有什么长进?眼见着又有半个多月没有下雪了,本王担心随时会有雪灾,便想着赶在雪灾之前,是时候把沉沙山上那群不是人的东西拾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更新来啦,肥不肥!这次蠢作者该粗长了吧!
第61章卖惨
自从上次从前来招降的匪寇头领口中知晓了还有这么一帮无恶不作的恶人,林言就一直紧锣密鼓的在安排此事。
瀛洲离莫州不远,寻常百姓脚程快些也就走个五六天,更何况有快马赶路前去打探消息的巡城卫将士?
这十来天过去赵队正带着人正好去了一个来回,如今林言虽算不上对那群匪寇了如指掌,但大致山上的布防以及那群匪寇的情况也知晓了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分卷阅读68
个七七八八,依巡城卫守城卫的本事大获全胜自然不可能,没有哪场战争是不死人的,但在一定人员牺牲的程度上彻底将这个山寨摧毁还是能做到的。
这些日子林言带着出战的军士操练,又反复与几个队正对即将打响的这场仗进行推演,就连一应后勤都亲自过问了,可谓是做了他认为能做到的最万全的准备,如今就等着顺王一声令下,他们好全员开拔,为百姓除掉这伙毒瘤,也一扫巡城卫守城卫都是少爷兵打不了仗的名声。
因此林言听到自己期盼了好几日的消息顿时难掩激动,平日里无甚波动的神情也露出些喜悦来,微微翘着唇角道:“回殿下的话,殿下让器械司新制的劲弩极为好用,两军交战时不用太好的准头,就可以重创敌军,再配合殿下让器械司制的新刀,巡城卫守城卫的军士都对此次剿匪极有信心,成日嚷着要多砍下几个匪寇的头颅,好立下军功参加殿下亲设的庆功宴。”
一说到打仗,林言的话就格外多,不等谢景安夸赞几句,就接着道:“因这些军士惦记着要参加殿下亲设的庆功宴,操练起来就格外卖力,虽才十来日功夫,但有不少底子好的渐渐恢复了些从前的本事,能在末将手中走几招了。”
能在林言手里走几招,虽算不上什么高手,但对付些武学不纯靠自身蛮力的普通匪寇也绰绰有余了,谢景安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如此便好,那本王就等着林将军和众军士凯旋,亲设庆功宴了。”
……
林言带着数百巡城卫守城卫的军士出发剿匪,没两日秦总管物色出的人也押着几十车送往宫中的节礼,在宿卫的护送下同姚斌一起前往沧州,坐船赶往长安。
秦总管不愧是个能干的,在谢景安严重稀缺人才的情况下,硬是从一干扈从中挑出一个五官清秀,口齿伶俐,看着就让人觉得乖巧喜欢的扈从。
那扈从比崔同大些,但个子却不高,依旧一副孩童的模样,只是说起话来十分有条理,在谢景安面前虽有些紧张,但口齿清晰,绷着指尖将话逐字逐句的说完了。
谢景安虽有些惊讶秦总管怎么挑来挑去会挑出这么一个孩子来,但秉持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谢景安将满心的疑问都压了下来,好生的将那孩子夸赞了一番,才让人退下去准备,将秦总管揪到面前问他是怎么挑的。
秦总管自那天被谢景安驳回他回长安的请求后,虽热泪盈眶了一番,但到底还是恢复了一张波澜不惊的冷淡神情,拱手道:“回殿下的话,小的之所以会挑这么个孩子送节礼上长安,一是因他年纪虽小但机灵聪慧,定能将殿下这些日子的难处,以及殿下如何用心治理封地的事宜原原本本的说与惠妃娘娘听,二是因为,王府人手不足,殿下手中也没有多余的人手能指派给小的。”
秦总管前一句谢景安还听的认真,后一句顿时哑口无言,还颇有些无语,他虽是人手不足,但总归机灵些,说话懂进退的大人还是挑的出来的,怎么他谁都不挑,偏偏挑出这么一个孩子来,还是个往常他见过,却不怎么熟悉的孩子。
这次送节礼关乎他能不能将莫州的名声打出去,秦总管这样做,实在太让他心里没底了些。
只是事情不能仓促定论,因此谢景安虽有些不满,但还是耐着性子道:“此次远送节礼进长安,是本王自之藩封地后头回给宫中送节礼,关乎着本王的礼节和孝心,即便再重视也不为过,秦总管为何会选出一个孩子?”
面对谢景安带着些质问的语气,秦总管显然是早有准备,面色都不变一下,缓缓的道:“正是因为小的知晓此事干系重大,才挑了这么一个孩童,不然怎么显得出殿下在封地上的难处,和处处捉襟见肘?”
秦总管这话实在太婉转,谢景安想了一想才明白过来,他这是要卖惨啊。
难怪王府里那么多成年人不挑,偏挑了这么一个瘦弱看着就不顶什么事的孩子,不过也是,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原主当初之藩时的确太仓促寒酸,若不是惠妃把自己的家底掏出来给了原主些银两,只怕他刚穿越过来别说吃肉喝汤了,连饭都吃不起。
他记着每个亲王之藩封地时户部都要拨一些银两的,虽说他现在手头没那么紧了,但白来的银子不要白不要,更何况本就是他的银子,他是傻了才不去争取。
林言带兵剿匪,节礼也出发运往长安,谢景安的计划表上顿时少了两桩大事,只是除却这两件事,他依旧忙得脚不沾地。
因为继姚斌之后,跟他买了各个州县区域销售权的世家们终于陆陆续续的将银粮布匹等物运到莫州了。
这些时日的莫州是几十年来都不曾有过的热闹,从王府大门外开始,运银运粮运原材料的马车一辆接一辆,排了一条街又一条街,竟是都排到城门外去了,不止守城卫的军士看的纳罕不止,百姓们更是看的稀罕不已。
除了在器械司做工出不来的工匠青壮,留在屋里的老老少少皆出来看热闹,就连一向不轻易露面的女眷也在家中男丁的陪伴下走上街,看这百十年难遇的热闹场景。
“这马车真多啊,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马车呢,听说都排到城门外去了,怕不是有百十辆?”
“可不是?听说这车里运的都是银子呢,瞧这车辙印深的,这么多马车加起来该有多少钱啊。”
“管他多少钱呢?反正运往王府的肯定都是殿下的。”
“殿下真有本事啊,居然能从商人钱袋里抠出那么多钱,都说奸商奸商,我只听说商人都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的,还没见过往别人口袋里放钱的,你们说殿下是给这些奸商卖什么东西了?竟然值那么多钱?”
“还能是什么东西,你们没听传闻吗?殿下领着工匠造出好多稀罕东西哩,听说这些奸商争着抢着要从殿下手里买,不然会那么大方运来这么多钱?”
“难怪有这么多马车,殿下可真有本事,要是我也会造东西就好哩。”
“你个憨小子,还想跟殿下比,殿下多聪慧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你就别惦记什么稀罕东西了,还是赶紧长一长,好到殿下的工坊里做工,殿下的工坊不止发工钱还包一顿饭哩,那么多的工钱,干不了几年你就能盖屋子娶上一房媳妇了。”
“我才不去工坊里做工,我要去参军,当殿下手里的兵,林将军已经带兵出发去剿匪了,听说剿完匪回来殿下要设庆功宴呢,我还从没见过殿下,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去剿匪立功,这样我也能见到殿下了。”
“你这个混小子,当兵有什么好,还不如在殿下的工坊里做工,俺有一个侄子就是在工坊里做工,听俺侄子说,在工坊里干好了一样能见着殿下,凭手艺就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分卷阅读69
能见殿下的事,你干啥非要上赶着卖命。”
“光有手艺有什么用?又没好看的衣裳穿,你看那些老爷兵,衣裳好看,腰上还挎着刀和那怪模怪样的武器,看着就威风,我才不做工,我就要当兵。”
站在街边的百姓兴高采烈的议论着这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唯有两个身着青袍,外披氅衣的年轻人静静听着不曾言语,半晌两个人对视一眼,一个更年轻长的和善些的青年对身旁一老汉道:“这位老丈,学生方才听老丈说这些马车是因顺王的缘故,不知这顺王是开了什么工坊,又做出什么东西,才让这些商贾千里迢迢运来这些银两采买。”
老丈正与八岁的小孙子争论的面红耳赤,陡然被这年轻人打乱,不禁有些怔愣,又见年轻穿的干净厚实说话彬彬有礼,便知这年轻人定然出自殷实人家,还是个读书人,不由得有些紧张,手脚也不知怎么摆了,咽了又咽口水才有些忐忑的开口:“俺就是个侍弄田地的庄稼汉子,当不得小郎君的称呼,小将军喊我李老汉就是,至于这马车,的确是顺王殿下引来的,听说顺王殿下如今已经开了十来个工坊,有做酒的,有做那带着香气的胰子的,还有什么窝窝煤,好闻的香露,听说殿下还让人制出琉璃了,一个比一个值钱哩。”
酒,胰子,香露,琉璃,还有什么煤?顺王不过至封地才几个月,竟然制出这么多东西。
青年大感意外,忙谢过老丈,便转头与同伴交汇了一个眼神,随后逆着人流挤进一个人流比较稀少的小巷,低声说起话来。
年轻些的青年道:“看来恩师所言不虚,这个顺王果然是在韬光养晦,这些东西一听就不是一日两日能制好的,只怕顺王早在长安之时就让人悄悄弄了方子,只等之藩后就大展拳脚。”
另外一位青年道:“严弟所言有理,怪道恩师如此推崇,这顺王果然有明主之相,只是光凭百姓三言两语有些偏颇,你我二人还是在城中再盘桓几日,观察一番再去拜见恩师。”
姓严的青年点头应道:“愚弟正有此意。”
第62章可惜
莫州的百姓看热闹像是过年一样,可谢景安连带整个王府的属官宿卫扈从就没这份闲心了。
先前姚斌运来银粮等物他们尚且能应对自如,一是秦总管调派妥当,二则是只有一家,虽忙了些却还不至于手忙脚乱。
可这回不同了,也不知这些世家们是不是商量好的,竟是运往长安的车队才出发没几日,这些车马就连成线的缓缓而来,吓的守城卫的军士以为是出现了什么大批流民,还是谢景安算着其他世家的车队也该到了,这才让守城卫一干军士放下心,没有将城门关闭。
一连忙了好几日,秦总管才带着王府能识字,会算数的扈从将世家们运来的银两布匹等物点算清楚,赶在世家们等的彻底失去耐心之前,捧着账册报与谢景安。
谢景安这些日子也实在厌倦了与这些世家笑里藏刀,假意周旋,一听秦总管竟将一应银粮点算清楚,忙不迭的将人请进来,不等秦总管行礼就了他的礼让他在下首坐下,接过大致翻看了一遍,感叹道:“多亏有秦总管相助本王,不然这么纷繁的事务,即便本王不眠不休几日,也休想打理清楚。”
一连冷淡的秦总管听到顺王这几句夸赞的话颇为受用,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翘了翘,谦虚道:“殿下谬赞,这些事务本就是小的分内之事,当不得殿下如此夸奖,如今一应既然已点算清楚,殿下是否要召见诸位世家,将货物交接,好将人打发出去还王府一个清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