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神级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西周散人

    还没到两个月的期限,他是不能离开家具厂的。

    等到了房间中,王二牛看了看门口没人,便解开自己的裤子,从裤裆里拿出一个发黑的袋子。

    周氏急忙问道:“二牛,你要做什么”

    王二牛将袋子放在桌上,嘿嘿笑道:“娘子,这是我这一个月的工钱,足足有五百文,嘿嘿,我怕被人偷了,连睡觉都带在身上,你全部带回去吧,给你和孩子们买新衣服穿,还有,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从今以后,咱们家就有钱了。”

    王二牛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想想当初从西北逃难到长安,本以为能投靠亲属寻一条活路,哪知道世道变了,人心也变了,王二牛一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王二牛虽然年富力强,却只会雕刻的手艺,在长安城只能混一个人温饱,要养活一家人,却是不可能。

    而现在,他一个月能有五百文,不但可以让一家人吃饱穿暖,甚至还可以送两个孩子去私塾念书了。

    王二牛便很满足了。

    周氏抚摸着王二牛的脸,心疼地说道:“二牛,你瘦了。”

    王二牛摇摇头:“没事,比以前在街上忍饥挨饿好多了,其实很多时间也不忙的,我还跟着打造旋转木椅的工匠学习,现在,我也学会好多木匠手艺了,将来就算没有了印刷的本领,也可以去做木工不是,嘿嘿……”

    这时,杜荷走进来,看见这一幕,突然笑道:“哎哟,本少爷来的不是时候啊!”

    &nb




第113章 翠微楼
    艳阳高照,鸟语花香。

    翠微楼前。

    杜荷慕名而来。

    杜荷站在楼前,抬头看着翠微楼几个大字,还有面前这幢有些年代的小楼。

    从大门看进去,只见院子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叫好的声音。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个地方。

    只见杜荷站在原地,右手拿着折扇,轻轻摇晃着,的确有几分吸引,就连那街上路过的妇女,都忍不住朝他投来眼神。

    老傅站在一旁,俨然一个标准的狗腿子,指着翠微楼几个大字,介绍道:“少爷,这翠微楼据说是大隋朝一个王爷的宅子,后来便废置了下来,被一个江南的商人买了下来,做了茶楼,也添了不少房子,翻修过几次,如今,就成了咱们长安城最大的茶楼……其实这翠微楼,还是长安城最有名的博君人所在,其中,就有博君人大家王正圣,这人的说话,在长安城最有名。”

    杜荷今日来这翠微楼,便是为博君人而来。

    博君人,又称为说话人,其实就是后世的说书人。说话,也即是说书的意思。

    说书这玩意儿,到宋代以后才流行,四大名著最初都是说书的话本。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有说书的雏形了,只是刚发展,还未成形而已。

    博君人的称号,便来源于博君一笑,意为这些人的职业便是为大家茶余饭后说一些鬼怪传奇,离奇故事,逗大家一乐。

    作为大唐的都城,长安城可谓是非常繁华,这娱乐活动,自然也少不了,所以,听说话这一形式,在长安最为流行。

    杜荷收起扇子:“走,进去看看!”

    走到门口,便有两个看门的小厮迎上来,笑脸相迎:“这位公子,翠微楼的规矩,进门要先交钱。”

    杜荷问道:“多少”

    小厮道:“一文钱,公子,只要一文钱,你就可以待半天。当然,你要是想喝茶或者吃点心,还需要到里面另点。”

    杜荷点点头。

    一文钱,并不贵,却也能让很多人舍不得进去。

    若是一文钱不收,很多人估计进去也只为了听说话,根本不会点任何东西。

    杜荷,老傅,吕布,三个人交了三文钱,便走进大门。

    走进一看,只见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

    众人前方,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台子,台上正站着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人在卖力地说着什么。

    台子正下方,正有几张桌子,几个身穿绫罗绸缎的人坐着,悠然自得地听着。

    让杜荷吃惊的是,这些人屁股底下坐着的,正是家具厂生产的旋转木椅。

    再看四周楼上,却都是旋转木椅,少说也有二十张。

    杜荷好奇地问道:“这翠微楼的掌柜,是何许人也竟然能从家具厂买到这么多旋转木椅”

    老傅笑道:“少爷,要说啊,这翠微楼的掌柜,只是一个小商人而已,还没资格到家具厂订购家具呢,只是,最近我们发现,有许多人家买了旋转木椅后,就高价卖出,五十文钱的旋转木椅,转手就能卖出一百文,甚至两百文,想来,这翠微楼的旋转木椅都是高价买来的吧。”

    这是杜荷之前怎么也没想到的。

    旋转木椅,竟然这么受欢迎

    看来需要加快生产才是啊!

    说话的功夫,老傅已经点了一些点心和茶水,在一个小厮的引导下,杜荷三人便到了二楼坐下。

    坐下之后,杜荷对茶水毫无兴趣。

    反倒是老傅,喝起黑暗料理,竟然一副满足的样子。

    这时,只见在台上说话的中年人已经走了下去,换上了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青年。

    这青年长得干瘦,二十多岁模样,颧骨奇高,看上去倒有几分英武之气。

    青年一上台,台下的气氛一下就热烈起来。

    杜荷仔细一看,方才还坐着打



第114章 说书唱戏劝人方
    老傅发誓,自己这辈子从未看过这么好看的书。

    他也算读书识字的,从小便读四书五经,读圣人言,偶尔能读到一些奇异故事,却都是古文写的。

    但这本《隋唐演义》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这书的语言,完全是就白话文,读起来跟有人在旁边聊天差不多。

    每次读到“……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老傅都感觉抓心一般的难受,迫不及待地翻开下一页。

    昨晚他到三更才恋恋不舍地睡觉,便是因为这原因。

    一大早,带着《隋唐演义》来到翠微楼,老傅都还不明白杜荷想做什么,现在却是恍然大悟。

    他是知道杜荷让王二牛等人印了几百本《隋唐演义》的,原本他还担心卖不出去,这批工人的工钱只能自家少爷贴本,现在看来,只需要找王正圣说上几段,何愁卖不出去呢

    或者直接卖给王正圣说也行啊。

    杜荷看着台上说的正起劲的王正圣,问道:”此人什么来历”

    老傅立即去把跑堂的小子叫过来,问道:“我们家少爷对这王正圣很感兴趣,你知道他的来历吗”

    跑堂的小子面露犹豫之色。

    老傅财大气粗地扔下十几个铜币在桌上:“你要知道,就老实告诉我们家少爷,这些赏钱便是你的。”

    说完,老傅对杜荷说道:“少爷,这些钱,我来出。”

    杜荷:“……”

    小厮一见桌上的开元通宝,便瞪大了眼睛。

    他急忙凑了过来,小声说道:“要说这王正圣的来历,很少有人知道,但我正好是知道的,王正圣据说以前家里很有钱的,是洛阳人氏,从小就很聪明,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家道中落了,于是他前几年孤身一人到长安来参加科考,本想高中,混个一官半职的,哪知道在来的半路上,被人给骗了,钱财被骗一空,流落到长安,便做了这说话人,时间长了,也不想科考了,便在咱们这翠微楼长住下来,你别说,现在翠微楼生意这么好,我们掌柜说了,有王正圣一半的功劳!”

    杜荷见这家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也不知道真假,只是摆摆手。

    小厮拿起铜币,心满意足地跑了。

    杜荷这才摇摇头,说道:“此人想必性格高傲,清高,想要他说这《隋唐演义》,只怕有些困难啊,再说,在大唐,没人比我更了解《隋唐演义》,还是本少爷亲自上吧……去把掌柜的叫来,就说少爷我有事与他商量。”

    老傅咂咂嘴。

    啥意思,听这话,少爷要亲自上去说

    老傅也不敢多问。

    只见他站起身来,正准备去找翠微楼的掌柜,却听下方突然哗然。

    原本听得津津有味的人群,突然一片混乱。

    杜荷和老傅举目看去,只见王正圣已经晕倒在地。

    下方的人群立即发出惊讶的声音。

    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便有翠微楼的小厮上前,将王正圣扶着离开。

    众人大乱。

    “王正圣没事吧”

    “真是可怜,肯定是好几日没休息好了!”

    “只是他今日不能再说了,我等还是离开吧!”

    “对,走吧,没有王正圣,也没意思!”

    许多人都是冲着王正圣来的,见王正圣晕倒显然不能再继续说,大家也没了兴趣。

    当即就有人起身准备离开。

    这时,有不少人却发现,一个少年郎走上了台子。

    少年走上台子中央,抱拳和大家打招呼,说道:“王正圣没休息好累倒了,接下来,由我给我大家说一段。”

    大家一愣。

    怎么从未见过此人

    尤其是翠微楼的许多老顾客,全都面面相觑,怎么出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哪怕说话大家王正圣倒下来,也应该派一个老到的人上来吧

    只是,翠微楼的小厮们也有些傻眼,都不知道这家伙从哪冒出来的。

    突然,有人大喊道:“他是蓝田县子,杜荷!”

    蓝田县子

    杜荷

    杜荷这个名字,一直就是长安城最受人议论的。

    以前一提到杜荷,大家都会想到长安四害。

    最近几天,却是满城都在流传,这杜荷不知道走了什么牛屎运



第115章 说书大师
    眼见着自己成了全场的焦点,杜荷却是不慌不忙,从身后拿出《隋唐演义》摆放在桌上。

    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有道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

    这首诗一出,又被人叫好。

    在场有几个饱学之士这时候都坐不住了。

    其中一人说道:“都说杜荷不学无术,如今看来,此言误人啊,就凭这几句,便可不辱才子之名啊。”

    “你有所不知吧,在长安广为流传的《少年行》《无题》都是杜荷的大作呢,还有那首《昨夜星辰昨夜风》,据说是杜荷写给长乐公主的定情诗,我等每次读起来,都佩服不已啊!”

    “咦杜荷不是汝南公主的驸马吗何时又与长乐公主定情了”

    “唉,这其中的缘由,那就不能细说了!我等还是好好听杜荷怎么说吧!”

    众人屏气凝神,仔细听着。

    只听杜荷说道:“咱们长安的说话人,历来说些王侯将相的故事,道一些神神鬼鬼的传奇,博君一笑,故又称为博君人,但是我跟他们可不一样,我说的可是有本子的,我说的是书上的传奇故事,所以,我自诩为说书人。”

    杜荷觉得这说话人听起来确实怪怪的,于是干脆先把这个观念扭过来。

    啪。

    杜荷一拍扇子。

    “他人说的都是上古中古时期的故事,又或者那离奇怪异的喘气,今儿个,我就给大家说一个《隋唐演义》的故事,这隋唐演义的故事,便发生在眼前,各位看官可要听仔细了。”

    但凡在场的人,都是经历过隋末天下动乱的,因此,一听这隋唐演义,讲的是隋唐之际的故事,顿时大感兴趣。

    杜荷朗声道:“今天咱们就来说第一回,隋主起兵代陈晋王树功夺嫡。”

    “诗曰:繁华消歇似轻云,不朽还须建大勋……”

    “……隋主杨坚初即位,立独孤氏为皇后,世子勇为太子,次子广封为晋王……”

    众人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有人甚至内急都憋着不去上茅房。

    听到杨坚造反时,大家心中都一阵鄙夷。

    不过,在听到杨坚发病攻打南陈后主荒淫无度的陈叔宝时,大家心中都激动起来。

    在听到晋王杨广竟然为了美女要与高祖李渊结怨时,大家都骂杨广不是好东西。

    如今距离大隋灭亡也没多少年,对杨广的荒淫无道和混用无毒,大家可谓是非常熟悉,尤其是经过那场战乱过来的人,对杨广那是深恶痛绝,且不论杨广人品如何,但骂就对了。

    大家恍然发现,说书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比王正圣说的有意思多了。

    关键杜荷很会吊人胃口,在关键时刻总能调动起大家的情绪。
1...3536373839...4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