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之一品贤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木已成灰
队带回来的价格永远要比他们带回来的价格高,他们要是愿意去挣那些官员士族的钱就让他们
挣去,咱们管好老百姓就行。
当然,如果他们要海军护航的话,咱们也可以派,价格定高点,把所有的成本和用全部
摊进去,只要他们有钱,咱们就要让他们的钱留在南楚,而不是流到外面,一直这样不给他们
挣钱的机会,我担心朝局仍然没办法稳定下来,而且,咱们现在能够安置人力的地方越来越少
,如果新机器再一上来,能用到人的地方并不会太多,就让他们去折腾,还能帮我们解决人员
就业的问题。
还有一点,海军估计会轮流出去执行任务,关键是练兵,这些士兵如果没有仗打,时间长
了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就像家里用的菜刀一样,一直放着,很快就会生锈不能用了,可若是
一直用,反而一直很锋利,练兵也是如此,你看,驻地刚开始建成的时候,子弟兵战斗力多强
,后来闲了一段时间,也没多久,那战斗力一下就掉了好几个档次,当然,这跟扩充太快也有
一定关系,但是,咱们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兵员增加快这上面,前段时间兵员增加的
也快,怎么战斗力就一直挺高的,由此看来,根本不是什么新兵多的缘故,就是懒散了,惰性
强了。
若松,我们要开始考虑我们退下来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这几个人里要么选出一个领头的,
要么就一个都不要选,让他们平级,统一归若杉管理,以后就归若枫管理,怎么弄要有个章程
,一直放在你手里,别说是你不放心,就是将来若枫能不能放心还要两说,而且,现在越来越
多的流言说是咱们准备让李成或者成李接手军方管理,搞得两个孩子心里头也不安稳,这样下
去绝对要出事。”
任何人说他,成栋都没问题,但是,凡是涉及到李若松兄弟几个或者李成弟兄俩的,成栋
一概不接受,家人就是他的逆鳞,谁碰谁死,王勇就是胆子太大了,一方面到处散播谣言,另
一方面又意图染指军队,要知道,谣言中的兄弟俩可是被塑造成两个不学无术无知愚蠢的人,
而军队是成栋留给熊若杉兄弟俩保命的东西,也是留给南楚的最大依仗,谁都别想染指。
李若松明白成栋的想法,对于王勇这种人,他是恶心的同时也同情,一个正四品的朝廷大
员,居然被几个女子玩弄在手中,这就算了,姑且当你是怜香惜玉,但是,好歹那也要是香或
者玉才行,李若松一想到情报科给他的材料,就忍不住难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会看中这样
的,女子们。
王勇所在的位置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吏部侍郎,一个多月前被派去南边公
干,那边的官员都是新任命的,需要派个人去看看任职情况,王勇背后的中安党想方设法让他
顶了另外一个侍郎的缺,将他弄去了南边,李若松一开始就留了心眼,这些人身边跟着的多多
少少都有情报局的人,就算没有情报局的人跟着,当地也会有情报局的分局,做得怎么样,做
了什么事,很快就会有人传回南江府,传到李若松和熊若杉的耳朵里。
作为自诩风流才子的王勇,他被派去南边考核官员,顺带到南边的子弟兵驻地去慰问,没
说是好好工作也就算了,居然一路上都在纳妾,从南江府出发,没到中江府就纳了三个小妾,
据说是卖身葬父的,带着三个小妾去平南府的路上又纳了一个据说是投奔亲戚的女子为妾,好
家伙,这一路游山玩水的,正事一件没干,尽忙活着安慰这个疼惜那个去了。
等出了平江府往南边新建的三个府城去的路上,这位王大人又开始明目张胆的索要贿赂,
还给兵部侍郎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说是他非常中意驻守在南边的这些子弟兵队伍,觉得兵
部侍郎把南边的这些军队管的非常好,他希望对方能够跟他们合作,中安党不会亏待他的云云
,这封信兵部侍郎根本就没打开,直接送去了李若松那里,李若松也没看,让人给熊若杉送了
去,熊若杉气的当着熊若枫的面摔了杯子。
新建的三个府城分别是安远府、宁远府和平远府,三个府城本来就在崇山峻岭之间,什么
烟柳画桥吟风赏月一律没有,街上能有一家打铁铺子都算是繁荣热闹的地方,以前是有的,只
不过后来南边闹了几次,被驻守在平南府的王子清带人给清理了两次,后来王子泽被任命为这
三个府城的总兵,对这种事情本来就没多少容忍度,干脆就给取缔了,按照王子泽的话说,连
吃饭的钱都不够了,哪里还有钱去玩风尘女子,有那个力气还不如多修几条路,早点跟南楚的
公路对接上,也好有口饭吃。
王勇这个时候分外庆幸自己带了四个小妾过来,每天就让那四个女子陪自己饮酒吟诗,混
迹在床榻上,倒是应了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要知道,南边还是有不少流寇
土匪的,让王勇过来慰问就是因为在剿灭这些土匪流寇的时候,不少子弟兵将士死在了崇山峻
岭之中,还有不少老百姓也被荼毒的不轻,让王勇过来其实多少也有让他立点功,刷刷脸的意
思,只可惜,中安党的人只知道王勇是个挺圆滑会来事也会说话的人,却不想,这人根本就是
个绣花枕头,说大话的时候比谁都能说,做事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中安党的覆灭就是从王勇
开始的。
□作者闲话:
蠢作者到新单位工作的第四天,接待了两批集团领导写了四篇新闻稿参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435
加了两场会议写了
两篇会议纪要外加一个活动方案,早上跟着院长副院长行政查房下发整改通知,中午跟着人事
科考勤巡查下发处罚通知,年终了,蠢作者还有各种汇报各种报表各种大小活动要做,也是惨
,蠢作者当时怎么就忘了,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年后再找工作。。。。。。自作孽不可活。。。
384、可笑之至
王勇因为带了几个小妾到南边,日子过得务必滋润,不无自豪的跟人炫耀自己有先见之明
,他却忘了,他的信寄出去到现在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可以去拉拢讨好的那些当地官员也都
没有人理会他,他就像是唱独角戏的丑角儿,一个劲上蹿下跳,看起来左右逢源,跟中安党和
青松学院的那些人不停的表功,今日邀请了多少同僚饮酒,明日搭上了军队哪位将领,把自己
说的不知道有多能干,也是中安党的那几位大佬自己不留心,总觉得这人是个可用且可靠之人
,竟是一点都没有怀疑过王勇,不仅一次次的去信表扬王勇为了朝廷鞠躬尽瘁,甚至还奉上不
少金银供他活动。
这些金银最后去了哪里,不言而喻,反正这四个女子自从跟了王勇之后,是穿金戴银吃香
喝辣,小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好,都快忘了自己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有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的
,她们各自的主子还在望眼欲穿的等着她们传回去的消息,只可惜,王勇这人从来都是口头上
花花,这几个女子还真的相信了王勇满嘴跑的那些话,一五一十的跟她们各自的主子说了,能
有多详细就有多详细,就连王勇当时说这话的表情都没漏下,她们的主子们也相信了他们的话
,毕竟,不是只有李若松有暗线埋在几个府城的,这些人也多多少少都有眼线在那里,王勇最
聪明的一点是从来不会说自己没做的事情,他说请人饮酒吃饭了,那就一定是去饮酒吃饭了,
但是,饮酒吃饭谈了些什么,谈没谈成,他当然是夸大其词了的,可外人并不知晓他们具体谈
了什么,反正就是看到王勇跟一个个府城中的官员或者军队里的将官去饮酒,去喝茶,去做这
做那的,还真以为王勇说的跟做的一样,没少给王勇借着各种名头送东西。
王勇这一个多月来每天跟活在梦里似的,身边美女陪着,其他人众星拱月般的捧着,各种
讨好,各种巴结,喊谁来谁都给他几分薄面,这种感觉,让王勇有种自己就是土皇帝的想法,
尽管知道不可能,但还是不了飘飘然,这一飘飘然就出事了,一伙儿流寇不知道什么时候摸
到了王勇所在的宁远府府城外面,趁着老百姓入城的时候乔装打扮了一番,进城后到处放火,
烧杀抢掠,不仅老百姓遭了秧,王勇也没能逃过去,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这还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王勇屋里的一些不能见人的信件也被这伙流寇给翻了出来,还被人扔在大街上,就那
么怡好被人捡了起来,拆开了,还念了出来,这家伙可捅了大篓子,中安党给王勇的信中有很
多东西是不能让人知道的,比如中安党建议王勇提出增加南边三个府城的赋税,他们在朝堂上
的几个人可以借此作为降低商税的理由,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既然南边三个府城的税提高了
,考虑到百姓赋税较重,朝廷应该适量降低其他税,商税能够降下来,他们中安党所代表的
商人和士族就能够省出更多的银两,建更多的青松书院,到更多的地方宣扬自己的治世理念,
听他们宣讲的学生多了,到那个时候,南楚还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皇
帝最终不过是他们的傀儡罢了。
这种类似的话中安党人没少写,估计是被越来越严格的商税给逼急了,南楚这几年强力推
行高商业税低农业税的赋税制度,加上几个试点城市都在效仿驻地的运营模式,支柱产业全部
归南楚管辖,除去报酬和其他必要的支出,其他所有入都归国库,效果还算不错,毕竟给
出的报酬很高,加上一旦消极怠工或者动了歪心思,不仅仅是自己丢了工作,还会连累子孙后
代,从试行到后来正式确定下来,这几个试点城市也不过用了半年时间,到现在都执行的不错
,南楚准备在总结了经验教训后,在南楚所有的城市都推行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对老百姓来说
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会种田的去当农民,种好种坏都有银子拿不说,种的越好,钱拿的越多,
甚至还能拿到奖金,种的不好,有多少给多少,不用交税,还会发各种东西,比自己种好不知
道多少倍,朝廷万一了你的地,还会赔给你一笔钱,足够你几代人用。
不会种地的,可以去工厂,大部分人都想进兵工厂,因为待遇最好,要不就是生产厂,生
产车辆机器什么的,报酬也很不错,再要么就是去纺织厂和被服厂,入不比前面两个,胜在
工作稳定,不用操心太多,也安全不少,如果都不愿意做,可以选择去军队服役或者去其他地
方找个事情做,就是开车的人都还缺很多,更不用说开矿的修路造桥的,南楚的百姓如果愿意
到工程队去做事情,入是非常可观的,比那些俘虏什么的好十几倍,在南楚这个地方,只要
你肯努力工作,绝对不愁没有饭吃。
在这种模式下,那种自己家里有地还需要交税的农民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农民要么已经不
是农民了,要么就是不用交税,可商人不同,南楚只抓了大头,小头还是放在小商贩手中,随
着老百姓手头越来越宽裕,经商也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再加上南楚对经商的限制少了很
多,子孙后代也不会因为经商的身份不能参加官员选拔的考试,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人开始自
己经商,中安党很多士族和商人就是看中了南楚越来越开放的经商环境,将各自手头的银两都
投了进来。
不出意外,这些人投入的每一两银子都给他们挣来了最少十两银子,尝到甜头之后,中安
党人开始想方设法的多捞钱,越多越好,毕竟开设书院也好,走动关系也罢,就是某个闲差也
要不少银子开路,手里有银子了,做事情的时候才不会总是束手束脚。
中安党人自从沉迷到挣钱里面去,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挣钱什么事情他们都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他么发现,想要挣大钱还是要从官员入手,要从税入手,南楚定下
的商税太高了,大楚的时候商税是三十税一,挣三十两银子只需要支付一两银子的赋税,可南
楚是十税三,挣十两银子要缴纳三两银子的赋税,如果是从海外弄回来的东西,赋税甚至达到
了十税六,这让中安党人很不能接受,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436
如果税恢复到大楚时的三十税一,那他们拿到手的利
润不知道能翻多少倍,怎么想都觉得现在交的税太多了,多的他们自己挣不到什么钱了。
王勇也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到处去游说,给出不少条件,比如分银子什么的,价码也不低
,只不过王勇这人习惯了捞钱,所有给出去的条件都被他刮了一层,明明中安党给他说的是有
愿意做的分大头给对方,自己留小头,比如得了十两银子,给对方送七两自己留三两,王勇嘴
上答得好好的,回过头人家自己把所有的银子都给扒拉到自己怀里,碰上跟他较真的,他就扔
几个过去,反正是达不到标准的,这让南边三个府城很多想要投靠王勇的人熄了心思,他们不
傻,相反,能够在南边十六国中脱颖而出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都是能不招惹就不要
招惹的。
王勇发现有人在他背后告他小状,给他穿小鞋的时候,已经晚了,上面的官员已经发现了
王勇使用的那些小伎俩,不仅仅在熊若杉要去他的职务时给他说好话,反而摆出一副巴不得
跟你划清界限的样子,尤其是在王勇因为眼中的渎职行为被判入狱之后,那些之前的同僚唯恐
避之不及,信件曝光带来的后果是非常眼中的,这群流寇折腾完了就跑,人根本没抓到,只有
王勇被革职调查。
调查的结果自然是对王勇极为不利的,不止是王勇,就是中安党也在这次王勇事件中被一
锅端了,中安党人引以为豪的那些作风最后如同一个个的大巴掌落在他们自己脸上,被蒙骗的
老百姓们拿着菜刀扛着锄头要把中安党人修建的青松学院给毁了,被闻讯赶来的子弟兵们拦了
下来,这么好的地方,青松学院开不下去了,完全可以变成南楚朝廷办的公立学校或者专科学
校,总比变成废墟的好。
见到子弟兵的人,老百姓的态度立马变了,尽管中安党人说了不少类似王勇已经打通了军
方的关系,就等着王勇一声令下南边的几支部队就能闻风而动推翻腐朽的南楚朝廷,解救老百
姓于水火,可明眼人都知道,就凭王勇那个酒囊饭袋,别说是打通军方的关系,他见到这几个
将领腿肚子不发抖都算他本事,什么一声令下其他人都应声而动,简直可笑之至。
□作者闲话:
蠢作者看这样子本月完结不可能了,只能说坚持日更,一到两更,估计要到下月初完结了
,跪谢诸位的支持,蠢作者感激不尽,泪流满面中。。。。。。
385、老两口的晚年
王勇顶着一头乱发,坐在地上,身上的衣裳也不知道有几天没有换过了,一身的馊味儿,
这几天不停的有人来找他问这问那问东问西的,刚开始他还能咬着牙什么话都不说,但是,不
过两天,他就顶不住了,这帮子刑讯人员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方法,不让人睡觉,不说就不
准睡觉,是不是骗人的,对方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也不点破你是骗人,只是反复的不停的问
,王勇从来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人,虽然中安党人给他递了条子让他闭嘴,如果他闭嘴他老婆孩
子爹娘什么还能活着,可这种不能睡觉的痛苦不是他们来承受他们当然可以说这种风凉话,自
认对中安党人已经是仁至义尽的王勇一股脑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由于刑讯人员反复强调坦白从宽,只有将所有的事情都给交代的一清二楚了,才能减轻对
他的刑罚,加上前几次的审问让王勇对刑讯人员的手段畏之如虎不说,对方那种只跟他说话就
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的本事,让王勇一丁点也不敢藏私,呼啦啦的就把自己知道的和只
有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这件事被后世成为王勇案,王勇估计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名垂青
史,只不过是用这种完全不名誉的方式。
中安党人的能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李若松的估计,就连李若松一开始也没想到中安党的心会
这么大,他们根本不是想着借由青松书院去达到控制朝堂的目的,而是想要借着这些人推翻南
楚的统治,中安党人背后最大的金主居然是丰国遗族,这个情况的出现让李若松大吃一惊,丰
国已经覆灭将近十年了,居然还有什么遗族活着,而且还埋伏在南楚这么多年,甚至开始筹划
推翻南楚,这是情报科一直没有打探到的消息,也是他们一直以来都没重视过的事情,毕竟丰
国被大赫灭国之后,丰国皇族据说全部都被大赫人给杀了,从来没有消息说是丰国还有人活了
下来,只不过,当时大楚自己都已经陷在一片风雨飘摇中了,自顾尚且不,更不用说分出心
思去关注丰国。
丰国那位自称是皇太孙的人很快就被找了出来,要怪就怪王勇这人别的本事没有,识人眼
光还是不错的,记性也还可以,凡是身份比较特殊的人王勇都能记得很清楚,李若松派了一个
非常擅长素描的海外画师跟着一位刑讯人员去审问王勇,那位画师画出来的画像让王勇惊叹不
已,就跟这人在自己眼前一模一样,照着这幅画像,找到那位皇太孙不过是两三日的事情,刚
开始都以为这位皇太孙是冒充的,没想到,审问了一次之后,这个皇太孙的身份居然是真的,
确确实实是丰国的皇族,只不过他不是皇太孙,而是一个宫女生下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子罢
了。
如何处置这个人李若松当然不能做主,立刻去找熊若杉商议,熊若杉叫来几位将领,跟李
若松讨论了半天,最终决定这个人不能留,野心太大能力不足,就算他们把人送回丰国了,给
他们带来的也只能是无尽的麻烦,搞不好反而会他们一口,鉴于对这位皇孙并不了解,熊若
杉决定先把这人软禁起来,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整顿整顿朝纲,中安党人的手伸的实在是太
长了,他们这群人里面不乏真才实学饱读诗书的人士,也确实有不少拥有治国之才的能臣,但
是,这些人熊若杉却不敢用,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的政治立场,而政治立场这个东西从来都
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站错了就是站错了,想要反悔或者想要做点其他什么动作,难度非常
大,熊若杉和熊若枫也讨论过如何用这些人,熊若枫对熊若杉的提议从来都是附议,自己是不
会提出什么想法的,熊若杉有时候都闹不清楚他这么做到底是出于什么考量,是不想让自己多
想还是有想法却不愿意告诉自己,如果是前者,还好说,如果是后者,南楚将来不一定能够交
到熊若枫的手上。
熊若杉的担忧还是应验了,熊若枫十六岁的时候大婚,娶了沈首辅的曾孙女为妻,彼时,
子弟兵的海军正在外面征战,每次都会带大量的金银和俘虏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437
回来,都是流窜在海上四处劫掠的
海盗,金银大多是通过贸易或者是剿灭海盗之后从对方的老巢中弄出来的东西,北边的战事推
进的比较顺利,已经将大赫赶回到以前的大本营,李若松和成栋已经在北边驻守两年了,李成
和成李两兄弟并没有跟着夫夫俩,李齐年初的时候生了场大病,自那之后身子骨一直不太爽利
,兄弟俩选择留在南江府陪着曾祖父和曾祖母,李良和李陈氏去岁退了下来,老两口也是日日
在李齐和李黄氏跟前尽孝,只想着说不准什么时候李齐就没了,他们为人子为人儿媳妇的,当
然要侍奉在跟前,李黄氏身子骨看着还行,每天忙来忙去的照顾老爷子,给两个曾孙子做饭,
但是李良和李陈氏心里有数,李黄氏现在就是靠一口气在撑着,如果李齐哪天真的没了,李黄
氏估计也就跟着去了,张管家之前就说过,这老两口年轻的时候伤了底子,等到中年的时候又
1...142143144145146...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