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木已成灰
没了女儿,临老了亲弟弟又是那么个样子,跟着孩子们来回奔波,劳心劳力的,能够撑到这个
岁数已经在他意料之外,剩下的只能看老天爷的意思,愿意给他们俩多少时辰,也许三五年,
也许三五天,谁都说不准。
李齐也是靠一个念头在撑着,他就是想回去松江府,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在那里
娶妻生子,在那里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可就因为这样,他才越发的
想要回去松江府,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落叶归根,他要走了,走之前若是能够回去,才算是
给自己的魂儿找到了归宿。
李若松和成栋两个接到家信的时候,夫夫俩正好在松江府附近,他们俩很是犹豫,李良的
意思很明确,希望他俩能够安排一下,把李齐接回去,看样子老爷子是想死也要死在松江府,
按照南楚的规矩,人死的时候要是不在家里,死后就是孤魂野鬼,一辈子不能回到家里,对于
李齐来说,他的家不在南江府,不在刘家沟,而是在松江府,他是无论如何都想要回去的。
可问题是如果他真的回去了,回到松江府了,李若松和成栋担心老爷子恐怕连一天都坚持
不了,搞不好刚刚回到老宅里面,人就没了,李若松和成栋舍不得,也不愿意,李齐对他们夫
夫俩是真心实意的好,尤其是李黄氏认不得人只记得他之后,他对几个孩子更是宠的没边了,
每天不厌其烦的给李黄氏说谁是谁,哪个是哪个,尽管李黄氏完全记不住,他也乐意多说几遍
,几个孩子给送去的吃的喝的玩的用的,老爷子都让人放起来,不拘什么时候,谁去看他回来
的时候手里都拎着不少东西,李黄氏的病到了后面越发严重起来,每天只要李齐,其他人谁都
不行,李齐就是去厕所都要把李黄氏拉着,否则李黄氏绝对会哭闹不休,直到见到李齐为止。
李齐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尽管李黄氏已经慢慢的走不动路,看不清东西,吃饭也吃不
下多少,李齐却照顾的很用心,也把李黄氏照顾的很好,几乎是不需要李良和李陈氏去帮忙的
,最多就是忙不过来的时候让夫妇俩去搭把手帮忙做个饭或者拾一下屋子什么的,可那都是
李齐生病之前的事情,李齐生病之后,原本以为自己要将两位老人给接过来一起住的李良夫妇
却发现,李黄氏奇迹般的好了很多,不仅自己能下地走路了,以前很多忘了的事情居然也有了
一点印象,她根本不用李良夫妇帮忙,自己开始照顾李齐,只不过时不时的还是会犯糊涂,见
到李良夫妇会问你们是谁来找谁的,可除了这一点之外,她将李齐照顾的很妥帖,老夫妻俩时
常手拉这手在屋里绕圈,他们一般不出门,天冷,一出门老夫妻俩会受不了。
熊若想要早点成亲也有这方面的顾虑,老两口年纪越来越大,熊若杉能够放在政务上的
心思也越来越少,要论起血缘关系来,李齐和李黄氏是跟他最为亲近的,在李齐病种的那段日
子里,熊若杉根本就没有去参加过朝会,衣不解带的陪在李齐身边,希望李齐能够挺过来,那
段时间都是熊若枫在主持朝政,等到李齐明里暗里提出想要回松江府的时候,熊若杉开始考虑
退位的问题,熊若枫大概能够明白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兄长的想法,虽然他不认为自己能够担
起这个责任,但是,他愿意为熊若杉分担一些压力,让熊若杉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陪两位老人
家。
熊若枫十六岁,熊若杉二十四岁的时候,熊若枫登基为帝,楚明帝熊若杉宣布退位,原本
都以为事情会很顺利的发展下去,没想到,熊若枫不过在位两年便死于一次自杀式袭击,只来
得及留下一个刚刚出生没几天的儿子,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熊若枫死的时候只有十七岁。
□作者闲话:
386、惊变的开端
熊若杉的退位诏书写的非常简洁,只说自己不过是代为管理,并不是自己想要当皇帝,现
在熊若枫已经成亲了,可以接过帝位了,自己也算是功成身退,以后会做好自己的本分,也希
望朝臣们能够一如既往的好好做事,不要以为熊若枫年幼就能仗着身份为所欲为等等。
熊若枫的登基大典举办的比较简单,连同封后大典一起举行,沈首辅在自己的孙女被册封
为皇后之后,笑着与世长辞,三个儿子死的只剩下一个,还身有残疾,八个孙子死的只剩下两
个,沈家说是满门忠烈也不为过,不知道是不是沈首辅死之前吩咐过子孙什么,在封后大典结
束之后,沈家的人再也没有出现在朝堂上,只保留了一个忠勇侯的位置,这是大楚历朝历代赏
赐给皇后娘家的爵位,没有实权,只是一个荣誉,沈家的识时务让熊若枫和熊若杉都很满意,
南楚现在有望复兴,这个节骨眼上绝对不能出现另外一个权臣,沈家能够及时的退下来,对熊
若枫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熊若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熊若杉封王,他准备给熊若杉封一字王,考虑到熊若杉这么
多年来的付出,以及熊若杉跟前任忠王爷的关系,熊若枫也想给熊若杉赐忠字,封为忠王爷,
一字王自来是大楚最高等级的王爷,除了皇帝以外,皇室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一字王,皇帝若是
因为意外死了或者出事了,一字王是可以代替皇帝上朝理政的,只不过大楚的一字王除了开朝
的时候有一个,加上忠王爷也就这两个,熊若杉不管怎么说都不同意,不管是给他一个忠王爷
的王位还是给他封成一字王,他都不同意,只愿意当个亲王,还跟熊若枫提过给他一个闲字,
他就当闲亲王。
熊若枫虽然不乐意给熊若杉闲字,但是拗不过熊若杉的坚持,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438
最后还是给熊若杉封了闲亲
王这个王位,对于熊若杉提出的带着家眷到北边去居住的提议则被驳回了,熊若枫请求熊若杉
一定要留在京城帮他,不管是现在的南江府还是以后的楚京城,熊若枫都希望熊若杉能够一直
在京城待着,这样自己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找熊若杉商议。
熊若杉跟李若松夫夫商议过之后,最终决定留在京城,毕竟这种信任是很难得的,能够主
动提出让熊若杉留京而不是刚登记就把人往外赶,足以说明熊若枫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相信他
的,或者说,他们现阶段对熊若枫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既然如此,他们也没必要跟熊若枫对
着干,既然熊若枫想让他们留在京城,那就留在京城,只不过熊若杉提了另外两个要求,一个
是自己要跟周谨言成亲,不会遮遮掩掩的,他要光明正大的骑着高头大马将周谨言接到亲王府
中住着,以后周谨言就是他的王夫,名正言顺身份正当的闲亲王夫。
另外一个要求是自己要休息一个月,带着李齐夫妇回一趟松江府,李齐的情况越来越不好
,他有些担心李齐坚持不到大楚复的那一天,作为跟他血缘最近的亲人,熊若杉还是希望能
够满足李齐最后的这个愿望,还有李黄氏,现在除了能够认出李齐来,其他人都已经认不得了
,这种状况也让熊若杉担忧不已,他急着跟周谨言成亲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一旦两位老人家接
连离世,他要守孝满三年,三年不能成亲,熊若杉不认为自己能够等的住。
熊若枫是只要熊若杉答应留在京城,其他任何要求都会无条件的同意,想着李齐和李黄氏
的情况,好歹跟着两位老人生活了几年的楚和帝当然不会反对,考虑两天之后,熊若枫同意了
熊若杉的请求,先给熊若杉和周谨言办了成亲的手续,俩人在南楚的律法上已经是合法夫夫了
,随后,按照熊若杉的要求,只是简单的在南楚官报上公布了一下,请家人和亲友吃了顿饭,
从周家的房子里把周谨言接到自己的王府中,就算是办完婚礼了。
虽然婚礼非常简单,但是其意义却分成深远,作为皇室第一个迎娶男子为王夫的亲王,熊
若杉的行为让很多同性夫夫或同性妇妇对南楚的律法有了信心,他们的处境也因此改善了不少
,但凡再有人拿他们的生活说事儿,只需要出闲亲王三个字,对方就自觉闭嘴了,谁敢说这
个当过皇帝的闲亲王做错了,又有谁敢质疑闲亲王的所作所为,在熊若杉不知道的时候,他和
周谨言成了不少同性爱人家庭最为信任的人。
南楚官报上面关于熊若杉与周谨言正式登记成亲结为夫夫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南楚官场,朝
臣们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熊若杉这么多年都不成亲,对男子女子和双儿都不感兴趣,敢情人家
好多年前就有了爱人,除了一张婚书,其他什么都跟其他夫夫或者夫妇一模一样了,不动心不
是因为其他人不够好,而是因为已经有了最好的那个,只是让他们更加吃惊的还是周谨言,这
个在他们看来性情温和,做事却雷厉风行,少言寡语但同时字字辟的被称为下一任首辅的男
子,居然会选择和闲亲王成亲,要知道,若是当了闲亲王夫,政途上怕是注定没什么希望了,
这是让他们觉得非常可惜也非常庆幸的事情。
周谨言却不管他们背后怎么议论,能够跟熊若杉成亲本来就是他期盼了很多年的事情,他
知道自己若是选择了熊若杉,就等同于放弃了触手可及的首辅的位置,他距离那个位置不过是
一步之遥罢了,没到岁数的时候他可能会到各部去转来转去的,但是一旦到了岁数,必然是能
够入阁的,到那个时候,不管是他的地位还是他的名望,亦或是能够在南楚留下的那一笔,都
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这一切跟成为闲亲王夫比起来,都是那么的无意义,只要能够跟熊若
杉成亲,让周谨言放弃什么都行。
熊若杉和周谨言成亲的事情虽然传开了,但是并没有什么人登门贺喜,倒不是他们不想,
而是熊若杉成亲第二日就带着李齐夫妇、李良夫妇去了北边,李若松和成栋也跟着一块去了,
熊若枫起了个大早,一路将他们到船上,看着他们的船行远了才返回南江府的议政大楼,这是
他独立处理朝政的第一日,也是跟朝臣们冲突的开始。
熊若枫没想到朝臣们胆子这么大,居然在他亲政的第一天就提出让自己开后宫广纳秀女封
妃封嫔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熊家这弟兄俩都遗传了楚成帝的深情,周谨言是熊若杉看中的,
这么多年下来不管地位怎么变,也不管有多少外在的诱惑,他们俩之间的感情从来没有变过,
尤其是熊若杉,他的专情是李家人都知道的。
熊若枫也是如此,沈首辅的孙女跟他不过是一面之缘,可熊若枫对她一见钟情,尽管沈首
辅的孙女比他大两岁,他也从来没有退缩过,在娶她为妻的事情上非常坚持,熊若杉倒是无所
谓年纪大小,只要熊若枫自己喜欢,身份上面不会给他带来阻力,熊若杉是不会反对的,熊若
枫在跟沈如慧成亲之后,对沈如慧呵护备至,下朝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吃饭,然后带着沈如慧去
李家坐坐,陪陪几位老人,偶尔两个人会在用完晚膳出去散散步,夫妻俩感情好的很,这个时
候提出让熊若枫开后宫,无异于踩到了熊若枫的逆鳞,熊若枫自然不会同意,楚明帝在朝堂上
跟朝臣们争的面红耳赤,最终以楚明帝甩袖而去,朝臣们昏倒三个场。
第二日的朝会照样是以熊若枫开后宫选秀女为主要的议题,熊若枫是想忍,他觉得自己刚
刚登基,一开始就跟朝臣们把关系给弄僵了不太好,可当他发现就算他忍了又忍,一忍再忍,
而朝臣们却是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之后,熊若枫不愿意忍了,他很干脆的罢了几位闹腾的最厉
害的大臣,并且处置了几个借机闹事的不安分的人,并直接让内阁拟旨,宣布自他开始,所有
皇室子孙均只能有一位妻子或者夫郎,南楚皇室不再设置嫔妃这样的位置。
内阁现任次辅是沈首辅的学生,沈首辅去世前曾写了一封信给他,让他小事上面听朝臣的
,大事上面听皇帝的,虽然很不赞成熊若枫的说法,但是,次辅却牢牢记着已逝恩师的遗嘱,
大事上面听皇帝的,很快就按照熊若枫的意思写好了圣旨,熊若枫看了一遍,很合自己的心意
,大笔一挥,准了,内阁的其他人一看,次辅都同意了,没有首辅的时候次辅就是位置最高的
,他们其他几位阁老也不在死咬着不放,依次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道圣旨就算是定了下来,而
后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439
便是昭告天下。
连皇帝都坚持一夫一妻无妾制了,下面这些官员们自然也只能捏着鼻子回到家中想办法安
置自己那些小妾,南楚虽然一直在推行一夫一妻无妾制,但是之前的风气也没能彻底消除,有
的是一夫一妻就俩人,也有的一夫一妻好几个妾,只是李若松和成栋并没有任何律法可以用来
约束这些官员,也只能暂时搁置,尽量将风气往好的方向引导,就是效果不明显罢了,可这种
局面在这道圣旨被颁布之后被打破了,这也是熊若枫被朝臣们记恨的最深的一点。
□作者闲话:
387、皇后有孕
开后宫选秀女的事情被熊若枫强行给压了下去,但后期的各种争吵接踵而至,熊若枫对朝
臣们完全不信任,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熊若杉虽然也防着朝臣,但是不管怎么说都会给朝
臣们留有一定的余地,不会真的把水搞得清澈见底,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熊若杉有时
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朝臣们虽然对熊若杉很多行为看不惯,但是看在熊若杉有的时
候还算是比较识趣的份儿上,也不会那么较真。
可到了熊若枫这里不一样,熊若枫是个眼睛里面容不得沙子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是非黑即
白的,看不惯礼,看不惯送礼,看不惯借着师生名义拉帮结派,熊若枫看不惯的事情太多了
,年轻气盛的熊若枫并没有采用熊若杉那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而是来了个一刀切,凡是稍微
有点问题的,他都会让吏部进行调查,随后给予对应的惩处,引起了朝臣们巨大的反弹,原本
熊若枫以为肃清吏治会让朝政处理的速度加快,没想到反而是更慢了,不少朝臣开始消极怠工
,对于熊若枫颁发的命令阴奉阳违,熊若枫又气又急,却毫无办法,只好更加严厉的惩治违法
违纪的官员,结果就是朝臣们的反抗也越来越激烈,一度,熊若枫以为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
不曾想,这样紧绷的关系竟在皇后宣布有了身孕之后发生了改变。
似乎一夕之间朝臣们对自己所有的意见都消失了,他们笑眯眯的祝贺熊若枫将要升级当爹
,希望熊若枫能够喜得贵子,熊若枫对于朝臣们的反常并没有察觉出有什么不对啦,甚至在写
给熊若杉的信中写道:朝臣们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苦心,也将自己媳妇怀有身孕的事情告诉了熊
若杉,熊若杉接到消息也很高兴,他们老熊家总算是有后了,对于熊若枫的这个孩子,熊若杉
觉得不管男女或者双儿都行。
熊若枫登基至今,熊若杉一直没有回南江府,李齐和李黄氏自从回到松江府后,身子骨反
而好了一些,似乎是知道自己时日不长了,老两口有事没事的就相互搀扶着到处走走,看看。
松江府这两年恢复的比较好,之前并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战火,很多地方都还是老样子,松
江李府的老宅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火烧的一干二净,李齐伤心是伤心,但是他也并没有在这个事
情上过多的纠结,自己拿出银钱在老宅的地基上重新修了一个宅子,跟以前的老宅布局差不多
,也是分为东院和西院,每个院子都有三进,用的石料、木料都是最好的,在建宅子这个事情
上面,李家人没有舍不得花钱的,就是熊若杉也掏了不少银钱,死皮赖脸的跟李若松要了一进
宅院,将自己写的善景院做了个牌子挂在上面,善景院取的是熊若杉的衫字同音,以及周谨言
的谨字同音,俩人在很用心的将院子布置好,比李若松他们的院子不知道华贵多少倍,但这俩
人反而不常在自己的院子里住,反而是喜欢往李若松他们院子里跑。
李若松和成栋虽然人不在前线,但是每天会有不少军务呈报到他们这里来,夫夫俩可不像
熊若杉和周谨言这俩人,他们必须处理军务和公务,每天忙的不行,有时候李若松和成栋也挺
感激熊若杉和周谨言的,要不是他们俩跟着回来了,四位老人都不知道该交给谁。
李成和成李现在被李良带在身边学习,已经慢慢的让他们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李陈氏
要侍奉公婆,李黄氏虽然除了不认人之外其他的情况都还好,但是做饭这种很有技术含量的事
情却是不能做了,毕竟是老年痴呆症,有时候李黄氏烧了水,一转眼就忘了,若不是南楚烧水
还没开始用电烧,还是用的柴火,宅子可能要再经历一次火灾。
现在做饭的事情都是李陈氏在做,李家人一如既往的不喜欢用仆人,以前在刘家沟好歹还
有张管家何嬷嬷这几个人,现在他们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生活,张管家倒是想要跟他们一
起来,但是出发之前的那段时间何嬷嬷的身子骨也开始有些不爽利,何嬷嬷跟张管家也相处几
十年年了,从新入宫的小宫女和小公公,到后来变成总管太监和皇子的奶嬷嬷,两个人也算是
相互扶持着走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临到老了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身子骨又开始不利索
,想想他们俩这一辈子还真是没享过什么福。
张管家担心自己老伴跟着一起去了,不止没办法帮李家人做事情,反倒会给李家人添麻烦
,最终还是留在南江府没跟到松江府来,熊若杉知道何嬷嬷的身子骨为什么会不太好,他的母
妃年轻的时候没少被万贵妃折腾,就因为有他,尽管他当时还只是个二公主,万贵妃却从来没
有看他们母子俩顺眼过,有一次万贵妃硬要说自己母妃去给她请安之后自己宫里了东西,下
令要搜母妃的身,母妃当时没反驳,准备忍下来,可何嬷嬷却站了出来,说是自己起了贪意,
顶下了这个罪名,不出意外,何嬷嬷被杖责二十,若不是他母妃苦苦求饶,何嬷嬷可能连命都
没了。
当时负责行刑的宫女都是万贵妃的心腹宫女,下手非常有技巧,外面绝对看不出什么来,
里面的筋骨却是伤的厉害,听说这些宫女平时没事就要用豆腐练手,用棍子打豆腐,等到她们
打完了,去看那块豆腐,外面的表皮一点都没事,切开之后就会发现,里面的豆腐已经全部都
烂成水了。
被这样的人行刑,何嬷嬷的伤有多重用脚趾头想都能明白,只不过何嬷嬷当时年轻,在床
榻上休养了三个多月,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可也因为这次的伤,到了天冷或者变天的时候,
何嬷嬷腰臀这一块都会酸痛的厉害,加上年纪越大眼神越不好使,何嬷嬷这几年几乎就没出过
家门,除了热气球试飞的时候张管家拉着何嬷嬷去乘坐过一次以外,何嬷嬷都是在家里安静的
修养。
何嬷嬷眼看着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在南楚,寻常人家五十岁的老妇人不是当曾祖母了就
是当祖母了,在家就是老祖宗,可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440
何嬷嬷和张管家的家里却是一直冷冷清清的,冯保之前提过
是不是养个孩子给老两口解闷,被何嬷嬷和张管家给拒绝了,他们现在之所以让皇帝放心,
就是因为他们一家人注定没有后代,没有后代的宠臣当然不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因为他们不管
弄多少银钱,都没有孩子可以继承,传承不下去的东西他们没必要尽心思的折腾。
按照张管家的话来说,之前那么多的公公太监,为什么会那么喜爱银钱,主要原因在于他
们被放出宫或者年老之后,没有人愿意赡养他们,家中那些子侄就不用说了,若不是家贫谁会
选择入宫当公公,没有家人可以依靠,就只能去皇家专门安置他们这些人的善堂住着,可住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