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之一品贤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木已成灰
里历练。
这两个人都是家里最优秀的小辈,一位叫周和,一位叫周成,这两人年岁相仿,又是自小
就被家中送入周家军,虽然不是亲兄弟,感情却胜似亲兄弟,俩人今年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六
岁,由于一直都在周家军中,故而俩人都还未成亲,家中长辈也不急,便一年年的拖了下来。
周和稍微年长一点,周成便一直以和哥称呼之,这次接到周护院的消息让他们赶过来,可
以说他们是非常激动的,日夜兼程的赶到刘家沟后,所见所闻完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别的不
说,但就给他们居住的地方就让他们极为诧异。
“和哥,你说,三少爷究竟怎么想的?”周成想来想去都想不通周护院为什么放着好好的
将军不做,偏偏跑到这么个穷乡僻野的地方来当个小小的护院。
周和显然更加稳重一点,听到周成的问题,他略略思考了一下,便说道:“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觉得纵使周将军会乱来,周丞相也不会允许他乱来,你别忘了,咱们还有十来个兄弟正
护着二公子过来,能够让丞相把二公子都送过来,我觉得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可是,我还是想不通,这里有什么好的,而且你刚才又不是没看见,周护院对那个什么
来着,少,对,少夫郎,恭恭敬敬的,简直不可思议,三少爷什么时候对一个双儿这么客气过
。”周成回想起方才周护院对成栋的态度,依然觉得自己可能是太累了以致于产生了幻觉。
“别想了,就凭咱俩这脑子,今晚上就是想破头也想不出来,还是早点睡吧,周将军,不
是,周护院说过了,明日咱们这些人就要开始训练了,听周将,周护院的意思,怕是日子不好
过。”周和虽然也不明白为什么三十多岁的周护院会对一个十九岁的双儿毕恭毕敬的,却并不
妨碍他对周护院发自心底的崇拜。
“说到这个,和哥,咱们为什么要跟几个村子里的泥腿子分在一起,还要跟两个小一样
当什么班长,这都什么狗屁玩意,和哥,咱们明天还是去跟周将军好好说一说,我可不愿意跟
他们混在一起,没得自降身份。”周成一想到两个小厮跟他们平起平坐就有些难受,虽然他祖
上出身也不高,可现在也不算低了,他父亲是五品武官,长兄是八品武官,好歹自己也算是官
家子弟了,跟这些人混在一起,总觉得各种不爽。
周和自然也是不舒服的,可他毕竟年长一些,所以虽然心里有想法,嘴上却还是安抚道:
“别这么说,我相信周护院这么安排肯定是有理由的,咱们这几十号人过来又不是来看他们姓
李的那家人的脸色的,咱们过来就是听周护院的,至于其他人,咱们愿意搭理就搭理,不愿意
搭理就不搭理,没什么关系的。”
周成虽然还是很不甘愿,却也不得不接受周和的说法,没准这都是周将军为了考验他们而
做的安排,而不是以后都会这样。
心气相当不顺的两个人第二天一大早是被一阵铃声给惊醒的,俩人都有些起床气,气冲冲
的跑出去之后,就见面无表情的周护院单手提着一个铃铛,不停的晃动着。
这是什么情况?俩人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惊讶。
“你们两个。”周护院看向周和周成二人。
两个人下意识的站直了身子,还未来得及说话,就听周护院继续说道:“滚回去把衣裳穿
好了再出来。”
周和跟周成闻言,一低头,脸唰的一下红透了,这俩人是直接从床上跳下来的,因为被人
打扰了好梦,所以连外裳都没有批,直接穿着亵衣亵裤跑了出来,还是被周护院给看见了,点
出来的,俩人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闷着头跑回去把衣裳穿好,再出来的时候场子上已经站了不少人,周护院话不多,见人差
不多到齐了,便说道:“去学堂。”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28
王子清闻言立刻站了出来,说道:“请诸位随我往这边走。”
这本是之前安排好的,演武堂的学堂并不在阅微堂那边,而是位于演武堂的演武场旁,有
个跟阅微堂那边差不多的大教室,一次性可以容纳五十到六十人同时在里面上课,另外也是用
来开会的会议室,当然,这个也是成栋提出来的。
负责教书的先生自然不会是周护院本人,让他教授武功或者是教授兵法他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让他给这些人启蒙,那可真是为难他了。
成栋是请李齐出马给这些兵哥哥们当的启蒙先生,李齐略一思索便觉得自己明白了成栋的
意思,对于现在的李家来说,这三十多个兵士会是他们以后立足的根本,所以李齐并没有推脱
,很爽快的接下了这份差事。
其实李齐真的是想多了,成栋根本没想到什么立足的根本,他只是单纯的手头没人可以用
了,不得不厚着脸皮求李齐出马。
李若杉、李若松、李良、张管家、他自己全部都已经排了出去,一个二个的都在阅微堂那
边呆着,别说是分出人手来演武堂这边当教书先生,成栋没把周护院拽过去顶人数就已经很对
得起演武堂这边的人了。
除了教书先生以外,李吴氏带了村里几位妇人负责给演武堂这边将近五十号人准备三餐,
李陈氏则带了另外几位妇人负责给阅微堂这边的学生们准备三餐,何嬷嬷则带了一群人负责给
几十号护院做衣服,衣服模子还是成栋提供的。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来做白工的,每个人都有工钱,每天上工五个时辰,三餐都在学堂这
边解决,另外每人每月还会发五百个大钱,这个条件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了一个做工的
名额,亲兄弟都差点打起来。
□作者闲话:
149、问题来了
招工的事情最终还是李良出面摆平的,他召集了两家人的族老们开了一场会,专门讨论了
一下关于村里人来做帮工的事情,最终确定了十来家条件比较艰难的过来做事,这其中就有李
老三一家。
李若松记得那天开会回来后,李良的表情非常严肃,心情也很不好,他当时没问,后来却
被李良叫去了正堂,他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这个村子已经穷到了什么地步,这十几家人如果
不是因为太穷了,穷的连孩子都养不起了,家中不会只有这么五六个孩子,那条贯穿村子的河
流中不知道溺毙了多少孩童,男孩、女孩、双儿都有,穷啊,穷的生的起养不起,除了把孩子
淹死,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良还专门带着李若松夫夫以及李若杉去了这十几家转了一圈,破败的茅草屋,墙是黄泥
做的,屋顶是茅草搭的,这里漏风那里漏雨,空空荡荡的屋子,给他们倒水的碗都是带着缺口
的,就这,还已经是家中最好的碗了,其他的碗破的更不像样,缺舍不得扔。
家中几乎就没有几件衣服,老大的衣服是爹娘的衣服改的,老大穿过了老二穿,老二穿过
了老三穿,老三穿过了继续给下面的孩子们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李若杉甚至觉
得有些衣服怕是比他的岁数都大,那些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让李若杉沉默了很久。
这十几家人中当家的夫妇都年纪不大,明明不过是三十左右的人,瞧上去却像是五六十岁
的人,佝偻着腰,似乎是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的直不起身来了,消瘦黝黑,满头白发,若是不
知道的怕是会以为这些人都是为人祖父母的了。
那一天,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后之后,李家上上下下七口人坐在正堂中一句话都没说,穷
啊,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他们以前只是听说过一些,却从来不曾亲眼见过,哪怕是来了刘
家沟了,他们也很少出门,哪怕是出门了也只是去村长家或者是族长家,还真是从未去过这种
人家看过,李若松和成栋以及李若杉在这之后多少都有些改变,尤其是李若杉,似乎像是一下
子长大了,他毕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家人又大都怜惜他幼年丧母,虽然并不宠溺,却也从来
都是厚待。
李若杉毕竟也是千娇万宠中长大的孩子,哪怕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日子,却也有屋子住,
有疼爱自己的母妃,还有偷偷藏吃的给他的小太监和小宫女们,等到出了宫,又有了祖父母、
爹娘、哥哥哥夫,一个一个的都把他当成宝贝,李若杉就是再成熟,多多少少还是带了些骄纵
脾气,只是,打从那天跟着家中长辈们出去了一趟,看了那些人住的地方吃的东西,听着他们
含泪说出的话,李若杉那些骄纵之气一夕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十几家条件最差的人安排进来做工之后,家中条件确实改善了不少,加上李良承诺日后
会有更多差事,村里人也都盼望着李家能够越来越好,这样他们将来也都能挣些铜板,不求发
家致富,好歹也能够养家糊口,偶尔的能给家中孩子们买点肉吃。
阅微堂和演武堂勉强算是开张了,可最大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第一个就是没人,所有能
够派上场的人都已经派上场了,但是人手依然不足,尤其是王子清和王子泽被演武堂那边抽调
走之后,他们这边的人手更是捉襟见肘,再加上本来成栋、李若松和李若杉自己也都是要上课
习武的,人手就更加紧张起来。
以前李若松和成栋是觉得自己应该把这里经营好,若是将来李若杉用得上,他们也不至于
完全没有东西能够拿得出手,但现在,在看过这个村子里那些村民之后,两个人觉得身上的担
子重了不少,他们不再只是李家人,而是担负着刘家沟这么多户人家全部希冀的人。
对村子里的人成栋和李若松都多了一份以前所没有的包容心,两个人再说起之前村中人的
表现时,再没有了之前的厌恶和反感,而是多了一丝怅然。
当天晚上,李若松和成栋两个人躺在床榻上,良久,成栋先开口说道:“若松,我要为自
己之前说过的话道歉。”
黑暗中,李若松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响起,“不止是你,我们都需要道歉,我今日去看了才
明白,他们为什么会为了来做工的机会闹得亲兄弟反目,我之前说穷山恶水出刁民,现在想想
是我太过于武断了,自视甚高,觉得自己不会做出这种不顾手足的事情来。
现在想想,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能够多做一份工,能够挣些银钱,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
了活下去,为了让自己的几个孩子能够吃口热乎饭,现在想来,是我太狭隘了,把事情想得太
简单了,你之前一直提醒我,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以前我不懂,现在却是有些明白了。”
成栋握着李若松的手,说道:“不,我也是,我之前劝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29
你的这些话我自己也没有做到,我
们搬来没多久请全村人来吃饭,我记得在散席后我曾说过从来没见过这么粗鲁的吃相,也从来
没见过这么喜欢占小便宜的人。
那是因为他们有几桌人连筷子都顾不上了,菜刚上桌就用手抓着吃,走的时候甚至还跟我
们讨要没有拿出来的饭菜,我当时就在想,怎么会有这种人,现在想来,若是有法子,他们也
不愿意如此丢人吧,如果不是饿极了又怎么会直接用手,他们中有几个人我现在想想,当时也
是忍着羞愧来跟我们讨要的吧,许是想着有一点是一点,孩子们多少能够有点吃的。”
成栋的口气很淡,他固然是喜欢有骨气的人,什么不是嗟来之食,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
能这么有骨气的人要么就是不愁吃喝的人,要么就是极少数人,他想起刚刚见到李若杉的时候
,小小的孩子,明明已经有八岁了,却瘦小的如同五六岁的孩童一般,那时候他是怎么想的来
着,好像是希望这孩子能够多吃点,再多吃点,好好补一补,李若杉还是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
弟弟,他捡到了都心疼不已,那些眼睁睁看着亲生孩子饿死的爹娘心中该有多难受,他们那么
麻木想来也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麻木了,与其让这个孩子活下来跟着自己受苦,还不如在
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送他早些投胎,也许能够重新投胎到一户富贵人家。
“夫君。”成栋突然喊道。
“怎么?”李若松问道。
“你说,咱们真的可以让这个村子里的人过上有饭吃,有衣穿,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日
子吗?”成栋突然有些不确定,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本事,他的眼前总是会闪过那
些人的样子,想起他们饱含希冀的样子,想起他们皮包骨头的身躯。
李若松翻了个身,将成栋紧紧抱在怀里,在成栋耳边轻轻说道:“可以的,有你,有我,
有爹娘,还有祖父母,咱们肯定可以的。”
成栋笑了笑,补充到:“还有若杉,张管家,周护院,李管事和刘管事,对了,还有何嬷
嬷。”
“嗯,你瞧,咱们还有这么多人,总是能够想出法子的,所以,你别担心,不会一直穷下
去的,乡亲们也不会一直受苦的,咱们现在开了学堂,别的不说,一日三餐总是能够在这里解
决的,最起码,这些人家节省了不少饭菜,对不对?”李若松开导道。
“也是,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杞人忧天了一点,明明不是什么大事情,我却总
是容易胡思乱想,这样不好,要改。”成栋揪着李若松的衣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李若松轻轻笑了笑,说道:“无妨,为父就是喜欢你这个样子。”
成栋将脸贴在李若松的胸膛上,感受着李若松的体温和心跳,只觉得内心一片宁静,就在
成栋昏昏欲睡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啊,我忘了,娘说咱们账上已经没有足够的银
两了。,,
“什么?”这句话一下让李若松清醒过来,“没有银两了?怎么会?”
没人还好说,李家人碰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银两已经不足了。
李家大房离开松江府的时候,本来就没有带多少银两,全部加起来怕是还不到二百两,李
齐他们是跟着押镖的镖局一路到的下河村,给了二十两银子,添置家中的家具花了三十多两银
子,后来又起了两栋宅子,前前后后花了约莫一百两的样子,再加上家中购买粮食、缝制衣裳
、买牛买车什么的,账上的银两已经不足三十两了。
这个情况显然是超出了李若松想象的,听到成栋说家中银两不够了,李若松皱起了眉头,
现在阅微堂和演武堂都刚刚开课,多了一百多人吃饭,家中还请了不少人做工,他们不束
,又刚刚到农忙季,家家户户都没什么余粮,偏偏这个时候他们手里面没银两了,这日后该怎
么办才好?
□作者闲话:
150、商议
李若松和成栋两个人愁眉苦脸的想了很久,俩人竟是完全想不到有什么能够挣钱的法子,
李若松就不用说了,士农工商,最为松江李家的嫡系子孙,说什么都不会被允许去行那商贾之
事,就是打理庶务的李良也不过只是打理过庄子,那些铺子他是碰都没碰过的,当爹的都这样
了,当儿子的就更不用说了。
成栋也差不多是这样,让他花钱他没问题,让他挣钱,他拿了一辈子的死工资,根本就没
有挣钱这个概念,上辈子倒是听说过各种挣钱的法子,可问题是那会儿已经有电脑这种神物了
,创业大部分也都是依托网络搞出来的,他对这些东西还真是一窍不通。
没等这俩人想出个法子来,李良派了李管事将他二人叫去正堂,说是有事相商。这也是以
前所没有的待遇,以往几位长辈议事虽然不会支开他们,却也不会用有事相商这四个字,李若
松和成栋对视一眼,成栋微微笑了一下,李若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想来是他们这阵子的表现
入了长辈们的眼,这才会用这样郑重的态度喊他们过去。
李若松和成栋走进正堂的时候,李若杉已经坐在堂中了,见到他们俩过来,小孩子立刻站
起身,恭恭敬敬的喊道:“见过哥哥,哥夫。”
李若松诧异的挑挑眉毛,心里虽然摸不清楚李若杉在搞什么幺蛾子,嘴上却回答道:“嗯
,坐吧。”
李若杉闻言,规规矩矩的坐了回去,这一下,李若松更加觉得稀奇,不由得看了一眼成栋
,却见成栋唇角微挑,似是很满意李若杉的表现,李若松心里想了想便明白了,怕是他这位夫
郎同李若杉教了什么。
“见过祖父、祖母,见过父亲、母亲。”李若松和成栋走到几位长辈身前,躬身说道。
“嗯,都起来吧,坐。”李齐抚抚胡须,说道。
李若松和成栋依言坐下,还不待俩人说话,李齐继续说道:“想来你们母亲已经同你二人
说过了,家中银钱已经不多了,可眼下家中支出颇大,今日叫你二人过来便是就此事进行商议
的,想听听你二人的想法。”
听到李齐的话,成栋下意识的看向李若松,李若松轻轻拍拍成栋的手,说道:“此事方才
孙儿同夫郎已经商议过,只是孙儿和夫郎毕竟还是不经事,思来想去竟是一筹莫展,此事怕还
是要祖父祖母同父亲母亲多操心了。”
李齐沉吟了一下,说道:“祖父也不瞒你们,咱们走的时候在松江府一共有三间铺子,一
间是布铺,一间是酒坊,还有一间则是茶馆,京中的两间铺子一间是绸缎铺,另外一间则是客
栈,拢共就这么几间铺子,京中的铺子这些年一直是入不敷出,松江府的铺子刚刚开没多久,
反而是需要用银两的时候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30
,这一来一往的,账上就没什么银两了。
本来我跟你们祖母想着二百两银子,加上之前购下的十几亩田地,本就没什花,然后每
年点佃租,这日子过的不会差,只是没想到家中会多了这么多的人,也没想到若杉会到咱们
家来,若不是这件事真的是迫在眉睫了,我也不会召集你们过来商讨。
世人都道士农工商,商为最末等,却不曾想过,若不是这些商户,朝廷找谁要赋税,若不
是这些商户,世人要到何处去买这些东西,一边瞧不起商户,一边又离不开商户,实在是可笑
之极。”
李齐年轻的时候也曾问过自己的父亲,为何商贾地位会如此低下,明明他们绫罗绸缎穿着
,纸醉金迷的日子过着,世人提起商贾之人大多是瞧不上眼的,却偏偏又眼馋对方手中的银钱
,每每说到谁谁谁家总是又鄙夷又艳羡。
那时候李齐弄不明白,几十年后却多少知晓一些个中缘由,他一向不排斥商贾之事,不管
是什么人,靠自己的本事养家糊口,有什么好瞧不上的,这也是为何在李尤兰被骗入宫之前他
同京城中那几家庶支关系尚可的原因,只不过是在李尤兰的事情之后,李齐厌恶于庶支令人恶
心的行为,便不再对庶支的人有好脸色,每年的例银也从来都是公事公办,一文钱都不多占。
刘管事和李管事都是跟李老爷子打小的交情,之前是李齐的小厮,后来变成长随,年纪再
大点便提了管事,并不是说他们二人多么有经商头脑,而是相对来说这二人已经算是比较强的
了,说白了,也就是说无人可用,无可奈何。李若松听了祖父的话,有些为难的皱着眉头,他
是一点这方面的概念都没有的,要是祖父考校他的功课他一点都不担心,但是现在拿这些事情
问他,他真的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
“祖父,孙儿有话说。”就在李若松愁的准备抓脑袋的时候,李若杉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
句。
李齐有些意外的看了李若杉一眼,说道:“若杉直说便是。”
“是,祖父。”李若杉答完李齐的话,才接着说道:“依孙儿所见,咱们这刘家沟里还是
有不少宝贝的,孙儿在之前的家中吃过些野味,知道价格及其昂贵,咱们这地方别的没有,就
是山大,野味多,现在咱们来了这么多人,有习武的,也有从军的,为何不将这些人组织起来
到山中去打一些野物回来,一则可以锻炼一下这些人,二则可以给家中填些进项。”
1...3839404142...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