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到古代当捕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thaty
两人相伴着朝回走,虽然就几步路,但卢斯还是忍不住朝旁边伸手,去抓冯铮的手指头,结果一抓就抓到了,原来是冯铮也也朝着他这边伸手呢。两个人手指勾着手指,一路走回到了他们今晚上住宿的院子。即便是看见无常们过来了,两个人也不松手,反而站得更近了些,肩膀挨着肩膀,挡住自己的双手。
“将军,顾大人来了。”
卢斯的表情,顿时变成了个大写的“烦”字!自己人过来无所谓,秀恩爱给他们,乃是卢斯之所愿也!可是那顾大人……
手松开了,卢斯气得却有些脸大。
两人进屋,没多久,顾大人来了,这会是他自己端着一个小锅:“家里自己熬的药茶,消暑解渴,两位将军尝尝?”
“顾大人客气了,可是我们俩身上都有旧伤,虽然如今无需吃药,但大夫也叮嘱了,不能轻易的吃喝清热下火的东西,否则对身体有碍。”冯铮还在想怎么拒绝,卢斯这边已经张嘴就说出了一套合情合理的说辞。
这顾大人一身的疑点,虽然不认为他有胆子把他们俩毒死,可这入口的东西,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顾大人脸上的笑脸有些尴尬,额头上也开始冒出汗来,看他这个样子,卢斯和冯铮也不开口,片刻的沉默之后,顾大人一咬牙,“还请两位将军与下官单独说一说话。”
“好。”
卢斯站起来去转了一圈,让无常们都站得远一些,再回来,他对着顾大人一点头。
顾大人苦笑:“两位将军,两位无常,下官也知道,下官这做出来的事,都太……怪异。两位干这个差事的,没觉得不对劲,那才是不对劲了。所以,下官觉得还是来老实交代吧。不过,两位将军,这事……还真是我家的家丑啊……”
这还真是顾大人说来话长的一件事,最早得追溯到他还读书的时候去了。
这年代的读书人有些是晚娶亲的,因为要安心读书。有些是很早就娶亲的,娶一个比自己年长的妻子,自己读书,妻子务农和照顾爹娘。顾大人属于后者,他十一岁中了童生,十三就娶了个十八岁的农家妻子,徐氏。
可是,谁都没想到,顾大人这科考之路会这么顺遂。他十三中了秀才,次年中了举人,又过两年中了进士,虽然那进士是掉在尾巴尖上,可也是个进士啊。
他最开始做的是县丞,且就任之处,离他家破远。顾大人是家中独子,他做官自然是全家高兴,可是要远走他乡,家中爹娘该怎么办?他当时少年意气,很干脆的就说把妻子留下照顾爹娘。可他爹娘又觉得儿子一个人孤单在外更需要照顾。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又给顾大人娶了个孙氏。徐氏留下照顾爹娘,孙氏跟着顾大人去外地上任。
“当时……当时真是太过年轻,自以为是啊……”
卢斯和冯铮也觉得这决定太过缺德,他们是从头到尾都没过问过徐氏的意见,彻彻底底把她当成了一个从属。
跟着顾大人走的孙氏,是顾大人同乡的举人之女,比顾大人还小一岁。虽然顾大人没具体说,但想来也是青春靓丽,知书达理,跟农家女的徐氏完全不一样。
看来这个带走孙氏,不只是因为妻子代替丈夫尽孝的这种法理上的说法,也是存着每个人的私心的。
顾大人的官途极其的平顺,一路做到了燕平知州。也是他他就任燕平知州的时候,才将爹娘和徐氏从乡下接了来。
“顾大人……这孙氏到底是什么身份?”冯铮打断了顾大人的话,一开始以为孙氏是妾,但听顾大人说话,越说越觉得不对。
“是平妻……”
“平妻?本朝可没有这种说法吧?您这是以妾为妻?”
平妻这个东西,其实一直就是一种民间的称呼,官方是不承认所谓两头大的。所以经常又彪悍的大老婆去外宅捉奸,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也只能闷头认了。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娶为妻子,敢让她下堂,法理上就是大罪过。聘为妾侍,敢让她登堂,没人知道那还罢了,有人知道那就是丧伦的大事。
贫民老百姓关起门来过日子,没人知道那也就民不举官不究了。可是为官的,这就是动摇官帽子的大事。
顾大人咧嘴,憋出了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其实……下官和徐氏当年并没写下婚书,反而是和孙氏……”他抬起胳膊,用袖子遮着脸,“下官当年确实糊涂,做下了许多错事。”
卢斯明白了,有些农村地方其实到了现代也还是不领结婚证的,摆了酒,同了房,那就是两口子了。可有的人出来打工,又碰见了人,也不管家里孩子都有了,就又跟人结婚领证了。
不过,还是顾大人这种做法更缺德。他这是先骗婚,又重婚了。徐氏等于是给她做了十几年没有月前的老妈子,伺候他爹娘。
冯铮叹一声,摆了摆手:“顾大人,您继续说吧。”
现在这问题才刚说了一半,他既然有两个老婆,那怎么跟他一块的只有一位妻子?
原来,顾大人已经和孙氏育有一子一女了,两位老人来了之后,享受着富贵却也不骄奢,依旧深居简出,还在官衙里开辟出了一小块菜地,也算是怡然自得。
徐氏也依然是照顾着两位老人,跟他们住在一起,并不过多露面。
就这么过了两年,老太太受了风寒,眼看着就要不行了。临死之前,老太太拉着顾大人的手,让他给徐氏一纸休书。而老太太已经在乡下预备好了几十亩地的地契,还有五百两银子,这些都是给徐氏的。
那一年,顾大人三十二,徐氏已经三十四了。这是年纪很大的妇人了,可是到了乡下,她有大片的田产,也不是不能给自己招赘一个男人。她也还有机会生儿育女,享受她自己的幸福。这是老太太临死的时候,总算良心发现了。
顾大人的父亲自然也是同意妻





穿到古代当捕快 分卷阅读479
子的做法的,母亲的遗愿,父亲的命令,而且顾大人表示他当时也意识到了对徐氏的疏忽,自然是立刻写下了休书,交给了徐氏,并且安排了人,送徐氏回乡。
休书写完,东西给完,老太太不但没死,还渐渐给养过来了。但徐氏还是表示要走,既然如此,老太太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留她。
原本这事情到这里就完了,可谁都没想到,徐氏拿着休书和状纸,告上了知府衙门!告的就是顾大人以妾为妻!贬妻为妾!
顾大人说到这,卢斯忍不住说了一声:“干得漂亮!”
冯铮斜了卢斯一眼,虽然这太不给顾大人面子,可其实他也想这么称赞徐氏。
顾大人和徐氏是没有婚书,可在当地,他们就是夫妻。徐氏想走,是没法走的,有了休书他才有自由身。而顾大人当时给徐氏的休书上,写的可是休妻!毕竟,妾侍可没有休弃,和离一说,就算良妾、贵妾,那文书上写的也都是买或聘。
休书、证明了在之前的十几年里只有她徐氏才是顾大人的妻,她可是先进门的,那后一个孙氏即便有文书在手,也就是个妾。可是这个妾一路县丞夫人、县令夫人,一直做到了身穿命妇衣衫的知州夫人!这可不只是以妾为妻,这还涉及到欺君了。
“下官是亏待了她,可是……她当初明明好日子就在眼前,为什么不去过好日子,却要受那个罪呢?”顾大人忍不住感慨。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公道啊。”卢斯挑眉,“她受了一辈子的苦,大人一家对她的‘处置’与其说是放了她自由,却不如说是再没有用得上她的地方了,所以给两根骨头让她滚蛋。”
顾大人方才脱口而出是想要求一点同情的,谁知道人家是这种回答,他面色发青,也只能讷讷的应了,继续朝下说。
徐氏去告状,可首先是女子告状,又是民告官,还是妻告夫(虽然是前任,但也是夫),她就挨一顿够够的杀威棒!
结果案子刚开审,她就受不住重伤,去了。
第220章
“受不住重伤,去了?”冯铮多问了一句,语气里满含着讽刺。
他们可是捕快出身啊,公堂上那点事,能不懂吗?杀威棒一棒子打出去,量刑轻重都是掌握在捕快手里的。徐氏是得挨打,可只要手下稍微轻一点,人就只是伤,这死在了公堂上,那含义就深了点。
“两位将军不要误会,公堂上之上绝对没有什么苟且。徐氏……早年间身子就不好,气血两虚,旁人受得住的杀威棒,她不见得能受住。”
不过,这也都是顾大人自己说的。
徐氏身死,顾大人当场表示愿意将徐氏敛,安葬于徐家祖坟,又说孙氏并无错处,当年她嫁的时候,就是按照正妻嫁过来的,既然如此,是否能让孙氏从原配变为继室?
知府当时答应了下来,这案子就算是完结了。
可是转过年来,也就是去年,顾大人就从燕平知州,平调为了盐亭知州,算是被贬了。而原本这次任期满的时候,他是要回京任职的。
一脚被踢到肃韦州,运气好的,这位顾大人这辈子也就在这地方上任到够年纪退休了。要是运气不好,出了个大灾大难,赈灾的时候再出点什么纰漏,那他丢了脑袋也不是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顾大人在那感慨,卢斯和冯铮却都觉得肃韦州的百姓倒霉,不过来的时候,听说当地知府很有能力……康淮州知府也算是包庇了顾大人了,这事情之后也是要跟太子说一说的。
顾大人继续在那里讲,他家乡也是南方的鱼米之乡,这肃韦州确实边塞苦寒之地,老父老母怕是受不得辛苦,因此就让儿子带着二老回乡了。顺便他儿子日后考试,也在原籍了。所以,这次跟着出来的只有他的妻女。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谁能想到,他的女儿竟然跟护送的镖局护卫有染,而且两人还私奔了!?如此丑事,他只能在当地跟镖局分手,又担心仆人露馅,将仆人也全部发卖,且买了个女子,让他假做自己的女儿。
后来路上那送粥的事情,却是那女子自己起了别样的心思,跑来勾引人。
看顾大人是真的说完了,卢斯问:“顾大人,您这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没必要,只要说最后,您女儿的那件事就行了。既然如此,何必呢?”
“下官之前在康淮州的时候,虽然没跟你们无常司共过事,可你们几次办案子的地方,也离我们康淮州不远。你们的事情我都听说过,既然让你们起疑了,那总会是一查到底的。与其遮遮掩掩的,到时候弄得不好看,还不如现在,都明明白白的说了。”
顾大人倒是坦然,就是说完这些,他就跟刚做了什么剧烈运动似的,整个人都疲乏的软了下来。
“两位将军,下官这一辈子也算是勤勤恳恳办事,唯有在徐氏的事情上头,亏心了一把,无奈悔之晚矣……”顾大人抹了两把眼泪,一脸哀戚的告退了。
他一走,卢斯就呸了一声:“亏心了一把?那是亏心了几十年吧?”
“师弟,你信他说的吗?”
“我信他说的,但我也信他还有没说的,解释不通的地方太多。他说买了个姑娘来当女儿……那以后这姑娘婚嫁怎么办?这不是明摆着骗婚吗?”
“嗯……他将家仆都卖了个彻底,虽然说有遮丑的意思,但……正是都被卖了,他家的事情才反而更容易被传出去吧?而且,女儿跟人私奔已经是家丑,但以妾为妻,又以妻为妾,却已经足够丢官了。这些事他对你我说得毫不犹豫,他是为了什么,笃定你我会帮他隐瞒?”
他们也确实不会隐瞒,而是转头就会告诉给太子。
“还有那个被买来的做他女儿的姑娘,这位顾大人并不知道那姑娘在粥里放了苦芯菜吧?按照他说的,这姑娘被买来做小姐,那按理来说,是飞出苦海了,怎么反而弄了苦芯菜呢?”
两个人都觉得不对劲,可是议论半天,终究是问题多,却线索太少,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
“等赵总旗他们从安林县回来吧。”冯铮道,一抬头却见卢斯一脸的若有所思,“你又想到什么了?”
“你说,我们真把那姑娘要过来,如何?”
“好。”
“答得这么干脆啊?”
“为何不干脆?你的提议没错啊。”
卢斯小猪一样哼哼了两声,他家正气小哥哥竟然一点都不嫉妒,不高兴。
冯铮让他这模样逗笑了,凑过去亲了他鼻子两下:“都知道你不会跟那姑娘有什么,只是为了线索而已,那我又有什么不干脆的呢?”
这话卢斯又何尝不懂?可他还是嫉妒啊。
他过去抱着冯铮的胳膊




穿到古代当捕快 分卷阅读480
,脑袋在他肩膀上蹭来蹭去,就像是一只起了性子,在主人身上磨蹭的大猫这人是他的,所以不想让他跟旁的人有一星半点的联系!
卢斯嘴巴里又发出了要是门外有人听见,一定会误会的声音,同时两条胳膊把冯铮搂得更紧,又腻乎了一会之后,终于是把人放开了。
“之前不要,现在在他‘自白’之后,却又要,那顾大人怕是不会答应。”
他不正经半天之后却是这句话,冯铮一怔,却也得点头承认卢斯说得有道理,同时也让他想到了许多自己忽略的情况:“对,顾大人要是答应了……也太傻,要是不答应,我们又不能强抢。况且,即便顾大人是真的把姑娘给了你我,那在外人看来,就是我们两个人,强索堂堂知州的女儿为妾,这也是……”
说顾大人是自愿的?但别看知州的官职低于他们,可顾大人这个年纪当上知州,在没人知道他在妻妾的事情上干出的蠢事的情况下,他其实算是个前途无量的人。这种人会把女儿给人为妾?这样的结果,是他自己的名声更不好听,自断前程,这是没人会干的蠢事啊。
“这顾大人还真有点‘有意思啊’。”太子玩着个酒杯,笑嘻嘻道。
这几日,他显得没那么深沉抑郁了,恢复了些曾经那纨绔的模样。他的改变带来的也是周安的改变的,跟着他一起,周安的眉间也舒展了许多。
不过现在,听完两个人所言,周安的眉也挑起来了:“这位顾大人,我倒是听说过。”
“哦?”三个人都看了过来。
“科举之事,虽然能让布衣寒门的弟子一步登天,可书香门第,世家子弟,依旧是比寒门弟子更容易朝上走。顾大人是少有的几个彻彻底底的从最底层上来的官员之一,所以,旁人给他的关注也就更多些。”
周安所言,并非是有什么暗箱操作在里头,而是一种必然。三岁就又名师启蒙的世家子弟,跟七八岁才能开始跟着老秀才识字的农家子,从小时候开始,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就是彻底不同的。世家也有败家子,农家也有金凤凰,但这也只是比例问题罢了。
周安自己,都不算是底层,即便他们家让之前的王家欺负得惨兮兮的。可他价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到他才真正的金榜题名,但前面几代人,也有秀才、举人,这也是一般人没有的积累。
顾大人则是真正的农家子,这就比较惹眼了。
周安说这话,乍然一听好像跟他们现在的案子没问题,但几个人都知道周安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所以还是安心听。
“顾大人的为人,我过去在官场上听闻,是很会做官。”
太子歪头:“会做官?不是会做好官?”
周安给了他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对,是做官,不是好官。下级与他贴心,平级的与他和睦,上级与他交好。”
“是个油滑的人啊,那怪不得那位知府在徐氏突然报案时,却能干脆利落的站在姓顾的一边了。不过,他却没想到,自己让姓顾的转头就卖了吧?”周安一笑,太子挑眉,“怎么,我说的不对?”
“这位顾大人,从县丞一路到了知州,可是不容易。那你们说,他甘心吗?”
三个人彼此看看,冯铮摇头:“不甘心,绝对不可能甘心的。”别说是顾大人,就是他,如果突然有一天又变回了从前的小捕快,他也是没法甘心的!井底之蛙跳出了井,看见了天,再让他回去困守枯井,谁甘心?
“每个人都有不甘心的事情,有的人再怎么不甘心,但也要咬着牙,继续朝前走。可有的人,既然不甘心,索性就停下来,报复之后,再朝前走。你们说,这位顾大人,属于哪种人呢?”
卢斯道:“周兄,你说他现在的行为是在报复?”
第221章
冯铮对卢斯这说法一愣;“报复谁?”
卢斯摊手:“报复他的上官,康淮州的知府啊。”
“……康淮州的知府,把徐氏都给打死了,竟然还要被他报复?”冯铮越发不明所以。
“可是知府也断了顾大人的升迁之路。”周安道,“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测,从现有的情况看,这是唯一能把顾大人的行为,解释得通的。而且,这报复的也不只是康淮州的知府,还有开阳的官员,吏部的绝对不会少。”
“……”太子和冯铮低头思索。
顾大人要真是个知错就改,或者回头是岸的人,那就罢了,问题是他都不是。这个人其实很会做戏,心狠手辣,还能将自己的一切所为都标榜为正路。
而且他也没突发什么疾病,变成了无法自控的傻子。
所以,他对无常司两大头头坦诚罪过,这就变成很诡异的一件事了。那么就得从结果反推可能了他做这件事的结果,就是妻妾颠倒,他得倒霉,可还有谁倒霉呢?知府!尤其这位顾大人之前还特意说了,徐氏的死因是气血两虚,被杀威棒打死不是谁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也是打死了啊,而且那知府不但打死了原告,还包庇被告!顾大人的这些事,是应该写成奏折,上报朝堂的,他没有。
吏部倒霉的人是谁呢?就是吏部,是通过了将顾大人调任肃韦州知州的那群人。
片刻后,太子道:“事情让无常司掀出来,姓顾的得倒霉,可能官都做不成了。可是这一系列的官员,绝对比他还倒霉。因为他是个人的人品上出了问题,其他人却是暴戾、弄权,是害民之吏。姓顾的顶多是被削职为民,可功名不财产不会夺走,隔上十几二十年,甚至还有起复的可能,其他人却只有发配甚至砍头的路了。”
“这人也太狠了。”冯铮皱眉,都说最毒妇人心,但看起来心宽体胖的顾大人,这心比尾后针也好不了多少。这是跟那些脑袋有问题的恶人完全不一样的恶毒,不过却是一样的该死。
“不过,我的想法也只是能解释得通他多说这么多的原因,至于他家里的事情,却就解释不通了。”
“我倒是觉得还是能解释的。”卢斯摊手,“我们这回出开阳,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虽然太子和周安的身份是隐秘,可是其他的,就很坦然了,基本上当官的都知道他们为什么出来,“这顾大人要是规规矩矩的,有镖局的护卫,又带着一群家丁,他和我们凑得到一起吗?”
一个人的一件事被怀疑,他之前作出的所有事情也都会被怀疑。更别提本来这就是个满身疑点的人。
“他能那么确的知道你们的位置?”太子神色有些凝重,他是上过战场的,现在这就立刻想到另外一个方向去了。因为这要是被外敌利用,堵在文武官员赴任的路上截杀,那可真是避无可避。
比如他叔叔,




穿到古代当捕快 分卷阅读481
靖王虽然在前往边疆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近卫,但近卫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另外,人家要是不明着来,而是先一步杀了驿站的驿卒,顶替驿卒再在靖王他们的食水里放点作料……那他们就只能等着给靖王尸了。
“应该也是赶巧了。或者……”卢斯突然想到了什么,“那个顾平二去驿站找人的时候,是不是恰好驿站里头,驿卒都不在?”
周安:“驿卒也有牵连?”
冯铮:“驿卒清苦,给些银钱,就能让他们做些‘小事’。”
太子摸着自己的下巴,一边琢磨一边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面上比划:“咱们一路到此,其实是能估算出大概的路程的,姓顾的从康淮州到肃韦州,应该是走的这条路,咱们是从这边来。他要是提前知会了这几个点的驿卒,他自己在安林县等着这些驿卒传信再做打算。至于他将自己的儿女都送走,这怕是他也怕出了什么疏漏,牵连儿女。”
卢斯接着道:“然后,要么是咱们速度比他估计的快了些,又或者是他看下雨,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更自然的法子,总之,咱们是一定会碰见他的。不过那个苦芯菜……把那姑娘叫过来再细问问?”
冯铮舔了一下嘴唇:“师弟,你还记得那苦芯菜是煮的很老,还是依然很新鲜?”
“啊?”卢斯被问得一怔,然后咧嘴,“挺老的吧?我当时随便舀了一勺,就苦得差点吐了。”
“不,那菜挺新鲜的。”冯铮摇头。
“你意思是……他们熬粥的时候就放了苦芯菜,之后又特别的放了新鲜的。那姑娘跟顾大人也在做戏,那他这是为了……为了我们揪住这个案子不放?”
粥是很浓稠的,喝粥的时候,要是朝里头撒点什么,不用勺子搅开了,那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让味道整个散开。苦芯菜顾名思义是菜芯苦,经过适当处理,菜是能入口的。而且要把菜里的苦涩滋味激发出来,让整锅粥里都是,那只是把野菜偷偷压在粥底下,是很难做到的。
姑娘的表现有异,只是为了告诉他们顾大人有问题,让他们俩不能这么放过。
“或者怕你们也来个官官相护。”周安冷哼一声,“这是跟你们相处了一路,看出来了你们俩是好心人了。”
1...148149150151152...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