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明月有光人有情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瑚

    这大话谢氏可不敢说,她是个实在人,虽然以自己的几个儿子为傲,但却从来不会毫无根据的吹牛皮。

    她对着明老太的侄儿媳妇连连摆手,“可不敢这么说。知县大人虽然教的好,可这读书也是要看天分的。”

    明老太的侄儿媳妇还要再说,明许等人却已经迎了他们的几个同窗进来。

    远远看到自家儿子带着一大群人朝这边走,谢氏忙吩咐了小丫鬟去给大伙儿上茶水点心。

    明老太的侄儿媳妇见状,只好把自己满肚子的艳羡全都悄悄咽了回去。

    与她怀着同样心情的,还有她的公公婆婆、叔叔婶子、丈夫小叔、妯娌小姑等一大票王家人,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份艳羡挂在嘴边。




第163章 招待亲戚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月有光人有情 ”查找最新章节!

    三郎和齐素娥的婚礼之后,特特赶来县城参加两人婚礼的王家、谢家、陶家、周家、郑家、陈家、黄家人全部都被明老太留了下来。

    明老太是想着,难得亲戚们来县城,反正距离春耕还有一段时间,不如就留他们在县城多玩几天。

    他们和之前的两天时间一样,还是分别住在明家和喻家的宅子里。

    因为人数众多,明家早在三郎婚礼开始之前就已经专门打扫出了另外一栋离着县学不远的三进院子供亲戚们落脚。

    在明老太的分派下,身为她娘家人的王家老小住进了明家如今常住的那栋二进院子,明月外祖家以及两个姑姑家的所有亲戚住进了喻嘉言和明月日常起居的那栋宅子,剩下的几户人家则全都住进了与明家隔着半条巷子的那栋三进院子。

    那栋三进院子是明家去年冬天才刚买到手里的,因想着今年开春就要给三郎成亲,所以明老太特特留出了那栋宅子招待亲戚。

    之后的几天时间,明家三兄弟轮流陪着家里亲戚以及明老太等一众女眷在县城吃喝游玩,等到大伙儿终于决定打道回府,明家又给每家每户都送上了大批土仪。

    说是土仪,其实明家拿来送人的东西跟“土”字完全沾不上边儿。

    他们送给各家各户的,除了小巧精致的首饰、物美价廉的布料、县城女子尤其喜爱的某些胭脂水粉、大伙儿吃了还想再吃的特色小食,就是那些行脚商人贩卖到福兴县的各种新奇玩意儿。

    比如南地过来的最新款式的梳篦、铜镜、梳妆匣子,带着花香味儿的小巧香胰子,再不然就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瓷娃娃、竹蜻蜓、小木马、九连环...

    至于明月和喻嘉言,他们送给各家各户的东西就不像明家那样一视同仁了。

    除了明面上的四样礼(两匹细布、两匹粗布、两罐茶叶、两封糕点),明月还另外给自己的外祖母陶老太、一直把她当亲孙女疼的郑老太每人添了一对赤金手镯,给自己的两个姑姑、两位舅母每人添了一支赤金簪子,给自己的大表姐郑有妍添了一对缠枝花纹的银手镯,给自己的两个小表妹、若干小表弟、几个小侄子每人发了两个一两重的小银锞子。

    虽然这些人家并没有全家出动,但明家也好,喻家也罢,他们在送礼的时候却都不会把没来的亲戚给落下。

    按照各家人数把东西交给前来参加三郎婚礼的老太太们,老太太们自然就会把东西带回去交给自己家里那些留守的晚辈。

    除此之外,明月还托谢氏带了一大堆东西给留在五里屯养胎的黄小英。

    临别之前,明月再三叮嘱自家三叔,“...我和大哥他们都不在家,您可千万别往西山跑,现在咱家也不差这点儿钱了。”

    明塘嘿嘿的笑,他压低声音,一脸苦恼的对着明月吐槽,“你是不知道,你三婶儿盯我盯得可紧了。有她盯着我,我连南山都很少去了。”

    明月忍俊不禁,“看来我奶很有必要给我三婶儿发点儿辛苦钱。就三叔你的这性子,我三婶儿要看住你肯定费老鼻子劲儿了。”

    明塘挠挠头,“你这丫头!你三叔好歹也是三个孩子的爹了,你就不能给我留点儿面子么”

    明月抿了嘴儿笑,她就喜欢看自家三叔口是心非的秀恩爱,说起来,像他和周氏这种算得上是因为“自由恋爱”而结成的婚姻,明月在古代还是第一次见到。

    一家人依依惜别,你跟我说几句,我又跟他说几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个多时辰,最后还是明老爷子发了话,明月等留在县城的人这才簇拥着准备返回五里屯的明老爷子等人去前院儿乘坐骡车。

    早就在等着明家诸人的王家人听到动静,忙拎了大包小包从屋里出来。

    明许于是又吩咐家里的下人驾着骡车,去他家的那栋三进院子以及斜对门儿的喻家宅子接明家的其他亲戚。

    “少爷,少爷,顾少爷来了,说是奉了顾夫人的命令来给咱家老太爷、老太太送程仪的。”

    明许正忙着,他的贴身小厮却突然气喘吁吁从大门外头跑了进来。

    “还有古少爷和池少爷他们,”被喻嘉言派去给明家下人帮忙的小厮平安紧接着也气喘吁吁跑了进来,“小的看到他们带了好多东西。”

    明许一听忙加快脚步朝外走去,一边走他一边对着喻嘉言以及自己的几个弟弟招手,“都跟我出去迎一迎他们。”

    几人闻言立马跟了上去,正准备上车的明老爷子等人则被明月请到了一进院子的正房堂屋稍作等待。

    同样听到了明许贴身小厮喊话的王家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明老太的侄儿媳妇才一脸艳羡的对谢氏小声嘀咕,“嫂子啊,你家这是真的起来了啊。这知县夫人不仅来参加你家的宴会,而且还巴巴的派了侄儿来给我大姑、大姑父送啥程、程仪,这可是把你们当成亲戚朋友在走动了。”

    谢氏红光满面,嘴上看似谦虚实则自豪的说着,“这我们可不敢当。只不过是孩子们在跟着知县大人读书而已。”

    明老太的侄儿媳妇羡慕的眼毛绿光,“哎呦,这可是旁人求也求不来的大好事儿!有了知县大人教着,你家的几个孩子那还不妥妥考个举人回来。”

    这大话谢氏可不敢说,她是个实在人,虽然以自己的几个儿子为傲,但却从来不会毫无根据的吹牛皮。

    她对着明老太的侄儿媳妇连连摆手,“可不敢这么说。知县大人虽然教的好,可这读书也是要看天分的。”

    明老太的侄儿媳妇还要再说,明许等人却已经迎了他们的几个同窗进来。

    远远看到自家儿子带着一大群人朝这边走,谢氏忙吩咐了小丫鬟去给大伙儿上茶水点心。

    明老太的侄儿媳妇见状,只好把自己满肚子的艳羡全都悄悄咽了回去。

    与她怀着同样心情的,还有她的公公婆婆、叔叔婶子、丈夫小叔、妯娌小姑等一大票王家人,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份艳羡挂在嘴边。



第164章 种稻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月有光人有情 ”查找最新章节!

    送走明老爷子等人,明月他们这些留在县城的人便就再度投入到日常琐事里。

    明许、二郎、三郎以及喻嘉言每天都和顾承徽一起,被顾知县训的臊眉耷眼,明地、明月则几乎天天都往城外的庄子上去。

    一来他们两家所有的庄子都已经开始筹划春耕事宜,二来明月和明许准备拿来种植水稻的那两个庄子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们做主家的随时随地拿主意。

    就在三郎成亲的前一天,明家和喻家的庄子外头总算修好了两道可供两家庄子分别引入活水的宽阔水渠。

    因着河岸那头儿地势低、庄子那头儿地势高,负责挖渠引水的匠人为了能让河水顺利流入庄子,只能把河岸那头儿用大石略微垫高。

    明月陪着明地把整整两条水渠走了个遍,直到确认水渠的修建并没有任何问题,两人这才结算了工钱给那领头的匠人。

    领头的匠人喜滋滋收了银钱,然后又主动让人用河岸旁边的巨大水车引水上来。

    明月和明地也没跟他客气,两人亲眼看着那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之下转了起来,然后那河水就被引入到了修好的水渠里。

    水渠里的河水缓缓流向明月的庄子,然后又分成一小股一小股的细细水流,流进她准备用来种稻的那些田地。

    确认了这边的用水没有任何问题,那匠人又让人开始试验明家的水车的水渠。

    直到明家那边也有河水流进田里,那匠人这才收拾了东西,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包袱款款回家去。

    因着那匠人活计干的非常出色,明月一高兴,索性让平安另外打赏了那匠人一两银子的辛苦费。甚至就连他带来的徒弟和长工,明月也每人给了他们一百文钱作为奖励。

    那匠人一脸高兴的带着人走了,明月和鹅明地则开始看着下人为种植水稻做准备。

    顾夫人的哥哥刘大郎比他们这两个做主家的还要忙碌一些,为了对得起明家和喻家给的那白.花.花、沉甸甸的一大注银子,刘大郎绞尽脑汁,拿出了自己看家的本事。

    明地和明月派了庄子里已经签下死契、勤快能干且又老实本分的下人全程跟着刘大郎学习。

    翻土、选种、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每个步骤刘大郎都会认认真真教导那些跟着他学习种稻的下人。

    与下人们一起接受刘大郎教导的还有明地和明月,两人虽然不是天天都在,但该学的却半点儿也没有漏掉过。

    还有喻嘉言和明许几个,只要是休息日,他们基本都会跟着明地和明月去到庄子上学习如何种稻。

    这是他们自己愿意的,同时也是明月要求的。明家的所有孩子,无论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明月都有提醒家里长辈不要把他们养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九月,忙碌了大半年的明家人和喻家人再次迎来丰收季,水稻果然如同明月所说,成功在福兴县安家落户。

    她的稻田养鱼试验田也取得了极大成功,虽然养出来的鲤鱼、草鱼个头较小,但味道却比池塘里它们的那些同类要好。

    甫一上市,那些稻田里养出来的小小鱼儿就被老饕们千方百计买了回去,到最后,明家想要留下自己尝鲜的几篓子也被他们当成礼物送给了上门购买的朋友和熟人。

    明月心疼自己娘家人,等到明家彻底没了这种鱼,她在商量过喻嘉言之后,就开始隔三差五的往明家送鱼。

    明许为此还特特上门谢了一回她和喻嘉言,“...得亏那鱼才一收上来我就让人送了一批回去五里屯,不然咱爷咱奶都捞不着吃上几顿尝尝鲜。”

    明月笑着安慰他,“有了今年的经验,明年咱们就可以种更多稻子、养更多这种小鱼了。到时候咱们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

    明许闻言不由笑了起来,“那等收完秋,咱们可得再多买几个庄子回来。”

    “我已经跟孙牙人打过招呼了,他说会帮咱们留意着。”喻嘉言亲手倒了一杯清茶给明许,“明年咱们是不是要在所有稻田里面都养鱼”

    他有此一问,鱼的抢手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他家庄子上那五十亩养了鱼的稻田,稻谷产量居然比另外五十亩没养鱼的稻田提高了约么一成左右。

    明家庄子上的两块对比田也是一样,养了鱼的六十亩田,收成比没养鱼的六十亩田要多出一成左右。

    对比如此鲜明,莫说明许他们这些首次种稻的,就是刘大郎和顾知县这种种稻老手都大感惊奇。

    顾知县甚至为此专门找了明月一次,问她能不能让刘大郎把这法子传回他们的老家南沙县。

    明月当然不会说不行,她固然很想走在多数人前面,靠着“新奇”二字多赚钱,但是这却并不代表她是那种死要钱的人。

    农耕技术的进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条件,如果她没那个本事也就罢了,可她偏偏有幸在现代耳濡目染近三十年。

    她只是个普通人,做不到兼济天下那么伟大,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却不会拒绝传授一些来自现代的宝贵农耕经验给这些“古人”。

    就像之前明家种红薯、土豆、玉米、辣椒、西红柿、花生、向日葵等新奇作物,过了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明家就会陆续把种植手法传授给亲戚、乡邻、熟人。

    还有她家利用山林和水塘发展副业的法子,她家也已经陆续传授给了福兴县的很多人家。

    广结善缘,这也是明家在福兴县会有那么多“熟人”的原因所在。

    “...不止是稻田养鱼,我还可以让人教一下刘叔怎么利用那些不值钱的山包、水塘挣钱。”明月说着就将视线转移到了刘大郎身上,“只是这样一来,刘叔怕是就要在福兴县再多待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刘大郎喜得直搓手,“那我让人给家里捎给信儿。”

    他是个勤快人,在福兴县的这几个月,他没少帮着明家和喻家庄子上的下人做事,那些下人一来喜欢他为人,二来主家早有交代,所以很快就和他打成一片、要好起来。

    随着彼此之间距离的拉近了,刘大郎没少听那些下人吹嘘明家和喻家的发家史,所以明月提到的“山林种果树养鸡鸭、池塘种莲藕养鱼虾”的赚钱方法,他其实也是有所耳闻的。

    如今明月愿意教他,他能不高兴才怪。



第164章 种稻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月有光人有情 ”查找最新章节!

    送走明老爷子等人,明月他们这些留在县城的人便就再度投入到日常琐事里。

    明许、二郎、三郎以及喻嘉言每天都和顾承徽一起,被顾知县训的臊眉耷眼,明地、明月则几乎天天都往城外的庄子上去。

    一来他们两家所有的庄子都已经开始筹划春耕事宜,二来明月和明许准备拿来种植水稻的那两个庄子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们做主家的随时随地拿主意。

    就在三郎成亲的前一天,明家和喻家的庄子外头总算修好了两道可供两家庄子分别引入活水的宽阔水渠。

    因着河岸那头儿地势低、庄子那头儿地势高,负责挖渠引水的匠人为了能让河水顺利流入庄子,只能把河岸那头儿用大石略微垫高。

    明月陪着明地把整整两条水渠走了个遍,直到确认水渠的修建并没有任何问题,两人这才结算了工钱给那领头的匠人。

    领头的匠人喜滋滋收了银钱,然后又主动让人用河岸旁边的巨大水车引水上来。

    明月和明地也没跟他客气,两人亲眼看着那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之下转了起来,然后那河水就被引入到了修好的水渠里。
1...7374757677...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