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明月有光人有情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瑚

    水渠里的河水缓缓流向明月的庄子,然后又分成一小股一小股的细细水流,流进她准备用来种稻的那些田地。

    确认了这边的用水没有任何问题,那匠人又让人开始试验明家的水车的水渠。

    直到明家那边也有河水流进田里,那匠人这才收拾了东西,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包袱款款回家去。

    因着那匠人活计干的非常出色,明月一高兴,索性让平安另外打赏了那匠人一两银子的辛苦费。甚至就连他带来的徒弟和长工,明月也每人给了他们一百文钱作为奖励。

    那匠人一脸高兴的带着人走了,明月和鹅明地则开始看着下人为种植水稻做准备。

    顾夫人的哥哥刘大郎比他们这两个做主家的还要忙碌一些,为了对得起明家和喻家给的那白.花.花、沉甸甸的一大注银子,刘大郎绞尽脑汁,拿出了自己看家的本事。

    明地和明月派了庄子里已经签下死契、勤快能干且又老实本分的下人全程跟着刘大郎学习。

    翻土、选种、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每个步骤刘大郎都会认认真真教导那些跟着他学习种稻的下人。

    与下人们一起接受刘大郎教导的还有明地和明月,两人虽然不是天天都在,但该学的却半点儿也没有漏掉过。

    还有喻嘉言和明许几个,只要是休息日,他们基本都会跟着明地和明月去到庄子上学习如何种稻。

    这是他们自己愿意的,同时也是明月要求的。明家的所有孩子,无论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明月都有提醒家里长辈不要把他们养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九月,忙碌了大半年的明家人和喻家人再次迎来丰收季,水稻果然如同明月所说,成功在福兴县安家落户。

    她的稻田养鱼试验田也取得了极大成功,虽然养出来的鲤鱼、草鱼个头较小,但味道却比池塘里它们的那些同类要好。

    甫一上市,那些稻田里养出来的小小鱼儿就被老饕们千方百计买了回去,到最后,明家想要留下自己尝鲜的几篓子也被他们当成礼物送给了上门购买的朋友和熟人。

    明月心疼自己娘家人,等到明家彻底没了这种鱼,她在商量过喻嘉言之后,就开始隔三差五的往明家送鱼。

    明许为此还特特上门谢了一回她和喻嘉言,“...得亏那鱼才一收上来我就让人送了一批回去五里屯,不然咱爷咱奶都捞不着吃上几顿尝尝鲜。”

    明月笑着安慰他,“有了今年的经验,明年咱们就可以种更多稻子、养更多这种小鱼了。到时候咱们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

    明许闻言不由笑了起来,“那等收完秋,咱们可得再多买几个庄子回来。”

    “我已经跟孙牙人打过招呼了,他说会帮咱们留意着。”喻嘉言亲手倒了一杯清茶给明许,“明年咱们是不是要在所有稻田里面都养鱼”

    他有此一问,鱼的抢手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他家庄子上那五十亩养了鱼的稻田,稻谷产量居然比另外五十亩没养鱼的稻田提高了约么一成左右。

    明家庄子上的两块对比田也是一样,养了鱼的六十亩田,收成比没养鱼的六十亩田要多出一成左右。

    对比如此鲜明,莫说明许他们这些首次种稻的,就是刘大郎和顾知县这种种稻老手都大感惊奇。

    顾知县甚至为此专门找了明月一次,问她能不能让刘大郎把这法子传回他们的老家南沙县。

    明月当然不会说不行,她固然很想走在多数人前面,靠着“新奇”二字多赚钱,但是这却并不代表她是那种死要钱的人。

    农耕技术的进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条件,如果她没那个本事也就罢了,可她偏偏有幸在现代耳濡目染近三十年。

    她只是个普通人,做不到兼济天下那么伟大,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却不会拒绝传授一些来自现代的宝贵农耕经验给这些“古人”。

    就像之前明家种红薯、土豆、玉米、辣椒、西红柿、花生、向日葵等新奇作物,过了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明家就会陆续把种植手法传授给亲戚、乡邻、熟人。

    还有她家利用山林和水塘发展副业的法子,她家也已经陆续传授给了福兴县的很多人家。

    广结善缘,这也是明家在福兴县会有那么多“熟人”的原因所在。

    “...不止是稻田养鱼,我还可以让人教一下刘叔怎么利用那些不值钱的山包、水塘挣钱。”明月说着就将视线转移到了刘大郎身上,“只是这样一来,刘叔怕是就要在福兴县再多待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刘大郎喜得直搓手,“那我让人给家里捎给信儿。”

    他是个勤快人,在福兴县的这几个月,他没少帮着明家和喻家庄子上的下人做事,那些下人一来喜欢他为人,二来主家早有交代,所以很快就和他打成一片、要好起来。

    随着彼此之间距离的拉近了,刘大郎没少听那些下人吹嘘明家和喻家的发家史,所以明月提到的“山林种果树养鸡鸭、池塘种莲藕养鱼虾”的赚钱方法,他其实也是有所耳闻的。

    如今明月愿意教他,他能不高兴才怪。




第165章 配合默契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月有光人有情 ”查找最新章节!

    二十多天后,明家和喻家秋收完毕,刘大郎也已经学会了怎么利用山包和水塘,明许这才把孙牙人之前介绍给他们两家的那个卖鱼虾蟹苗以及藕种的年轻人住哪儿、叫啥一并告诉了刘大郎。

    为了方便他跟对方联系,明许还让孙牙人写了一封短信给那个年轻人。

    刘大郎再三道谢,甚至他还央了顾知县两口子代他设宴款待明家人和喻家人。

    顾知县一口应下,然后赶在刘大郎回去老家之前挑了个好日子宴请明家人和喻嘉言。

    喻家出席宴会的毫无疑问会是明月和喻嘉言,毕竟他们喻家人员有限,而明家则是派了明老太、明地、明许做代表。

    两家分别送了一大车东西给顾家,和以前一样,他们送给顾家的全部都是“不值钱的土特产”。

    因是两家合计着送的,所以送去的东西根本没有重样的。

    明家送了家里女眷亲手晾晒的杏干、桃干、沙果干,亲手腌制的咸鸭蛋,秋天新下来的大米、小米、黄豆、绿豆、红豆、柿子、枣子、梨子、莲子、栗子、榛子、松子儿,池塘里新捞出来的鱼、虾、蟹、藕,喻家就送了磨坊里新磨出来的细腻白面,作坊里新做出来的玉麦面条、番薯粉条、洋芋粉条、腊肉、腊肠、腊鸡、腊鸭、丸子、腐乳、豆腐,林子里新捡回来的土鸡蛋,以及菜地里的最后一茬儿小青菜。

    顾知县一家已经习惯了明家和喻家的这副做派,他们现在也懒得再说“不要再送”这种话了,反正说了对方也不听。

    顾知县两口子想出的应对办法就是,明家和喻家给他们送“土特产”,他们就拿别人送来的布料、首饰、绒花、脂粉、摆件、茶叶、酒水、书籍...做回礼。

    反正这种东西他们家多到根本用不完,偏顾夫人又要顾着她家夫君“知县大人的颜面”,不能把这些东西拿去外面变卖了补贴家用。

    与其把它们放在库房里占地方,顾夫人觉得她还不如挑了明家和喻家能用上的,让他们尽管拿回家里。

    反正能被那些人当成礼物送来顾家的东西都是相对值钱的,明喻两家不管是自己留着用,还是将之当成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这些东西都是很能拿出手的。

    明月对顾夫人的这番应对倒是相当乐见其成,她们这也算是各取所需、互相消化对方手里多余的存货了。

    这种“互通有无”式的礼尚往来,她和明家省心,顾知县和顾夫人也省心。

    顾家请了喻家和明家人去县衙后院吃饭的第二天,刘大郎跟着镖局的车队踏上了返回南沙县的长途旅程。

    一大早,喻嘉言就和明许、明地一起去了城外给刘大郎送行。

    原本明月也想去的,毕竟她昨天都已经答应了顾夫人陪她一起。

    可偏偏她一大早起来就不太舒服,喻嘉言看她没精打采的,心里实在放心不下,索性硬是把她留在了家里,让她等着大夫上门看诊。

    明月拗不过他,只好吩咐冬至多添了十两银子的程仪到送给刘大郎的雕花漆盒里。

    喻嘉言回忆着昨晚明月备下的四样礼,“再添十两就是二十两了,二十两银子、两匹细布、两匹绸缎、两盒茶叶”

    明月点点头,“银元宝我让冬至换成了十两一个的,还有庄子上新送来的小米、白面、粉条、莲藕、腐乳、丸子、腊肉、腊肠、腊鸡、腊鸭,我也让人备了一些放在骡车上。”

    喻嘉言闻言不由轻笑出声,“咱们两家这算是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吗我听大哥说,他打算送几筐番薯、洋芋、玉麦等高产作物的种子给刘家。”

    明月有些惊讶,“这些东西南沙县应该也有吧”

    “南沙县有没有我不清楚,不过刘叔他们老家目前确实没人种这个。”喻嘉言挨着明月坐在炕沿上,“大哥还打算等来年开春,派个下人过去帮着刘家给番薯育苗呢。”

    给番薯育苗是个技术活儿,不是明许让人随便说上几句刘大郎就能做好的,所以明许早就打定了主意,等到来年开春再派下人过去南沙县,手把手传授刘大郎如何给番薯育苗。

    明家和喻家的慷慨大方让刘大郎很是不好意思,他坚持要把之前收的稻种的钱、他教两家下人种稻的钱以及他和他两位弟弟吃饭住店雇镖师的钱全都一文不少的还给明家和喻家,最后还是明许和喻嘉言联合起来对着他好一顿忽悠,顾知县和顾夫人又再三保证会代他还上这份人情,刘大郎这才将信将疑的打消了还钱的念头。

    但是私底下他却下定决心,回去南沙县就把他在福兴县学到的这些东西全都传授给帮着顾知县照看老家宅子和田产的那位堂兄。

    还有明家和喻家给他的这些东西,他也会挑出一部分送去给顾知县的堂兄一家。尤其明家给他的那些高产作物的种子,等到来年开春,他一定会送去一半给顾家。

    这些事情明家和喻家都是不合适插手的,而且他也不知道明许准备等到来年开春再派人去南沙县教他给番薯育苗,所以他并没有跟明家和喻家人提起自己的这番打算。

    倒是顾知县和顾夫人那里,他有简单提了一句。

    顾知县很开心刘大郎在有好事儿的时候能够想到自己堂兄,他让顾承徽亲自写了一封家信回去,然后又让顾承徽紧急采买了一批番薯、洋芋、玉麦送回老家给他堂兄留着明年做种。

    至于明家送给刘大郎的那一份,顾知县让刘大郎不必折腾,只管全都拉回刘家妥善存放。

    刘大郎倒也听话,回到老家之后,他果然就只送了布匹、吃食、茶叶等物去顾知县的堂兄家。

    顾知县的嫂嫂原本还在抱怨顾夫人一门心思只拉拔自己的娘家人,结果刘大郎却很快捎了她大儿子顾承徽的亲笔信到她家。

    和顾承徽的亲笔信一起送来的还有顾夫人为他们一家准备的各色礼物,再加上刘大郎又从自家的那份儿里头挑了几样好的送给他们,顾知县的堂兄堂嫂顿时芥蒂全消。

    两人先是欢欢喜喜看了自家儿子写来的信,然后又怀着心虚和愧疚的情绪,整治了满满一大桌的鸡鱼肉蛋招待刘大郎。



第165章 配合默契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月有光人有情 ”查找最新章节!

    二十多天后,明家和喻家秋收完毕,刘大郎也已经学会了怎么利用山包和水塘,明许这才把孙牙人之前介绍给他们两家的那个卖鱼虾蟹苗以及藕种的年轻人住哪儿、叫啥一并告诉了刘大郎。

    为了方便他跟对方联系,明许还让孙牙人写了一封短信给那个年轻人。

    刘大郎再三道谢,甚至他还央了顾知县两口子代他设宴款待明家人和喻家人。

    顾知县一口应下,然后赶在刘大郎回去老家之前挑了个好日子宴请明家人和喻嘉言。

    喻家出席宴会的毫无疑问会是明月和喻嘉言,毕竟他们喻家人员有限,而明家则是派了明老太、明地、明许做代表。

    两家分别送了一大车东西给顾家,和以前一样,他们送给顾家的全部都是“不值钱的土特产”。

    因是两家合计着送的,所以送去的东西根本没有重样的。

    明家送了家里女眷亲手晾晒的杏干、桃干、沙果干,亲手腌制的咸鸭蛋,秋天新下来的大米、小米、黄豆、绿豆、红豆、柿子、枣子、梨子、莲子、栗子、榛子、松子儿,池塘里新捞出来的鱼、虾、蟹、藕,喻家就送了磨坊里新磨出来的细腻白面,作坊里新做出来的玉麦面条、番薯粉条、洋芋粉条、腊肉、腊肠、腊鸡、腊鸭、丸子、腐乳、豆腐,林子里新捡回来的土鸡蛋,以及菜地里的最后一茬儿小青菜。

    顾知县一家已经习惯了明家和喻家的这副做派,他们现在也懒得再说“不要再送”这种话了,反正说了对方也不听。

    顾知县两口子想出的应对办法就是,明家和喻家给他们送“土特产”,他们就拿别人送来的布料、首饰、绒花、脂粉、摆件、茶叶、酒水、书籍...做回礼。

    反正这种东西他们家多到根本用不完,偏顾夫人又要顾着她家夫君“知县大人的颜面”,不能把这些东西拿去外面变卖了补贴家用。

    与其把它们放在库房里占地方,顾夫人觉得她还不如挑了明家和喻家能用上的,让他们尽管拿回家里。

    反正能被那些人当成礼物送来顾家的东西都是相对值钱的,明喻两家不管是自己留着用,还是将之当成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这些东西都是很能拿出手的。

    明月对顾夫人的这番应对倒是相当乐见其成,她们这也算是各取所需、互相消化对方手里多余的存货了。

    这种“互通有无”式的礼尚往来,她和明家省心,顾知县和顾夫人也省心。

    顾家请了喻家和明家人去县衙后院吃饭的第二天,刘大郎跟着镖局的车队踏上了返回南沙县的长途旅程。

    一大早,喻嘉言就和明许、明地一起去了城外给刘大郎送行。

    原本明月也想去的,毕竟她昨天都已经答应了顾夫人陪她一起。

    可偏偏她一大早起来就不太舒服,喻嘉言看她没精打采的,心里实在放心不下,索性硬是把她留在了家里,让她等着大夫上门看诊。

    明月拗不过他,只好吩咐冬至多添了十两银子的程仪到送给刘大郎的雕花漆盒里。

    喻嘉言回忆着昨晚明月备下的四样礼,“再添十两就是二十两了,二十两银子、两匹细布、两匹绸缎、两盒茶叶”

    明月点点头,“银元宝我让冬至换成了十两一个的,还有庄子上新送来的小米、白面、粉条、莲藕、腐乳、丸子、腊肉、腊肠、腊鸡、腊鸭,我也让人备了一些放在骡车上。”
1...7475767778...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