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白云深处有为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赵括是谁?”小太子好奇了。
吴有为又解释了一遍,赵括,以及他纸上谈兵的典故小太子明白了:“孤懂了。”
“吴大学士,那个,难道要太子殿下去下田吗?”总管太监在一边憋不住了,这么小的孩子,就算是在外面,穷人家,也不会让他下田的啊?
“这个好办,将东宫花园子清理出来一块地方,专门给太子殿下种田用,整理田地,下种子,育苗什么的,不要别人动手,就让太子殿下亲自动手。”吴有为道:“太子殿下还小,不用真的下田,去了也干不了什么,先从小菜园子开始吧。”
不就是开心农场古代简装版么,在现代的时候,各个学校还有实践一角呢,但其实就是圈一块地方,种点小菜而已。
“那要种什么?”小太子明显对自己亲自动手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小白菜,小水萝卜吧。”吴有为道:“还可以种点小香菜。”
这都是容易成活又培育期短暂的农作物,小时候就能吃,大了也能做菜用。
总管太监以为吴有为是照顾小太子年幼,故意找了这种简单的小菜给小太子种植,心里感激的不行。
于是,慈庆宫的花坛子,改成了给小太子实习农活的菜园子。
“好呀!”小太子已经开始幻想,自己种菜,然后送给父皇母后吃,嗯,还有皇祖母,还有大姐和五姐以及弟弟。
“实践课不止是让太子殿下去体会农人的辛苦,还有节俭。”吴有为道:“到时候太子殿下就知道了。”
例如化学实验,例如下地种田。
“嗯!”小太子兴致勃勃的道:“自然是什么?”
“自然啊,是_门很深很有意思的学科......。”吴有为慢悠悠的给小太子讲解。
小太子这一天,只有早上的时候辛苦了一些。
万通在教过小太子练武后就出宫去锦衣卫的衙门办差了,而吴有为午饭都是在宫里用的,跟太子殿下一起吃的御宴,因为是第一天上课,宪宗皇帝特意赏赐了四道菜,王皇后赏赐了两道,万贵妃赏赐了一道汤,周太后则是在饭后赏赐了点心过来。
吴有为吃着皇帝吃的肉菜,皇后吃的素菜,贵妃喝的汤,太后用的点心,心里却很感慨:在什么时候,教育都是受人尊重的,哪怕是对方贵为天家,还是要给教育自己孩子的老师送礼啊!
以后这就成了惯例,每顿饭都是这样的惯例赏赐,东宫本身不开火,从御膳房那边送来,连带着这几位的赏赐一起来了。
第一天上课,其实就敲定了课程表,下课后,吴有为去求见了宪宗皇帝,呈送了课程表给他过目:“臣已经与太子殿下商议过了,这是课程表,上午的语文课,可以请两位先生教习,不过臣建议,最好是请一位,教授的书本,最好是一个,这样方便太子殿下熟读。”
“上午下午都是你一个。”宪宗皇帝却在看过后满意的点头:“暂时他们都没那个时间。”
吴有为一愣:“那可是太子殿下......怎么会没有时间?”
难道他们都反对立太子,干脆给太子殿下来了个冷暴力?
这可就让吴有为生气了,都被立为太子了,你们冷暴力是个什么意思?
“不是。”宪宗皇帝笑着摆了摆手:“是朕,想重开互市。”吴有为一听,眼睛都直了:“重开......互市?”
互市指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族间,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中国与外国之贸易,亦称通商或通市。
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贸易。
汉朝还在边境关口设关市,作为与少数民族的互市市场。
“互市”之称,始于东汉与乌桓、鲜卑、匈奴等族的贸易。
互市盛衰与政治、军事斗争密切相关。
魏、晋以后,又称“交市”。时陆路贸易更加繁荣,海上贸易也开始发展。而到了隋代,在西北边境设交市监,掌互市事。
唐贞观六年改称互市监。沿边设互市场,以马市为主。
后设市舶使,掌管南海贸易。
中唐以后,东南海运大盛,海上贸易超过陆上,广州、交州、扬州、泉州成为重要商港,至五代,设博易务。
时互市皆处于政府严格控制下,贸易物品多有限制。
文宗大和时,除敕准互市者外,普通人“不得与诸藩客钱物交易”。
五代时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676
,私贸兴起,后周始许民与回鹘私市。
宋、辽、金、元在边境设榷场互市。
在那个时候,海外通商更加重要。
尤其是宋代,于广州、临安、明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还有密州板桥镇、上海镇、华亭县、青龙镇、江阴、温州等处设舶务和舶场。
元代因为是少数民族开创,所以它只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设市舶司。
到了明朝,永乐时期,依然沿用元代的规制,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仅准贡舶互市。
也就是送贡品的外邦船只可以互市,做买卖,别的是不允许的。
而在北边,只有边民互市。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陆路边境二十公里以内,经朝廷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而且大明还有规定,寸铁不许出关。
哪怕是锅铲子、切菜割肉的刀子,都不许!
虽然大明的这一硬性规定很极端,却愣是拖垮了蒙古的铁骑。
因为“寸铁”不许出关,蒙古那边连铁锅都少见,谁家要是有一口铁锅,那简直是让人羡慕。
也因为此,当年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蒙古的铁骑,过了这么多年,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大明跟他们做买卖的人,贩卖的最多的是茶、盐、糖和布匹。
突然朝廷要开互市,这是怎么回事?
“大臣们......能允许么?”吴有为担心的是那些大臣们,尽管他们都忠于大明,却也迂腐的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第439章实践......出真知
“他们倒是想,可朕想开互市。”宪宗皇帝霸气的道:“朕是发现了,他们的话,听,是忠言,不听,就是风!”
这是当“耳旁风”吹过了就算......。
“是吗?”吴有为吸了吸鼻子:“那太子殿下暂时由臣一个人教导了。”
“不错。”宪宗皇帝点头:“朕详细你的能力!”吴有为更加觉得压力大了:“臣一定好好教导太子殿下。”
宪宗皇帝却语出惊人道:“除了教导太子,还得给朕弄个边贸计划。”
“啊?”吴有为觉得自己幻听了:“边贸跟臣有什么关系?”
“你放心,朕不会说是你做的计划书。”宪宗皇帝以为他怕人知道他参与其中,尤其是边贸,一直是朝臣们的一块心病:“你作好了,我让别人出头。”
意思就是怕出头的橼子先烂,让吴有为避开风头。
“不是,臣自己作的自己署名。”吴有为却是很有担当的道:“臣可是有文财神之称的人,臣说开边贸太对了!”
吴有为兴奋不已:“臣可以设一个陷阱,让外族,再也不敢朝我大明呲一呲牙!”
“哦?”宪宗皇帝来了兴致:“说说看?”
“皇上,我们给他们吃的,喝的,穿的,戴的,让他们完全依靠我大明生存,谁敢对我大明不恭敬,就断了他的粮食,断了他们的酒水供应,他们吃惯了粮食,还能回到过去那只吃肉的生活么?”吴有为道:“再派人过去开设学校,过个百八十年的,都说我大明的语言......。”
说白了,就是一手捏住民生,让对方不得不依赖大明生存,最后文化入侵,等都通化的差不多了,哪些地方会主动加入大明。
宪宗皇帝点头:“不错,你以前提过,朕当时没想明白,不过现在想明白了。”
吴有为大喜,他鼓动宪宗皇帝边贸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大明缺马,自从河套地区失去之后,大明就更缺了。
现在河套地区被回,大明也算有了个养马的地方,可是这马匹毕竟不如真正草原上的马匹好,少数民族们也不傻,人家卖给你的马,都是母马,不给公马,也就是种马。
普通的马匹,跟好的母马配,生下来的马驹就不如种马跟母马配生下的好。
所以双方都是这么控制着,控制着,那点感情控制来控制去的就越发的淡薄了,只剩下相互的防备。
大明干脆关了互市,只有民间一点点的私人交易。
如果是朝廷开设的互市,那肯定是交易的量大,粮食,布匹,棉花,盐巴,白糖,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需要的,而关外的牛、羊以及马匹,也是大明想要的。
俩人说了好一会儿,宪宗皇帝同意了吴有为安排的课程表,而吴有为也有时间给宪宗皇帝规划一个庞大的计划。
等吴有为走了,宪宗皇帝才起身,去了慈庆宫。
慈庆宫里头,小太子正在被人按摩,哪怕一天都没干什么,可他也觉得疼。
宪宗皇帝这个无良的父亲却笑的哈哈的,小太子好奇了:“父皇,你当年也是这样吗?”
“不是。”宪宗皇帝摇头:“父皇当年可没有你这么好命,还有人教你武艺,读书的先生,不是状元就是探花。”
当年他那情况,谁敢教他读书习武啊?
恨不得离他八百丈远,省得惹麻烦上身。
就连袁彬,想教导他,保护先帝,都是偷偷摸摸的,甚至不敢露脸。
“哦?”小太子被按摩好了,站了起来:“父皇,你小时候怎么过的呀?”
“父皇小时候啊......。”宪宗皇帝陷入了回忆,被万贞儿护着,战战兢兢的长大,他们都说自己太过宠爱贞儿。
并非是自己宠她,而是前二十年,她护着自己,现在,她给自己生儿育女,也该轮到他护着她了。
吴有为回到家里,万通也下了衙门,俩人在餐桌上吃晚饭,因为深秋马上就要到初冬了,暖房那边已经开始育苗,他们的餐桌上就有了醋椒小白菜这道小菜。
一边吃一边聊着天。
万通的锦衣卫现在正在整合,加上十二团营那边,振威营的几个成手已经被分配了出去,帮忙训练整个团营。
而吴有为则是要弄个计划书给宪宗皇帝。
十月末,正式入冬了,在南方那六七年,让吴有为忘记了北方的寒冷,结果一大早出门,一口哈出去,雾气腾腾。
“穿厚一点。”万通用一个墨色的狐皮大氅将吴有为包了个结结实实。
“这么冷了啊!”吴有为跺了跺脚丫子:“你今天怎么没进宫?”
“不是你说的么?每隔九天放一天假,太子殿下说了,文武都一样。”万通道:“今天你回莫灵山庄,我跟你一起去。”
“好啊!”吴有为上了马车,万通跟他一起钻了进来。
吴有为回到莫灵山庄,是主持秋后的慈善事业,该开始到处送东西了。
因为这两年赚的钱更多了,吴有为的东西和钱也翻了一倍的捐出去,再加上,他也想儿子了。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677
明德还是那样,不过吴有为跟万通到的时候,他正骑在一头老牛的身上,慢悠悠的往回走。
而在这牛身后,还跟着比牛小了一圈的......俩藏獒!
就是小时候吴有为养着的俩吐蕃小犬,现在都长大了。
吴有为都看愣了:“你这是干什么呢?”
“爹!”小明德一片腿儿就下来了:“你怎么回来了?”
“不是,你这是干什么去了?”吴有为看到牛身上还铺着个针脚细密的素色的棉垫子,垫子上有绑带,捆在牛身上。
跟马鞍子似的,这是牛鞍子......。
“我放牛去了呀!”小明德还挺自得:“艾玛,他们都放不好,就我这牛听话。”
吴有为看了看两头对着老牛虎视眈眈的藏獒,再看看正用委屈的眼神看着吴有为这个主人的老牛,他都无语了:“行了,回去吧。”
“万......干爹好!”小明德看到万通,想叫人,但是突然看到万通板着的脸,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想的,突然开口换了个称呼。
万通一愣,嘴角微翘:“嗯。”
干爹?
也行!
“万干爹?”吴有为一愣:“你什么时候成他的干爹了?”
他怎么不知道?
“你给太子殿下上课的时候。”万通很平淡的道:“走了,回去了。”
“哦。”吴有为本来想帮小明德骑牛上去,结果这孩子自己一片腿儿,又上去了。
那叫一个利索啊!
绝对不是干了一两次的架势。
吴有为只好牵着牛往回走,小明德畴瑟的不行,牛后面跟着的两只藏獒也甩了甩尾巴,颠颠的跟了上去。
回到莫灵山庄,林素管家吓了一跳,怎么是老爷牵着牛,牛背上骑着大少爷呢?
这是个什么组合?
回来后,自然是洗漱,吃饭,和家里人团聚。
吴伊儿已经嫁人了,阿珍姨娘现在也跟海娟姨娘一样,隔三差五的去一趟女儿家,每次家里都有给她们预备一些伴手礼。
有的时候是一匹上用的缎子,有的时候是新研究出来的点心,总之,不能空手登门拜访。
只有王芊芊,依然在家里闷着,自从去求神拜佛,被吴瑛单独抓住胁迫后,她每次去庙里道观,都是一大堆人一起行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从来不出后院的二门。
过的真的比大家闺秀还大家闺秀。
但是大家闺秀还有出嫁的一日,她却是只能守着儿子过了。
一直到晚上,林素管家才送来秋季的账本,吴有为过目了一遍,批准了之后,他就回去休息了。
在家一日,过了夜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回了京城,给太子殿下上课。
吴有为以为宪宗皇帝起码会在明年春天才会下令互市,结果他立刻就动手了。
冬十月戊申,复立哈密卫于苦峪谷,给士田牛种。
苦峪谷那里又称为“苦峪城”,古时候也叫“瓜州故城m、”晋昌故城“等,遗址位于西部甘肃省的安西县,是一处隋唐时期的郡城遗址。
原名叫锁阳城,据史料记载,锁阳城始建于汉,兴于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
因为是关外为数不多的一个卫所,那里靠近沙漠,种植困难。
吴有为正好在教导小太子自然课,于是小太子好奇的问:“沙漠为什么种不了东西?”
“因为沙子无法长时间的湿润,沙漠锁不住水汽......。”吴有为跟他解释了一下沙漠,以及沙漠化的危害。
甚至为此,一大一小还让人模拟了一下“水土流失”。
吴有为也给宪宗皇帝上了奏折,要求在那卫所附近,累积高大的水泥城墙,并打造深水井,另外,种植胡桃树抵抗风沙。
宪宗皇帝批准了,只是只能在城内种植树木,城外依然是一片荒漠,这可以理解,这是怕外头也种了之后,长成了大树,敌人来攻城,可就有造攻城器具的木料了。不过,固定水土防风沙的不一定都要种植胡桃木,可以种植矮小的灌木嘛。
沙棘树就挺好,只有半人高,且都是软枝条,绝对给不了敌人任何的帮助。
于是吴有为又上了一本奏折,这本宪宗皇帝也批准了。
进了冬月,天上开始飘起了雪花,不过西南却来了捷报,十一月,张瓒破松潘叠溪苗。
朝中在年前有这么一个喜事发生,当然值得大肆庆祝了。
这会儿又有人想起了原来太子殿下诞生的时候,便有不断的捷报传来,现在太子殿下入主东宫,这么快就又有捷报了。
以前说的是“破军星命”,现在都改口了。
都说成化帝洪福齐天,太子殿下福泽绵长。
进了腊月,天气越来越冷了,偏偏答应太子殿下的实践课,也要开始实行了。
第一次,吴有为带着小太子去逛了逛宫门口,当然,是在前宫的范围内。
第二次,则是带着他去了庆丰司,拎了两只小兔子回来养活。
第三次,是去了磨坊,看小麦是如何成粉的。
第四次......该去哪儿呢?
这都腊月了,腊八,出去喝粥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宫里吃,那么,吴有为就跟他说了腊八的起源,以及习俗。
于是在腊月里,吴有为事先跟总管太监说过了,在那八那天,带着小太子,在东宫里翻箱倒柜,找到了够煮一大锅腊八粥的各种食材。
包括总管太监压在箱子里的一袋红小豆,据说是他年轻的时候挨过饿,现在不挨饿了,却也习惯的在箱子里放点什么,红小豆好,不生虫子。
在负责打扫的小太监住的角房里翻出来的半袋生的花生,据说是小太监晚上饿了后,吃的零嘴儿。
在奶娘的房间里翻出来的红枣;大宫女的铺盖里翻出来的核桃;小宫女儿玩耍的口袋里掏出来的玉米粒......。
第440章出门逛街
小太子很兴奋的拎着一个小口袋去了东宫的小厨房,让丫鬟烧火,奶娘亲自煮,他在一边要看着腊八粥。
这可是他找来的东西呢!
吴有为又在厨房里翻出来大米、小米和糯米等,添在里头,这一锅煮下来,起码能分个百八十碗的了。
“煮好了送给皇祖母一碗、父皇一碗......母后一碗,母妃一碗......。”小太子守在锅边,正在分他的腊八粥。
只是吴有为没想到,小太子将王皇后排在了万贵妃之前,而且按照这个排序的方式,正好是整个皇宫的金字塔。
当然,仅限皇宫范围内,第一个就是周太后,第二个就是宪宗皇帝,第三个应该是万贵妃,可是按照规矩,第三个却是王皇后。
这不得不说,这个排序拿出去,朝臣们都挑不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678
出毛病。
煮好了之后,果然,小太子让他的奶娘亲自送去坤宁宫;东宫总管送的是乾清宫;而周太后那里,是他亲自去送的。
吴有为也被赏赐了一碗腊八粥;万家也送了两碗。
从周太后的清宁宫回来之后,小太子拎着腊八粥,去了昭德宫,跟母妃和姐姐弟弟们一起用了一碗。
过了腊八便是年,吴有为在腊月初十的时候,要带小太子出宫。
“带太子殿下去看看年货大集。”吴有为给的理由是这个:“请皇上允许。”
“多带一些人......只在内城转悠。m宪宗皇帝看了看自己御案上的奏折,他还没批完,不能出门......年前事情多啊。
“当然,臣也不可能带太子殿下去外城啊!”吴有为也不可能带小太子去不安全的地方,就算是这样,他们出宫的时候,跟了二十名大内侍卫,二十多个便衣锦衣卫。
以及万通。
万通穿着便服,在宫门口那里,有一辆小马车,给小太子乘坐的,孩子还小,外头又冷,不可能让他自己走路。
小马车容易通行,而且四周都是步行的护卫们,万通都没有骑马。
只有吴有为跟小太子坐在了马车里,小太子穿着低调的松青色棉服,裹着一件貂皮的小斗篷,小皂靴子。
腰间的小腰带上系着翠绿色的小荷包,带着小玉佩,低调而奢华。
不过此时,小太子已经兴奋的不行了:“老师,年货大集人多吗?”
“多啊!”吴有为笑道:“过年了,大家都在准备东西哦!”
他们其实也没敢走太远,只是在内城的繁华街道上停了马车,下了车子之后,小太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外人,不仅握紧了牵着他手的吴有为。
“不怕。”吴有为牵着他的手,指着旁边的一个铺子道:“认识上面的字么?”
“认识。”小太子看到了牌匾:“干果铺子。”
“是啊......。”吴有为给他介绍了一下干果,然后牵着他的手进去了。
能开在内城的铺子,没有一家不是有背景的,同样的,能开在内城的铺子,没有一家是能轻易得罪人的,别人不得罪他们,他们也不能得罪别人。
掌柜的看到进门的两大一小,就知道这是不能得罪的人,而门口立刻就被人站了岗,他也没说什么,而是挥退店小二,自己亲自上来接待:“两位老爷,这位小少爷,看点什么干果?本店有从南边过来的金桔蜜饯。”
好多干果、蜜饯放在一起,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小太子也是吃过见过的,但是他没见过这么多干果放在一起,他见到的最多的干果就是八宝干果攒盒。
里头最多是双层的,放十六个干果。
而干果铺子里起码有八十六种干果。
小太子已经看直了眼睛,吴有为任由他看个够,半天,他才回过神来:“这些都是卖的吗?”
“不错。”吴有为点头,不让掌柜的说话,而是指着上面的装货的斗子:“这里的干果和蜜饯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看看,认识吗?”
小太子兴致勃勃的指着一个道:“这是山植!”
1...215216217218219...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