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白云深处有为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周太后叹了口气:“好吧。”
然后宪宗皇帝来了,周太后就跟他说了:“广德也是......也是为了孩子,毕竟没了父亲,不是什么好事儿。”
“朕就知道。”宪宗皇帝也知道,和离太难了。
不过,也有公主不争馒头争口气!
真的......和离了!
这些驸马里头,唯有淳安长公主的驸马蔡震,是最清白的,跟公主感情也好,公主的管家婆子乃是公主的奶娘,故而小夫妻俩被宪宗皇帝立为典型,大加厚赏。
其次是重庆长公主,但是这是宪宗皇帝的亲姐姐,怕被人说是“任人唯亲”,所以赏赐也有,但是驸马们的后续,则是交给了重庆长公主的驸马周景来做监督者。
吴有为趁机跟太子就此事议论了一天,小太子对此事的看法也很气愤:“既然不喜欢皇姑们,当初别成亲啊?现在又伤人,真是罪该万死。”
“其实,那些管家婆子的事情除外,也要有明文规定。”吴有为道:“例如规定,初一十五,驸马必须在公主府过夜,跟公主同床共枕;规定每个月有十天的时间,驸马必须在公主府中,陪伴公主,那怕是吟诗作地,作画,画眉,都行。这样可以增进夫妻感情,既然公主们脸皮薄,又有条条框框的限制,那就用条条框框将他们夫妻框在里头,让他们即便没感情,也要有亲情。”
“对呀!”小太子随后却皱眉:“那也有点......。”
“强扭的瓜不甜,是吧?”吴有为说出了小太子的心声。
“嗯。”小太子点头:“都......既然不喜欢,何必成夫妻呢?”
“可是,有多少对夫妻,在婚前是见过的?即便是见过一二面,恐怕也是行色匆匆,连相处的时间都没有,怎么了解彼此呢?”吴有为举例跟小太子说了一番一些夫妻成婚前后的区别,尤其是媒人嘴,两张皮,黑的说成白的,白的都能给你污蔑成黑的。
古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是第一关,其次便是媒人了。
听的小太子苦着脸:“现在是大姐姐,将来......孤可怎么办?”
“所以,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让女子走出家门,而不是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说了,我大明律也没有明文规定,说女子不得走出家门啊?”吴有为可是熟读大明律的人:“那些大臣才对臣没有办法,约定俗成,是约定俗成,我不遵守就是了,名声什么的,不在乎,又能怎么样?”
小太子第一次对这个世界改变了看法。
因为吴有为的话,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父皇和母妃。
二人相差十七岁,小时候不懂,但是现在他有点懂了。
这种情况,也是不被世俗所接手的吧?
但是父皇却立了母妃为妃,贵妃,皇贵妃。
又立自己为储君,入主东宫,成为皇太子。
“名声是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强大到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就是恨你入骨,却也拿你没办法的时候,你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吴有为道:“就像现在,皇上下令公主和离,另一边已经开始为公主相看驸马了,大臣们反对,可皇上一意孤行,他们又能如何呢?”
“可是,这不是不接受劝谏吗?”小太子道:“忠言逆耳利于行。”
“那也要他们说的是忠言。”吴有为道:“公主和离之后再嫁人,跟朝政时局有什么关系?他们关心这种事情,对大明有什么用处吗?”
小太子语塞,是啊?
细想一下,这有什么关系?
“或许他们会说,这关乎到妇道,若是真的关系妇道,那也是皇后,是皇贵妃,是那些诰命妇人们的事情,他们作为大臣,作为一个男人,只关心妇道,这就......”吴有为坏笑一下:“说不过去了吧?”
第464章牟俸
结果晚上,小太子去昭德宫用晚膳的时候,就跟宪宗皇帝说了,宪宗皇帝眼睛都亮了。
随后的处置更加的顺利。八月癸已,以直隶、山东灾伤,诏六部条恤民事宜。
南京刑部侍郎金绅巡视江西水灾。
庚戌,湖广被灾秋粮。
甲寅,下巡抚苏、松副都御史牟俸于锦衣卫狱。
吴有为听说锦衣卫要去抓牟俸,赶紧跑去找万通,跟他说了牟俸在后世的评价。
“他是一个很耿直的御史。”吴有为道:“《明史》上对他有单独的传记记载,并且说他刚直不阿,赈灾山东,最后被诬陷下狱,拘囚了半年后,被贬到湖广,过了一年,他死在了谪戍的地方。”
万通想了想牟俸这个人:“哦,他是四川重庆府巴县人,进士出身,档案上记载,生于永乐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国子生身份先后考取四川乡试第四名,会试第164名,军籍,景泰二年第二甲第七名进士。”
吴有为眼巴巴的看着他:“那你们还要去抓他?”
“抓他,也看怎么抓。”万通笑道:“放心吧。”
“嗯。”吴有为道:“你可不要遗臭万年啊!”
“你说这个牟俸,其实我有点印象。”万通道:“他在翰林院散馆之后,便被授以监察御史,巡按云南,时年三十二岁。牟俸这人不畏强权,敢于弹劾镇守金齿的南宁伯毛胜。天顺元年的时候,出任福建佥事。成化初年,晋升为福建副使,跟罗伦关系很好,罗伦也多亏了他,才能在广州那边站稳脚跟,后来因水稻之功,擢升为江西按察使,有政绩,入朝担任太仆寺少卿,因为他任职过江西,便在此次水灾的时候,皇上想起了他,派他去江西巡查。”
“是被人弹劾了吗?”吴有为道:“不然也不会让锦衣卫去抓人。”
“具体是什么事儿,不太清楚,你可以去问一问李东阳他们。”万通摸了摸吴有为的后勃颈:“我去办差了。”
“嗯。”吴有为点了点头。
万通知道吴有为对一些官员有着非同一般的坚持,所以他去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牢房,让人打扫了一番,甚至布置了许多东西。
然后才让万庄亲自带人去将牟俸“请”回来。
“记住,是请回来,而不是抓回来。”万通嘱咐他:“我记得他有父母兄弟和妻子儿女,不要吓到他们。”
“是。”万庄第一次派差,他没带囚车,而是带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717
了十辆大马车,带车厢的那种,乍一看跟举家搬迁似的。
带着五十个锦衣卫就走了。
吴有为在休沐日,去了李东阳的家。
李东阳家里人都认识他,他也不客气,跟李东阳夫人说自己想吃生鱼片。
“那嫂子就让人给你们做,鱼侩还是不错的,正好早上买到了新鲜的黑鱼。”李夫人让人上了绿豆汤和点心就退下了。
没上茶,因为大热天的喝茶容易出汗。
且都下午了,喝茶提神,晚上该睡不着觉了。
李东阳笑道:“你回来后,为了避嫌,也不经常来往了,也就逢年过节能聚一聚。”
“这不是来了么。”吴有为见李夫人走了,便瘫坐在他们家的竹榻上:“自从你当了阁臣,我可不敢随便登门拜访了,万一说咱们结党营私什么的,多不值得。”
“也就你这么想,我跟罗伦可没那么见外。”李东阳道:“倒是怕你,身为东宫现在唯一的先生,你可得好好的教导太子。”
“你们也可以去给他上个课嘛。”吴有为道:“其实太子殿下很好的,一点都不熊。”
害得他那些整治熊孩子的手段都无用武之地了。
“等太子殿下满了十岁再说吧。”李东阳道:“现在事情也多。”
吴有为打听了一下关于牟俸的事情。
“牟俸啊,他是犯了小人。”李东阳道:“抓他回来,其实是情非得已,等派了别人过去调查清楚,就能还他清白了。”
吴有为愣了愣,原来是这样吗?
历史上牟俸是被汪直抓回来的,并且弹劾他。
因为在成化十四年,牟俸到京城议事,汪直请求朝廷捉拿牟俸将他关进监狱。
在此之前,牟俸亲近的侍读学士江朝宗服丧期满回朝,牟俸到九江迎接他,两人一起乘船东下。
因为二人交游广阔,官声清廉。
他们经过的地方,官员们的宴请很丰盛。
汪直于是认为江朝宗为牟俸说好话,一起把他们关进监牢。
讼词牵连到佥事吴扁等十多人,他们一起被逮捕,最后不得善终。
而现在,汪直在南边横行霸道,欺负的那些倭寇叫苦连天。
北边又有杨一清坐镇,加上他弄出来的玉米、土豆等物,天下不再出现饥荒,百姓们不再饥饿。
刘大夏没有烧掉海图,海图在他手里保存的很好。
历史,已经大不相同了。
“嗯嗯!那我就放心了。”吴有为将自己摊成了一张饼。
李东阳笑了:“你怎么会关注他?”
“好奇,听说他刚直不阿,是个倔脾气。”吴有为早就想好了理由:“而且他也是军籍出身。”
因为李东阳也是,所以应该有共同话题。
果然,李东阳对牟俸有了点不一样的关注,毕竟都是军籍出身,知道军籍的孩子想要读出功名来,太难了。
在李东阳这位阁臣家里混了一顿生鱼片,味道十分不错。
晚上他还跟万通说呢:“可好吃了,明天让人也做一顿给你吃。”
“行。”万通摸了摸他:“赶紧睡吧,明天还得去东宫给太子上课呢。h“嗯。”吴有为乖乖入睡了。
第二日,吴有为去给小太子上课,小太子竟然也问起了牟俸。
吴有为将他知道的都跟小太子说了,小太子也对此事关注了。
而万庄的动作很快,不过他们行事低调,将牟俸接到之后,连带着牟俸的父母、兄弟和家眷全都接走了。
不给江西那边官员任何反应的机会,全家都接走。
路快马加鞭的回了京城。
牟俸的家眷被万庄安置在了锦衣卫居住区里的一座三进院落里暂居,并且派人服侍他们,只是不许他们出门,每日自然有人出门买菜做饭,甚至还给他们做了新衣服。
而牟俸以为迎接自己的就算不是大刑伺候,也得是昏暗的牢房。
结果他进了北镇抚司,的确是关在了诏狱,而且牢房里头......跟家里差不多。
的确是牢房,只是牢房一面是一扇大屏风,正好正好遮挡住了床和浴桶,洗澡很方便,而且现在浴桶里就放满了热水,旁边有他夫人给他预备的换洗的两套衣服。
“牟大人舟车劳顿,请先沐浴更衣,您有没有什么饭食是忌口的?例如不吃甜的?咸的?还是不吃辣的?”狱卒比店小二还服侍周到。
“能吃的就行。”牟俸愣愣的道:“这是诏狱?”
“是,这是诏狱。”狱卒道:“那您去洗漱,小的给您预备饭食。”
牟俸都有点傻眼了,木木的洗了个澡,水竟然还挺热乎。
因为是夏天,狱卒过来抬出了浴桶,还给他放了两个盘子,一个放了碎冰,一个放了新鲜的水果。
给他端来的饭菜,一个凉拌茄子,一个红烧排骨,两大碗米饭,一个瓜菜汤。
“明日就要处决我么?”看到这样的饭菜,牟俸第一感觉,就是明天得被砍头了。
“您说笑了。”狱卒道:“这是给您预备的饭食,您赶紧吃了,看会儿书,休息休息吧,大老远的来了。”
牟俸:“!!!”
吃过了饭,还有人给她送来了一箱子的书,放在了他这牢房里的书架上,书籍多是一些话本,嗯,最近几年流行的一位名叫“金庸”的所写,据说都是武林话本。
牟俸:“!!!”
牟俸被羁押在诏狱,这地方,一般人进不来,当然,一般人也出不去。
外头自然有人想知道牟俸到底怎么样了,可是,打听不到啊!
万通带着万庄入宫,万庄第一次办差很是谨慎:“臣下隐匿行踪去看过了,那里的河堤,的确是水泥铸成,并非以次充好。”
因为水泥试验了多次,的确是坚若磐石,并非以次充好。
“那为何会有水患呢?”宪宗皇帝搞不明白了。
“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人去实地验看才行。”万通道:“凭借猜测,是无法确定的。”
他还没说,万庄并不会什么水利工程,去了也只是能检查一下水坝的质量,看不出什么猫腻的。
“那就选人再去看!”宪宗皇帝道:“自从用水泥筑堤之后,很少发生水灾了,哪怕有水患,也被堤坝拦住了,为什么这次不大的水灾,反倒是让一省遭殃?一定要给朕,查清楚!”
宪宗皇帝随后果然召见了工部的人,将工部通水利的一位员外郎封为巡查御史,又从御史台调了两个言官跟着当了副使,拍五十锦衣卫随行,一百御林军护卫,再次去了江西。
而此时,已经立秋,八月十五,中秋夜。
牟俸在牢里,家里人一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可是后来却发现,这里除了不让进出之外,其他的都很好。
好吃好喝,供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718
吃供住。
每曰还没什么活儿干,一个个反倒是气色好了许多。
八月十五了,还有人给他们送月饼,鲜肉,鲜蛋等等,吃的可比在家务农的时候,好多了。
就是担心牟俸。
来人看他们全家都心事重重的,便道:“放心吧,牟大人没事的,你们也别太惦记,大人在那边很好。”
“我儿......可受刑了?”牟老太太赶紧问:“可......可判了?”
“老太太别担心,牟大人在那里很好,和您这边差不多,没有受刑。”来人笑着道:“多的我也不能说,只是让你们安心而已。”
来人放下礼物,就退出了院门,回去复命了。
不过牟家人却有些安心了,既然能这么说,那肯定是没事儿了。
总算是能睡个好觉了。
而另一边,吴有为也在跟万通过节,只是......看着眼前的人,吴有为一个头两个大:“怎么过来了?”
“爹你都好久没回去了,过节祭祖后就回来了,也不在家,儿子当然来您这里啦!”小明德现在已经稍微长大了,但是还很粘吴有为,过节吴有为留在京中,只是白日回去祭祖了,下午就回来了。
结果晚上还没吃晚饭呢,一家老小全来了!
万通那边儿子儿媳妇,还带着孙子孙女呢!
两家人第一次,混合在了一起。
“罢了,他们来就来了,热闹热闹。”万通拍了拍他的手:“早晚都是一家人。”
吴有为:“......!!!”
第465章辣白菜啊
小明德跟万通的孙子辈的孩子玩的可开心了,在两个院子里蹿来跑去,吴有为端着饭碗在后头追:“臭小子别跑了,赶紧过来吃饭!”
最后抓着小家伙儿们乖乖坐好,一人分了一小碗饭,以及四菜一汤:“一炷香之后,要是还跑,就不给饭吃。”
几个小家伙儿这才消停,万通扶着树干笑的不行:“幸好小太子不这样。”
“他要是这样就不是太子殿下了。”吴有为气喘吁吁坐在餐桌前:“等会儿开饭吧!”
中秋节,他们开饭前,还有宫中赏赐下来的月饼。
中秋过后,工部派去调查的人回来了。
怡好那一日是大朝会,宪宗皇帝叫小太子去参加,吴有为跟随。
其实那一日的朝会,乃是汇报天下丰的好事儿,但是却参合了一件坏事,那就是江西那边的水灾问题,终于查清楚了。
被派去的工部官员道:“河堤的确是青砖和水泥铸成,但是不够标准高度,节省下来的水泥被当地官员高价卖给了几个富户修缮他们自家堤坝了,同样是因为水泥不够,他们自行修缮的堤坝质地不好,所以......水漫过了堤坝,他们的私人堤坝也被冲垮了......。”
谁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堤坝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只是比规定的建的薄了些,建的矮了点,就这样,江西那边的堤坝还坚持了三年之久,三年的时间,阻挡了多少次大水的袭击,一直到今年,水太大了,堤坝没有垮,却是被水漫了过去……。
而南京的那位被派遣过去的南京刑部侍郎金绅,也因为调查的仔细,差点被当地的官员派人假扮流民抢匪给伤到,幸好又有工部的官员到了,加上锦衣卫和御林军,才将他保护起来。
其过程,万分惊险。
“所有涉案的官员,全部重重量刑,所有涉案的人家,全都抄家,三族之内全都发卖为奴,五族之内三代不得科举,九族之内......重罚一半家产充公。m宪宗皇帝狠狠的道:“敢私下购买官府的东西,胆子不小,
想必平时也不会将官府放在眼里,这回就让他们知道知道,朝廷的威严,不可轻犯。”
量刑过重,偏偏阁老们一个个都点头,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处置方式,小太子站在那里道:“那父皇,牟俸大人是不是可以放出来了?”
“可以,牟俸爱卿清正廉洁,受人诬陷,官升一级,赏银千两,压压惊;还有金绅爱卿所奏,也允了。”宪宗皇帝罚完了人,开始褒奖了。
牟俸是官升一级,赏银千两。
金绅所奏准许了,同样,也赏银千两。
这个结果很是正常,只是有几个官员脸色不好,因为他们的亲戚也涉嫌其中,还得想办法给他们活动一番,摘除出去。
牟俸被放出来的时候,家里人来接他,他还云山雾罩的没弄明白咋回事:“我这......就出了诏狱?”
古往今来,自从有了诏狱,恐怕他是第一个这么轻松就出来的人吧?
“那你还想怎么出?”牟俸的大哥牟侃道:“赶紧跟我回去吧,爹娘都在家等着呢!”
“二老可还好?”牟俸不怕自己连累兄弟,怕的是连累父母。
兄弟倒是年轻力壮,可二老却上了岁数。
尤其是他现在的母亲,并非亲生,而是继母。
亲生母亲冷氏早已过世多年,继母李氏生的弟弟牟价。
兄长牟侃与自己同父同母,弟弟牟价却是同父异母的。
“好,都好着呢,就是父亲担心你,母亲也整日唉声叹气,听说你没事,高兴坏了。”牟侃小声道:“母亲很好了,你看看别人家的继母,能让前头的孩子科举出仕的有几个?”
牟侃在冷氏去世的时候,都已经是大小伙子了,继母李氏的确是温柔贤惠的人,生了小儿子也没想着将他们兄弟怎么样,而是依然在家相夫教子。
牟侃是考中了举人却死活考不中进士,便在老家那里找了个书院教书,家中田地不用交赋税。
牟俸考中进士,家中高兴。
牟价现在还是个举人,准备过两年来会试。
其实牟家已经很不错了,父母和顺,兄弟团结。
就像这次,牟家依然全家都跟着牟俸来了京城。
“我知道了。”牟俸跟着牟侃回了家,没想到临时的家竟然是进士巷。
牟俸官升一职,在吏部当了差,这里的院子他给退了,牟家人返回原籍生活,临走的时候,继母李氏觉得牟俸在京城当差,明显最近不会外放,便提议在这里买个院子:“一家子在这边住,将来他弟弟来京城会试,也有落脚的地方。”
牟父觉得不错,便同意了。
于是牟俸在京中也有了个落脚的地方,家中花了半数积蓄,买了一座三进带俩跨院的大院子给他。
吴有为他们又有了一个可以交往的人家。
但是在牟俸知道朝中都有谁为自己说项之后,他便每家送了一捆他们老家重庆那里特产的老腊肉,麻辣熏肠和红糖滋粑。
剩下的就没了,这么点东西,连重礼都算不上,更何况是受贿了。
吴有为跟李东阳他们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719
在品缘茶社喝茶的时候,刘大夏却说牟俸这才是:“知道进退,懂规矩。”
他要是给的稍微重一点的谢礼,那就是他行贿了,御史言官们肯定不会放过他。
他要是不给,那就有点忘恩负义了,名声上不好听,以后在官场上,再遇到事情,谁给他求情?
所以说,这个人很不错了。
“是啊!”吴有为道:“他要是能做个御史就好了。”
保证“铁面无私”。
“他在吏部也挺好,能好好的看一看吏部的升迁。”李东阳道:“而且如果他在吏部做的出色,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回到了御史台,现在的左都御史已经年迈,估计会致士,那个时候,他如果调回去......也正好接任……”
原来是有远大前程的人,吏部只是他的一个跳板而已。
吴有为听明白了。
刘大夏倒是对邮政很感兴趣,尤其是邮政率先安排的都是伤残士兵,他就更感兴趣了。
说了一些邮政的事情,喝了一壶大红袍,吃了一些点心便散了。
九月,秋高气爽,万通跟吴有为,在初七的时候就请了假,回到了莫灵山庄,重阳那日,一起登高。
“真好!”吴有为看着远处的风景:“一起登高。”
1...228229230231232...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