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直播系统任心王思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第639章 断手...掌(下)
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在各种指体或肢体离断伤中最为复杂、修复最为困难。
1978年,华国某地区401医院手外科大主任程间良医生率先采用移位血管、神经及错位肌腱缝合的方法为大拇指旋转断脱性离断提供了套完整的再植力法。
此后相继有不少学者对旋转撕脱性离断伤进行再植并改良,最后在现在形成了任心所采用的更加科学的缝合方法,为发生手掌旋转撕脱性离断伤的患者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解救措施。
今天这台手术的患者是单手多指发生旋转撕脱离断伤,并且由于手掌的大部分指伸屈肌腱、血管、神经,自近端撕脱性断裂并缺损,所以在术中吻合时,肌腱一定是要加固再加固才行。
任心小心的查看着蒋力断掌的屈肌腱,看它应该是采用什么样的缝合方式才算最佳。
小拇指的深屈肌腱两侧都保存完好,如果直接缝合对接的话是足够吻合的。
环指的深屈肌腱则是离体的那一侧保护完全,而在手掌的那一侧离断太多,污染太过严重,导致了缩短了一大截,若是直接缝合对接需要移植别处的一段肌腱才行。
对于中指以及食指这两个手指而言,任心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短缺之处。
“任总,这个怎么办”吴天长帮着任心清理完毕,也发现了各个断指处深屈肌腱的不同状态。
“直接缝合与交叉缝合并行,只要不是两根肌腱相互交叉,愈后发炎的概率不大。”任心开口说道。
任心将缝合的规则告诉给了吴天长,意思很明显,想让吴天长来判断一下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该如何缝合。
“任总,那我们在近端的话,将环指与食指的深屈肌腱在手掌处进行缝合”吴天长不敢确定自己的这一想法是否正确,用询问的语气像任心提出了解决方案。
任心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只是回答“还有呢”
有门!
吴天长心里面有了底,说话的语气也不像刚刚那般不确定,而是更加自信,接着说道“患者的近端小指指深屈肌腱与中指指浅屈肌腱以及环指指深屈肌腱分别进行缝合,最后将没有能够缝合的短小深肌腱部分进行修整,接着置于皮下,等候二次补充功能恢复性手术时再进行功能重建。”
很多时候,像多指断指再植时,都是不能够一场手术就完全完成的,为了留有余地,在进行多指断指再植时,着重需要缝合的是血管跟神经,肌腱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环。
因为在简单的缝合后就能够满足一些生活基本需求,因此在第一次手术时为了争取到抢救时间,一般都是将血管与神经处进行多根缝合。
而肌腱缝合都是在第二次的修补手术,也就是俗称的功能性手术才会着重对待,从而对手掌、手指的灵活度进行修复与提高。
“就这样做吧!”任心听完吴天长的叙述,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处置方案“对于近端肌腱难以再利用的,采用肌腱旷置于皮下期以肌腱替代的方法来重建伸指功能,这点是可行的。”
任心拿着持针器在吴天长的配合下对刚刚其所说的深肌腱缝合开始进行连线,用镊子那么一提,针头那么一捅,就跟缝补衣物似得。
只不过这缝合线的粗细、韧性、材料等各不相同罢了。
任心在缝合肌腱时是选用的3个0的缝线,远比缝合衣服时的那种普通线要细的多,但也有韧性的多。
就在缝合肌腱的时候,任心在脑海里也已经回忆起了刚刚在看影像片时患者蒋力血管的情况,接着对照着人体的血管动脉图进行比对,看哪根血管与哪个血管对接才会是得血运最大化。
断指再植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血运,这点的重要性是最为基础的,可以说手术成不成功,那就看血运是否成功。
如果血运不成功,那什么也别说了,最后的结局就是截肢。
如果是其他方面,例如屈肌腱缝合的不好,那带来的影响就是手部活动的能力有限,不能太过操劳,重体力活干不起来而已;如果是神经束吻合的不好,那带来的影响大约就是手部没有知觉,无法用脑袋控制手部的活动。
可不管怎么样,这两个后果是多么的坏,那也好过“截肢”这个结局。
根据人体的血管运行图显示,桡动脉深支至拇主要动脉、掌浅弓,示指、中指和中指指总动脉三组血管恢复血运。
那么对于现在患者的情况而言,只需要先行清创吻合中指指总动脉及中环指指总动脉,先让这两根血管保持通畅,从而让分离出人体的那块含有四根断指的手掌恢复一点通血。
在恢复中指的两根血管后,接着再于虎口处吻合桡动脉深支与拇主要动脉,并保持血管通畅。
任心在脑海里已经演绎了一遍缝合血管的顺序以及操作,把可能遇到的困难点都过了一遍,生怕出一点点差错。
“任总,肌腱缝合完全。”吴天长汇报道。
“开始缝合血管!”任心保持着一开始的缝合姿势,接着说道。
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一个好的手术术姿习惯是可以减轻长时间手术对于医生造成的身体损伤。
否则,若是没有一个好的手术术姿,那么迎接外科医生的可能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腰酸背痛,甚至于自己都可能上手术台来解决病痛。
“帮我把灯往下来一些。”任心手里的操作没停,眼睛也没有离开显微镜,至少动了动嘴发出了一句命令。
很快的,巡回护士就走了过来,遵照任心的要求,将一直在患者蒋力身边的烤灯继续的往下压了压,从而更好的保持断指的温度。
断指的温度高一些,在缝合血管时的硬度也就不会那么的大,从而更好的用缝合针戳进去,避免了用大力气后致使血管损伤加重。
另外一方面,用烤灯提升断指的温度也不仅仅是为了缝合血管时可以缝合更轻松,更是为了保持住断指内的血液温度,以免血液的温度下降的太低,导致断指的成活率下降。
其实这也是跟血运有关。
血运不是送的血液,而是送的血液中的营养,包括但不限于微量元素、氧气、各种能量。
而当温度下降时,血液运送这些营养的能力也就降低,这就会导致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断指更加的“饥饿”,成活的概率怎么可能会高呢
手术依旧在进行着,众人对于这台手术都不敢掉以轻心。
就连一直在任心的手术中打酱油的麻醉师马医生也打起精神来,时刻关注这监护仪器上的数值,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马找到相对应的药物来进行注射。
马医生也有一次清点了已经备好的药物,有处理血管痉挛的尼莫地平与法苏尔,有解决血液凝结的肝素、潘地平,还有方便继续麻醉的一些药物,可以说“万事俱备,只等症状”了。
“松止血带看看。”任心命令道。
在吴天长将止血带松开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各个断指指端血运迅速恢复,在延长背侧伤口,探及第二、三、四掌骨间静脉,分别与近端吻合,见双手各指皮肤颜色红润,毛细血管反应正常。
“血运很好,任总!”吴天长的语气里充满了兴奋。
“重新关闭止血,接着缝合神经来。”任心开口道。
“好的,任总!”吴天长应声道。
第640章 姐姐电话来了
“任总,这各个指头部位的神经缺失的都比较严重啊,我们移植人体哪段神经啊”吴天长询问并提议道“用脚背的微末神经束可以么”
一般来说,在进行手部神经移植的时候,若是单手损伤,即可移植另外一只完整的手对应部位的神经,将其截取一段来在不过分损伤完整手的情况下使得断掌可以重新有神经反射活动。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得手掌在日后恢复的过程中加速恢复,并且可以极大程度的保留手掌的活动能力。
但坏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原本完好的另外一只手在被截取一段甚至于几段神经后,虽说是在不损伤完整手的前提下进行的操作,但只要是少了些神经,自然的就会损伤手指。
打个比方来说,假设完好的手评分为一百分,断掌的手评分为零分,且假设灵活的完成各种动作的手评分为八十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手评分为二十分作为标准的话,在截取完好手的部分神经移植道断掌手后,完好手评分为六十分,而断掌手理论上最大可能的评分为四十分,但是往往只能达到三十分,甚至于更低。
这就意味着,牺牲了一个完整的手,换回来的确实一个不够灵活的手,与另外一只堪堪能满足基本生活自理的手。
这样的代价足够大,收效却有些小,除了手术的成功高一些罢了。
在现在医学发展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有了医生尝试使用其他部位的神经来代替手部神经的移植。
一来可以解决双手都断裂时的情况,而来可以解决不需要牺牲完整手的功能。
而吴天长刚刚提议的“用脚背的神经束来移植”便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代替方案。
这一方法的优点与缺点跟原先主流的方法刚好相反。
也就是说,在保留了另外一只手完整性的同时,又能将断掌的手提高到三十分及其以上的标准,满足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将来再通过长时间科学的复健活动以及药物的刺激保养,越来越灵活也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这样的手术操作难度也就相当的大了。
因为脚背的神经比起手指的神经还是要更加细一些,且更加的僵硬一些,在缝合的时候可能就因为用力一大,就导致了缝合的失败。
所以,很多的医生都不敢尝试这样的移植方式,太特么的需要靠技术的支撑了。
如果说同部位的相对应位置的神经缝合难度为一,那采用脚背的神经进行移植,那缝合难度直接为十。
能做断指再植的主刀医生都是地位极高的,一般普通人做手术都不会考虑到这深层次的东西,只要是完成手术,那家属就会对其感恩戴德。
那就根本不需要再花大力气去研究这些更加高难度的技术,一个弄不好的话,直接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手术成功率。
自己都四五十岁了,干嘛还要那么的拼命呢
搭上自己行医生涯的高危险举动,他们是拒绝的。
所以,那些主刀医生们几乎不会主动的要求尝试这种非人类操作。
但任心不一样,他是有着巨匠级断指再植技术的,相应的,他在手部神经移植方面也是巨匠级的。
有了如此雄厚的技术,任心自然是想要挑战一下这个所谓的高难度。
任心才二十二岁,进取心自然是要比那些年老的主任们更强一些的。
“嗯,就用脚背神经束来移植。”任心清咳了一声,声音中有些许的疲惫,眼睛却没有离开显微镜,生怕丢失视野,开口说道“你去截取,我再装个7个0。”
任心所说的“7个0”是缝合线,也就是为了加固血管,再多缝合一条线。
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小时。
此时的手术室依旧保持着恒温二十三度,属于凉爽的范畴;声贝莫约三十分贝,属于安静的范畴;空气中的血腥味被消毒剂味个覆盖着,属于“清香”的范畴。
是的,手术室里的味道相比于医院里其他地方的味道,依旧算得上是“清香”了。
在这里手术的众人们似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也感觉不到外面的变化,因为是全封闭的状态,这里独成一个体系。
已经将近八点了,该出门诊的医生们上也到达岗位,开始接诊患者。
那些前来就诊的患者在门诊大厅的挂号处排成二三十条老长的队列,抢着数量有限的专家号,小儿的咳嗽声、孕妇的呼喊声、男人的催促声、老人的拄杖声汇聚在一起,声贝已经高达三位数,比起飞机的发动机声也是不逞多让的。
显微外科的宫长正副主任也已经左手端着一泡了铁观音的茶水杯,右手拿着一沓文件,一步三摇的踱步迈进自己今天所值班的门诊室。
“宫主任,您来了啊!”
向宫长正问好的是显微外科的规培医生易文举,他今天的任务跟着宫长正上门诊。
一来可以在宫长正的带领下近距离的学习怎么上门诊,二来可以帮着宫长正干一些琐碎的事情,让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看病的过程中。
宫长正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文举啊,来的挺早啊!”
“我跟您就前后脚,这不,刚给您把电脑打开来,还有窗户打开透透气,您就来了。”易文举笑着回答道。
坐定后,宫长正拿起茶杯呡了一口,办公桌上的电脑正好也启动王波,登陆自己的工作账号,点击“叫号”后,第一位患者闻声敲门进来。
挂宫长正的号是需要三十元一次,比起一般的副主任医生的挂号费二十元足足贵了十块钱。
这也是让宫长正的自豪的地方,那就是以副主任的职称卖出了主任的价。
当然,这并不能让宫长正获利多少,根本不是钱的事情,一个号的提成,普通医生是两块,副主任是五块,而主任是七块。
一个号也就多拿了两块钱,就算一天能看五十位患者,那也就多赚了一百块,。
到了宫长正这样的地位的人,那是缺这一百块的事情吗
有这看门诊的时间都能做两三台手术了,拿手术的提成不比这累死累活的多赚一百块香
这三十块钱的挂号费是脸面,是对宫长正医术的认可。
就在宫长正看诊患者的间隙,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响了。
宫长正没有理会,直接看都没看的挂断电话。
“你这个手术是可以做的,从你的片子上看,你这”
宫长正继续给患者讲解病情。
一秒。
两秒。
三秒
手机又响了起来。
宫长正正准备继续挂断电话,因为依照他的习惯,在上门诊时是不喜欢被人所打扰的,这是尊重患者,同时也是对自己这份职业的敬畏。
很可能一旦自己分心与其他事情,对于患者病情的一些信息就会有遗漏,一旦这个遗漏出现了问题,那无疑是对患者的不负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