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十年代小军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你好好想想
其他人刷地一下都把视线转向梁青山。
“不多,就一斤,刚才用了能有半两。”
“好好好,好好好。”于老头连说了六个好,“那你还能借几张网回来不?”
一个真的不够用,渔船他们村里还有几只小的,勉强能用,但是没网,要船也没有用。
梁青山也想到这个问题,痛快地点点头。水库边上有个村子,那里的农民也是渔民,水库归他们管理打捞,跟种地一样交任务算工分。
所以渔网多的是,大网小网都有,梁青山是没有预料到会出现刚才那种状况,不然这种小型抛网,他能一次借回十张来。
几人把船划到村头简陋的港口,就是个伸出水面的木台子,三愣子第一个跳上平台栓好船,其他人还在紧紧地攥着渔网。
他们也是现在才发现,网里竟然全是大鱼!两三斤以上的大鱼!其他小鱼一条没有。
于老头仔细看着手里的渔网,这可不是大眼网,小鱼能从缝隙里钻出去,手里这张网比“绝户网”强不了多少,然而目之所及,没有看到一条哪怕巴掌大的小鱼。
这就比较奇怪了。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07章于老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07章于老头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鱼饵”撒下去,大鱼小鱼都疯了,拼命地朝好吃的游过去,小鱼自然是游不过大鱼的。
而这条河里,因为连年的干旱和过度捕捞,鱼也不是很多,他们停船的位置本没有多少鱼,捕到的都是后来赶过来的大鱼。
“大队长,你答应给我们一人一条最大的!”三愣子站在台子上,直勾勾地看着网里的大鱼说道:“随便挑的!”
“我说话算数!”梁青山一挥手,大方道:“随便挑。”
众人都笑了。
笑过之后,于老头问道:“这一船鱼,你打算咋卖?卖给收购站吗?”
梁青山立刻摇了摇头,他脑袋让枪指着才会卖给收购站……
“四姥爷你是不是傻了,卖给收购站才几毛钱一条?卖到黑市上,这得好几十一条!”三愣子嚷道。
于老头是梁青山的姑父,三愣子是梁青山的侄子,按辈分他得叫于老头姥爷。
于老头瞪了他一眼,“你懂啥!统购统销,派购派消不知道吗?东西是可以随便乱卖的吗?何况是一个大队长带头去黑市!让上面知道了,他还能有好?”
三愣子缩缩脖子,但是还是嘴硬道:“现在谁不去黑市啊,都抓抓得过来吗?再说,鱼也不在统购里面啊。”
鱼还真不在统购名单里,在他们这里,鱼甚至连派购都不是,就是说上面没有任务,每年得交上去多少斤鱼。因为在非养殖河里,能不能抓到鱼要看运气,这个不能硬性规定。
只有渔民才有任务。
但是,还是因为地区特性,在这一片黑土地上,任何东西都不许私下交易,农民想卖什么农副产品,都得卖到收购站。
明面上的……
梁青山看了于老头一眼,他听懂了,于老头那番话,重点只在一句上“大队长带头去黑市”!
之前他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想,似乎还真不合适。他是打算卖了鱼全村平分的,那这事是绝对包不住的,村里几百张嘴呢,几天就能给他嚷得全县皆知。
他不但要出名,还要完。
梁青山一时也有些犯愁,他不能亲自出面,那这个事要怎么操作?
“这事你就别管了。”于老头拍拍梁青山的肩膀,“交给我吧。”
“姑父……”梁青山看着于老头,心里非常感动,于老头已经低调十多年了,这次是打算为了他“出山”了?
“怎么?信不过你姑父?”于老头看着他道:“觉得我老了不中用了?”
“没有没有。”梁青山赶紧摇头笑道:“我哪敢那!再说您可不老,就是老了也是老当益壮!”
把这活交给于老头,梁青山是一万个放心的。于老头当年在这一片也是个人物,抗日时期,和他爸一起带领全村躲避鬼子的搜捕,愣是让全村一个人都没有被抓走。
其他村可是都有不少人被抓到几十里外的“731”做实验的。
后来鬼子走了,于老头就操起老本行干起了贩鱼的买卖,生意做的还挺大。建国之后,突然壮士断腕,收了一切生意回村种地。
为这,他姑姑和表兄弟们当时都对于老头相当有意见。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人家眼光毒啊,从城里回到了农村,虽然日子苦了些,但是躲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最关键的是,躲过了“资本家”的成分,变成了光荣的“贫下中农”,这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好事。
总之,于老头在梁青山心里,形象特别高大,他一直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于老头一半的本事。把这件事交给于老头,那是万无一失的。
“你回家上工去吧,就当啥也不知道。”于老头对梁青山说道,又转头对三愣子道:“你去把会计叫来,就说我在河边等他,让他拿着称来,其他什么都不要多说!”
三愣子应声而去。
“把你那鱼饵给我。”于老头又对梁青山道。
梁青山赶紧递过去,又很乖觉道:“其他晚上我给你送到家里去。”
“行。”于老头满意地点点头。
梁青山走了,半晌,大队会计一脸懵懂地跟着三愣子来了。
大清早地,让他拿着称来河边,干啥?孙会计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要不是三愣子举着于老头的大旗,他还真不想来。
于老头在村里,特别是在老一辈人里,是相当有威望的,大家都记得他当年的“英勇”。只不过于老头全家低调了十来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记得他当年还是个人物了。
看到于老头,又看到这一船的鱼,孙会计倒吸一口凉气。
村里现在家家钓鱼钓疯了也没钓到几条,看看人家于老头,一出手就是一船!
不愧是当年的“渔霸”啊。
“于大爷,您找我有事?”孙会计弯腰问道,态度不谄媚,但是相当恭敬。但是心里转了18个弯也没想明白于老头找他来干啥,他数学好,让他帮忙过称?但是于老头数学也不差啊,做买卖的人,哪有不识数的?
“呶,你也看见了。”于老头下巴高抬,点了点那一船鱼,“我听说现在鱼价高,就忍不住撒了几网,但是这河是大家的,有鱼我也不能一个人独占,这些卖了钱,都给村里人分了吧。”
孙会计又是一口凉气进肚,虽然说现在是“共产主义”了,但是有几个能做到“共产”的?做到的都是被逼的……
这一船鱼要是搁别人身上,别人肯定不会“共产”出去,这一船目测几百斤,现在放到黑市上就是几千块钱!他是舍不得,他也不知道村里谁能舍得?
“大爷,您说的是真的?”孙会计不自觉地反问了一句。
“要不然呢,大清早我逗你玩呢?叫你来就是让你记个账,将来给村里分的时候也有个凭据。”
于老头说完也不跟他废话,指挥他和三愣子摘了很多芦苇叶回来,穿鱼嘴用,又亲自回村借了牛车回来,车上已经放了几个木质大澡盆。
几人动作迅速,穿了一些又放到盆里养了一些,把一船鱼都倒腾到牛车上,赶着车赶紧去了城里。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08章分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08章分钱
现在已经过了早市时间,但也不是说有东西就卖不出去了,稍微往城里走一点,进了一个居民区,一行人就被围住了。
“老乡,卖啥的?”一个大妈看几人的装扮就知道是农村人,再看看这一车的盆和桶,心里就有了猜测。双眼晶亮地盯着车上的澡盆。
于老头掀开车上的一个麻袋,里面装的是穿好的鱼。活的需要水养着,太沉,一辆牛车拉不动,只能杀了一半装到麻袋里。
好在现在的人不在意死的活的,没坏就行。
“哎呦……”大妈一看这么老大的一条鱼,还是整整一麻袋,立刻惊呼一声。这一嗓子把周围路过的人也吆喝过来了,看到这情景各个激动得不得了。
“咋卖的?”
“5块钱一斤。”于老头道。
“不行不行太贵了!副食品站才卖5毛钱一斤!”大妈说道。
“那你去副食品商店买吧。”于老头道。
“快行了。”旁边一个年轻女人对说话的大妈道:“现在还能忽悠住谁啊?大爷给我来两条!不过得给我便宜点啊。”
“好嘞!”于老头麻利地拎出两条鱼,上称一称,6斤半。
“30块,白送你半斤。”于老头道。
女人高兴地点点头,飞快回家拿钱去了。她现在正在上早班的路上,哪能随身带着这么多钱。
旁边人见此,也纷纷开始挑选起自己中意的鱼。众人的表情都很满意,这些鱼虽然被穿了鱼嘴,但是有些竟然还活着,一碰还扑棱棱乱跳,新鲜得很。
“大爷,桶里是啥啊?”有人问道。
“活鱼。”
“那我要活的!”这人说完,回家拿盆子去了,顺便叫上自己家的邻居。
就这样,没10分钟,于老头的牛车就被人群包围了。200多条鱼转瞬一空,平均每人都买了两三条。
而这一片家属区,绝对不止100家,很多来晚的人都没有买到。围着于老头的牛车不让他走,纷纷问他下次什么时候来。
“明天!明天早上!”于老头保证道。
众人一听明天就来,才放他走了。
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一车鱼卖完。
也不是说城里人就有钱了,都是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30左右,还要养活一家子老小,每个月固定的粮食和蔬菜就要去掉一半。
但是,他们处于一种有钱没地花的状态,什么都要票,票还是限量供应,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攒下来的布票只够做一件新衣服。
而多职工家庭,父母兄弟都有工作,孩子又少的时候,每个月攒下来的钱就多了,几十,几百,都有可能,但是依然花不出去。
为了这,国家在61年元旦开始甚至出了不要票的高价糖果和高价糕点,就是为了回收民间货币……
5—20块钱一斤的糖果,3—10块钱一斤的糕点,卖得还相当好。这是封华后来看过的资料。(作者菌专门查的,史料)。
所以现在一下子拿出30来块钱买两条大鱼,还是舍得的,特别是在这个一年也吃不上肉的时候。
再说5块钱一斤,真不贵,粮食都多少钱一斤了?肉都多少钱一斤了?关键是有钱也买不到!现在可下看到个能吃的了,价钱还合理,哪能放过。
于老头带着众人往回赶,车上只坐了他和孙会计两个人,其他人都在地上走着。好几个大老爷们,再瘦也好几百斤,可别把牛累坏了……
这个时候,真说不好牛值钱还是人值钱……
孙会计几乎是趴着的状态窝在车上,怀里紧紧地抱着刚才收来的一包钱。
这可是3000来块钱那!3000!他几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他感觉自己现在呼吸都有些困难。
于老头在背后拉了他一把,让他坐直了身体。
孙会计吓得一抖,头也没回地喊道:“抢钱啦!抢钱啦!”
吓了于老头一跳,连车周围一直处于懵逼状态的几个年轻人也让他吓一跳,赶紧朝四周看去,都是玉米地,一个人都没有。
于老头上去就朝他背上拍了一掌,“快闭嘴吧!再把狼招来。”
孙会计也反应了过来,闹了个大红脸。
众人让他一闹,气氛反而轻松了一些。别说孙会计了,除了于老头,其他几个跟着来的人都没见过3000块钱,他们有的人甚至没见过在一起的30块钱是啥样。
“我今天可下知道10块钱长啥样了!”三愣子突然说道。十块钱面值是现在最大的面值,在农村还真不常见,因为不需要。
“那你比我强啊,我今天刚知道5块钱长啥样。”另一个人说道。他之前只见过分币,角币,就是一块两块的,都不常见。
“出息。”于老头对众人说了一句,又转头对孙会计道:“一人给他们一张,让他们好好瞧瞧。”
孙会计现在半点不敢反驳于老头的话,找出4张10块钱,递给他们一人一张。
三愣子几人像接圣旨似的接过钱,翻来覆去地舍不得撒手。
“本来说好了今天钓上来鱼,每人分你们一条最大的。”于老头对众人说道:“但是刚才那情景,鱼也没留住,就给你们算成钱吧,成不?”
于老头卖到最后本来打算留下几条鱼,这毕竟是梁青山之前承诺好了的,不能到他这食言。但是那些卖鱼的不让,不卖就不让他们走,最后只好卖了。
“成成成!”几人都忙不迭地点头,太成了!
鱼他们从小吃到大,大鱼小鱼都吃过,但是这辈子都没见过十块钱,现在一下子分到了,哪里有不愿意的。
“一人分他们25块钱。”于老头对孙会计道。
几人一听不是十块而是25,更高兴了。
孙会计心里非常羡慕,这一上午,就是25块钱。
“你也有份。”于老头对孙会计道。
孙会计一愣,接着就大喜过望,连客气也没有就笑纳了。他跟梁青山一个年纪,于老头也算是长辈,他接受起来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孙会计低头就要在包里翻钱。
“到了家再给他们,现在就给他们,他们估计路都不会走了。”于老头说道。
“嘿嘿嘿,还真不会了。”三愣子傻笑道。就是现在手里拿着10块钱,他都觉得自己有点顺拐了。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09章不是好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09章不是好事
“这个钱,你们回去就不要说了。”于老头说道。
众人都点点头。打个鱼卖个鱼就轻松地分到了25块钱,村里人都得得红眼病,争着抢着要来捕鱼。
但是这个活,真不是谁都能干的,需要一定的技术。新手上船,别说捕鱼了,船一晃能不掉水里就是好的了。
如果都像今天这么个捕鱼法,谁有功夫下去捞他?到时候不但帮不上忙,净添乱了。
生活在河边,也不是各个都会捕鱼的。而抛网这个活村里会干的人就更少了,不超过10个,实在是摸过网的人有限。
“捕鱼这个事,你们也不要大张旗鼓地说,要当个秘密一样悄悄地说。”于老头向几人传授经验,虽然这个事是瞒不住村里人的,也不打算瞒,但是怎么说就是个技术活了。
他们要是回去直接跟家里人这么一说,就算千叮咛万嘱咐,这件事几天之内就得传遍十里八乡。
但是如果他们回去把这件事当做秘密一样,只告诉家里的当家人或者兄弟,起码这件事扩散的时间会长一些。等其他村的人知道,没准都是冬天了,到时候他们死不承认就好了。
但是想让别人一点不知道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世上只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透风的人。一个人两个人还好说,一群人之间是没有秘密的。
于老头坐在车上,仔细跟几人讲解了一下回家之后应该如何说,如何做。着重交代的就是三愣子,撒谎这种高技术的活,他实在是不能让人放心,于老头最后决定跟三愣子回家一趟,亲自说。
几人回到村里,先去了大队处,让会计拿了本子和笔出来把今天的钱仔细记好,当然其中刨出了分给四人和孙会计的125块没记,于老头还象征性地拿走了100块,其他都留下给村里人平分。
最后还剩下了3100多块钱。
孙会计赶紧把装钱的兜子扔到于老头怀里,这玩意他可不敢拿回家,也不敢放到大队里,丢了算谁的?还是让于老头保管吧。
天黑之后,梁青山偷偷摸摸地来到了于家。这件事他虽然要置身事外,但是他一直暗中留意着呢,今天下午上工开始,有些男人的表情就不对了,估计是知道了卖鱼的事。
一个个沉默着,但是眼神都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梁青山见到卖回来的这些钱,也是忍不住激动。这个,这个,他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是不是得分给封华点?毕竟这都是人家的功劳。
但是封华在此事中的作用,梁青山不想跟任何人说,哪怕是在他心中极其有分量的于老头。
实在是,封华更有分量……
封华已经说过不想让除他和蔡老太太外第三个人知道鱼饵是从她那里来的,如果他说出去,得罪那丫头的下场,可以参照马大炮……
想想躺在炕上的马大炮,梁青山心里那一丝犹豫立刻没有了。
“姑父,渔网我都带来了,后边咋办你安排吧,我先走了。”梁青山放下借来的渔网和剩下的鱼饵走了。
今天早上于老头没问他这鱼饵哪来的,肯定是顾忌有外人在场,现在没有外人了,看于老头的表情就知道他要问。
为了腿,梁青山赶紧跑了。
想了想,他又转头去了蔡家。跟封华讲了一遍今天打鱼卖鱼的经过,梁青山问道:“小华啊,今天卖了3100多块钱呢,你看给你多少合适?”
“给我3000吧。”封华说道。
梁青山一口气没上来。
看他似乎有些当真了,封华赶紧说道:“开玩笑的,到时候分钱的时候别忘了我就好,但是不要分到封家头上,直接给我。”
村里分什么东西基本都是按人头分,分肉分菜,一个人定量多少,有时候大人小孩一样,有时候大人多,小孩少。
不是按户分。一户人家有的就两三口,有的二三十口,按户分不公平。
梁青山一口气舒了出来,痛快地点点头。
“不过,大叔,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如果都像今天似的,甚至像你说的,一网之后还能捕好几网,那这一包鱼饵能捕到多少鱼?”
封华也被今天的收获吓到了,她以前钓鱼,一次最多引过来十几只,没想到一把下去,会引过来这么多,有些超出她的预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梁青山之前只是简单的在心里乘以了20,毕竟今天只用了半两。但是听封华这么一说,他又仔细想了一下,20不够,一网下去还有那么多鱼没散,还能捕几网,没准得乘以30或者40,50,60……
3000的60倍是多少?他不敢想……
梁青山的呼吸有些急促。这么多钱分到每家每户每个人头上,太多了……
他们村统共才100多户,五六百号人,分18万,每户1500,够他们盖起四五座土房子,两三座砖房子了。
全村都是砖房子?太嚣张了……
梁青山第一个就会被抓走调查,任他再怎么撇也撇不清。
“那你说咋办?”梁青山赶紧问道。
“分钱可以,但是不要太多,每户分个二三百块就可以了。剩下的鱼,大队直接开了大厨房,做了吃了吧。”
有再多的钱都不如有个好身体,今年让他们分到了钱,明年人却饿死了,钱给谁花?
但是直接把鱼分给他们是不行的,那样90%的人还会偷偷拿去卖掉,连做成鱼干储存都不行,一样会被卖掉。
梁青山觉得这主意简直太完美,比他刚才想过的几个都好,赶紧起身又回了于家。一路上心里都在感叹,封华这是要成精了。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当了一辈子“领导”都没发现的问题,都想不出的辙,人家眼珠一转就想到了。
等小丫头长大了,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当个大队长?抽空他再去问问……
到了于家,梁青山把这个问题一抛,把答案一说,于老头就笑了。
“我可算是放心了。”于老头说道:“等哪天到地下见了你爸,我也有个交代了。”
梁青山脸有些红……你放心的有点早了……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10章网开一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10章网开一面
不过梁青山也没敢告诉于老头真相,只好心虚地接受了于老头的夸奖。
之后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具体操作,直到很晚,梁青山才离开了于家。
第二天一早,于老头家门外就聚集了不少人,大概十来个,都是昨天那四个人带来的自己家人,这里面就有几个会抛网的。昨天一起跟着捕鱼的几人都是村里的好手,手艺都是家传的,他们的家人自然也是捕鱼能手。
于老头领着众人,先把村里那几条常年不用的小船拿出来瞅了瞅,能用的只有三条,剩下的需要修一修。每条船上分配了一个会抛网的,外加两个帮手,众人匆匆下水了。
到了位置,于老头又叮嘱了一遍,“一会我先撒网,我收网之后是大刚,然后是二柱,然后是四喜!顺序千万不能乱!”
几人都紧张的点点头。昨天回家听家里的儿子、兄弟把事情一说,各个都是不相信,一网能把船装满?你当这里是查干湖冬捕啊?他们之前捕鱼,一网能有二三十条收获,都是烧高香了。
1...6162636465...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