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十年代小军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你好好想想
直到看到拿回来的25块钱,这才信了。那一会来的鱼可是不老少,顺序千万不能错,错了网缠在一起,谁也别想网到鱼。这可损失不起,一网3000块钱哪!
几人盯着于老头往水里撒了一把传说中的“国家级”鱼饵,就紧紧地盯着水面。果然,没几分钟之后,一大片黑影迅速地朝他们游来。
几个新人紧紧地攥着渔网,感觉手都有些抖了。四个昨天经历过的人,反而更紧张。第一次来的太快,他们来不及紧张就过去了,这次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看到3000块钱朝自己游来,哪能不激动。
于老头面上纹丝不动,但是心里也不是不激动的,一网装满船这么过瘾的事情,他这么大岁数了昨天也是第一次经历,但是他必须稳,他不稳这些人就更不稳了,一会乱起来,别白瞎了这么高级的鱼饵。
鱼群过来了,于老头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心里那点激动一点没有影响他的发挥。
又是满满一网鱼被捞上来。
“大刚!”于老头刚把网拽到自己的船边,就朝梁大刚喊了一嗓子,这是梁青山的本家兄弟,三愣子的亲叔叔。
“来了!”梁大刚也很稳,不稳不能被于老头选中,今天让他跟着。今天来的这几个人,都是于老头吩咐昨天那四个人叫来的。
梁大刚听从于老头之前的交代,没敢往鱼群中间下网,而是稍微偏了一下,在边缘地带下了网。中间下网鱼太多,他们船上就三个人,真是满满一网,他们拉不动,而且船又小,那么多鱼船就得沉,到时候一只鱼都得不到。
但是哪怕是边缘地带,竟然也比他预想的多,三个人生拉硬拽,好不容易才把渔网拽到船边,而船已经严重下沉歪斜,岌岌可危。
“姑父!咋整啊?”吓得梁大刚赶紧喊到。
“三愣子快撒手!”于老头喊道:“网开一面!”
三愣子非常听话,赶紧撒了手,渔网的一边沉到水里,很多鱼游了出去,另外两个人这才感觉压力小了很多,渔船也慢慢正了。
两个人赶紧收网,拽上来小半网鱼,把小小的渔船装满了。几人赶紧一边攥着渔网,一边把船往岸边划去。
另外两个准备撒网的人都看傻眼了。
“二柱子,到你了,你这回再偏一下,如果感觉太沉就赶紧撒手。钱到底不如命重要。”于老头说道。如果不撒手的话,没准连人带船都得拽到水里,在水里一网鱼的力气可比人大多了,这些人万一再被渔网缠住手脚,就是个完。
二柱子很听话,老老实实在边缘撒网,网上来的少一些,但也装了大半船。
四喜就比较贪财,不过他技术也好,瞅准时机,网了跟梁大刚差不多的一网,装满了一船。
几人不舍得看了看水里剩下的鱼,把船划回岸边,孙会计已经抻着脖子在岸边等半天了。于老头说了,以后他得每天跟着记账,不但是他,就连第一组的小队长都被叫来了,而明天要叫第二组的小队长跟着。
封华的意思是,让全村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不是图那几个劳动力,而是让他们都见证一下每天的收获,到时候好算账。别有些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觉得谁谁谁私藏了多少钱,生出些不平之心起什么幺蛾子。
另一个原因,也是让全村所有人共同承担风险。这些鱼是要卖到黑市上去的,这是个违法的事情,别分钱的时候拿得痛快,真有人找下来,一个个一推二五六,我不知道我没参与我是无辜的!
封华活了一辈子,对人性太了解了。
梁青山听她这么说,一腔热血奉献、为村为民的心也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不得不承认封华说得非常对……梁青山就按她的意思向于老头转达了一下,又得到了于老头的表扬……
所以今后除了几个会撒网的会一直留下来,其他参与的人会轮换,挨家挨户,保证每家顶门立柱的老爷们都参与进来。不会捕鱼没关系,在岸上穿鱼就行,一会去黑市上卖的时候,帮着押车也行。
一船鱼就是3000,今天的收货更多,以后每天估计都是这个样子,甚至更多,去黑市一次就是不少钱!还真得有人押车,押车的人还不能少了。
这次准备了两辆牛车一辆马车,都装满了,于老头领着今天这些人去了黑市。但是只有一车去了昨天的地方,其他车在城外隐蔽的地方等着,卖完这一车又跟他去了别的居民区。
保险起见,他们不敢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那就太扎人家眼了,人家想装看不见都不行。
三车鱼,于老头都是亲自收钱亲自卖,不放心其他人是一方面,把人分散开不安全也是一方面。
今天卖鱼的时候,于老头就发现了几个人眼神有些诡异,来回在他们身上转来转去,看到他们十几个大老爷们围着一辆车,才有些不甘心地走了。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11章找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11章找人
一行人回到大队,第一件事情就是数钱。满满三大包钱被扔到桌子上,桌子上竟然有些放不下,噼里啪啦往下掉。
于老头和孙会计亲自数钱,周围十来个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哈喇子淌一地。
数到快中午才把钱数完,零钱实在是太多了,都是几毛一块的,十块真不多见。因为需求少,大黑十的发行量本来就少。
三车鱼,7300多块钱。
于老头挑出一些整票,在场的人一人发了10块钱,他自己又单独留出100块,剩下的记账。
只有分了钱,全村人才能积极主动的入瓮,省得到时候说是被逼无奈。
众人接过钱,激动地手直抖,一上午,就是十块钱!而且据说刚才那些钱,于老头是打算分给全村人的,这真是,大好人啊!
于老头的威望瞬间高过了梁青山。
第二天,村里剩下的3条船修好,一起下水,但是这次连网了5网之后,鱼群也被惊散了,剩下的两条船只在周围拿着抄网网了十几只。
而此时参加捕鱼的已经达到30多人。
第三天,村里剩下的没来过的人家也有人来到了河边,帮着捕鱼穿鱼卖鱼。至此,故家屯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了卖鱼活动,活动也到次结束……
不结束也不行了,城边的市场已经饱和了,再往城里走就太危险了。
现在城里的大马路上不时地就有带着红袖标的人四处巡查,见到农村来的,背筐的都要拦下来问一问,就不要说这种赶车的了。
到时候连人带车都得扣下,是真的危险。
当然城边这块属于潜规则地带,管的要松一些。红袖标也是想吃鱼的……
众人也是亲自跟着卖过鱼的,都知道形式危险,于老头说收手,众人心里虽然遗憾,但是也只能如此了。
当然这只是于老头忽悠众人的说辞,真想卖,他有一百种方法能卖出去。收手的真正原因自然是要控制收入,防止分到的钱过多,让这些人飘起来。
但是第四天,捕鱼活动继续,众人因为技术熟练了,捕到的鱼反而更多了。于老头带着众人找到了梁青山,说要把鱼送给全村人吃,让梁青山的媳妇组织一下村里的妇女做下饭。
梁青山此时也装作刚刚发现于老头在捕鱼,对他的奉献精神大加赞扬了一番,对他们之前三天的卖鱼活动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有些人信了,傻呵呵地跟着笑。有些人却不信,来回看着梁青山和于老头。于老头是梁青山的姑父,梁青山跟他关系特别好,没事就往他家跑,村里谁不知道?这么大的事于老头能不告诉他?
但是梁青山和于老头现在就做出这种不知情的作态,他们也不去揭穿。都是小事,不需在意,现在分钱吃肉,才是大事!
吴双花是真的第一次知道这个事!虽然梁青山这几天古古怪怪的,她有所察觉,但是最近几个月,他不时地就这样,日子又一切太平,她也就不在意了,没想到他和姑父竟在捣鼓这种大事!
骗得了别人骗不了媳妇,吴双花一看梁青山的表情就知道他是知情的。
等梁青山倒出空来,吴双花好好掐了他几把才去村里找了能干的媳妇,收拾已经废弃一年之久的“人民公社大食堂”,重新烧火做饭。
这“大食堂”是58年开始弄的,吃到59年,把家家户户余粮都吃没了,消停了……之后上面一直开会,一会儿重开,一会儿不开,一会儿农忙时候开农闲时候关,一会儿强制一会儿自愿的,反反复复好几种说法。
反正封华听说别的地方吃了一年两年三四年的都有,她们村却只吃了一年,甚至不到一年,只吃了几个月大食堂就关门大吉了。
现在食堂大门重开,三四十个妇女高高兴兴地拎着笤帚提着木桶,里里外外一顿打扫,就像第一次吃大锅饭时候一样高兴。
“哎我说你们?是不是早知道?”吴双花拉过一个平时跟她关系不错的媳妇问道。
“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咋地?你不知道啊?你家梁青山嘴可够严啊!”
梁青山不知道的事现在还没传开,吴双花赶紧帮梁青山圆谎。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三十多个女人,院子里叽叽喳喳,都在讨论这几天的事情,但是说的更多的都是自己家老爷们是什么时候告诉她们这个事的。
结果自然暴露了谁嘴松谁嘴紧……于老头跟每个人都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他们早早的就告诉自己媳妇,但是有人还是忍不住扭头就说了。
吴双花把这几个人名记在心里,打算回头告诉梁青山,让他心里有数。
这就是贤内助……
地里收工的人也回来了,拿着自家的粮食,让大食堂一起做。大队只提供鱼,不提供干粮,提供不起。
院里院外都是欢声笑语,气氛比过年都热烈。过年有什么好的,日子一样过,一样是吃糠咽菜,哪里像现在,有肉吃,有钱分!
封华也装作回了村子,出现在大食堂。她自然不差这口吃的,她是来找人的。
老早就想认识一下方远的妹妹方芳,可是总没有机会,方芳不是在地里忙就是在家里忙,这两个地方她都不能去,太刻意了,不如现在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她来场“偶遇”。
见到封华,众人都是一愣,然后七嘴八舌地一顿夸。封华现在是半个城里人了,大家见了她不自觉地就热情几分。何况就算封华现在不是城里人,就凭她这长相,也招人稀罕。
但是开口的一般都是中老年妇女……年轻人都不好意思跟封华说话,特别是男孩子。
“小华回来啦!”见封华回来,哪怕身上没背包……刘小丽也高兴地招呼道:“快过来坐!你这命真好,真有口福!今天全村吃鱼!”
“三姐回来啦!”还没等封华过去,一个甜甜的声音就在身后响起。
封华没有回头,光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心里也本能地一翻个,烦的。
声音虽然不是记忆里的,但是这个腔调是一模一样的,封六。原来她在这么小的时候,说话就这个调调了。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12章方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12章方芳
封华装作没听见,走到刘小丽身边坐下。
封六毕竟还小,还没练到看背影就能体会到情绪的境界,颠颠地跑过来,站到封华身边,“三姐,你回来啦!”
封华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这次封六距离近,看到了,也看懂了封华的冷淡。小孩子最会看人脸色,尤其是他们封家的小孩子,尤其是其中之最的封六。封华都不敢说自己六岁的时候有这功力。
封六一时有些无措。封华已经转头看向其他地方,寻找着方家人。封六不知道是委屈的还是气的,眼眶都红了。
封家姐妹几个见此情景,以为封华看不上她们,都歇了跟封华亲近的心思。
是了,她们之前可没少欺负封华,人家现在发达了,自然不会给她们好脸。几个小姑娘很自觉地找了个离封华比较远的地方坐下了。
封荣华忍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凑过来,“三妹,你今天放假啦?”
“是啊。”除了封六,封华对其他姐妹没有太大的恶感,说个话聊个天还是可以的。
封荣华一见封华跟她说话了,态度也还不错,脸上都亮了,旁边的封六更是一下子气鼓了脸。
“你在裁缝铺平时都忙什么啊?”封荣华打听道。
“就是打个杂,搬搬抬抬,打扫卫生什么的。”封华说道。
封荣华心里更高兴了,这些活简单啊,她也能干!其他听见她们对话的人眼睛都亮了,都是同样的心思。
封荣华也留意到了周围人的目光,把那句还招不招人咽了回去,这个问题还是等没人的时候问吧。
但是她能忍别人不能忍。身后立刻有个声音问道:“那个,小华啊,你们那还招人吗?”
封华一听这声音心里就是一乐,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说话这个声音她也是记了一辈子,方远的奶奶,方老太太。当初这老太太声嘶力竭地指着她鼻子骂她不要脸,狐狸精,勾引她孙子……
封华转过身,一脸笑容地说道:“我们店里目前是不招人了,不过我留意着,城里要是哪里有招人的消息就回来告诉你们,不过能不能被录取,我说了就不算了。”
对马老太太她都能笑得出来,对方老太太有何不可?
听到封华这么说,不但方老太太笑了,所有人都笑了,只有封荣华笑得比较勉强。
“小华真是出息了!还能想着我们村里人,真是好孩子!小芳!”方老太太朝身后大喊一声,“快过来,这是你封家妹妹小华,你俩年纪差不多,以后一块好好玩!”
方芳正跟方家人站在一起,听到奶奶的话,又被这么多人同时盯着,一下子红了脸,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赵红英看着着急,推了两把方芳也没动,气得她在身后掐了一把方芳的腰肉,拉着她的胳膊就朝封华走来。
封华看着走过来的方远的母亲赵红英,如果封华没记错的话,赵红英今年应该是40来岁,但是看面相,却有50了,不过即便再苍老,也能在她脸上看出年轻时候的秀丽来。这当年是个跟她母亲刘小丽一样出名的村花……
“小华啊,这是我家方芳,你俩以前没一起玩过不知道,我家芳芳脾气可好了,可好相处了!”赵红英推了一把低着头红着脸沉默不语的方芳,把她推到封华面前。
封华一下子站了起来,没有像跟其他人说话一样一直坐在椅子上,哪怕刚才跟方老太太说话,她都是坐着的,而方老太太和其他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封华现在站起来,给了方芳足够的尊重,方芳的脸色一下子好了很多,对封华的抗拒也少了大半。
“小芳姐。”封华自然又不失亲切地叫了一句,一点没有想象中的倨傲和瞧不起人,方芳剩下的那点抗拒也没了。抬起头来也对封华笑了一下。
“哎哎!看这小姐俩多亲热!”方老太太在旁边夸张道,封华站起来跟她家芳芳说话,这是给了方芳面子,也是给他们方家面子,方老太太得意地跟什么似的。
方芳的脸色又有些不好。
封华赶紧岔开话题,这就是个猪队友,不能让她再说话了,不然她这好感度怎么刷都刷不上来。
“小芳姐,我听说你针线活特别好,还会绣花呢,你教教我呗!”封华说道。
方芳的针线活好将来是全村出名的,等日子好过之后,农村人结婚也流行置办嫁妆了,门帘啊,枕套啊,都要绣花,绣个鸳鸯戏水、花开富贵什么的。没有现成的买就找人绣,那时候方芳的绣活都能排到几个月之后。
现在方芳的名声还不显,因为没有市场,她的技能也就没被大多数人发现。但是小姐妹里却是传开了的,去过方芳家玩的人都知道,她屋子里的窗帘和枕套是多么的漂亮。
是的,方芳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这在现在的农村是比较罕见的了。
方远的爸爸是方家老大,有五儿一女,方家又早已分家,方远家独占一个大院子,房子比较宽裕,作为方老大家唯一的女孩,自然分到了一间房间。
方芳听到封华夸赞她的绣活,脸色又好了些。方老太太又要见缝插针地补两句,封华赶紧拉着方芳道:“小芳姐,缠针我学了好几天了也没学会,你教教我。”
封华说完,拉着方芳就朝人少的地方走。方老太太高兴的闭上嘴,看,她家方芳就是招人喜欢,比什么封家七仙女,一点不差!
方老太太心里撇撇嘴,她一直觉得自己家的方芳才是全村最好的姑娘,之前封美华8块彩礼让人求娶的事就让她挺不痛快,暗怪张勇没眼光,看不见她家方芳更好吗?当然张勇真来求娶方芳她也是一万个不同意的。就张勇那家庭,还想娶她孙女?
后来马大炮差点10块钱娶封荣华更让她不高兴。
就是封华这,100块被人求娶,她之前都不服气,不就是半个城里人吗,到底最后能不能成为城里人还两说呢!但是今天见了封华的模样,她不得不承认,跟她家方芳,还是有得一比的……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13章羡慕嫉妒酸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13章羡慕嫉妒酸
封华拉着方芳来到院子外的树荫下,这里人少又凉快,又不耽误吃饭……是个合适的说话场地。
封华从口袋里掏出个针线包,又拿出一条手绢,真的向方芳请教起缠针的绣法。
做戏要做全套嘛。
“你还知道缠针绣?”方芳惊讶了,缠针绣是苏绣的基础绣法之一,而她会的就是苏绣,她敢说全村会的只有两个人,另一个就是她妈妈了。
她妈妈是苏州人,据说她那没见过面的姥姥以前是个绣娘,后来逃荒逃到这里,但是在她出生前就过世了,她的绣活都是跟她妈妈学的。她妈妈绣活非常好,但是后来眼睛近视的厉害,不能绣了。
“是了,你现在在裁缝铺里上班了。”还没等封华回答,方芳自己就找到了答案,又一脸好奇地问道:“那里的人都很厉害吧?是不是什么绣法都会?”
又是一个把城里人神话了的人。
“还行吧。”封华是真不知道,她哪知道现在的裁缝铺都什么水平,她又没去过……不管前世今生,这个年纪的时候,她都没去过裁缝铺。
下次真得实地考察一下了,不然哪句话说漏了底就坏了。封华心里暗道。
方芳接过封华递过来的手绢,一块纯白色的棉布,简单地封了边。这是封华自己做的,现在可没有纸巾,卫生纸的质量又堪忧,手绢还是相当有存在必要的。
这种纯色手绢她做了很多,有的甚至自己绣了花,为了匹配她方华大小姐的身份……绣花她也是会的,更是其中高手,找方芳请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这是你自己绣的吗?”方芳把边角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夸道:“针法不错啊,密实平整。”
那是,她可是几十年的老绣工了……
封华笑了笑谦虚道:“我就会这一种了,其他都不行。”
“你会这一种就能会其他种,看这封边就知道你是有天赋的。”方芳看着封华,真心道,然后问道:“你要学缠针吗?缠针适合绣字和绣细花瓣,菊花之类的,你想在手绢上绣个什么?”
“绣个菊花吧。”
方芳拿着针,也不是专门的绣花针,就是普通的缝衣针,边绣边讲,三两分钟一朵菊花瓣就绣好了。等到大食堂那里传来开饭的声音,一朵完整的菊花已经绣好了,离栩栩如生还差两步……
但也活灵活现,形象逼真了,对于她这个年纪来说,很难得了。方芳现在只有15周岁。
而两人现在的关系也突飞猛进,方芳对封华已经彻底没了抵触,觉得封华就是个心地单纯又真诚的小姑娘,根本不像别人说的那样。
封华现在“发达”了,之前又跟封老头硬顶,给她妈妈要出50块钱来送去医院,在村里是彻底出了名了,说什么的都有。
总之就是羡慕,嫉妒,酸。
后来又有马家100块求娶的事,众人说出来的话就有点不太好听了。
方芳之前对封华倒是没什么看法,只是觉得她应该挺厉害的,那么点大,敢跟一家之主硬刚,真不是一般女孩子能干出来的事。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挺受宠的,爷爷对她也和颜悦色的,但是跟爷爷顶嘴?她还真不敢。
何况封家那样的家庭,封老头那样的爷爷。
刚才接触之后才发现,原来封华这么“软”,脾气也好,说话声音也柔,笑起来甜甜的,真是个可爱的小妹妹。
方芳没有妹妹,连堂妹都没有,一直羡慕别人有妹妹,现在看着封华,突然觉得,自己要是有个这样的妹妹该多好。
“走了,我们去吃饭。”方芳拉起封华,“去晚了抢不上了!”说完拉着封华就跑,想到马上就要吃到鱼,高兴地笑出了声。
真是天真烂漫。
封华有些羡慕,这才是一个女孩子该有的童年,该有的家庭吧。
方家没有那么重男轻女,估计也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5个男孩1个女孩,就是再重男轻女的人家,待遇也能好点……
再说方家本身就比较开明,家庭条件又不错。方老头是个木匠,方远的爸爸和叔叔自然也是木匠,就是现在,方远的大哥和二哥也学成了木匠手艺,有时候会跟着父亲或者爷爷出去干活。
1...6263646566...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