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这两年俄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在蠢蠢欲动,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就在这两三年里,第十次俄土战争就要爆发了。在我大清的西北,一部分俄军被掉到了高加索山区,新疆防务压力大减,满清在北疆、西疆几乎没有了威胁。董福祥积功升任乌鲁木齐提督,麾下士兵几经整编,现今已经有二十个步兵营头,三个炮营和两个骑兵营头。实力接近一万五千将士。再加上清军其余部分的驻兵,以及新疆本地贵族的兵力,新疆一地就有过四万人的步骑,如今已然不再需要去考虑新疆的安危了。
英国政府对清政府的政策,就如荷兰人一样。随着清政府实力的增强,也在进行着不停的改变。
刘暹一直等到正月底,也没听到关于‘马嘉理案’这四个字任何的风声攒动。同时在英国的传统实力范围东南沿海一带,也没听到有其他的什么事件发生。
二月初二,准时的,扬威号、振威号两艘铁甲舰。连同福建船政水师的扬武、海靖两舰,后者是运输兵船,以及广东水师的镇涛、澄清两艘小吨位的蒸汽炮舰,共六艘舰船,扬帆起航。向着南方的海洋直直驶去。
这支混合舰队打的名号是巡视南海,很合理,很正常的一个借口。为了不从根子上就刺激到英国人,刘暹在舰队出发之前还特意购入了上百个石碑,上面刻着彰显中国主权的文字和年月日。不过这只是障眼法,这支舰队往南面去,那就是为了给西婆罗洲上已经起兵拿下了东万津的梁路义、韦昌俊等人撑腰。
舰队身后就跟着两艘英国人的铁甲舰,刘暹的想法并没有瞒过驻香港的英国总督坚尼地。就在半个月前。西婆罗洲兰芳公司的大本营坤甸突然爆发了一场政变。梁路义这个刚刚冒出头角不过年余的人,带领荷枪实弹的数百士兵,是的。那是士兵,一举拿下了整个坤甸,掌控住了议事厅。
兰芳公司现任甲太刘阿生、其子刘亮官、刘恩官,女婿叶湘云等被一网成擒,两族成年男丁全都给砍了脑袋。刘系中坚的十多个家族也被连跟拔起了大半,一些落网余党起兵与梁路义、韦昌俊对抗。被韦昌俊带领自己训练了半年多的士兵们,轻易荡平。
军情处渗入东万津两年的时间。其中诸多谍报人员和触角,别看梁路义是坤甸站的站长。也根本不清楚。毕竟整个西婆罗洲上不止一个坤甸。两年时间的探访,加上梁路义等本地人提供的情报,当义军暴起的时候,梁路义、韦昌俊手中拿着的是绝对详细详尽的兰芳‘汉奸’表录。有心算无心,梁路义发难的正月十六又是议事厅开会的日子,所以战斗一开始,刘阿生一系的魁首、中坚就几乎被一网打尽。
开始的头几天里,东万津杀人杀的人头滚滚,在梁路义、韦昌俊手下至少报销了上千条人命,还扣押起了两三千人。刘阿生和他的党羽,也就是兰芳公司汉奸力量的中坚,被完全铲除。
而这个时候,巴达维亚的印荷士兵,大约两个营的兵力才匆匆的被集结起来,然后送到了砂捞越。
詹姆士.布鲁克,也就是砂捞越布鲁克王朝的开创者,这个时候已经死去多年。他的继承人查尔斯.布鲁克对于荷印军队的到来是十分欢迎的,北方的兰芳公司叛军的主力是一群大港公司的残部,在听到兰芳变乱发生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起,查尔斯内心就担忧之极了。
虽然布鲁克王朝作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国,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但是谁坐在查尔斯现在的位置上,内心里都会忐忑不安的。最好是立刻平定叛乱,即便那大片的土地全部被荷兰人吞掉,也比掌控在自己的一帮仇人手中强。
当初他的舅舅詹姆士.布鲁克与石隆门的华工合作无间,之所以最后翻脸不认人,除了自己站稳了脚跟,追求更大的权力、利益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与当地土著的连串作战中,华工军团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
詹姆士深深地感受到了威胁。他要除去这个威胁,所以事情才发展到石隆门数千华工起义的地步。
不过当年叱咤风云的海上马车夫,现在早就虚弱不堪了。狭小的国土,在民族主义盛行欧洲以后,注定了他落寞的结局。但是因为荷兰现在主要的殖民地也只剩下了印尼这一块,由此荷兰也集中了相当一批军力保护着这里。
在四十多年前蒂博尼哥罗领导的反荷起义失败以后,1830年至1870年,荷兰人在印尼推行一种“强迫种植制度”,规定农民必须以八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欧洲市场所需要的物产:甘蔗、蓝靛、咖啡、烟草等。而全部收成,则按规定的价格必须交售给政府。种植上述农产品的土地,免交地税。不适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方,农民交纳人头税,或每年以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为殖民地政府服徭役。
在这种制度下,本地农民所受的剥削大大加重。地方封建主为从中多捞油水,强迫农民种植土产的土地,不是八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甚至是全部;殖民政府规定的收购价格很低,往往不足以偿付劳动费用;被征发服徭役的农民,远离家乡,劳动时间长达100天、200天。由于农民种粮土地减少,如遇天灾歉收,大批死亡。如东爪哇的淡目,原有居民33.6万人,经过1848年饥荒,减至12万;克罗博安原有居民89,500人,经过1849年饥荒,仅存9000人。
可是如此高强度的压榨下,也给荷兰政府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印尼的输出额由1830年的1270万荷兰盾增长到1840年的7400万荷兰盾,即增长了近五倍。在实行这个制度的40年间,荷兰殖民者总共搜刮了8亿荷兰盾的财富,相当于四亿两白银。这些资金流入荷兰,奠定了荷兰本国工业发展的底蕴。
如今的荷兰绝对是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它的地盘太小了。而且今日的荷兰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整支荷兰海军的实力只有近些年才刚刚下水的铁甲舰,但是这些宝贵的铁甲舰全部都部署在了荷兰本土。印尼这块对荷兰来说至关重要的殖民地,因为荷兰与英国人达成的协议,却是‘固若金汤’。
现今荷兰在南洋的舰队中竟还有相当一部分风帆战舰,主力舰也只是两千多吨排水量的铁肋木壳巡洋舰——雅加达号。
……
台南。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搅醒了刘暹的午睡。“大人,总理衙门的文函。问我们组编舰队向南,用意为何?”
丁振铎递给了刘暹一封公文。刘暹则根本连拆开的意思都没有,“这帮人可真够闲的。才换了一个皇帝,西太后正忙着抓权,恭亲王不费心想着如何应对,还有心来瞧一瞧我刘某人的动作?”
刘暹话语中的大不敬,丁振铎像是没听到一样。“军情处传回来消息没?”是恭亲王一直在盯着自己呢?还是刚接了阿礼国的班,新任的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也就是那个搞出威妥玛拼音的人,找上了总理衙门?
这中间的区别可是大的很呐。
如果恭亲王真的盯上了自己,那以后刘暹做事就要悠着一点了。绝对不能太过露骨,太过过火。可要是威妥玛登门,那危险性就大大的降低了。总理衙门很可能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发出一文函来。
“还没消息传来。文函走的是电报,由香港转到广州,竟广州将军府过了下,再快船送到台南来的。”
“就回说:巡视南海诸岛,彰显我大清主权。”先混一下再说。不行的话,等总理衙门第二波公文问到,北京站总也会有消息传过来。“明个这回文再送出。”(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国不再是十五年前的中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碧波荡漾的大海上,六艘军舰一线拉开,在洋面上划出一道细白的水痕。
扬武号上,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十几个船政水师学堂最优秀的毕业生们,此刻全都集中在甲板上。
不管刘暹此次南海之行打的究竟是什么目的,这种海上的长途跋涉,向来是很锻炼人的。左宗棠首许,沈葆桢就一股脑的将十多个人才全塞进了舰队里。
别把满清的官员想的多么无能。正月十九号时,香港、上海、广州等等只要是有租界的地方,洋人的报纸上面就满篇幅的都是婆罗洲的事变了。福州也不例外。而且左宗棠的‘情报’收集来源也十分广泛,香港、广州、上海等地的洋人报纸,每一期都能从他的总督府中找到,任何有用的消息都会被译成汉文,第一时间呈现给他。
左宗棠、沈葆桢的‘老眼’都还未昏花,他们能肯定兰芳的变故跟刘暹有不小的关系,否则刘暹年前跟他们就定下的约期,怎么就那么巧的正撞上?
而且还是上面那一说,远航航程十分锻炼人。海军跟陆军不一样,堂课教育从来不能塑造出一名真正的海军军官,拿仅是海军教育的第一步。要成为合格的海军军官,必须经历过练习舰上的实习。两年前邓世昌这一批英才毕业的时候,就是前脚走出船政水师学堂,后脚就大家一起登上“建威”练习舰,开始了他们必须要经历的海上远航。而那一次航习,建威号先后到达过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历时了四个月。海天荡漾。有时数日不见远山,有时岛屿萦回,纱线交错。练习舰上的学员们必须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他们会由教员躬督驾驶,各学员逐段眷注航海日记,测量太阳和星座的位置。练习操纵各种仪器。到返航时学员们轮流驾驶,教师将航海日记仔细勘对,经过二年舰课实习才毕业。然后就直接赶上了小鬼子的征台之役。
现在来到扬武号上的十多名当初的毕业生,此刻已经人人都是一名军官。他们的位置也不再是实习,而是真正的充任到期间。虽然因为扬武号本身配备的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减小了很多。
“正卿。你说这兰芳之事,婆罗洲之变,跟台湾的那位刘侯爷,能有多大的关系?”
叶富,广州府新安县人。与邓世昌是老乡,同期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成绩也都非常的优异。在学生时期两人就意志相洽、志趣相投,成为挚友。毕业后,他们也十分有缘分的先后在海东云号担任管带【此刻萨镇冰是邓世昌的二副】,交情好的那是没的说。历史上两人还结为了亲家,叶富的儿子叶锦瑛娶了邓世昌的二女儿邓秀婵为妻。【注明:海东云舰是小型炮舰,排水不到四百吨。1870年闽浙总督英桂向洋商购得。用作台海巡防。】
所以,叶富跟邓世昌说话不需要考虑的滴水不漏,有什么说什么。
邓世昌性格严厉。性格严厉的人对朋友说话,要么是实话实说,要么就是闭口不言,绝不会油腔滑调。
叶富对邓世昌说话随便,邓世昌跟叶富说起话来也从不思前想后。“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那报纸上不都说了。起兵者梁路义,近年始以贩卖秦军五金货件发家。”
“咱们这位刘抚台的胃口。可真不一般的大。行事也特立独行!”
满朝野的官都在大清的地盘找食儿,独独这位。早在广西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越南,拿下了今日令不知多少人垂涎欲滴的鸿基煤矿。
邓世昌是海军军官,对于煤炭,尤其是鸿基煤这种品质上等的优质煤炭,那是相当关注的。今日的鸿基煤畅销整个天下,不说秦军自家的船运公司,连福建船政水师都开始从鸿基购煤,再有数都数不清的洋船,鸿基煤矿一年的收益比船政局一年的筹款,那是多的太多了。
“发财有道啊!”邓世昌脑子里想起了马尾船厂船坞里正在全力建造的那些军舰,如果全是船政水师的该有多好!
而此时的香港。
总督坚尼地正跟转道香港,准备坐船回英国的前任驻华公使阿礼国,就西婆罗洲的事变,诉说着自己的担忧。
“这个人是一个坚定地民族主义者。当事情发展到必须要的地步时,他的军舰绝对敢对着荷兰人开炮的。”作为一个军人出身的总督,坚尼地的性格却并不强硬霸道。事实上他很善于安抚这种软手段。19世纪60年代以后,香港华人势力增强,当然这也是因为香港现在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英国人在港的投资和商业资本,远不能跟他们在上海的投入相比。【历史上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变’成后世人脑海中的香港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内地富户不断来港,由于经营有术,其经济势力大大发展,以致于完全压倒了在港的西商。坚尼地没有坚持的否定华商的地位,他很善于安抚华人,多次向外表示随时可以接见华商代表,听取意见;总督府每有庆典,也多邀请华人绅商参加;还鼓励在港的殖民政府官员学习中文,设立考试委员会,给学会中文的欧籍官员颁发证书。
他在任的这几年里,香港的发展有了很显著的起色。不过去年时香港遭到了台风席卷,损失惨重。坚尼地不是海峡殖民地总督,西婆罗洲的变故影响不到香港。但是他作为一名负责人的英国官员,对于西婆罗洲兰芳的变故,关心极了。那两艘跟着中方舰队的英国铁甲舰,就是坚尼地与英在港舰队联系后,后者派出的。
“兰芳叛军手中有着先进的轻武器,子弹的口径跟秦军所使用的自制雷明顿步枪完全一致。他们手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左轮手枪和散弹枪,这两种武器在远东,只有秦军有大规模配置。
这一切都是证据,都是刘侯爵插手西婆罗洲的证据。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东万津不能完全被刘侯爵控制,那对整个婆罗洲,对荷兰在巴达维亚的统治,都会造成致命的威胁。”
阿礼国静静地听着坚尼地的话,脸上没表现出态度的倾向,而是问向坚尼地,“我想你之前已经跟新加坡有了沟通。克拉克总督的意见是什么?他愿意出动新加坡的舰队吗?”
“不。他不愿意!”坚尼地丧气的坐倒在沙发上。
“真的,说真的。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十五年前的中国。除了云南这个边境省份还有反抗政府力量的太平军,中国政府已经平定了所有的内乱。他们的军队大规模换装了新式武器,还有了一支近代的舰队,虽然那无比的弱小。
最主要的是他们中有一个刘侯爵,俄国人和法国人的生命与失败表明,中国人是能打仗的。一两万人就征服这个广阔的帝国,让他们的统治者低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俄国人、法国人的鲜血让这个古老的帝国有了变化。他们对我们的军队不再像一样那样的恐惧。
必须要坦诚,我对中国人真的产生了一丝惧怕。他们的军队,那些普通军队,不需要有刘侯爵军队那样的战斗力,只要跟日本人的战斗力相符,中国简直不可能被征服。
所以,克拉克总督的谨慎,我表示理解。”
坚尼地烦躁的挥舞着胳膊,他很羞愧这一刻自己的心情。但是,说真的实话,他就是因为对中国人产生的那一丝惧怕,所以才想坚定地限制刘暹的发展。
而那一丝惧怕……,让他觉得是那样的羞耻。(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四十三章 舞会和沙龙中的罗本上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大人,新加坡发来的电报:一切安好。”
范德榜捏着一张电文,来到了刘暹跟前。新加坡一切安好,这就是说新加坡的英国海陆军,到现在为止依旧还没任何动作。英国人还没有掺和进西婆罗洲。
刘暹内心还保持着平静。新加坡的情报站是一旦有紧急情况,就立刻向香港发报,消息再有香港转拍台南。而要是始终局势平静,那么就会隔五天发一次报。让刘暹始终牢牢掌控住英国人的态度变化。
同时间的广州城。一身洋装打扮的霍广正笑着跟送别自己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巴里克告别,他的任务今天是完成了。用五十万两银子向英国人下了一笔关于纺织机械、机床磨床等机械设备上的订单。
这不是花钱买平安,而只是一种直白的示好。只是英国人到底吃不吃这一套,却还很不好说。
……
东万津,一处军营中。
在十几名教习的带领下,一个团级【千人】建制的华人义军正分散在营地内的各处训练场,展开每日都不曾断缺的军事训练。
一处靶场里。一个营,三百多名义军士兵在教习和军官带领下,正在做着实弹射击训练。靶场的边缘,王坤正在一名教习的陪伴下在观看着。
哨声响起,三百多名士兵排列成整齐的三列纵队,从靶场另一头开进。抵到预备射击地点后,所有人迅速站定。然后士兵们在各级军官急促的命令声中,迅速整队,并且按照逆时针队列来了个大旋转。从三列纵队瞬间变成了三列横队。
自始至终里,靶场内都没有乐器伴奏,就连最单调的鼓点都没有。
“全体立定!”
“枪下肩!”
随着当头教习的一声大喝,三百多人整齐划一地从肩头卸下了自己的步枪。然后瞄准射击,一排排打出了一次次整齐连环的排射。
翻滚的火焰浪花中。百米外的上百个木靶被打的碎屑乱飞。
最后的冲锋命令下达,数百人齐声狂吼,挺着刺刀就冲了出去,然后将早已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木靶一个个捅烂掀翻。
紧接着又是整队的哨音响起,刚刚完成一轮冲锋的华人义军们纷纷撤回,不过两分钟。又重新排好了队列。然后一名负责军纪的教习就走了出来,将十来个在之前齐射和冲锋中出错的小兵乃至军官提了出来,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在靶场边缘脱掉他们的外衣就开始用鞭子来抽打。一人十下,然后赶到靶场侧面。在太阳底下站军姿,连敷药都没有。
王坤现在是义军当中的第一流人物,作为之前石隆门华工起义时的大管家,现在的他在义军当中干的依旧是大管家的活儿。已经不接触军队有一大半个月了,今天来到东万津兵营看一看,完全没有想到看到的会是如此精彩的一幕。虽然眼前的这一营兵是此处兵营当中最精锐的一个。
“韦教习,官兵一体,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号令如一。有如此精锐,我等必可破荷兰人,大业可成啊!”王坤喜不自禁。这样的军队已经完全超乎了他之前的预料。当初石隆门起义的时候,华工们只是敢打敢拼,真论起来可是完全不如眼下的这等军队的。是的,这就是一支军队!而当年的义军只是一帮民团。
韦涛笑了笑,并没贪功为己有。“还是大家的底子好。士兵们都是矿工出身,服从命令。再有原先的练兵做军官。有了骨干,短短半个月就整治成型。”韦涛笑声中响起了当年的太平军。当初广西那帮老兄弟中真正能打的,可不就是紫荆山那一块的矿工、煤工么。而且眼前的这些人。几乎都跟洋人见过生死,那就更好练出精兵来了。除了士兵的年纪普遍打了一些,除外再无任何缺点。
“看到咱们的军队如此模样,队伍拉到前线打仗,我也是放心了。”王坤与韦涛回到兵营指挥部的时候,兵营中几个重要的军官和教习是都到了。
“荷兰人的军队已经开始往孟加影集合了。有一千多荷兰兵,三千多土著兵。沙捞越虽然没有出兵,但是查尔斯给荷印军队提供了太多的方便。更主要的是,他已经出钱在马来社群中招揽马来兵了。”王坤说道马来兵的时候,眼睛里放射出仇恨的光芒。那是刻入了骨髓的恨意!
他的父亲王甲,是当初石隆门华工起义的领袖之一。而当年的石隆门华工起义之所以失败,除了首领刘邦善被叛徒出卖遇害的缘故外,最大的原因就是马来社群站到了詹姆士的那一边。
所以王坤也好,李永飞、刘康生也好,对英国人,对马来人,都是一样的恨!
“新加坡传来消息,英国人暂时还没动静,应该是还拿捏不准。这个时候正当我们发力,一举扫平荷印军队,给英人以震慑。让英国人不敢轻易伸手。
所以,总指挥部决定,抽调整二团【东万津】和整三团【高坪】的两个营,汇合整四团【孟加影】,以雷霆之势,彻底扫灭五千荷印军。”
“现在我宣布总指挥部命令,命二团总教习韦涛为整二团团长,李昌钰为整二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四营统领丘陵远为四营营长,教习陈亨为副营,五营……”
整二团三个营的正副营长,加上正副团长、参谋长,和宪兵队长、后勤处长等十多个重要官职,全部发下了任命状。也就等于说,整二团的训练时期至今日起宣告结束,整二团彻底成军了。中午时候命令传达到了全团,所有士兵都心劲高昂,不见半点上战场的惧色。
当天下午,整个二团除了几十人留守军营外,其余的一千一百多名士兵就整齐开拔出了营地,向着北面的孟加影急行军。
两日之后,整北上的二团士兵在韦涛、李昌钰的带领下到达了与孟加影近在咫尺的希曼。这里的老百姓早就是风声鹤唳,紧闭家门不说,大部分的房屋中根本就没人,人都跑的要光了。
韦涛根本没在这里多有停留,吃了一顿饭后,马不停蹄的直到孟加影。当天晚上就见到了四团团长李永飞,和三团的副团长戴阿春。后者是梁路义的好兄弟。
三人当中,韦涛的经验当然是最丰富的。虽然他们一直没有透露过自己昔日的身份背景。但是打仗上面,李永飞和戴阿春都是很信服教习的。
三部汇合之后,兵力达到了三千人,韦涛当即命令李永飞带领本部四团在孟加影城的侧面三里的位置,连夜安营扎寨,并挖掘战壕,布置阵地。
李永飞一点迟疑都没有,领命后很快就带着部队除了城。
这一扎营就是三天时间,三天中一队又一队的达雅克人逃难进入兰芳领地。兰芳跟本地的达雅克人,乃至是马来族人,相处的都很好。比较之前几十年中的兰芳一直属于绝对的狗派,捧荷兰人的臭脚,辖区内社会环境相当稳定。而社会环境一稳定,那就肯定会形成一定辐射范围内的商业贸易循环。无论是马来人,还是达雅克人,谁也不会跟钱和安稳的生活过不去,自然而然的两边不同民族就不存在什么较为激烈的矛盾了。
1...117118119120121...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