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就跟上文说过的一样,台湾这里的土地,大租户到小租户,小租户到佃户,集中率比大陆内地都要高出很多来。自耕农数量很少。只是他们作为一只‘鸡’,则已经是够了的。
……
“林家有两千多亩田地,在册的不到一百亩。不过他这家算是个特例。其他的……”陈亮拿着一张纸给张守训看,指着上面罗列的几家士绅租户的实际田产和备报官府的在册农田,“不算山地和林地,农田在册大致上都保持在一到两成左右的比例。所以淡水县全县的熟田当在一百万亩上下。”
清赋局不可能亲自住查探,所有的资料都是军情处提供的。而至于他们是如何得到的,从哪里得来的,那就不是张守训、陈亮、焦文湛管得了的了。
刘暹对张家的人很是倚重,张守炎在秦军一系的地位完全不逊色汉中的李楹。张守训入清赋局,张树平在钢铁厂,丁振铎为侍从长,全都委以重任,信赖有加。可就是军情处这一块上,张家人乃至他们推荐来的一系人,半点也涉入不进。
“如果算上茶园、林地,整个淡水的田产在一百五十万亩。”
陈亮、焦文湛的说话是很不负责任的,他们的估算很简单粗略,跟现实的实际数值肯定会有很大的出入。但清赋局在淡水上下十几个人,谁也不会在这一点上较真。于是淡水县田亩的大框子就这么的定了下来。
而茶园、林地,后者经济效益不大,前者就很是兴旺了。台湾茶畅销日本和美国,前者直到后世刘暹穿越的那个时代都非常的推崇台湾茶。而美国在这个时候,更有约翰.杜德这个在台湾茶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的光辉人物。
台湾有野生茶树,但是台湾茶的历史至今也才不足百年。台湾的冻顶乌龙等茗茶近乎全部来自福建。约翰.杜德的出现为台湾外销茗茶提供了最好的窗口,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现今已经扩展到了数十万两银子的产业规模。名头比不上台湾的樟脑强,可实际上已经对樟脑完成了超越……
不过茶业方面的事儿,那是属于商务局!(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三十六章 缴!我林家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台南府城,刘暹买下的一处私宅中。这里就是台湾省暂时的巡抚衙门。真正的衙门还在建设当中,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春后才能入住。
“大人,十七爷报来了淡水县的钱粮册子。淡水全县备报田亩十九万两千亩,茶园林地二十万亩。十七爷已经让淡水的士绅租户们指定自家的田地,只说是要定地界来的,没人怀疑。一旦全部指定完毕,就立刻收网!”
侍从吴怀恩拿着淡水发来的电文,向刘暹做着汇报。
陆地上铺设电线比海底放电缆快多了,刘璈还在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刘暹那覆盖整个台湾南北各县各地的电报网已经运营快一个月了。
吴怀恩是刘暹侍从室里的老人,季锡良在的时候他就待在侍从室,现在丁振铎当家做主了,他还待在侍从室中。
“回电,已知。让他看着办!”
一百万左右的田亩,只报上来了两成还有不足。刘暹要不狠狠给这群士绅租户一个教训,不让他们这群人长长记性,湾湾人就不小的现在是谁在当家做主!
十月下旬,几乎就在淡水县动手的同一时间,彰化、台南、凤县等等,差不多前后三四天的时间,整个台湾下派地方的清赋局都态度焕然一边,动起了硬手来。
各县厅的户房书办全都第一时间被逮了起来,然后秦军和一部分被刘暹掌控住的台湾绿营,大批出动,控制各地城镇,乃至官府衙门。后者是这次田亩清赋之后要涉及到的方面了。治下隐田如此之多,你父母官当得难道就没过错?总是能摘掉几顶官帽子的。而秦军作为坐地虎,吃不下一半,也能吃个三分之一!
全台湾刘暹估摸着能查出来三四百万亩的隐田,这还不算茶园和林地。毕竟后世全台耕地接近一千万亩。而现下这个时候,台湾的开发远不如后世充分,但是便易开发出来的土地,也就是台西的平原地带,也几乎得到了充分开垦。刘暹取个中间数,将全台的耕地算到四百五十万亩到五百万亩间。也不为过。
当台湾的士绅租户们的把柄被刘暹确确实实的抓到手里之后,摆在全台士绅租户面前的选择就只剩两个了:一是乖乖的认罚,不管内心里是否恨死了刘暹,乖乖的给刘暹贡献出一批发展基金来。否则,就是把田地变卖了。刘暹也不是做不出;
二是反抗,激烈的反抗。但就算整个台湾的士绅、租户都起兵造反,到不了明年开春,刘暹也有把握将他们全都削平。这样刘暹的收获会更大,甚至能借机真正的掌控整个台湾;
台湾的士绅租户们要选择哪一条路呢?人生的抉择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刘暹等着他们做出选择!
……
雾峰林家。
自从林文明被斩,林戴氏就成了林家的定海神针。当年凌定国堂上杀人,林氏诉状不得,不知道多少人已经起了反义。林家第一次上北京告状不成。凌定国及在台的官员和诸多与林家有仇的台湾士绅,纷纷落井下石,林家不仅商业上损失大。那些人的手都已经朝林家的田地伸去多名林家嫡亲已经纠集了数百人丁打算夜袭彰化,就是半道上给林戴氏给截了回,使得林家没有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林戴氏是林朝栋的母亲,雾峰林氏的奠基人林文察的夫人。林文察战死后,他二弟林文明被杀,堂弟林文凤被囚。林朝栋纠结于打官司,整个雾峰林氏。自然而然的就由林戴氏来掌管了。
清赋局眼下的硬措施,对每一位台湾士绅租户都是捅心眼子的一刀。而对于雾峰林氏。却是可以说因祸得福。
当年林家借着戴潮春事件的善后处理,侵吞抢占了上万亩良田,为雾峰林家打下了雄厚的根基基础,并透过联姻等方式强化其社会地位,但之后引来的大量官司又给予公家整肃林家的机会。时到今日,这波风潮也没有停止下来。雾峰林氏可以说在台,除了自己的姻亲和板桥林氏等亲族外,到处都是敌人。
清赋局先前的‘所托非人’,彰化县的士绅和地方官那是可着劲儿的捉林家,林家上上下下两万多亩熟田,被登记在册了一万七千多亩。对于雾峰林家来说,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日后台湾即使田赋不改,依旧是薄赋,林家一年也要多交出六千多担稻米。
就算这些年刘暹一船船的往大陆捣腾中南半岛的粮食,稻米价格在两广、福建一代有所下降,六千担稻米也能顶八千两白银。
因为秦军兵威赫赫,整个林家没谁敢说造反打县城的,但也有人叫嚣着要‘逼上梁山’,抄了某些龟孙们的家的。这股浪潮连林戴氏都有些压制不住,因为这股浪潮背后站着的是,因田亩清赋一事紧急从福州赶回雾峰的林朝栋。
今年才二十五岁的林朝栋,年轻气盛。虽然头脑清晰,很有理智,明白以林家的这点力量起兵造反,只是自寻死路。但这也并不代表着他就软弱可欺!
在全台普遍报田在册比率只有一成多的情况下,雾峰林氏的官科已经超过了八成。林氏的姻亲好友家族,如杨氏、李氏、戴氏等,官科也都高达三四成。这是站在林家的头顶拉屎啊,再不反击,不说林家的声望如何的低落,就是林家自己人的心劲,那也是会散了。
清赋局的翻手为云覆手雨就是在这个时候爆起的。一瞬间,整个雾峰林氏是神清气爽,念头通达。而彰化县的清赋局也因为手下有了雾峰林家和他的姻亲们——杨家、李家、戴家等的帮助协助,在台湾各县厅当中第一个完成了全县范围内的田亩测量。查出隐田一百三十三万余亩,算上彰化县已经备报的田亩,彰化县全县耕田接近了一百六十万亩。
对这个数字刘暹并不意外,彰化县地处台中,后世台湾有名的彰化平地现在就完全囊括在彰化县境内。那可全是整个台湾诸多小块平原中最肥沃平坦的一块啊。只那一块平地,就能开垦出过百万亩的良田,何况彰化县的面积也并不仅仅限于那一块平地大小。
“哈哈哈,哈哈哈……”林朝栋仰天大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天诚不欺我!”握着清赋局遣人送来的一封信纸,林朝栋内心里这一刻别提多么畅快了。
信纸上是清赋局开出的罚单。林家有三千五百亩田地隐匿,当补缴赋税十年。就算台湾之前是薄赋,一亩地只有三斗多的官科,三千五百亩那也有一千多担了。十年就是一万一两千担稻米,合计过一万五千两白银了。这笔钱林家要拿出来必须得砸锅卖铁的。
可是现在,林家因为是彰化县备报田产比率最高的,清赋局大笔一挥就砍掉了一半。又因为在丈田的时候林家主动配合,并且有重大立功表现,林家需要补缴的赋税就再给砍了一半。
一万五千两银子变成了三四千两,也就是三千担的粮食,还可以分五年缴清。林家身上泰山一样重的压力,瞬间变得轻飘飘的了。
“缴!我林家缴。”林戴氏心里的激动也是不可抑制的,对儿子说:“荫堂,你派人去回话,就说这欠税,我林家就是砸锅卖铁,也一个子不会少朝廷的。”
报仇雪恨的机会,莫过于现在这般好了。不缴银子,地就不是你的了。而要交银子,十年的补税,就是台湾财力最强的板桥林家,瞬间也要变成无立锥之地的穷光蛋。
除了杀了仇家,还有什么比看到仇家遭殃,更让人痛快的呢?(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来到台湾的荷兰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三四百万亩隐田的赋税,一年就要一百多万担粮食,也就是接近一百五十万两的银子。十年就是一千五百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台湾府去年的全年岁入也不过五十万两而已。
什么樟脑、茶糖?跟田亩的基本盘比起来都小菜一碟!
也怪不得现在的福建人说台湾富庶。刘暹本来还很不解。台湾每年的饷银都需要福建、广东的协响才能渡过,就像后世的国家级贫、困县,一切都吃国家拨给的财政补贴。这样的地方还能富庶吗?现在他是明白了,台湾富庶的不是官府,也不是最基层的老百姓,而是那些士绅租户们。
英国人眼下每年以洋药为名向台湾输运鸦、片过百万两银子,果然不是玩笑的。
“告诉他们,要么隐田被没收,要么就给我分期还钱!”
十年的无息还款,二十年的低息还款,三十年的中息还款,五十年的高息还款。刘暹准备的很充分,很人性化。两条路就看士绅租户们怎么选了!
这些东西刘暹已经让刘璈写了份奏折,他联袂署名,一块报上北京了。
要士绅租户们放弃隐田,不现实;要他们立刻拿出十年的欠税来,也有些不现实;就看最后的四项,他们选一个项了。而联名报上北京,一是向北京说一下自己的功劳,二也是让北京对自己放松一些警惕。
台湾可一直都是清政府眼中的重灾区,隔三差五的造反一次。在北京眼里,台湾百姓几乎就是造反的潜在同盟。刘暹若是真的心怀叵测,他怎么会这般整治湾湾?他应该百般拉拢才是。
这也是刘暹的另一种表忠诚。毕竟秦军的海军还需要进补。刘暹向英国和意大利订购的舰船也都没归来,向英国派出的邱宝仁、林永升、叶祖珪、许寿山、黄建勋、张成、林国祥、吕翰等人才,也才刚刚入学旁听。他手下的实力还没积蓄够!
派人去英国海军留学,向英国人购买军舰!是的,刘暹继对日战争结束后。跟英国人不尴不尬的关系持续了两个月后,他再一次向英国人释放了满满的善意。
两艘铁甲舰,四艘蚊子船,两艘铁肋木壳巡洋舰,四十二万英镑的一笔大单!
这不是刘暹没骨气。而是因为机械和陆军军火贸易上,撇开大英帝国一两次。已经足够表达秦军集团的不满了。这舰队方面,秦军还真需要继续向英国人学习。
而且眼下满清还不知道的是,日本靠着手中筹集的钱款,八月里秘密跟英国人签订了购舰协定,一举买入了三艘铁甲舰和三艘铁肋木壳的巡洋舰。如果这些军舰全部都归来的话。立刻的,日本海军就能一跃嘣到比中国海军实力还尤胜一等的高位。
而这消息就是英国人自己透给刘暹的!
其中的用意如何,刘暹猜得出来,只能立刻的向英国佬释放善意。
除此之外,刘暹还向福建马尾船政局下了一笔四艘军舰的订单。两艘铁肋木壳巡洋舰,两艘纯粹的木质战舰,价钱定在一百万两银子。这个价钱船政局绝对不吃亏,还能赚上一笔。
三年前他们建靖远号铁胁木壳船的时候。价格还不到二十三万两银子。现在因为钦南钢铁厂的出现,铁料钢料价格陡然下降了好一截,并且中南半岛上大量的柚木源源不断地从越南、暹罗两国运送到大陆来。木料价格又降低了一截。还有着造船就跟搞房地产一样,一批次数量造的越多,就跟楼房盖得越高一样,本钱越低。
这四艘军舰船政局能有二十万两的利润,乃至船政水师他们自己就能也跟着建一艘了。
林永升、叶祖珪、许寿山等人,这群刘暹好不容易搞到手的海军人才。将来至少要人手一艘战舰。要能在压制日本人的同时,依旧维系海面稳定。那样刘暹才能放手的去兴兵反清。
鸿基、石碌、钦州湾。秦军最根本的军火钢铁工业,全都是靠海运来链接的。没有制海权。刘暹造反是会有大麻烦的。
……
宜兰。
一座海拔不过几十米的矮坡上,被摧毁的土木村寨的火焰渐渐熄灭。略微休整后,一个班的秦军带着一个小队的日本挺身队开始朝村寨内前进。从规模上看,这个村寨不过是个一二百人的定居点。
眼前黑乎乎的小村落刚刚经过了一次臼炮的洗礼,火把照耀下,村寨里几乎没有一座小屋是完整的,甚至部分倒塌的房屋四周还洒落着依旧殷红的血迹。
很残酷,但是没办法。这些生番对外来人的敌视太根深蒂固了,根本不是言辞能够说和的。而刘暹最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伐丁开山’就是必须的了。
以日本挺身队为主力,这些人刀子玩的利索,服从性好。披上秦军为他们赶制的钢甲后,连脖子、脸面都遮掩了起来,湾湾土著除非是运气爆好,吹箭、弓箭正好射穿了他们的眼睛,否则根本就奈何不了这些挺身队士兵。
只不过日本人负重和耐力不怎么样,这些挺身队士兵强大的是爆发力。最初时候披挂着二三十斤的钢甲上阵,一上午不到,人就累瘫了。平日里的训练,不管是秦军的作训,还是他们自己的锻炼,都是以锻炼负重和耐力为主。
“二明,你带人从那边去,占领那个角楼!孙大头,你带人把火升起来,往前走。其他人跟我在后,大家保持警惕!”
即使有挺身队做挡箭牌,秦军也并非安全无失。一切都要小心再小心。
半响,惨叫声和妇孺的哭泣声打破了这儿的寂静。血与火,随着秦军不断地深入台东大山当中,越来越多的生番倒在了他们世代生活的大山深处。
……
西历1874年12月11日,星期四。
从一艘来自巴达维亚的荷兰商船抵到了打狗港,一群台湾本地工人就忙不迭地围了上去,开机器的开机器,扯吊绳的扯吊绳,一架崭新的大型蒸汽滑轮吊机正耸立在打狗港的岸边。在十几名工人的上下操纵之下,这艘六七百吨的小轮船搭在的货物,半天时间就卸完了。
菲德勒拉着妻子安娜走上码头,深深地吸了口气。
嗯,除了自然的海腥味,感觉还是不错,比巴达维亚码头的气息来得好。
而且,整个港口十分卫生整洁。菲德勒觉得这不会是华人的自觉,而只可能是管理者的严格苛求。
整个打狗新区,连港口在内,地面全是水泥压实的平坦地面,雪白的线条画分出一格格的港口工作片区,整齐的码头仓库建筑错落有致,陪着若干块草坪或树木绿化带,真的让菲德勒十分惊讶。路灯柱漆成雪白色,上面挂着漂亮的防风油灯。
一个个身穿统一服饰的码头工人或推车或牵马,来回穿梭着,还有两人一组的警察,腰间挂着警棍悠闲而过。甚至菲德勒偶尔还能见到身穿干净漂亮礼裙的欧洲妇女在码头一侧的水产商店前,对着一排商品挑三拣四。
顺着宽敞的街道朝前看去,老旧的打狗港,菲德勒所熟悉的打狗港,终于落入他的眼睛了。刘暹掌控台湾才几天时间?修理出一个打狗港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要新建整个港区,时间还远远不够。
不过港区重建工程还是他必须要做的。这里可是后世的高雄,是刘暹准备重点开发的对外港口之一,现在那港区土地的利用效率,太低太差了。而且不美观!
至于秦军设立在打狗港的管理处,隐藏在一片旧式的房屋之中,菲德勒明白有看到。
一年没有返回台湾了,如今打狗港口码头的景象和整个港区的变化。让多有心理准备的菲德勒还是暗暗惊讶。
他知道这里的清国官员拥有一支强大的力量,他打败了俄国,打败了法国,打败了整个日本。他的手下没有聘请自欧美的高级官员,一起的规划和发展都是清国人自己完成的。
在南洋,荷兰、西班牙,都对这支力量充满了警惕。甚至巴达维亚当局都已经放缓了对兰芳公司的吞并。面对风头正盛的秦军,荷兰人不敢给于他丝毫的借口。
“上帝,这真的是一个清国官员统治下的港口吗?它比香港漂亮多了。巴达维亚、新加坡、马尼拉也比不上他们。”眼前的这片漂亮清新的港区给安娜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是的,宝贝。就是阿姆斯特丹也没这里干净。我想,再次回到台湾,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亲爱的,我们的家在哪儿啊?”安娜贴紧了自己的丈夫,嘴里撒着娇。
“我早已经委托阿莱德先生帮我们在南区修建一座别墅庄园了。我想,那应该很漂亮。”看着远方一辆飘着荷兰国旗和公司旗帜的马车缓缓而来,菲德勒嘴角露出一丝由心的微笑。
“菲德勒,欢迎归来。”马车里钻出来一个精瘦的中年人,这就是菲德勒口中的阿莱德,他的老朋友。
“是的。我又回到台湾了。希望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你当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刘侯爵虽然手腕刚强,但是他的能力就像他的力量一样强大。看看这个港区,这才是100天的时间……”
台湾的变化,引来的瞩目从来不是单单的国内人。(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三十八章 汉中之所以强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汉中,寒冬腊月,白茫茫的一片天地,又是一场‘瑞雪兆丰年’!
谭福生缩手靠在车厢里暖暖的羊毛毡毯上,眼睛透过车窗上的玻璃,看着外头的雪白世界,脸色平静的跟冰一样。
他的对面,一个面容跟他有四五分相似的汉子,脸色讪讪的,几次想找谭福生说话,张开口却又闭了上来。
这人就是谭富民!谭福生的亲弟弟。
自从当初柳林镇一战,两兄弟分别已经十三年。今天第一次见面,却闹得很不愉快。
谭福生是在半道上撞到谭富民的,后者自然不是出门踩了脚狗屎,好运到在郊外就能撞到自己失散了十多年的哥哥。他是专门等在那里的。
谭富民作为太平军派往汉中的坐探头目,他在太平军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如何为自己哥哥报仇。结果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汉中老家,头一遭来祖坟烧纸的时候,却猛地发现自家爹娘爷奶的坟头被打理的干干净净!
除了谭福生这个大哥,谭富民可没别的亲兄弟姐妹。稍微的一打听,已经从秦军运输队中退伍,照着关系和自身不俗的声望,加上手里有的一点资本,开办了一家往西北送货的车马行的谭福生,就立刻的出现在谭富民面前。这一刻谭富民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以为已经死了的大哥,不仅没死,还在秦军手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谭福生也没想到出一趟门,半道上就给‘遇’到了失散十多年的兄弟,喜欢的眼泪都控制不住的哗哗往下流,他都不能自己了。自然的就拉着谭富民往自己的家去。路上说起这十多年的日子百感交集,只说谭富民回来就好,一切都不用发愁。因为他召集人合资开办的车马行,这几个年头扩充很快,谭福生已经颇有身价了。无论是给谭富民娶媳妇,买房子,都一点也不会拮据。短短的一两刻钟里,他都要给自己兄弟计划完后半生了。直到谭富民从嘴中蹦出‘太平’两个字,才是一盆冷水淋头,让谭福生瞬间清醒。
谭富民出手很大方。他手心里也不缺钱,而且他手里的一些好东西,甚至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给自己侄子‘侄女、嫂子的见面礼不是普普通通的金银首饰,而是很上等的翡翠雕挂。
现在这翡翠可不比前些年头,因为慈禧太后的喜欢。在中国价格是不断上扬。尤其是太平军占据云南半壁,隔绝了大陆与缅甸的直接通道后,翡翠在国内玉器珠宝市场上的地位就直线攀升。
谭福生脸上一点高兴地笑意都不带有,他老婆立刻就瞧出了不对。把孩子打发下去后,自己借口做菜,让出了空间让兄弟俩好好说话。
“老二,你就真的不能不当那长毛?那是一艘要沉了的破船,你何苦跟它陪葬?你跟我去见几个人。不要你出卖什么,只要今后不再跟长毛联系,安安分分。我保你安然无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