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奕?也不是真觉出了刘暹的反意。他只是从刘暹的肆意而行的所作所为上面感受到了一股危险,而偏偏的刘暹本人又是一个百战常胜的名将。
武臣,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近代的中国史上,总是要比文臣更容易受上位者的忌讳的。
慈禧、醇亲王瞬间沉默了。也不知道是奕?口中的‘唐太宗故技’影响了他【她】们俩个,还是那段四年之内的丰功伟绩吓住了他们两个,瞬间里都沉默了。(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三十一章 民族觉醒与天朝上国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九月十三日,台湾噶玛兰厅【今宜兰】。
台湾号兵舰缓慢地驶入了宜兰港口,卸下了一个中队的秦军士兵和二百多名劳工,以及三四百吨的水泥、钢筋等货物。整个港口人声鼎沸,抬眼望去就是成百上千的人,谁都想不到三个月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这台湾号兵舰就是之前小日本的大阪号,现在归了秦军后勤部所有。虽然区区火炮,比之真正的军舰来说差的太多。但是对于一些宵小,或是说对于宜兰的湾湾土著,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二百多名劳工在港内的平地上,很快分成了三组,然后由人带领着各去各的地儿。这些劳力是秦军开发宜兰的最大保障,有修路的,有建房的,有垦地的,等等不一。
他们的安全保障自然由秦军战士负责,甚至在宜兰港区里,还能看到不少矮小却精悍,带着太刀的日本武士。这些人的身份是雇佣兵!
刘暹没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广西巡抚,却被发配到了台湾。但好在北京城没把他逼急了,广西提督的顶戴依旧属于秦军,由周军担着。
刘暹不可能不到台湾上任,对于朝廷的旨意,他选择了遵守。如果不是他几乎立刻的聘请外国公司铺设,台湾到海南、台湾到钦州,以及海南到鸿基的海底电缆的话,刘暹就是一个功高薄赏的典型了。
他那一番红果果的抓权行动,让朝野上下为他喊‘冤’的声音,立刻降低了八个调。
刘暹做到了台湾巡抚,台湾比原时空历史上立省要早了十年。同样。刘暹也需要面临刘铭传所面临的同样的问题——番区土著。
刘铭传在后世的台湾声望很高,很多人都知道刘铭传台湾抗法的故事。知道是刘铭传在台湾开启了湾湾的近代发展史,他在台湾铺设了台湾第一条铁路,他在台湾架设了台湾第一条电报线。但很少人知道,刘铭传在台湾除了跟法国人干了一仗之外。还跟台湾的生番自始至终都在紧密纠缠着。
湾湾土著和大陆移民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前者的数量最多的时候有多少不见史料,后者的人数却是所有人都晓得的不断增加增强。大陆移民多了,自然需要有耕地,很自然的就跟湾湾土著产生的争夺。土著居民在这些地方或是被消灭,或是被赶跑,或是被降服【熟番】。那些心不甘情不愿来到台湾的清朝官员们。从未制定出一项令人满意的“山区政策”,移民和生番之间的冲突历久不衰。刘铭传部跟生番之间打的就很激烈。数以百计的铭军士兵和多位铭军干将染病而死于瘴疠地区。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合计对“生番”打了四十次仗,因为地形的过复杂,铭军纵然拥有机关枪和野战炮,他的部队仍吃了几次大败仗。例如1889年在宜兰附近便损失了二百七十多名官兵,包括他自己的侄儿在内。
刘暹可以用日本人的法子来对付湾湾土著,但再好的法子人也是要有损伤的。刘暹就想到了一个法子,他从日本招募来士兵,用日本人对付台东那些深山密林中猫着的生番。
宜兰就是日本挺身队第一大队的驻地。有三百多日本人,大部分是穷的叮当响的武士,小部分是贪图雇佣兵高收入的日本平民。不过整个挺身队也才一千人不到,面对刚刚痛揍了日本一顿的秦军。很多日本武士表现得还是很有节操的。
港口区很不小,总面积不下一个县城。秦军在当地烧制砖头、开凿石块,再有钢筋水泥。建筑进度很快。特别是最靠近港区的这几条街,衣食住行全都有。那些日本人得了钱财,不少人的反应都是存钱,存在秦军开办的军方储蓄所里,但总有些人去大手大脚的选择了挥霍。
而事实上这批选择了挥霍,特别是呼朋唤友的去挥霍的人。从来都是秦军军情处的重点监视对象。刘暹用脚趾头想,也能想象的出来。挺身队中肯定有日本政府的人。他还指望着从挺身队中培养出一批将来进日本的带路党的,间谍、密探什么的。全部是要坚决铲除的害虫。
在开拓宜兰的时候,秦军还收拢了不少熟番,总人数超过千人。其中强壮的男人被指派参与建设,而老幼妇孺们,就按照家庭为单位,纷纷带着他们搬来的家什默默入住港区中建设起来的一套套简易房中。他们的将来是很不确定的,或是留在宜兰本地,或是被秦军迁往别的地方,反正被同化是他们唯一的结果你。
无论男女,这些宜兰的熟番们都被宜兰港区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震惊了。而且对于归化的熟番,秦军并不凶残,也没打算为难他们,除了必须听从指挥从事体力劳动外,安全和个人财产都会得到保证,食物供应也会很及时。
入夜了,港区点起了一堆堆大火,不少劳工夜间还在赶工当中。而一边的军营里,刚刚到达宜兰的那个中队的秦军士兵,正乱哄哄地挤在洗浴房里搓着澡。
“咱们这回真是点背,鸿基、海南、琉球,这那个地方不比台湾好?台南、彰化、淡水、嘉义,哪个地方又不比噶玛兰厅强?老子的奖金揣兜里都俩多月了,刚出伤病营的大门,街都来不及逛一逛,就给一脚踢到了这见鬼地方。”
当兵之前,进城逛街从来只能解眼馋的李满江,现在却在为有钱没地方花而怨声载道。秦军攻日之战,由上到下可都是发了一笔大财的。
七八百万两银子现银在手,刘暹拨出了四分之一来奖励此战的秦军将士。那受奖最高的将领能拿上万两银子,最少的辎重兵也能拿几十两的作战津贴。李满江是新兵,广西本地人,上一批扩军的时候才参军入伍。可他又从台湾打到了御城门,虽然是新兵,‘资历’却很深,银子拿了一百二十两之多,还飞快的从三等兵提升到了一等兵。
一百二十两银子。按照李满江三等兵的身份,要服役两年半,所有的军饷和津贴全都一个子也不花,才能够攒到。对于他原先镇安府的家来说,更是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现在,他却凭着一场战争。凭着两次轻伤、一次中伤的英勇,就拿到了手里。李满江一点都不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得的,在镇安府,要买一个青壮,也只是二十两不到的银子。遇到苛刻的人牙子。能有十两就是多的了。他可不觉得自己一条命能顶一百多两银子,何况中间的受伤全都是军里给医治的。
李满江全身心的感恩刘暹,他感恩刘暹将这些赐给了他。
眼下时代的中国人就是这个思想。刘暹一直来在军中宣扬的民族思想、国家荣誉感,效果至少在这个时候还是比不上银子来的坚定的。
也因为此,刘暹这回重奖了参战的秦军将士。继新疆之战和中法越南之战后,刘暹借着日本之战再一次的宣扬了一番国家主义,向将士们灌输着国战的概念!
事实上,刘暹觉得现下之中国。还真不具备觉醒‘近现代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土壤。
众所周知,民族意识【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族国家意识是一个洋玩意,西方人在反对教权的过程中。世俗王权成为反对教权的形象代言人,世俗王权代表一个国家而不像教皇代表的是上帝,凌驾于民族之上。民族国家就字面意思讲是这个国家是我们民族的,不是外来异族的。德国就是德国人的,英国人想来插一腿,我们就不答应。
这是一个由西方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文明而催诞出来的东西。
中国跟西方国家完全迥异的历史进程和文明文化。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产生出这样的‘近现代’民族和国家意识。
因为中国自古强盛,雄立东方三千载。长期形成的文化中心主义和地域上的中心观念,再加上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自我优越感。严重地限制了中国封建王朝当政者及整个国民的视野。人们普遍养成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心态,认为“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好局面,可以永久维持下去。因此,清政府乃至之上的各朝代,从未将别的国家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伙伴或对手,也就不会把自己视为民族国家体系中的普通一员。
要产生西方国家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首先就要有世界意识,这是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必要认识基础。可是在中国的传统文明文化中,根本就没有世界概念,只有“天下”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天下”里,这个天下不仅是皇帝老子一人的天下,中国处于一个无与伦比的中心和至高无上的优越地位。所有别的国家,不是藩属,就是外化的蛮夷,是围绕中国旋转和朝贡的。即便是起初的清朝统治者及士大夫仍以“其他民族皆为未开化的狄夷”心态来对待西方列强,无论民间指称还是政府公文都用“夷人”、“夷酋”等字眼,以示轻蔑。在中国当朝看来,把任何一个未曾被天朝的风教熏陶过的国家,看作是文明的国家,并屈尊去与其缔结平等条约,都会贬低自我的人格。
只有中国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上国,急速坠人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被迫签订一系列的屈辱条约,被西方列强轻视所看不起,他们才会被迫承认自己是“万国之一”,不仅不比那些西方国家高明,反而在许多地方还不如别人。
当中国一直沉沦下去,并最终沦为任人宰割的肥肉的时候,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优势,就会使得许多中国的精英和知识分子看到,问题已不是我们能否放下身段,平等视人,而是人家会不会平等待我的问题。这种体会并非来自正常的国际关系交往,而是来自对“亡国灭种”危机的深刻体验。只有被西方列强以血与火涤荡了华夏中心论的古老梦想后,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对抗之中,人们对由种族、地理、文化和历史纽带联结在一起的“民族”,才会有新的认识,才会逐渐产生出了中华民族的意识雏形,而不再是中国传统上的‘华夷’之辩!才能真正的分辨出‘家天下’、‘天下’与‘国家’的区别,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意义。
现在的中国挨打挨的还不够,刘暹连胜俄国、法国,又攻破日本,一定程度上还为中国的‘天朝上国梦’抹平了伤口,被众多自欺自人的人灌了一碗心灵鸡汤。
但偏偏可悲的是,刘暹即使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却也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脚步。甚至,他还在用自己的一切和全部,来为中国巩固这个天朝上国梦!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刘暹从来不是拿着五胡乱华和蒙元、满清得天下看做是民族大融合的人,岳飞是他心头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也从来不是捧着西方臭脚,认为鸦片战争是打开中国国门,促进中国走向近代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的人。屠日灭美,拳打北极熊,脚踢约翰牛,砍尽南洋猴子,是他青少年时候做过无数次的白日梦。
自始至终,刘暹都将维护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在西藏,法国在广西,德国在山东,俄国在新疆、东北、外蒙,再有就是日本这个令刘暹咬牙切齿,狠不能食其肉寝其皮的国家,给华夏大地带来的无比沉重的创伤,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无比巨大的屈辱,亡国、亡种、亡教的大危险,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一切,已经发生的刘暹管不到,还没发生的,刘暹坚决不允许!
或许崛起中的中国不会再有了清末民初那些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没有了红朝那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人将帅,以及那些数都数不过来的前赴后继的革命烈士。
一句话,中国的革新不会像原时空中那般的彻底。
但刘暹热爱祖国的心,跟‘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一样赤诚!
ps:写着写着跑题了。一家之言!(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刘暹治台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台南府城。
刘暹穿着一件白褂坐在书房中,天气的燥热让他额头渗出一层明汗,但眼睛还在认真的看着手上的资料。这是他从接手台湾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进行着的一件事情——设计澎湖炮台新规划图!
鬼子六以台湾的重要性来套刘暹,点出了从一鸦到二鸦,到刚刚的日军攻台,台湾多次受到的外来威胁。国防位置至关重要!
刘暹气的发狠,就直接借着话,要求修筑台湾本岛和澎湖的新式炮台。
历史上刘铭传在打了法国之后,也这样做过。三年的时间里,他给台湾和澎湖的炮兵掩体增加了三十一门新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其中三分之二的口径还是九至十二英寸的重炮。因为投入军费,刘铭传直接要了台湾的海关税入。
刘暹跟刘铭传的办法一样,虽然他没有李鸿章做后台,但北京似乎不想再跟刘暹绊脚,爽快的就答应了。
刘暹也没在台湾岛设置新炮台,而是在澎湖设立、修缮了四座新旧炮台,共计增添了十九个炮位。一水的订购了德国的克虏伯重炮!
驻福州的英国领事,为此专门渡海来台南求见刘暹,刘暹避而不见。
并且他还把一百万两银子的船费交给了意大利人,把一百万两银子的机械裁定单交给了美国迈胜洋行。这不是说刘暹对美国的态度亲昵,而是用此来奖励迈胜洋行。对于德国这个新起的帝国,他给出了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和一百三十万两银子的机器采购单。军费全部用来采买轻重火炮。除了澎湖,刘暹可还有钦州湾、石碌港、琉球和鸿基港要防备呢。甚至可以说,这点银子还远不够用。
而四百多万两银子的花销,让秦军账面上刚刚丰盛起来的余额,也再度锐减。
但是。付出就有收获。四百多万两银子砸下去,来年将之一切吸收消化掉后的秦军,实力一定是无与伦比的辉煌与强大。
另外说一句,左宗棠交好刘暹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刘暹从他手里是真真的要来了一批海军上的人才。虽然刘步蟾、邓世昌、林泰曾等几个已经崭露头角,或是背景深厚的人不在其列。
林泰曾,祖父林霈霖。系林则徐胞弟。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船舶驾驶。1871年毕业,上建威号练习船游历各地,今年已经任建威号的大副了。
邓世昌,二十五岁。在船政学堂攻读五年,自始至终,奋发学习,自强不息,各门功课考核皆列优等。“凡风涛、纱线、天文、地理、测量、电算、行阵诸法,暨中外交涉例文,靡不研究精通”。去年时候就被保为了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输船大副。今年更是升任了“海东云”炮舰的管带。
刘步蟾,驾驶、枪炮诸术,勤勉精进。屡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最后以全班第一名的佳绩毕业。如今已经是建威号练习舰的管带。
这样的人才,左宗棠舍得,沈葆桢也是舍不得的。
可是秦军也有了邱宝仁、林永升、叶祖珪、许寿山、黄建勋、张成、林国祥、吕翰等一批英才,再有就是方伯谦这个后世很有争议的人物,现在长胜号兵舰的大副也来到了秦军。刘暹本来对舰队是很不放心的。有这些人来到之后,立刻就变得放心了。
……
就在刘暹把目光钉在炮台设计图上的时候。整个台湾,各州县地方。不少的士绅大户却都三五成群的聚集了起来。这当然是有事发生了。而台湾这地方又有什么事能这样震动整个地界里的士绅呢?那就是刘暹九月初时发下的一句话——台湾财政枯缩,田亩有些模糊。
九月初五,刘暹手下的人成立了一个清赋局,现在正招揽扩充人手。很显然,当那个清赋局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那就要挨家挨户的编造土地清册了。
田产是中国人的命根子,现在刘暹就要动全台湾士绅的命根子,全台士绅还如何不震动?
满清拿下台湾初年,为了邀买人心,也为了安定住台湾,数量不大的人(有人说台湾全部是四万人)得到过官府的专利执照,准许他们在台开垦土地。这些专利执照持有者中很少有人自己实际从事垦殖。反之,他们把每块土地分给几个自己找来的开拓者,就像后世包工一样,大头拿到了活儿后,自己不亲自干,而是转给下面的小头子,自己从中获利。台湾就是如此,那些开拓户把田地开出来之后,再转而把地租给最底层的佃户们。当随后从大陆涌入的移民越来越多,和地价上涨时,许多开拓者实际上又变成了大的外居地主,即人在城市而坐收佃户四成至六成收成的地主。这些地主在台湾被称为小租户:他们应向那些专利执照持有者(被尊称为大租户)交付他原来收到的土地收成的百分之十左右。根据传统,只有执照持有人才付土地税。由于台湾岛上满清官僚体制的腐朽和官员自身的无能,专利执照持有人往往连并不沉重的地税也予以规避。例如,刘暹就惊愕之极地发现,淡水全县每年的土地税仅能收780两!另外,许多的专利执照持有户已日就式微,那些小租户则是真正具有绅士地位的大地主,他们根本不纳税。
刘暹不当台湾的官儿时,对于这种情况他只会指着湾湾笑。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满口开大炮不用负责任。就像后世网上的公知、美分,以及无数人云亦云者一样。但是他现在是台湾巡抚了,这种状况就断不能容忍。
小租户既然是实际的土地所有者,那就发给他们地契,每年比照他们的实际土地而征税。至于原来的专利凭照在理论上仍然有效,小租户可以直接向专利执照持有者买断,或是每年交付的地租减少上一定的比例。
刘暹知道台湾人很抱团,这些人从福建广东迁往台湾的时候,很多都是以宗族或是区域籍贯为区分,而分别开始抱团聚拢建村立寨的。全台大势,漳泉之民居十分之六七,广民在三四之间。以南北论,则北淡水,南凤山多广民,诸彰二邑多闽户。并且这些从大陆迁移来的百姓,近乎所有人都是贫下中农,乃至一无所有。真正的富人极少会有主动迁台者。
这些人来台,虽有冒险开拓的精神,但困于文化程度不高,拙于长远的策划,更注重眼前利益,也缺乏法治意识和社会均衡意识。满清是官不下乡,日常宗族的权力极大,极有凝聚力。来到陌生地的移民们抱团就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凭借血缘、地缘形成一定的集团势力,以求在现实生活中能互相帮助,共谋发展。如此虽然有小集体的凝聚力,但其俗尚气好斗,也带来了许多相应的负面影响,往往因为睚眦小忿,就聚众定期而斗,而且多是同族、同乡、同郡聚众斗殴。因此在台湾,不同的村寨或是县境之间常常会有械斗发生,并且是大规模的械斗。
更因为整体环境如此,台湾士绅的力量很强。后世台湾有五大家族一说。虽然现在除了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真正的有一定实力,区域的三家只是小土鳖。但谁也不能真正的轻视台湾士绅。
以雾峰林家为例,那是随随便便就能拉出一两千丁勇的真正豪强。虽然因为其势力扩充的太过迅速,实力也确实过于强劲,招致了官府和台湾民间共同的打压。其家主林文明,林文察的弟弟,林朝栋的二叔,被控侵占虏人以及带头威胁官府等罪而被官府密谋,被福建巡抚派出的专员凌定国突然斩杀于审堂之上。而后至今的五年中,雾峰林家频频受到打压,现今除了田地,商业上损失极重大。
台湾的士绅更是宗族族长,代表的是整个姓氏宗族,掌控的也是整个姓氏宗族的力量。随便一个拿不出上千人的力量,也能拿出百十号青壮。
但是刘暹是谁?他是军功出身的秦军总帅。在台秦军虽然只有周军一部,但一个守备大团的力量,足够刘暹轻松荡平整个台湾。
不要说台湾的士绅不是个个都是雾峰林家,就算他呢们全是雾峰林家,能集结出十万人的力量,周军所部也能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扫而光!
刘暹是巴不得有人跳出来,只要敢跳,他就一巴掌拍死!
一个淡水县七百八十两银子的税收,刘暹除了把一切规矩彻底推到,他还能怎么做?就那个基本盘来跟台湾的士绅们勾心斗角?他们也配?“我让他吃进肚子里的全部吐出来。”成立清赋局的时候,刘暹是这么的对手下人说的。
……
“大人,那个理查德拒绝缴纳樟脑税。说……说,中国的税收可以收到中国人的头上,但绝对收不到他们英国人的头上。”
同时间的台湾商务局,这个由台湾第一巡抚刘暹设立,由台湾第一任按察使,原柳州知府徐延旭负责的机构事物上,开头第一炮就直接哑了。(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卡住要害的‘脑白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樟脑是台湾出口的拳头产品之一,初期主要供药用和防腐用,远销印度、欧洲和美国,人称“白金”。1860年后,樟脑成为许多工业品的生产原料,如人类第一种合成塑料赛璐珞,色泽神似象牙,制成首饰、工艺品出售,获利极丰厚。还有摄影胶卷、化妆品、玩具等等,制造时侯都少不了樟脑的身影。甚至后来的法国人,还发现了樟脑可作为制造无烟火药的稳定剂,于是欧美各国纷纷从中国进口樟脑,使其成为仅次于瓷器、茶叶、丝绸和糖的重要出口商品。不过这就是以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