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穿越1862 第五百五十四章 这是下一场‘百年战争’的开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因为陇海线还没贯通,兰新线还没勘探结束,中国根本没实力在西北大举动兵,但是在远东的太平洋滨海地区和库页岛,英国人希望看到中国力量的显露。↖↖,为此他们愿意在日本问题上进行让步!
可怜的小日本,东京政府还不知道英国人已经把他们卖掉了。西南军也不知道刘暹虽然为他们争夺下了一大块肥肉,但日本的将来将会在东西对峙中彻底泯灭!
渊边高照对刘暹对中国还感激涕零!这实在是一个讽刺。
……
“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是一个怪胎!”
刘暹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俄国人的警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消息他在事发后的第四天早上就知道了。对于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怪胎’是他这些日子来对其的第一印象。
亚历山大三世由于害怕父亲被暗杀的阴影,继位以来没住在圣彼得堡的冬宫、夏宫,而是躲在了郊外的行宫加特契纳,才短短三个月就被欧洲称为“加特契纳的隐士”。
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三位皇帝,作为一个专、制帝国的首脑,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以来无意树立新政,也无意过多干涉实际政务。他采取了类似财团董事长式的治国方法:组织任命了一批有能力的人,形成了一个智囊圈子,让这些人对先国家政务进行研究,拿出几个处理方案,然后报呈皇帝本人,再作出最后决定。
这似乎很相似于‘内阁’的一种模式,但两者间真心的有千万的不同。这里的官僚集团是亚历山大三世随意可以任免罢黜的。仅是他个人意志的体现。事实上这群幕僚也彻底扼杀了亚历山大二世扶植起来得俄国民、主幼苗。
由于有亚历山大二世屡遭行刺【不是第一次遇刺】,最后更丧命于人民意志党人的炸弹之下的教训。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周围的智囊们一致认为应当加强俄罗斯君主专、制,对社会自由化浪潮加以遏制。
在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之初。就颁布诏书,规定出了一系列强化社会治安,加强君主**的措施,并明确宣布了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几种情况。此外还加大了对罢工、游行等活动的惩罚。鉴于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是自由思想的策源地,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亚历山大二世给予大学的自治地位。这些实际上都体现了官僚贵族统治集团的意愿。
他对自己父亲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原有的缙绅会议联席管理制度。本来在俄罗斯的地方,缙绅会议属于地方自治机构,吸收了除贵族和官僚阶层以外的知识分子、商人、乡绅、工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哥萨克等社会阶层。各处缙绅会议的长官组成的联席管理有一定的政务处理权。但在亚历山大三世的统治下,缙绅会议联席制度被地方法院取代,地方法院除司法权以外,还获得了行政权力,警察机关也被划到地方法院管辖之下。这样司法体系基本上控制了地方自治。
亚历山大三世在缙绅会议联系制度被取消后,还进一步开始取消缙绅会议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总督的直接执政,把各地总督的权限扩大到总揽一方军政的程度。本来缙绅会议作为地方自治机构,还负担参政和议政等监督政务执行的任务。很相似于议会,如今随着亚历山大三世的上台,地方总督就有权利推翻或者更改缙绅会议的决定,缙绅会议在实际上丧失了存在价值。
亚历山大三世一手扼杀的俄罗斯的‘民主’。同时把官僚集团与贵族集团融合,栽培出了一个他自己都不可能控制的住,能把俄罗斯帝国的根基给掏空的强大势力。
这就好比中国的文官集团和勋贵相互结合。那完全不可阻挡。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刘暹会不知道吗。一战时俄国的惨败是什么造成的,太明了了。
可能用不到十年、八年。沙俄就会变得跟现下的奥匈帝国一样腐朽。只因为比奥匈帝国晚‘堕落’了些时间,所以一战的时候沙俄军队还能压着奥匈军队打!
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下俄罗斯还不到那个程度。
“皇上。如今之沙皇俄国不但处于大战后的实力衰弱期,还处于社会变革的阵痛期。十成的力量能发挥出三四成就是好的了。这三四成力量又能有多少可以应用到中亚、应用到东方来,就非常非常的值得商榷了。
所以现在中国挑衅俄罗斯,威胁不大。唯一要警惕的是后患。
中俄都在实力恢复期,即使现在见了兵戈,也是小打小闹。可怖的是三五年后俄罗斯的实力恢复过来后,他会露出怎样狰狞的面目来。”
刘暹招来手下重臣商议这件事,王闿运虽然是近臣,但没资格参与这个层次的会议。可他算是刘暹的智囊之一,根据刘暹提供的资料、信息,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
真正地威胁在三五年后!
刘暹身为华夏之主,有没有信心在三五年后,与俄国打一场真正地国战?还战而胜之?
英国首相的全权特使考尔克来到北京已经五天了,跟外交部展开了两次密谈。英国抛出了日本的一块利益,在诱使中国与沙俄产生冲突的同时,还希望得到中国的一个保证:兰芳特区只限于婆罗洲一地,不可以继续往南发展。
从去年开始,零星的中国商人出现在了菲律宾、巴达维亚等地,他们手中大多有钱,建立商馆、商栈,与当地的华人合作买地建种植园,涉及海运……
到了今年,只是上半年。出现在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的中国商人就比去年全年还要多。随着中国的一统和实力的逐渐强大,中国必然会涉足南洋。
荷兰人是英国的小弟。靠着荷兰人,英国可以牵制住法国人的一部分实力。但同时英国也担负着保护荷兰殖民地的义务。这南洋就是重中之重。当年的海上马车夫。现在就只剩下巴达维亚这一根救命稻草了。
荷兰对于中国的威胁戒备极深!已经不止一次对白厅提出暗示,希望白厅能认真看待中国涉及南洋地区的势头,希望英国能够给中国一定的限制。
不管是当政的英国首相,内阁大臣,还是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象征的伊丽莎白女皇,谁也不认为中国跟俄国这两个巨人会短期内决出胜负。
他们更认为——这是下一场‘百年战争’的开启!只要这一战真正能打起来!
英国人默认了日本西南政权的存在,就等于在说以日本牵制中国策略的抛弃。这对中国而言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今后只要鹿儿岛西南政权还存在一天,中国就可以漠视日本的一切声音。
这是一个让刘暹垂涎的诱饵。他必须吃!
支持西南政权到现在,中国的耗费也是巨大的。继续打下去。全部的耗费加一块都不知道能造几支现下的中国海军了。
所以英国人不愁刘暹不上钩。而他们也想当然的认为中国在感受到沙俄的力量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全心全意的把力量放到荒芜的北方,而不是富庶的南洋。只是现在谈判,英国人把这事儿当成一张牌来打了。
刘暹带着轻松的笑走进庆云殿【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东配殿】,范德榜等内阁重臣于刘暹见礼,然后各自左右入座。
几句客套唠叨,迅速进入正题。刘暹的考虑跟手下大臣们的考虑果然有不同,两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可幸的是目标却都大致统一。对于英国人抛过来的‘带刺玫瑰’,他们都持接受态度。
范德榜、张守炎、沈桂芬、李鸿章等人还认为。中国既有英国在做盟友,秦军还正面打败过法军,那么对付一个俄罗斯,问题不大。
这是内阁大臣们最主流的想法。
沙俄自身是世界强国不假。但名头和震慑力对于中国言可远比不上英法。并且中俄的未来走向战争也符合中国的长远计划。
刘暹对外的态度一直是振兴华夏,重塑天朝的。如果俄国人夺走的那些土地都要不回来的话,那还谈什么‘天朝’呢?
郭嵩焘眼睛微微眯着。就像一个已经瞅准了猎物的猎手。外交部在与考尔克的两次接触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考尔克在南洋事情上的态度并不怎么坚定。郭嵩焘认为这是个可用的地方:
“皇上。考尔克的态度并不坚定。或许英人认为我国只要跟沙俄战争一起,就无力再在南洋掀起风浪。臣以为只需再周磨一二。考尔克就会松口。”
条约这东西在真正的利益面前是很不值一提。可这好歹是‘游戏’规则,擅自撕毁条约是败人品的。能不签订还是不签订的好!而且……
“而且沙俄毕竟是当世列强之一。我国与之若起兵戈,英人当予我国一承诺。”
英国人不插手行,但怎么也要立个字据。
刘暹眼睛都不仅一挑,郭嵩焘还能想到这一招?很好,很不错。可英国人愿意吗?
“事在人为。不试一试,如何能知道不行?”
右手的范德榜这时眼睛闪过一道光,拱手道:“臣附议。”
“沙俄,当今强国,世界大国也。我国与之战争,英人既不愿出力,就当有一诺。”
一帮大臣就像卸掉了一副重担,陡然间神情轻松了许多,又如同找到了宝贝的欣喜,内心里大吐了一口气,是高高兴兴。
只有刘暹的眉头皱了一皱,这还是国家的内阁重臣呢,一个个都没有信心,那国家还怎么能有信心?(未完待续。。)u
穿越1862 第五百五十五章 《马关条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新秦五年六月。中英就日本问题达成统一意见。七月,中英联合出席日本东西谈判。
是时西南军已经在一月前越过了马关,以一股拼死决战的气势直扑京都。得到了刘暹透漏消息的西南军政府是破釜沉舟了,五镇兵力出动了四镇,人命在战场上就跟草芥一样被高级将官肆意的挥霍。即使是精锐的挺身队也包括其中。
一个月的死战,西南军付出巨大的牺牲,攻克了广岛、福山、仓敷、冈山多做大城,但是在姬路功亏一篑。三万西南军被东京政府军牢牢的挡在了神户大阪这个日本精华商业圈外围。
东京政府已经准备了五万生力军,就等着西南军久攻不下,兵疲师老之时给西乡隆盛致命一击。
结果,在这个致命一击来到之前,西乡隆盛首先发了一封电报到长崎,然后电文再从长崎拍发到了北京。英国人走上台面,大喊一声‘stop’!
跟随后来到的中国人,一人硬拽着东京政府,一人领着西南军政府,在马关进行和平谈判。时间只用去了三天,《马关条约》达成,西南军释放所有被俘的政府军士兵和倾向于政府的官员、警察等,并且从姬路后退津山,以津山为界线,向西之小半拉本州岛归西南军政府所有,其余之地为东京政府控制。
伊藤博文当然一万个不同意,明治天皇都大发雷霆之怒,只说英国无信,这是他的奇耻大辱。
但当中英联合舰队出现在东京湾的时候,沸腾的江户立刻平静了。
“言而无信?公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到会的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主事黄遵宪这样的对自己的日本老朋友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西洋逐利成风,外交亦是如此。英人之言岂可全信?”
但不管黄遵宪和他的日本朋友再怎么叹息,日本和平了。短期内——三年,和平了!中国丢掉了一个大包袱,可以全力以赴的在远东太平洋海滨来挑衅俄国了。
而就在日本《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的第三天。《华夏日报》上突然宣布了一条军事演习的通告。这条消息并不再头版,但它引起了全国上下许多人的关注。引起了洋人的目光——火车转运,压力测试。
秦军将从淮安、汉中、武汉三个重镇,抽调一个整编旅的兵力,通过刚刚串通在一起的铁路网,紧急运送到北京。
这些部队都是全额动员,全副武装的。不仅限于战斗部队,工兵、马匹、野战医院、后勤兵、重炮,军事条律上规定的弹药、补给、炮弹储备值。全部都要携带齐全。10天,10天之内一个来回。部队到达北京集结以后,迅速集结,迅速解散,坐着火车迅速返回。以此来检验铁路的便利、调度和车头所需量,检验一下现代条件下的部队调动速度。
这是很有必要,很有必要的。
欧洲的军队很多都有铁路运载的经历,但秦军很少有,更没有过这种‘战争’式的紧急拉练。这就等于是在练兵,以防止事到临头。所有人都没有经验来处置急务。而且现在是铁路网刚刚苏通的时候,运行的火车都还没有多少,如此突来一遭。带来的损失不大,根本无伤大雅。
如果是一辆辆火车头全都上路,整个铁路运输已经铺展开来了,那时候再做这种近机动运,损失的就是天文数字了。
一个整编旅下属三个整编营,配以旅部直属部队和各种附属部队,总兵力为一万人。这是最新的秦军建制,去年冬天才开始施行的。毕竟大秦已经一统天下,野战部队的建制肯定不比战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整编旅下属的三个整编营,必须有两个是主力的野战营。旅部直属骑兵部队要有一个标准大队。而一个整编师下属两个整编旅,再连同师部及直属步骑炮兵。总兵力达到两万三千人到两万四千人间。
其中禁卫师和主力六个整编师,再加上第一海军陆战师,这八个师一级建制是三万人的大编制。地位胜过余下各师一等,各师师长都是配上将衔或是资深中将衔的军中干将。
并且因为秦军大整编的同时刘暹也在大封群臣,因此这八个师的师长,不仅是军中的干将,还都是勋臣中的中坚力量。
八人,六个侯爵,两个伯爵,即使最低的两个伯爵也都是挂着‘开国’的头衔,是能够世袭的贵爵。在整个秦军的文武系统当中,包括了刘暹老舅王贵生、姨夫霍伟这样的至亲在内,能够世袭不将的贵爵也不足七十人。
主要是因为满清太好推了!没有艰苦卓绝的味道。
这样的爵位,即使是伯爵,比之李鸿章、左宗棠、刘长佑、刘松山、刘铭传等等的侯爵、公爵也珍贵的多了。
不能传承的流爵【终身制】,或是降等以袭的爵位,满朝文武数百上千,占据了整个封爵的绝大部分,可顶什么用?
就是他们自己也不会把身上照着的‘侯爵’、‘公爵’当一回事。
所以,这八个师在秦军当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
武汉火车站。
“怎么尽是些当兵的?”
“北面要打仗了吗?”
“你没看报纸吗?这是拉练。朝廷要试一试火车转运军队倒地有多快。”
“别总盯着杂文趣事看。第一版的正刊也瞅两眼……”
自从北京到广西的铁路通车以后,作为长江中段的标志性存在——武汉,火车站的站台便总是熙熙攘攘的。
火车的作用这两年早就随着报纸传到民众耳朵中了。根本不需要再打广告。武汉火车站是整个中国都最为繁忙的站点之一。
作为已经往返上海和武汉的英国商人,道森已经习惯了人来人往的嘈杂喧嚣。不管是武汉的码头还是上海的码头,人和嘈杂声总是一切的主体。
今天他来火车站送朋友去广西,火车站的人山人海却是让他这自诩‘见多识广’的人都目瞪口呆。这里至少聚集了上万中国人。
送朋友登上火车,道森没有走出站台。他发现站台上的旅客和送亲友的中国人都在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大声小声的议论着。
那站台的另一个方向,与这边有着一道木栅栏相隔的地方,便是这些议论的缘由,也今日火车站来如此多人的原因。
同样是水泥铺砌的地面,高大的棚架也是一样的将站台遮掩。
可棚架的下面,站台之上,不是带着大包小包的商贩、旅人,而是一名名身穿军装,肩背步枪的秦军士兵。
一列火车停在站台边,这群士兵正在排着队鱼贯而入。
一些士兵还背着大大的行囊,里头怎么看都像是一口大锅。军旗、弹药箱等属于随部队移动的物资,被一件件整理好,一起送进了车厢中。
道森还看见那一处的站台上,在一张张涂了绿色染料的油布下,一个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体,被人用吊机小心翼翼的钓上落位在几节车厢之间的平板车厢上。那东西不漏一点皮在外,但只要是人又有哪个认不出来?
“啥口径的大炮?那么大个!”
“至少要三寸朝上。”
“一个营配这么多大炮,这肯定是第二师的。”
一个普通的野战步兵营,能有十六门大炮就算好的了。只有秦军的陆军六大主力师,一个野战步兵营才可以配到二十四门到三十门间的火炮。而且这个营的步兵还配有那么多的迫击炮和重机枪。
看到站台上,整整齐齐排列一片的迫击炮和重机枪,稍有些见识的,都知道这必是驻守武汉的第二师的部队出动了。
在华洋人的眼睛全被运动中的中国铁路网和秦军部队吸引住了。
铁路能够给人强大的机动性和运输量,这些东西如果跟战斗力强大的秦军陆军结合一起了,那这个世界上真的不存在把战火烧进中国腹地的可能了。
一支支建设兵团为中国铁路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和速度。这是外国修筑铁路时所不具备的优势。让中国的铁路建设费用大大降低了一截!
照现在各条铁路的建设进程来看,最多再有一年,大十字计划就能完成。而再有两年的时间,广东到上海的线路就可以跟,山东到南京的铁路并合,又一条贯穿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就要形成。
将来五年之中,兰新铁路,东北铁路往,沟通蒙古和内地的铁路、公路建设,都将与已完工。那样以来,中国的实力真的会有一个巨大的突飞猛进。
而且,就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这次‘实验’的时候,没有外人察觉到,蒙古高原上的中国骑兵部队正在调动,东北军区的两个整编旅【建制有缺】的精锐部队,也北上抵到了哈尔滨。
十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实验’没有成功,铁路的运行班次搞的一塌糊涂,汉中的第五师所部,迟到了22个小时才返回到驻地。
举国上下都在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言要经常演习,有人说太扰乱火车运营了,影响铁路公司的效益。大十字计划可是公开筹股,之前又发行了大把股票的。
就在这滔滔的争论之中,一封外交照会由东北军区递到了哈巴罗夫卡,也就是伯力。这里是俄罗斯帝国在去年新设的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的中心。(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五百五十六章 抛下可笑的念头,准备作战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是俄国人在结束了第十次俄土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在东方的威胁设置的新辖区机构。︽,阿穆尔河就是指黑龙江,中心设在伯力,管辖区内有阿穆尔边疆省、滨海边疆省和外贝加尔边疆省。总督为安德烈.科尔夫男爵!
这三个省都是秦军此次突击的目标!
“俄国人在整个黑龙江流域,一共只有5万人口。当地的土著都被他们杀绝了,要么就跑到了我国东北,原本居住在这里的数万我国子民和些朝鲜人,也被俄国人驱除了回来。这里的的俄国人完全依靠外贝加尔提供粮食。俄国人在这块土地是刚刚才开始耕种,畜牧业更完全没有。每年夏天,航运季节开始后,外贝加尔地区的商人会前往这块地方,为该地区提供所有必要的商品,并购买当地的皮毛等商品,然后在每年的巴月返回外贝加尔。滨海省也就是海参崴一代。这里到还有一些中国人和朝鲜人存在。另外伯力、海参崴等地还居住着一两万人的旗人,总人口不超过八万。驻守兵力除不堪一击的西伯利亚舰队外,只有一千人不到的士兵。
但我们不能因此小看了俄国人。在外兴安岭地区生存的俄国人,只要是男丁,拿起枪来就是士兵,骑上马就是骑兵。伯力、海参崴,拟定作战计划时,要充分估量俄军的强度以制定作战计划。
这场战争我们不能有半点疏忽和失误!”
就在外交照会发到安德烈.科尔夫手中的时候,刘暹在沈阳,召开了东北军区的战前会议。手中有着英国人提供的情报的秦军。对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实力了解透彻。
阿穆尔边疆省,滨海边疆省。外贝加尔边疆省,三个目标地。阿穆尔边疆省和滨海边疆省的俄罗斯人口相加不超过八万。再把迁居那里的旗人、当地土著,至今留在当地的中国人和朝鲜人,全部加到一块,也绝对不超过十五万人。
两地全部驻军相加,包括海参崴的那支舰队,拢共三千五百人不到。算上战争潜力,满打满算两万人。并且这其中占据着绝对主力的‘民兵’,其武备和战斗力完全不能和正规俄军相提并论。
而外贝加尔边疆省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这里早在《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之前,就被俄国人控制在了手里。经营时间远不是外兴安岭和滨海地区可比。这里有接近六十万的人口,有一万名正规的俄罗斯军队。
外贝加尔的军事长官卢卡.伊利亚舍维奇少将,与总督为安德烈.科尔夫男爵关系甚好,将来战争打响的时候,卢卡.伊利亚舍维奇绝对是远东俄军的总指挥。这是一个不错的军人。英国人对他的评价是具有一定得指挥才能,性格严厉暴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