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还好中国的国内市场足够广大,同时中国经济圈又笼罩着阮朝、朝鲜、东南日本和琅勃拉邦、占巴塞、金边等属国。外围还有土耳其这个大市场,偌大的市场到是能满足现在中国工业的生产力。
但严峻的国际形势依然令国内诸多媒体和某些著名人士担忧不已,就连很多官员也有骚动。毕竟刘暹决定打仗的想法还只有内阁中枢的那些大员们知道。
刘暹此时也真正的燃升起一股——独自挑战整个世界的感觉。这让他很有激情,很自豪——国家不强大到一定程度,谁鸟你!慈禧老佛爷倒是对十一国列强宣战了,可那更是一场闹剧。
但要说刘暹内心真就没有担心,那是假的。他的压力是很大的。
中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只要安安稳稳的走下去,在德国继续挑战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不会被蝴蝶了——爆发之后。中国绝对会成为世界性的超级大国。假使日后还有二战,只要中国不二,老毛子就可以从世界大国的位置上退休了,中美双雄或是中德美三国争霸。这将是日后的世界格局。
中国的命运已经改变,即使在百年之后的21世纪,中国也不会被西方人所蔑视,只会被西方人恐惧和畏惧。
刘暹放弃了这样的道路,而走上了一条独自挑战整个西方世界的‘死路’。因为他等不及在德国挑战英国之后才着手南洋,等不及一战之后才能吞下整个南洋和澳大利亚。
因为刘暹对美国的领土有着深深的觊觎。
因为刘暹恐惧美国那超强的工业能力。
现今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顶两个中国。用不了几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会达到一个巅峰——老美如果不是内功练到家了,他们也不会发动美西战争。但那之后美国的发展依旧在继续,只是速度有所减慢罢了。
想想那支震惊了整个世界,确立了美国大国地位和海上霸权之初的大白舰队。从无到有,才用了两年时间啊。老美这样强大的工业生产力,英国那超强的军舰制造业都甘拜下风,中国就更不用说了。
要干掉老美,就必须抢在美国进行武装之前,抢在老美的工业生产力转向军事化之前,一波流的推平半个美国。然后用一场场会战,彻底摧垮美利坚!
现在的美国可是个人口在6000万人以上的大国。他们的陆军微弱,但民众普遍持枪,有着一定的射击经验,也就算是准预备役了。战争打起来之后,美国至少能动员三百万军队。到了危机关头,这个数字还能变得更多。
而中国的陆军,到今年为止也才是二百万。刘暹已经签署了新一轮的扩军命令,到今年的年底,中国陆军规模将会达到300万,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飞艇军加开始组建的空降部队,也会有二十万人。
能让他压力变得小一些的只有德国、奥匈和意大利了。这三个国家现在跟中国依旧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
英国、法国和俄国三个国家近乎结盟,这样的效果对于德奥来说太过惊悸了。而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三个国家近乎结盟的关系也让意呆利几乎吓尿了。
于是德奥意三国抱团取暖,一个‘邪恶’的同盟国就出现在欧洲大陆了。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将偏离了轨迹的‘世界’又一次扶回了原来的轨迹之上。刘暹当然还不知道德奥意三国的高官已经秘密的见了面,并签署了同盟约定。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万分危险的道路,且有进无退,那么刘暹就会坚定地走下去!
六月底,屯兵班赖高的石达开让部队大胆的翻越了比劳山脉,从山脉的另一面一举跨越了克拉地峡,直接拿下了帕多。接着英国人的抗议没被太平军放在眼里,曼谷作战的时候,连英国正规军他们都干净利索的打了,何况只是走了一下英国人的殖民地。
到了七月中旬,二十天的时间都不到,石达开就在宋卡港把朱拉隆功和他的追随者们赶下了大海。
这一天朱拉隆功万分惆怅,他一直都是千般努力的,一直都是百样心机的,却落得如此之悲惨下场,这一天朱拉隆功十分后悔!
如果世上真的有后悔药,他会倾尽自己的一切财力去买上一颗,让时间会转到二十年前,他会跟阮朝一样,死死地抱住当年还是一个提督的中国皇帝的大腿。
这一日传承了110年,历经五代君主的曼谷王朝破灭了。朱拉隆功被允许流亡新加坡,他还带着不小的财富,同时英国人会那他当个招牌,会很好地照顾他,但朱拉隆功没有了灵魂。这个自从‘懂事’以来就立志发展、强大暹罗的拉玛五世,三十年的君王生涯,一手埋葬了自己明明发展的很不错的国家。
同样是这一天,石达开安详的笑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从1864年开始,至今二十九年的夙愿完成了——南天国立起来了。他被刘暹册封为南天国国王!
不过刘暹也招呼了他,要他不要再想着当年太平天国的那老一套,在暹罗,佛门的地位是顶尖一流的,想让他们都弃了佛门而信仰上帝,还是太平天国搞出来的那个上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是做的不好,会搞得暹罗全民反乱的。
《天朝田亩制度》更是要改良。圣库神马的,不要也罢。
刘暹是希望石达开能在暹罗立稳脚跟的。这片土地要是没有了太平军,中国就必须捋了袖子亲自上阵,吃相太难看了,还会让琅勃拉邦、占巴塞、金边,乃至阮朝等国家升起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
并且现今之中国,对比一块短期内不能迅速融入国家的领土,更需要一块政治稳定的市场。
当五个国家瓜分了暹罗之后,刘暹给各国头首下达的命令,第一条都是要稳定。现在跟西方世界打对立的中国,一个暹罗这样大的市场,也是很客观的。(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六百八十八章 朝鲜军——一群废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新秦17年九月,朝鲜爆发了东学道起义。
这一年的一月,数千东学道徒在全罗道参礼驿集会,展开了“教祖伸冤”运动。、3月,东学道徒麇集首都汉城,在王宫景福宫光化门前“伏阁上诉”,并不断举行示威活动,要求政府为其教祖崔济愚平反,并承认东学道合法地位,以及驱逐在朝鲜的外国人(除中国人以外),禁止西学在朝鲜的传播。
这个东学道并不是什么代表民众切身利益的政党或团体,它更多是一个道统——在朝鲜流传了几十年,融合儒教、佛教和道教思想的一个宗教。
其主旨是提倡东方之学,与几十年前在朝鲜流行的西方天主教相抗衡。当然东学道还是有他们‘先进性’的一面的,以“人乃天”为教条,反映了反封建的平等思想。所以东学道从1860年创立起始,就被朝鲜政府当作“左道”、“邪教”而严加禁止,可在民间、地下却是迅速传播。
1860年到1875年之间的这十五年,朝鲜的国际局势是很危险的。西方殖民者不止一次的想打开朝鲜的大门,于是适时而生的东学道通过一系列的宗教宣传,提出了“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的口号,很好地迎合了朝鲜国内的斗争需要,因而在民众中具有极大影响。
同治二年,西历1864年,东学道的创始人崔济愚被斩首示众。此后崔时亨继承教主之位,完善东学道的教义体系和组织系统,并不断在地下发展东学道势力。而朝鲜政府则恣意迫害欺压东学道徒,东学道徒常遭到逮捕和拷问。财产亦被地方官员、吏胥掠夺和没收以饱私囊,使政府和东学道之间的矛盾愈积愈深。
将之换到中国,可以把东学道徒当成白莲教徒来想象。一个被禁止的邪教,其教徒被官府瞄准了,当然是抓起来没二话。这谈不上欺压啥的。而家产自然也被官府上下其手,这都很正常的不是吗?
到了今年的4月,上万名东学道徒在忠清道报恩郡举行大规模集会,公开揭起“斥西洋倡义”的大旗,后来被朝鲜政府以软硬兼施的方式强制解散。但一浪高过一浪的群体**件在表明大规模武装起义的爆发已酝酿成熟了。刘暹也通过正式渠道告诫朝鲜政府,要正视、重视这件事情。并下令东北军区和东西伯利亚军区抽调下属的朝鲜军队,整编归国。
王太子是上国皇帝的女婿,上国皇帝又主动抽调服役的朝鲜军队归国,这明显就是支持朝鲜王室和政府的么。自持背后有人撑腰,又真的是反感东学道。没有了外力欺压的东学道,没傻到把矛头指向在朝鲜民间名声还不错的中国,而是只指西学,这让诸多的朝鲜重臣也不能忍受。
都已经要跨世纪了,谁还不知道国家要发展,必须兴洋务,学西学啊。东学道实质上已经有义和拳的性质了。排洋排外,排斥一些改变。
但朝鲜是在这里有着不可动摇的影响力。整个国家到处都散布着儒家的忠实子弟。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学说,不被朝鲜的上层权贵和高官们认可,却很的这些没有发言权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支持。
到了五六月份。整个朝鲜就像一个炸药包,气氛紧张的一触即发。
恰巧的是全罗道古阜郡守出了赵秉甲这个吃相忒难看的贪官。这家伙上任后就上任后巧取豪夺,贪污受贿,郡内民怨甚重。在去年时候,赵秉甲征发数万农民在原有旧洑的基础上毫无必要地另建一座新洑——八旺洑。
古阜郡是朝鲜的主要产米区,水利灌溉至关重要。朝鲜有一种特有的水利设施。以木石或土沙筑成,用来截水灌溉农田。叫做“洑”。洑分国有和民有两种。万石洑是国有洑,农民从万石洑引水浇地。要缴纳一定的水税。此项水税收入,按惯例只用于洑的管理及其他有关事业,并不上缴国库。而这个八旺洑是农民修建的,即使还要收水钱,价格也要放低一些不是?毕竟老百姓都处理了。结果完工后的赵秉甲不但增加了水税,还将水税收入完全攫为己有。百姓们不服,找他论理,赵秉甲闭门不见。百姓又向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申述,反遭逮捕。于是,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又有了东学道的搀和,古阜郡的朝鲜百姓就揭竿而起了。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次起义被称作东学党起义,是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而现在,这场起义只是一场普通的朝鲜农民起义。那小日本儿,早就痿了。
朝鲜有五千禁卫军,三万新军,之前接近两万人在东北和东西伯利亚效命,主要用来清剿俄人流匪,和看管各处城镇防御,外加军垦。
现在这些人全被刘暹调回朝鲜了。以刘暹的看法,朝鲜的这场动乱闹不大,最大的后果只是让李朝在朝鲜民众心中进一步丧失人心,以及让大批的朝鲜民众向着东西伯利亚逃去。东北地区眼下已经不接受朝鲜难民了。
刘暹还让身边的侍从辜鸿铭出访朝鲜,目的就是让朝鲜官府少造杀孽,必要时候拦上一二。
结果辜鸿铭还没赶到汉城呢,古阜郡的东学道起义就席卷了整个全罗道。当地东学道首领全琫准、崔景善、金道三、郑益瑞等人白山举行大会,提出了“弗杀人,弗伤物”、“忠孝双全,济世安民”、“逐灭西夷,澄清圣道”、“驱兵入京,尽灭权贵”等四大纲领,还在檄文中表示要“拯百姓于涂炭,奠国基于磐石;内斩贪虐之官吏,外逐横暴之强敌”,此所谓之“白山倡义”。
东学起义军的主张赢得百姓们的支持,沿途参加东学军的农民越来越多,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13000多人,武器也大有改善。不久,全琫准被推举为总大将,自称“将军”,金德明为军师,两个大将孙华仲与金开南各领一军,兵锋直指全罗道首府全州。
那个时候辜鸿铭刚刚从北京出来,天津港都还没到。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派全州驻防新军六百人连同旧式的1000全罗监营兵和1000多名雇佣的褓负商对起义军发起反攻,结果却大败而输,朝鲜官军退守全州城。整个全罗道都成了起义军的地盘。
“辜大人,彼辈虽然愚昧,但拳拳之心,却天日可表。”
“东学军非是乱匪,纪律异常严明,不准吸烟,不得奸淫妇女,不能损坏农田,违者严厉惩处,令人佩服而外,无话可说。”
“如有一个兵士夺了良民的财产或奸淫了妇女,立即捕来,当众数说他的罪恶,处以死刑,警戒全军。所以队伍齐整,服从命令,也赢得了民众的人心。
地方人民一则对官军畏如蛇蝎,一则对义军爱如父母,其间相去实如天渊。”
驻汉城大使馆的唐绍仪这样的对辜鸿铭说。人总是同情弱者的,尤其这个弱者的道义不坏,就更让人心生同情了。
再有朝鲜官军军纪败坏,其旧军尤甚。对比东学军的军纪严明,就更让人另眼相看了。
辜鸿铭对此又能说什么呢。他吃的是新秦的饭,拿的是刘暹的俸禄,就要站在刘暹的立场上来处理事情。李朝的太子是皇帝陛下的女婿,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中国的立场始终是稳稳的站在李朝的背后的。
“皇上,全罗道首府全州号称“三南重镇”,在朝鲜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并且全州供奉有朝鲜太祖李成桂的祖庙庆基殿和丰沛楼。朝鲜国王已经急派禁卫军正领官洪启薰为两湖招讨使,率1000名京军和2000归国新军,携枪炮弹药乘坐朝鲜海军的苍龙、汉阳、平江、抚威四艘军舰及五艘海轮船,从海路开赴全州,又命2000名忠清道的驻防新军从陆路攻打东学军。”
刘暹久久不语。手中握着三万五千新军的李朝,论实力完全可以轻松平定这场动乱,可为什么他心里总有些不安呢?
七月底,朝鲜官军的又一场败讯传来了。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见大批新军来援,以为东学军即将崩溃,便抢先发动进攻,打算立下功劳,免得日后被清算,却没占什么便宜,反折损新旧军五百余人。两日后的拂晓,东学军趁天还未亮,在全州城外的战略要地黄土岘组织了一场袭击,官军大败,死伤800余人,领兵官李璟镐被击毙。东学军在黄土岘战斗中缴获枪支600多杆,大炮四门,炮弹三百余发,武器装备得到改善,士气也大大提高。
“一群废物,废物!”刘暹在zn海破口大骂朝鲜的官军,那就是一群猪。但是这群猪现今的作用对于他的计划来,那是比一群狼、一群老虎,强很多的。
“去电给汉城使馆,让唐绍仪告诉李熙,尽快灭了东学军,以免座大。”
再催一催。让李熙更急,而上的boss一急,下面的领兵将领就急,可军队、战争都不是急的事儿,一急,再稳当的局面也会变得面目全非。
刘暹现在催李熙,就是要朝鲜急,以此来给东学军一点便利。毕竟要东学军闹大,闹得让李朝更加丧失人心,就必须打败这次朝鲜组织的进剿。一场有轰动性的起义,要是连一次官军的进剿都支撑不下来,就太滑稽了!(未完待续)
5201高速首发穿越1862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六百八十八章 朝鲜军——一群废物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p
穿越1862 第六百八十九章 南巡河南_5201小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热门推荐:、 、 、 、 、 、 、
该到秋收的时候,刘暹带人南下巡视河南。
粮食,始终是新秦朝堂放在心头上的头等大事。即使现今暹罗这个稻米出口大户也落入了新秦的餐盘当中,国内粮食的产量依旧牢牢牵引着朝堂上至皇帝,下至小官的心。
刘暹时隔多年,又一次巡视河南。不让河南的地方官员们负责接驾,一应开销都出自内帑。皇帝下来走一走,看一看,需要的不是官面文章,而是眼睛看到最真实的情形。
中间他还去郑州和洛阳看了看驻守在这两地的那两个机械化混成旅。这是新秦15年开春时候组建起的最早的一批机械化部队。
卡车、拖车、装甲车、坦克车,从士兵赶路,到后勤输送,再到战备托运,一切都是机械化完成。这两年里,从这两个混成旅中走出了五个将军,全被提拔为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一线指挥官。
这里是仅次于北京南苑的机械化部队军事主官的培养基地。
刘暹从两个混成旅的演习中看到了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昂扬气势!这两支部队没有辜负了两年前刘暹为它们的题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皇帝的心情当然是非常惬意的,在惬意中甚至还带着一点儿得意。得意中更多的还是自信,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他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这颗心!坚信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击垮所有的敌对力量。坚信自己会以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引领这个国家走向世界巅峰。
如今的地球,大英帝国的霸权正在摇摇欲坠。一超多强的局面就要化为群雄并起。中国就将踩着整个西方文明世界的尸体,走向至高的宝座!
就带着这样儿惬意的心情,刘暹踏上了继续南巡的征程。去豫中、豫东南地区视察,检查一下秋收的成果,特别是周家口的合作农场。刘暹在周家口耽搁了足足一天时间,见了个熟人——徐世昌,召开地方座谈会。夸奖了杨万同。因为字儿没骨没神儿,刘暹就不献丑留下墨宝了,但跟杨万同合影留像,也够这座近来发展越发兴盛的农场当‘门神’的了。
陪同刘暹南巡的还有多个内阁、中枢大员,此次河南之行,工业、水利、农业。是三个重要方面,这三部尚书自然都在的。然后是对应的内阁大臣。
现在国家的部门是越分越多了,从最初的十二三个,那时是个个入阁,到现在的二十多个部以及数量差不多的但级别差了半级的司局。内阁大臣就只能选择性提拔了。一个个人头顶上从一部尚书变成了农林水牧大臣、文部科学体育大臣、国土交通运输大臣等等。现在农林水牧大臣吴大澄就陪在刘暹的身边,这人手下就管着农业、林业、水利和畜牧四个部门。
而此次南巡的队伍,也总共使用了五列火车,首尾相连,浩浩荡荡,这气势也是颇大的。
现在,刘暹就坐在中间一列火车的一列车厢里,拿着从河南巡抚手中拿到的河南农业报表。正一页一页的细细研读。可离他不远的吴大澄却没把心思放在手中一式一样的报表上,他正烦心着来年选举的事儿呢。
眼看着时间就一路奔到年尾了,第四任内阁的候选也要来临了。这一任内阁的首辅早就尘埃落定。那是非张守炎莫属。但是次辅呢?李鸿章肯定要退休的。次辅的人选就跟一块流油的肥肉一样被所有有资格的人都盯着了。
在说还有内阁大臣呢。
换了内阁首辅,内阁的大臣们也一样要换。前者是举国公认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后者也是比之前清军机大臣更加有地位的国之柱石啊。
首辅、次辅注定只有少数几人能够期望的,内阁大臣的受众面就广的很多了。已经入阁的,希望能保住自己的位置,然后再有小进步;没有入阁的。自然就希望能够跨进那道门槛,也享受一下被被人恭敬为‘阁老’的滋味。
吴大澄是苏州吴县人。是江南所出的为数不多的中枢重臣之一。当然,他也是前清遗臣。在内阁中一直紧跟李鸿章左右。这人有才华。在金石上,书画上都有很高深的造诣。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但也通庶务,跟很多才华横溢,却也只是在文化上优秀的官员有很大不同。
他为人认真负责,留心细节,并且在治河方面有研究。他之所以能入刘暹的眼,然后一路高升进入内阁,那就是因为吴大澄在淮河、黄河治理过程中,出力甚多。
两年前沈葆桢病卒,吴大澄进入内阁,一年后补农林水牧大臣职位。
吴大澄对于次辅的位置当然保着希望,但他知道自己真的没有那个可能。不管是功绩还是资历,都太浅薄了。这次能登上次辅宝座的人很可能是皇帝的那个表弟——霍广成。李楹李老大人年岁也差不多到点了,并且他那小女儿被皇上点为太子侧妃,家族后继有望了。
如此,吴大澄就不由的要哀叹前清降官一系人员凋零了。先是沈桂芬,后是郭嵩焘、刘典、阎敬铭、沈葆桢,一个个大员相继凋零。现在李中堂也到点了,更新换代的时候真的到了。
今后还在朝堂上支撑着前清降官,支撑着湘淮声名的,就变成自己和潘祖荫了,外加两个个不偏不倚的孙家鼐和张之洞。潘祖荫也是苏州吴县人,可惜跟湘淮系关系不厚。而湘淮一系在外的刘坤一、刘铭传、曾国荃、袁保恒等封疆大吏,看皇上的意思却是不想让他们回京的。同样的云南三岑,岑毓英已经病亡,他弟弟岑毓宝现任广西巡抚,儿子岑春煊又跳到了侍从室,虽然官位最显赫,声名最大最高的岑毓英已经死了,可岑家跳上岸了。今后岑春煊就是侍从室出身,谁也不会把岑家与前清降官再搅和到一起了。
吴大澄很惆怅,但他内心的惆怅如何比得了李鸿章呢。李鸿章道光27年中进士,至今四十六个年头,太久太久的时间忙活在官场和权势上了。现在他年龄七十,可身体尚好,就要必须致仕,彻底的退出权利的舞台了,偏偏他老伴儿死的不是时候,不仅吹飞了孙女的太子妃宝座,还吹飞了俩儿子的官帽。现在的李鸿章,在家中长吁短叹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月底,刘暹折返北京的时候,又去了一趟陈州府【河南周口市】,这里的项城县就是袁大头的老家。他被叫做袁项城,就是基于此。同时徐世昌也是在这里跟袁大头认识的。袁大头那个时候还没进入军情局,待在家中无所事事,两个在原时空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重要一笔的人物,就在豫东南这么的相遇了。然后一见如故!
现在,袁世凯早已经是军情局的干将了,徐世昌打拼多年,也坐上了一县之长的位置。比起历史上同期的他们,官职当然是小了许多了,却对应的此时的中国是那样的美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