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穿越1862 第七百二十六章 请父皇赐下密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为期半个月的国会召开,顺顺当当的过去了,似乎除了在报纸上争夺了一些北美新闻的版块外就再没引起什么风波。刘暹露面了五次。各地代表提议的种种问题,有的得到了解决,有的依旧难办。可至少身份上些档次的人就都明白这场为期半月的国会私下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交易和内幕。
刘暹不会在这方面费多少心,因为一切的交易和内部围绕的都是一个大方向进行的,而这个大方向就是刘暹自己制定的。国会的事儿有内阁协助国会自身组织操办,一切问题提交内阁参议和论证,可挨不到刘暹本身。不然新秦之政体与满清的军机处+皇帝体制、朱明的内阁+内廷+皇帝体制,等等有什么不同?
新秦内阁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至今,早已经将皇帝与普通的国家政务得失剥离开了。哪项政策或是哪方面百姓不满意或是满意,坏处归类不到皇帝的身上,好处自然也有很大情分归类不到皇帝的身上,但这已经足够了。
于刘暹来说,坏了有个挡箭牌,好了他也最终能赢得声望和爱戴,那些内阁重臣,和首辅、次辅劳累的再狠,最终也只能赢得一个名臣、名相的称谓,最终的好处还是归类到刘暹的。国家强盛了,他有资本打仗了,一场战争集天下之众望,所有臣工的声名、声望在皇帝面前都是不值一提。
所以,半个月的国会过去了,刘暹只是发表了一次演讲,拢共二十分钟。
内阁重臣和首辅、次辅大人才是国会的主角。
时间很快就近到了十月。寒冬初上,北美战争结束的日子遥遥无期,眼看着就真的要在老美这里打成消耗战了。德国那边传来情报,英法已经造出了一种定名‘小游民’的履带式装甲车。块头很大,重量必定远超国防军的轻型坦克。只是还不知道性能如何。
刘暹还没拿到装甲车的确切照片,不晓得这个‘小游民’是否就是历史上英国人造出的那个‘小游民’,虽然时间上它们相差了二十年。
还有此刻的北美远征军,部队已经分南北两路为左中右三路了,中路主力部队二十余万人被挡在了夏洛特,美军还在亚特兰大集结了十几万民兵。随时可以侧击北路军,或是增援夏洛特的美军。南路部队倒是还在亚拉巴马州攻城略地,美国人要主要力量集中在了北方,南面各州抵抗力较之北面差了俩档次。而集结兵力最多,拥有超过四十万人的北路——主力军。在里士满被老美的‘血肉长城’堵得死死的。可怜里士满这座城市,这座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联邦首府,现在却为华盛顿政府拼死血战!
然北美之战局慢慢变成僵持,已经态势明确。国防军的兵锋不能说已经顿挫,美军的实力直线增强确实肯定的。现在就从德国传过来的消息,美军加各州民兵加欧洲各国的志愿军总数已经达到了三百五十万。
这可是个绝对惊人的数字。全世界的军队,除了中国能压老美一头,数量是美利坚已经是世界第二了。而且品质。至少在装备上很不错的。眼下美军的火炮和轻重机枪数量对比,绝对的是全世界第一,比之中国的还要高出一些。飞艇也是如此。虽然质量和性能上没法同中国的飞艇相比美,数量是却在直线上升。
国防军在夏洛特和里士满两座城市被堵,跟制空权的不完整有着绝对的关联。
所以,刘暹已经在考虑着自己是否要亲自去一趟北美,不然那里就会是一个无底洞,不停的在吞噬着中国的国力。
“明年正旦。朕会在大朝贺上正式宣布为你二人立国,出了正月。你们就去伏尔加就藩。”刘暹看着跟前的两个儿子,问:“你们可有治国之策啊?”
这些年朝政方面刘暹从没让儿子涉及。即使是太子爷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发明’上。二子、三子关于政治接触最多的就是国会,每次国会召开和选举的时候,刘暹就会把自己的儿子们拎出来瞧热闹。潜移默化的,这些皇子对于君主立宪接受力都比较强!
毕竟他们的老子在头上压着,虽然私下里对于皇室皇子没有满清时皇子的风光和实权,但这些话永远只会在私下里说。面对着刘暹这么个可以留名青史,堪称真正的千古一帝的老爹,皇子们一点反抗的心意都没有的。
这次刘暹要册封二皇子刘盘为燕王,三皇子刘盈为赵王。两个封国也是把欧洲的那块地盘一分为二,北面的东面界限饱含着乌拉尔山、部分乌拉尔河地区和一块西西伯利亚平原,由此向西横推同一纬度的伏尔加河流域;南边的国家这是以乌拉尔河中下游为界限,国土除了横推同一纬度的伏尔加河流域外,就是里海西岸大片土地和高加索地区。顿河流域的一部分,乌克兰东部的一块土地,以及克里米亚半岛。
这两个国家乍然一看十分的不公平。北国根本不能同南国相比,后者国土多是平原,丰沃的平原,还是俄罗斯的重农业生产区。而前者呢?国境里70%属于山地,除了乌拉尔山去的矿产资源外,再没什么奔头了。
但就是北面的这个国家,落在两位皇子眼中,诱惑力远远超过南国。
欧洲又不是东面的美洲大陆,美洲那里到处都是软柿子,欧洲这边到处都是硬骨头。国家册立,想要再度开疆拓土,根本不可能,能够守住现有的土地,熬过欧洲人,尤其是俄罗斯的窥视和复仇,就是上上的结果了。两个皇子都清楚自家老子把哥俩分封到伏尔加的用意是什么,那就是隔断俄罗斯!
所以,南国虽好,压力却重。不管是里海、高加索,还是克里米亚半岛,亦或是黑海沿岸,这些都是战略重地,南国的压力比之北国要超重十倍。
刘暹的儿子都不是笨蛋,他们可能谈不上明君之才,但却很有自知之明。在新国那样烂的底子和那么危险的环境下,刘盘、刘盈都不认为自己有开疆拓土的本事,如此倒不如选择了北国,安安稳稳的挖矿,开采石油。至少过的安稳。
现在伏尔加河地区还在持续流失的斯拉夫人应该还有300万,70%以上的人口在南国,北国的地盘里可能只有八、九十万人,将来还会更少。而对于新立的藩国而言,原住民数量当然是越少越好消化了。
“藩国能立,但毫无根基。一切都需国朝襄助。儿子对于藩国如何治理没做多想,此事有内阁承办。儿子只以为该当于新土设立一张紧密的情报网络,时刻注意斯拉夫人中的*力量。最好暗中策反、收买当中的一批人,竖立标杆,让之聚拢力量,使之举兵起反,然后才好汇聚大军一举灭之。”
刘盘是哥哥,第一个如此说。
“照你所想,那情报部门该当如何设立?你且说来一听。”刘暹不置可否。
“自然是父皇赐下。儿臣手里哪有这等人才。听说国朝在中亚有个行动队,可从其中抽取人才。而且乌拉尔河流域有多处战俘营,从当中选来一批可拿捏住的精干,比如说他们的家人亲戚还没逃向西面的,先扣下来,驱之为我效力……”
刘暹不做声,但他听出了自己次子的意思。这小子是决定明面上彻底放开朝政,但暗地里要保持着一直属于他的情报力量。应该是对藩国的朝政和官场内阁都不放心。
“刘盈,你有是作何想的?”没回答自己的儿子,刘暹把话转到另一个儿子身上。
“儿臣与皇兄同意。儿臣知道父皇的心思,要推行君主立宪制,君权垂拱而治,至于政治之上,不沾染民间恶诽。儿臣愿意放开国政,但儿臣跟皇兄一样对这样的朝堂内阁跟国会不放心,愿请父皇赐下密卫,以做儿臣防身之利刃。”
两个儿子被自己强摁着接受了君主立宪制,但他们骨子里对朝臣的不信任和对大权旁落后的不安感,从话语中的意思就表露无疑了。密卫,防身之利刃……刘暹心有戚戚然。
自己何尝又不是如此?不然他干嘛一直死死地握紧权利,握紧军权,不就是这种不安感使然的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个皇帝君主,多少家王室、皇室,就因为大权旁落而身死族灭?有着前生经历和见识的刘暹都对此不敢放心,又怎么可能让儿子们个个安心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刘暹爽快的答应了两个儿子的请求。来年正旦,二皇子刘盘,就藩燕国——南国;三皇子刘盈,就藩赵国——北国。这一趟里,父子三人这藩国的问题也敲定了。
“还有最后一百天,你们两个可以放纵的玩一玩。但朕要告诉你们,趁着年前的档口,最好把没敲定的事情都敲定了。”要就藩了,那就需要有自己的家底。日后燕国、赵国的官职刘暹会空出一部分来给儿子留着。反正头十年里,这两个地儿都不可能施行什么皿煮的。今后的大移民不结束,这两个国家还是休谈皿煮!(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一是忠诚,第二才是能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任哪一个权贵之家都不会只有一个后代男丁,可爵位、财产的继承人却只能是一个。那剩下的儿子该怎么办?
是给一笔钱打发出去?
是一直留在府里,直到老一辈全部病逝?
还是求人情给某一个好差事、前程?
这些次子、庶子、幼子里未必没有人才,且比之袭爵的兄长们,这些人的进取心还会更重,心思也会更加活络。把他们留在国内,那就是家族的开枝散叶,一个个权贵之家从单独的一家人慢慢的变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历史上的各朝新贵皆是如此。而现在刘暹给儿子封国,却给了这些苦逼的二代们一个更好的机会——从两位皇子远赴万里他乡,开辟属于自己的家族!
一个国家的建立靠的可不只是底层移民,还有知识分子和权贵。燕国、赵国比之得到大众百姓们的拥护,在建国之初的阶段更需要有大批拥护、支持国家的资产阶级、权利阶级。
现今燕国、赵国的当官的名籍可都归属北京啊,刘盘、刘盈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基本盘,要在一个移民的国度里用最快的时间来建立稳固的统治,这些次子真的会有很多的机会的。
两个月的时间,刘暹任凭俩儿子去折腾,真有心去万里他乡闯荡的人,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他们跟刘盘、刘盈搭上线了。刘暹还要忙着给儿子挑拣一些真正的有用能臣干将,需要家族没根基的,自身负担小的,个人意志坚定。性格顽强的。两个月的时间要挑出一批这样的人来,主要是圈定了名字后让人去暗中核实、盘查,那是绝对不够了。事实上刘暹在七八月间就已开始了,现下只是要加快些速度。再加上军队的事情和国家的走向,忙忙碌碌的能一直到年底。
而他的两个儿子回到自个地盘不久。也就三五天的时间,二位皇子封国已定,要招揽功勋权贵之家的次子、幼子、庶子,一同前往封国,筚路蓝缕,手胼足胝。开辟自己一番基业。满京城满中国该知道的人家也都知道了。
到了十月底,燕王刘盘率先向刘暹抵表,他所认同的密卫首领已经找到了,现年三十六岁的赵秉钧。原公安部三处机要科科长,河南汝州人。自幼是个孤儿。早年丧父,不久母亲又病故,家境极其贫穷,小时连名字也没有,说起他的姓,赵是百家姓之第一姓为姓,名乃天子脚下第一人(秉国之钧),生日是他自定的正月初一。其真实性究竟如何早已无从可考。
小时候给人家做书童,因为生性慧黠,强悍而有胆识。颇得主人欢心,因此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得以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新秦三年国防军打进河南的时候投军从戎,七年退伍回到老家做一警员,很快就以“长于缉捕”而闻名汝州。由此入了上峰的眼,在新秦10年由基层被选拔入中国公安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毕业后留在了京城公安部,并且在随后时间里稳步高升。
赵秉钧的材料第二天就到了刘暹手上。这个人在刘暹脑子里是有印象的。可看了赵秉钧的生平记载后。没发现袁大头有跟他产生交集的痕迹。但赵秉钧能放着公安三处机要科的位置不做,跑去刘盘那儿毛遂自荐。可见是歌有决心和报复的人了。因为就他现在的轨迹,到老死也不可能秉国之钧。整个军情、国安外加警察系统中,比他有能力有背景职位还高大上的人多了。就说袁大头,他跟赵秉钧就是同一年生的,但职位和功绩早已经超出赵秉钧不止一个档次。而那内务大臣的位置可只有一个!
很快,有心人就知道燕王领着一个叫赵秉钧的人进了zn海,相谈了半个小时,燕王去拜见自己的母妃,刘暹留下了赵秉钧这个新鲜出炉的燕王密卫首领。正式对外称呼是秘书室副秘书长。
“既然燕王密卫正式成立了,就谈谈你的想法吧。”刘暹审视的目光看着赵秉钧,这人性格确实不凡,第一次见到皇帝还能保持镇定和冷静,脸面上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对自己这个皇帝的敬爱、尊崇,却又没半点失礼之处。
“回皇上话,第一是人手,不仅是国人,还要有白人。”
“你现在没人手?”
“微臣无有人手。”
“谁说的?那个从汝州来到京城的樊涛不就是你的人吗?还有海淀警局刚刚辞职的陈其业,不也是你的人吗?你手下的这些人能力都不错,有些小毛病也无伤大雅,都给燕王看一看。你回去给他们说,朕挺满意的。”刘暹笑呵呵的说着,像在唠家常一样。对面坐着的赵秉钧额头却愣是生出了一层明汗。
不过他见刘暹并没表现出什么不满,心里还能压下那惊涛骇浪般的翻滚。赵秉钧在警察系统里打浑了多年,马上要干的也是密探工作,既然毛遂自荐,怎么没几个家底?皇上不会因为这点问题就削自己的。
赵秉钧心理安慰自己,可再看刘暹的和祥的笑脸,却感觉一股不同于先前的压力山大。刚才心情激动,浑身热血沸腾,是因为见自己的皇帝陛下,是一手把国家从烂泥堆里拉出来的皇帝陛下。赵秉钧不由得不激动。现在却是感受到了皇帝这个人的绝大压力。
“微臣定将陛下的话转到。微臣几个兄弟能得陛下褒奖,死而无憾。”
赵秉钧额头上的明汗汇成了两滴汗水,终于从鬓角留下。刘暹揭过这个话题问起了他即将要开始的工作。
“已经跟警察系统有了沟通,具体情况还未知道。”
“上一封情报是大前天前来的,如果没有紧急情况,下一封情报应当在三天后送到。”
封国确定之后,刘暹就允许燕王、赵王跟伏尔加的官府、驻军进行一定的沟通和联系了。还吩咐内阁和总参谋部予以配合。
“嗯……”也就是一个周一回往来,不亲切也不疏远。刘暹似乎想起来了自己月前接到过这个汇报,只是没在意。手指有节奏地轻敲着桌子,“嗯,接着说,说说除了人选,你还有什么想法?”
“想法很多,但比较乱,没有整理好。”
“那就乱着说,朕听着。只是内宫,又非朝堂内阁大会。”
赵秉钧喉咙耸动了一下。“这第一,微臣以为在从现有谍探挑选精员之余,还当再另起一班人马,培训新人,尤其是貌似俄人之白人。情报系统是包罗万象的一张网,而非是零碎杂乱的不成体系。大的方面呢,微臣有两个想法,另起新炉为根本,然后分谍探一明一暗,明中吸引反抗势力之注意,暗地里仔细侦查,不求小功,只求可逐渐接近其核心。”
“尚可。出了宫,你就与燕王商议商议,先把现有的挑了。情报么,要先将架子给搭起来。干什么工作都要用人,你刚才说的不错,第一就是选人。外面设情报站是一方面,家里也要有人坐镇。今后你一般不要亲自出马,要学会掌总。朕知道你擅长侦缉,公安部把你从重案组调入机要科,也是为了培养你的大局观。做上位者,不需要门门都精,但必须门门都懂一皮毛。”
“微臣……,对……几位大臣,感激涕零,不敢忘。”赵秉钧虽然比不得袁世凯等人,但他作为一寒门子弟,没有后台的情况下蹦跳的如此快,他真心的对几位老上级感激的很。
“其次微臣以为,密卫当不求急功。安下心来,缓慢经营。国家正面上还有内务部和警局,乱也乱不到哪儿去。如没必要,就尽量不跟官府搭上关系。我等密卫只归属燕王一人。”可不能听燕国内阁的差遣。赵秉钧吞下了最后一句话。
赵秉钧话中的意思简直是要跟燕国朝堂分家的,恨不得直接就说国家再乱也是朝廷的事儿,跟他们密卫没关系。
刘暹眼睛暗了暗,这是赵秉钧本人的意思呢?还是燕王的意思?如果是后者,自己可真是把儿子养的够呛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赵秉钧他是认同了。密卫就是给燕王用的,赵秉钧的意思不管是燕王的意思还是他自己的意思,有心,明白人,就足够了。
“好了,时间紧,朕就给你几条原则,剩下的,你自己揣摩吧。”
“赵卿,你给朕记着,从现在起,你就是燕王最贴身的一把刀,一层保护伞,如果你干的好了,燕王淳厚,将来必亏欠不了你。燕国的历史上也会记下你的名字。”
“燕国地处欧洲,临近敌国,情报战线的重要性用什么词形容都不为过。它不仅是燕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是军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你们不仅要在国内生根发芽,在国外也要有所建树。只有这样,密卫才能真正的站稳。
不然永远只能是上不了台面的探子。”
“赵卿,情报战线的残酷不亚于正面战场,那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是经常的事。你既然要入此行,就不要有任何的心存侥幸,情报者从不相信什么偶然和巧合,情报者不惮于以最坏的最恶毒的猜测去推断他人的动机。他们可以被称作最冷酷最可怕的人。”
“所以,情报者最重要的素质是忠诚,其次才是能力。这点你与我记清了。”(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中国人统治的北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热门推荐:、 、 、 、 、 、 、
宁朗和大卫一起走到天津,在码头分手,两人一个回欧洲,一个要去北美。两年友情,这日一别后,怕就没有再见的时候了。
欧洲人在中国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大卫的父母去年就回国了,要不是大卫学业还没有完成,早就应该回葡萄牙了。
宁朗自天津登船去北美,同行的还有自己的妻儿。二十五岁的青年远赴万里之外,宁朗心里面要是不苦才有怪。可是没办法,谁让他有个臭名远扬的祖上呢?宁完我。宁朗是宁完我的第九世孙。这个老祖宗在前清的时候还有点用处,到了新秦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没人会喜欢一个汉奸的后代,即使国朝政策上对于宁朗这种一二百年后的子孙完全没歧视,可放到底下,就有的说头了。这种家世,成事不足,败事却有余。一样的条件,一样的成绩面前,甚至宁朗的成绩还要更好一些,都比不上这个祖宗的破坏力大。
可别看宁朗刚刚二十五岁,他十七岁就在石家庄巡视法庭当差,如果不是家世牵累,如今的他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庭长法官了。现在却需要跑去北美才能如愿的升级,而北美的落脚地还是一处最让法院系统头疼的荣军农场。哪里的主儿,可没一个好伺候的。法庭上胡搅蛮缠,耍横放刁的,宁朗可是见识过,更听闻过。
“宁朗,你到了北美一定记得给我写信,我会给你寄来所有的法典的。”
大卫的汉语说的挺标准的。眼下中国国际地位日高,会说汉语的欧洲人在欧洲可是很吃香。尤其大卫还在中国拿到了学士学位,这更是一块金子做的敲门砖了。
宁朗脸上挂满了笑送朋友离开,而等到自己登船的时候,泪珠连下,止都止不住。与他同乘这艘客船的多数军队家属,恐怕里面很多就是北美各处荣军农场那些伤残军人的家眷。这些人除了个别身份不一般的可以回国,绝大多数都被国朝就地安置在了北美地方,家人自也都一块打包送了过来。
荣军农场是标准的机械化作业。平均二百亩地一辆拖拉机,五百亩地一辆农用收割机,还有机械磨坊、播种机等等。被安置在其中的伤残军人,人均授田皆在三百亩以上。再加上北美是刘暹准备封建之土。这里的土地允许不限制买卖。如今国内已经有很多人在北美购自田产了。而且因为北美地广人稀,买了田地也不像国内可以找到足够的佃户,最适合他们的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农场。其农业机械化进程,被历史推着一步跨越进了机械化时代。
所以,美国的乡村。就是一个农场接一个农场,这里的巡视法庭工作量绝对没有国内的大,但更辛苦,更危险。远征军进入北美的一年多来,已经有不少中国公务人员和单独的士兵外出失踪、被杀、被袭的事情发生了,虽然之后的美国佬都受到了占领军严厉的报复!
但是美国人的反抗意识并不比俄国人逊色,何况他们手中还有不少枪、支。之前的收缴枪、支活动进行的再严厉,也没人相信会真的将所有的民间枪、支收缴干净了。
等到宁朗一家人在洛杉矶港口下船,时间已经临近农历年的年尾了。宁朗带着家人冒着雪花乘坐着火车在腊月二十五日赶到了新墨西哥地区的阿尔伯克基,当然。现在这里叫做新州德城!
城市里,西方色彩浓郁的建筑见却挂着红彤彤的打灯笼,街头巷尾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炮纸扑面街面,浓浓的中国年味扑面而来。
这里是北美西南大区里远征军统治力比较强的地方,因为整个新州的原住人口还不到二十万,而新州的面积堪比两个河南省。这里作为远征军征发德克萨斯州的基地,属于移民倾斜对象,至今迁移过来的中国移民已经不下五万人,还有三千多安置在新州各地的伤残军人。
1...279280281282283...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