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如歌岁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爸,你这就不懂了吧,原来这楚家家大业大不假,现在早归别人了,”王雁生不屑的说:“楚家也不过外强中干,爸,我看你在楚家也待不多久了,这楚老爷子一走,估计就该被赶出门了。”
“哼,你啥事都知道?”王熟地不满的骂道:“这么多年,楚家亏待过我们吗?亏待过你小子吗?上次让你去给六爷六奶奶拜年,你不去,人家照样给你个红包,比你弟弟妹妹还多,那点对你差了?还不知足。”
每年春节王熟地都带着家人上楚府给六爷岳秀秀拜年,王雁生原来也去,今年却没有去,而是不知道去那了,就说有事便跑出去了。
王雁生咧嘴一笑没有答话,女人终于找到一个播京剧的频率,梅兰芳的唱腔从收音机里传出来,女人将声音调大点,才坐到王熟地床边。
“他爹,我看生子说得有几分道理,这楚家现在败了,他们真不用你了,咱们可怎么办。”
王熟地的媳妇在楚家药房工作,工资不高,每月也就四十多块钱,王熟地在楚家每月有六十多,楚家还时常赏赐东西,逢年过节还给红包,真实收入还要高。
若不能在楚家工作,家里的收入要少一大截,生活立刻陷入困境。
“当初和他们一块去药房就好了。”女人说。
王熟地不耐烦的说:“你知道啥,没见识的娘们,当年你要饭到燕京,要不是楚家收留你,早饿死了,人得感恩,咱们有今天,不就是老爷太太的恩典。哦,人家有难,你就跑了,就不怕以后被人戳脊梁骨!”
看着有些激动的王熟地,女人不敢开口了,默默站起来,走到门边回头又说:“刚才小赵总管拿了点阿胶,说是六爷收藏的,我给你蒸点。”
“吃那玩意作啥,又不是生孩子,”王熟地摇头说:“收起来,收起来,这东西可是好东西,市面上再买不到了,先收起来,将来指不定用得上。”
“不就是点阿胶吗,药房里到处都是,那买不到了。”王雁生大模大样的说道。
“你知道啥,就知道糟蹋东西。”王熟地骂道,王雁生不屑的看着王熟地:“爸,你信不信,我立马给你买两盒回来。”
“你好好看看这质地,”王熟地冷笑下:“我听大少爷说过,现在这市面上的阿胶药性都不足,赶不上以前的了,你好好看看,那质地是一样吗。”
王雁生自然不知道如何识别阿胶,也就无从反驳王熟地,他问女人为何没去上班,女人说请假了,她有两天补休,王雁生和母亲随口说了会话,然后告诉母亲他要出去,中午不回来吃饭了。
“你上那?”女人问道。
“你甭管了。”王雁生说着便朝外走,王熟地在屋里叫道:“兔崽子,你给我回来!”
王雁生装着没听见,飞快的跑出院子,王熟地骂骂咧咧的说:“你知道他在外面作啥吗?整天往外跑,你也不好好管管!”
“我那知道他在外面作啥!”女人有些委屈,她每天也要上班,回家还要做饭,那有多少时间管孩子。
“哥和蛐蛐他们在一起,我听见他们说要去北海。”
说话的是王熟地的小女儿王丹丹,王丹丹现在也上学了,就在第十小学上学,比楚明秋还高一年级,开学便念五年级了。这女儿是父母的耳报神,经常向父母报告两个哥哥的动向。
“去北海,去那作啥?”女人疑惑的问道,王熟地却皱眉说:“他怎么和蛐蛐混在一起了?”
这蛐蛐姓马,家里是破落八旗子弟,从他爷爷的爷爷便开始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将家玩垮了,到他父亲那辈便只能在天桥当混混了,解放后,混不下去了,才找了份工作。父辈爷辈的喜好集中传到蛐蛐身上,这小子是附近几个胡同有名的混小子,王熟地怎么也没想明白儿子是怎么和他混在一块的。
“你们可够官僚的,”王丹丹说:“他们是同学,都在四十五中读书,整天上学放学都在一块。”
王熟地张张嘴,也不知道该说啥,坐在床上生闷气,王丹丹见桌上的苹果,拿起一个便开始削,边削边说:“爸,你整天和公公在外面跑,究竟在作啥?”
“打听这作啥,做作业去。”如果说以前家里人还不关心王熟地在楚家作啥,出了车祸便开始上心了。
“人家早就做完了。”王丹丹委屈的说:“连二哥的作业都是我作的。”
王丹丹的成绩很好,虽然只是上四年级,却已经把小学课程学完了,经常帮她二哥王兵做作业。
王熟地并没有怀疑王丹丹的话,这个女儿还是听话老实的,但两个儿子让他头疼,两个儿子都不喜欢念书,他和他老婆都不认识几个字,每次检查作业也就看看老师打的勾还是叉,看成绩单也就看看几分,满意就夸奖两句,不满意就骂就揍。
“这小兔崽子,”王熟地恨恨的骂了几句,王丹丹咬着苹果对母亲说:“妈,能不能给我作件红毛衣,就是那种开衫,我看小春他妈都作了。”
“行,我看看还有毛线票没有,有就给你作。”女人答道,王丹丹高兴的搂着妈直乐。
王熟地不满的说:“怎么又要作毛衣了,去年不是刚作了吗。”
“什么去年呀,是前年,你看看,我又长高了一节,那毛衣都小了。”王丹丹说。
王熟地这才发现女儿是长高了一节,原在只到他妈妈腰上,现在快到胸膛了,于是他也就不再说什么,靠在床上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
母女俩看看王熟地不再反对,也不打搅他,悄悄的到院子里摘菜去了。
重生之如歌岁月 第174章 在楚府开荒种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如歌岁月最新章节!
楚明秋这一觉睡得好香,没有做梦,睁开眼,房间里静静的,他略微运转内气,内气在经脉里缓缓流动,丹田百汇涌泉,转了一圈又回到丹田,然后再次循环,楚明秋很快察觉,内气运转速度好像快了点,到底快了多少,他也说不清楚,但他肯定比以前快了。
这倒是意外之喜,这速度快了,说明内气积累的速度便更快。他记得昨天到最后,他已经把浑身力气都用尽了,丹田里的内气早已经涓滴不剩,双腿麻木不已,全凭毅力在坚持,至于最后他是怎么从车上下来的,怎么进屋的,他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连续运转三十六圈,楚明秋才慢慢将内气收纳,翻身要坐起来,听见一阵呼呼声,扭头看却是吉吉正坐在床前,看到他坐起来了,吉吉呼啦一下前脚便搭上床沿,两只眼珠便盯他。
“怎么你没出去。”楚明秋抚摸着它的脑袋问道,吉吉咧开嘴顺势将脑袋也搭在床沿上,两只耳朵耷拉着,楚明秋的手指在它耳朵后面挠挠,吉吉发出舒服的声音。
“行了,”楚明秋挠了几下便松手,拍拍吉吉的脑袋:“让,让,你可是好狗,别挡道。”
吉吉睁开眼有些不满的瞪了他一下,不情不愿的后退两步,让楚明秋下床,楚明秋刚起身,便感到浑身上下每一丝肌肉都在痛,他忍不住呻呤两声便又倒在床上,过了好一会,他才小心的慢慢坐起来,便将衣服穿上,再套上铁砂背心,穿上摆在椅子上的t恤。
昨天的暴雨将积攒的暑气和尘埃清洗得干干净净,楚明秋站在门口便感到神清气爽,心情异常愉快,冲吉吉招招手,吉吉便摇头晃尾的跟在他屁股后面。
到了百草园,楚明秋开始还没注意,走了两步才回过神来,觉着好像变了,少了点什么,仔细看才发现,在一旁的沙包不见了,还有角落的酒坛子少了很多。
楚明秋心里正纳闷,身后传来吴锋的声音:“你醒了?好些了吗?”
他转过身一看,吴锋正带着狗子虎子小八还有明子勇子他们搬东西,楚明秋心里一惊,今天晨练自己没到,他连忙过去:“老师,对.。,对不起,我.。,”
“行了,是我让狗子别叫你的,昨天你都脱力了,”吴锋摇头说:“以后别这样逞强了,三四百斤的东西,跑上七八十里,就算成年人够呛。”
“哥,以后叫上我,我帮你。”狗子边逗吉吉边叫道,楚明秋挠挠后脑勺傻呵呵的笑起来,吴锋摇着头对狗子说:“就你,再等上几年吧,现在,你呀,还是老老实实的吃饭练功,等你长大了再说吧。”
勇子上下打量下后问:“没事吧。”
楚明秋活动下手臂:“没事,你看不是好好的。”说着又问:“老师,这是做什么?沙包怎么不见了?”
吴锋笑道:“你不是要种地吗,六爷答应了,这院子就交给你种,看你到底能种出多高的产量。”
尽管心里早有判断,楚明秋还是有点意外:“老爸答应了?”
吴锋点点头:“快去吃饭吧,奶奶给作了银耳莲子羹,还蒸了碗燕窝。”
楚明秋答应下便跑了,看着他的背影,吴锋微微摇头,对饥荒的判断,他也同样将信将疑,觉着不太可能。
饥荒,历朝历代都有,那怕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有饥荒发生,可这全国范围的饥荒,在两千年的史书记载中,没有。
明末,西北大旱,中原大旱,波及七个省,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几乎颗粒无收,可江南湖广依旧是丰收;民国时期,同样西北大旱,人论斤卖,可江南东北,依旧是丰收,那可能全国饥荒的。
即便有少数地方发生饥荒,中央政府照样可以调粮赈灾。
全国饥荒,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别看院子不大,可真要收拾出来也花了几天时间,吴锋只带着他们干了一天,便去参加批判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剩下的都是楚明秋带着虎子勇子他们干,后来楚眉娟子也加入进来。
将院子平整出来后,接下来该怎么干,楚明秋就不知道了,狗子说该耕地了,去借头牛套上犁,他在前面赶,楚明秋在后面扶。
看看他的个头,楚明秋觉着有点不靠谱,这燕京城内上那去借牛去,他带着虎子和小八到城外的集市上买了十几把锄头和铁锹。
接下来,他便跑到各书店去买农业书籍回家翻了半天,也没搞清楚,到底该怎么种地,除了狗子外,家里没人种过地,小赵总管打小便在楚府,从未种过地,岳秀秀出身贫寒,可也没种过地,楚眉下乡支过农,可那也就是割麦子收水稻,会使镰刀不会用锄头。
最后帮楚明秋解决问题的是孙满屯的老婆,孙满屯的老婆叫田杏,是个挺热情的人,有西北人的豪爽和实诚,到楚家大院没几天便与大院里的人混熟了,孙满屯在楚家大院没待两天,将家安置好后,便去河南的农场劳动去了。
田杏是听大柱二柱说后院在种地,大柱二柱把楚明秋鄙夷了一番,说他在瞎搞,田杏过来看了,也认为楚明秋在瞎搞。
楚明秋想着自己见过的田,都有那些东西,于是他先修了垄沟,然后便准备犁田,还好田杏及时阻止了他,否则他又要白费力气了。
田杏几乎是手把手教这帮小子怎么种田,楚明秋也才知道种田这里面有这么多道道。
对那些熟地来说,直接耕田锄田便行了,可这块地荒了这么久,要重耕首先第一步便是先翻地,而不是打垄沟。这是因为这块地已经结实了,要先把地松开,将地翻起来,将大块的泥土敲碎,越小越好。
把地翻过后,才是修垄沟。修垄沟是为了浇水,阻拦水流到别处去。将垄沟修好后,这块地的规划便算整好了、
接下来便要再浇一次水,这次水要稍微多些,让水慢慢渗透到地里,这段时间也就比较清闲,只要把水浇上了,你就等着,等地半干不干时,就要再犁一次田,这一次要尽量深些。
田耕了后便要施肥,农肥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化肥,也可以是人肥,也可以是草肥,这一层肥料在农民口中便是底肥。
可楚明秋考虑半响,觉着都不妥当,就说化肥吧,根本买不到,化肥是国家统购统销物资,别说他了,就算在农村也是紧缺物资,每年农忙时,公社生产队便四下里跑化肥。
然后是人肥,其实就是粪便,人的粪便,牛羊马的粪便,都行,可楚明秋却不想把这院子弄得臭烘烘的;再就是草肥,其实就是把草用水沤,让其腐烂变成肥料,可要施这草肥,需要大量的草,农村可以烧草灰,楚明秋上那去找这些这么多草去。
“我看你们那池塘里与淤泥不少,那也是好肥料,难得的好肥料!”
田杏的话提醒了楚明秋,接下来几天中,楚明秋带一帮孩子从池塘里面弄肥料,这可把一帮子孩子乐坏了,盛夏中在池塘边玩水,倒是一大乐事。
“猴崽子,小心点!”
池塘边时时响着田杏的叫声,楚明秋抬头看,虎子和狗子俩人正在水边闹腾,他不由摇头一笑,低下头从水塘里捞起一大捆水草,仍在岸上。
这挖淤泥也不容易,池塘的水深,大约有两米多,还养着鱼呢,挖淤泥就必须将水放出去,可要放出去了,这鱼便没法养了,楚明秋考虑半天,还是将池塘的水大部分给放了,小点的鱼便养在水缸里,已经成熟的便分了,虎子勇子瘦猴大柱二柱明子娟子,一人分了七八条,让他们拿回去养着慢慢吃。
可就这样,依然分不完,家里的大小水缸全装上鱼,又给楚宽元楚宽远兄弟提了些去,于是乎又给平时走得近的朋友分,这又分出一大半,剩下的养在缸里面,算是勉强行了。
“这帮小猴子。”小赵总管看着边挖泥边玩的小子便忍不住摇头,六爷微微一笑:“由他玩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这近两亩地的肥料给填上,田杏看得直摇头,这要在农村,就算是个女人,也不过半天的劳动量。
“婶子,接下来怎么作?”
楚明秋在水龙头前冲洗脚上的泥,这几天可他们累坏了,别看只有不到两亩,可真做起来也把他们累得够呛,狗子小八的手上满是血泡,楚明秋和虎子倒还好,他们练铁砂掌,手掌上早就起过茧子了。
“先歇息两天吧,这地肥还要等上一阵,这地还要翻一次,将肥料翻到地下去,然后便可以种。”田杏说道。
“不需要育秧吗?”楚明秋傻傻的问到,他看的书上好像介绍过育秧。
“唉,你可真是城里人呀,这小麦那需要育秧的,把种子点上就行,到时候我再教你吧。”田杏叹口气,这城里人真是有福不会享,怎么会想起来种地呢?
勇子便叫起来:“还要耕一次呀?”
“这要是熟地,便可行了;可你这是生地,这施的肥全在上面,没渗到地里,种子点下去开始还行,时间久了,便不行了。”田杏说完后冲洗下光脚,穿上鞋子回家去了。
重生之如歌岁月 第175章 当知稼蔷之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如歌岁月最新章节!
田杏到燕京不久,孙满屯便被免职了,也就没人敢给她安排工作,街道安排她卖冰棍,在外面的胡同摆了冰棍箱,平常也去拿点蜡光线和火柴盒来做,勉强满足家里的需要。
大柱二柱很快和楚明秋他们混熟了,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到后院来,这两孩子不认生,到了楚家便象到自己家,丝毫不客气。这两孩子刚从农村来,对城里的事还不明白,也不懂父亲被下放意味着什么,只是家里生活困难,空下来便帮母亲做事,二柱在外面看冰棍摊,大柱便帮忙纺线糊纸盒。
大柱今年十三岁了,开学便去十小念六年级;二柱十一岁,开学后也去十小念四年级,本来大柱该念初中一年级,二柱该念小学五年级,可孙满屯觉着乡下的教学质量赶不上燕京,让他们降级念书。这样下来,大柱和二柱分别便和勇子楚明秋同年级。
两天后,田杏又到后院来指导楚明秋犁田,看着楚明秋他们笨手笨脚的样子,田杏直摇头,很想挽起裤脚下去帮忙,可六爷和她有约,她只能指导,动手的事让楚明秋他们自己动。
“这只有让他自己动手,才知道稼种之难,也才知道世道的艰难,他婶子,你就指点他们一下,让他们自己动手,可好?”
六爷的态度很和气,可田杏知道他的用意,自然也就满口答应,就此动嘴不动手,站在岸上上充当起技术指导起来。
楚明秋拉着犁,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虎子和小八在后面用尽力气扶着犁,犁这玩意,看上去不重,可要扶好却很不容易,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好平衡。
不到两亩地,他们足足花了一整天才耕完,拉完最后一米,三人坐在田坎上着那一道道翻起的土,欣慰的傻呵呵的笑着。
狗子连忙拎着水壶过来,给三人倒上水,楚明秋接过来几口便将满满一杯喝干,这才畅快的将长吐口气。六爷慢慢走过来,小赵总管小心的跟在他后面,六爷笑眯眯的低头看着他。
“怎么样,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吧?”
“老爸,别在这挖苦我了,额以后一定爱惜每粒大米。”楚明秋没好气的说,六爷这两年的身体越发不行了,多走些路便累了,现在出府的时间都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府里待着,最多也就在胡同里散散步。
“老爷子,小秋已经很不错了,居然一步不歇就拉下来,这可不容易,咱们乡下,象他这样大的孩子,可拉不动这样的犁。”田杏反倒很是欣赏楚明秋,连忙替他分辨。
“他就是有把蛮力气。”六爷摇头说,小赵总管却是笑眯眯,他知道六爷心中其实欢喜透了。
接下来,田杏又教他们怎么点种子,这种粮不是随随便便挖个坑,把种子埋下去就行,每个坑之间的距离,前后左右,都要一定的规矩。疏了,浪费土地;密了,不但不能增产,还要减产。
“那什么密植,都是胡说,种得太密,光照不到,反倒要减产。”田杏似乎想起什么,不断念叨着,这密植是报上介绍的经验,好多卫星都是这样放上天的
“我说,他婶子,现在乡下都在大炼钢铁,这不耽误种地吧?”楚明秋好奇的问道。
楚明秋注意到田杏的脸一下便阴下去了,好久才叹口气,转身洗过手,然后将湿漉漉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小心看着,不要施肥了,注意除草,除草不要用锄头,用手拔,要注意,有些草和秧子的样子差不多,拔草时要小心。”
十来天后,地里面开始冒出青青的小苗,楚明秋天天晨练后便跑去看,盼着秧苗怎么发芽,长出绿绿的苗来。
新学期开学了,楚明秋照例到学校去了几天,上学期他的成绩依旧稳定,门门功课五分,不过品行分再创历史新低,得了个差,好在还不是极差,楚明秋还算有点安慰。
新学期,班上没有什么变化,二柱没有到他们班,而是去了虎子他们,大柱也没到勇子他们班上,而是去了黑皮他们班,楚明秋很快发现,这两家伙也不是安分的家伙。
楚明秋在上学期品行分得了差,心里有怨气,到学校上了两天课便不再来了,对这两兄弟的照顾不够,不像建国建军那样,还带着他们在学校里走一圈,于是同学们便不知道他们的关系。
两个兄弟刚到燕京,陕西口音还重得很,说话有些时候老师都听不懂,班上的同学便嘲笑他们,两兄弟都不擅言辞,大柱还好,二柱性格要急一些,逼急了便挥拳动手,大柱往往是为了二柱才与人动手。等楚明秋知道了,两兄弟已经打了好几架了,还差点与黑皮发生冲突,要不是勇子制止,他们还真打起来了。
勇子让两兄弟下课后便到他们的根据地来,在根据地玩了几天后,两兄弟发现找他们茬的人不见了,曾经差点与他们发生冲突的黑皮拍着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既然他们是公公的朋友,那就是他的朋友,以后学校有事,尽管找他。
“你们呀,最好还是快点学好普通话,说实话,你们说话,有时候额也听不懂。”楚明秋笑道,听到他这怪模怪样的声调,两兄弟也忍不住乐了。
田杏对楚明秋不上学感到奇怪,楚明秋也不解释,他的功课现在要轻松些了,赵老爷子五月便卧床不起,再也没心思教他,让年悲秋指点他的绘画,年悲秋却只是给他开了个书目,让他自己看,自己临摹,每月他过来一次。
年悲秋也同样没有逃出阳谋,不过他的性质低了很多,只是有右倾倾向,在学校不能再教书了,改为教工,工资下调三级。
“从技法上,我再也教不了你什么,能告诉你的也就是自己的体会,”年悲秋说:“在技法掌握后,剩下的便是悟了,只能靠你自己去悟。”
年悲秋让他多读点国学,最好再到各地多走动走动感受下。
“有些东西不能急,西方画主要是对色彩和光线的追求,国画则讲究感受,内心的感受,好的国画都是一首诗,优美的诗。”
楚明秋有些无奈,他知道年悲秋的意思,这是告诉他,现在他还小,见识还不够,所以不要急于求成,可天知道,阎王判官可以作证,牛头马面也可以作证,他一点不着急。
没有了每周一次的国画课,神仙姐姐发配去了北大荒,包德茂每周来讲一次,他最主要的便是跟着六爷学医,六爷的精神头不好,上课教不了多久便累了,于是楚明秋摆弄趁机偷懒。
不过楚明秋自己知道自己的事,这小学的课不上没啥问题,可中学就不行了,物理化学早就还给老师了,代数几何也不知道扔到那去了,于是他找来全套中学课本,自己在家自学,反正他有的是时间。
除了自学中学内容,楚明秋又开始学日语,不过,这个时代学一门语言很难,前世有录音机,有mp3,有ipad,有互联网,可以随时听到原声。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些,或许可以认识那门语言的单词,可绝不可能学会读音,于是他请六爷出面,请楚明篁的老婆楚子衿当老师,教他日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