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女儿想当明星怎么办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一月的嚣张
    心里想着事儿,马三手上和嘴上可没闲着。一首原创歌曲《我不知道》刚刚唱完,他稍微斜了斜眼睛,就看到不远处的那座电影院里走出来一个戴着金丝边眼睛,梳着马尾辫,穿黑色职业装,踩着黑色高跟鞋的妙龄女郎。

    她左右看了看,好像看到了这边的马三,款款走了过来。

    哟呵,这可得好好表现!

    马三二话不说,和弦一改,先弹一首《东风破》。

    ——这歌前几年最火,不仅火,而且意境特别高!

    走过来的妙龄女郎听到《东风破》的旋律,不禁站在马三身前,静静看着他演奏。

    来了来了!生意来了!我得再加把劲!看这女的应该同情心很容易泛滥,我如果表现得好,说不定我就能得到一宿欢乐的时光了!

    马三想入非非,手上更加卖劲,略带沙哑的嗓音唱起《东风破》来,越发有一种孤独感。

    一曲终了,马三仿佛才从自己的悲伤中走出来。他貌似不经意地看了看站在对面的妙龄女郎,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低声问道:“姑娘,你想听什么”

    忧郁的神情,沧桑的脸,充满男人气息的嗓音。

    马三都有些迷恋自己了。

    “呃……没事儿,我挺喜欢《东风破》这首歌的。唱得不错,挺有感觉的。”妙龄女郎说着,掏出一张五十,放在了马三的吉他包上。

    “五十块钱可以再点一首歌。”马三微笑着说。

    “不用了,我刚才就是想听听《东风破》。”妙龄女郎抬了抬手,转身就走。

    真可惜,看来是我想多了。我难道表现得还不足够沧桑深情不应该啊这姿态我练了好长时间了……

    马三见妙龄女郎走开,一时间有些失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作为沧桑男人的魅力。

    然后,他眼角的余光看到妙龄女郎走到了旁边,旁边的李老头身前。

    “大爷,这二胡您拉多少年了”妙龄女郎弯下腰,手撑着膝盖,问李老头。

    “半辈子啦,拉了半辈子啦。”李老头有气无力地说道。

    “哟,那时间真是不短了。大爷我想问问您,这二胡好学吗”妙龄女郎又问。

    “好学,好学,只要下功夫,谁都能学。”

    “这样啊,其实我对咱们华夏传统民族乐器很感兴趣,刚才看到您拉二胡,就想过来听听,二胡拉出来的曲子到底是什么样。给您,就当我的学费了。”妙龄女郎说着,掏出一百块钱放在了那个破碗里。

    什么我弹的吉他给我五十,那个破二胡你给他一百是不是歧视二胡有什么好学的啊!现在哪有人学这破玩意儿,不都是学吉他吗你找我啊,我免费教你都成!

    马三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双眼都快喷火了,简直想上去把那张一百抢过来,放在自己的吉他包里。

    “哎哟,哎哟,谢谢姑娘!谢谢姑娘哎!”李老头被这一百块钱喜得眼睛都放光了,他当时就直起了腰板,正正经经地拉起二胡。

    激昂的旋律瞬间悬于天桥上空,宛如万马奔腾,直听得人热血沸腾。

    赛,赛马这老头还会赛马

    他不是只会两根弦照月亮吗!

    从来没听李老头拉过《赛马》的马三当时就懵了。

    紧跟着,他发现这李老头拉出来的《赛马》,竟然气势十足,真有一代大师的风范。

    李老头以前不这样啊,他拉的根本都听不了啊!难道他从来没认真拉过这是知音难觅

    跟李老头一起乞讨过这么久的马三还是头一次听到李老头拉《赛马》,更是头一次发现,李老头的二胡,拉的是真好!

    马三正听着,忽然感觉旁边跑过来一群人。他回头看去,就看到从电影院里走出来一堆小年轻,他们似乎被李老头的《赛马》吸引,全都跑了过来,围在李老头身边。有些年轻人看到李老头手里的二胡,竟然好像发现了神器一般,兴奋地说着什么。

    眨眼间,李老头一曲《赛马》拉完,而他的身前竟然已经围上了一圈人。

    “难怪电影里都说民乐要饭呢,唉!二胡拉的这么好,竟然只能当街乞讨。”

    “是啊,民乐现在的处境也太难了吧。”

    “这二胡拉着真有气势啊!我回去也学!这曲子叫什么”

    “对对对,我回去也学学二胡!”

    围过来的大多是年轻人,马三听着他们的话,一时间有点领悟不上去。

    学二胡学那玩意儿有个屁用啊!想老了要饭方便点儿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应该都学吉他吗

    老子这么大一把吉他在这,你们怎么看不见

    眼看着李老头的二胡拉完,围观的人群逐渐散开,马三赶紧收束心神,抱起吉他,再次弹奏自己的唯一原创曲目《我不知道》。

    然而,旁边那群年轻人随便看了一眼,便纷纷散开了。

    “呵……蛤”

    马三有点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实。

    回头看看旁边的李老头,那个破碗里面一大堆零钱,竟然还有几张红票。

    再看看自己,就一张五十的几张一块的。

    什么情况今天怎么反过来了

    马三有些接受不了今天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一切。

    “叮咚!”

    正愣神的功夫,马三的手机忽然响起。

    他拿出来一看,一起玩吉他的微信群里,有一个人刚刚转发了一条消息:

    “《闪光少女》掀起华夏民乐新热潮!”

    《闪光少女》民乐

    马三想到了什么。他回过头,看着李老头特别高兴特别卖力地拉起一首《良宵》,再看看他面前装满了钱的破碗,他竟然生出了一种想学二胡的冲动……




327 《闪光少女》给民乐带来的变化
    苏夜看到的那条新闻,正是华夏某地出现的“奇怪现象”:

    弹吉他的流浪歌手被冷落,拉二胡的老头却被人围观!

    这种围观纯属特殊情况,毕竟不是每个拉二胡乞讨的都会拉《赛马》,拉的还那么好,也不是每一座天桥附近都有一家电影院。

    正因为刚看完《闪光少女》,那个妙龄女郎才会突发奇想跑到拉二胡的乞丐面前聆听二胡的声音。

    而其他围观过来的年轻人毫无例外,都是刚刚看完《闪光少女》,正被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包围,看到二胡,尤其是拉得那么好的二胡,不禁围了过来。

    于是旁边抱着吉他的流浪歌手就不幸地遭到了打击。

    然而,不管这到底是不是一种特殊情况,都间接性地证明了《闪光少女》这部电影确实给华夏民乐带来了一种好的改观。

    而且是立竿见影的改观!

    在《闪光少女》上映后的一周内,有关民乐利好的新闻接连不断出现。各大音乐平台上,早已经发布的古风歌曲纷纷登上热搜,让古风这个小圈子着实在普罗大众面前露了一次脸。

    ——其实更多人第一时间在音乐平台搜的是华夏传统民族音乐,然而听过之后,不少人败退了下来,留下评论就走了。

    不管是《高山流水》还是《平沙落雁》,其实和肖邦贝多芬一样,大家都知道,但很少真的有人会听。即便《闪光少女》的流行,让人们对民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这些歌曲终究还是不适合当代大多数人的音乐审美。

    普通人听不惯古典音乐。但这并不妨碍西洋乐器的发展,毕竟即便是听流行歌曲,还是能够从中听出钢琴、吉他等乐器的声音。吉他更是流行音乐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

    这是华夏传统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差距最大的地方。

    然而此时此刻,因为《闪光少女》,因为《齐天》、《开天》等插曲的火热,随即带动古风歌曲成为承载民族乐器传播的桥梁。

    就好像《闪光少女》中25次元乐队想到的办法一样。既然传统音乐听不下去,那我们就用民族乐器来演奏现代歌曲。

    也正因此,音乐平台上,古风歌曲的实时搜索量暴增,如《齐天》、《小城记》、《天下》等旋律好听歌词优美的古风歌曲登上了实时热搜榜单。

    民乐以古风为载体,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耳中!

    而托《闪光少女》的福,向来没什么学生的民乐教学老师在短短几周内忽然收到了很多音乐零基础的学生。这些学生第一次想学乐器,首选竟然不是吉他而是古筝洞箫扬琴这些民族乐器,更有甚者点名道姓就要学唢呐,誓要在学成之后把好基友吹进棺材里!

    这真是把教了不知多少年民乐的老师们激动得痛哭流涕落花流水稀里哗啦呀!

    民乐什么时候有这么多人学过!

    以前一年能收到几十个学生就算不错了,今年这才不到一个月,就有二十多个人交了学费。

    《闪光少女》真是好啊!《闪光少女》真是棒啊!

    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闪光少女》的热映,让全华夏的民乐教学老师得到了极大的好处。

    另一个得到好处的,是各类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的招生一般在一月二月之间,最晚不过三月。也就是说,当普通高考生还在为了六月份的高考不停刷卷子做习题的时候,艺考生基本上就可以彻底放飞自我了。

    不过也正因为艺考的时间很靠前,艺考生的准备也要比普通高考生更紧凑一些。

    七月份,艺考生们已经差不多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艺考计划和目标了。

    而因为《闪光少女》,因为在斗琴之中民乐的胜利,因为对华夏民族深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今年咨询民乐系的学生,出乎预料的多!

    不过这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民乐势微的状态。毕竟学会一门乐器需要很长时间,不是说谁想考民乐系就能随随便便考进来的。

    这些打电话咨询的学生,大多数都不是应届生,有些甚至才上高中,咨询只不过是询问一下艺考的相关事宜,做好长期战斗准备。

    另有一些人特别有意思,他们考虑通过这几个月时间的勤学苦练,从西洋乐转到民乐去!

    不得不说,这些人真是很敢想,就是有点异想天开。

    练乐器不是刷习题。不管多难的习题,你天天刷,连续刷上一周,差不多也就能掌握同类型问题的解题技巧。但乐器想要练到熟练的地步,至少也得几个月,而想要精通,那就得通过经年累月的刻苦训练了。

    因为《闪光少女》的热映,各个音乐学院接到了诸多的咨询电话,问出来的问题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

    学院的人在把这些事情当成乐子说的时候,也不禁大受触动。

    民乐能够被这么多人关注,真是一件值得骄傲和欣喜的事!

    他们完全能够想象得到,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华夏学习民乐的年轻人,会比现在多得多得多!

    这基本上都是《闪光少女》带来的改变啊!

    ……

    音乐学院被骚扰,是可以预见的。

    但京影被人骚扰,那就尼玛离谱!

    京影的招生处竟然收到了无数个咨询电话,询问考京影的民乐系难吗

    难吗

    那是难不难的问题吗

    那是根本就考不了的问题啊!

    一个电影学院上哪给你弄民乐系去

    “苏夜啊苏夜,你是真能给我找麻烦啊!母校就是让你这么宣传的”

    天京影视总经理办公室,陈美娟坐在苏夜对面,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

    “这话说的不对了陈老师。”苏夜踏踏实实地坐在高曦瑶的位子上,恬不知耻地说,“您当初让我给京影拍一部庆典电影的时候,可没说不能拍音乐。那我拍了,别人以为京影有音乐系,那我咋办嘛”

    苏夜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在《闪光少女》的开头和结尾,都有“感谢京城电影学院大力支持”的字幕。电影中的学校取景也都是京影学校内部。

    这给了一些人一个错觉,那就是京影这所电影大学里有音乐系。

    于是,他们便非常想去京影上学,体会一下千指大人练琴的地方——《闪光少女》上映后,人气最高的不是两位主角,而是这位表情非常嚣张,指法非常狂野的千指大人小霾。

    “行吧行吧,也确实算是宣传了学校,宣传的还‘挺好’。”陈美娟叹了口气,“夸”了苏夜一嘴。

    这话是个人都知道是在说反话,但苏夜非常精通什么时候不要把自己当人:“谢谢陈老师夸奖!”

    “我夸你呢”陈美娟被苏夜气得直翻白眼,“算了,我说不过你,你小子油嘴滑舌死不要脸的。不过你这部电影倒是给老校长提供了一个思路。”

    “什么思路”苏夜奇怪地问。

    “这不是有很多人来询问京影的民乐系嘛,可是京影根本没有民乐系。结果你猜老校长怎么说”

    “怎么说”苏夜非常恰当地给陈美娟当着捧哏。

    陈美娟咳嗽了一声,模仿着老校长的腔调说道:“民乐系啊,京影也可以有!”

    “噗!”苏夜一口铁观音喷了出去,“老校长不会真的要在电影学院设一个民乐系吧”

    陈美娟不置可否:“老校长想干什么,别人也阻止不了啊。”说完,她顿了顿,又道,“不过上面肯定不会让通过就对了。”

    “那还好。”苏夜放下了心。

    不过仔细想想,以后如果京影里面真的有音乐系,那京影学生找配乐的话,还真是方便不少!
1...170171172173174...2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