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哑舍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玄色
也许是用习惯了,有的时候即使始皇在咸阳,也都是让扶苏整理政事,最终呈上去让始皇审批。其实相比一言九鼎独断独行的始皇帝,善于听取朝廷意见并且态度温和的大公子扶苏,自然是朝臣们更好的选择。事实上,始皇更适合铁血的战国,而扶苏才更适合战后休养生息的帝国,这已经是在百官之中默认的事实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始皇一直压着大公子扶苏的婚事不松口。底下的那些公子们,倒是有熬不住的,私下养了小宠,甚至还有的儿女都能挽弓射箭了。但别的公子可以如此,却不代表大公子扶苏可以如此。
没有继承人,还真是个问题。
不过这也意味着没有极品的岳家掺和,别有心思的重臣们自己当不成未来国丈的,也不想别人占到便宜。所以朝野上下,在扶苏的婚事上,倒也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平衡。
相比之别人的暗中焦急,身为当事人大公子扶苏却早已习惯孓然一身。不是说他不想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可爱的子女,而是相对于他想要登上帝国宝座的理想来说,其他的意愿都可以延后。更何况,身边跪坐着的忠心侍读也没有成婚,从少年相识起,就数年如一日地伴随着他。
也许,暂时不成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母妃逝去的时候,扶苏当时还小,所见所闻都有些懵懵懂懂。但随着年岁渐增,一些当时完全不理解的细节,慢慢地也都心知肚明。母妃的死,明显就是因为后宫争斗失利,甚至更有可能是他父皇纵容之下的结果。
一个没有母妃和母族支持太子,只能依附于皇帝,做个木偶一样的继承者。
不过这么多年,扶苏耳闻目睹许多后宫龌龊,再加之赵太后的轶事,也能理解为何父皇仇视女性,终身都没有立后,也甚少踏入后宫了。
简简单单的也不错,清静安宁的高泉宫,总比乌烟瘴气的咸阳宫好太多。
尽管是毫无形象地斜靠在凭几上,大公子扶苏依旧浑身散发着沉稳儒雅的气质,足以让整个大秦帝国的女子为之疯狂。透过帷幔洒进亭台的阳光已经少了许多侵略性,但依旧耀眼得让人昏昏欲睡。一双浓眉微微蹙起,扶苏打了个哈欠,拿起手边冰镇过的花茶轻抿一口,翻开了手边的另一卷书简。
“驰道中的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都已经完工,栈道、西方道都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扶苏放下手中的陶杯,叹气道,“父皇出巡之前,言明要修建从咸阳到九原郡的驰道。估摸着人手腾出来,又要准备开工了。”
从秦统一六国之后的第二年,始皇就开始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中原各地的驰道。这些驰道之上铺设了木材轨道,用马车拉动车厢在其上奔驰,车轨统一都是宽六尺,这就是所谓的车同轨。这些驰道旁有辅道,总共宽五十步,驰道的两旁每隔三丈栽树一株,而驰道的中央一条为皇帝御道,一般人不得行走。
以咸阳为中心的庞大的交通网络,可以使各地的物资迅速抵达咸阳,也可以让秦军很快地抵达中原各地。始皇在每一条驰道修建而成之后,都会欣然前去出巡。当然,他也不会忘记修建一条用来抵御匈奴的驰道。
这条驰道在规划之中被称为直道,从咸阳直达九原郡,全长约有一千八百余里。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是说动工就可以迅速动工的,扶苏今日拿出来提一下,只是在和自家侍读商量一下何时准备为佳。
绿袍青年研磨药泥的力道一直均匀有力,不曾停歇,他闻言只是微一沉吟,便道“不止直道,始皇曾言要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开发百越之地。始皇如此看重岭南,北方也正在修长城,恐怕这三关要比直道先动工。”
扶苏微微皱眉,自家父皇对百越之地的看重,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但没办法,现在他还不是皇帝,只能遵照自家父皇的旨意做事。
扶苏摸了摸鼻子,还是提笔在书简上做了批示。
缃色的帷幔偶尔荡起,被烈日映照着的水光便反射进了亭台。绿袍青年眯了眯眼睛,研磨药泥的动作停歇了下来,细细地用药杵把这一小团药泥涂在了青金鼎的内侧,摊平。随后拿起那面阴阳燧,在最中央的凹陷处放上少许艾绒,伸出帷幔之外,让阳光直射在上。
扶苏单手撑着下颌,看到那面阴阳燧在片刻之间就冒出了白烟,不久就引起了天火着了艾绒,不由得啧啧称奇。
绿袍青年把这一点天火扔进了早就准备好的红泥炭炉之中,又把青金鼎放在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手中拿着绢布擦着阴阳燧,绿袍青年的心思却依旧放在之前的话题上,沉默了半晌,道“咸阳城依旧没有城墙。”
扶苏嗤笑了一声,知道自家侍读担心的是什么。如今不仅没有城墙,父皇甚至还要再开关卡。虽然打通了岭南的通道,反看过来实际上也是对咸阳的城防造成了威胁。
“以后会修的。”扶苏咬了咬牙根,再次许诺道。可惜没有那个以后了
绿袍青年无奈地点了点头,扶苏说的以后,自是等他登基之后。
扶苏抚平着自己衣袍上的褶皱,眼帘微垂,像是喃喃自语的说道“也不知道这个以后还有多久。”言罢,他抬眼看着正专注地盯着青金鼎火候的绿袍青年,诚恳地叹了口气道,“只是可惜毕之你了。”
眼前这青年天纵奇才,十二岁就官拜上卿,结果因为做了他的侍读,一做就是十几年,相当于隐居在了高泉宫中,在朝臣的眼中销声匿迹。扶苏知道对其最好的回报,就是放对方出去做官。之前是以太年轻为借口,但现在对方已经在五年前就及冠,他却依旧不放手。扶苏有时换位思考,都觉得自己太过任性。
绿袍青年擦净阴阳燧之后,又换了条绢布擦净双手,闻言微微一笑道“殿下言重了,毕之甘之如饴。”
实际上,这并不是客气之语,他真的很享受这种隐藏在幕后的感觉。几乎每条政令他都有参与甚至发表意见的权利,做官又有什么意思呢老老实实地写策论和政议还不一定被真正的决策者看到,又有何用他现在的愿望不是振兴家族了,反而有些理解王翦为何低调。可惜武将不可能低调,除非不打算再上战场。
但谋臣完全可以。
两人相伴十多年,自是能分得清哪句是真心实意,哪句是随意敷衍。扶苏的神色却并没有太过放松,只因这件事一直令他耿耿于怀。他还想多说几句,却脸色一变,沉声朝外面问道“是谁”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穿着赭红色长袍的少年撩起了帷幔,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这少年的肌肤白似雪,面如冠玉。一身红衣的他就如同一团火焰般炽烈,本来凉爽的亭台都仿佛因为他的进入,而骤升了温度。
“皇兄陪我下六博棋”这闯入高泉宫无人敢拦的少年,自然是始皇最宠的小公子胡亥。他今年已经十六岁,却依旧少年意气,趾高气扬。
他的身后跟着数个高泉宫的侍卫,见扶苏的目光投了过来,连忙低头跪了一地。
扶苏按了按微痛的太阳穴,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他也不能真的对这些侍卫做什么惩罚。见胡亥眼中流露天真懵懂,扶苏心中的不悦最终化为一声叹息,从嘴边淡然溢出。
胡亥不学无术,但察言观色的本领却是一等一的。见自家皇兄表情松动,便立刻一撩衣袍,大大咧咧地坐在扶苏的对面。他的心情颇佳,甚至还不忘跟一旁的绿袍青年示威似的龇了龇牙。
绿袍青年熟视无睹,低着头专心地用药杵摆弄着青金鼎中的药泥。
胡亥盯着那尊青金鼎和旁边的瓶瓶罐罐看了片刻,朝外面嚷道“孙朔把六博棋呈上来”
刚挥了挥手让那些侍卫退下,扶苏就注意到走进亭台手中捧着一盒六博棋的小内侍,相貌有些眼生。他随口问了一句“这不是孙朔吧”原来那个孙朔他经常见到,是个圆脸的少年,长相憨厚。而现在这个相貌青涩,还不知道有没有胡亥年纪大呢,到底是谁伺候谁呀
胡亥闻言一滞,旋即却理直气壮地纠正道“他就叫孙朔皇兄你记错了,孙朔一直长这样。”
扶苏皱了皱眉,猜测原本的孙朔恐怕凶多吉少。虽然其中必有缘由,但他毕竟不想多管胡亥的事情,也就没有再细问。
皓月当空,嘲风如往常一样,美滋滋地蹲在房檐上,低头偷窥妃子们的后宫之争。
没办法,谁让他的生活就是这么无聊呢。
啧,自从阿罗那小子长大后,就变忙啦就很少来房檐上陪它说话啦真是不可爱
嘲风心里腹诽着,忍不住口中也就嘀咕了出来。一旁的鹞鹰听到,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好啦,不要在意了,阿罗只是长大了而已。”鹞鹰叹了口气,顿了顿,还是提醒道,“况且,他毕竟只是个人类,会生老病死,陪不了我们多久的。”
“胡说什么阿罗才多点大离死还早着呢”嘲风心塞地嚷嚷着,“而且他最近不都在炼丹吗说不定可以炼成长生不老药”嘲风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去寻找绿袍青年的身影,却震惊的发现,不管高泉宫还是咸阳宫,他都没有发现对方的踪迹。
这不应该啊明明之前它还瞄到阿罗如往常一样去院子里收集月露啊
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就不见了
张九之前只是个负责准备小





哑舍零 分节阅读_24
公子胡亥吃食的小内侍,自从孙朔惨死之后,他就被小公子随手一指,提成了贴身内侍,名字也被改成了孙朔。
被人用一个死人的名字称呼,实在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再加上各种不如意,张九简直生不如死。他不是做不好伺候人的事情,只是除了那个真正把小公子放在心尖上疼宠的孙朔外,谁能伺候得起这么任性的小公子啊
况且,他发现自从孙朔死了之后,小公子越来越不正常了。
正常人,谁会下令让他绑架大公子扶苏身边的侍读啊
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起眼的侍读,但宫中谁不知道这位的真实身份奏折条陈每天都流水般地送入高泉宫,又流水般地送出来,多少朝中大事都是要经过这位的手的,瞎子都能看的出来这位有多重要。
张九之前曾听孙朔说过,大公子扶苏和这位上卿大人经常借书简给小公子看,结果他反而恩将仇报张九六神无主忐忑不安,却还是咬着牙完成了任务。他这些天都打探好了,这位上卿大人每天晚上都于固定时间到庭院中摆放阴燧承接月露,从不假于人手。
当然,之后的事情都由赵高大人安排好了,若不是有这位大人压阵,给张九几个胆子都不敢做这事。赵高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符玺令事,但这符玺令事是掌管皇帝的一切印鉴,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心腹不能担当。而且赵高之前即使得罪了权倾朝野的蒙毅,也不声不响地被始皇庇护,不仅免除了该有的死刑,甚至还官复原职。
所以,赵高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是他的意思吗又代表着谁的意思难道是始皇
张九细思恐极,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他只是个小小的内侍,没有任何抗议的权利,只能硬着头皮看着那位上卿大人在他眼前被敲晕了,无声无息地被抬出高泉宫,带到符玺令事面前,被迫试药。
是的,用的就是为始皇试药的借口。
也许就是前几日小公子胡亥无意间提起了这位上卿大人居然在炼丹,才让符玺令事大人想起了上卿大人的师父也是个道人,还在宫中留有丹药。始皇追求长生,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丹药都吃的。自从发生了试药侍从暴毙的事件后,始皇便不再用试药侍从,而是由炼丹师亲自试吃。
而那道人不在宫中,让身为他弟子的上卿大人来试吃,表面上看好像是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但实际上,明摆着就是要拿这位上卿大人开刀啊
“把他带下去吧,关在乾字间。”面容藏在阴影中的赵高轻描淡写的说道。
自有人去抬起浑身无力瘫软在地上的上卿大人,张九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把头深深地垂了下去,藏住了眼中的懊悔和惊恐。
“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来接你出去。”赵高的声音始终保持着不高不低的一个声调,让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尤其在这样阴森的环境中,更是把这种影响放大了数倍。
这话当然不是对张九说的,而是对那位甘上卿说的。可张九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抬起眼,正好上卿大人被人抬着经过他的面前。他的视线对上上卿大人那双已经目光涣散的双瞳,那里再无往日的清澈深邃。
目送着这位年轻的上卿大人离开,赵高别有深意地扬起唇角。
“希望你能挺住这一夜。”
像是从泥沼之中挣扎而出,绿袍青年努力恢复了意识。
后脑生疼,应该是被人敲晕了。这种熟悉的疼痛,倒很像是十多年前,在半步堂被将闾公子暗算的那一次。
但更令他忍不住呻吟出声的,却是腹部剧烈的绞痛,像是有数把小刀在同时菗揷搅动,也是因为这种剧痛,把他从昏迷之中唤醒。
绿袍青年迟疑地睁开双眼,果然入目一片黑暗。对于毫无夜视能力的他来说,现在就等同于瞎子一样。即使是在酷暑的夜晚,身下也一片冰凉,说明他正躺在地上。而没有任何的风吹过,也没有星光或者月光,可以猜出他是被关在了一间屋子里。
在昏迷前,他隐约听见赵高让人把他关在乾字间里,还说希望他能挺过这一夜。
摸了摸因为强行吞服了数十颗丹药而感到疼痛的腹部,绿袍青年苦笑了几声。
他不信赵高没有始皇的命令,就敢私下对他出手,即使对方是最炙手可热的符玺令事。
那么,就是始皇在杀鸡儆猴了。
惩戒他来警告大公子扶苏,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忘记坐在皇位上的到底是谁。
脸色苍白得如坠冰窖,青年身上的绿袍都已经被冷汗所浸湿,在恐惧的阴影下,此时腹痛反而并不是那么难以忍耐了。
强撑着身体坐起来,摸索着靠在一堵和地面一样冰冷的墙上,绿袍青年开始回忆着见到赵高之后,对方的所有言语、表情和语气。
只是赵高坐在了阴影之中,表情也看不太清楚。而且这位符玺令事说话向来都没有起伏的声调,根本无从分辨他真正的想法。只能从最后那句来分辨出对方确实是希望它不要死。
是不想他死来这里,给他添麻烦吧
绿袍青年忽然握紧了双拳,咬紧了牙关,忍过了一阵剧痛,好半晌才缓过劲来,整个人就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他没有吃过任何丹药,但也知道这种情况不是什么好现象。
师父曾经跟他说过,没有得到正常传承的炼丹师所炼的丹药,里面都含有大量的剧毒物质,例如朱砂、水银等等。他一下子被迫吃下去那么多丹药,没有当场噎死,恐怕毒素也会在身体内积攒,寿元多少也会受损。就是不知道是直接挺不住挂掉,还是拖着身体熬几年了。
绿袍青年面无表情地勉力回忆着,好似他吃下去的那些丹药之中,夹杂着一颗不起眼的青色丹药,那上面甚至还有熟悉的丹纹和一股不明显的异香。若是他没记错的话,好像在数年前,曾经看到过师父炼制过类似的丹药。
也就是说,他吃下去的丹药确实有是他师父炼制的
也是,符玺令事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又怎么会落人口实,说是让他试吃他师父的丹药,那就一定会做到确有其事。
对师父的盲目信任,让绿袍青年忧虑的心情平复了些许。在疼痛稍缓后,他尝试着联系嘲风和鹞鹰,却意外地发现毫无反应。
也许他现在已经不在咸阳宫了,嘲风看不到也是可能的,但鹞鹰却不可能注意不到。嘲风加上鹞鹰,等同于天下大事尽在掌握之中。
绿袍青年发现自己还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他也是太大意了,这几年都没出过太大的乱子,居然忘记了当初那个可以在两只脊兽的眼皮子底下玩花样的人
回想起来,以他现在的修为,即使被一个小内侍分散注意力,也绝不会如此轻易的被敲晕。
难道赵高就是当年查遍不着的那个人隐秘地救了他,杀了赵太后对方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绿袍青年的思维还在快速地推衍中,但身体却已经熬不住,就那样靠着墙,重新陷入了昏迷。
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从黑暗中醒来,又陷入了没有任何声息的黑暗,几乎让人分辨不清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
绿袍青年动了动手指,感受到掌心冰冷的物事,安了安心。
也许是太过自信,赵高并未搜他的身,所以他一贯配戴的饰物都在,还有本来想要放在院中收集月露的阴阳燧,也没有被搜走。
师父所传的古董,又怎么可能是凡品,绿袍青年拿起阴阳燧摸了摸,在他昏睡的时候,那里面已经收集了一点点月露。他小心翼翼地把阴阳燧举到嘴边,珍惜地用这点月露润了润嗓子,之后摩挲了一下阴阳燧,碰触了一下背面的蟠龙钮,“咔”的一声,一小簇火光跃然而出。
双眼盯着这微不足道的火光,绿袍青年就像是盯着唯一的救赎。
若不是他身上带着这面阴阳燧,恐怕他早就活不下去了。
他在这间无声无息的小黑屋中,所待的时间早就超过一夜。而他手中的这面阴阳燧,会严格地遵循着夜晚收集月露和白天可燃天火的规律,每一个轮回就代表着过去了一天。那么以此来判断,他恐怕已在这个小黑屋中被关了三年多了。
没错,已经三年多了,事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最初的一年里,每隔十天还有人来看他一眼,把那段时间他也是因为他吃了太多的丹药,整个人浑浑噩噩的,竟没有注意自己居然很多天没有进食仍可以活得下去。
再往后,看守来查看他的间隔时间就越来越长,一个月一次,最近甚至几个月才进来一次。而查看的方式也不过就是透过门板打开一扇小窗,看看他是否还活着。
就算再迟钝,绿袍青年也必须承认他现在肯定不是正常人了。
正常人,十天不吃饭就肯定挺不住了,可他居然用这么一点点月露支撑着,熬了三年多。
这肯定和那些丹药有关。
他不仅不觉得饥渴,连指甲、头发、胡子都没有了任何生长迹象。而且他觉得他身体的温度也趋于和墙壁一样冰冷,甚至连心跳都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
但绿袍青年却不能冷静地去思考这件事,反而因为长期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整个人的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他在这里被关了三年多,都没人来救他
嘲风和鹞鹰联系不到师父吗他们不觉得他的失踪很蹊跷吗婴找不到他甘心吗即使是已经去边关对抗匈奴的王离,这三年多来也应该回过咸阳一两次,没见到他也觉得很正常吗
还有大公子为什么没来接他
是和始皇达成了某种利益交换吗
绿袍青年并不是想要怀疑自己选定的君主,只是时间会磨灭一切坚持,当他孤单地躺在黑暗中时,一天、十天、一月、一年、三年希望也慢慢地变成了绝望。
他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幻觉中,事实上并没有被关这么长时间,都是阴阳燧的计算错误。可这种怀疑,每次都会被无穷无尽的黑暗所淹没。
手中的阴阳燧燃着幽幽的天火,小到甚至都不能产生温暖,燧身依旧冰冷刺骨,可他依旧紧紧捧着,如同抓着救命的稻草。
他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消磨意志的事情,把从出生到现在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想到哪里就复习到哪里后,便在脑海中背诵着炼丹妙诀,就如同之前的三年中一般,平淡无奇并且煎熬地度过这一天。
所以当胸前的玉璇玑温热起来的时候,绿袍青年很长时间里,都觉得自己不是产生了错觉,就应该是还在做梦。
他甚至伸出手指,触碰着阴阳燧之中的天火,感受着灼烧的痛楚,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这是现实。
房门声响,他只来得及摁灭那一簇天火,就有人走进来扶起了虚弱无力的他,把他带出了这个黑暗的房间。
外面却还点着灯,透过牖窗的缝隙,可以看到月朗星稀的夜空。
绿袍青年迷茫地看着夜色,这和阴阳燧所指示的时间完全不一样,此时应该是白天才对。
“毕之”一个温暖的拥抱把他从愣怔中唤醒,周身环绕着熟悉的松木香气,正是大公子扶苏最喜欢的薰衣草的味道。
“毕之你受委屈了我定会彻查此事”检查着怀中像是换了个灵魂般呆愣愣的自家侍读,扶苏咬牙低声怒道。他早已不是忍气吞声的自己了,当年在半步堂,他就曾经默默发誓,要好好保护自己麾下之人不受伤害。
就算是自己的父皇也不可以
扶苏挥了下手后,身边的侍卫们轰然应声,有一半人默立原地不动,而另一半则分散开来,开始搜查这片庄园。
绿袍青年失焦的瞳孔渐渐有了神采,脸上的表情却开始惊疑不定。
三年多时间,大公子扶苏还是如他们所见的最后一面那样,年轻英俊,仿佛时间并没有在他的面容上留下任何痕迹。
抑或,确实没有经过那么长的时间
摸着手中冰凉的阴阳燧,绿袍青年闭了闭双眼,又重新睁开。
所以,他在这个乾字间中所度过的时间,究竟是真实的,还是他幻想出来的呢
望着黑黢黢的房间,他眯了眯双目。
他想,他大概知道赵高的真实身份了。
扶苏暴怒。
但他却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以最快的时间,调整好了心情。
最起码要在自家侍读面前控制情绪,因为怀中的青年看起来,是那么无助与迷茫。
扶苏的心仿佛被人用刀割成了好几块,明明好端端地就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还被人无声无息地掳了去,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1...121314151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