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名校养成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韭菜会飞

    林平把怀里的刘大柱交给他父亲,然后笑着和李教练走到了一边问道:“咋回事啊李教练,这么优秀的孩子能拿第一不让他拿第一”

    李教练白了林平一眼:“你以为我不想让他拿第一啊”

    林平笑着说道:“那就是刘主任的意思咯。”

    李教练把烟头把地上狠狠的一扔:“刘主任也想让他拿第一啊!”

    接着李教练看了看四下无人对着林平说道:“你知道拿第一的是谁吗”

    “谁”林平好奇的问道。

    “市北新区光明区长兼分管市里体协方面的袁区长家的公子。”李教练忿忿不平地说道。

    “额,他儿子也进了省游泳队”林平问道。

    “那倒没有,人家儿子看不上省游泳队。”李教练说道,“他儿子要去国外留学,你也知道,人家国外的那些有名的私立高中、大学不仅看你的成绩,还看你的个人素养获得过什么荣誉……”

    游泳比赛前一个周,袁区长请了市游泳中心的刘主任和李教练吃饭,先是客套的说了一通官话,无非是好好举办下周的游泳比赛,一定要保障参赛队员安全,让他们游出精彩游出水平,同时要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为人民群众和省泳协献上一场精彩的比赛。

    酒过三巡,袁区长一把揽过刘万隆的脖子满脸笑意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刘主任啊,我儿子过段时间打算去国外留学,成绩方面没问题,但是人家学校不仅考察这个成绩,还考察这个个人素养,比如说拿没拿过什么奖励啊,获没获得什么第一名啊,唉,我这个当父亲的总感觉我儿子差那么一点事……”

    这一句话,就把喝的半醉的刘万隆吓的酒醒了。

    接着袁区长又扭头对着李教练笑着说道:“我儿子可喜欢游泳了,还报过你们游泳中心的游泳班呢,他也参加这次游泳比赛。”

    李教练的酒也吓醒了。

    李教练又点了一根烟对着林平说道:“妈的,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主任敢不给这个面子吗”

     




第五十八章 记者进山
    一行人来到了镇上最好的饭店,除了林平、刘大柱及其父亲、李教练和司机外,本地的王镇长也来了。

    王镇长是接了县体育局的电话后便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说什么也要跟着来吃饭,而且这顿饭他请了。这时的他不知道别的,只知道眼前这个九岁的小男孩是被省里看中的牛逼人物。如果这个到了省泳队的刘大柱有朝一日真的成了名人,那他这个王镇长也能跟着沾沾光。

    饭桌上觥筹交错,李教练、王镇长和刘大柱的父亲喝的不亦合乎,林平挺讨厌这种饭局的,以喝酒过敏为借口只是低着头吃饭,也不怎么说话只是听王镇长和李教练两人在酒桌上吹的神乎其神。

    王镇长对着那个李教练是一顿狂舔,舔完李教练又舔刘大柱的父亲,甚至连九岁的小朋友刘大柱都不放过,那样子就好像刘大柱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

    舔着舔着王镇长就埋怨起林平来了:“你这个大学生,这么好的学生你不到镇上办公室来找我跟我说,你还自己把他带到市里去,你看你不把咱们镇政府放在眼里啊,以后直接送到我这来,你也省的去市里舟车劳顿……”

    然后王镇长又主动给刘大柱夹菜:“小朋友,从省城里放假后多来叔叔这玩啊。”

    看着王镇长那副嘴脸,林平挤出了一丝笑容,突然就吃饱了甚至有点想吐,满脑子就两字:虚伪。

    刘大柱把饭碗拿开拒绝了王镇长的好意,往林平身边靠了靠:“不!不喜欢你,俺喜欢俺老师!”

    王镇长那夹着筷子的菜尴尬的停在半空中只好放回自己碗里,林平对他云淡风轻的微微笑了一下。

    这时,王镇长借了个电话然后回来满脸笑意说道:“那个咱们慢点吃,县体育局的张主任还有咱们省报的体育记者、市里的记者马上就来,咱们等等他。”

    刘大柱在青少年100米自由泳项目破了汉华省的记录,和全国记录也没差多少,这消息一下子就在汉华省体育圈里传开了,成了体育圈人尽皆知的天才游泳少年,更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刘大柱的身份——苦山贫困山区孩子、只接受了一个多月的专业游泳训练。

    于是,采访和发掘刘大柱背后的故事成了省日报体育板块记者的香饽饽,当即决定赶到刘大柱的家乡找正在放假的刘大柱进行采访,正好顺便实拍一下刘大柱的家庭环境顺便采访一下他的父母。

    不一会儿,两辆越野车在饭馆外停了下来,县体育局张主任带着记者和拍摄人员走了进来。

    先是一顿客气而礼貌的寒暄,张主任、李教练和王镇长三人相互客套,然后带着记者围在刘大柱身边,倒把林平和刘大柱的父亲晾在了一边。

    刘大柱见到这架势吓得哭了起来,然后跑到了他父亲和林平身边,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这时李教练才向记者介绍起来:“这位就是刘大柱的父亲,这位是把刘大柱送到我们市游泳中心的林平老师。”

    来访的记者一男一女,两人笑着和刘大柱父亲以及林平握手。

    男的说道:“你们好,我是汉华日报的体育记者胡一生。”

    “啥胡医生你当着记者还干着医生”

    刘大柱的父亲一脸疑惑的问道,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不是医生,是一辈子的那个一生。”男记者也被逗得忍俊不禁,笑着给刘大柱的。

    面容姣好的女记者也和两人握手介绍自己:“你们好,我是林夕市报社记者李雨霏。”

    听到女记者报上自己的名字,林平忍不着说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好名字。我叫林平。”

    李雨霏看了林平一眼眼睛亮了一下好奇的问道:“你是支教大学生”

    林平点了点头:“对。”

    李雨霏笑着说道:“佩服佩服,能选择到贫困地区支教,真汉子,有担当的男人!”

    林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有说话,心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是系统把自己安排到这里来,以前的他会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选择支教吗

    但无论答案是与否,现在的林平已经爱上了这条道路,他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与众不同的经历与新的人生开局。

    记者们表达了自己的来意,说想到刘大柱家里看看,以及他以前经常游泳的地方,想要给写一篇关于“天才游泳少年”刘大柱的报道。

     



第五十九章 舆论的力量
    “姐姐你好漂亮啊!”冯笑对着李雨霏说道。

    “是啊,好像仙女一般。”刘青梅也跟着说道。

    被孩子们这么一夸,李雨霏很娇羞的捂了捂脸:“谢谢你们的夸奖,你们真可爱。”

    “今晚你们可能要在山里住下了。”王镇长无奈的说道。

    “好啊,”李雨霏开心的说道,“我还一直没在山里过过夜呢,山里的夜景一定很美吧!”

    “嗯,夜景不错。”林平点了点,然后很钢铁直男的说道,“蚊虫更猛,两寸长的蜈蚣见过没蜈蚣和月光更般配。”

    林平一边说还一边用手势比划,一群人无语的看着林平,李雨霏被林平说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你们这什么眼神哦,我说的可是实话,只是在给你们打预防针。”林平平淡地说道。

    让学生们放学回家,一群人跟着刘大柱和他父亲来到了刘大柱的家里。

    一打开家门,趴在门口的傻娘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就哭着跑了出来,然后抱着自己的儿子就哭。

    李雨霏这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小女生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红了眼圈,问道:“这是刘大柱的母亲吗”

    林平点了点头:“对,他的母亲。”

    一旁的摄影记者赶紧把这一幕拍了下来,林平想说什么张了张口又算了。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其他人才发现刘大柱的母亲是个傻子,大家一时心中感慨万千。

    因为夜里实在不方便拍摄和采访,一群人最后还是决定先回学校里过一夜,明天再进行详细采访。

    走到回去的路上,胡一生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发现刘大柱这个孩子的天赋的,又是怎样决定把刘大柱送出大山的。”

    林平想了想,开口娓娓道来的讲述了他和刘大柱的故事,很平淡没有任何修饰和掩盖,除了隐藏了系统这部分内容之外。

    “你真是一个好老师。”

    听完后,李雨霏忍不住夸赞道。

    “还好,只是不想做一个毁掉孩子未来的罪人。”林平淡淡地说道,此时的他挺感谢这个系统的,没有系统的话他就不能发现孩子们的天赋并进一步为他们寻找一条合适的出路而上下求索。

    一群人回到学校里,只能在教室里度过漫长的一夜。

    大家就开始了聊天,聊天的主体围绕着“支教”、“扶贫”、“扶智”等主题展开,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而林平只是静静的听着,一句话都没说,除非别人问他,问他一句他答一句。

    看着这群高谈阔论的人,林平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个道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群人讲起大道理来一个比一个牛逼,高谈阔论、纵横四海、贯穿中外,尤其是那个张主任和王镇长,不亏是这个年代的基层干部,可真要他们投身扶贫工作可能就萎了。

    这时,李雨霏问了一句:“既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党和国家扶贫事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苦山这种地区脱离贫困的必要性,那你们为什么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现在这苦山还这么贫困呢”

    王镇长把手一摊眉头一皱无奈的语气说道:“我有什么办法啊,上面不给钱啊,不给钱我怎么进行扶贫工作啊”

    听到这句话,年轻气盛的林平终于忍无可忍实在忍不下去了,开口说道:“王镇长,你这句话你怎么好意思说出口亏你还是个人民公仆基层干部,就你这思想觉悟还没我们这些普通人民群众高。”

    林平接着说道:“什么叫上面不给钱你就没法扶贫那上面给多少钱你才有法扶贫呢你们镇政府大院建的那么气魄是不花钱建的吗你们自己懒政不干事,能不能不要把责任都往上推推到中央。”

    王镇长想说话,林平继续说话没让他说出口:“身为一个人民干部,你有没有读过《》”

    王镇长张了张嘴没说话。

    “去兰考,兰考一个贫困县,去的时候,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发展经济,国家给了钱吗什么事情都想依靠中央,要你这种基层干部有什么用什么事情都长着手问中央要钱那要你们这些基层人民政府有什么用”

    林平忿忿不平地说道,他最讨厌的就是有些基层政府的“张口伸手主义”,自己不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谋发展,就想着张口等着上面喂吃的,没钱了不主动发展经济,就想着伸手问中央要钱。中国十三多



第六十章 一缕微风入苦山
    林平和每一个孩子都单独合了一张照片,孩子们脸上流露着真挚的笑容,这些照片是林平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见证。

    “都拍完了吧”李雨霏问道。

    “那个……给我和马老师单独来一张。”

    林平笑着说道,然后把马老师叫了过来,揽住了马忠国的肩膀。

    “马老师,你笑的自然点,不要那么僵硬。”李雨霏说道,“你看看林老师笑的多灿烂。”

    马忠国看了一眼林平,然后揉了揉脸,自嘲道:“人老了,脸也僵硬了,笑不动。”

    但马忠国还是尽力展露出了慈爱的微笑看着镜头,随着闪光灯闪烁,林平和马忠国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了飘扬的国旗下。

    “这张照片拍的真好!”

    李雨霏开心的喊道林平来看照片。

    照片上,林平一身书生意气,身板挺直,展露着当代新青年风华正茂的精神状态;马忠国虽然年迈但却精神矍铄,一副老骥伏枥之姿。一老一少,前赴后继,方有这苦山山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薪火传承。

    “来来来,林老师,咱们两个拍一张。”

    李雨霏走到林平身边,然后头微微一歪摆了一个俏皮可爱的姿势,彰显着一个涉世未深单纯女孩的青春活力。

    而林平和李雨霏这次相识,也使得两人在日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李雨霏为林平日后名校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媒体舆论助力。

    “好了,都拍完了,照片我会多洗几份然后寄给你们。”李雨霏微微一笑,然后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

    采访拍照完毕后,李雨霏他们便要下山离开,林平和学生们送出李雨霏他们远远的一段路程。

    即将离开,李雨霏和林平握了握手,然后头靠近林平的耳朵轻声说道:“我很喜欢这群孩子,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为你们写一篇专门的新闻报道。”

    “谢谢。”林平感激的说道。

    李雨霏微笑着,眼睛弯成了月牙,然后对着林平和学生们摇了摇手:“再见!”

    送别李雨霏和胡一生等人后,林平带着孩子们继续回学校学习,刘大柱也参与了进来,虽然他几乎都不懂,但是他喜欢这个气氛,喜欢和大家一起坐在课堂上。

    李雨霏走后的几天,林平接连受到了几条系统消息。

    系统:汉华日报记者胡一生发表的文章《从贫困山区游出来的孩子》在我省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关注!

    系统:林夕日报记者李雨霏攥写的新闻《贫困学校的爱与希望》在我市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引发了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系统:由林夕日报记者拍摄的苦山山区乡村学校师生升旗仪式在网络点击率破百万并感动了诸多网友,“教育扶贫”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系统:在政府和舆论的关注下,苦山山区希望学校工程提前动工,请您尽量在明年8月份前完成学校升级任务。

    系统:在林夕日报的发动下,我市社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向苦山山区级及周边贫困地区的几所学校捐赠了大量爱心物资,有部分将被分配到我校,请注意接收。

    林平接收到系统消息后心中感慨万千,舆论监督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之一,而随着网络普及,舆论监督将会产生愈加重要的影响。

    没有李雨霏这些媒体记者的报道,苦山山区的乡村学校们不会被社会关注,只能被遗忘在苦山深处,更不会推动希望学校工程的提前动工。
1...1718192021...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