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名校养成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韭菜会飞
“我告诉你们啊,我就住大柱他家隔壁,这小子小时候可憨了,他娘是个傻子,这小子是个半傻,可真是傻人有傻福啊,谁能想到这孩子竟然拿了什么什么游泳的金牌。”
“是啊,我听说了,那可真是了不得,金牌啊,那可是这么大一块金子呢!”说这话的人煞有其事的用手比划着,在他们的认知里,金牌就是纯金子做成的。
“那可真了不得,发了发了,大柱他家发了。”
一夜之间,大柱家里门庭若市,认识的、不认识的,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都往刘大柱家里跑。
而镇上也来找到刘大柱的父亲,并请刘大柱一家搬到镇上去住,还给大柱一家准备了一间小楼房。但是让刘大柱的父亲断然拒绝了,刘大柱的父亲是一个传统且固执的人,乡土观念很重,他在苦山活了大半辈子,深深地扎根在这里,已然不愿意从这片大山里走出去。
他迷恋土地,而且除了种地他什么都不会,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儿子能离开土地扎进水里。
但不管怎么样,对于自己儿子能有今天的成绩,大柱父亲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甚至在刘大柱夺冠的当天,大柱父亲从中国希望学校回到家里就已经是晚上,但大柱父亲仍然抹黑从家里带着祭品去了坟场。
夏夜的星辰倒是颇为明亮,使得夜晚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空荡荡凉飕飕的坟场在这大晚上还是挺瘆人的。而大柱父亲一点也不避讳,一手提着个包,包里放着肉蛋鸡鱼以及香和纸钱,另一只手打着手电筒走在排排列列的坟茔里,手电筒的光束晃来晃去。
找到自家的祖坟,大柱父亲便迫不及待的摆好了祭品点上了香,然后磕头祭拜,嘴里念念叨叨的说道:“爷啊,爹啊,大柱有出息了,咱们刘家有出息了。”
自己的儿子大柱有出息,大柱父亲觉得自己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至少真的像当初王新明对他说的那样,刘大柱娶媳妇应该是不难了。
刘大柱摘得金陵青奥会100米自由泳的金牌后,在林夕市体育界引起了一番不小的震动,甚至连省里都颇为关注,毕竟汉华省还没在游泳项目上出过有头有脸的人呢。汉华日报体育板块记者胡一生也再次为刘大柱做了一个专访和报道。
林夕日报更是把刘大柱做了大幅的报道,并将其做为林夕市贫困落后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人物进行了一番宣传:正是得力于林夕市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和对贫困落后地区体育资源的投入支持,所以才发掘和培养出了刘大柱这样的人才。
怎么说呢,这话说的也没毛病。
金陵青奥会结束后,刘大柱迎来了自己的假期,回到了苦山。
刘大柱回来的那天,市体育局专门派人去接了刘大柱,而接刘大柱的人就是原游泳中心主任现在市体育局副局长刘万隆和刘大柱在林夕市游泳中心的教练李教练也一并前去。
托了刘大柱的福,林平有机会和刘万隆等人坐在了一起。
酒桌上,大家难免对刘大柱说了几句恭维的话,而刘大柱只是傻呵呵地笑着,然后闷着头吃东西,也不怎么说话。
而因为刘大柱不怎么说话,饭桌上的其他人便聊了起来,特别是林平、刘万隆和李教练三人。
刘万隆笑着对林平说道:“一直想和林校长吃个饭,一直没机会,这五年过去了,林老弟,咱们可总算能坐在一起吃顿饭了啊。”
刘万隆语气格外的亲切,笑容也满是真诚,但神情当中难免还是有掩盖不住的虚伪流露出来。
而林平也只能虚伪的装作热情和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一直想和刘局长吃顿饭,但一直没有什么机会,今天可总算是满足了我的心愿啊。来,刘局长,我敬您一杯。”
林平和刘万隆的酒杯碰到一起,林平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刘万隆则是喝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好,林老弟,听说你现在是县高中的校长啊?”
林平点了点头说道:“是,西贝县四中的高中校长。”
刘万隆拍了拍林平的肩膀:“不错,林校长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是高中校长了,我想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摸爬滚打呢。”
饭桌上的人都笑了起来。
接着,刘万隆说道:“林老弟,你以后有什么体育事业发展的事情,可以跟我说一下。”
林平赶紧说道:“多谢刘局长,我和我们学校一定努力为咱们林夕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力以赴的贡献力量,把体育事业放在重要位置,为市里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好,来,干一个。”刘万隆哈哈大笑。
而不管怎样,得益于刘大柱的出色表现和省里的关注赞扬,没过多久,刘万隆顺利上任了林夕市体育局局长这一位子,并兼任林夕市体育总会主席。
对于这个位子,刘万隆已经觊觎了许久,多年来他不断的运营谋划,一直希望自己的位子能再往上升一升,而刘大柱成了他能升任局长,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关键助力。





名校养成系统 第五百八十八章 苦山山区经济发展合作社
这个暑假,在刘大柱夺得青奥会冠军的同时,赵悦君在嘉安举办了第一场小型的个人演唱会,赵悦君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明星,就像是草根歌手大衣哥“朱之文”的崛起一样,而赵悦君身为一个可爱的女孩,最拿手的又是邓丽君的歌曲,再加上家庭原因失明引得了大家们怜惜和同情,很快便拥有了大量的粉丝,而且有不少“妈妈粉”、“爸爸粉”。
但是吴丽红老师并没有因为赵悦君出名而把赵悦君当做敛财的工具,而是一直把赵悦君的个人感受放在首位,也一直没让赵悦君签约经纪公司,虽然有很多经纪公司想要签约赵悦君,甚至开出了数百万的高价。这些经纪公司想要好好的训练、包装赵悦君,甚至想要把赵悦君真真正正的打造成“小邓丽君”。
但是这都被赵悦君和吴丽红给拒绝了,赵悦君不喜欢,不喜欢那些嘈杂的人,也不喜欢他们想要给予自己的生活方式。吴丽红也不喜欢让赵悦君过那样的生活,在吴丽红看来,那就等于把赵悦君卖给了资本家。吴丽红信不过那些人,更重要的是因为赵悦君不喜欢。
赵悦君最喜欢的生活还是在苦山的生活,有着大山安静的轻语,是微风,是细雨,是虫鸣;有着学校热闹的生机,是课堂,是操场,是琴声。苦山对于赵悦君来说,在她的生命有着别样的意义。
所以,赵悦君整个暑假基本都会待在苦山,吴丽红也会在陪着留在苦山,山清水秀的苦山也算得上是避暑胜地,而且乐得清闲,顺便教导一下忠国希望学校里的孩子们,其乐融融。
暑假的忠国希望学校是很热闹的,一直继承着林平在山村学校时立下的规矩,假期期间学校开放,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自愿参加的补习,并组织各种活动。而给孩子们补习课程的老师都是放假回家的刘青梅、刘卫国他们。
暑假的补习课程比起平日的课堂来说轻松愉快的多,不强求不限制,授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活动又多,一天下来基本是一半的课堂一半的活动,所以,虽然是暑假,留在忠国希望学校的学生依然不少,特别是距离学校家近的学生,基本天天来学校。
老师、学生、青梅姐他们以及林平老师,还有自己的小弟赵无忌,这些人都聚在暑假的忠国希望学校,这是赵悦君最喜欢的时候,她可以听的到他们交织掺杂在一起的声音,觉得比自己的歌声还要好听。
同时,今年暑假里,通过张易鹏和于梦菲的联系,汉华师范大学等高校有不少支教团来到了忠国希望学校和丁香坡希望学校义务支教、体验生活,待上十天半个月。
还有的是,由林平推动倡导的苦山地区原生态直播也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卫魏和他爷爷这对爷孙组合,在山里的原生态生活,从日出到日落,甚至在山间过夜,卫魏爷爷博学多识的山间知识和卫魏的心灵手巧很快吸引了一大波粉丝,也成为了一对小网红。
赵悦君的出名,苦山居民的原生态直播,刘大柱的夺冠,以及忠国希望学校山货品牌这些年宣扬出去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外来人涌入了苦山,他们大都是粉丝,想来见一下赵悦君,或者卫魏爷孙,看一下刘大柱,也看一下忠国希望学校的孩子们,顺便也会带些礼物,或是体验一下苦山的山村生活。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外来人的到来无形之间对于苦山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之前苦山的经济收入是“走出去”,靠着山货的外销来提高苦山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这些外来粉丝的入山给了苦山一条新的“引进来”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经过林平的提议和倡导,苦山各个村落一起入股合资成立了“苦山山区经济发展合作社”,马忠国老师为代表的忠国希望学校占股40,张昭、张易鹏、于梦菲大家庭占股10,吴丽红代赵悦君持股5,其余苦山各个村落联合占股45。
前三者出资,苦山各个村落出地、出力,忠国希望学校负责领导、销售和规划,各个村落负责干活,成了适合苦山山区发展的股份公司制合作社。
苦山山区经济发展社由马忠国担任董事长、社长,张昭担任总经理,但实际话语权都在林平手里,林平不挂职,但苦山大家伙的心里都明白马忠国的职位和权利其实都是林平的。而最重要的是,苦山的大家伙儿也都愿意听林平的,毕竟林平在苦山的威望都是这些年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整个苦山,没有人比林平更有威信。
林平坚持“大事商讨,小事张昭”的原则,自己依旧是一个甩手掌柜,只负责苦山山区经济发展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和立项以及重大决策。
苦山山区经济发展合作社成立第一件事,就是在保留原红薯工坊、苦山河鱼塘以及养殖场和赊小猪的各项产业下,新成立了苦山农家乐饭店、苦山山泉水和苦山农作物联合产销处等三项新产业。
苦山农家乐饭店,将原忠国希望学校的伙房脱离出去,扩建重修,仅挨着忠国希望学校,形成对内对外的双向餐厅,这也是苦山地区第一家正规的饭店,之前苦山只有两家小餐馆,想去饭店必须得去镇上。农家乐饭店是继教育、医疗之后,再为忠国希望学校这个苦山经济中心提供了餐饮服务。
餐厅分为内外,厨房建在中间,内靠忠国希望学校呈伙房打饭窗口,外向是餐馆迎接游客和父老乡亲。既是对外,面向前来苦山的游客开展农家乐餐饮服务,也是对内,承包苦山的婚宴、丧宴等宴席业务,更重要的是依然承担着忠国希望学校伙房的重要责任。
上学期间,正好是农家乐饭店的对外开放的淡季,便主要以供应忠国希望学校伙房为原则;假期期间,学生放假,正好是学校伙房的淡季,外来游客的旺季,以为来苦山的游客们提供餐饮服务为住。
林平将苦山农家乐饭店命名为“东篱酒家”,取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昭显东篱酒家的田园气息和农家乐本质。
东篱酒家的初步经营目标是实现忠国希望学校的伙食完全免费化,也就是说,用东篱酒家的盈利来对冲忠国希望学校的伙食亏损,争取实现忠国希望学校里的学生吃的好,而且不花一分钱。
毕竟,苦山的一切产业都是要围绕着忠国希望学校来发展的,一切经济也是要用来推动教育的……




名校养成系统 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贝四中的传统
东篱酒家的成立是苦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让苦山的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更加全面立体,也是苦山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重要一步。而东篱酒家依托粉丝经济和忠国希望学校在苦山的地位,成为了苦山地区唯一一家饭馆,将之前的两家小饭馆都吞并了进来,可以说在苦山地区形成了垄断的地位。
但是苦山没人反对东篱酒家的垄断地位,因为东篱酒家是整个苦山的集体产业,并不属于某个人,而且东篱酒家的收益主要用来支持忠国希望学校的发展,只要苦山的孩子,基本不可能忠国希望学校的教育体系,因此绝大部分苦山人也不会对东篱酒家的垄断地位有什么意义。
东篱酒家以“农家乐”主题为主,自然也没有请什么大厨名厨,没有搞什么珍馐美馔,而是以苦山当地的食材为主做的家常菜,甚至就连冯春秀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东篱酒家的后厨主管和大厨。然后又从苦山找了几位做饭做的还不错的乡亲,经过简单的培训便担任了东篱酒家的厨师。
除了东篱酒家外,就是农作物联合产销处和苦山山泉水,农作物联合产销处就是将之前收购山货然后向外销售山货这部分彻底从学校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专门负责的部门,暂时由王新明担任经理。这个产销处既负责农作物的收购和对外出售,还负责化肥、饲料的购买、分配,猪的疫苗等相关事项。
联合产销处所提供给苦山乡亲们的一切物资均不收钱,而是采用记账方式,等到乡亲们把养大的猪和地里的农作物交上来时再抵扣产销处前期所提供物资的费用,这也是为了解决乡亲们手头资金不足、不够宽裕的问题,这进一步活跃了苦山的养殖业和经济发展。
最后,就是苦山山泉水,苦山多山多水,而且水质优良洁净,没有受到污染,过去苦山的居民甚是都直接饮用山中的泉水和苦山河里的河水,而这次由忠国希望学校出资,花费二十多万布置了一条完整的山泉水生产设备,将苦山河里的水进行层层过滤消毒,然后制成桶装水,并命名为“苦山山泉水”。
不过,苦山山泉水并没有大规模供应出售的打算,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供应林平名下的学校,为学校学生提供最安全放心的饮水。
为此,西贝四中、忠国希望学校和丁香坡希望学校在这个暑假里每个教和办公室里都安装了饮水机,特别是西贝四中,安装了五十台饮水机,而三所学校所需要的的饮水都将有苦山山泉水提供。
当然,这不是免费的,每个班级将要按照桶装水的市场价格缴纳水费,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既让学校的学生喝上安全干净的矿泉水,又为苦山山泉水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让苦山可以通过贩卖优质水资源进一步的进行经济发展。
苦山的经济在进行蓬勃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最好的家庭都已经买上了面包车。而对于苦山来说,在忠国希望学校的引领下,他们更像是一个整体,不像是各自发展的、分散小农,而是慢慢的都成了忠国希望学校这个集团里的员工,一切的产业都是忠国希望学校的,忠国希望学校为他们提供方方面面稳定的经济收入,引领着他们的经济发展方向,形成集体性的保障,提供几乎免费的医疗、教育,顺便提供了大量就业。同时,仍然是多劳多得的基本制度,内部依然是分散的养鸡、养猪,养的怎么样,蛋下的多不多,猪养的肥不肥,还是要看各家各户自己的本事。
但正是林平所要在苦山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集团制度下的分散经营,同时,这一切也都是在为林平的教育集团提供后勤供应做准备,把苦山打造成供应学校饮水、蔬菜、粮食、水果、肉禽蛋类等的生产的基地,一个苦山可能无法做到,那就在苦山成功的基础上,再造几个苦山,用学校发展的同时来带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而这一切已经在现在的西贝四中身上实现了一半,凡是西贝四中需要的,而苦山又能够供应的,全都将由苦山直接供应,没有任何中间商。
苦山的发展虽然一片大好,但是已经和林平的关系似乎不大,林平的工作重心始终放在西贝四中现在的发展上,随着九月份即将到来,每一个高三毕业生也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大都去了更高一级的院校进行深造,也有的选择了打工就业,而还有些男生选择了去当兵。
西贝四中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算的上“优良”的传统,林平没来当校长时就存在的传统,那就是每年毕业参军入伍的学生特别多,而也不避讳的来说,对于西贝四中的不少学生,特别是男生,学习不中用,家庭又一般,又不想打工,那么参军入伍就是他们最好、也是最后可以博一条前程的出路。而且西贝四中之前混混多,送去参军也是县里、学校和家长们一直认为最好的选择,既可以避免他们为祸社会,也可以让他们在军队里历练一番磨磨性子。
但以前,西贝四中去参军的学生素质都不是很高,在军队里也没能混出太大的名堂。
而林平上任西贝四中以来,学校仍然保持着这个传统,不过虽然还是去当兵,但是这兵员素质已经大大提高,几乎每一年,林平和秦万山都会在学校做“参军”的思想教育和号召,但是林平要求的是他们好好学习,为考军校,或者考上大学、大专院校再去参军,而不是高中一毕业就去当个大头兵。
比如去年毕业的王博华和何立南,以及前年毕业的李文超,也就是西贝四中曾经三大帮派的老大,在毕业后都考了大专,然后参军入伍,特别是王博华,直接报考了军校。
用秦万山的话来说就是:“你们这群人,我也调教过了,你们骨子都很有血性和男儿气概,别的也不合适,先去当两年兵吧,如果决定军旅生涯适合你们,就留在部队进一步发展,如果觉得不合适,也可以拿一笔钱从军队里退下来,还能免大学期间的学费,也可以给家里减轻点经济负担。”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王博华他们一进入部队很快的就适应了军营的生活,表现的很是优秀,得到了部队的认可。




名校养成系统 第五百九十章 拥军校园
西贝四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累计为部队供应了三千多名毕业生,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和军队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特别是最近三年,西贝四中参军的学生素质高、适应能力好,有不少学生初入军营就取得了精彩的表现。
比如参加空军的张峰,入伍才一年多便取得了“个人三等功”,而其他的不少学生,比如李文超、王博华等人,也在军队里先后取得了“新兵嘉奖”、“优秀士兵”、“集体三等功”等荣誉,有不少嘉奖还从部队寄回到西贝四中以示表彰。
“你看吧,虽然王博华这小子学习不咋样,还挺横,但真是一个好兵苗子。”秦万山在办公室里拿着部队传回来的对王博华的嘉奖喜笑颜开的对林平说道。
王博华这个曾经的“坏孩子”、学校帮派老大能有现在的成绩,林平和秦万山感到发自内心的高兴,王博华没有走上歪道,而且让自己的能力有用武之地,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出路。
“你别说,王博华这小子还是挺爱国的,又勇武,要是真的发生战争,这小子一定不会怂,在战场不会丢脸。”秦万山开着玩笑的说道。
而听到秦万山的话,林平看着窗外陷入了沉默,林平可不愿意发生战争,他内心是矛盾的,如果战争真的来临,他希望那些去参军的学生可以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但同时他也又不愿意看到他们牺牲,年轻的生命逝去。林平缓缓开口微笑着说道:“不要有战争。”
秦万山一愣,然后笑着说道:“那是当然,谁希望战争啊,战争打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当兵的和咱们平头老百姓。”
林平缓缓的点了点头,然后看着秦万山说道:“老秦,问你个事,县人武部你有认识的人吗?”
秦万山一听,想了一下:“有啊,有战友在里面,怎么了?人武部政委我也多少认识。”
林平喝了桌子上的一口水,然后说道:“今年的新一级高一,我打算在军训完后搞一个特别的班级……”
说着林平喝了一口水,故意卖关子,秦万山也真上钩,着急的问道:“你倒是说完啊,话还没说完呢你喝啥水啊,啥班级啊?”
林平淡定地说道:“咱们学校每年参军入伍的学生不少,我想搞个军旅体育班,在军训完后让有参军意向的学生和体育生都到这个军旅体育班里,这个班由你亲自带,跟我在状元班挂职班主任一样,你也在这个军旅体育班挂职班主任。”
秦万山一听:“好啊,那军旅体育班怎么说,要向部队一样管理吗?”
林平说道:“那倒不用,管的那么严格干嘛,就是稍微加强点体育锻炼,进行爱国教育和简单基础的部队管理即可,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学生会纪检部的学生和运动健康部的学生就主要从这个班级出。”
秦万山点了点头说道:“那很不错啊,我全力支持,这个班主任我可以当,但是,你刚刚问我人武部有认识的人没怎么了?和这个有啥关系。”
林平淡淡地说道:“你看看能不能有空去人武部,然后把咱们学校这个历年参军情况、学生们在部队获奖情况和咱们学校这个军旅体育班的规划说一下,看能不能得到人武部的支持,给咱们学校颁发个荣誉称号啥的……”
秦万山一愣,然后有些犹豫地说道:“老林,这……就是去要名号啊,这不太好吧,你说我这……”
秦万山是个耿直的大老爷们,性格豪爽,不怎么会求人办事,也不怎么会走关系,所以他在部队里干到连长就到了头,退伍后也没立刻就被安排到合适的单位,因为他懒的、或者说不屑于去走动关系。
所以当听到林平让自己抱有目的性的去找人,或者说求人的时候,秦万山有些为难了。
林平看得出秦万山为难,便说道:“没事,老秦,如果你为难的话就算了。”
秦万山想了一下然后有些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去要个什么荣誉称号啊,咱们学校不是已经有不少荣誉称号了吗?”
林平看着秦万山说道:“新区那边建了所新学校,要把咱们县四所中学其中之一迁过去,投资方要综合考虑四所学校的情况,一中不会过去,就是从二中、三中和咱们四中里选,咱们四中历年来的高考成绩比二中、三中要差一些,我们只能靠着各方的对学校的支持和赞赏,让投资方看到咱们学校的潜力……”
1...179180181182183...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