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难当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凔溟
唐越诧异地看着他,“这些事情以往都是谁负责殿下说要交给我了”
“殿下基本不管府里的收支,都是王护卫负责的,他不在的时候就由老奴把关,可是这些日子王护卫忙里忙外,殿下吩咐,您有空便给您过目。”
“王护卫是指王鼎钧”
“是的。”
唐越点点头,心道果然不是一般的护卫啊,看来他也算是太子昭重点培养的对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84
象之一了。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人家堂堂一个城主之子,也不可能单纯地跑来当个护卫,肯定是要全面发展,将来委以重任的。
唐越把账本接过来,无奈地问“那干脆就在府里找个可靠的人专门负责就好了。”这样兜来转去也不怕乱
唐越对这个时代的物价只有个初步的概念,并不精通,他只略微翻了翻,都是过年的采买,年货多且杂,他看了几项自己知道物价的东西,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想起现代企业采购一般都会货比三家,他顺口提了几句,管家嘴角弯了弯,“您说得对,这样再好不过了。”
“府里的采办”唐越犹豫着要不要问清楚些,这样的大家,采买的活计是油水最多的,要说没从中捞点唐越都不信。
“府里办杂事的都是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殿下体恤他们,便在府里给他们找了个差事。”
唐越挑了挑眉,这样的安排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过他刚进门,有些话不好说,有些事更不能急着做,还是要先看清楚再说。
他给管家提议多备一些年货,作为员工福利,就算是那些卖身为奴的奴隶,过年也能领到一些额外的布匹和食物,算是对他们的嘉奖。
这样的犒劳机制在现代司空见惯,不过在这个年代还是很罕见的,管家犹豫了片刻,估算了一下价值,也就点头答应了。
太子昭连整个家底都能交给唐越,自然不在乎他多买些东西。
“郎君心善,府里的下人们心中都明了。”
唐越摆摆手,“不过是慷他人之慨而已。”如果他是个穷鬼,就算有再大的善心也做不了善事。
人总是要先顾及自己才能顾及到他人。
而他现在,只能从指头缝里漏一点出来就能让府里的下人过的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第137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唐越在书房随便坐坐就过了一个下午,等到天黑下来,他发现眼睛已经开始模糊时,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来人”
守在门外随侍的禾推门进来,见屋内光线昏暗,忙去点燃油灯。
他暗暗懊恼,如果是柯在,肯定在最佳的时间就进来把灯点上了,而他因为没有经验,完全完了这回事。
“别忙活了,殿下还没有回来吗”唐越揉了下酸胀的眼睛问。
禾又去倒了杯茶过来,才说“郎君,殿下出城了,说是今晚回不来的。”
“嗯什么时候的事”唐越惊讶。
“刚不久管家过来说的,他让我不要打扰您,等您出门了再说。”
唐越理解地点点头,把书桌上的东西收拾好,起身伸了个懒腰,“那你有没有听他说殿下是为什么出城的”
“这倒没有,您若想知道,奴这就让人去问。”在太子府,也就只有太子妃才有资格询问殿下的去向。
唐越拦住他,“先用膳,既然他有事肯定是急事,咱们等等再说。”
想到晚上依旧一个人吃饭,唐越就没有什么胃口,再好吃的山珍海味也经不住每顿饭一个人吃。
他让管家去把张淳叫来,平时太子昭在,不太喜欢他们走太近,总会找各种理由把张淳支走,现在就他一个人在家,爱和谁吃饭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没过多久,张淳就飞奔而来了,身上还穿着短袄,一闹门的汗,进门左右瞅瞅正主不在,立即不客气地倒了杯茶水一饮而尽。
“哈还是哥们你最讲义气,我都快被逼疯了”
“练武去了”唐越看着他的装扮猜测。
“可不是,姓王的最近忙得很,于是就找了另外一个高手临时来教我,真是一刻也不让人歇啊”
“那不是很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武贵在坚持”
“嘿,这话说着轻松,真让你去练上半天还没的休息,估计早造反了。”
唐越想想也是,他本来就不是体育高手,也没有很强的好胜之心,对武功这种事只是心里想想,绝对没有毅力去练好的。
“那你要不要先去洗个澡换个衣服再来吃饭”这种天气,一冷一热可是容易着凉的。
“别,老子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了摸摸,是不是瘪的”张淳把衣摆撩起来,让唐越摸摸他的肚皮。
唐越轻笑着摇头,让人上饭菜,也就不再唠叨他了。
张淳这个人本性不坏,不过身上的臭毛病绝对不少,好在唐越不觉得反感,他以前见多了爱端架子的富商高官,反而更喜欢说话随性的人。
自从唐越嫁进太子府后,平时吃饭就不让人分桌,而是在厅里摆了一个圆桌,和太子昭坐在一起吃。
虽然在外人看来很怪异,不过太子昭觉得这样很好,能和唐越吃一个盘子里的菜,时常还能帮他夹个菜,吃饭都觉得有味很多了。
张淳也习惯这种吃饭方式,虽然一人一桌吃饭很爽,不过总觉得少了点地气,一点不利于感情交流和发展。
两人吃完饭在院子里走了走,然后开始玩五子棋,盘盘都是唐越赢,张淳气得直抽抽,“高材生了不起啊,哼”
唐越丢开棋子,问他“张淳,你知道纸张是怎么早出来的吗”
“”张淳抬头看他,眼睛逐渐发亮,拍案而起“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咱们可以造纸啊这可是四大发明把纸张弄出来,咱们就名垂千史了”
唐越翻了个白眼,“那也得你会啊”
“嘿,别小看人,虽说咱文化不高,不过这个还真会”
唐越狐疑地看着她,他怎么会不过看对方一脸信心满满的模样,还拍着胸脯保证,“等着,我去把配方写下来”
“等等你怎么会”
张淳贼笑着说“多亏了当年在餐馆端盘子的时候被老板赶走了,流落街头没饭吃,就随便进了个厂打工,恰巧去的就是造纸厂,还那么巧去的就是原料部。”
唐越心道难道配方这种东西是随随便便哪个员工都可以知道的
张淳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我当时就是进去当搬运工的,运料投料什么的,不过当时有个老师傅是工程师,看我可怜就把宿舍分了一间给我,混熟了以后知道的也就多了。”
其实当年他差点就凭着这层关系进了正规部门,脱离苦力活了,可惜后来得罪了高管,他自己觉得无趣就把老板炒了。
他上辈子干过的活计太多了,真正有用的大概也就是这一段经历了。
唐越把他带到书房,铺开一张干净的羊皮,摆好炭笔,让张淳说他写。
张淳虽然学了一段时间的字,不过他学的不认真,认识的字有限,要写就更难了。
这个时代的字体复杂,像是小篆,很不好写,唐越也只能把字写得能让人认识而已。
张淳回忆了一会儿,然后将配方告诉唐越,唐越写完后看了看,发现流程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不过现代造纸的技术肯定是更先进的,更多依靠机械化,很多工艺在这个时代根本达不到,所以质量肯定没法做到现代那般。
他重新整理一份比较靠谱的造纸术,将羊皮叠好放进口袋里,准备等太子昭回府第一时间就给他这个惊喜。
“早知道就先问问你了,害我还自己瞎捉摸了那么久。”主要是还让太子昭废寝忘食地研究了好半天,罪过啊
张淳撩了一下头发,拽酷拽酷地说“谁让你要做什么事都不告诉我,所说三个臭皮匠三国诸葛亮,咱们一个臭皮匠加上半个诸葛亮也差不多等于一个了。”
“好,下回一定先问你。”唐越心花怒放,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这一夜唐越睡的很不安稳,眼皮一直在跳,他觉得是自己之前睡太多的缘故,也可能是屋子里炭火烧太旺有点闷的缘故。
挨到天亮,唐越又不想起床了,被窝里实在太暖和,烘的人昏昏欲睡,期间禾进来加了一次炭,见唐越睡着也就没叫醒他。
等唐越起床有事日上三竿,太阳高高挂起,四周的积雪也正一点一点的融化。
“大晴天啊”唐越顿时来了精神,穿好衣服打开门走出去,冰冷的空气从鼻腔灌入肺里,越发精神大振。
他准备去厨房做点吃的,好久没有自己做吃的了,今天他突然想吃火锅了,来到这里之后还没有吃过火锅呢。
正好等太子昭回来了一起吃。
他画了张烧炭的火锅给铁匠去做,下次用,今天只能先用小火炉小锅将就着用了。
准备食材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要羊肉有羊肉,要香菇有香菇,要骨头汤就有骨头汤,唯一差的就是辣椒了。
没有辣的火锅想想真是不尽兴。
食材一盘盘地准备好端上桌,唐越把火炉也搬到桌子中央,上面驾着一口小汤锅,汤锅里的骨头汤熬的很浓,奶白色的汤汁散发着香味。
太子府的厨子双目瞪得老大,看着这些东西摆在桌上,不知道太子妃想搞什么名堂。
不过他们家太子妃绝对是食神,每每做出来都是他们没见过的,而且绝对美味。
有人大胆地问“郎君,您这是要怎么吃您说我们帮您做就好了。”
唐越也没要瞒着,跟他们说“不用帮忙,这叫火锅,就是边煮边吃的,只要把自己想吃的菜丢进锅里煮熟捞起来吃就好了,简单的很。”
“这这样煮出来的东西能好吃”
唐越点头,当然好吃,好吃到他每年初夏秋冬四季都要吃好多次。
不过他好像忘了什么唐越让人去门口等太子昭,自己把一些比较难熟的食物丢进锅里煮着,煮着煮着才想起来最重要的蘸料还没有调。
他忙冲去厨房,用现有的调料配了几份蘸料端上桌。
厨房里的调料已经相当齐全了,享有芝麻油酱油醋等等都有,如果能来点辣椒,那就完美了。
等锅里的水沸腾了几次,门口还没有消息传进来,唐越这才有些急了。
他把管家叫进来问“昨日殿下有说过什么时候回来吗”
管家摇头,“不曾,不过按照城外的情况,怕是一时赶不回来。”
“城外什么情况”唐越以为只是有居民的房子被雪压塌,太子昭奉命去安抚百姓且赈灾的。
管家犹豫了片刻,眉心聚拢,担忧地说“今晨有消息传进来,说说城外恐怕是发生疫病了,老奴自作主张派人去寻殿下了。”
“疫病城外死了很多人吗”按理说,这样的大雪天,即使刚死了人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有瘟疫传播开来的。
在这样极低的温度下,病毒传播也会受阻的。
“殿下大婚后,朝廷就在城外设立了几处难民安置点,每日有世族富商轮流施些米粥,以勉强度过这个寒冬,谁料想前日雨雪太大,难民点倒塌,压死了许多难民,恐怕疫病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唐越表情凝重,这个时代真的太怕这种传染性的疾病了,一死一大片,在研制不出解药的情况下只能把病人一批一批地隔离,一批一批地处死,旁人只能绝望地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行,我得去看看。”唐越也管不着桌上的食物了,回房间换上厚衣服,检查了一遍他许久没用的药箱,然后马不停蹄地出门。
“郎君郎君不可不能去啊太危险了”管家焦急地阻拦,唐越镇定地说“管家,你别忘了,我是大夫,哪有大夫怕这种危险的”
他一定要亲自去了解情况,按照时间算,就算有瘟疫也是刚开始,感染的人群应该不多,防疫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管家无法,只好安排上百名的护卫随行,唐越并不想劳师动众,不过想到如果真是瘟疫,他需要大量的人手帮忙,便由他们去了。
第138章 疟疾
路上的雪积的很深,队伍走的极慢,唐越坐在温暖的马车里透过窗帘看着外面的世界,只觉此刻的安详都是假象,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先去惠安堂。”唐越打算带上大量的药材以备不时之需,如果陈老他们愿意去就更好了。
自降雪后,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85
惠安堂的生意迎来了一个高峰期,最好卖的两种药就是感冒药和冻疮药,贵的百姓们也买不起。
据说鲁国公府曾派人来,扬言要包下惠安堂的所有冻疮药,价钱开的极高,不过被唐越直接拒绝了,变相的说唐越不是个爱国之人。
唐越听后面不改色,早在寒冬前,太子昭就从他手里购买了一大批药膏送往前线,连这个消息都不知道,鲁国公心里没鬼才怪。
装了两大车的药材,陈老三人去了两个,另外一个留在店里照应,万一到时候药材不够,也好有个做主的人开库房取药。
到了城门口,众人发现城门紧闭,唐越亲自去叫门,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守卫同意开门,只是出了城后,他们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
山骑着马来,“郎君,不如老奴带着几个人分头去探探路,殿下一行人多,很容易找到的。
“也好,注意安全,一个时辰内若是没有看到就回头。”
“喏。”
唐越让队伍在路边休息,原本守在这里的百姓用一种羡慕且嫉妒的目光看着他们一行人。
看这些人随身携带的行李和穿着,恐怕是附近居住的百姓,一听说城外有瘟疫发生,立即携家带口地想住进城。
可惜现在邺城为了防范病情转入城中,已经禁止百姓进城了。
唐越是做好在外头过夜的准备的,锅碗瓢盆都带上了,见周围百姓们冻得瑟瑟发抖,命人烧了一大锅热水分给他们。
一位老者喝了热水后好心提醒唐越,“郎君还是进城去吧,此时可不宜出城啊。”
唐越摇摇头,“情况未名,老人家不必太过担忧,不知您是住哪个村的”
老者说了个地名,唐越没听说过,不过旁边有人知道,给他指了个方向,唐越便试探着问“老人家什么时候在这等候的可见过太子殿下的队伍出城”
“老朽今晨来的,城门紧闭,只见过郎君等人出城,不过昨日听说过有大官前往黄花村,疫病的消息就是从黄花村传出来的。”
唐越又问了黄花村的距离和方向,决定还是等山他们回来后再出发。
老者见唐越身份高贵,又面善得很,便开口求道“不知郎君可否让城守开门放我等进城,我等皆是进城投奔亲族的。”
唐越无奈地摇头,“老人家太抬举我了,我可没这个权利。”就算有,他也不会去做,他知道瘟疫的可怕,只要这群人中有一个染了病,那进城后所造成的危害是想象不到的。
半个时辰后,陆陆续续有人回来,也辨明了方向,唐越登上马车启程,临行前告诫那些人“在这等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回家吧,准备好过年的粮食,少出门,少与他人接触,每日在家里烧一盆醋,喝点防风寒的汤药,注意保暖即可。”
瘟疫也不是说染上就染上的,做好防范措施,少接触传染源,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的概率。
队伍继续前进,一个时辰后,他们果然看到了一片灰蒙蒙的军营矗立在黄花村的村外。
“什么人”守卫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们。
“太子妃到,还不快去通报”
唐越站在马车前,眺望着不远处的村子,零零落落几十户人家,此时到了晚膳时间,却没有一点炊烟,像是一座荒村。
太子昭一听到消息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跑了出来,看到唐越皱起眉头问“你怎么来了”
唐越走上前给了他一个拥抱,才两天不见,这个少年竟然瘦了,脸上也带着疲倦。
“情况如何听闻有疫病,我带了人和药来,希望能帮上忙。”
太子昭闻言用力抱紧她,一身的疲惫在这瞬间消散无踪,我就知道,娶了他,自己变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先进来再说。”太子昭拉着他去了帐篷,薄薄的篷布根本阻挡不了寒风,帐篷里冷冰冰的连盆炭火都没有。
太子昭扫了柯一眼,对方立即跑出去,没过多久就领着人带来了热腾腾的饭菜和两盆炭。
“边吃边说。太子昭将唐越按在桌边,给他布菜催促着他吃。
唐越连午饭都没吃,一路赶到这里才稍稍心安,便也不多问什么,和太子昭一起吃了顿饭。
饭后,太子昭喊了乌太医来,具体的病情医者肯定比他清楚。
“真有疫病“唐越问。
乌太医眉头紧锁,无奈地点头,“是疫病没错,只是疫病也有很多种,老朽原以为是鼠疫,但看过病患之后已觉得不是。”
唐越一听鼠疫脸色发紧,“患者是何症状”
“患者起初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随后体温迅速升高,开始有呕吐腹泻的症状,吃了止泻药并没有效果。”
“可有人死亡”
“有一个,死者肚子高涨,面色潮红,其余暂时看不出症状,这种疫病往年也出现过,老朽实在无能为力。”
“疟疾”唐越听这症状像极了疟疾,不过疟疾的高发期是在夏秋两季,不过南方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只是发生在这大雪日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疟疾这是何种疾病”乌太医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病,激动地握住唐越的手,“太子妃是否有救治的方法”
“还不好说,等看过病人后再下定论。”
在现代,类似严重的疟疾在中国已经很少见了,从非洲回来的同时在他面前不停地说那边孩子可怜的情形,瘦弱的身子腹部却扭曲地隆起,让人看着心酸,没想他会在古代碰上这种病。
“现在去”乌太医有些着急,不过还是谨慎地瞥了太子昭一眼,这是做主的人可不是他。
唐越也朝太子昭看去,问“现在患者都安置在哪可有与健康的百姓隔离开来”
太子昭点头“孤将村头的几间房子腾出来安置患者,其余人都在自己家中不得出门。”
其实在场的人都知道,如果今天唐越没来,那明天那些患者的下场只有两个,不是病死就是被烧死。
在古代,对待疫病传染源,也只有这一种途径了。
唐越换了一套衣服,戴上口罩和手套,一转身,看到乌太医也武装妥当了,眉毛挑了下。
乌太医呵呵一笑“之前见小郎都是如此打扮,老朽便学去了。”
“这很好,以后进村的每个人不管是大夫还是士兵都要带上口罩和手套,避免肌肤与病人解除。”
太子昭也要跟着进去,被唐越拦下来了,他笑着打趣道“殿下又不是大夫,去了有何用”
“孤陪你去。”
唐越凑到他面前,低声说“您现在最好回去睡一觉,等我回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醇厚,眼神温柔,让人不由自主地融化在其中。
太子昭虽然还想坚持跟去,不过唐越很坚决,按他的想法,太子昭就应该在第一时间返回城中,派其他大臣来,而不是让未来的君主亲临险境。
进村的路上,唐越问乌太医“是大王派殿下来处理此事的吗”
乌太医顿了下,明白他的意思,摇头说“殿下是听闻这附近不少村民的房子都被大雪压塌,灾情严重才来的,来了后才发现有疫病,消息传入宫中,老朽便带着人来了。”
唐越暗暗松了口气,连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比疫病可怕得多的是君王深不可测的心思,太子昭终归还只是太子。
第139章 神医是太子妃
整个黄花村都被士兵包围着,唐越往里走了一段,路上一个人也没有,路边搭着简易的帐篷,在寒风中发出簌簌的声响。
“就是那边三间。”乌太医指着一排还算完整的屋舍说。
唐越见一顶帐篷中间露出一颗小脑袋,很快又被人拖了回去,隐隐约约能听到大人惊吓的低喝声“作死啊,那外面有魔鬼,一出门咱们全家就死定了”
唐越无法给所有人解释,疫病并不等同于死亡,至少疟疾是可以治的,他检查了一下全身的装备,然后推开了一扇门。
老旧的木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吱呀声,屋内密不透风,昏暗的很,一股难闻的臭味扑面而来。
唐越眉头一皱,对跟着身旁的护卫说“去把这三间屋子的窗户都打开通风,病人不适宜在密闭的空间内生活。”
乌太医没有阻扰,既然他没有法子就这里的人,就只能靠唐越了。
很快,屋内的光线亮起来,唐越终于看清里头的情景。
一排排的地铺上躺着病人,裹着厚实的被子,听到有人进来的声响有的人转头来看,有的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唐越让乌太医先出去,护卫也不用跟进去,只需要在外面帮忙递些东西,他自己带着项安和两个惠安堂的大夫走了进去。
“怕吗”唐越问他们。
“若是以往必然是怕的,不过有郎君在,就不怕了。”一位老大夫笑着说。
这并不是玩笑话,如果是在以前,一听到疫病没有哪个大夫不怕,可是见识过唐越诸多神奇的医术后,他们对唐越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心。
项安不等唐越发话,就先跑到一个通铺前蹲下来,唐越正要开口叫他,就听他喊道“他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