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史上第一混乱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张小花
宋徽宗难过道:“我的大宋江山就真地没希望了?”
我安慰他道:“想开点吧,当年你祖宗抢人家地江山的时候。姓柴的那家跟谁哭去?反正再过多少年以后都是一家人,老百姓不受苦是最重要的。”
宋徽宗泫然欲泣道:“好吧,粮草我晚上就给你送过去,你可千万别不管我呀!”
我拍拍他肩膀道:“老赵你也就是生不逢时啊,要生在好年代在美院当个教授什么的。有的是漂亮姑娘给你当裸模,每天换着画能画到你肾亏!”
事情谈妥我和刘东洋起身往外走,我一个劲看着被宋徽宗紧紧攥着的纸条,实在忍不住了。道:“那上面到底写地什么,我能看看吗?”换谁也得好奇啊,区区一张纸条就能让人轻信原本一天一夜都未必能说清地事,这得是什么级别的秘密?难道是家族病史?赵家人都脚生六指儿、臀生痔疮、双手牛皮癣眼睛是色盲?
宋徽宗见我目光灼灼,怕直接拒绝得罪了我,他把纸条捏在手里掐去最上面一条把剩下的都给了我,我一看上面的字虽然半认识不认识,可根本没有什么惊天秘密。前半段是赵匡胤跟宋徽宗聊的一些家常话,中间话锋一转措辞严厉地痛骂宋徽宗不肖,最后却又以长辈地口气殷殷勉励小佶同学不要自暴自弃,不管身在何位都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云云。
最关键地地方看来就是被宋徽宗掐去那一段,那么小一点地方能写什么呢?
带着满腔地疑问,我们离开了太原城回到联军大本营。
是晚,一车车地粮草从太原城里源源运进联军大营,北宋地军队已经被打垮。他们原计划在此与金兵鏖战。所以囤积很厚,同时。王寅和方镇江的运输工作也很顺利,联军物资空前丰富,晚上1o点半的时候,我们开始统一分物品,不论各军手里还有没余粮,一律按人头均摊,联军士兵除了得到两天的口粮以外,还每人领到5袋方便面,两袋面包,一听午餐肉和一听沙丁鱼罐头,除此之外还有25o毫升牛奶和三筒矿泉水——这些瓶子都被他们妥善地保存起来以便日后行军再次使用,王寅的不着调再次得以体现,他硬是以进货量多的借口跟人家厂家讹来半车口香糖……
我们的联军士兵嚼着口香糖,用午餐肉铁盒煮方便面,一边用那种粗野而满不在乎地口气跟同伴谈论着女人,太原城上,宋徽宗在近侍的陪伴下向联军阵地张望,只见星火点点一直绵延到千里之外,他身边那个太监心惊胆战道:“皇上,奴才一辈子见过的人加起来也没这么多。”
宋徽宗满腹心事,随口道:“你知道什么,下面乃是多国部队。”
至此,多国部队一词正式诞生,并且这段传奇一直为北宋人民所铭记。





史上第一混乱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阅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阅兵
第二天我一睁眼就听见了嘹亮的军歌,联军的战士们有了粮草,吃了沙丁鱼罐头喝了牛奶,一个个精神百倍,在各国将领的带领下分别展开了独具特色的晨练,而且从他们喊的口号里大致能听出这是哪一国军队。
“大风大风大风——”这是秦军。
“雄楚必胜——”这是楚军。
“扶危济困,身担天下,我皇英武——”这是帮赵匡胤找场子的宋军。
“——”呃,这是蒙古军。
“震远扬威来——”……这是谁家镖局子也来了?后来才知道3oo小战士里有家开镖局的,这是把家里的亲戚都带来了。
徐得龙带着3oo喊着号子快步从我们帐前跑过:“一二一,一二一……”胡一二一一掀帐门,探头道:“谁喊我?”
这段时间,宋军和明军的人马仍旧断断续续地前来报到,左一撇右一捺地把包围圈糊得更加严实,现在你从圈内侧的任意一点想走出圈子,就算没人拦你也得溜达个把小时。
3oo万人,相当于一个大中型城市的全部人口,可想而知其场面之壮阔,太原城外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交流,何况是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各国士兵在操练的闲暇时候都有轮班休假,这些人就开始互串营地,唐军士兵想去蒙古大营或宋秦联营就比较方便,宋秦联营又和梁山军接壤,当然,如果在南面的宋军想去参观蒙古营地一般都得请延时假,这样,随着各国人的接触加深。联军阵营里渐渐形成了小规模的集市,不过没有出现一般等价物,再说大家都是朋友,也就不必太计较得失,总之就是图个好玩,唐宋的丝绸,明朝的瓷器,还有战士们身上乱七八糟的祖传之物都在交换之列。最出名地是唐军的便携式行军粮锅盔(一般说法是出现于唐高宗以后,勿深究)和秦军手里的武器,唐军和其之后年代的部队都很愿意用自己的备用武器换一把历史久远的铁剑或铁盾。
看着生龙活虎的联军基地,我忽奇想,为什么我们不搞一次军事演习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这么无所事事地晃几天,这帮人只怕都快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来的了。
当下我立刻召开将领会议,把提议一说。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我看有些冷场,讪讪道:“大家有意见吗?”
秦琼道:“军事和演习我们都懂,可是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我们还不太明白。”
我恍然。原来这帮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军事演习。
其实我也不大知道,就老看电视剧里搞,分成蓝队和红队,一般红队是长们刻意要培养地王牌部队。蓝队都是做陪衬,可往往蓝队里冒出一个不按规矩出牌刺儿头,偷到人家全无防备的红队中指部去,演习就此结束,电视剧正式拉开帷幕……
还有一种是单方演习,前几年我们国家在福建就搞过一次,这种的一般是带有政治目的和威慑作用的,张无忌的明教在少林寺就搞过一次。后来武林里就再也没人敢跟明教叫板了,那时候朱元璋还没穿越呢。
我想了想,我们就搞第二种,我说:“军事演习就是把训练场搬到敌人家门口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实力,这么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对方的士气,甚至可以起到兵不血刃地效果。”
宇文成都道:“就是吓唬人呗,能唬住最好。唬不住再说。”
我手托下巴道:“你总结得很好!”
秦琼跟吴用还有王贲他们相互看看。都说:“我们看能成。”
接下来就是确定出场次序,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以年代排先后,嬴胖子的秦军排在最前,接下来是楚军、唐军、宋军……
我找到王寅说:“咱们的演习还得好好准备准备,你去买一批无线电装备,还有大喇叭什么的。”
刘东洋道:“报安国公,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旗号也暂时统一一下,最近咱们联军很多自己人大批过境时生了不少误会,如果金兵利用这个空挡偷袭,很可能让他们得逞。”
我拍头道:“对对,这个问题早该解决了。”其实从一开始这事儿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新增的各路人马初来乍到时经常搞得鸡犬不宁,我们还得费神辨认其番号,毕竟这是在打仗,万一金兵真有增援部队呢?
我面向众人道:“你们看谁家地旗号比较好认一些?”
大家又互相看看,都不说话了,要说好认,当然是自家的旗号最好认,但多国部队统一行动,你总不好意思让别人都换上你家的旗号吧?再说人家又未必就同意,这可不是小事情。
王寅迟疑道:“要不我买批五星红旗过来?”
我摇头道:“不行,让国家现了还以为我们准备在境外搞什么破坏祖国名誉的事就不好了。”你买几百面国旗,别人可能注意不到,费三口地同行绝对得查你。
我忽然灵机一动道:“这样吧,你把咱育才的校旗复制一百面拿来。”
王寅挠头道:“这合适吗?”
我偷偷打量了一下众人的表情,见他们没什么反应,反正他们的头头吩咐的就是帮我打仗来了,所以听我这么说谁也不反对,我跟王寅说:“合适,就这么办吧。”
经过一中午的筹备,东西都拉全了,我们从每国挑选了一部分人,打算搞个阅兵式加演习,地点就在金军大营门口,代表联军标志的小人儿三角旗帜已经分下去,我特地把梁山上我那根最高的旗杆扛来立在金营门外不到一里处,电线连着蓄电池。上面架起了大喇叭。
下午两点半钟,一切工作就绪,我和几个集团军副司令坐在临时搭建地主席台上,桌上铺了红桌布,我们人手一瓶娃哈哈矿泉水,大会主持由秀秀和毛遂连任。
秀秀见一切妥当,把座式麦克风端到我面前,我清清嗓子。把嘴探在麦克风上吹了口气,整个方圆1o里以内顿时传出一阵令人手脚抽筋的杂音:“吱——”秀秀急忙喊花荣:“电量关小!”
我又试了几下,满意地点点头,这才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多国部队在这里进行一次意义长远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旨在提高我们联军地联合作战反恐能力,多兵种配合。快反应以及现代化……”吴用跟我耳语道:“少说几句吧,再扯出人质营救来什么的咱们下一步就被动了。”
我省悟,忙说:“……下面,演习开始!”
背景音乐的《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在慷慨激昂的乐曲声中。秀秀接过麦克风以饱满地热情解说道:“先进入我们眼帘地是秦朝的游骑兵,他们斗志昂扬精神振奋,他们是最早一批优秀军人地典范,为了国家。他们披肝沥胆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在他们手里,就是著名地秦弩,在统一战争以及后来的对匈作战中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随着秀秀的解说,5ooo名秦朝战士骑在没有马镫的马上——在与蒙古人的接触中他们大部分已经掌握了马镫的使用和制造,但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他们还是维持了以前的习惯,配合着秀秀地介绍。5ooo名秦军先集体向主席台敬礼,然后整齐划一地向立在3oo米以外的无数稻草人斜举硬弩,呼喝着“大风大风大风”,紧接着“嗡——”的一声,蝗虫集群一样的弩箭划着锐利的抛物线密集地射在稻草人身上,几千具稻草人身上插满了箭矢,让人观之不寒而栗,秦军再次大呼“大风”缓缓退场。金营里地士兵开始还看热闹一样簇拥在栅栏前。这时一阵大乱,纷纷回身躲在自己认为牢靠的掩体下——通过观察他们也现秦弩是完全可以射到他们的。
秦军退场。毛遂接过话筒,用浑厚的男音道:“紧跟在秦朝勇士身后地是5ooo名百战百胜的楚军士兵,他们曾破釜沉舟以一敌百,创造了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战绩,他们注定永远名垂史册!”
5ooo名楚军向主席台敬礼,高呼“雄楚必胜”,退场。
秀秀适时地接过话筒,盔甲鲜艳武器繁多的唐朝混合军团5ooo人从我们面前经过,通过长期的对突厥战争,唐军已经有很成熟的混合作战经验,所以他们中有骑兵也有步兵,这些家伙在包收并蓄兼开放的唐朝长大,知道这个场合其实不用太严肃,这样更能彰显强国风采,所以战士们一点也不拘谨,面带微笑地跟我们挥手致意,有的战士还冲两边人群里地熟人打着招呼,罗成和李元霸也骑在马上混在队伍中,不过他们这些熟脸常常能引起联军里士兵们的欢呼,可惜我手边没有多少漂亮姑娘,要不都穿上小白裙手挽手站在边上跳舞欢迎该多壮观呀?
秀秀被唐军的欢快气氛所感动,也用轻松的口气说:“现在频频向主席台招手的是唐朝的将士们,唐朝,是著名的文化、军事、经济强国,一度引领世界潮流,当时所有周边国家都有派留学生到大唐学习先进的生产科技技术和文化,并对他们以后地展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
毛遂凑过来感慨道:“是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大唐文化的影响,这些番帮异族会不会现在还过着茹毛饮血地日子。”
秀秀白了他一眼小声道:“注意国际影响——你稿子里有这句词儿吗?”
唐军过完是2万人的宋军步兵方阵,赵匡胤手下并不是没有骑兵,但他这次派出的多是重步兵,他是想以此告诉世人步兵并不是不能打硬仗,重步兵组成的方阵是骑兵的噩梦。
毛遂用兴奋的声音道:“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算半个东道主的宋军将士,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经过主席台前,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展的一个里程碑,守卫着她的,是百万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铁血男儿,在他们入伍的第一天,他们就曾以鲜血起誓:要让一切敢于挑战祖国尊严的敌对势力灰飞烟灭!”
2万宋军齐声喝道:“我皇英武!”
躲在掩体下的金兵哗然,秦楚那几国的军队他们摸不着底细倒也罢了,可宋军是被他们一路打下来的,从军容士气上看,面前的这支队伍绝非善茬儿,不像是自己的老对手,可从编制和服装上看又差不多,一时好奇中带了三分惴惴之意。
徐得龙带着3oo就跟在大部队后面,他们小跑踏步,喊着一二一的口号,以神秘而含糊的特种作战部队身份一闪而过,还在等着自己队伍的胡一二一错愕地站起来向他们致敬,一边喃喃道:“这帮小兄弟怎么跟我那么铁呢——我以前认识他们吗?”
为了使宋军看上去气势恢弘,所以我们安排了2万的名额,可着实过了一阵,在他们身后就到破破烂烂的蒙古人了,和宋军相反,他们只派了1ooo人做代表,蒙古人大部分反正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于是也不管,一个个谈笑风生地经过主席台,从装备上看,蒙古人连1千多年前的秦军也远远不如,可是跟他们交过手而幸存下来那些金兵却深知这群牧民的凶猛,那一战蒙古人损失了73人,伤不到2oo,却几乎全歼了金兵,虽然金兵是以5ooo对1万落败的,可是败得也过于异常了……
秀秀款款道:“扑面翱翔而来的是草原上的雄鹰,我们的蒙古勇士,海一样的草原给了他们海一样的胸怀和豪情……”
这时哈斯儿见快走过主席台了,忽然拉出弯刀立马站好,蒙古人立刻停止说笑,都拔刀在手,眼睛集中看着哈斯儿,这群破烂王军纪可一点也不比正规军人差,只几秒钟时间就自动肃静并列好了冲锋阵型,哈斯儿向刚才被秦军射过的稻草人群一挥,1ooo蒙古骑兵以闪电般度刺了过去,他们挥舞着弯刀,毫不减地掠过草人群,快马过后,将近1万稻草人无一例外的身异处,在这样的度下每人要对付左右各5个稻草人而不失手,可见他们的劈砍是多么娴熟和迅疾。这一下可把金兵都震住了,他们一向对自己的骑兵自命不凡,这下可见着正宗的骑术了,事实上,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女真人无论是骑还是射,是真的不能跟广袤的草原牧民比的,这是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在树林里骑马骑太快容易把鼻子碰扁。
排在蒙古军后面的是明军,从盔甲上看,时代的烙印就已经很明显了,明军的盔甲显然质量更好更密集地保护了身体,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明军的出场却很低调,在毛遂的解说中有点沉默和匆忙地经过了我们面前,我跟胡一二一说:“以后你们也改喊一二一的口号吧,这样能精神点。”
胡一二一连连摆手道:“可不敢,你的意思让士兵全喊我名字?那皇上不得起疑心?”
“……”也是啊,没找事儿那些大将都杀了个差不多,犯这忌讳非灭九族不可呀,我说:“那就喊左右左。”
胡一二一撇嘴道:“是不如一二一喊着上口,要不为了我们大明的军事建设还是我改名吧,我以后就叫胡左右左……”




史上第一混乱 第一百六十六章 歪打正着的演习
第一百六十六章 歪打正着的演习
按照惯例,东道主梁山队是最后出场,土匪们没有带人,光是自己和方腊的八大天王松散地溜达上来,开始是不断冲观众招手致意,走到中间居然朝人家金营里的人竖起中指。
金兵见这群人手势暧昧神色得意,也不知是什么意思,有的出于礼貌也有的不想吃亏,纷纷竖起中指回敬,张顺阴着脸道:“妈的失算了,人家人多!”
然而这次阅兵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除了我们用的喇叭多少给了金军一些震撼以外,金兀术依旧没有动静,可能我们一开始的方针就不太对,这种炫耀武力的方式对他现在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威慑有限。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改变政策——很简单,那就是继续围而不打,我就不信他的8o万人也能从21世纪的食品厂解决供给问题。
晚上几个将领找到了我,提议我们搞一次对抗性的军事演习,这还是受启于我提出的理论,秦琼道:“我觉得军事演习是个很不错的主意,特别是中原兵,最少的就是实践,打起仗来自然不如每天行猎的外族兵。”
尉迟敬德道:“尤其是现在咱们各国兵种齐全,搞一次联合演习可以总结出很多实战经验,对以后配合作战很有意义,也算大家不白来一趟。”
我点头道:“可以,不过要注意尺度,还有阵亡的判断标准,可不要真玩出人命来。”
王贲道:“放心,我们在演习过程中仍然会打联军旗号,对抗只不过是象征性的。”
我说:“那就好。”
吴用在一边道:“我也提个建议,各位虽然现在都会熟练使用电话了,不过演习的时候就不要用了。毕竟以后的日子还要照常过,太依赖科技产品反倒不是好事。”
众人想了想,都点头。
为了给战士们以切身的体会,他们虽然被告知这是一次演习,但演习的具体时间并没有通知,这是一次以锻炼队伍应急素质和观察新人表面为主要目地的演习。
头头们一商量,决定在凌晨两点半钟由梁山、蒙古人、楚军和明军组成的红方对唐、宋、秦联军代表的蓝方动突然袭击,双方均不设总司令。而是由多方脑协商调度和临时布军令,这样难度要大很多,也对以后的行动有着切实的意义。
2点半一到,蒙古骑兵慢慢接近蓝军营地,在被哨兵现后这才喊杀着进行极冲锋,那几家的联军虽然知道这是在演习,可是时间具体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也着实慌乱了一阵。不过秦琼和王贲等人都是带兵地老手,不多时就稳住了阵脚,唐军在“损失”了3ooo人的情况下终于结起盾牌大阵,由秦弩一顿狂射,蒙古人纷纷落马。在盾牌后面,是严阵以待的宋军重步兵巨型阵,胡一二一急忙跟木华黎协商让蒙古军退了下来,换以等量的明军重步兵。王贲大公无私地把一半军力分给秦琼指挥,几万秦军在宋军后方进行掩射,大批大批的明军被判定阵亡,躲在一边休息去了……
与此同时,熟悉地形的梁山军和善于迂回奔袭的楚军已经偷偷摸到了担任主力的唐军两边,喊杀声一起,蒙古人再次上马对蓝军完成了一次合围,秦琼见状急命唐军收缩。刘东洋不但不以唐军地退缩为忧,反而默契地把宋军主力都顶了上去,等红方人马损失惨重地突破了宋军防线,唐军的一字长蛇阵已经完成,秦琼感激地拍了拍已经“阵亡”的刘东洋肩膀道:“刘兄弟,我一定会给你报仇的!”
进入了一字长蛇阵的红方军终于迷惑了,他们完全搞不清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就见眼前地敌人一触即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他们这才现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只不过是闯进了人家的包围圈里,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员黑甲将军从容地指挥着梁山和方腊军里地头领对长蛇阵里的阵胆进行一一击破,此人正是熟知唐军内情的尉迟恭,这也是我们送给秦琼的一个小责难,指挥中心很想知道他将怎样完成这样一个艰难的命题:当在战争中遇到身边的高级将领叛变该怎么应付?
一时间十八条和一百零八条好汉以及八大天王展开了大混战,我们还刻意把武松方镇江宝金邓元觉这样版本的将领分在不同阵营,所以一看之下有很多长成一模一样的人在打架……
这仗打在这个份上,就只好看谁家猛将更多了,两军交战,总是互有擅场:你力气大,我度快;你阵法娴熟,我兵种齐全,可样样都势均力敌地话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我们演习,各国都只是抽调了一部分人马,可这样也有几十万人,几十万的人厮杀声响彻百里,一些被碰倒的火把还有我们特意为了模拟真实感安排的焰火燃烧出燎天的亮光(为此我还准备了一支1万人的救火队预备着)……
我坐在帐篷里,不断听有人回报演习情况,说实话要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次演习,任谁听见这杀声和火光都要心惊肉跳的,我终于现一个真理:假的或模拟出来地东西总是比真地还能迷惑人,很简单,因为它们的原意就是为了迷惑人地——像假花、假、假烟假酒、假钞……而且这模拟战场上的喊杀声实在是比真打仗还要惨烈,说是演习,第一次接触的各国战士们其实是当游戏来玩的,这百万人的过家家在他们看来很有意思,机不可失,让半米以外的一刀砍中被判定阵亡后,免不了抓住最后的过瘾机会兴高采烈地大喊一声:“啊,我死得好惨啊!”
真打仗的时候你会这么喊吗?而且真打仗的时候人越打越少,这是光打不见少,所以我们这仗打了一个多小时以后,那吵吵声简直让我头疼。
演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摆在桌上的一排电话中有一只忽然边响边震起来。我抓起一看,见是负责在最前方放哨的时迁,我接起来叫道:“不是说了吗,今天晚上一切按原始地来,不许用电话!”
时迁叫道:“不用不行了,金兵从营里冲出来了!”
我有点意外道:“他们冲出来干什么,有多少人?”
时迁道:“就冲着我们演习的地方,大概在5万人马以上了!”
我吃惊道:“这是要干什么?”
吴用在一旁提醒道:“金兵八成以为咱们内讧了。要趁这个机会把联军一举击溃!”
“我靠!”我叫了一声,刚想问时迁前方负责警戒的兵力顶不顶得住,吴用眼睛一亮道:“咦,这也不失是个好机会——让前边的部队撤下来,放金兵进入咱们的演习场。”
1...189190191192193...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