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1895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炮术长
而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虽然权力还是不小的,可是维多利亚女王头上还是悬着一个宪法,而且维多利亚女王没有军队。而眼前这个男人有军队,而且宪法只是他一个用俩统治的工具,如果王国瑞真的下狠心,他完全可以绕过宪法,甚至直接废除宪法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也许在英国,首相或者女王做出一个令人感觉非常荒唐的决定,议会是有权利也有能力驳回的。可是在王国瑞这里,朱尔典不敢赌。虽然从理智来说,朱尔典认为王国瑞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自然不可能做这种蠢事。可是有些时候,朱尔典却不得不担心,因为王国瑞的权力太大了,王国瑞的权力比起英国首相和女王都要大很多。如果英国首相和女王做出了什么愚蠢至极的政策,那议会分分钟会教导他们如何做人。
可是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却行不通。尤其是王国瑞掌握了几乎绝对权力,所以这样朱尔典也都不知道会怎么办。中国的议会其实完全是一个空桶子机构,完全是按照王国瑞的意思来进行办公的,甚至王国瑞一句话都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走向。
“这个中国真是太民主了,完全是依靠一个人的决定,然后也就可以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这样太不民主了,他们这样很容易出问题的。这种把国家命运寄托于一个人身上的做法,简直是荒唐。实行民主制度,不敢说是最好的,可是却是最不坏的。”朱尔典想道。
在洋鬼子眼里面,其实他们对于民主的好处只是定义为“最不坏”的制度而已。民主制度并非是为了让国家富强,民主并不能够为国家富强。民主的真正用途是为了防止国家过于快速的衰落。民主不是为了富强,而是为了避免过度的衰落,是一种维持国家稳定的方法。至于说什么民主能够强国,这样肯定是扯淡。民主分权,唯一的优点也就是避免一个人做出错误的决策,然后让国家彻底衰落。
对于集权国家,把权力寄托于一个人身上,要么国家强盛,要么也就是彻底衰败。这种是两种极端,而这样风险很大。而民主是限制权力,是为了避免这种要么快速强盛,或者是迅速衰落的局面。
如果是在英国,朱尔典不会有这个担心。可是这里是中国,王国瑞身上可以完全集中了乾纲独断的权力,完全可以由王国瑞一句话决定了绝大部分事情,这样如果真的是他下令对德国无条件开放市场,那说不定还真的可能成功。在中国,能够牵制王国瑞权力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别的人都是只有建议权,可是却没有绝对的否决权。如果王国瑞真的下了狠心,那成功的可能性太大了。
“我敢赌吗?我不敢赌啊!我不是跟日本那种蠢货一样,动辄拿着国运来做赌博。真是君子可欺,我们大英帝国不想和你们计较,可是你们居然得寸进尺了?”朱尔典想道。
王国瑞说:“很简单,你们把一些英国一些技术给我们,比如说关于一些民用的。听说你们的船舶技术很好,我想我们应该可以弄一下。比如说你们大型船舶的发动机方面颇有一套,甚至在很多坚固抗腐蚀的船舶材料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我希望你们能够给转让给我们一些。如果这样,我们可以给更多的配额给你们英国商人,并且开放更多行业的市场给你们英国商人。”
“这个不可能,虽然你要的这些技术是民用技术,可是我们也都是机密,花费了很多财富才研究出来的。哦,对了,你身后不是有组织的人吗?怎么还要跟我们啊哟这些?”朱尔典有些疑惑问道。
王国瑞脸上不动声色,可是心里面却颇为无奈的。因为虽然红警系统能够生产出不少的好东西,可是事实上他可以弄出成品,能够弄出设计图,可是这个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却没有办法弄出来。弄成成品和把整个工艺弄出来,完全不是一回事。
生产工艺可是一个技术含量最高的,就好比后世的中国,整天吵着嚷着制造五代机。其实五代机如果从理论上来说,完全可以让少部分专业顶级技工制造出来。如果只要愿意砸钱,别说五代机了,六代机七代机都可以制造出来,可是这个花费明显是得不偿失的。生产工艺是降低成本,把成本降低到访费效比合适的程度,这样是生产工艺的重要性。
后世中国工程师的设计图纸多了去了,可是为什么却生产不出来?那是因为没有用处,因为生产能力不行,生产工艺不行,自然不可能大量制造,而花费的费效比明显不值得。红警系统能够弄出成品,能够弄出设计图纸,可是却弄不出生产工艺,这样才是他头痛想要逼迫英国人拿出这个生产工艺出来的办法。
“你看好了,反正我们也就是市场换技术,通过市场来换取你们的技术。如果你们不愿意,那我们可以把这个市场给德国人了。德国人虽然没有那么厉害,可是我想也都差不到哪里去的,到时候我想德国人会非常乐意的。”王国瑞说道。(未完待续。)
红警1895 第974章 英德饮鸩止渴(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警1895最新章节!
朱尔典被迫和王国瑞签订了一些条约,这样朱尔典脸色漆黑,他被迫让出了不少英国的那些船舶工业的技术。不过王国瑞并没有解释你为什么王国瑞没有去跟那个“组织”索要技术的原因。毕竟王国瑞也是在政坛混了几年了,自然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与其自己费尽心思去找借口,不如干脆什么都不说。言多必失,如果自己到处找借口,那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会让人更加怀疑。所以王国瑞干脆不予解释,干脆什么都不说,让朱尔典和英国人自己去猜测。而有时候,一旦猜测太多了,那反而会出问题。而有些时候,信息太多,那其实反而不利于决策。英国人也许疑惑王国瑞为什么不找那个“组织”去索要技术,他们肯定会有很多猜测。到时候他们也许会有很多种猜测的可能,最后发现什么都有可能,可是却好像什么也都不可能。
这样的猜测才是最要命的,他们根本无法猜测到具体原因。所以朱尔典不得不出让了很多技术了,甚至就为那个香港的问题达成了条件。英国人归还香港,不过作为条件王国瑞必须要保护香港人的合法财产。而香港的土地权利属于中国,英国任何公民目前所有的土地权利都将不得到中国承认,而英国之前的和所谓英国香港总督府的土地承租等等协议,也都将会重新酌情和中国签订。总之一句话,那也就是中国对于香港所有的领土拥有主权,英国商人之前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得到中国政府承认。之前的租赁协议也都要和中国进行重新签署,如果不能够达成一致必须要滚蛋。
各种不动产比如说土地、商铺、港口、码头等等不动产也都属于中国主权,中国不用花费一分钱作为补偿英国商人,完全有英国政府自己内部消化补偿。而关于那些浮财,中国政府必须要保证合法财产不受到侵犯。王国瑞也都退让了一步,只要那些英国商人没有使用暴力、威胁还有特殊权利强迫弄来的财富,那王国瑞予以承认。那些浮财什么的王国瑞也都给予了承认,不会进行没收。只要是合法的,没有使用明显违反中国法律的浮财,王国瑞也都予以承认和保护了。而这个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政策,是各国都要尽可能遵守的,不能够因为是外国人也就随便没收。
关于移交香港之后,这份王国瑞和朱尔典一起商讨的草约还约定了关于英国作为出让各种技术给中国,把专利权力授权给中国。甚至各种技术的改造权力,各种对未来的改造之后所产的新产品,英国人放弃专利权。而中国将会在草约里面到时候具体商讨开放国内一部分市场给英国商人,具体承包给英国商人经营一些产业人,这些关税将会具体执行。在对国内的企业产一定竞争压力的同时,可是却不会给国内同行业带来惨重打击。
而且,王国瑞还和英国约定,他们的那些产品只能够在某个省份进行销售,不能够随便越省份销售。
“皇上,为什么要让他们在这里进行销售呢?如果这样,那岂不是让洋人赚钱了吗?”康同薇问道。
王国瑞无奈摇头说:“如果不让他们进来,那恐怕接下来的走私肯定会非常严重。因为百姓逐步有钱了,咳嗽我们生产力却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我们的工业刚刚起步,尤其是轻工业方面远远不能够满足国内的真正需求。一旦百姓发现自己的货币无法购买到物资的时候,那也就会童虎膨胀。一旦通货膨胀,那物资昂贵,百姓也都会受不了的。所以让他们能够进来,那这样虽然让外国人赚取了一部分财富,可是却满足了国内的物资需求。一旦百姓无法获得物资的需求,那百姓肯定会有意见的。那个时候走私不可避免,所以不如用这个国内的庞大市场作为筹码,然后跟外国人进行讨价还价,这样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
“所谓有市场,就有需求。只要市场存在,那个肯定会有人做。哪怕杀头的买卖也都有人做,所以到时会无法满足需求的百姓肯定会面临走私。与其这样,不如打开一部分缺口,然后这样我们还可以受到控制,然后还可以获得不少的收益的!”
王国瑞知道目前中国国内生产力还不成熟,必须要靠一部分外国产品来弥补。王国瑞固然采用贸易保护,可是却并不代表他彻底封死。在国内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外国产品来弥补这里面的空洞。虽然这样会让外国赚取一部分财富,可是这样却可以让王国瑞收取关税。
凡是有一些商业知识的人都知道,凡是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资本家将会践踏一些法律。如果王国瑞彻底封死国门,而国内的物资无法满足需求,那这样说不定反而会引起一大批人走私。
当年大禹治水也都知道堵不如疏道理,与其彻底堵死,不如释放一部分,不过却必须要严加控制。这样释放一部分满足国内百姓需求,这样王国瑞不但可以通过这些产品收取关税,而且也都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百姓生活物资需要。物资的商业需求,是堵不住的,哪怕政府命令在严格,也都会有很多人选择铤而走险。当年老毛子解体之前,各种边关的走私物资简直是疯狂了。
利用国内市场买换取一些东西,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然注定是要无法满足需求,那不如主动的让出一部分,然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这个也就是市场换技术的核心,既然自己暂时无法满足市场,而洋人也都急需市场,那不如暂时各取所需。
不过,王国瑞和英国商讨好了草约之后,德国人也都来了。
“皇帝陛下,你们和英国人商讨的消息,我想我们德国也想要参与进来。既然你们能够对英国逐步开放国门,那我们德国也需要中国的市场。我想,我们德国也都需哟啊这些市场,我们德国也可以拿出一部分技术出来换取。请皇帝陛下你开一个价格好了!”
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对于市场的渴求比起英国更狠。目前德国人到处全世界寻找市场,本来如果按照原先历史,德国人也都会加入到瓜分中国的行列当中。不过德国人想要中国,那时也是看上了中国的庞大市场。德国人空有庞大的生产力,可是却没有足够的市场进行消化他的生产力。一旦生产出来物资无法销售出去,无法获得资金的回笼,那经济危机也都是必然会到来的。
所谓经济危机,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产能过剩,最后无法销售出去。产能过剩,然后那些商人为了把产品给销售出去,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比如说鼓励百姓寅吃卯粮,通过贷款来进行消费。从后来的那些美国经济危机,到后世的次贷危机,其实也都是过度透支消费所带来的后果。
德国人当然知道这么做不行,德国本土不过是数千万人,数千万人的市场无法能够满足德国庞大的生产力需要。所以他们对于市场的需求简直是无以复加,对于这个市场换技术的方案,德国人也都更敏感,甚至更渴求。如果能获得四亿人口里面的一部分市场,哪怕只是承包中国的几个省,那对于他们国内的生产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宣泄和解放。
到时候德国的税收和收益都会增加很多,所以那个时候肯定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大海军梦想也都可以提前实现了。德国和英国进行军备竞赛,可是他们的经济实力明显不行。关键是他们的造血能力明显不如英国,英国有庞大殖民地提供物资资源和市场,德国虽然也许资源短时间之内不问题,可是德国庞大德国工业生产力无法获得宣泄,这样才是最大大问题。
如果中国愿意开放一部分市场,单独划分几个省的市场给他们德国,那他们德国不会介意出让一些技术的。德国对于市场,那可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这些技术什么的也都不用太过在意。至于那些民用技术,那也多是可以出让不少的。他们不怕王国瑞狮子大开口,反而最害怕的也就是王国瑞不开口。只要王国瑞愿意开口,那他们也都有事好商量。不就是技术吗,他们有!只要能获得一个工业经济自我造血的市场,那德国人会不惜代价的。
“好,既然如此,那我也就说了,我希望你们德国的各所工业大学,开放一千个名额的留学生名额给我。并且,各家工业工厂至少要接受我们一万名的技术工人的去做实习,你们德国的工人必须要教导他们技术。当然,工人的花费,我们会自己承担。甚至,我们可以给予你们那些技师进行额外发放补贴,算是作为我们更工人的拜师费,你看如何?”王国瑞说道。(未完待续。)
红警1895 第975章 英德饮鸩止渴(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警1895最新章节!
王国瑞很快也都和这个德国方面的代表达成了协议,至于为什么德国人会那么快知道消息,这个其实一点也都不奇怪。作为在各国驻外公使馆,那其实也就是一个是一个情报中转地,这个公使馆是情报中转地,这个其实是和尚脑门的虱子——明摆着的!当然,这种公使馆兼职做情报据点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全世界各国也都明白,不过谁也都没有公开说。只要没有被抓住把柄,那大家也都这样做。
当然,公使馆不但是在所在国安排一些情报人员。甚至他们不同的公使馆之间也都在对方那里安插间谍,这种事情很多了。虽然同样在中国,可是德国人就不能够在英国人在中国的公使馆安插或者收买情报吗?哪怕只是一锤子买卖,那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德国人作为英国人最大的对手,他们的斗争从国内斗争到国外,甚至他们各自的驻外机构其实也多是在互相拆台,这种事情不少。
不过王国瑞其实也都没有打算拒绝这个德国人的想法,因为他也是打算平衡一下这个德国和英国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德国在造血方面确实不如英国,如果自己不用自己国内的市场适当的“割肉喂鹰”,那德国发展肯定会很慢。不过王国瑞知道,把市场换取一部分技术,这样其实也是自己在损失。等于是让自己国内的百姓承受德国人的剥削,可是这样又能够如何?要知道王国瑞国内工业企业还没有能够真正大规模的发展起来,如果不能够满足百姓的物资需求,那这样百姓肯定会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对于国内百姓也都不是好事。
而且过度的对国内企业的保护,那也不利于他们发展。如果自己彻底阻塞了国外的产品进来,这样这样会造成国内的企业生产都产品毫无压力,他们会形成一种毫无忧患意识的情况。一旦他们发现自己随便生产出来的商品百姓不论如何也都要购买,甚至还要花费无比高额的价格来购买,那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那几乎是垄断了。垄断,这样做虽然带来高额暴利,可是对于长远发展没有好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古人都说的很明白,尤其是作为政府方面更是不能够轻易让商人垄断。
对外开放,用一定数量的外国商品来冲击国内市场,这样既可以给王国瑞带来为数不少的关税,还有很多平日里面根本无法弄到的科技技术,甚至各种政治条件。而这样国内的那些企业也多会有危机感和压迫感,让他们更有动力的前进,而不是享受着政府的保护,然后随便生产一些“垃圾”百姓也都要无条件的消费。所以贸易保护是必要的,可是也不能够保护过度。当自己一方处于贸易强势的时候,那可以随便的开放,不用担心外国人来经济掠夺。
可是目前王国瑞处于贸易劣势,自然要想办法保护,可是保护的同时也都不能够太过于过分,这样反而会扼杀国内企业的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不用担心销售问题,那这样他们产品的质量肯定会偷工减料的。
“皇上,我们外交部门已经和那个德国和英国商讨好了,我们一起决定了双方的交易情况。甚至这个让他们可以好好的解决这些事情,英国人我们已经和他们签订了新通商条约,他们承认我们炎黄帝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包括移交香港,他们将会在未来一个月之内,安排各种武装人员和英国在总督府的人员撤离,然后举行交接仪式。并且各种技术他们也都会逐步转移过来,接下来也就是要让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专家来进行评定,是否是真正的技术了。”
“至于德国,他们也都把他们各种留学生安排好了。他们承诺我们派去的留学生和技工,可以学到德国最先进的生产工艺。这样他们肯定是可以好好的学习,这样他们这些留学生和技工回国之后,一定可以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业骨干。而我们国内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太落后了,各种职业学校都不足以能承担起最先进的技工的培训。比起这方面,我们在比起德国数百年的积累,那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李恩富说道。
王国瑞那些红警系统的工程师的教育水平实在是不敢令人恭维,那些红警系统的工程师其实教学水平很差很差,简直是不是能够用差来形容,那是很差。他们这些脑子都是一个个的“机械”,来来回回也就是那么照本宣科的读书念课文,然后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也都会反应非常迟钝,甚至他们很难准确判断这些学生问了什么为题。所以这个工程师的教育水平很差的,王国瑞根本不敢看,这些工程师的教育水平比起当年自己从小见过最差的老师还要差一百倍以上。
这些工程师完全是采用填鸭模式教导技工,而那些技工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学习的。没有合适的教师教导,这些技工能够学会多少东西,和学习效率如何,那可想而知了。而且,哪怕勉强达到了出师的标准,那他们对于如何教学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些红警工程师教导出来的技工,一个个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就好比古代的那些工匠,他们也许懂得制造产品,可是却不知道这里面的原理。古代人也许懂得炼铁炼钢,可他们懂得这里面的化学和物理学原理吗?他们不知道,所以这些红警工程师培养出来的技工,那叫一个烂,他们也许自己能操作,可是在培养徒弟方面却和那些红警工程师一个样子,培养经验几乎为零。
所以虽然这几年那些自然人的技工也都在进步,可是事实上他们的培养传承能力明显很差的。这个也是王国瑞不得不再次派出那些技工去德国留学的原因,因为如果他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对于以后技工传承没有任何帮助。到时候,王国瑞恐怕如果还要考那些红警工程师来培养技工,那还玩什么?与其这样,不如牺牲一部分市场,让自己的一万名工人去德国学习真正专业的技术工人学习,这样他们算是补足了他们那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短板,对于他们以后回来之后带徒弟有很大的帮助。
不如光靠那些红警工程师,根本无法搭建起来一个工业人才传承体系,这样对于中国没有好处的。
“这次,你们没有把那些市场全部给给他们吧?记住,想要市场,是要有条件的,而且也不是彻底无条件的,更不是永远可以占据这里的,你们要注意了!”王国瑞说道。
而李恩富马上再次说:“这次我签署的条约,我们每次市场开放只是为期三年,并且我们会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关税,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对于我们国内的产品过度的冲击。甚至我们还限制他们不能随便越境销售,不能随便在非规定的省份进行销售,这样我们可以保证垄断。当然,我认为他们也都不敢随便太过于盘剥我们的百姓,因为我们虽然对他们限制了销售区域,可是并没有限制我们国内商人的销售区域。如果他们敢太过于盘剥,那我们国内的企业会选择去抢地盘的。”
“不过按照我们的计划,这些外国人的产品,将会供给给那些中产阶级为主,因为他们虽然生产成本比我们的低,并且质量比我们的好。可是架不住关税很高,我们的关税很高,他们不得不定更高价格。当然,他们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所以杀头的买卖有人做,可是赔本的买卖没有人做。他们目前需要都是加强实力,所以他们不会亏本的。他们顶多也就是给那些中产阶级来进行消费,而我们目前只要抓住低端市场,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王国瑞点头说:“当然,对于我们目前来说,低端市场是必须要抓住的。别看低端市场利润率低,可是却绝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低端的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那空有高端的产品也都白搭。只有低端产品,满足了绝大部分百姓的需求,满足了绝大部分人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够维持这个产业链。就好比是金字塔,低端产品是地基,可是如果没有地基就去弄高端产品,高端产品也都无法维持的。这个世界上真正需要的最多的其实还是低端产品,只要我们牢牢地把普通百姓需要的低端产品抓住,那我们也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先维持不败,然后才能够想上进发。高端产品固然利润高,可是却如果没有低端撑起这个产业链,那也是白搭。”
不过,李恩富却主动说:“这次皇上你也够英明,居然让英德做出了这种饮鸩止渴的事情,那真是太好了。这次英德虽然知道他们这么做是在资敌,可是却不得不把这杯有毒的鸩酒喝下去。看来,皇上才是真正的高手啊!”(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