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友霸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色如命
刘楚想来想去,决定带众女出城。让她们留在城里太危险了。如果这次曹等人的目标不是自己,而是这几女。等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来攻击,恐怕她们已经凶多吉少了。还有,就算是自己在家,没有颜良、文丑突然碰巧来报告田丰地消息,自己恐怕也危险。如果出城去到流民营,相信目前没有人敢跑到流民营里去生事。
说走就走,刘楚留下四个机伶一点地士兵分别看守着两间院落,让秀儿和张宁坐进一驾马车,和颜良、文丑等人一起护送出城。
而管治十万流民的刘楚遭到袭击,很快就在洛阳城外内传播开了,对于敢谋杀一个好官、大善人,民间有不少平民请命皇上要下旨严查凶手,也有不少自问也是清官、好官的也在朝上向皇上提起,请皇上一定要将凶手缉拿归案,毕竟动静搞得太大了,搞得城里的居民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被袭击的是自己。
长社公主和益阳公主、万年公主、郡主等也第一时间找到刘楚,询问情况,但刘楚却叫她们暂时不要管,等过几天再说。
三天后,袁绍果然交给刘楚一百零三万两白银,刘楚的目的已达到,所以也没有必要再找袁家兄弟、曹等人的麻烦,至少暂时还不用再对他们怎样。有了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基金,刘楚就可以再大批的迁徒流民,可以在吴郡大力发展自己地势力了。
而刘楚不找他们的麻烦,却又被袁绍和曹俩人阴了一下。正在刘楚忙着组织第二批流民迁去吴郡的时候,刘楚接到圣旨,说城西某皇陵被盗,皇上震怒,因为皇陵墓留下二、三十具流民的尸体,是被墓的机关陷阱所杀地。怀疑是流民所掘,责令刘楚要在短时间内查出盗墓地流民,并将他们交到洛阳的衙门里去。
这让刘楚非常地头痛,先不说是不是流民做的,就算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十万流民中查出是谁干的。不过,有毒士贾诩和戏志才在,刘楚让他们到现场去查勘,最后发现那些死了的人并不是流民,因为绝大部份流民已经有记录在册,尸体只是穿着一般流民的服饰罢了,再有的发现就是这些尸体也并不是被墓的机关所杀,而是被杀死后再扔回去的,怀疑是因分脏的问题盗墓者自相残杀所致。
有了能证明不是流民所做的事,刘楚就可以将责任推御掉,自己可是管流民的,不是为朝庭办案捉盗星墓贼的,至于是谁掘的墓,刘楚可没有心思再去查问。
有了长社公主的帮忙说话,皇上刘宏终于收回成命,不用刘楚再调查是谁盗墓的了。改让城里的衙门去调查,不过刘楚知道,就凭城里的衙门想捉拿盗墓贼,简直是一个笑话,最后这些事情一定是不了了知的。
一段时间后,刘楚终于安排好一切事务,准备向吴郡进发了。在这之前,刘楚决定还是先进一趟皇宫,将一些事情对皇上解说一下,因为自己走了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而流民营还要有人管治,还要继续组织流民迁徒到吴郡去的。刘楚准备向皇上提议,正式任命戏志才的官职,让戏志才安心在洛阳为自己办事。
洛阳还有很多美女,还有待发掘,戏志才也受刘楚密令,调查一些在洛阳的绝色美女,查清楚那些历史有名的美女现在到底是在何处。来日自己回洛阳之时,就可以有清晰的目标,不用自己再花时间去打听了,特别是貂婵等女。
色友霸三国 第165章 再上朝
光和五年,也就是一八二年,这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大汉周边再一次出现了众多灾祸,有战祸有自然灾害,大汉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加的艰苦,病死的、饿死的人随处可见,中土大地一片愁云惨雾。
战祸加自然灾害是黄巾起义爆发的导火索,有其的必然性,百姓遭遇到变故,农民连生存都有问题的时候,朝庭也没能好好的做好救援工作,导致大汉子民对汉庭失去了信心,人心思变。
刘楚是事先知道了事件的发展,但却无力去改变。最多就只能解决在洛阳周围的流民生存危机,但全国这么大,这么多人,力所不及啊。
刘楚还清楚记得,东汉未年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瘟疫,分别是在一七一、一七三、一七九、一八二、一八五年连续爆发五次流行瘟疫,彻底将大汉子民的人数急剧减少,严重削弱了东汉王朝的国力,导致了以后的五胡之乱。而刘楚的方法,只是短暂的防御控制瘟情,对于一些已经染上疫病的病人是没有医治作用的,所以再出现疫病也不奇怪。不过,刘楚的防御方法已经大大的减少控制瘟疫的发生和受传染的人数,并没有再次出现大规模或者整村、整片地方的人死亡,最大的瘟情报告中也只不过是死了几百人而已。
此时,皇上刘宏的心情明显是有点儿不爽快,面无表情的坐在皇椅上。尽量使自己目含威严地扫视着殿中群臣。一张张的碟报放到了皇案上,刘宏头痛极了,战报(主要是西、北边陲的战报。优多喜少)、灾情禀报(包括该下雨地地方不下雨、不该下雨的地方却水灾,没灾的地方却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瘟病)、还有弹劾奏章等等,让皇上刘宏不胜其烦。
战报主要是异族的作乱,益州的蛮人、西凉的羌族、氐族等,西北方的匈奴人现在也逐渐恢复了元气,看到大汉灾害不断,适时借机派人来要求和亲,以试探大汉地国力;而北方的鲜卑、魔羯族等则蠢蠢欲动。随时会发兵入侵中原,东北辽东的乌桓族已经在作反,还好有公孙瓒在,已经基本将叛乱的异族乌桓压制住。
全国各地的灾情报告不计其数,刘宏看都没有心情看。而弹劾奏章的主要是弹劾朝中的不少官员谀附宦官,收受贿赂等事。其实早在正月地时候就出现了一起弹劾风波,由于很多为官贪残者都和刘宏他自己有着不清不楚地关系。结果贪污受贿者没事。倒让太尉许馘、司空张济等人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政绩良好的二十六人谀附宦官,收受贿赂,让好官、清官受冤入狱,蒙受冤屈。
这激起百姓诣阙诉冤,司空陈耽、议郎曹上疏(曹为人虽然阴霾,本身也不是什么的好东西,但有时候还是表现得相对公正的)劾奏许馘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灵帝闻奏,无奈责备了一下许馘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皇上却只是责备了一下举奏者就这样不了了之,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皇上这样包庇朝中犯事官员的做法非常的不满。议论纷纷。
现在的弹劾奏章也是弹劾官员谀附宦官。收受贿赂,这让刘宠非常地难办。如果不处理这些被弹劾的官员,就会再引起大汉百姓的更加不满,但处理了就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想让皇上刘宏放弃利益,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现在刘宏想到的就是拖字决,说一切待朝中派人核实后才能再作处理,避免再次出现让好官、清官受冤地情况发生。
对于战报,刘宏将有战功地边疆战将嘉奖一翻,该升官的就升官,该降职调人地就降职调人。对于灾情的报告,刘宏马上就想到了刘楚,什么地震、水灾、旱灾什么的地方,如果那些地方都有人能像刘楚这样,肯自己掏腰包出来救助那些受灾的百姓就好了,这样为自己省下了多少财力物力?而且刘楚是一个郎中,还可以帮他解决疫情的问题,这样的人才世上少有啊。前段时间刘楚的住处被袭击,本想要下令严查的,但刘楚这个事主好像也不关心捉拿闹事的人,也没有来上奏,既然事主也都不关心,自己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也就没有下旨。结果不过一天,就有人来上报城西的一座皇陵被盗,还杀死了寻陵的士兵,听说还有可能是刘楚所管治的流民所干的坏事。
当今皇上的祖宗坟墓被盗,刘宏龙颜大怒,差点就想将刘楚入狱,严惩他的管治不严了,可是又考虑到刘楚并不算是朝庭正式的官员,没有实权实职的,又是他自己主动出钱来救援这么多的流民,事情可能和刘楚没有关连,如果贸然将刘楚收押,恐怕会引起流民的大动乱。所以才下旨让刘楚去查个明白。
一查很快就弄清楚了,并不是流民所做的,不由庆幸,没有和刘楚闹别扭,现在天下各州的民心不稳,如果当时一时冲动,跟刘楚过不去,说不定京城洛阳的流民就会发生动乱,十万啊,到时还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将事情摆平。
皇上刘宏突然想到,现在还真的不能没有了刘楚,要是他不管治流民了,谁还能够将流民管治得像现在般服服帖帖的?现在说不定还能让刘楚帮忙想想办法,或者他有办法帮自己解决大汉各州郡因灾害产生的流民的生活,这些流民如果又向洛阳涌来,到时洛阳皇城就成了一座流民收容城,要自己拨用多少钱粮才可以解决这么多流民的生存问题?自认是一个商人的刘宏,非常的懂得算计,情况大大的不妙啊!刘宏吝啬的想着,最好就是刘楚再独力出资去救治那些受灾的百姓就最好了。
“报!御用医官刘楚求见!”
大雄宝殿外传声进来。
正在天方夜潭的想着的皇上刘宏,听得心里一喜,脸上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点笑容,呵呵,正想着刘楚,刘楚就来了,来得好!急忙说道:“快宣他进殿来!”
像上次一样,皇上背后的小门处的垂帘内,听到刘楚又来上朝,一双眼睛闪闪发着光的盯着殿堂,心里又是一阵的紧张,又可以见到他了……
刘楚是故意在这个时候来的,是看准了差不多散朝的时候上朝,免得像那些文武百官一样,被罚站一个上午。
走进大殿,刘楚扫视了一眼那些文武百官,他们的神态各异,不知道皇上和群臣在商讨着什么的大事。正在想着要不要对皇上下跪的时候。
刘宏面带喜色的道:“刘爱卿,你不必多礼了,不知道你的腿伤好了没有?”
他是记着刘楚上次上朝的时候,说过腿上受伤的,所以就故意的装作关心的问。
“谢皇上关心,小官的伤已经好了。”
刘楚对皇座上的刘宏作了一辑,见自己又不用对皇上下跪,心情也大好,对人下跪还真的不习惯。
一作辑间,刘楚在排列着的百官中看到了曹,他的脸色似乎是变了一下,有少少的谎张,可能是怕自己上朝来打小报告的吧。
刘宏一摆手道:“刘爱卿,你来得正好,现在收到报告,天下又多处地方出现了灾情,可能又产生了不少的流民。现在的国库空虚,不能够调拨得太多的钱粮去救援,如果那些流民又跑到了洛阳来,刘爱卿可得将他们好生安置一下。”
这小气的皇帝,开门见山的就让刘楚接管那些涌来洛阳的新流民,将责任又丢给了刘楚。
刘楚想不到皇上一上来就让自己收容更多的流民,心里一动,这不正是一个机会吗?如果能说得皇上让自己光明正大的迁到吴郡去,岂不是更好?刘楚原本是但心会被别人弹劾自己私结兵马,组建军队的,但看情况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几千流民兵的事情,如果自己到了吴郡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谁也管不着自己了。
心里转着念头,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情道:“禀告皇上,为皇上分优,下官是很乐意的,只是……只是这钱粮的问题……”
刘楚偷偷的看了一眼曹,见他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才道:“现在已经四月份了,下官的钱粮就只可以支撑到六月收粮的时候,如果再增加流民,恐怕这里就成问题了。”
“哦?还可以支撑到六月份?”
皇上皱皱眉头,又问:“那么刘爱卿还有什么的办法可解决流民之事?”
刘楚装出为难之色道:“这个……这个恐怕有点儿难度,不满皇上说,就算我可以将所有的流民都一起救援,但是只能支撑一段时间,只是一时的,但是几个月后、半年后、一年堪至几年后呢?得想一个真正能解决流民的办法啊!再说让这么多的流民留在洛阳也不行啊。”
“这……”
刘宏本来想说让刘楚想想办法的,但看到郡臣们个个呆若木鸡似的,便对殿中的大臣道:“还有你们,快点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能只让刘爱卿一个人想法子。”
群臣心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你拨款出来救援一下不就可以了?还有什么的办法可想?
等殿堂内的人一阵沉默,刘楚才道:“皇上,办法不是没有,不过有点儿难办罢了。”
“哦?刘爱卿快说。”
皇上听刘楚说有办法,大喜的问。
色友霸三国 第166章 夫人有请
刘楚见刘宏让自己说,便作出一副为民着想、为皇上分忧的表情道:“办法就是皇上下旨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这个地方要地广人稀,适合种植农作物,可以安置下十万乃至几十万上百万流民的地方。只有这样,让那些受灾地区、受疫地区、受战乱地区无法再生活下去的百姓有一个明确的投奔方向,不会再盲目的到处去投亲靠友,也不用他们都向洛阳涌来,而洛阳的流民都要迁到那个地方去。”
“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
皇上刘宏的心里不疑有它,心里甚是欣悦,如果刘楚的这个设想能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尽快将流浪到洛阳周边的流民迁走,最好是离洛阳越远越好,免得留下一个祸根在洛阳。至于迁到什么地方的流民,他们的生死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是的,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让流民都到那个地方去生活,而地广人稀,适合种植农作物,也就是说让他们都有了田地耕种。只要有田地种植庄稼,相信只要是勤快一点的农民都不至于再受饿,有地方让他们安家,也不会再到处去流浪了。”
刘楚稍稍的解释了一下。
刘宏果然是一个奸商,心里马上就盘算了起来,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让流民都迁离洛阳,这好是好,但如果是朝庭出资出力去搞,恐怕要花上不少的钱财。流民们一穷二白,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这可是干赔不赚的生意啊,不由犹豫起来。
犹豫间,刘宏将目光放到了群臣的身上,嘿嘿,这总不能只让朝庭出力。得让他们也帮忙帮忙,用商议的口气对殿内的众臣子道:“各位爱卿,刘楚提议的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你们说怎么样?这关系到国家安定繁荣的大事。关系到受苦受难百姓地民心问题,或者你们也给出一个更好解决流民的办法出来。”
众臣不是傻子,听口气就已经明白皇上已经同意刘楚的提议,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谁还会蠢得出来反对?谁敢出来反对就要给出一个能解决这么多流民的方法、方案。各人都说同意刘楚地方法,并没有异议。
“只是,设立这样的一个流民安置基地,可要用上不少的财粮。这如刘爱卿所说,的确是困难了点,现在国库的情况各位爱卿有什么的办法?”
刘宏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要让众大臣出钱。
机伶的大臣不用皇上再说,马上就有人出列来道:“回皇上,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微臣是鼎力支持地。至于这个基地有多大。可以安置多少流民,还请刘楚大人详细的说一下,微臣愿意揖出一个月的俸禄来支持。”
刘楚见有人问到流民安置基地有多大,马上接口道:“这个基地最少可以将洛阳的十万流民都迁走,还可以收留其他地方的流民,至于有多大等选好地方才能再定,要有足够大的地方才可以,一个镇或者一个郡。”
刘楚不能就说出要迁去吴郡,免得让有心人以为自己另有企图。
“好。至于地点,就不知道刘爱卿有没有想过在哪里?这殿中的爱卿都揖出一个月地俸禄来作为启动资金吧。希望可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皇上刘宏见有大臣出来做表率,满意地点了点头,虽然揖一个月的俸禄是太少了一点,但他们能自愿揖出来就算不错了。他们揖少一点。自己拨款也可以少给一点“现在听说西方、北方都不太稳定,中原的地区又多处发生瘟疫灾祸。都不太适宜安置流民。下官想,这地方最好是选择在远离战火的地方,让流民们可以安心的生活耕作,就南方吧。”
刘楚慢慢的将地点指向南方。
南方很大,刘宏下低头问刘楚道:“刘爱卿,你是否一早就想过要将流民迁到南方去?可否有合适的地方?”
“回皇上,下官原来只是想将流民慢慢疏散,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乡里去耕种过活的,可是又发生了这么多地疫情、灾情,他们都是刚逃难过来的,怕回到去又要逃难,所以疏散的工作没有一点用途,才会想到设立一个流民安置基地的。听不少远方来的商人所说,远在南方沿海地吴郡,是一个地广人稀地地方,而南方又气候适宜,土地听说又相对肥沃,正是一个合适安置流民的地方。”
刘楚左转右转才说出是在吴郡设立流民安置基地。
“吴郡?”
刘宏心里一鄂,呵呵,地确是较远的了。也好,迁到吴郡,这些流民也再不用自己烦心的了,就当是发放人犯到那些地方去吧,那个……那个蔡邕好像不是被自己弄到了吴郡去吗?这刘楚不真的太对自己的心了。
“有问题吗?如果真的要到吴郡去,可要请皇上另外派人去管治流民,刘楚毕竟不是正式官员,到了那儿去恐怕不能服众,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强豪可能会在从中作梗,那儿的土地虽多,却是有主之地,可能不肯让流民在那儿安居。”
刘楚见刘宏沉吟着,不知道他准不准,便提出并不是自己去,请皇上另外派出官员去管治,这样好打消他们的顾虑。
其实刘宏根本就没有想过刘楚是想着以后要在南方拥兵自立,发展自己的势力的。听到刘楚好像有点想放手不管流民的意思,心里一谎,如果刘楚不管,谁还肯出来做这个冤大头?急忙装出发怒的道:“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么叫有主之地?谁敢从中作梗,我就抄他的家。这样吧,我就下圣旨让你全权管治,作为钦差大臣去吴郡,谁敢不从,就杀他的头,抄他的家!”
“如此……相信应该就没有什么的问题了。”
刘楚心里暗喜,想不到意外又捞到了一个钦差大臣的名头,到了吴郡就更加好办事了。
众大臣可不想接手流民的这块热圩头,没有异议,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皇上马上下了圣旨公告天下,让无家可归的受灾地区的百姓,可以到吴郡去,投奔流民总管钦差大臣刘楚所设立的流民基地。再让刘楚将洛阳的流民事务处理好,择日奔赴吴郡,分批将洛阳的流民都迁到吴郡去。
事情办完,已经是下朝的时候了,时间刚刚好,刘楚独自出了皇宫,那些大臣则在午饭后还要再和皇上商议国事。
这次没有小太监来引刘楚再进皇宫里去了,也不用再进皇宫里去和万年公主幽会。因为万年公主会在益阳公主的府坻和刘楚幽会,每隔三几天,刘楚就会跑一趟益阳公主府,不过,刘楚和益阳公主的秘事暂时还不能让万年公主知道,这女太纯情了,和益阳公主母女一起办那事儿,怕她接受不了,但和郡主一起,万年公主倒没有什么,她也非常的喜欢群主寇瑜的那一对可爱的大白兔。
由于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迁徙流民到吴郡,刘楚的计划可就要变一变了,至少可以再大大的增多一起迁去吴郡的流民队伍,先将其中青壮的流民全部迁走,至于哪些老弱病残的,则可以在两年内慢慢迁走也可以。主要的是青壮一去到吴郡就可以投入去生产了。
想着是否先去找邹氏或者几位公主快活一翻再出城去安排工作的时候,一辆马车停到了刘楚的身边,接着听到有一把女声叫道:“刘楚大人,我家夫人有请。”
刘楚闻声看去,只见这马车是从后车厢开的马车门,车帘处探出一个娇俏的少女玉脸,对刘楚挥着手。
咦?夫人?是邹氏?刘楚并不认识眼前的美人儿,不过看着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刘楚情不自禁的就走近前去,笑嘿嘿的对她道:“小姐你好,你的夫人是谁?我可不认识你。”
“我、我、人家可不是什么的小姐,只是我家夫人的小婢,我家夫人只是让我请你,不让我说,你跟我去就知道了,嗯……刘大人,请您不要这样……”
侍女说着嗯了一声,缩进车厢内去。
刘楚看着自己的大手道:“呵呵,妹妹的小脸蛋可真滑,你的夫人我没有兴趣,要是妹妹请我倒还可以考虑考虑一下。”
原来刘楚这色狼见到美女总要调戏一下,特别是那些主动跟自己搭讪的美女。他摸了一把人家的俏脸,那侍女含羞的缩头回车厢内去了。
刘楚看到马车内就只有这俏侍女,并没有其她的人,心里一热,管他是谁,先调戏一下这俏侍女再说,一掀开车帘,就跳上了马车。
现在是中午时份,大街上来往的人群很多,就是马车也是车来车往的,刘楚所上的这俏侍女的马车很普通,至少外表和别人的差不多,不是豪华的那一种,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样的一辆马车。
俏侍女被刘楚摸了一把就坐回马车内,脸上像发烧似的,这刘大人可真的俊秀,他、他是说是自己请他就去吗?可惜自己没有这个资格请他,自己只是一个低贱的婢女罢了。
她想着间,刘楚已经上了马车,刘楚坐到了她的对面,眨着眼对她道:“妹妹叫什么名字?你夫人的不能说,自己的总可以说吧?”
“小女子叫柳亿。”
俏侍女不敢和刘楚那像能看穿自己内心的眼睛对视,说完就转头对车厢前的马车夫道:“可以了,走吧,去夫人那儿。”
而刘楚则在想着是那个夫人呢?邹氏?不会是袁绍或者那袁术的夫人吧
色友霸三国 第167章 谁的夫人?
马车启动,刘楚细细的看着眼前养眼的小侍女柳亿,她低着头脸红红如桃花般的脸容,让刘楚觉得她就像是一颗待摘的小樱桃,清清甜甜的,眉目分明,大眼灵动,显得特别的娇俏可人、如一朵小玫瑰般含苞欲放。
好一朵小鲜花也,刘楚的眼中不自觉的就流露出色色的眼光看着柳亿,呵呵,有意思,侍女俏丽可人,而这马车的主人竟然在跟自己玩神秘?只是不知道这侍女柳亿的夫人到底是谁,长得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