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夫人病好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莞迩
小卢氏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而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子,天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从小耳濡目染,由此也可以知道,她的父兄,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见卢氏的父母不肯低头,小卢氏的父亲表面上是没有说什么,但回过头就让人诱了卢氏的弟弟去赌坊。
卢氏的弟弟那时候不过十七岁,本就不是多有自制力的年纪,被人这样一引诱,再时不时的就有人拉了他一起去赌坊,会染上赌瘾,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若只是这样就罢了,小卢氏的父亲还让人与赌坊一起做了局,让卢氏的弟弟一夜之间就欠了赌坊上万两的银子,更让赌坊将人给扣了,还放出话来,要是不还银子,等到天黑就剁了卢氏弟弟的手送回去。
卢氏一家只不过是卢家的旁枝罢了,虽然还算是范阳卢氏子弟,但其实除了这个名头,已经很难再沾到嫡枝的什么光了,一万两银子,这绝对是卢氏一家砸锅卖铁都凑不出来的。
最开始时,卢氏的父母还心存侥幸,道是他们怎么也是卢家的人,那赌坊就在范阳的地界儿上,总得给卢家几分颜面,不至于真的就拿卢氏的弟弟动手,因而只是想办法筹钱,却没有想过去求小卢氏一家。
但天黑之时,赌坊却送来了属于小卢氏弟弟的一根手指。
卢氏的父母当时就又是惊怒又是伤心的,直接晕了过去。
等到醒来之后,他们要是还不知道,这根本就是小卢氏的父亲授意的,那他们就真是蠢人了。
卢氏的父母还能怎么办
他们虽然没想过要赖账,已经在积极的凑银子了,但要在短短时间之内凑够一万两,而且还是在卢家其他人见着他们一家得罪了小卢氏一家,许多人都不愿意借银子给他们的情况下,等他们把银子凑够了,只怕卢氏的弟弟命都要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再怎么觉得愧对了卢氏,卢氏的父亲还是只能写了一封信去往京城程家。
卢氏收到这样一封信,再看着信中父母虽然愧疚,却也只能劝她与程廉和离的话,当时就被气病了。
她已经是程家妇,就算她真的完全不管家中父母与弟弟,小卢氏一家也不可能真的将她怎么样了,可她又真的能坐视自己的弟弟被人算计,被人逼到去死吗
可是,让卢氏为此就主动提出与程廉和离,卢氏却也开不了这个口。
她当然不想和离。
对于女子来说,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和离了,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卢氏也并不是那种离了男人就活不了的性子。
可是
她还有孩子,她的孩子还不到五岁,要是她和离了,那她的孩子怎么办
孩子,永远是母亲最大的牵挂。
和离,就意味着要与孩子分别,而且以后孩子在小卢氏的手下,也必定不能过好了。
而不和离,她的亲弟弟,就要被小卢氏一家给生生折磨死,这个家就算是散了。
卢氏的心里是何种的挣扎,只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在挣扎了一晚之后,左右为难的卢氏,却是撑着病体选择了最决绝的那条路,在最后一次将程姣哄睡了让人抱走之后,等到深夜里,卢氏直接就在她和程廉的房间里悬梁了。
而在这样做之前,她还让人送了一封绝笔信给孙氏,在信中托了孙氏代为照顾程姣。
程廉醒来之后看到卢氏悬梁自尽,有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大概只有他自己才能够知道,但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卢氏对于程廉,到底也是存了恨意的。
否则,她也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自尽了。
说到这里,孙氏不由叹了一口气“唉,当初收到弟妹的那封信,我心里就觉得有些不大对劲,还特意往二房那边去了一趟,那时弟妹正在哄着姣姣睡觉,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弟妹那时的表情”
那样的慈爱与温柔,让孙氏只以为自己想左了,卢氏那般疼爱程姣,又如何舍得离她而去呢
“我那时也是不够警觉,只想着便是为了姣姣,弟妹也不会走了歪路才是,哪里能想到,弟妹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却是都不曾与任何人说过,不声不响的就”
孙氏说着说着,眼眶就泛了红。
第二日知道卢氏竟然自尽了,孙氏只怨自己为何没有警觉着些,为此还难过自责了许久。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卢氏的托付,孙氏也就格外的上心。
“将姣姣放到我身边,是我主动提出来的。”孙氏道。
知道了卢氏和程廉回卢家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知道了卢氏是为何而自尽的,孙氏自然有理由相信,小卢氏进门是不可避免的,她又哪里能相信,为了嫁给程廉而可以这般不择手段,甚至将卢氏生生逼死的小卢氏,将来进门之后又能善待程姣呢
最开始时,对于孙氏想要将程姣接到自己身边养着的提议,程廉是不同意的。
程廉怎么也没想到,卢氏竟然会选择自尽,但同时,他也是一位父亲,他既然还在,又怎么会愿意将自己的女儿交给别人,哪怕那个别人是他的嫂子。
可是,在孙氏的质问之下,程廉到底还是选择了同意。
孙氏说到这些,目光也有些泛冷“当年雁雁不慎落了水,还是弟妹救了雁雁一命,弟妹去了,我自然要代她照顾好姣姣”
当时程雁在程家的荷塘边上玩耍,那荷塘有些偏,身边侍候着的人又都不会水,若是等丫鬟婆子们找了人过来,只怕程雁都要没了性命了。
第284章 坦诚
要不是那时卢氏正好在那附近,并且及时相救,程雁能不能活下来,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在孙氏的心里,卢氏是确确实实的救了程雁一条命的。
所以,这些年来,孙氏也确实是做到了待程姣视如己出。
“弟妹之所以会选择自尽,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所以在小卢氏进门的时候,我压着她向着弟妹的牌位执了妾礼,可是”
可是,就算是这样,对卢氏而言,也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了。
当初孙氏将程姣接到身边来抚养,这件事是得了程廉的首肯的,程家所有人都是见证人,甚至程廉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过,程姣以后的一应大小事务,都由孙氏来操持。
所以,孙氏原本以为,这样一来小卢氏就不能将手伸到程姣这里来了,只要她好好的教导程姣,将来再替程姣寻一门好亲事,也就能完成卢氏当年的托付了。
可她没有想到的是,那小卢氏如今不仅想要插手程姣的婚事,而且还想这样将程姣推到火坑里去。
孙氏说到这里,恨声道“在程府里,我倒是能够护着姣姣,不至于让她着了小卢氏的道,但那小卢氏惯是个阴险狡诈的,就算在程府里没事,但姣姣总不能一直呆在程府里,百密尚且还有一疏,若是哪一日一个疏忽,叫那小卢氏得了逞,谁知道姣姣会怎么样”
程家确实是清贵之首,但如今的程家并未出一位阁臣,说起来也只是名声好听而已,要不然,小卢氏这个已经没落的世族之女,当初也不敢这样算计程廉了。
小卢氏尚且敢算计程廉,对程姣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只怕就更没有了顾忌。
所以,孙氏才想到了,替程姣寻一个让小卢氏不敢伸手出来的靠山。
说到这里,孙氏略带着歉意地看向周氏,极为诚恳地道“靖安伯夫人,请你相信,我之所以主动向你提出想要结这个儿女亲家,并不仅仅只是看中了靖安伯府后面的镇国公府,也是因为确实相中了贵府世子的人品”
卫家虽然是伯府,卫南也是伯府世子,但靖安伯府的没落是长了眼睛的人也都能看得到的,而程姣的父亲是知州,她更是程家的嫡女,从出身上来看,程姣与卫南倒也是配得上的。
孙氏之所以会注意到卫南,还是因为她的次子。
孙氏的嫡次子程许与卫南的年纪相当,而且两人还在同一间书院进学,孙氏从前时不时的就能从程许的口中听到他对卫南的称赞。
在程许的口中,卫南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所以读书习武都极为努力,在书院那么多的学生之中,他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开始时,没有小卢氏的这一出,孙氏并没有着急于程姣的婚事,自然不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再则,那时候卫芙还没有醒过来,靖安伯府与镇国公府的关系可是极为不好,靖安伯府又没落成那样,就算孙氏考虑程姣的婚事,也是定然不会往卫南的身上想的。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虽然不知为何,但如今镇国公夫人与靖安伯府的众人关系极为亲厚,可以预想的是,卫南将来定是可以得到镇国公府的提携的,如此一来,卫南将来的路必定会好走许多,靖安伯府的没落,也只会是一时之间的,并不会在往后的许多年里都成为常态。
最重要的是,有镇国公在那里镇着,程姣若是与卫南定下了亲事,小卢氏就算再怎么因为先前的毒计未能得逞而恼怒,也是决计不敢再轻易伸手的。
这些,就是孙氏所有的算计了。
孙氏朝着周氏施了一礼,道“我也知道,这般算计是我不对,但两家儿女本就合适,我也就难免的有了些私心,想让姣姣从此彻底摆脱她那个狠毒的继母,若是有得罪之处,还望靖安伯夫人原谅则个”
周氏却是侧身让开了孙氏的这一礼。
听完孙氏的解释,周氏心里其实已经不那么气了。
虽然孙氏的动机不纯,但她并没有将卫南当作一个工具,而是确实看中了卫南,只这一点,就足够让周氏消气了。
毕竟,周氏其实也并不反感孙氏为了程姣苦心谋划,她之前气的,只是孙氏明明是想要定下两个小儿女的婚事,却并没有将卫南放在眼里而已。
“那”不那么生气之后,周氏的语气也变得缓和了下来,“程夫人,其实你完全可以不将你的这些想法说出来的。”
她若是不说,他们这些人必定不会知道。
孙氏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一来,我不想将夫人你瞒在鼓里,二来嘛,若是我不来这一趟,夫人也能从镇国公夫人那里打听到程家的这些事,如此一来,这桩婚事到底能不能成,都还是两说。”
周氏想了想,倒也确是如此。
之前孙氏还没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在犹豫要不要给卫南定下这样一桩婚事了。
孙氏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当然也不会再有任何的隐瞒,又道“那时我就想着,小卢氏嫁进程家又本身就有着蹊跷,夫人与镇国公夫人关系亲厚,许是会托了镇国公夫人来打探此事”
这样一来,她赶在卫芙和姜珩来的时候登门,既可以将这件事情解释清楚,也可以见着卫芙和姜珩的面了。
孙氏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说得这般清楚分明,就是为了让周氏和卫芙看到她的坦诚。
她虽然确实心存算计,但她这样的算计来得明明白白的,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厌恶,反而还能让人看到她对程姣的担心与疼爱。
由此,也就可以看得出来,孙氏确实是极希望结这门亲事的。
将话说完,孙氏沉默下来,只看着周氏和卫芙。
周氏却是看向了卫芙。
卫芙笑了笑,道“大嫂,你只需要考虑南哥儿与程家三姑娘合不合适就行了。”
得了卫芙这句话,周氏的心头一松。
第285章 桃子
对于程家三姑娘,听了卫芙之前的评价之后,周氏自然是满意的,先前会犹豫,也是想着这程家三姑娘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的麻烦事,但若是卫芙愿意庇护一二,程姣的那些事也就算不得麻烦了。
因为没有了后顾之忧,周氏反倒能够更加客观的考虑起这桩婚事的本身。
沉吟了一会儿,她才在孙氏的期待之中开口道“程夫人,不瞒你说,小姑对府上三姑娘的评价可是不低,所以我对府上三姑娘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孙氏心头一松。
但她也能听得出来,周氏的话中还有转折之意,因而也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静静等着周氏接下来的话。
周氏继续道“不过,婚嫁之事虽然凭的是父母之命,但既然是结儿女亲家,孩子们自己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若是程夫人不介意的话,我想安排两个孩子见上一面,如果两个孩子自己没有意见,那么回头我就让人上程家提亲,这样,程夫人以为如何”
没能从周氏这里得到准确的答复,孙氏略有些失望。
但听到让卫南和程姣见面,她却又重新变得底气十足。
程姣是孙氏从那么点大养到现在的,更是她一手教导出来的,程姣如何,孙氏再清楚不过了,她相信,只要这靖安伯世子长了眼睛的,就一定不能看不到程姣的好。
所以,孙氏点头道“这也是应当的。”
两人于是就安排卫南和程姣见面一事商量了起来,最后商定了三日后两人带着孩子们去大相国寺上香,趁着这个机会让孩子们见上一面。
商议好了之后,孙氏起身,朝着周氏和卫芙轻轻鞠了一躬,“靖安伯夫人,镇国公夫人,如此,就多谢两位的谅解了。”
等到孙氏离开之后,周氏才看向卫芙“小姑,这件事,你如何看”
卫芙道“大嫂,我还是先前那句话,既然是两个小儿女之间的婚事,那你只需要考虑南哥儿和程家三姑娘是否合适就行了,至于其他的,你不用有后顾之忧。”
卫芙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这十五年来,三个孩子没少受周氏的照顾,在自己有能力,周氏又需要的时候,卫芙是不吝于将周氏等人护在身后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涉及到卫南的婚事时,卫芙才会这样包揽了下来。
并不是她多管闲事,也不是她手伸得太长了,她只是不想让周氏等人受到来自任何人的不好的影响而已。
周氏这才完全放松了下来,她感激地看着卫芙“小姑,多谢”
没容她说完,卫芙便道“大嫂,你我之间还用得着说什么谢,这些年来我过得糊里糊涂的,要不是你一直照应着三个孩子,他们还不知道是什么模样呢。”
听卫芙这般说,秦氏往她这边看了一眼。
卫芙犯了那魂离之症的事,整个卫家也只有秦氏一人知道而已,毕竟兹事体大,而且又涉及到那鬼神之事,若是知道的人多了,难保不会传到有心人的耳中,到那时才是真的要惹出乱子来。
也正因为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秦氏知道了之后,才会连周氏都没有提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