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小兵之霸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别说什么的安息帝国方面一看到什么时不对就干脆向大汉帝国投降反过来对付罗马帝国的问题。这个,其实只是安息帝国方面为了与罗马帝国结盟而假设出来的一种可能性,只是从理论上威胁罗马帝国罢了,真实情况,安息帝国怕也只是这么一说,不太可能向大汉帝国投降的。
现在可不是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到这个安息帝国一旦从内部崩溃。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巴基斯坦防线。到时候,不要说那些在巴基斯坦防线的安息帝国的军马,就是罗马帝国方面的两百万左右的大军的补给都会成问题。
安息帝国内部出现了匪军,就说明从后方到前线的粮食补给线已经不安全了。
这个事,尽管是发生在安息帝国,可是,也已经关乎到了罗马帝国的切身利益的事。
如此,罗马帝国方面派在安息帝国帝都泰西封的使者,很快就同意了安息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的一些请求。
两大帝国暂时决议,先按下向大汉帝国方面主动出击的事,悄悄从巴基斯坦方向调回大军,为安息帝国肃清在其帝国腹部地区的匈奴骑军再说。
要对付匈奴骑军,必须要抽调更多的骑军才行,如果单单是靠安息帝国方面,一下子肯定抽调不出太多的骑军的,如此,也就唯有和罗马帝国方面联,才有可能调来更多的骑军来消灭匈奴人。
两大帝国获得了共识之后,便各自派人前往巴基斯坦防线,秘密抽调骑军回来。
事实上,对于现在的两大帝国而言,他们如果坚守防线,依托他们所构建起来的工事死守,暂时不会有什么的问题的。在工事当镇守,也用不上骑军,除非他们打算主动出击。
他们更不知道,现在处于原贵霜帝国境内的汉军,其实根本也没有打算现在就出兵攻击他们。相反,汉军同样也是在防御。因为大汉现在正努力发展着印度地区的民生经济,在时没到之前,汉军是不会大举出兵攻击巴基斯坦防线的。
现在,他们两大帝国的盟军,在与大汉帝国的军马在对持,平时偶尔也会发生一些冲突,但是,近年来,都是一些小规模的试探,并没有真正的大打出。
这些,其实也是汉军主动时不时对两大帝国的盟军挑畔,才会有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之所以要如此,那就是汉军要摆出一种态势,一种强势的态度,尽可能向两大帝国的盟军展示汉军现在是一个超级强者的姿态。如此从心理上对两大帝国的盟军造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在根本上要让两大帝国方面不知不觉便将自己置于一种弱者的地位。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震慑住两大帝国的军马,让他们轻易不敢大举向印度地区发起进攻。
因为,虽然汉军看似摆出了强大的大军布置在巴基斯坦防线上,可实际上,现在也不过是两百来万的军马,其余的军马,实际上还分驻在印度各地配合地方官府对地方的统治。
如果不能震慑住两大帝国的大军,一旦让他们全线攻进贵霜帝国来,尽管汉军并不惧,可是,早前一直来对印度地区的发展,所有的努力可能就会被他们所破坏。哪怕最后将两大帝国的大军击败,但到时候,在印度地区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一切就得要再次重新再来。
大汉方面,可不想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去重复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工作。
所以,在两大帝国的大军面前,汉军不示弱,常常对他们发出一些挑畔,摆出咱们大汉帝国就是想跟你们一较高下的高姿态,让他们轻易不敢进攻。
但是要说到真正的大战,大汉帝国方面早已经有了计较,不会马上发起全面的进攻的。
如此,在这个时期,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方面,无论他们的军马是如何调动,其实都并不会影响他们巴基斯坦防线的安全问题。
只不过,这些两大帝国方面都不清楚,他们没能真正的洞释到大汉帝国方面的意图。
正因为如此,两大帝国方面很快就悄悄的抽调出约四、五十万的骑军。这些军马,快速向拉伊圣地方向集结。
事实上,巴基斯坦防线离拉伊圣地一带也并不算是太远。不过是、四千里远而已。其实就是间隔着一个后世阿富汗的西北部的高原山地而已。
所以,两大帝国从派人去秘密调动军马开始,约十多天的时间,他们的军马就基本已经到位了。毕竟,骑军可不比步军,他们如果不用考虑别的因素,只需要埋头赶路的话,不用几天,就可以行军数千里。
匈奴骑军,他们现在还逗留在拉伊圣地一带,并没有影响到安息帝国的别的地区。所以,别的地区全都是在安息帝国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此,他们的军马集结,其实是比较迅速的。
在这些时间当,沃洛吉斯五世在获知拉伊神庙所在的那座小城还在自己的军马的上之后,他马上又调了约十万的军马前往进驻拉伊小城。
如此,一来,要确保拉伊古城的安全。二来,他让这些军马,尽可能的将匈奴骑军的落脚点找出来,如此,待两大帝国的盟军骑军一到,马上就可以对匈奴骑军发起攻击,一举灭了那些流窜到帝国来的匈奴人。
或许,匈奴人上次一举灭了十多万的安息帝国的军马,让他们一下子获得了不少的补给补充,他们又屠灭了几个万人以上的安息帝国的部族之后,他们勉强也算是彻底的解决了他们的补给问题。所掠夺得到的钱粮,足够他们使用一段很长的时间,最少都可以维持他们大军、四个月的用度。
如此一来,阿甲王便找到了一个相对较为隐蔽的地方让军马休整。
他们处于拉伊古城西北方向两百里的一片密林的一个小湖旁。再往西方向,就是他们当初逃来的路,往北,就是那一片阿富汗的高原山地了。
他命令自己的军马,暂时不要再出去活动了,他现在,要先观察一段时间。
观察什么呢他是要看看,安息帝国方面被自己灭了他们十多万的军马之后会有什么的反应。
如果说,安息帝国方面,暂时不会调来大军攻伐他们的话,他们就留下来。如果调来更多的大军,多到他们现在的二、十万的匈奴骑军难以对抗的大军。那么他们马上就得要另做打算。起码,要避开安息帝国方面的大军,不能和安息帝国的大军硬碰硬。
反正,阿甲王现在就一句话,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只要能保存自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不过,阿甲王的关注,只是放在安息帝国帝都方面。他知道从安息帝国的帝都又派来了近十万的军马进驻拉伊古城。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什么的动静了。
他们匈奴人,在这些地区想要打探到一些重要的消息情报其实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现在,他们基本都是人人喊打的地步,他们的探子斥侯,很难深入到安息帝国的地区去打探情报。并且,在人种方面,外貌方面的特征,匈奴人和安息人实在是太容易分辩出来了。
如此,阿甲王并不知道,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正在偷偷的调动大军来围攻他们。
还有,就是阿甲王选择藏身的地点,太靠近北面的阿富汗高原山地地带了。他们认为,北面有那些山地作为屏障,东南方向有密林,西面则是他们早前的来路,一旦有什么事的话,他们随时都可以进可攻退可守。
却不知道,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的联军,却是直接从北面的方向扑来的。
这些地区,毕竟是安息帝国的领土,当真的要查探匈奴骑军的藏身地点,其实也不是太难的。
如果说,要准确的查探出他们准确的藏身地点,或者还有一点困难,但是,大致确定匈奴骑军的藏身地方,还是可以的。
沃洛吉斯五世调到拉伊古城来的那些人马,他们又联系了当地各处的一些安息人部落,通过多方打探,并且又采取了排除的办法。基本已经确实匈奴骑军的所在。
如此一来,那就好办得多了。
这个,就是这些匈奴人没能及时的一举攻下拉伊古城的后果。
要知道,在拉伊古城,其地处在大草原上,方圆数百里都是平原。
如果匈奴骑军占据了拉伊古城,不说有城池可让他们暂时防守,避免会遭受到突然的攻袭的事。而是说,在四周是平原的拉伊古城,不管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的联军派来了多少人马。起码,他们是不可能对匈奴骑军进行突然的攻袭的。
两大帝国的军马,只要一出现在平原上,他们远远就能获知。如果在一百里开外就获知了安息帝国派来了四、五十万的骑军来对付他们匈奴人。那么这个时候,匈奴人就有了更充分的时间撤离。
如此,天大地大,何处不可去
两大帝国的军马,想要围攻他们匈奴骑军,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二、十万的大军,向着一个方向突围,谁能阻挡提了他们
可惜,他们没能夺取处于平原上的拉伊古城,还自欺欺人的认为躲进密林当会更安全。
安息人对于自己的地方,自然是最为了解不过了。
他们采用排除的方法,基本可以确认,那些匈奴人是藏在哪一个地方。
尽管,匈奴人所藏身的这片密林,亦是一片相当开阔的密林。但是,安息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一想到,二、十万人的匈奴骑兵,如此多的人马,光是喝水都成问题。所以,他们必须得要藏在一个有着丰富水源的地区。而那片密林当,有一个小湖,这个只是要安息人都知道的。如此,确认匈奴骑军的准确藏身地,就不难猜了。
这天清晨。
在原始密林当,雾气太重,白茫茫的。
阿甲王还在军大帐当鼾睡。
早前洗掠了数个万人以上的安息人部落,掳掠到不少女人。
阿甲王昨晚一口气连御数女,喷发了数次,这些不同于他们匈奴女人的异族风情,让他情不自禁。
所以,弄得有点疲倦,天亮了,还醒不过来。
这个时候,在远处,已经有无数的军马悄悄的摸进了这一片密林。
当,大部份的人马,都是从北面的山地潜进来了。这些人马,早就到了,一直在北面的山地之内休整,直到两大帝国的联军确定了进攻的时间,他们才一大早就摸过来,借着森林雾气,避过了匈奴人的耳目。
事实上,如此多的军马,在摸近来的时候,惊飞了不少林鸟以及惊走了一些野兽。
可是,在林看不到。并且,这二、十万的匈奴骑军,外加上他们的骑马,俘获到的一些牛羊等等,他们的营地实在也太大了,他们的营地,几乎让他们将整个小湖都围了一圈。
这么大的一个营地,那么多人,又在看不到情况的情况之下,林有点什么的动静,他们也并不会在意。
甚至,他们都还以为是自己的匈奴哨兵在林弄出来的动静呢。
直到日上半空,森林的雾气才慢慢的消散,景物也清晰起来。未完待续。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九百七十八章 没能尽灭放虎归山
森林雾气散去,景物刹那清晰。八
当几乎围绕着森林湖泊扎营的匈奴骑军士兵纷纷从他们的兽皮帐篷当钻出来,伸着懒腰感受着新一天的美好,用力的呼吸着森林当的清新空气的时候。
许多人都几乎同时现了这森林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
因为往日清早,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起来之时的林鸟鸣,那种新一天到来的虫鸟活力的鸣响,会让整个森林都呈现出一种生动感。
可是,此刻,他们都感觉不到,在这个时候,整个森林都气乎有一种死一般的静寂,就似连风都已经停止了一般。
啪啪啪
军营外的密林深处,忽然又传来了一些树枝的折断声响,几只懒鸟似是现在才醒来一般,朴腾着从林飞出。
这些声响动静,倒是打破了这一刹的森森寂静。
可是,却让所有寻声望去的匈奴士兵都为之呼吸一促。
因为,那鸟儿飞出的地方,有枝叶折断的方向,此刻却呼啦一声,从林冒出了一个个人影来。
当,突的又窜出了一匹战马,马上却是一员浑身都包裹着衣甲,只露出脸部的一个军将,他的肩上,杠着一面旗帜。
这一面旗帜,彩带飘飘,红色的旗面上,绘画着一只似是凤凰的怪鸟。
喷火的怪鸟,是安息帝国人的图腾,所以,他们的军旗,就是凤旗。这个,与大汉帝国的军旗上绘龙是一样道理的。也好比他们匈奴人的战旗上是狼或鹰。
而这些情况,匈奴人也早已经清楚,在这一刹,他们马上就明白过来,那是安息帝国的军马。
“敌袭敌袭敌袭”
“安息军马来了”
瞬间,整个匈奴骑军的大营,出了一些尖锐的惊叫声。
“嘟嘟嘟”
进攻的号角声从密林当磅礴响起。
“杀啊”
猛然的喊杀之声,从整片森林当出,巨大的声浪,似要将整个森林都掀翻一般。
由此可见,安息帝国方面,居然有庞大的大军杀近到了匈奴骑军的营地来。如此多的人马,同一时间喊杀着从林冲出来,气势惊人,仿似真的能掀起一股气浪一般,让那原本平湖的湖面在此时也荡漾了起来,无风起浪。
“杀光这些该死的匈奴人”
“杀啊”
“强盗魔鬼受死吧”
原本安息方面的军马,就摸得比较近,离庞大的匈奴军营前不远了,这么一冲杀出来,就几乎可以杀到匈奴的军营。
他们无比的激愤,可能是早已经知道匈奴人的一些非人的恶行,所以,人人都憋着一股气,愤怒的杀出。
刹时,弓箭乱飞,如雨一般倾压向匈奴骑军的营地。
匈奴人完全没有一点防备,一时间被杀得措不及。
他们的军营,倒是有不少障碍物,一些木制的拒鹿角等等还是有的。毕竟这里是森林,随处都是用不完的木材。匈奴人就算是再懒散,但都为他们的营地弄出了一些比较完善的营栏及营外的障碍物。
那些被削尖的木棑及拒鹿角等,虽然是静止的摆放在营外,但是的确可以稍为阻挡一下骑军的冲锋。相信也不会有骑兵会在还没有破坏了那些障碍物之前,当真的会傻呼呼的一头撞上去,来一个自杀式冲击。
可是,现在的这些障碍物,对于冲杀过来的安息帝国方面及罗马帝国方面的军马来说,完全构不成威胁。
因为,在森林当,当真的要策骑冲锋的话,那只是一句笑话。所以,这最先从密林深处冲杀出来的军马,大多都是步军居多,又或者说,他们都将各自的战马留在林外或是林了。
如潮一般从林杀出的军马,瞬间就直接摧毁了匈奴营外的障碍物,倾刻便直接攻破了匈奴营地的围栏,直接冲杀进匈奴的大营当。
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派来攻袭的军马,足足有四十万以上之众。但是,这匈奴人的营地,几乎是围绕着整个小湖泊而扎营的,所以,这点人马,倒也不至于可以将整个匈奴营地都围起来攻击。
可是,几十万的人马一齐起攻击,其打击面也相当大了。只见近半个匈奴营地当,都已经被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突破进去,在营内起了攻杀。
惨叫频,整个匈奴营地一片混乱。
或者,在这一刻,这些匈奴人才能切身的感受到遭受到敌人的攻袭的时候的那种惊恐无助绝望感。
匈奴人就算是再凶残,但是他们现在没有一点准备,大多的匈奴人,他们甚至都还没有从他们的帐篷之起来。而已经起来钻出帐篷来的匈奴士兵,他们未必就兵器不离身。
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们的战马也不在他们的身边。
马背上的民族,如果在战斗的时候他们没有战马,那么他的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估计连平时的一半战斗力都挥不出来。
要知道,他们所擅长的,是骑射,而非赤空拳的与人斗勇斗狠。
他们的凶残悍勇,是建立在对比他们弱,对在没有准备之下。论正面的战斗,他们连以前一般的汉军都未必是对。
因此,或许也是因果报应的关系,不及前,屠杀安息士兵。现在,马上现世报,轮到了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在屠杀着他们匈奴人的士兵。
在兵力比他们多,又比他们更加的准备充分的情况之下。匈奴人此际就似是一群被宰的羔羊,在安息帝国的军马之前,完全没有太多的反抗能力。
他们满营的惊慌乱走,想要躲过到处都是安息帝士的扑杀。
有些警的匈奴士兵,倒是第一时间夺得战马,在营奔逃,冲向那些还没有敌兵杀到的地方,想要逃出大营去。
阿甲王早已经被惊醒了,披甲出帐,所看到的情况让他吐血。
整个匈奴大营都全乱了,到处都有着安息帝国的军马在冲杀。
每看到一个自己的匈奴士兵被杀,每听到一声惨叫,都似在阿甲王的心刺上一刀。
痛得让他浑身抖。
“不要”
他失声痛叫,这些匈奴士兵,已经是他们匈奴部族的希望了啊。现在,却被猪狗一样被屠杀着,一个个部族士兵,满脸绝望的奔突,但最终被呼啸而来的安息军马击杀,而他这个匈奴左贤王,却无力将自己的这些匈奴部族的种子救下来。
“大王快走我们被围了”
“该死的安息人,他们竟然从北方的高原山地里杀过来,再潜进这片密林,潜近了我们的营地。快走啊,再晚就来不及了。”
一些亲将已经将情况看了一个明白,赶紧率着一些匆忙集结起来的人马前来护住他们的大王。
“完了完了,我们的匈奴人”阿甲王打着哆嗦,脸色苍白。
“大王,快下令啊,让我们的人向东南方向逃,那个方向,似乎还没有安息帝国的军马杀出来。”
“哦”
阿甲王闻言倒也精神一振,赶紧强打精神,跳上了亲兵牵过来的战马,举目四望。
果不其然,前来攻袭自己匈奴大营的安息帝国的军马的确很多,但是暂时却还没能波及到自己这个这么大的军营。在湖泊的对面,也就是东南方向的匈奴军营,似乎还没有遭受到攻击,那些匈奴军马,正在飞快的集结。
还有希望
阿甲王倒也眼睛一亮,起码,在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这个大营并非是遭受到围攻,不至于让所有的匈奴士兵都葬身在这个小湖旁。
“走杀过去,跟我们东南方向的军马汇合,杀出一条血路”阿甲王似恢复了多少斗志,吼了一声道:“想让我们匈奴人灭族那是不可能的走”
汇聚在阿甲王身边的军马越来越多,总算是形成了一般力量。
已经身在马背上的匈奴人,似乎一下子就获得了无穷的力量。那些攻杀过来的安息帝国的军马,一时也难以阻挡得了这些匈奴军马。
阿甲王率着人马,一路绕着湖泊向东南方向赶去,一路也接应到了不少军营当的匈奴军马。
没多久,阿甲王率着身边的军马,与大营东南区的匈奴军马汇合。
他这时也不管有多少军马了,回看看大营别的地区,看了看已经被安息帝国的军马杀得一片狼藉的军营。他一声令让,让活着的匈奴骑兵,全都随他向东南方向突围逃离。
东南方向,离开这一带密林区之后,就是大平原了。其实就是他们不久前灭了安息帝国十多万人马的方向,离拉伊古城也比较近了。
选择这一个方向突围,对于匈奴骑军来说,的确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他们这个时候,不太可能从北面突围,因为那个方向,是安息帝马杀来的方向,并且,突围出去之后,就得要进入高原山地地区,那些地区,并不适合他们匈奴人生存及逃命。
而往西,便是往来路回去,进入大沙漠。进入没水没草的沙漠地带,那也是死路一条。何况,万一又与汉军遭遇,那就是自寻死路。
如此,就唯有往东南方向,进入安息帝国的腹部平原地带,这样,他们的骑兵才有用武之地。
当然,安息帝国方面,也早就提防着匈奴骑军会从这个方向突围。他们调来了拉伊古城的那十万军马,在东南方向的林埋伏着,另外,还有那数万的骑军在那一带的密林外等着。
也不知道这些西方的人头脑的确是比较简单还是怎么样。又或者是他们还真的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多元化。
在东南方向的密林埋伏的安息帝国的十万军马,他们居然不懂在林布置陷阱。
其实,这个时候,也根本不需要布置什么太过有建设性以及那些什么太隐蔽的陷阱,更不需要什么太大杀伤力的陷阱。他们就只需要轻轻松松的在山林间,利用山林间的藤蔓,尽可能的布置更多的绊马索,然后埋伏好弓箭,这定然就能轻轻松松的灭了这些匈奴骑兵。
如果是汉军的话,有着十万人,估计不仅可以飞快的布置一些绊马绳之类的,还能利用铁蒺藜,在林限制敌军人马的逃走方向,将他们逼进自军的埋伏圈当。
可惜,这些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居然就只懂傻呼呼的在一片稍为较为稀疏的林结阵埋伏。
这个选址倒也不错,因为匈奴骑军,肯定得要往那些林木较为稀疏的地方逃出来。
可他们却只是懂得结阵守住,勉强在林埋伏了一些弓箭之外,便再也没有什么动作了。
很快,阿甲王便率着败军狼狈的逃到了这支安息军马的埋伏之处。
的确,在突然遭受到了埋伏之后,阿甲王的这些匈奴败军也真的被打懵,损失了不少的军马。
但是,他们在狗急跳墙之后,不计死活的冲锋,甚至,有部份匈奴骑兵,绕到了一些更茂密的林,直接从那些林突了出去。
事实上,除阿甲王逃出来的匈奴军马,其实还有大半人马。
1...16591660166116621663...1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