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小兵之霸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一级烟枪王
韦苏提婆的贵霜帝国的残部军马所到之处,那些似有点惊慌的汉军望风而逃,似根本就不敢挡其锋。
当韦苏提婆亲率一路军马攻占了一座处于两个小山坡之间的军寨要塞之后,他便下令停止进攻,让大军守好这个军塞。
因为守好这个军塞之后,就可以很好的保护好军塞之外的那一大片河滩,可以很好的让后面的后续帝国盟军大军渡河过来,然后又可以轻易的从他们所在的军塞进入河防线之内。军塞之内,有一大片广阔的空间,也适合进入军塞之内的帝国盟军大军展开兵力。向有可能从远处调来,想要夺回河防的汉军起攻战。
帝国盟军的大军,以每五万五万人马的批次,不停的运送过河来。事实上,早前先过河来的军马,是骑军,所以,渡河的时候,在船上占了太大的空间。如果是步军,帝国盟军方面,一次可以强渡十万左右的人马过河。
以一个回来得要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来计算,一个大白天,准备渡过印度河来的帝国盟军的百万大军,就可以全都运送过来。
为了巩固他们这次渡河攻击初战所获得的战果。不仅只是韦苏提婆的军马出击,后面渡河过来的几个批次的帝国盟军的军马,也同样一渡河过来之后,马上就突进河防线之内,向四周挺进。
他们一般,都会向四周挺进数十里之后,然后于一处利于他们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扎营。如果,就形成了一个方圆数十上百里开阔的大军营。方面后面的大军渡河过来之后,就在他们四周的军马的营地之内安营扎寨。
毕竟,待他们的大军全数渡河过来之后,这一天都已经天黑了。他们也不敢轻易的以小量的军马太过孤军深入,以免遭到汉军的反扑。所以,他们都按计划,等大军全数渡河过来之后,第二天再一起开展行动。
他们的目的,就是直接出动大军,占据了一座汉军的大城。木尔坦城。
这里,由于早前的几个批次的帝国盟军一渡河过来就加入了进攻。并且,那个时候,那些被焚毁的汉军军营的烟火还没有完全熄灭,因此,他们也并没有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其实也只是匆匆的挥军而过而已,并没有人去过多关注那些已经被烧成了废墟的汉军军营。
而可笑的是,后面再渡河过来的帝国盟军的军马,他们知道这一次渡河攻击的大局已定,便没有马上加入了攻击的行动。他们而是留下来,清理战场,主要是要靠着这河边清理好一片地区让后面的大军扎营,以及,让后面跟着运送过来的军粮物资等有地方堆放。
百万大军渡河作战,他们的辎重自然是难以计数那么多。没有军粮运送过来,他们这百万大军吃什么没有粮,相信他们都有点心慌。
而清理打扫战场的帝国盟军的士兵,他们也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战场上有没有留下什么尸体的事。毕竟,谁都不太想和那些尸体打交道,没有尸体,他们觉得更好。何况,他们也并不是认为没有尸体,而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可能是前面渡河的军马,早就已经将那些战死的军士扔进了那些燃着大火的汉军军营当焚毁了。
他们觉得,那些战死的双方军士的身上,多少都还有点有价值的东西的。估计是早前渡河的那些帝士,顺将那些战死的士兵的身上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搜罗去了,而为免让别的军士获知他们从那些战死的军士的身上获得好处。他们就干脆顺带上那些战死的军士的尸体扔进火堆,来一个毁尸灭迹。
因为普遍的帝国盟军军士大多都是这种念头。所以,居然就如此被蒙了过去,直到他们把战场都打扫干净,到了下午时分,把那些汉军军营的火堆都扑灭清理之后,都没有一个帝国盟军的将士看出什么。至于被他们清理干净之后,那就更加不可能再看得出什么来了。
到了傍晚时分,整个战场才安静了下来。
对汉军主动进攻的第一战,他们大获胜利。这让帝国盟军全军都感到有点兴奋,士气大振。
这支百万大军,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军。当有约五十万人马是安息帝国的,还有二、十万人马是罗马帝国的军马。其余的,就是韦苏提婆的贵霜帝国的残兵,以及好些小帝国或独立部族势力的军马所构成。
现在全军已经渡河过来了,他们在获胜高兴之余,各军的统将都被召集起来,一起吃喝庆祝并商议跟着下来的进攻计划。
韦苏提婆作为这次向汉军进攻的先锋统将,得胜将军。又有着一个帝国大王的身份。在这刻倒比较受到一众统将的推崇。连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方面派来统军的大将,这次都给韦苏提婆面子,齐齐将他推到了主位,让他这个先立头功的前贵霜国王主持这一次攻击的事务。
韦苏提婆也不客气,直接在主位坐下,然后向众将敬酒。
酒过巡,他们自然开始议论接下来的行动。
韦苏提婆再就已经有了打算,何况,整体的作战计略,也一早就已经制定了下来。
现在,他认为,大军的行动必须要快。明天一早,大军就全军拨营出,直接杀向木尔坦城。
两百里的距离,骑军半天就可以杀到,步军得要两天才能赶到。
他建议,先抽调军的所有骑军,先一步杀到木尔坦城,主要是要牵制住木尔坦城的汉军。不能让木尔坦城的汉军出城逃走。
在韦苏提婆的心里,他认为,在自己现在的百万大军的攻击之下,汉军一时半刻没能调来更多的军马相抗,他必然可以轻易夺回木尔坦城。
有了这座大城作为基点,那么就可以马上派人回去,让两大帝国的大军按计划开展行动。让巴基斯坦防线的帝国盟军,全线出击,彻底牵制住印度河防线的汉军。如此,他就有会,率着进占了木尔坦城的大军,直插贵霜帝都,将属于他的帝都给夺回来。
夺回来之后,他宣布马上复国,号令天下。如此,必然能让汉军全线动摇。而昔日的贵霜帝国的子民,也必然闻风而动,重新归顺他这个帝国国王的统治之下。
然后韦苏提婆自然不会认为自己宣布贵霜帝国复国就能安枕无忧了。他得要防着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啊。他想着,自己复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将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的大军调走,以让他们去接应全线出击的帝国盟军的军马的借口,将两大帝国的军马调离贵霜帝都。他先利用自己及毕克特及其余的那些小帝国及部族的军马,为自己确保帝都的防卫安全,再利用帝国盟军方面送来的辎重物资,马上组建自己的帝国大军。
韦苏提婆知道,只有自己的上掌握着更多属于自己的力量,那么他才有可能真正的复国成功。两大帝国也不会在打败汉军之后,再对他动。
他可不想成为安息帝国或罗马帝国的傀儡皇帝,他想要的,是彻彻底底的复国。
一众帝国的统军大将,这个时候都没有想到韦苏提婆心里的那些打算。他们在意的是如何及早攻取木尔坦城。
所以,他们都一致同意了韦苏提婆的计划。未完待续。8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九百八十八章 杀近木尔坦城
一场虚假的胜利,让渡过印度河来的帝国盟军有点沾沾自喜。
原来这一场诸多漏洞的假战,到了现在,他们居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韦苏提婆已经派人与毕克特取得了联系,深信了毕克特的情报,认为这一带地区的汉军守军已经被他们的帝国盟军击溃。从这里一路向木尔坦城的路途,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阻碍。
木尔坦城,其实就在印度河的边上,不过,却并非是印度河的主干河道边,而是在印度河的一条支河的河边。实际上,木尔坦城离印度河主干道,还有两百来里。离他们帝国盟军的登岸处,还有百多里。
也就是说,帝国盟军所选取的渡河破击点,现在他们大军的驻扎地区,其实就是在印度河主干道及一支印度河支流的交汇处之间。
早前,帝国盟军方面之所以要这样选取这个登岸攻击点,就是看这里的河道交汇的角洲地带。他们认为,只要他们占据了这一片地域,那么就等于是他们可以处于一个面环水的天然保护区当,更适宜让他们站稳脚跟。他们一旦攻击得,那么就可以牢牢的扎根,不用担心宠大的汉军军团对他们这一支渡河登岸的大军进行围攻。
像现在这样,他们其实就只需要稍为关注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情况,在岸上阻击有可能从印度河支流的东面渡河杀来的汉军便可。余下的,就是东北面的木尔坦城的方向,只需要他们的帝国盟军大军,一直向北面进攻就可。
大计已定,一夜之后。韦苏提婆就有点迫不及待的统率着由全军抽调出来的共约二、十万的骑军开始出发。
他的心,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木尔坦,贵霜帝国,我又回来了
很快,韦苏提婆就率着骑军,在毕克特所派回来的一些先锋军的斥候的引领之下。大军如潮,直扑木尔坦城。
骑军和步军的行军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步骑军分开了之后。轻装上阵的骑军,很快就和后面的六、十万的步军拉开了距离,并且是越拉越远。
韦苏提婆不知道,不管是他们的骑军或是步军,此刻正一步一步的步向死亡。
木尔坦城,四周都是平原,并不太适合汉军设伏。尤其是如此多军马军马的情况之下,如果汉军也摆出大军在此等着帝国盟军,这就等于是跟帝国盟军大军正面决战了。
汉军现在,根本就没有必要和帝国盟军玩什么正面决战。能够更轻松,并且以最少的代价灭了他们的大军,自然得要采用更轻松的办法。
所以,汉军在获知帝国盟军的百万大军都渡过了印度河之后,并且早就知道帝国盟军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木尔坦城之后。马上就连夜调军开始设伏。
伏击地点,是木尔坦城西南面,平原的尽头的一带低矮的小坡丘陵地带。
沿着印度河东岸,并不全都是平整的河滩,帝国盟军渡河的那一片十数二十里长的河滩的上游,慢慢的就是一些河边的山地地带,那一片山地,虽然不高,也不算太过险要,但是如果有汉军镇守的话,帝国盟军想要从那些地区直接渡河还是有些麻烦的。而那一片山地地形,慢慢的向内深入,形成了一片和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
这一片丘陵地带,横向伸出,似是一道间隔区,将印度河角洲地带的平原从拦面是两段平原一般。
间是山地丘陵地带,虽然只是一片约十里左右的间隔带,但是,却就等于是有限制两块平原之间的交通的条件。
其,有几道山岭,分隔开,形成了有数条大道可供两个平原之间往来。这山岭间的通道,虽然很开阔,有些相隔数里开阔,可以随意策马往来。可是,却成了被隔开的两块平原之间的必经的一些通道。
汉军,就是在这些通道当分别设伏,为了一举灭了这支帝国盟军的百万大军,汉军足足出动了近两百万的军马。
不过,这当,还真的出现了一点麻烦。那就是汉军方面,还真的没有预料到帝国盟军居然步骑分开,其盟军的骑军,会先一步赶来。
为了打好这一场涉及到百万大军的歼灭战。汉军将早前暗暗调到木尔坦城来的军马几乎都调了出来。这个时候,木尔坦城其实就只有约十万的军马在守城。相对而言,木尔坦城就等于是一座空城。
帝国盟军的约十万骑军到达这一带山岭间的伏击圈时候。孙策、关羽、张飞等一众大将,一时还真的有点难以决择。如果他们马上发起伏袭,倒是可以灭了这支约十万人马的帝国盟军骑兵。可是,大军如果一发起攻击,那么肯定就会惊动到帝国盟军后面的步军大军。如此,那些帝国盟军的步军,估计肯定不会再傻呼呼的进入伏击圈,必然会给汉军歼灭他们的大军制造更多的麻烦。
但是,如果不伏击,那么这二、十万的帝国盟军骑军就会直接杀到木尔坦城下,会对木尔坦城形成极大的威胁。如果让这帝国盟军的骑军当真的攻破木尔坦城,那么汉军就算是灭了帝国盟军后面的六、十万的大军,恐怕也得不偿失。
但是,稍为一犹豫之后,一众汉军军将都没有发起攻击,放过了帝国盟军的骑军。任由这二、十万的帝国盟军骑军直接杀向木尔坦城。
其实,一细想之后,一众汉军大将就完全的放下心来。根本就不用担心帝国盟军的这些骑军。
为何呢好几个原因让汉军大将根本就不用担心。
一个,现在的木尔坦城,早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木尔坦城了。
整个木尔坦城,早已经新建了更高大坚实的城墙。并且也扩大了许多,原来木尔坦城,只是小城,只有人口二十万左右。可现在,木尔坦城的人口,早已经突破了百万大关。如此多人口的一座大城,还有着十万的军马在镇守,又岂能轻易的让帝国盟军攻破何况,汉军看到了,这支骑军,根本就没有携带攻城辎重。就凭骑兵,叫他们如何攻破城墙拿他们的战马去撞开城门吗
二个,木尔坦城处于平原当,这个城防的问题,汉军方面一早就开始布置了。
骑军想要攻击木尔坦城,城外围的布置,也足够他们喝一壶了。
其,就是城防,有着不少投石及低射弓弩,守城准备充分。哪怕兵力只有十万,也不是那些骑军可以轻易破城的。何况,城内人口百万,那些人口,大多都是毕克特的族人,这些族人,在大汉的统治之下,已经归心,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召集那些族人青壮帮忙守城。
再有,就是一众军将都有信心,觉得他们完全可以在那二、十万的帝国盟军骑军攻破木尔坦城之前,他们就能灭了那十万的步军,然后回军再灭了木尔坦城前的骑军。
如此,放过了对伏军一无所知的帝国盟军骑军。然后静待后面的帝国盟军步军大军。
不过,步军的行军速度的确有点缓慢,还远没有来到。但是,却又不够时间让汉军先灭了这些骑军。
这个时候,就得要考验汉军的忍耐性了。如果一个沉不住气,就会两头讨不了好。
且说韦苏提婆,他率着骑军大军,滚滚如潮的通过了这一带并不算险要的山坡地带。
他并不认为,汉军能够早就预料到他们帝国盟军会突然渡河攻击,所以,他根本就不会去考虑汉军现在是否布置了大军在此等着他们。他反而认为,现在,就得要趁汉军的军马还没有调动前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攻取木尔坦城。
也由于早前已经有了毕克特的军马的攻击,他认为毕克特的军马早已经为他的大军肃清了道路。这一路上,没有遇到汉军就是一个明证。
因此,他并没有再派人去认真搜索这一带有可能设有汉军伏军的地方。而是率军直接轰隆隆的冲了过去。
通过了之后,就还只有约五十里左右就等杀到木尔坦城了。
在接近木尔坦城约还有二十来里左右的时候,他令大军停下。
一路急奔两百来里,已经快到正午了,无论是军士还是战马,都已经有点疲态。所以,他特意在此离木尔坦城还有二十多里远的地方,在这不易被木尔坦城的汉军看到的地方停下,让军士及战马恢复精力再发起攻击。
他打算,让军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突然兵临木尔坦城下,以达到突然攻袭的效果。
这一带草地,还有着一些稀稀疏疏的树林,勉强也可以让骑兵大军在此藏身。
帝国盟军的军士,吃着干粮,让战马就地吃着草料。休整了一个时辰之后,已经是正午之后了。
正午之后,如果是在后世,其实就是所谓的午睡时间。当然,在这个古时代,并没有什么的午睡的。但是,人体的生物钟却是差不多相同的。
不管是古今,人类在正午用餐之后,都会有一小段时间的消食时段。在这一个时段当,人体比较放松,会有一种慵懒的睡态。
韦苏提婆并不太明白这些道理,但是,他却知道,人在午后,似乎的确有一段时间似乎有点提不起精神的时段。
所以,他认为,在这个时候对木尔坦城发起攻袭,可能真的可以达到攻其不备的效果。
大军如潮,刀枪如林。
十万的帝国盟军骑军,在冲锋起来,的确是气势冲天,有着一往无前能摧毁一切的气势。
没多久,他们的大军就冲近到了木尔坦城数里之外。
或者,正如韦苏提婆所料,木尔坦城的汉军守军,恐怕还真的有点准备不足。反正,远远的,他们看到了那似比他以前所待过的木尔坦城的城墙高大了许多的城墙上,那些汉军正在频繁的走动,锣鼓鸣警之声,正似杂乱无章的响着。
甚至,韦苏提婆等帝国盟军,也看到了那正在缓缓关闭的城门。
一切都显示,木尔坦城的汉军守军,似真的没有太多的防备。
在这个时刻,韦苏提婆也没有半点犹豫,一声令下,十万骑军马上加速冲锋,并且,大军在加速冲锋的时候,军马也开始拉开,他是打算是将木尔坦城给围起来的。
马蹄声,喊杀声,形成了一股声浪,从数里开外冲击着守城方的汉军耳朵。气势有点骇人。
前方一片坦途,直达城门。
冲锋在前的帝国盟军骑兵,两眼灼热,他们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的飞马杀近城门,破城而入,对城内所有的女人财富予取予夺的畅快。
可是,当帝国盟军的骑军,在冲进离城墙约还有两里左右的时候。
他们冲在前面的骑兵,就似是一道浪潮突遇一道鸿沟,轰隆的一声灌下去一般。
整排整排,整片的帝国盟军骑军,都连人带马,一下子陷落到那些陷马沟或是陷马坑当。
顿时,原本气势如虹的帝国盟军骑军,在他们的冲锋军阵之前,一片惊呼惨叫,人仰马翻。
那些率下陷马沟或陷马坑的帝国盟军骑兵,因为有战马垫着,掉下去之时,倒也未必就一定会被陷坑内的尖刺所杀。所以,发出惊慌的叫声。
可是,事出突然,后面紧紧跟着的骑兵,未必来得及一下子勒停战马,所以,也只能惊叫着一头撞到陷坑之内。如此,那些早先掉落去的帝国盟军骑兵就惨了。他们都还没有来得及从布满尖刺的陷坑当爬上来,便又被那些战马一撞,大多都很无辜的被撞落到那些尖刺上,一命乌呼。
这样的突发情况,几乎让韦苏提婆抓狂。
这特么的都还没有冲近城墙,自己的攻势就被压制住了。除了可以看得见的城墙上的汉军士兵之外,城前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见,而自己军便出现了伤亡。这似乎很不妙啊。
没有办法,大军的冲锋,就如此被硬生生的一下子顿住。未完待续。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九百八十九章 步军进入伏击区
汉军竟然早有准备真真的可恶
韦苏提婆看着被那些陷阱所阻挡住的军马有点恼怒。
这木尔坦城就在眼前了啊,触可及,可是,在这城前一片根本就没有汉军军马人影的空旷区域,居然就被这些藏在地下的陷阱给挡住了自己的大军。
一个人影都没有,就凭这样的一点小段,就让他的大军损失惨重,并且一时却又无可奈何。
他现在也不可能强行下令让军马再去趟那些不知道有多少陷阱的区域,要知道,现在离城墙还有一两里之遥呢。当真的驱赶军马冲过去,怕也不知道得要牺牲多少军马。
到了现在,韦苏提婆才有点明白什么叫做战争艺术。这不,就这么简单的一点布置,就能让他的军马防不胜防。
现在,也算是贵霜帝国的军马,也包括是帝国盟军的军马第一次对汉军所镇守的城池进行攻城。从来都没有攻击过汉军城池的韦苏提婆,他也才知道,原来战争可以这样打。
他此时也有点懊悔。特么的,早知道可以这么搞,自己早前与汉军的交战的时候,遭受到汉军的攻击时候,为什么不如汉军这么来搞呢居然让汉军势如破竹,一座一座贵霜帝国的城池就那么轻易的被汉军攻取,直至丢了整个贵霜帝国。
还有就是,韦苏提婆现在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有点傻。自己空拥有百多万的大军,居然就那么傻呼呼的在帝都城前摆出大阵。如果当时能想到,干脆让自己的百多万大军努力的在帝都城四周布置陷阱,如此起码都可以阻挡得一会汉军,能守得住一段时间,不致至让汉军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攻破了自己的帝都。
韦苏提婆在懊恼之们,还真的相当的后悔,可惜没有后悔药食啊。
呵呵,韦苏提婆还真的想当然了。
其实,这样的陷阱,是死物,那如此布置在地上,如果让人提前获知这些地区有陷阱的话,恐怕根本就难以发挥出作用。最多就像现在这般,在敌军不知道的情况之下,让其损失一点军马。
实际上,现在的帝国盟军,所遭受到的损失也并不大,完全在帝国盟军方面可以承受的程度之内。
当然,这个也是韦苏提婆的军马来得有点突然,镇守城内的汉军,一时还没有收到前方设伏的汉军的通报。没有想到前方设伏的汉军会特意放过这二、十万的帝国盟军骑军。所以,守城的汉军,没能来得及布置。
否则,有时间布置的话,守城的汉军,大可以在陷阱之内,在城墙前,将那些守城的床弩等推进来,对闯到陷阱前来的帝国盟军骑兵进行远程的杀伤。如此,才能对来犯的帝国盟军的骑兵进行极大的杀伤,让他们损失惨重。
但是,没有在陷阱区内布置军马协防,这样的陷阱,所能起到的作用还真的不会太大。
最多,也就只能阻挡住敌军的第一次进攻,稍为拖延一下敌军杀到城墙前的时间而已。
只要敌军回过神来,很快就能够找出破解这样静态陷阱的办法。
1...16641665166616671668...1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