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一级烟枪王
“哼”
韦苏提婆转过头去,强行的压下令自己的军马先解决毕克特的冲动。
呛
韦苏提婆抽出了自己佩戴的王者之剑。
右一举,高高的举了起来,然后两眼环视左右,沉声道:“各位忠诚于贵霜帝国,忠诚于本王的大月氏勇士们我们最后的时刻到了,还愿追随本王杀出一条血路的,便随本王冲锋。为了我们贵霜帝国,为了我们大月氏,冲啊”
“为了贵霜帝国”
“为了大月氏冲冲冲”
“杀啊”
韦苏提婆率先飞马冲了出去,后面的军将,毫不犹豫的就跟了上去。跟着,从军营当,轰的一声,冲出了数万的骑军,追随在韦苏提婆的战马之后,怒吼着冲刺。
一抹艳红的斜阳,投射在这一支军马的身上,显得通红通红的。
这是最后的一支以贵霜帝国名义向敌人起冲锋的军马。
在这一刻,他们呐喊出他们最后的悲歌,踏上了死亡之路。
单看他们,冲势如潮。
可是一抬头,一对比在正前面倾压过来的汉军大军,他们这数万的骑军,却显得微不足道。
毕克特等人,在后面望着韦苏提婆这支人马,不禁也有点侧目。
谁的心里都明白,他们这是在送死,却在这一刻,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点悲壮。
贵霜落幕,大月氏落幕未完待续。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九百九十五章 惊人的消息
冲锋的韦苏提婆等数万贵霜帝国最后的军马,无论他们此刻有着多么悲壮的情怀。军马冲锋的时候,如何的气势如虹,人浪如潮。
但是,他们依然只有悲壮。
在百万汉军大军的军阵之前,贵霜帝国的这最后的军马的洪流,相对来说,却成了一道小溪流,不足以对一片大海形成冲击。
汉军面对韦苏提婆的贵霜军马,显得相当的冷静,先是弓箭覆盖,长枪军阵突进,后面的弓箭兵继续射杀。然后各兵种冲杀,骑军再冲。
在血红的残阳之下,鲜血显得更加的艳红,触目惊心。
孙策亲自斩下了韦苏提婆的人头,喻示着这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斗的终结。
这数万最后的贵霜帝国的军马,却在这最后时刻展露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面对汉军凌厉到他们根本没法反击,明知道是死,也齐齐向汉军起了决死的冲锋。
他们大多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直到最后,居然没有一个贵霜士兵投降。
大大数万的贵霜军马,几乎无一生还。
或许,也是出于对于敢死敢拼的贵霜帝士的一种尊重,对死者的尊重。望着倒在血泊的遍野贵霜帝国士兵的尸。已经大获全胜的汉军并没有欢呼胜利。
又或者,对于汉军而言,这样的胜利有过太多,已经不值得将士们大惊小怪了。
关羽提议,还是厚葬韦苏提婆,让韦苏提婆这个曾经的贵霜帝国的皇帝,能够有一种较为体面的方式终结此生。
毕克特与一众小帝国的军将,此时也是难以形容此际的心情。
他们,或在为韦苏提婆等这数万贵霜帝国的残部上演这最后的悲歌而动容。
可是,他们应该更是在为汉军的强大而感到颤粟。
他们,在韦苏提婆这个贵霜帝国国王率军冲锋的时候。在他们的心里,恐怕已经在脑海里不停的幻想着韦苏提婆的军马,是如何冲上去跟汉军交战,想象过这些贵霜帝国的军马,如何在决死的绝境之下,万众一心,如何的英勇,如何的勇猛,如何的一鼓作气杀进汉军阵,又如何上演大杀四方的好戏。
起码,他们的心底里,其实都有点期待。哪怕是毕克特这个早就已经归顺了大汉,多少都已经视自己为大汉帝国的人的家伙,他的心里,其实也有点期待。他也很希望可以看到,这支贵霜帝国的最后的军马,可以给汉军制造一点麻烦。让他看到,自己大月氏部族的勇士,在决死战斗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的弱,也一样可能在临死前拉上一些汉军垫背算是死得其所,牺牲得有所值。
至少,这样也可以证明,自己的大月氏部族,并不弱于汉军多少。他们的大月氏部族,之所以现在被大汉帝国占了自己的国度,迫得他也不得不归顺大汉帝国,成为大汉之臣。是因为汉军的军马太多,兵力已经远远的出了他们帝国所能承受应对的极限。所以,他们才会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假如说,如果有着同等的兵力的情况之下,并且,将士上下一心,应该也一定能够与汉军打得不相上下。
如果经过这一次韦苏提婆率这最后的军马向汉军起冲锋,能够给予汉军一定的重创的话。那么在毕克特的心里,就会埋下一颗种子,认为自己大月氏并不逊于大汉,如果将来有会,能让他的部族展壮大,那么,他就肯定会寻摆脱大汉帝国的控制,让贵霜帝国在他的上复国。
可是,现实是那么的残酷。
没有想到,大月氏部族的军马,抱着一颗必死的心态,抱着一种与汉军同归于改的心态起了攻击。却最终真的更像是拿鸡蛋去硬石头,鸡飞蛋打。而石头却一点事儿都没有。
是的,毕克特等人看得很清楚。
大大数万的贵霜帝国残军,他们还没有冲近到汉军的阵前,他们就大片片的被射杀。待杀到汉军的阵前时,这数万的军马似乎都已经不成军了,稀稀落落的,却又被挺击的汉军的长枪兵刺杀在阵前。
接下来,是毕克特也都没有见过的那种汉军的制式陌刀兵,这些重甲步兵,正面面对骑兵的冲锋,居然能硬生生的抵住骑军的冲势。然后看着那一片的刀光,似是起刀落,就能一排一排的将贵霜帝国的士兵砍成两段。
而在这个过程当,汉军阵的弓箭兵,居然也不会停止放箭,他们的箭矢,全都越过正在短兵相接的那些人群,然后射落在那些在后面向前冲锋的骑军阵,对这些贵霜帝国的骑兵,形成了极大的杀伤。
可以说,在短短的战斗过程当,贵霜帝国的军马,基本上就没能有效的能整体的保持着一种骑军的紧密冲锋阵冲杀到汉军的大军阵面前。
如此,稀稀落落的贵霜士兵,他们杀近到了汉军的大军阵前,那就真的等于是上前去送菜。
让毕克特等所有人都打心底里感到寒冷。这哪里是两军交战这分明是一面倒的屠杀啊。
他们不管是毕克特也好,还是那些一般的小帝国的统军将领也好。他们一生,大多数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无数战争。因为没有战场上的战功的积累,他们也不可能成为自己帝国的军马统将。
可是,他们还真的从来都没有见过原来战争可以这样打的。
这样的战争,这样的战斗,落在他们的眼内,就是让他们感到惊恐绝望的一种战争艺术。
这强大到都没边了。
在这刻,毕克特心里的那点小九九,还真的完全消散了。再也生不出不臣之心。
他甚至有点后悔,后悔自己方才为何不率军从后掩杀韦苏提婆的人马。因为他没有下令掩杀,的确是抱有私心,的确是想让韦苏提婆去检验一下自己的大月氏部族的军马与汉军的差距在哪里。
现在见到了,汉军以一种艺术性的战争方式,以一种铁血一般的残酷,用血淋淋的场面,告诉他们,这就是与汉军为敌的下场。
那些没有追随韦苏提婆向汉军起攻击的小帝国的一众统将。他们此时在惊粟之余,又有点庆幸。因为,如果他们也向汉军起攻击的话,那么,他们现在就已经和那些贵霜帝国的军马一样,已经倒在血泊当,倒在尸堆当,成了孤魂野鬼。
当有如高山一般的数员汉军大将威风凛凛和站在毕克特等人的面前时候。那种让人感到窒息一般的压迫感,让他们打心底里感到惊惧。
这些大将,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如果是非战时,他们的气息内敛,那倒没有什么。可现在,刚刚经过了一场撕杀,那怕是一场很轻松的撕杀,但是,这种不经意间散出来的杀气,还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直视的。
毕竟,无论是孙策还是关羽、张飞,他们都是当世最强的级武将之一。任何一人,都可以威慑百万大军。
何况,有些东西,或者还真的是天生的。他们个个都器宇轩昂,身高壮健。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他们已经是军战神,不说后世,就是在这当世,他们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孙策等与毕克特见过面,自然是认得,都还没有开口问他这些帝国盟军的军将是怎么会事。他们就全都双腿一软,黑压压的跪满了一大片军营。
当有点忐忑的毕克特,以一种面朝神阺的心态,战战兢兢的对一众汉军大将说明了情况之后。
孙策、关羽、张飞等人都大喜。
因为,这些主动向汉军投降的帝国盟军的军将及军马,将来或者会有大用场。
因为,本来大汉帝国与西方帝国就语言不通。将来,汉军大军西进,对于治理西方一众帝国地区,会因为语言上的不便而出现许多的麻烦。
现在好了,这里应该还有十来万的人马。现在,可以先着重的培养这部份人。再利用这部份人,治理早前所俘的那四、五十万的帝国盟军士兵。
如此,也就等于是汉军一下子多了六、十万的人可用。他们,以后都是最好的向导及翻译。
按现在的形势来看,汉军西进,收拾残局的日子应该不远了。相信将这数十万人马都培养起来的话,也就差不多了。
早前所俘的那些帝国盟军军马。几员汉军大将已经碰头商议过了,暂时不送去做劳役。先将他们看押起来,禀报戏志才,让戏志才派人来先强迫性的教会这些人说汉语。
孙策、关羽等一众汉军大将,也并不担心这十来万帝国盟军的降军会对自己的汉军形成威协。为了安这些帝国盟军军将之心,干脆连他们的武器都没有收缴。
就先让他们在这个韦苏提婆的大军营当安扎下来,等待后续的命令。
当然了,这些统军的将领,以及他们军的一般的百人以上的队将等等,都被召集了出来,一起带进木尔坦城。另外,在这军营的四周,也分别驻扎了一些汉军,主要是为了监控着这些军马,不让他们出什么的乱子。
进城之后,一众汉军大将设宴招待这些降将,完全没有要拿他们问罪的迹象,这倒让他们有点受宠若惊。
之后,就好办了,无论汉军方面,有什么的要求,他们都不敢有半点疑议。一时间,这些主动投降的帝国盟军的军将,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嗯,也不到他们不学,因为,他们如果不认真学习,到时候检查出他们没学懂,那么汉军就不会再对他们那么客气了。
当然,这些是后话。
帝国盟军方面,一众高层的军将,正在等着韦苏提婆的好消息。
事实上,他们已经很高兴了。
因为,他们的行动一开展,马上就不停的收到了捷报。一切都进展顺利。
不管他们是否已经将韦苏提婆及那百万大军看作是试探汉军实力的弃子,但是,如果这支大军能够在攻击汉军的过程当,能够取得胜利,那么就是一件值得他们高兴的事。
可是,这天,他们早上才收到大军进展顺利,已经全军启程,开赴木尔坦城,相信一天之内,就可以夺下木尔坦城,然后为帝国盟军方面,打下一大片可让帝国盟军作为踏脚板向汉军起进攻的一个安全前线基地。
毕竟,木尔坦城处于印度河及其支流之间,两条河流交汇的这一片角洲地带,有着河流的天然保护。夺取了这块地盘,以后就更有利于他们帝国盟军的进退攻守了。
何况,木尔坦城离原贵霜帝国的帝都很近了。他们帝国盟军随时都可以从木尔坦城调集大军向其起攻击。只要击破夺取了贵霜帝国的政治化心,那么就肯定可以动摇到汉军的全军。
但是,他们的美梦破灭得很快。到了傍晚时分。
他们在那渡河点所留下来的镇守河滩的人马,仓惶的逃了回来。
通过这些逃回来的军马口获知,汉军居然突然出动了大军对他们的军马进行了伏击。现在,他们的十万帝国盟军的军马,已经全军覆没。另外,已经先一步杀去木尔坦城的韦苏提婆,生死不明。
这些消息,还真的直接将帝国盟军方面给震慑住了。
他们真的有点不敢相信。
他们虽然已经想象过,这些渡河作战的帝国盟军,可能会遭受到种种的困难,可能会不停的遭受到汉军的攻击。但是,他们怎么说,也有百万大军。而据他们的推测,汉军似乎不太可能有太多兵力集结在木尔坦地区。那么,以他们的这百万大军,多少都可以和汉军周旋一段时间啊。
最起码,这百万大军在木尔坦城一带活动,牵制吸引汉军,让汉军被动的进行兵马调动。如果,多少都可以让他们的探子通过汉军从印渡河防线的军马调动的情况,推敲出汉军在印度河防线各处的兵力布置。
但现在,汉军似乎都没有什么的动静,却突然在木尔坦城冒出了那么多的大军。就似这些汉军早就在那里等着他们似的,让他们的百万大军这才渡河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已经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还真的太过惊人了。未完待续。8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九百九十六章 进退两难的罗马帝国
如果说,早前的韦苏提婆不愿意接受自己失败的事实,那么现在帝国盟军方面,他们就真的不敢相信他们的百万渡河大军如此快覆灭的事实。
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他们计划了两个来月时间的一些大行动,居然不到天的时间,就传回来他们那百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有什么要比这个消息更让人震惊的
他们的百万大军,哪怕就是一百万头任人宰割的猪,这也不是在两天之内就可以割完吧
他们无论怎么想象,也都难以想象得到汉军是如何做得到的。
不敢相信的一众帝国盟军的军将,都跑到了印度河的渡河地区去观察。他们发现,河对岸现在的确已经完全被汉军重新控制住了。
在河对岸,已经再也看不到他们帝国盟军方面的哪怕一个士兵。
就这么完了浪花似乎都没有溅起一朵来啊。
在确实他们派过河去的百万大军的确是完了。他们于是在震惊之后,便是恐惧。
这个时候,他们大多都有点庆幸,庆幸他们并没有真的全线出击,要不然,怕都不知道自己的帝国盟军会损失多少的军马啊。
这些汉军还真的太过邪乎了。
他们急忙飞马禀报安息帝国帝都泰西封,向他们的皇帝报告。
获知了前线噩报的沃洛吉斯五世,他直接惊呆在皇座上,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他们计划良久,自认计划周详的进攻计划,竟然败得如此之快,直接胎死腹。
尽然,这次的军事行动,对于安息帝国而言,只是损失了近五十万的大军,这点损失,对于安息帝国现在的总兵力而言,的确是还能够完全承受的。
可是,这就算是能够承受,但心里也不好受啊。
想想,在近数个月来,安息帝国先是受到了那些该死凶残的匈奴人的侵犯攻袭。已经让他损失了十数二十万的人马,如今再加上这完完整整一次过损失的五十万人马,这就是十万人马了。近百万人马啊。
早前就算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要将那五十万人马当作弃子来使用的。可是,这弃子却还没有完成他们的使命啊。
早知道,将这百万大军调回安息帝国内部对那些流窜作恶各地的北匈奴人进行围剿,恐怕都有可能起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这世上没有早知。
事实上,这个事儿,也已经不是他这个安息帝国的皇帝一人说了算。这次的军事行动,派出百万大军向汉军发起进攻,罗马帝国方面能同意,但假如说,要调动那百万大军为安息帝国肃清境内的流窜匈奴人,罗马帝国肯定不会同意。
这个,也是安息帝国皇帝无可奈何的事。
现在,更让沃洛吉斯五世有如吞了一只苍蝇一般难受的是。这百万大军损失就损失了,他却也不能公然的对罗马帝国方面多说什么。因为,这样的结果,早前大家都已经预料到了。
议事殿堂上。
罗马帝国的族弟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他现在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因为这次他的罗马帝国也直接损失了二、十万的人马。
并且,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他罗马帝国方面极力推行的。
现在败了,他也不知道要如何收拾败局,更不知道要如何向罗马帝国方面交待。
特别是现在,帝国盟军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他也不可能再进言,坚持要再向汉军发起进攻了。
可以说,这次的惨败,直接打消了他要求主动向汉军发起进攻的念头。这样的汉军,他想想都觉得有点害怕,这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才可以消灭百万大军如吃饭喝水一般的容易
可是,不再向汉军发起进攻,那么他们罗马帝国方面就得要面临着一个让他们进退两难的局面。
那就是继续留下大军在安息帝国为安息帝国镇守巴基斯坦防线呢还是准备撤军呢
留在安息帝国镇守巴基斯坦防线,这绝非长久之计。这可是一件在不停的并且快速的消耗着国力的事,长久下去,自己的帝国就会不堪负重,会直接导至国力消退,不利于罗马帝国的长久发展。
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留在安息帝国这么久了,对于安息帝国现在的现状他也很了解。他现在已经有点为自己的罗马帝国担忧。
因为,如果当真的要罗马帝国如安息帝国这样,倾尽全力来提防汉军的进攻的话,那么他也可以想象得到,今时今日的安息帝国,极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罗马帝国。
当安息帝国已经不能再承担起供养他们安息帝国自己的两、百万的大军之时,也就更不可能再为罗马帝国的大军提供粮草上的补给。到时候,如果还想维持现在对汉军相持的局面,那么罗马帝国方面,也就得开始不停的向安息帝国输送粮食。到时候,可能不仅只是补给给自己的罗马帝国的大军使用,恐怕也得要支援一下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用度。否则,安息帝国方面的大军,因为粮食缺乏的问题而导致崩溃的话,他们罗马帝国的军马,也必然不会好过。
到进候,整个巴基斯坦防线就形同虚设,已经没有再镇守下去的意义。
此时,最为明智之举,就是马上从安息帝国撤军,放弃巴基斯坦防线。
可是,谈放弃巴基斯坦防线又谈何容易
现在见识到了汉军的犀利,他们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的确是等于是栓在一根绳子上的昨蜢,唇寒齿寒。
巴基斯坦防线一旦崩溃,那么谁都不敢说汉军的大军会否马上向安息帝国进军。而没有了他们罗马帝国大军的支援,安息帝国恐怕也根本就抵挡不了汉军的进攻。估计,整个安息帝国很快就会如贵霜帝国这般,会很快就被汉军所灭,被汉军占据安息帝国全境。
到时候,汉军的兵锋,就直指罗马帝国。
当然,罗马帝国领土广阔,汉军的兵锋不会直接威肋到他们的罗马帝都。但是,一旦让汉军夺取了安息帝国,那么罗马帝国的东北部领土,估计也会很快就落入大汉帝国之。到时候,整个罗马帝国就会被大汉帝国步步蚕食,直到兵临罗马帝都。
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并不认为,到时候只有自己罗马帝国一个帝国能够与强大的大汉帝国为敌。到时候罗马帝国必国破家亡无疑。
另外,还有一点。
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认为自己的罗马帝国在这个时候就不顾安息帝国及一众小帝国的盟友而撤军并不太妥。因为,他现在真的有点担心,万一当初安息帝国跟自己罗马帝国谈判时的一时意气之言会成为现实。那是安息帝国说过,万一他们安息帝国面临汉军的强大攻势,他们难以抵敌的话,或会向大汉帝国投降。
如果安息帝国当真的向大汉帝国投降,那么他罗马帝国恐怕也陷于一个更加不利的局面。
所以说,现在罗马帝国方面,进退两难。眼下,也都不知道要如何应付接下来的局面了。
不过,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现在自然不会和罗马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表露内心的想法,只是脸色有点难看而已。
“大王,此次之失利,并非我们计划的问题。而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汉军会如此之强悍。所以,不必介怀。何况,我们这次的进攻,也并非不是毫无收获的。起码已经试探出,汉军果然是不可力敌。”
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打破沉默,打了一个借口安慰沃洛吉斯五世。
“不必介怀这可是百万大军啊。此消彼涨,万一汉军攻杀过来,我们又少了许多的防卫力量啊。”
沃洛吉斯五世有点心痛的道。
“大王,还别说,这次的行动,我们还试探出了另一个状况。”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想了想,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有点奇怪”
“奇怪你是指”
“大王,你们看,大汉帝国占据了贵霜帝国多久了”
“这个,快两年了吧”
“就是啊,快两年了。可是,你们发现没汉军似乎并没有大举向你们安息帝国发起进攻的迹象啊。尽管,偶尔也会有一些汉军会渡过印度河来袭扰我们,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大举进犯。从这些情况来看,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一点什么”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开动脑子想着这个情况,一边对罗马帝国议殿当的皇帝及安息众臣道。
“咦这个,我等还真的没有深究过啊。”沃洛吉斯五世一想,似乎事实的确是如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