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银刀驸马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三十七章 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看到普鲁士方面没有任何回应,孤拔下令进攻,随着“海洋”号群炮鸣响,其它法舰不甘落后,接连开火射击。在得到法军的最后通牒后,尽管普鲁士守军已经加强防备,严阵以待的基尔炮台闻声立刻还击,但激烈的炮战仅仅进行了5分钟,基尔港的3座炮台很快都被摧毁,战斗变成了针对主炮台的决战,8时45分,基尔主炮台北侧被击中起火,普鲁士军队未能控制住火势,9时炮台火药库剧烈爆炸。在法国铁甲舰270毫米和240毫米主炮的猛烈轰击下,普鲁士军队的炮台被火光和浓烟包围了,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着火的人体的残肢飞到半空中,如同被撕扯成碎片的洋娃娃,和碎裂扭曲的炮管一起纷纷落下。基尔港炮台群的防御宣告失败,孤拔的军舰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便扫清了基尔外围防御。
在摧毁了基尔港的岸防炮台之后,法*舰在孤拔的带领下长驱而入,向停泊在港内的普鲁士海军舰船发起了攻击。
港内的普鲁士海军各舰,面对法舰突然而至的攻击,匆忙展开了各自为战式的还手,在如此狭窄的水面上作战,简直犹如白刃拼杀,法*舰已然抢占了先手,尽管得到了炮台守军的及时通知,普鲁士军舰纷纷起锚,准备和法舰放手一搏,但一切都显得太晚了。
排水量10933吨的普鲁士海军旗舰“柯尼斯·威廉”号船大炮多,因此成了法国海军的重点攻击对象,孤拔率舰冲进港内之后,便指挥四艘铁甲舰,集中火力对它进行攻击,以求先声夺人。在四艘法国铁甲舰的猛烈轰击下,“柯尼斯·威廉”号的巨大舰体很快便成了蜂窝,开战不到10分钟,普鲁士海军的旗舰即痛苦地沉没了。还在“柯尼斯·威廉”号遭到法舰炮火聚攻时,普军“赫尔塔”号巡洋舰就准备驶近“柯尼斯·威廉”号,帮助旗舰抵御炮火,但尚未来得及赴援,“柯尼斯·威廉”号便已经沉没了。在近距离的激烈炮战中,法*舰射出的流星般的炮弹,将一艘艘普鲁士军舰的火炮甲板打得血肉横飞。面对来自敌人压倒性的炮火攻击,普鲁士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法*舰用近距离几乎百发百中的炮火轰击“赫尔塔”号,“赫尔塔”号巡洋舰弹药舱中弹爆炸,很快沉没。
法军各舰打响基尔港之战,几乎是在瞬间同时进行的,所采取的也是各自为战的战术。当”海洋”号铁甲舰传出炮战开始的号令后,早就摩拳擦掌的“恩伯奈伯”号等3艘法国巡洋舰立刻用舷侧火炮向普鲁士军舰进行齐射。遭遇突然袭击,“埃森”号和“汉堡”号2艘炮舰还没有来得及砍断锚链,按照预定作战计划驶往上游与“柯尼斯·威廉”号主力大队会合,就已经身受重创,舰体燃起大火。“埃森”号在法国巡洋舰的第一轮齐射中便被击沉,同队姊妹舰“布莱梅”号抵挡住第一轮炮击后,舰体受创过于严重,由舰长指挥砍断锚链退往下游,最后在航道一侧附近焚没。船体严重侧倾,带着熊熊烈焰努力航行的“汉堡”号,意图与法舰同归于尽,最终不幸被法舰“瑞福斯”号的一轮舷炮齐射击中沉没。
在这场战斗中,普鲁士损失军舰7艘,1600余人阵亡,法舰无一损失,阵亡仅26人,受伤72人。
根据法国政府的命令,孤拔此战的真正任务是占领基尔港,为法国陆军的登陆扫清障碍。而歼灭普鲁士海军是为了攻占基尔的预先准备活动。让法军顿感意外的是,竟没有找到任何普鲁士军队的踪影,各个普军工事相继轻松地落入法军手中。法军进入基尔城中,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普鲁士军队的踪迹,基尔就这样落入法军手中。
孤拔和法国陆军将领们并不知道,事实上,在他们进攻基尔之前,基尔的守军就已经没有多少人了。由于法普前线战事惨烈,普军伤亡过大,兵力严重不足,普鲁士政府迫不得已,从各地抽调部队补充前线,基尔港守军自然也不能幸免。
由于大批军队被火车运往法国前线,导致普鲁士国内各地的防卫力量十分空虚。很多地方的兵力都下降到了可怕的地步。基尔港作为普鲁士的重要军港,守军都薄弱到了如此的地步,其它的城市可想而知。
在孤拔占领基尔的同时,另外两支法国陆军也在海军的掩护下,分别在亚德港和易北河口登陆。
基尔港的失陷使普鲁士君臣彻底打消了要将战争进行下去的愿望,双方随后展开了谈判。由于俾斯麦提出的和平条件过于苛刻,法国方面无法接受,法军在占领基尔后继续向普鲁士内陆推进,一举攻克重镇汉堡。在法军攻占汉堡之后,实际上切断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普鲁士内地的联系,孤拔在分兵固守汉堡的同时,派部队一路向南横扫,先后攻占了海德、胡苏姆、弗伦斯堡等城市,法国海军也没有闲着,依次出动袭占普鲁士沿海各港口城市,到9071年2月10日为止,也就是普法双方和平谈判开始后的第13天,整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已经全部置于孤拔率领的法军控制之下。在得到皇帝“继续进攻”的命令之后,孤拔在汉堡摩拳擦掌,整顿兵马,雄心勃勃的准备向柏林发动进攻。
汉堡的失守的消息传出,给普鲁士全国以巨大的震骇。在法国前线的普军官兵得知消息,士气一下子变得低落了下来。他们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他们看不到希望,而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受到法国人的践踏。
消息传到威廉国王的耳朵里,他也感到坐不住了,而前线的普军官兵得知消息,恐慌情绪很快传遍了军队。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各种求!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三十八章 大乾族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不久,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威廉国王离开前线回到柏林,作为“第一个退出法国领土的普鲁士人”。法国新任首相梯也尔认为战争几乎已经结束。他现在考虑的是最合理的和平条件了。法国人还玩了另一手花样,以增加给俾斯麦的压力。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巴黎政府公布了有关梯也尔同俾斯麦所有谈话的详尽报告。这样一来,欧洲就了解了普鲁士提出的议和条件。国外的声调发生了变化,对普鲁士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起来。
战争和外交双重的失败使普鲁士人对俾斯麦的不信任感急剧上升。俾斯麦自从进入9071年以来一直过度劳累,不光是国内的形势,欧洲总的形势也使他感到不安。4月6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公开声称,俄国认为9056年巴黎协定中规定黑海地区保持中立的条款已经无效。这个自行其事的表态,俾斯麦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它是在一个对普鲁士不利的时刻发生的。对于俄国蔑视有效的条约,英国人作出了敌对的反应。此外,俾斯麦还十分担心普法冲突有可能发展成为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
俾斯麦更加急于结束同法国的战争。在法军攻陷汉堡之后,在整个德国,包括南德意志各邦在内,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甚至在闹独立性最强烈的巴伐利亚,路德维希二世也认识到他的邦国必须参加德国的统一,虽然他并不喜欢已建立的北德意志联邦。
正式的停战协议很快达成了,根据协议,双方先行撤回进入对方国土的军队并释放俘虏。普鲁士军队率先开始撤离夏龙前线,法军随后跟进,一个月后,普军全部撤回了国内,法军收复了全部被占的领土。
在普鲁士,得到了撤军回国命令后的孤拔也开始整顿军马,上船回国。和普鲁士人从法国撤退时顺手牵羊的掠走了大量物资一样,法军也将占领区内能带得走的有价值的东西一扫而光。
普军撤出法国后,双方继续开始谈判,这一次的谈判地点设在了梅斯。法普两国经过历史时数月的反复讨价还价,最终在英国的调停下达成和议。9071年5月28日,普法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史称“梅斯条约”。
“梅斯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法国和普鲁士保持9070年开战前的疆界不变,双方不向对方做任何的经济赔偿,普鲁士保证不再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法国保证不向比利时做任何领土及王位要求,不干涉南德四邦加入北德意志联盟。新成立的德意志联合国家,法国将保证予以承认,“两国实现全面和平,不再相互敌对。”
伴随着“梅斯条约”的签订,普法战争正式宣告结束,欧洲大陆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时代。
普法战争打破了相对平稳的欧洲均势关系,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从而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促使列强重新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
和林逸青原来知道的历史不一样的是,这场不一样的普法战争的主要结果是原来的欧洲大陆霸主法国和新兴的军事强国普鲁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之局,普鲁士没有达到通过这场战争立刻统一德国的目的,这场战争加剧了法国和普鲁士之间的相互敌意,欧洲中心由此出现了一个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看完了报纸上的连载,林逸青明白了林义哲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欧洲列强忙于内斗,才不会有过多的精力投向东方,乾国不但有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还可能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有利条件。
想到林义哲布局之宏远,用心之良苦,林逸青感慨不已。
作为一个穿越者,林义哲已经可以说相当成功了,但仍然在保守顽固势力的攻击下英年早逝!
想到中国近代史上保守顽固势力的种种非是蠢行,林逸青心中愤恨不已。
此时的林逸青,已然下定了决心,要沿着林义哲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在大体上了解了西方世界的情形之后,林义哲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东方世界上来。
从报纸上看,除了现在的中国变成了乾国之外,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亚洲国家的情况,基本和他原来的历史时空并无太大的出入。
林逸青想要了解乾国的情况,便又开始在报纸当中仔细搜寻起来,很快,他在一张日本报纸上找到了一篇关于乾国皇帝储位的探讨性文章,里面简略的介绍了一下乾国皇室的情况。
按照这篇文章所说,居住在北方白山黑水之间有多个少数民族,统称为“北狄”,他们和居住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中原人”和“南人”的文化截然不同,中原人和南人是农耕民族,而北狄放牧,因此北狄的骑兵远强于中原各族。这是中原各族的致命伤,一代代名将都知道,“速度”对于战争成败何等重要。中原各族企盼强大的骑兵而不得,因为骑兵传统必然源于毕生生活在马群中的经验,而中原地区无此环境。
珉朝年间,北狄各族经常南侵,把中原人的少年掳回自己的部落,作为奴隶。这些被掳走的孩子们被迫断发刺字,冒着风雪在白山黑水之间牧马放羊,被称为“孛日诺”,意思是“放牧的狗”。他们过着远比牧民还要艰难的野外生活,弱小者纷纷冻毙,唯有强壮者存活下来,他们当中的女孩只能嫁给孛日诺,却要在出嫁前把自己的第一次交予主子,男孩则在战争中被用作血肉的冲车,他们冲锋完了,死伤殆尽,北狄骑兵才放马冲锋。
就这样过了三百年,孛日诺的人口已有上万人。他们的主子们不知这些放牧的狗心中,一直都把复仇和回家的愿望深深埋藏。
狗也有牙齿,他们在磨砺这些牙齿,直到把自己磨砺成真正的猛虎!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三十九章 崛起白山黑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珉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当政者以严刑峻法对待,导致监狱人满为患,官府为了缓解压力,将大量的中原人和南人刑徒流放到奴儿干(意为奴隶干活的地方)都司所辖东北苦寒之地,刑徒因为入狱时都受“髡刑”剃掉了头发,是以到了流放地后,被称为“髡发人”。
这些流放的髡发人将农耕技术带到了北边,孛日诺和髡发人同为奴隶,经常交往,不但学会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还将游牧民族的牧马技术传授给了髡发人。
由于居住地域的接近和身份上的同病相怜,孛日诺和髡发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双方开始通婚,渐渐融合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称为“渤罕”人或“渤海”人,简称“渤人”。
由于渤人吃苦耐劳,人口不断增长,东北苦寒之地渐渐变得富裕起来,起先北狄各部对于渤人不断的增加并未在意,因为渤人也分为好多部落,受北狄诸部统辖,北狄诸部能从渤人那里得到大量的财富作为赋税,并且驱使渤人为他们作战,他们觉得危险时,可以通过战争的手段有效的削减渤人的人口。
但随着渤人人口的不断膨胀,实力也不断壮大,北狄诸部和珉朝奴儿干都司都开始对渤人的人口进行控制,他们挑动渤人诸部的争斗,不时的找借口出兵进攻渤人的部落,剥夺他们的财富,没收他们的武器,将渤人部落中的年轻女子掠走,贩卖到远方为奴,等等。非人的压迫激起了渤人的刻骨仇恨,他们将仇恨深埋在心底,默默地等待着报仇的一天。
珉朝末年,日本东侵朝鲜,珉朝出兵援助,珉朝奴儿干都司的主要兵力被抽调前往朝鲜作战,奴儿干都司征调大量渤人青壮年作为前锋,意图用渤人和日军对战,既可打败日军,又可削弱渤人实力。消息传来,渤人中有领袖,名为穆麟德·莫日罕,手持火把,狂呼着:“处处死路,宁可战死!绝不跪亡!”他一夜跑遍整个北边平原,连人带马累毙在海边,死时还拄着一人高、缀着豹尾的长火把屹立,向家乡的方向眺望,火把不熄。于是渤人们无分男女老幼,全都跨上战马,拿起棍棒、劣弓,甩石巾和断刀残剑(好的武器都被搜走了),向他们的主子杀去。
渤人们兵分两路,一部攻向奴儿干都司在北边的军械库和粮草屯积地抚顺,一部攻向北狄最大的马市所在地乌图浩特,只用了一夜便将二地攻克,夺取了大量的武器、粮食和马匹。
渤人们迅速用夺取的武器和战马武装了自己,组成了一支全民皆兵的庞大骑兵军团,震怒的北狄人全起精锐骑兵,前来攻击,但当年的“放牧的狗”们已经掌握了骑兵战术的精髓,他们比北狄人更懂马,凭着旺盛的战意、几百年来对压迫者刻骨的仇恨和神乎其技的战斗能力,他们连续击破北狄七路大军的会攻,将北狄人最引以为傲的“怯薛骑兵”斩杀殆尽,千里草原一时尽赤。
得知渤人击败北狄的消息,珉朝奴儿干都司王国忠大惊失色,他急忙命令大军停止入朝,前往平叛。王国忠深知渤人骑兵的厉害,是以亲自指挥大军,并带上了大批火器,这些火器原本是要用来对付日本人的,王国忠认为渤人骑兵虽然厉害,但不敌火器,他将全部火器带上,是打算速战速决。
但让王国忠没有想到的,是渤人早有准备。在得知珉军前来之后,渤人派出死士发动夜袭,将珉军囤放的火器和粮草焚毁大半,珉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及至双方主力决战时,恰逢大雨,珉军剩下的火器也全都失去了作用,面对如同海潮般涌来的渤人骑兵,不得不以骑兵和重甲步兵结阵迎战。双方血战一整天,在渤人前赴后继的攻击下,珉军大败,死十余万人,奴儿干都司王国忠及以下将佐百余人全部被杀,战场上血流漂杵,人马积尸如山,河水为之断流。
尽管击败了珉军,渤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青年男女死伤数万人,领袖穆麟德·莫日格亦于此役阵亡。
莫日格阵亡后,其长子丹雅继位,丹雅有谋略,勇敢善战,在美貌智慧的母亲海兰的帮助下,丹雅适时的和珉朝和谈,以承认珉朝的宗主权和奴儿干都司的管辖权及助珉朝驱逐日军为条件,达成了和珉朝的和议,换取了珉朝对渤人地位的承认。
在同珉朝达成和议后,丹雅挥师北上,猛攻北狄诸部,将北狄各部落一一攻灭,残存的北狄部落被迫向西北蒙古草原迁徙,后进入俄罗斯帝国境内。
在击灭北狄,彻底解除了背后的威胁之后,丹雅应珉朝之约,率军进入朝鲜,助珉朝驱逐日军,历时五年,终于将日军驱出朝鲜,朝鲜李氏王朝得以复国,但在取胜之后不久,因为长期积劳成疾,丹雅病逝,因其子年幼,母亲海兰扶其二弟达罕袭位。
林逸青知道,所谓的渤人或渤族,其实是一个中原民族和北狄各族融合形成的民族,他们继承和拥有了草原最纯正的骑兵文化和悍不畏死的精神,是以在凝聚起来之后,才会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数十年间,纵横于白山黑水,草原大漠,无往而不胜。
因为长期生活在极为恶劣的环境,渤人无论男女老幼,视劳作生产和战斗为本份,渤人祖先为孛日诺和髡发人,是以渤人男子皆剃光头或留短发,渤人女子未出嫁前亦只留齐颈短发,以方便劳作和战斗,出嫁后方可蓄留长发,然亦不许长过腰(不似中原人长发及地),而渤人女子敬重祖先,为示不忘本,嫁后仍不留长发者亦多。
渤人在东北地区不断的壮大,渐渐有了和珉朝叫板的实力,但因为“同族同源”的关系,渤人历任领袖都没有打算进攻珉朝的打算,而是谨守和议,尊珉朝皇帝为“天可汗”,但此时珉朝奴儿干都司已然名存实亡,权力全为渤人掌握。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四十章 大乾帝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珉朝最后的五十年间,天灾不断,水灾、旱灾、蝗灾在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加之珉朝末期吏治*,农村破产,手工业和商业凋敝,人民遭受的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连续多年闹灾荒,土地都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霸占,农民大批流亡,以致于“流民”大量形成,而军队因将领克扣军饷发生兵变,大队落草为寇,又形成了“流寇”,流民和流寇最终形成了以李鸿基、张先仲为首的“流贼”,而珉朝政府应对不力,终至天下大乱。
流贼之势席卷全国,珉朝政府调集全国兵力镇压,一时间全国各地战火纷起,战争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瘟疫随之横行,在全国范围内蔓延(有日本学者研究后认为可能是鼠疫),军队也遭到了感染,战斗力严重下降,结果当李鸿基兵围京师时,珉朝君臣束手无策,当时的思宗皇帝欲要王公大臣及贵族富户献饷募兵守城,竟无人应,京城遂破,思宗谥亡,李鸿基入城,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升”,并晓谕天下。
珉朝灭亡,其遗臣多人出奔边关,经山海关守将武山贵联络,前往渤人处“痛哭乞师”,以求复国。时渤人领袖(渤人当时并未建国,只称“渤海部”,首领称盟长)穆麟德·真玉在位,担心出兵会让瘟疫传入东北地区,遂不允所请,并下令封关,禁止内地人进入渤海部辖境(事后形势的发展证明这位领袖的担心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
升朝建立后,李鸿基未待统一全国,便下旨遍告天下,派遣使者前往渤海部宣谕,要渤海部象臣服珉朝一样的臣服升朝,并献纳贡品以示归顺。真玉接见了升朝使臣,表示愿与升朝和好,但称渤人奉珉朝正朔多年,“不愿改奉”,拒绝了李鸿基的要求。李鸿基闻讯大怒,亲率精兵20万前往征伐,真玉率渤海部“青龙旗”、“白虎旗”精锐骑兵8万,以武山贵投诚的原珉军“关山铁骑”2万为向导,与李鸿基所部大战三天三夜,最终李军大溃,李鸿基仅带千余骑败回北京。
击败李鸿基后,渤人担心瘟疫感染,便未乘势追击,而仍是严守关隘。因珉朝正朔已亡,真玉宣布渤海部建国,国号“渤海”,真玉称可汗。
李鸿基败回北京之后,因实力大损,原先的战友张先仲趁机发难,举兵攻打李鸿基,并在四川建国,国号“大希”,与李鸿基分庭抗礼。李鸿基当然不能承认这样的结果,多次派兵征讨,希国与升朝互相攻伐,整个中原再次陷入到战乱当中。
张先仲为人残暴嗜血,喜好杀人,每攻克一地,必然屠城,各省为其部所杀者以千百万计,因死者过多,无人掩埋,疫病到处流行,人民死亡枕藉,一时间赤地千里,整个中原有如修罗地狱。
真玉时刻关注着中原的局势,他有心想要举兵南下,结束战乱,又担心瘟疫蔓延,殃及自身,是以虽有渤海国和珉朝遗臣多次劝说,他仍迟迟不能决定。直到一位自称是神医叶天来后人的女神医叶晶到来,称有预防医治之法,真玉试验无误后,这才同意发兵南下。
此次出兵,真玉征召了整个渤海国的军队,以“倾国之师”南下,其时渤海国共分八部,称“八旗”,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狮”、“白麟”、“金猊”、“玄豹”,每旗精锐骑兵4万人,合计32万人,加上原珉军“关山铁骑”8万,总计40万人。
听闻渤人骑兵南下,李鸿基和张先仲停止了内斗,合兵一处,北上迎敌,但因二人猜忌过深,相互不能配合,加之内斗和瘟疫横行,兵士死亡极多,是以根本无力抵挡渤人骑兵的进攻,几场大战之后,李张所部便损失殆尽,李鸿基战死于乱军之中,张先仲被俘,后在北京凌迟弃市。前后不到一年时间,渤人骑兵便横扫中原,一统天下。
取得中原政权之后,渤人骑兵又先后平定了蒙古、维疆、康藏等地,并将哈萨克三帐之地收入版图,加上原有的渤海国故地,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在中原人官员的建议下,新帝国仍然定都北京,国号为“乾”,取“开新天地乾坤”之意。
1...910111213...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