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银刀驸马
而这对见证着船政兴衰的石狮,依如往昔般注视着自己。
想到历史上耗费无数人心血的船政的惨淡结局,林逸青的心不由得隐隐作痛。
在后世那个荒唐的年代,陷入到颠狂状态的人们,都干了些什么?
林逸青看到衙署头门两侧题有一副楹联,不由得轻声吟诵起来。
“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此即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
林逸青知道,这便是乾国第一任船政大臣沈佑郸为船政题写的楹联。沈佑郸正是借这副楹联,表达了自己建设船政,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的决心。
在头门之内,船政衙署的仪门两侧的楹联则更让他心怀激荡。
“以一篑为始基,从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土有圣人。”
此时此刻,林逸青又一次感受到,他真真切切的处于历史当中。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一百七十二章 船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对于这个时代的福州船政局的历史,他做了不少的功课,根据他收集到的信息和从李绍泉那里了解的情况,这个时代的船政,因为林义哲的关系,成绩要比他原来的历史时空中的船政大得多。
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名为“万年青”,当时总理船政大臣沈佑郸亲自为这第一号轮船命名,其中可谓寄寓着无限深意。其时船政厂区内举目还大都是低矮的临时板棚,而就在这样艰苦、简陋的条件中,中外员工努力建造而成的“第一号轮船”终于问世了。
“万年青”号属于船政五年造船计划中的150马力大轮船,船型上大致可以归纳入炮舰一类。“万年青”号的设计母型是法国的“-”级炮舰。“-”级炮舰是法国开工于9058至9059年间的一级蒸汽军舰,同级一共建造了5艘,该级舰排水量687吨,舰长54.55米、宽8.52米、吃水3.22米,装备一台蒸汽机,功率虚数150马力,实数570马力,航速7.9节。这级军舰船型上很类似风帆时代著名的快速船——飞剪船,外形修长优美。从外观上看,“万年青”号与“-”级几乎一模一样,但又并不是单纯的按样仿造,“万年青”号在尺寸、吨位上都进行了扩大,这一点就是为了满足左季皋提出的“兵商两用”目的,在原本炮舰的设计上增加货舱,以便同时具备炮舰和货船双重身份。后来林义哲促使船政放弃了“兵商两用”的错误思想,9071年1月12日,改造后的“万年青”号航试成功。改装后的“万年青”号拥有120毫米主炮两门(首尾布置),75毫米副炮6门(舷侧布置,一舷3门),成为了一艘真正的炮舰。
“万年青”号的排水量达到1450吨,几乎是母型的一倍,舰体水线长68.02米,全长76.16米(不含舰首的斜桅),也大于母型,但是“万年青”号的舰宽8.9米,与母型相近,舰宽不动、加大了长度,使得“万年青”号在外观上看起来更为修长。吃水方面,“万年青”号重载时舰首吃水4.03米、舰尾吃水4。64米,这样的吃水当时在国外并不算很深,但乾国沿海港口大都没有过机械疏浚,水深较浅,“万年青”4米多的吃水对于很多乾国港口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万年青”号的动力系统由一座蒸汽机和两座锅炉配合组成,采用单轴单桨推进形式。蒸汽机的样式是英国制造的立式二汽缸往复式,高3.84米,基座宽2.88米,长3.2米,功率虚数150马力,实数600马力,与母型“-”级炮舰装备的蒸汽机功率相近。与蒸汽机配套的两台锅炉同样是购自海外,属于方形燃煤锅炉。这种锅炉当时的蒸汽舰船上广泛使用(英国海军早期的“勇士”号等著名蒸汽军舰都是使用的这种样式的锅炉)。方形锅炉实际上是一种低压锅炉,“万年青”号的两台方形锅炉工作压力2.75个大气压,因为军舰宽度较窄,两台锅炉锅炉采取的是炉门分别朝向军舰首尾的背靠背安装样式,而非大型军舰上炉门分别朝向军舰左右舷的布置。朝向军舰前方的锅炉高3.39米,宽5米,纵深3.16米,有5个炉门,朝向军舰后的锅炉只有4个炉门,高、纵深和前方的锅炉一样,宽度则只有4米,两台背靠在一起的锅炉共用一个大燃膛。为方便燃煤就近补给,又在两座锅炉的炉门前方各安排了一处煤舱。
“万年青”号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风帆军舰的特点,船首装有斜桅,主甲板上分布着三根略微向后倾斜的主桅(其中前桅带有横桁,中、后桅只有斜桁),必要时可以挂起风帆航行。“万年青”号的露天甲板上建筑非常简单,中桅前方是机舱棚和烟囱、风筒,对应的锅炉、蒸汽机就在其下方的舰体内,烟囱之前不远是全舰的指挥中心——横跨两舷的飞桥,上面装有标准罗经,两翼安装航行灯,飞桥之下是一间木制的操舵室,并没有后来军舰上必备的装甲司令塔。作为那个时代军舰的通例,除了操舵室里的主液压舵轮外,“万年青”号后桅之前还有一套备用的人力舵轮,因为军舰吨位较小,因而配备的是双联舵轮。
“万年青”号使用的是非常漂亮的法式涂装。舰体全部涂刷成天蓝色,由于船体是木制,为了让水下部分耐腐蚀,水线下的船体用铜皮包裹,因而水线下的颜色是铜色。这种优美的涂装在乾国百姓眼中是头一次出现,令观者赞叹不已。虽然“万年青”号是一艘军舰,但是修长的舰体、华丽的涂装,使这条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十分美观。
“万年青”号军舰的建造经历了整整一年,在舰体规模初具之际,船政厂区内,随着从海外购买的机器运到,转锯车间、钟表车间(生产航海、蒸汽机用仪表、器材)等也已经建成,漂亮的欧式厂房成为当地一景。正当众人都在围绕着“万年青”的建造和船政建厂事务忙碌时,9069年2月8日,船政大臣沈佑郸带同洋员、官员举行仪式,拜祭妈祖,将一块龙骨捧上了第一号船台之旁的船政第二号船台,又一艘新船开工了。
这一天兴工的这艘轮船属于福建船政五年计划中制定的80马力军舰,按照最初的设想,80马力军舰属于“乘船厂闲工”,见缝插针建造的小型附带产品。当船政从暹罗等地采购的木料源源运到,第一号轮船“万年青”船体即将告成时,80马力军舰的建造便顺理成章提上议事日程,船政大臣沈佑郸决定趁船材储备丰富,不等第一号轮船完工,就势同步开始兴造,提高造船效率。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一百七十三章 “湄云”、“福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和“万年青”号一样,这级80马力军舰也属于全木质蒸汽动力炮舰,设计图纸来自法国,母型和“万年青”号一样,船材、机器基本为进口品,由船政总工程师法国人达士博监造。这艘编号为船政“第二号轮船”的80马力军舰排水量515吨,舰体长51.8米,宽7.48米,舱深4.57米,吃水3.39米,无论是排水量还是外形尺度,都比第一号轮船小了不少。也正因为此,与“万年青”等150马力大轮船着重考虑布置货舱的做法不同,80马力轮船体格较小,改造装货潜力不大,因而在设计上显得较为专一,着重考虑了炮舰和侦报舰功能,幸运的成为一级专门的炮舰。为了加强侦报舰的功能,在林义哲的建议下,第二号轮船选用的蒸汽机是一座法国最新研制的卧式的150马力小型复合式蒸汽机(法国人因为自己对这项新技术不放心,所以先让乾国人先当冤大头试试),采用卧机便于将蒸汽机的安装位置控制在水线以下,利于战时的安全。单轴单桨推进,设计航速12节。
第二号轮船的舰艏线型与“万年青”没有明显区别,还是带着漂亮的飞剪艏。第二号轮船装有两根主桅,位于烟囱前后,前桅带横桁,可以挂方帆,后桅只有挂纵帆的斜桁,使用风帆动力航行时,可以转动后桅的纵帆来调整军舰航向。另外第二号轮船在船首还有前伸的斜桅,但是倾斜度较小,长度也很短。
第二号轮船的武备包括一门威力较大的120毫米口径法制前膛炮(9068年制造)和4门75毫米普鲁士制造的后膛炮(舢舨炮),考虑充分发挥作为主炮的120毫米火炮的火力,这门火炮安装在飞桥前方的露天甲板上,火炮炮架下方有很多圈方向不一的轨道,可以根据需要将火炮沿着轨道推向军舰左右舷使用,以加强某一舷的火力,这种作法称成为换门架式。剩余的4门75毫米副炮则分别安装在烟囱之后的露天甲板两舷。
舰上的飞桥位于军舰中部,横在两端高大的舷墙上,飞桥底部设有木制操舵室,飞桥甲板上安装有罗经等航海设备,第二号轮船的备用舵轮推测位于船尾甲板上。
由于船体较小,加之船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已经通过“万年青”的建造获得了很多经验积累,第二号轮船的建造速度显得非常之快。9069年6月21日,船政大臣沈佑郸上奏报告6月10日“万年青”下水事宜时,第二号轮船的骨架已经搭建完毕,船壳板也已经封钉了三分之一,此时距离该舰开工不过刚刚四个月,“第二号轮船自开工以来,匠作等驾轻就熟,工程较速”。同时,沈佑郸上奏,给第二号轮船命名为“湄云”。
在“万年青”北上天津接受朝廷检阅时,“湄云”的船体建造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锅炉、轮机均已就位,经船政总监督法国人日意格提议,为了缩短下水以后的舾装时间,很多舾装工程也一并开始。12月6日,船政举行仪式,祭告妈祖、江神、土神,和当初“万年青”下水的方法一样,“湄云”舰乘当天中午大潮下水成功。在船去台空的第二号船台旁,如式搭建的第三号船台当天又举行了新船开工仪式,新造的军舰是与“湄云”同级的第三号轮船。
“湄云”舰从开工至下水总共花费十个月左右时间,较第一号轮船“万年清”的工期快捷了许多,创下一项乾国自造轮船的记录。同时让人惊叹的是,无论“万年清”亦或是“湄云”,其舰员与军舰的磨合速度之快非常罕见,全无大型舰船驾驶基础的乾国官兵,现在已能顺利地驾驶舰船航向大海,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而就在“湄云”舰下水当天安放龙骨开工的第三号轮船,由于上百幅肋骨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制造完毕,所以施工速度相当之快。第三号轮舰仍由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监造。沈佑郸已为新舰定名为“福星”。“福星”舰得以快速施工,说明船政工人建造这艘轮船时手艺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福星”舰与“湄云”同型,尺度、动力系统等各项参数都一致,采用了普鲁士制造的75毫米后膛炮,显示着设计的改良进步,“湄云”与“福星”在外观上有几处细微的差别。这两艘军舰在后桅之后的舷侧都各开有炮门,用来布置副炮。然而最后这组炮门的位置却不尽相同,首舰“湄云”最后一组炮门较为靠近船尾,建造“福星”时似乎是觉得这一设计并不合适,将炮门前移,“福星”最后一组炮门的位置要比“湄云”的靠前,位于后桅附近的吊艇架下方。
另外,“湄云”舰桅杆两侧的绳梯在船舷上的连接方式与“万年清”相同,都是在舷外增加托板,绳梯末端通过三眼滑轮固定在托板上,颇有风帆战舰时代的古风。而“福星”舰则取消了舷外的托板,而是直接将绳梯通过松紧螺丝固定到舷墙上。也足以看出“福星”建造时相对于首舰“湄云”的改进。
在“湄云”、“福星”两艘军舰接连完工时,船政江边的“拉伯特”式拖船坞已然大功告成,船政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船坞。
“拉伯特”式船坞既不同于普通的干船坞,也不是一般的浮船坞,其设计首创于法国,当时世界上仅法国建成过一座,船政的拖船坞在规模和先进程度上完全超过了前者。原本在规划船政建设方案时,日意格等人推荐船政开挖建造一座石制干船坞,但由于一开始船政厂区地质不适宜,容易发生渗水或者坍塌事故,在改选于青洲修建石船坞后,因为考虑到干船坞建造时间长,花费巨大,此时船政经费并不十分宽裕,于是选定建造需时较短、较为省费的拖船坞。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一百七十四章 拖船坞、运输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拖船坞位于船政船厂的江岸边,宽35.9米,长97.4米。其构件主要购自法国,分水中和岸上两个部分。在靠近江岸的水中开挖江泥,打实基础,安放了由42扇铁制框架组成的船坞基座,9070年3月26日早晨,全部安装入水。由于担心潮水将铁架冲动,工人们又在各扇机架的连接空隙间用石块填塞,基座靠近江岸的一头较高,为11.2米,靠近江中的一段高度只有0.3米,整个基座犹如从江岸伸向江中的斜坡。
安装之后,工人们又在每扇铁架表面安装两道铁轨,以承载拖船胎架。这座拖船坞在设计时为了实用考虑,将42件胎架分为17件长37.7米和25件长59.7米两组,小型船和中型船可以各用一段,而不必启动整个拖船机器,如果大型船只上坞时,则只要把两组拖船机同时启动即可。对应42件拖船胎架,在拖船坞的岸上安装了一座功率44马力的蒸汽机,带动42部拖船机,拖船机里有钢索分别连接往42个拖船胎架,船只乘涨潮时驶到拖船胎架上方,落潮时自动搁坐在胎架上,启动拖船机就能把军舰横向从水中拉到岸上。
船政的拖船坞采用的是横向牵引的方式拖拉军舰入坞。采用横向牵引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整条军舰都能拉出水,而纵向牵引一旦军舰过大,就有可能出现因为拖船轨道长度不够,军舰一半出水,而另一半还在水中的情况。
船政的拖船坞设计最大可以拖排水量2500吨的军舰上岸,工程经法国工程师指导施工,在9070年春季即安装完毕。4月3日首先启动小拖船胎架进行试验,将“长胜”轮船拖曳上岸,花费两个小时。4月7日,“福星”号缓缓靠近江岸,停泊在长59.7米的中等拖船胎架上方,成了试验这组机器的第一艘军舰,25台拖船机一起启动,四个小时之后“福星”便被拉到了岸上。此后“万年青”又靠近拖船坞,小、中两组拖船胎架同时启动,也是四个小时就稳稳地上岸。从此,船政军舰的基础维护设备得以解决,不用再借助外商船坞油修。
早在9070年6月12日,船政大臣沈佑郸上奏朝廷,报告第三号轮船“福星”舰成功下水,同时提及继“万年青”号之后船政的又一艘150马力轮船已经开工建造,并已为其预先命名为“伏波”。
在“万年青”号改造工程完毕之后,林义哲上报朝廷时,再次详细阐明“兵商两用”船型的弊病,朝廷于是正式谕令船政不必再造兵商两用船。这意味着船政真正摆脱了左季皋留下的错误指导方针的束缚。由于船政所造战舰已有相当规模,据此沈佑郸决定,再造的150马力轮船为专用的运输舰。
根据沈佑郸的要求,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和乾国技术人员在第一号轮船“万年青”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设计,创制了新的150马力运输舰的方案。在“万年青”的基础上缩减了运输舰的长度,适当加大了船宽。经过这样设计出来的“伏波”舰,似乎可以认为是“万年青”号的改进型。然而实际上,新的150马力轮船“伏波”不仅仅是做了尺度的调整,其设计的其它很多方面都已经和“万年青”有了本质的区别,属于船政的洋员和中方技术人员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创造出的全新舰种。
建成后的“伏波”级依旧是全木质炮舰舰型,排水量1258吨,主甲板以下的舰体部分外观上和“万年青”非常相似,但货舱容量却大大增加,达到了720吨,是一艘专门用于运输载货的运输舰。
“伏波”舰的龙骨在铺上船台时,新生的船政已经拥有了制造大型军舰的经验,船政的技术人员、工匠等对这艘式样类似“万年青”的运输舰应当如何兴工,都是轻车熟路。加之船政大量的车间厂房已经陆续落成,设备条件较初创时改良很多,“伏波”舰的建造速度因而相当快捷,在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的主持下,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基本竣工。相比最初的“万年青”号,施工效率有了飞速的提高。
在乾国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因船只规模较小,实力单薄,难以同外国公司竞争。为了从速扩充轮船招商局的船队,创办者李绍泉试图购买更大型的轮船,但却一直未能成功,因为外国掮商送来供选购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些二手货,“价昂质劣”,正当李绍泉感到无从措置的时候,船政“伏波”级运输舰下水的消息传来,李绍泉大喜过望,立刻决定从船政购入这些新式运输舰。
在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李绍泉在打报告向朝廷申请的时候,便提出招商局的船只应当从江南制造局、福建船政的船只内领用。只是当时船政和江南制造局都在大造军舰,没有船只可用。与因为剿灭教匪军时,淮军擅自越境进入过自己势力范围的浙江为由而终生视李绍泉为大敌的左季皋不同,沈佑郸并没有因此而对李绍泉掣肘,而是事事以大局为重,加之林义哲成立船政枪炮所制造林氏机枪时,曾得到李绍泉的大力支持,因而双方的合作并无障碍。沈佑郸明白招商局的成立对乾国航运事业意味着什么,在了解了招商局的困难之后,沈佑郸决心大力支持招商局同外国航运公司竞争。
经过协商之后,代理船政大臣的夏献纶决定将已经造好的“伏波”级运输舰的头两艘“伏波”、“永保”先行交付轮船招商局使用,后续新造的“海镜”、“琛航”、“大雅”、“永清”四艘同级舰建成后也归招商局。所有六艘“伏波”级运输舰招商局只付半价即可。消息传出后,上海的西方媒体无不嫉妒,尤其是英国轮船公司,“我们听说福州当局把两只福建船政建造的最大的轮船半价卖给招商局,这样的馈赠当然大大有助于招商局,使他们可以用比已经减倒最低限度运价的外国对手还要低的运价运营,而且这样还有利润。”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一百七十五章 从“威远”到“福靖”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早在“湄云”舰下水后不久,9069年的冬天,船政的工人、技术人员和洋员便开始对后来装上“伏波”号的150马力蒸汽机及配套锅炉画图研究。制图工作由位于轮机车间楼上的“绘事院”进行。在洋员的指导下,绘图学生们一笔一笔详细地勾勒各种总分图纸,完成的图纸交由木模车间,“刻木以肖其形”,制成全套模具。再依照模具由打铁、铸造厂制成成品,最后在轮机车间里打磨、合拢组装。在轮机车间组装蒸汽机时,隔壁的水缸车间也在仿造配套的两套锅炉。9071年的春天,水缸车间首先报喜,两座方形低压锅炉成功制成,沿着从水缸车间通向船台的铁轨推出,吊装进了船台上的“永保”船体内。
“永保”号下水后进行航试,测得逆风逆潮时航速为10节,顺风顺朝时可达13节,与采用同功率进口蒸汽机的“万年青”、“伏波”没有多少区别,“船极灵捷平稳,机器搭配亦均合宜,与购自外洋者无异。”
从“万年青”至“伏波”再至“永保”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船政的150马力轮船经历了完全按照外国图纸,用买来的现成舰材合拢建造,到自行更改设计,独立制造,最后完全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蒸汽时代科技的结晶——蒸汽机,现在已经诞生在乾国人自己的手中。
林逸青在得知这个时代的船政竟然能够自己生产蒸汽机,也禁不住在心里感慨万端。
十年之前,乾国尚在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郊,焚毁清绮园和城下之盟带来的创痛中苦苦挣扎,而现在竟然摘取了蒸汽时代的桂冠,在全无近代工业基础的乾国,这种成就无异于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带有一颗乾国“心”的“永保”号大获成功,使得船政上下倍受鼓舞。自禁烟战争以来,感受到西方科技力量的乾国人一直都梦想拥有和西方列强同样的实力,“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此作为自强之道,但是大都通过购买“器”来实施,很少有人敢于尝试看来无异于与虎谋皮的从洋人那里直接学习奥秘绝技的制器之法。而船政通过对外国技术人员推行的一套有效的合同规范、金钱激励的机制,加之乾国官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实现了这一梦想。
那时的船政,在建造“伏波”级的后续舰的同时,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开始了新式铁胁木壳巡洋舰——“威远”级舰的建造。
“威远”舰是船政建造的第一艘铁肋木壳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700吨,是完全屏弃了“兵商两用”思想的纯粹军舰,舰长71米,舰宽10米,吃水5米,动力采用康邦250马力蒸汽机,配备190毫米换门架式主炮2门,140毫米炮7门,其中艏楼是1门140毫米炮和1门换门架式190毫米炮,两侧共6门140毫米炮,舰尾又是1门换门架式190毫米主炮,另外“威远”配备有极具威力的近战武器——“林氏机枪”6挺,是当时船政建造的火力最为强大的战舰。
从外形上看,“威远”舰有别于以往的船政军舰采用的飞剪首,是典型的撞角首,而且是当时法国海军招牌式的“大鼻子”撞角首,6米长的大鼻子撞角显得霸气十足。“威远”舰的航速为14节,在船政也是首屈一指的。采用全新工艺,配备全新蒸汽机的“威远”舰一经问世,引起了多地督抚的羡慕心动。但是没有立刻外调。个中缘由,便是中枢有意要让法国人见识一下乾国在造船工业方面的进步,因而特准林义哲出使欧洲时,乘坐“威远”舰(“此次使臣走去外洋,不必租赁外轮,可乘船政新造之舰‘威远’前往”),以向西方国家展示实力。“威远”舰成为第一艘到达欧洲的东方国家的蒸汽军舰,并参加了法国新皇帝拿破仑四世为加冕大典而在普雷斯特举行的盛大阅舰式。
1...4748495051...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