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另外一个荷兰
    庄林他们的失踪牵挂着新秦帝国无数人的心,这是新秦帝国第一次如此巨大的失败,一支舰队被英国人歼灭了,一名军官团的比较出色的军官下落不明。

    军官团里面除了已经冒出头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折戟了,41名军官,除了李亚和吴克敬以外,其他的三十九名大部分人都战死或者受伤退役了,褪去闪烁的光辉,成为暗淡的锈铁块,很快与这里的土壤同朽。

    如今军官团真正的出头的人已经出头了,没有出头的都消失了,可以说军官团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正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秦帝国各个文武大将,新秦帝国文武班底,除了文官系统有些薄弱以外,陆军和水师一点都不弱,各有几个顶尖的人镇守场面。

    经过了近十年的逃亡,奋斗,战斗,建国,新秦帝国真正发展了起来了。

    十一万的汉人,三万多的雇佣兵以及他们的家属,还有四五万的还没有真心归顺新秦帝国,但实际上已经为新秦帝国做出不少贡献的英国人俘虏和他们的家属。

    以及十来万人的土著奴隶以及他们的家属,整个纽芬兰岛上人口达到了三十二万人。

    随着城市建设,城堡建设,道路建设,各个工坊建设,铁路建设的迅速展开,整个岛屿都处于一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潮中。

    急速需求的物资,使得新秦帝国的产业飞速发展,纺织业已经承担了来的法国人商人百分之八十的货物需求,西班牙人百分之二十的货物需求。

    新秦帝国设立了海关,对出口的亚麻系列产品征收百分之一的税收,聊胜于无,却每个月能回拢大约二十万法国法郎的金币。

    随着纺织亚麻布的质量提升,每个月以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收入在提升新秦帝国的税收。

    从只能当做裹尸布,盖货物的破抹布一样的亚麻布到已经能穿在身上当披风,当外面的士兵罩衣,再到丝线细腻,编制纹理复杂,具有艺术感的艺术麻布,已经具备了量体裁衣,制作成不错的衣服的布料的资格了,这使得亚麻布的销量节节攀升。

    随着岛上的一个石棉矿的开采,作坊的设立,建设成功,亚麻布里面加入石棉丝,涂抹上防火的漆料,然后制成帆布,油布,一些以前制造的亚麻布经过重新加工,已经成为的海上的帆船们必不可少的帆布材料,还有遮盖货物,防止进水的工业布,价格当然飞速飙升。

    亚麻绳子,也经过了加入坚韧的具有弹性的藤条,还有石棉丝,使得即防火,又结实,也成为帆船或者蒸汽船缆绳的必不可少的物品,法国人近一半的来船都会采购新秦帝国的缆绳。

    因为比邻半岛的巨木造船资源被消耗殆尽,因此新秦帝国禁止在岛上砍伐巨木,巨木这件商品消失在纽芬兰岛上的商品目录里面,取而代之的是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林里面的一些枯树或者可以发展的再种植树木资源制作的木炭,对于冬天湿冷的纽芬兰岛来说木炭必不可少,因此产量也极大。

    虽说产量极大,但新秦帝国依然禁止出口,因为无节制的制造木炭对于纽芬兰岛的树木资源是一种浪费,木炭附加值并不高,但依然通过了部分出口质量较高的木炭的决议,对这种木炭征收百分之二十的税收,但依然有法国和西班牙商船愿意购买一些质量好的木炭用于船上自己用,或者销往欧洲,木炭资源每个月给新秦帝国带来三万到五万金币的法国法郎或者西班牙金币的收入。

    除了这两项商品,还有旧船的出售,以及奴隶的出售,每个月至少有三条旧船和一千奴隶被来往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买走,后来更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帝国有心事
    新秦帝国在哪里慢慢发展,而华夏帝国却高速发展,各地蓬勃发展的重工业,冒着黑烟的焦炭炉子,冒着巨大火苗的炼钢厂,上百上万亩的大型厂矿比比皆是,万亩农场,这主要是在东北和西伯利亚,中亚这一块儿,还有澳洲的牧场,铁矿,印尼总督区的商业港口,各地汇聚的原材料送到了核心区加工出来,然后返销到了总督区,同时大量销售到了英国,西班牙。

    华夏帝国针对这种商业上的巨大繁荣,有目的的迁移富翁们到西伯利亚到西域总督区,使得哪里也有很多可以开创的资源和商业出现,并且出现了很多集团性质的大财团,大家族。

    国内兵马经过整编以后就剩下了陆军,野战军为专门的作战部队,警察性质的部队,守备军两种陆军部队。

    海军分为八个舰队,其中三个舰队在总督区,澳洲舰队,南洋舰队,以及外海舰队,外海舰队贴近核心区的海疆,执行的是保护蓬莱州,宝岛州,琼岛州,安南州,暹罗州这些海岛或者远离核心区的州的外海的任务。

    海边的核心区舰队为库页岛舰队,保护西伯利亚和东北,高丽这一条线的寒区舰队,以及驻扎在威海卫的京城卫戍舰队,保卫东北到烟台这一线的海疆,称之为卫戍舰队,还有,皇家舰队在渤海湾,这支舰队平时不出动,出动就是护卫皇帝出行,不过最近这支舰队转到了皇储手里,老皇帝张强几乎把他手里所有的权利和力量都移交给了皇储了。

    除了亲卫团和皇宫近卫军,连近卫军都移交了。

    皇帝已经九十多岁,已经不管任何的事情了,皇储就是皇帝,现在华夏帝国都这么认为,虽然头顶上还是短名正言顺的皇帝两个字,可老皇帝的命令几乎不出皇宫了。

    跟随老皇帝打天下的顾问院的大臣们已经故去大半了,即便是仍然健在的也是七八十的人了,基本上和老皇帝一样不问世事了。

    现如今谁都知道这已经是皇储掌权的时代,其他王子都泰然自若,安心当他们的亲王了,勇武对他的弟弟们也很大度,亲王建设亲王府,不过每个亲王都不会发很优厚的补贴,不给其他的权利,除了老二和老三本来就有官位的,其他的小亲王们,公主们,住是有住的,但只有一份基本的保障生活的皇室补贴,其他的一切都由他们自我打拼。

    现在张强最小的儿子都已经皇学毕业,去澳洲跟船学习和游历去了,他们将会自己生活,自己考官,在进入华夏帝国公职行列的时候不准报他们皇子,皇孙的名号,要他们自己考取,哪怕你作弊或者用其他办法,都是你的本事,皇室不会去管,但被下面人报上来,你就要接受惩罚,原因就是你连骗都不会,连隐藏自己都不会。

    张强最大的儿子勇武是皇储,已经七十多了,第二个儿子勇文都六十多了,第三个儿子勇兵也是六十,第四个儿子才四十七八,所以和他的几个哥哥们不太亲近,而最小的儿子不过二十来岁。

    虽然失去了所有的权利,但老皇帝的影响力还是在的,那些年龄小跟着张强的老功臣们,或者建国之后被提拔起来的心腹功臣们现在的年纪也不过是和勇武他们一个年纪,有的退休了,有的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支持秦帝国搞事
    勇武没有他父亲的那种雄心壮志,因为他没有经历满清给大明造成的恐慌,没有经历过后世那种憋屈的感觉,不知道张强心中有一个颗善战的心。

    他这些年来为了帝国也是禅精竭虑,费尽心思,现在华夏帝国从原先的欠债,欠国内商人和贵族,老百姓的几万亿华夏币到年收入过万亿华夏币,用白银来衡量就是就八千多亿两,用黄金来衡量就是近一千亿两,不过老爹的策略使得华夏帝国获得了中亚,西域,澳洲,马六甲,印尼,东南亚,甚至把手伸到了孟加拉,巴基斯坦,泰国,直达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盘踞的印度洋入海口,还有庞大的西伯利亚,直到乌拉尔山脉。

    这么广阔的地域,用了几万亿华夏元获得,勇武也觉得值得,不过这还债就还了近二十年,还贷给了大清国和俄罗斯近千万亿,土耳其也有近几百亿,大清国的千万亿支持那是无偿援助,后面的才算是贷给的,但大清国选择了一个好地方,乌拉尔山脉里面,拥有丰富的矿场,森林资源,毛皮和药材资源,这就和女真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年代差不多,还没有完全入主中原,就被打出去的满清很快适应了乌拉尔山脉的生活,毕竟他们在西伯利亚那个地形复杂,寒冷的高原上也生活了战斗了几十年时间。

    这几年大清国翻了身,富裕的流油,早就还清楚负债,但各种税收还是华夏帝国在把持着它们的税务,各种矿场和牧场,木材采伐场都是华夏帝国的商人。

    俄罗斯通过远征东欧各国,也搜刮了不少钱,还了不少债务,基本上还清楚了债务,也走向了强大,地盘向西扩,同欧洲各国的征战不断。

    土耳其同俄罗斯的战斗依然不断,但烈度降低了,因为华夏帝国居中调节了,要不然乱纷纷的土耳其可是还不起华夏帝国钱了,几百亿啊,哪怕华夏帝国减免不少,可依然有几百亿,而且每年都借新债。

    华夏帝国虽然在土耳其的各个社会经济方面介入很深,赚了不少钱,可这和债务无关,债务每年都还个十几亿,但却逐渐增加,土耳其就是穷国,怎么也还不起钱,很多土耳其人都要华夏帝国打工,华夏帝国已经成为附近几个国家的大哥,影响力不小。

    华夏帝国现在也不在乎那点钱,有个能使唤的小国,在这个地区有影响力,也很不错。

    华夏帝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很快,尽管采取了很多错事,往澳洲,吕宋岛,西域,中亚,西伯利亚加速移民,但依然阻止不住人口增长,达到了六亿五千多万人,而移民到各处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个亿的人口,核心区人口达到了五亿两千万人口。

    每年仍然以几百万人口的速度往各地移民,同时有几十万人口送出过去发展,其中新秦帝国承担的人口还是很少,尽管前后十年给新秦帝国的人口达到了三十多万人,消耗在俄罗斯战场上的一些犯错的罪犯或者政见不合者这些人口也有近五百万人,土耳其一百多万人,有几十万人口去了大清国。

    但这依然是对于蓬勃发展的人口来说是杯水车薪。这是勇武最为头疼的事情。

    不过现在勇武最为头疼的事情是四弟的失踪,勇海的舰队八十六艘船只在大海上失踪已经三年多了,却无法追踪到具体原因还有勇海他们的下落。

    世界太大了,大海也太广阔了,自从一年前知道了以后,派出打探的人员也只有赵帅他们传回来了一些消息,海上遇到了风暴,很多船只走散了。

    &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议论
    “华夏帝国的丝织品已经占据了我们英国大部分市场,这是我们没有办法的,但他们的棉布制品也占领了我们百分之五十的市场,我们的羊毛制品勉强可勘于之抗衡,我们今年还要扩大牧场,养羊,但我们的织机不如华夏帝国的汉人的织机精炼,品质也不如他们的好,我们看到华夏帝国的羊毛制品正在一步步侵入我们的市场。”

    由英国贵族掌握的议会正在开会,这个时候是英国人走向强盛的路途中,而且基本上已经奠定了他们的强大霸主地位,要不是新秦帝国在北美一侧岛屿崛起,英国在这两年受到了不少干扰,他们将在后世的历史线中飞速发展,蒸汽机,水利纺织机,蒸汽机,炼钢的技术蓬勃发展,虽然依然摆脱不了被法国人称之为小偷,人贩子,盗窃犯,老土的人,但他们在工业和商业改革中,在同王权的争夺中,以及走在法国前列,而现在的法国依然处在纸醉金迷当中。

    法国有文艺复兴时代最好的艺术家,有最为有名的文学家,还有各种科学家,以及强大的军队,经济也很强大,但它们依然不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从鼎盛走向衰败。

    而西班牙的王室则更快的走向下坡路,甚至被英国人压着,成为老妇人,脚步蹒跚,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弱不禁风的样子。

    “我们应该全面禁止华夏帝国的商品侵入我们的市场,全面禁止华夏帝国的各种技术输入我们国家,这是对我们的商业贸易的毁灭。相反我们应该加大对华夏帝国的商品输入,如今我们的商品和我们的商人在华夏帝国还是有竞争力的,比如胡椒,花椒,一些新奇的农产品,还有大量的钢铁产品,虽然我们的钢铁产品不如华夏帝国的优质,可华夏帝国的市场真是太大了。我们不能忽略这个市场。”

    这是另外一名议员的讲话。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华夏帝国的商业贸易,根据先前传回来的消息,华夏帝国已经开始限制我们的商人在华夏帝国的商业贸易,抓了我们很多商人,我们的商人在他们市场上投放了很多他们禁止贸易的商品,这对我们大英帝国来说是一种侮辱,我们应该派兵阻止华夏帝国这种行动。”

    另外一名贵族吼道。

    坐在上位的一名公爵笑道:“那么伯爵阁下,我们应该如何战胜他们呢我们几十年前还有几十年中同他们斗争,同他们作战,我们在东方没有一次取得胜利的。每次都损兵折将,损失很大,多少人为此破产,多少远征的士兵被俘,直到被累死,或者杀死,华夏帝国不是那么好征服的,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军队,这是我们不和陆地接壤,如果和陆地接壤的话,我们可能会被他们征服。他们有太多的人口了,多的可怕,几个亿的人口,使我们的几十万倍。

    虽然我们也有印度的近几千万,甚至有一个亿的人口,可那些人太弱了,加上我们的军队都打不过他们一个总督区的兵力,如果我们刚挑衅,那么他们会派出大军攻克印度我们最后的东方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摘下国王陛下皇冠上的那颗最大的明珠。”

    “难道我们就不反抗了吗我们的商人损失太大了,他们已经对我们购买的茶叶征收百分之五十的出口关税了,我们从印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反封锁
    “我觉得现在我们不宜同新秦帝国开战,先解决西班牙和法国人,荷兰人在加勒比海争抢我们殖民地的事情,先要打败他们,我们才能考虑新秦帝国的威胁,他们的威胁现在对我们来说暂时不算什么。

    他们的战舰被我们打的几乎全部覆灭,有几艘厉害的也是伤痕累累,根据我们在哪里的人说,他们现在正在加紧修理船只,全国没有一百艘船只,他们的巡逻舰队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都是一些小船,商船,没有多大战斗力。

    但他们的船只却需要贸易和去法国和西班牙做生意,西班牙和法国的船只也需要去做生意,我们只要卡住他们的贸易路线就可以了。”

    “嗯,现在也只有如此了,新秦帝国还是个小国,他们的贸易全部来自法国和西班牙,以及华夏帝国的援助,我想我们可以联系一下俄罗斯,给华夏帝国制造一下麻烦,还有土耳其,只要切断这些通道,我们就可以用手掐死新秦帝国,一个小小的人口几万人的小地方,敢妄称帝国,这真是一个笑话,我们大英帝国历经一百多年,打败了荷兰,打败了西班牙这些海上强国,国内更是经过了几十年同法国的战争才超过了法国,他们有什么,居然说帝国。”

    随着英国人的讨论,一张无形的大网朝着刚刚新生的新秦帝国笼罩过去,新秦帝国却不知道,前段日子,英国人的封锁减弱,新秦帝国生意不错,由于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在加勒比海的冲突,西班牙人就近找了新秦帝国买走了新秦帝国所有的巡逻舰队的船只,用于商船运输,还买走了几乎所有的蒸汽机船和风帆船大型吨位的战舰,当然除了武南带走的那些蒸汽机战舰。

    新秦帝国已经确定了发展铁甲舰,因此需要的是蒸汽机锅炉和蒸汽机,以及更多的煤炭和铁料,所以所有的商船都准备陆续卖出去。

    法国一般是不需要的别看法国已经衰败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法国的船只还是很多的,不需要从新秦帝国购进,而西班牙自从衰败了以后开支巨大,又失去了远东的市场,在加勒比海又被法国和荷兰,英国人针对,因此节节败退,所以需要从新秦帝国引进一些船只。

    到现在他们从华夏帝国引进的蒸汽机船不少了,有些被新秦帝国买走了,有些自己使用了,但他们仿造的能力实在太低,只比荷兰强一些,但没有钱也仿造不了,相比英国的科技进步,西班牙牙更是多事之秋,根本没有什么科学家,更没有一些创新人物,贵族太多,贵族们的贪婪传统,守旧使得西班牙依然处在一个封建王朝时代。

    而英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蒸汽机时代很久了。

    一艘一艘的蒸汽机相继诞生,而且受到了华夏帝国的启发,他们的科技先进很多了。

    虽然大家还是旧贵族。欧洲的风帆战船也盛行,因此英国虽然获得了华夏帝国的蒸汽机技术,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走风帆战舰的路线,所以欧洲大部分还都是风帆战舰,蒸汽机船顶多是一个时髦的产物,所以发展还不是很大,很均衡。

    这才让华夏帝国的蒸汽机战舰依然称雄东方,让新秦帝国的蒸汽机战舰依然称雄北大西洋,几次同英国的战争,以弱胜强,击溃英国的风帆蒸汽机战舰,甚至是战列舰。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全面开始铁甲舰生产
    作为新秦帝国的水师领袖,莫林对武南语重心长的说着,部署着任务。

1...327328329330331...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