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张强带着自己的属下将领,以及郑泰他们郑成功的人,绕着赤嵌城转了一圈。
和热兰遮城一样,敌人在高处,我方在低处,地形对我方不利。
而且赤嵌城靠近海边,还有一些海岸防御岸炮,大约有十座炮台,从敌人射出的炮弹分析,岸防炮大约是18磅炮,敌人远来大明,上万公里海路,到了大明,很多技术以及大炮只能从遥远的欧洲运来,因此大炮大都是从船上拆卸下来的,并没有超出张强他们的火力范围,除了地形因素影响,大家水平其实一样。
哦,对了还有射手素质,西方人的炮手大概都比东方人要好一些,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实际上现在的西方人的炮手其实也是文盲加上野蛮的熟练炮手而已,那些精准的数学家炮手,还是少之又少。
口径一样,敌人占着地理,从高处打来的炮弹又有地形因素加成,射程上比张强他们的大炮要远一些。
赤嵌城这里,郑泰他们做的一点也不比热兰遮城那里好多少,这里围困的人员有三千精锐兵力,这是相对而言,都是一些老海盗,陆上的战斗人员不多,大都是一些民夫,他们在四周挖掘壕沟,修建围墙,营地,引导护城河河水流向他方,填平了护城河,逼近了敌人的胸墙,并且用炮灰兵,一次次攻击敌人的胸墙。
敌人的反击没有热兰遮城那么凶悍,胸墙大都被推倒,而敌人干脆撤到了城中,依靠高大大城墙守城。
城墙都是石头切成的,而且比起中国人的城墙,荷兰人的城堡显得高大紧凑,防御力极高,菱形的堡垒,让敌人没有一点可以钻空子的地方。
城堡四周的树木和山丘大都被扫平,没有一点可以利用的地方,敌人站在城堡上可以一览无余的看清楚方圆几里地之远的地方,大炮更是可以居高临下,蹂躏对手。
和热兰遮城一样,这里的郑军依然损失了很多大炮,海上沙滩处可以看到很多船只的残碎木板,估计是郑成功想要从海上攻击城堡。
围绕着赤嵌城转了一圈,唐殿风忧心忡忡,很是为难的小声对张强道:“大人,这荷兰人也太精明了,四周宽阔敞亮,连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这可怎么攻击啊”
张强笑而不语,看似敌人很聪明,但敌人再聪明,也不可能没有破绽,敌人的城墙大都是菱形布置,看似防御极强,其实呢,由于地形有限,结构紧凑,敌人的火炮不可能摆得太多,实际上每一面的火力都不是很充足,尤其是现在没有开花弹,只有实心弹道年代。
开花弹一打是一片,伤害是范围伤害,而实心弹是一条的,只要不在一条线上,敌人的的炮弹要打中开阔地上的敌方,那得付出多大代价。
而自己一方是攻城一方,可以在开阔的空间选择任意的地方进行攻击。
刘国轩也一脸忧色,“总督大人,虽说我们有比敌人更大的火炮,更加远东射程,可敌人凭借地形之利,可以抵消你的火炮的射程之利,这可如何是好”
“哈哈,瞧着好了。唐将军,命令我们的俘虏兵干活,给我开挖一条从郑军围城的周围到敌人城堡三里地点战壕,战壕要宽,要曲折,不要挖成一条线,等到了三里地的时候,再横向挖掘,挖掘的战壕要能在里面移动48磅大炮的宽度,深度在两米左右,将挖出的土方堆叠在战壕两侧,抬高战壕的高度。”
张强若无其事的向管理民兵和俘虏兵的唐殿风道。
“是,大人,”唐殿风欣然受命。
&n
第210章 荷兰人铁桶一般的防御
修路,挖沟,运土石的人不要找,金华义军唐殿风的三营里面就带着三千俘虏兵和三千民兵,这些人打战也许不行,但干这个还是挺欢快的,挺效率的,因为他们没有事情的时候,干的就是这些事情。
金华义军在领地内大修道路,疏通河道,挖掘淤泥,开荒,兴修水利设施,引水灌溉,植树造林,架桥铺路,修房造楼,造船打渔,都是俘虏们干的事情,民兵同样也干这些事情,很多民兵在此之前就是俘虏。
民兵从哪里来,民兵一半是俘虏转化而来,部分是从难民里面招收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从本地老百姓里面招收的,张强想要让他的领地的百姓休养生息,当然不可能涸泽而渔,所以很多苦活脏活,累活,甚至是危险的活计都是俘虏干的事情。
俘虏是消耗品。
这是张强的团体共有的认识。
不过这次来这里,是为了郑军打仗,当然不会白白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张强盘敲侧击的让郑泰和刘国轩他们贡献一部分人力。
两个人也没有多想,他们是来配合张强的金华义军替他们解放宝岛的,不可能不付出,因此很快调来一万人,分批投入工地上。
赤嵌城里面,荷兰人约翰德波尔上尉一头银发,穿着高靴,白裤,灰褐色军服,挎着腰刀,戴着牛仔帽,手里举着一支铜制单筒望远镜,正在仔细观察城外的明军。
他的内心是焦躁,惶恐的,是忧虑的,但为了自己的进一步升迁,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极力的装作一副镇定的样子,连说话都不带颤音,一字一顿,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打动他,让他感到惊慌失措的。
明军在干什么
他其实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揆一总督,和他的舰队。
舰队自从一个半月以前那个晚上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由于那个晚上直到白天当天一觉醒来,发现无数的明军已经在海岸登陆,并且摧毁了码头,控制了码头上的船只,自此以后赤嵌城就陷入了明军的包围之中。
前半个月,由于明军没有形成有效的包围,他还可以整顿兵马,出击一下,但明军的兵力实在太多了,即便他们可以用排枪枪毙的超前战术击毙多达两千多人的明军,并且导致了明军上万人的溃败,可明军强悍的作风,还是对他的守军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几门两磅和三磅的大炮被摧毁或者缴获,超过一百人的丧生,五十名水手被俘或者失踪。
这已经超过了他兵力的八分之一,他总共不过八百多士兵,加上滞留的水手二百多人,总共才一千多兵力。
而明军差不多达到了三万多人。
开头几天他还派人和热兰遮城以及深入宝岛内陆的探险队以及居民点联络,将那些探险队和居民点都撤入城中,甚至搜罗了一些宝岛上和他们关系好的部落的人手和他们的家人,还有和他们关系好的明军原先的官员和士兵,明朝百姓,商人和乡绅,地主。
使得赤嵌城的人口从区区的两千人暴涨到一万人,可战之兵达到了三千多人。
一百五十名炮手配备了七百五十名各个民族,派别,部落,国家的苦力,青壮做辅助,甚至从原先的居民中抽调拥有作战,水手,炮手经验的人组成了第二支八百人的冷兵器部队,驻守在城池各个要地,并且负责巡逻城内,维持治安。
随着战斗的进行,他不的不把那七百多民民兵也武装起来,发给他们长矛和大刀,派他们出城,在一支两百人的正规军火枪兵,十五名炮兵组成的部队去胸墙上抵抗明军。
而明军没有让他们失望,一个星期一次的攻击,第一次就用了八千人,推平了他们在城墙外围的所有障碍物,虽然他们损失惨重,大约一千人被炮火击毙,五百多人被出城攻击的民兵部队和炮兵辅助部队击毙,大约两千多人受伤,尸体和伤员在城堡外面躺了一地,哀嚎声让城墙上的一些民兵都感到不忍。
到了夜晚,明军将这些伤员和尸体抢了回去,民兵们的心才好受了一些。
第二个星期,明军又发动了一次进攻,这一次从三个方向进攻城堡,成功的推倒了护城河一线,除了扫除了所有的障碍物以外,还填平了一些地段的护城河。
这一次伤亡还在两千以上。
第二次城堡里面的民兵就没有第一次那么多心情了,第一次是火炮炸敌人,第二次是同敌人短兵相接,出击的民兵丢下三百具尸体,受伤二百多人,大炮被击毁了三磅炮两门,四磅炮三门,六磅炮一门,可谓是损失不小,打在自己身上的切肤之痛,民兵们没有人去悲怜别人了,而是感到愤怒,发誓下一次要杀死更多的敌人,为死伤者报仇。
第三次,明军出动了三千多人,在正面猛攻,连续两个波次的进攻,使得出击的民兵第一次陷入了苦战,明军推倒了五十米胸墙,杀死了五百多民兵,杀死了三十多名炮手,还差点在城墙下面架起了梯子。
这一次明军损失还是两千多人。
但约翰德波尔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了,敌人一次次推进,马上就要攻城了,胸墙失去了作用,也只有城内的正规军的骑兵还有可能出城偷袭一下攻城的敌人的部队,民兵只能到城墙上守卫了。
因为两次的出击,使得民
第211章 铁桶给他砸成豆腐皮
一堆明军将领集中起来,在赤嵌城五里地的一处山丘上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赤嵌城。
他们对于赤嵌城的观感和赤嵌城守将,荷兰人的约翰德波尔一样,就是这个城堡太难打了。
不远处从离城堡三里外的山丘后面,一条“丰”字形的壕沟,正在延伸,从昨天下午到今天早晨,大约一万两千名力工从十里地以外开始修路,铺桥,一直延伸到三里处的那个山丘后面,然后开始掏空山丘,在山丘下面挖了一个大约五米高,三十米宽,入深大约十米的洞穴,用来储存大炮和弹药,还有供那些挖掘的人休息,转运伤员。
由于地形的缘故,比这里高出大约一百米的城堡第三层的菱堡上面就开始开炮阻击挖掘的人,能打出一千多近两千米的大炮,硬是凭着地形的缘故多了那么一里地射程,能打出近三千米远。
这就相当于六里地了。
这么一来,不管敌人的大炮的炮弹飞行这么远,能不能打中人,或者还有没有力量,但那么大的炮弹,落下来,即便没有什么力道了,凭着重量也能将一个人的脑袋或者身体打的皮开肉绽,筋骨碎裂,不死也重伤。
而十二磅炮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也能打出一千七八百米远,近四里地,这就给挖掘的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这边人多,那边炮多,哪怕是最幸运的人,也免不了中招。
铺路的时候就有三个倒霉蛋在接近六里地的时候被砸成重伤,有五个人被砸断了腿,或者砸碎了胳膊。
挖掘这里的掩体的时候,又有十来个人受伤,虽然是轻伤,因为有了防备,人员散的比较远,因此这时候受伤的人少了一些。
接近四里地的时候,又伤了二十多个人,死了六个人。
挖掘三里地外的山丘掩体,前进阵地的时候,又伤了三十多个,死了十五个人。
敌人的炮弹就像是雨点一样,不要钱的砸下来,十里地的时候,敌人只能打六里地,铺路的人在十里地到五里地之间,只是受到了惊吓没有受伤。
天色黄昏的时候,接近到三里地的时候,敌人可以射击的火炮增多了,伤亡开始增加。
到了从三里地开始向前推进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挖掘的人借着月光摸黑挖掘,敌人的炮弹打的四处乱飞,土石飞溅,但受伤的人少了,大约只有五个倒霉蛋被飞溅的土石砸伤,轻伤。
等挖掘到五百米的时候,敌人的炮弹摸黑也能打个不离十,这时候伤亡开始突然增大,敌人参与炮击的火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六十多们火炮。
第一次百人受伤,五十多人死亡。
黎明的时候,两百人受伤,八十多人死亡。
清晨,最后的工程开始收尾,挖掘的人躲在壕沟里面,躲在高高的土堆后面,这时候伤亡开始减小,只有八十多人受伤,二十多人死亡。
如今,壕沟掩体成型,挖掘的人正在做最后的临时增加的工作,挖掘到三百米处,不过不是在地面上挖掘了,而是在地下两米深处,多条通道一起施工,最后在三百米出展开,连接起来。这是藏兵的壕沟,到时候向上挖掘,然后一起爆破,形成一个可以让士兵突击,实行火力压制的壕沟,便于士兵们在安全的地方出击,突击城墙。
48磅,36磅,32磅,18磅大炮开始进入阵地。
一个上午,俘虏们就做着一件事情,就是把那些沉重的大炮通过宽阔的壕沟运输到五百米近处。
敌人的炮弹依然不要钱的落下,很多人即便有壕沟的掩护,却再次受伤,那些大炮太沉重了,俘虏们不的不经常冒着危险跳上壕沟顶部,用绳子拖拽大炮,虽然大炮底部有炮架,炮架安在轮子上面,但轮子是木头做的,不仅大,而且沉重,在壕沟里面松软的土地上要前进起来,可得很多人,费不少劲。
中午,敌人的炮击稍微松懈了一些,打了那么多炮,即便是质量最好的大炮也磨损,甚至有炸膛的,敌人的大炮数量开始下降。
估计能使用的,能用来直接打击明军的大炮还剩下四十多门,而且敌人发射的频率从一分半,下降到五分钟一次齐射。
刘国轩抹去额头上的汗水,松了一口气,“敌人的终于知道他们在做无用功了,虽然我们伤亡了六百多人,但我们终于达到了目的。
逼近了敌人城墙根近处,以往要让士兵们从十里开外,扛着梯子,推着攻城车到达城墙外面,我们得损失近七八百人,能用于攻击敌人的人不过一多半人。
光清理敌人的外围障碍物,我们就伤亡了三千多人,添护城河,即便有夜色的掩护,我们也伤亡了一千多人,推倒敌人的胸墙,更是伤亡了五千多人,很多人觉得如此打一个城堡,不如长期围城,等敌人弹尽粮绝了再进攻,或许不用进攻,敌人就自己投降了。”
张强知道历史上郑成功的确在惨重伤亡以后,放弃了继续进攻,本来想围着城池,等敌人弹尽粮绝的,可这一等就是一年时间,几乎耗尽了郑家军大部分兵力和力气,结果他们攻打南京城的时候,很多精锐兵力都被牵制在宝岛了。
加上张煌言等人文官领军,郑成功用新招募的士兵作战,在南京城下被清军偷袭,十里连营没有怎么打,就被敌人击溃了,十万大军逃回去不到两万人。
自此郑家军海盗走向了没落,再也没有郑芝龙那个时代那么辉煌了,郑成功最后留名史册是因为他赶走了荷兰人,收复了宝岛,但大清的历史撰写者不这么写,他们认为收复宝岛的是反复无常的施琅,那个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经常背叛别人的人,却成了英
第212章 震撼的炮击
第一个开炮的当然是巨大的48磅炮了。
在面对荷兰人的赤嵌城两千二百米的城墙的正面五百米正西南的地方,一处堆砌的堡垒里面,4门48磅炮分布在一百米的阵地上。
每一次炮击都掀起一场灰尘风暴,周围三十米以内基本不可能视物,这是一个大的缺点,但掩饰不住它巨大的威力,第一次齐射,就在荷兰人的赤嵌城一处菱角的城墙上砸开了几条十几厘米的缝隙,城墙明显开始变得爆胀,城墙上所有的守军不是被震死,就是茫然不知所措,口角留着鲜血,连惨叫都不知道了。
而菱角处设置的三门虎蹲炮,三门两磅炮,一门四磅炮,一门六磅炮,都不知道踪影,都被炸成了零件,飞向四周,这些碎片和零件又给城墙上的荷兰步兵和民兵以及辅助的妇女和老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敌人漫漫两公里的城墙正面,这个菱角处与正中间,它的偏面就是城门,巨大的铸铁千斤闸将城门和外界分隔开来,城门也是钢铁铸造的,这是荷兰人和中国人的不同,他们的防御一定要做到极致。
而中国人的城池太多,人也太穷,能用木头制造的城门,绝对不会浪费少有用铁来铸造的。
约翰德波尔努力控制住身体,扶着第二层的城墙,站在窗口往外遥望,只见城堡正面,足球大的炮弹,犹如蝗虫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第一层的城墙飞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