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分派完毕,又一拨斥候返回,“报,清军骑兵发现我们了,正在整队。”
锋无羽挥挥手“再探。”
斥候骑兵走后,他又招招手,“再派两支骑兵小队去联络黄韬参将的骑兵旅,让他向我部靠拢,掩护我部侧翼,接应我部撤退。”
这时候,三里之外,满达海也停了下来,听取斥候骑兵的报信。
“你说什么,我军侧翼发现敌人大军,有多少人,查清楚了没有”满达海虽然人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貌似张飞那样的莽汉,但他在清军队伍里面也是个能打仗的好手,是满洲勇士之一,虽然没有鳌拜那么出名,但却智勇双全,历史上有很多对他有利的好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对于汉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评价越好,对于汉人江山就越统治的牢固,汉人就越不能翻身。
“咱们的步兵部队到达那里了”满达海问道。
一边的清军将领道:“还在二十里之外,科尔沁的骑兵倒是不远就在我们侧翼十里处行军。”
“好,那就是在敌人侧翼了,命
第307章 固若金汤
离着即将爆发的战场七十多公里远的地方,清军宗室博洛贝勒的中军帐中,洪承畴正在和博洛贝勒对面而坐。
博洛贝勒是满清人的始祖努尔哈赤老奴的儿子,爱新觉罗阿巴泰的第三子,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隶属满洲正蓝旗。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
当然,由于他在金华府被张强指挥的义军在城墙上的火炮击中,重伤,然后回去养伤,后来几次带军出征,历史从那一刻已经有些不一样了,现在已经是1652年年末了,他依然还活蹦乱跳的,依然能被委派带军来支援洪承畴对华夏军的进攻。
两个人对面而坐,博洛对洪承畴道:“张强这个人,我们要小心,他守城相当厉害,现在还不知道阿济格哪里是什么情况,派出几波斥候,在饶州府边境上都被华夏军拦截了,我们得不到任何情报,你哪里怎么样渗透进去的细作如何回话”
洪承畴道:“回贝勒的话,最新的情报是七日之前了,那时候,阿济格亲王已经兵败,退入饶州府府城,华夏军四面围困,日夜用大炮轰击城墙,估计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要加快行军速度,争取早日赶到饶州府府城,解围。”
博洛皱起眉头,“照我军目前的行军速度,起码得五日才能赶到饶州府府城,主要是那些汉军行军速度太慢了。”
洪承畴道:“回贝勒,如果是其他明军,我们大可骑兵急行,步兵缓缓跟上即可,不过面对华夏军,几次战斗下来,臣发现华夏军非常善于打决战,阵地战,顽固异常。
不像其他明军闻得我军到来,自己先乱,我军到达的时候已经士气低落,未战先乱,因此我军打的十分顺手,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犹如探囊取物。
除了大顺的那几个硬骨头,清军还未和明军有几万人以上的决战,可华夏军已经打败了我们由贝勒这等大人物带领的军力超越他们一倍的大决战战役,因此臣才如此小心,以免中了华夏军的奸计。”
“嗯,你这也算谨慎,不过,这次咱们不是以前,哪里还困着大清的贝勒,皇室宗亲,不能不全力以赴,你得让你的前军尽快行军,让各汉军不得偷懒,加快行军,一定要在三日之内突入饶州府,五日之内到达饶州府府城下。否则不但我无法向朝廷交代,你也得人头落地。”
“是,是,奴才一定吩咐下属加快行军速度,争取三日击败饶州府边境的华夏军,五日到达饶州府府城下。”洪承畴弯着腰,用袖口擦擦额头上的汗水。
“满达海呢”博洛问道。
“这个,贝勒爷,满达海不听老臣劝说,带着两万兵马先行绕道进入了饶州府,昨夜向我回报,他已经离饶州府府城不到五十公里了,连夜行军,想来今日此时,应该又行军了二十公里,接近了饶州府府城。”
“好,你下去吧,加快行军速度。”博洛贝勒拿起茶桌上的茶杯,慢慢的喝茶。
洪承畴告退,他回到了自己二十公里以外的行军帐篷里面。
没有坐下,就听外面禀报道:“报,细作来报,饶州府陷落,亲王下落不明。”
“啊——,”洪承畴手一抖,端在手里的茶杯落地,砸个粉碎。
“快,快,全军拔营,加快行军速度,今晚我要在饶州府边境县城过夜。”洪承畴扶住桌子,一口气不畅,憋的头昏眼花,一边的侍卫连忙上去搀扶。
远处,刘良佐端着茶杯,坐在已经被清理出来,修葺一新的饶州府城门楼上,扯着嗓子唱着:
“我正在城门上观景——,
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你连得三城多侥幸——,
我诸葛在敌楼把驾等——,
我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还没有唱完,就听门口有人在拍手,“啪啪啪,大人好兴致啊。还在这里唱曲儿——”
“哈哈哈,是朱大人,来来,坐下,一起喝茶。”刘良佐站起来,迎接朱哥。
朱哥坐下来,两个人一左一右,隔着城门楼的窗格子看着远处城外正在进行的防御工程施工。
目前防御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四里外的屯堡成了最前线,屯堡外围几百米都被清除了,变成一片空地,空地上加了很多据马和陷马坑,绊马索,当然还有供守军反击的通道,不顾那些通道都是弯弯曲曲的,你想策马直冲过来,那是找死。
防御工事被逆反过来,原先是攻城用的,防备城中的敌人,现在是守城用的,所有布置都面对城外,当然原先战壕后面的面对城中的地方也没有拆除,这样既没有浪费原先的布置,也能让敌人占领这些战壕
第308章 先锋遭遇战
这边和风细雨,那边却是剑拔弩张,马上就是血雨腥风了。
朱哥这个张强的亲卫队,猎骑兵的副队长,现在的华夏军第七野战旅副旅长,副旅长是新安上的职务,也是张强为了监视刘良佐这个投降过来一直闷头扎在衢州府观望的老狐狸而临时安排的职务。
野战旅都是主官一言决,有直属与野战旅旅部的参谋部负责安排行军路线,安排后勤补给,安排作战方式,策划战役,分担旅长的工作,却不分担旅长的权利,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限制导致的,有时候后世的所谓参谋部并不是太先进的东西,尤其是拿到明朝这个封疆时代,并不需要多少参谋负责多少工作。
很多时候,由于通信不畅,信息传达落后,很多事情,需要主管官员随机应变处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是在半天之内的遭遇战,根本没有功夫请示或者让参谋们去策划什么,所以主官需要很大的权利决定战斗如何进行。
大家拼的是实力,是谁勇武的战士多,谁就赢,因此让参谋长分但权利,这样的后世指挥系统,对于明朝来说,简直就是找死,简直就是后世常凯申一样的乱插手,乱指挥,让下面的主官不知道如何作战,反而会失败。
朱哥问出这话的时候,锋无羽已经带领部队仓促应战了。
刚把民兵和百姓集中到大军中间,工程兵们拿起工具开始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清军已经接近到了一里地以外了,两千骑兵,听起来不多,但他们造成的声势却一点不小,犹如千军万马,大地都在震动。
刚刚回拢的大军摆出了一个大概的圆形防御雏形,敌军就冲了过来。
前面的枪兵把长枪往地上一插,队形还在混乱之中,犹如锯齿,左右的弓箭兵和弩箭兵也还呈弯曲的形状,还没有汇聚。
清军已经分出两翼骑兵,漫天的箭雨泼进了长枪兵的阵型里面,长枪兵当即倒下几十人,后面的刀盾兵刚刚冲到长枪兵队列里面,还在和长枪兵不是很明了的队形胶着的时候,清军已经挥舞着弯刀,长矛冲了过来。
两翼的骑兵射了一波箭雨,战马已经飞掠到了两翼的弓箭兵和弩箭兵前面几十米远,又是一波箭雨,弓箭兵和弩箭兵当即倒下了一二百人,有人零零散散的射出了一波箭雨,飞掠的清军骑兵,两翼各有十几个堕马,战马拖着死者的尸体,或者受伤的清军继续朝着两翼呈“w”状包抄过去。
这时候炮兵还在展开阶段,只有一两门大炮已经装填完毕,发出了一两炮,炮弹擦着前面长枪兵的头顶,一头扎入了正面突击的清军骑兵队形中。
当即有三四十名清军骑兵被一路横扫过去,战马倒地,肚破肠流,骑兵残肢断臂,嚎叫声令人心颤。
清军正面突击的骑兵撞上长枪的时候,战马猛地嘶鸣一声,悲痛的倒地,后面的骑兵继续冲击,跳过前面的骑兵,继续冲击长枪兵队列。
长枪兵后面迅速的拉开空档,然后结阵自保,刀盾手迅速的将盾牌顶在了头顶上,手里的刀向上挥了出去。
可以说这一波突击,第二野战旅损失惨重,尤其是前面的长枪兵,第一线的已经被舍弃,他们只能独自面对敌人后续冲来的骑兵。
第二线的长枪兵和刀盾手面前组织起防御,用仓促的战斗遏制敌人的进攻为后面的火枪兵争取时间。
当然他们的死亡或者他们的伤亡也不是白白损失的,他们也给敌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敌人的骑兵冲破第二线的长枪兵和刀盾手并不完整的阵型的时候,后面的火枪兵已经严阵以待了。
随着一声号令一般的枪声,前面的长枪兵和刀盾兵迅速伏地身子,然后爆炒豆子一般的枪声响起。
子弹从他们头顶上飞过去,有的伤了他们,大多数则打在了明显身位比他们高的清军骑兵身上。
而两翼的弓箭兵和弩箭兵也迅速的得到附近的刀盾兵的支援,刀盾兵切进他们的阵型,用盾牌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而用“w”形态准备包抄的两翼骑兵遇到了他们的大敌,两翼夹杂着行军的火枪兵其他的营的阻击。
经过训练的火枪兵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因为华夏军和这个时代的军队有一点不同,他们是会对各种情况进行推演和演习的,这从他们从新兵营毕业以后,进入华夏军行列就开始了,每一个月都有一次演习汇报,针对各种战场突发情况,每一个营的百户,把总以上的军官都必须学习和掌握,否则考核不过,下去担任总旗和小兵。
于是两翼的企图包抄的清军弓骑兵悲剧了。
爆炒豆子一般的枪声在他们前进的路途上响起。
华夏军的阵型犹如波浪一样,泛起阵阵涟漪,在这阵阵涟漪之中,以前演习的阵型,迅速被运用出来,很快适应这种情况的应对办法就出现了。
这都不需要锋无羽去调整什么。
完全是底下的军官自发的,迅速的,最多有守备一级的军官用旗号和号角声进行联络,稍微调整一下,应对的阵型就出来了,统一了。
“轰隆——”
“轰隆——”
获得时间的炮兵,迅速的就位,或者就地展开,三门炮位一个基点,周围的把总迅速的调整阵型,改保护的保护,该阻击敌人的阻击敌人,协调的协调。
看起来整个战场很乱,华夏军由于机动能力不足,遭到清军骑兵部
第309章 小胜一场
犹如席卷而来的海浪,就在清军的蒙古骑兵正在撤退的时候,从另一个方向绕过来追打逃走的清兵满洲骑兵的第二野战旅龙骑兵队伍从侧面截击了蒙古骑兵的队伍。
他们不是直接撞进去,用马刀解决问题,而是平行着蒙古骑兵的散开的队伍,用背上的专用的短枪管火绳枪朝着侧翼逃跑的一千蒙古骑兵来了一个齐射。
然后近二百多蒙古骑兵坠落马下,后面跟随的蒙古骑兵阵脚大乱,这时候,华夏军第二野战旅的龙骑兵队伍已经冲进到足以用短火铳发射的三四十米距离了。
蒙古人也不示弱,纷纷弯弓搭箭,朝着龙骑兵射了一波箭雨,但他们的收获不多,颠簸的马上,弓箭能射中敌人的很少,只给龙骑兵造成了三五十人的伤害,然后龙骑兵的两轮短火铳射击已经完成,龙骑兵扔掉手中的短火铳,再次拔出一把短火铳开始射击。
两轮射击以后,蒙古骑兵这一侧翼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
扔掉手中的短火铳,现在可没有时间把短火铳插进马鞍的挂袋中,剩余的猎骑兵拔出马刀冲了上去,一头撞向另一个方向逃跑的蒙古骑兵队伍中,将蒙古骑兵的队伍从中截断。
锋无羽身边的猎骑兵已经只剩下八十多人,毕竟他们冲击的是三千蒙古骑兵,前面的一百多骑兵已经伤亡惨重了,只有几骑幸运的逃脱了出来,正在侧翼猛冲,绕向自己本阵,从侧翼而来的龙骑兵正好从他们身后经过,将逃向另个一方向蒙古骑兵大队截住,他们只需要追击前面逃跑的蒙古骑兵就行了。
远处,号角连连,已经脱离了战斗的野战旅正在整队,然后以战斗队形追赶上来,一队二百骑兵正在往回赶,护卫后面的辎重兵和工兵,还有伤员和民兵。
炮兵已经排好了队列,缓缓退入阵势中央,一个坚固的防御阵型正在形成,虽然敌人已经跑了,但战斗没有完成,他们依然戒备着。
双方一个追,一个逃,遭遇了正在后方五里外行军的清军步兵大部队。
蒙古骑兵从清军大部队里穿过,锋无羽只好带着骑兵退回来。
而龙骑兵队伍正在漫山遍野的追杀逃走的蒙古骑兵,满洲骑兵已经退入敌人大部队中。
“呜呜呜——”随着锋无羽的撤退,低沉的号角声响起,正在追杀的龙骑兵纷纷冲向锋无羽所在的地方,然后和他的部队会和,缓缓的退后,一边后退,一边收拾地上自己战友的尸体和伤员,直接拉上马背,然后带向后方。
“跨,跨,跨,”远处步兵和火枪兵部队也赶来,听到号角声,纷纷分出兵马将地上的伤员和尸体收拾一下,然后开始撤向本阵。
一切那么有秩序,进退自如。
满达海吊着一支胳膊,满脸鲜血,一边训斥范绍祖和马宝,一边用皮鞭抽两个满族将军,整个大军在五里地以外停下来。
这给了锋无羽收拾伤员和战马,收拢部队的时间。
半个小时以后,整个队伍退了回来,退入草草赶出来的防御工事里面,一座大营正在形成雏形。
一座由辎重大车,以及枪兵的长枪围成的大营就这么草率的成形,并且把整只大部队包了进去。
外面小股的刚才护卫大营的骑兵部队,在大营周围两里内游荡。
而大营内始终有一个骑兵营千户的兵力在护卫,并没有跟随出击,因为这个时代是骑兵的时代,虽然野战旅的骑兵营分为前后两队护卫行军中的野战旅,而且野战旅直辖的警卫骑兵营也出击了,但这个骑兵千户营除了开头同满洲骑兵打了一场以后,就没有出击,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计策叫调虎离山之计,锋无羽怕敌人将自己的骑兵都调出去,因此就没有让主力骑兵千户营出击。
只是动用了自己手中的骑兵营和直辖的亲卫队,警戒骑兵营出击。
这么说吧,就是一个野战旅有大约一千八百人的骑兵,分为亲卫骑兵,大约二百人,警戒骑兵营,就是龙骑兵,以及骑兵营,就是普通的冷兵器骑兵营,和其他的明军和清军的骑兵装备一样,不同的是,还多了一支短火铳,但也只是一般的火绳枪短火铳,没有龙骑兵营那样装备了马刀和火绳枪,短火铳等犀利的武器,同时还有一支八百到一千人的骑兵营,领军的是千户长级别的千户,这是骑兵作战的主力军,他们没有出击,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大营的民兵和工兵,辎重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