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冒牌小县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冰白

    但中途驻兵城池极少,只有龙口,广济城和龙海城三个关城。

    并且,要命的是,龙海城就在天京城侧面,只要通过龙海城,走水路,就能直接到天京城下。

    郑东林以为楼丞相的重点防御在京兆崇关线,必然不会对水线有所防范。

    况且,庆朝一向水兵较弱,不管是朝廷还是东南域,在水兵上面,都是半吊子水平。

    这样,双方在交战的时候,就能在很公平的情况下进行。

    郑东林的想法是,即便楼千元兵多将广,在整个庆朝布置防御,也是不可能的。

    他的十万大军,如果走水路,成功的几率将会比京兆崇关战线高很多。

    更何况,开启龙海城龙口战线,可能让他有机会绕过五山关,因为,龙口的地理位置,就在五山关的斜后方。

    即便龙口无法攻下,那他们的士兵也可以直接登陆,进军元城关。

    反正他们的目的是取得京城,如果能绕过崇关和五山关,也将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郑东林让张肃带领两万兵马前往龙口,最终在龙口前与龙口守将郭源摆开了仗阵。

    郭源的水军只有三千,张肃以为此战必然能取得大捷,直接攻破龙口。

    到时候,他就占领龙口,以龙口为背景,偷袭元城关。

    龙口,将会是卓国师取得京城的第一处大捷之地。

    但他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郭源长期生活在水线之上,远远比他们判断的要擅长水战。

    那所谓庆朝兵士皆不善水战,只是从理论上讲。

    所以,张肃派第一波战船五十艘,出五千兵,刚刚与郭源的战船交锋,就被冲散,一时间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




第298章 解决困境的办法
    郭源的水军熟悉水性,在十几艘大战船的掩护下,以小船冲锋,靠近张肃水军,小船灵巧,在张肃水军之间横冲直撞。

    战船一时间被搅乱,坠落入水的士兵,又是无数。

    在一番冲撞之后,郭源的水军开始从小船上跳入张肃战船,利用在水面上保持平稳的能力,大肆斩杀。

    张肃水军在摇晃的战船之上无法保持平衡,连兵器都拿不稳,只能眼睁睁的束手就擒,眼看着自己被敌军杀掉。

    这一战,张肃亲自督战,见战事已崩,慌忙命战船逃走。

    郭源命先锋李萍带数十条小船在水上冲锋,一直追赶出几十里才撤走。

    张肃带着残余的几艘战船,仓皇逃窜。

    甚至有几艘战船在狼狈之下风帆都被吹断,只能顺水漂流,在原地一圈圈乱转。

    这时,张肃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郭源水军的水平之高,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想要通过龙口攻入京城,又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郑东林面临的困局就是崇关攻不下,龙口打不了。

    墨浅镇守左翼军,却纹丝不动,没有主动请战的要求。

    这对他来说,很不正常。

    若是放在以往,他早就跳出来,不是要代替龙长生去攻打崇关,就是要代替张肃去攻打龙口。

    龙长生就驻扎在距离崇关十里的野外,没事到崇关骚扰一下,叫骂两声。

    吕先表现的极有耐心,不管龙长生做什么,他都是闭门不出,绝不和龙长生交手。

    这让龙长生很是郁闷。

    而张肃,再也不敢接近龙口。

    他在水上一战被郭源吓坏了,甚至一看见水就两腿哆嗦。

    于是,只能驻扎在陵城如水口的岸上,等待郑东林惩处。

    郑东林这个大元帅,能力不大,但有一点很好,那就是很能看明白局势。

    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大军军心有点崩溃,绝不是处置将领的时候。

    因此,张肃等了很久,都不见郑东林下发处罚他的文书。

    非但如此,郑东林反而派人来慰问张肃,让张肃内心充满了愧疚。

    正所谓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张肃也不是个不会知耻而后勇的人。

    在郑东林这一番侧面激励之下,他决定寻找失败的原因,重新打起精神,继续攻打龙口。

    这一次,他采用小规模侵扰的方式,以十艘小船为单位,每次出兵五百,在夜间偷袭郭源的水军。

    最开始,兵士们都很激动,对于这种安排,他们感到很新鲜。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打仗根本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尤其是水上偷袭,没有过硬的控船能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两次偷袭郭源水军,都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两次张肃的水军基本上没有伤亡,但他们都不敢再去偷袭了。

    张肃再次陷入了困境他不怕失败,最害怕的是止步不前,而现在的情况,就是止步不前。

    而且,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止步不前。

    张肃再次消停了,他思索着新的办法,再次对龙口发起进攻。

    之后又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对战,但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依旧是无任何进展。

    龙长生在崇关外闲的身上都快长毛了,又没有好的办法攻下崇关,只能等着郑东林的命令。

    这个时候,郑东林把墨浅叫到了营帐中“墨浅,对于出兵直取京城一事,你怎么看”

    郑东林觉得墨浅可能有办法,因为自从出兵以来,他从未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的也不积极。

    有时候,有才之人,是需要经过一些提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威能的。

    墨浅的确是个有才之人,至少,他神箭手的能力,都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

    擅长射箭的人,一般脑子也比较灵活,毕竟,射箭可是个技术活。

    郑东林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次,墨浅的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元帅,末将觉得,不应先攻打崇关或者龙口。

    崇关守将吕先不是个一般的将领,他应变能力很强。

    固守城池,极难攻破,想要攻下崇关,必须得到一个绝佳的机会,而那个机会,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得到。

    至于龙口,郭源水上用兵的功夫了得,我们东南域的兵马,却从未接触过水战,孰强孰弱,不用想也能知道。”

    “战龙口,是很愚蠢的行为”

    墨浅这么说,无异于骂郑东林愚蠢。

    郑东林当即一脸不耐烦“既然墨将军觉得攻打龙口很愚蠢,崇关又打不下,那你是怎么想的”

    墨浅想了想道“既然其他两条路走不通,那就走第三条路。”

    此刻,郑东林脑海中作着强烈的思想斗争“第三条路似乎有点太长了吧”

    从东南域到京城,还有一条路线,分别经过宛城、三山关、武陵城、柴桑城、天水城和临瑶城。

    过了临瑶城,就能抵达京城。

    这条路线只有六座城池,但在距离上,却是极远。

    甚至是京兆崇关战线的两倍。

    战线越长,补给的能力就越弱,出现的问题也就会越多。

    郑东林道“俗话说,兵贵神速,我们需要的是一条较短的稳妥路线。

    行军劳顿,要想军队走的快,就需要路线短,从宛城到武陵的距离,就相当于崇关到京城了,仗还怎么打”

    决定权不在自己手里,所以墨浅也不争辩,只是道“既然如此,那就别无他法了”

    郑东林失望的摇摇头,第三条路线他不是没有想过,但那极远的距离,并非他所能掌控。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考虑第三条路线。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第三条路线偏僻,流寇四起,对行兵打仗,是很大的威胁。

    郑东林焦急之际,墨浅终于提出了一个让他满意的办法“我十万大军,不该寸步难行。

    如果那位好搭档再来合作一次,相信我们必然能鸣锣开道”

    郑东林的脑海嗡的响了一声,一拍脑门“对啊,这一点我怎么给忘了罗将军还在东南域,我现在就修书一封,写给卓国师,让他劝罗将军前来”

    墨浅摇摇头“罗将军重情重义,若是卓国师命令,只怕他会推脱不来。

    元帅不如直接修书给罗将军本人”



第299章 军营之行
    郑东林觉得墨浅说的很有道理,立刻修书罗不凡。

    书中只是提到往日与罗不凡合作的多愉快,战绩多丰厚,他心里面对陀城的日子是多么怀念。

    作为一起在军营合作打仗的老朋友,邀请罗不凡前来军营玩玩,只字未提龙口和崇关战事失利的事情,更没有拿卓凌然说事儿。

    朵扎一把抢过书信,看了一通道“如今崇关和龙口连连失利,郑元帅竟然还有着闲情雅致,邀请我们去军营游玩”

    这话音刚落,她意识到哪里有点不对劲“哦,我知道了。

    莫非郑元帅是黔驴技穷,这次请我们过去,正是因为龙口和崇关战事失利的事情”

    白一堂道“罗兄,我们应不应郑元帅的邀请”

    罗不凡微微一笑,点头道“既然郑元帅是以朋友的身份邀请我们去军营玩乐,那为什么不应邀”

    白一堂顿时脸上一喜“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这段时间,白一堂日日待在国师府练剑,剑术方面到了巅峰瓶颈期,无法寸进,只感觉无聊至极,憋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想出去透透气了。

    罗不凡说道“郑元帅邀请我们的语气如此着急,看来真的是老朋友一别满月,甚是思念。

    当然是现在就出发。

    白兄,朵扎,你们快点准备准备吧,我们去瞧瞧战事”

    朵扎吐了吐舌头“罗郎,如果郑元帅要你帮他打仗,你会出手吗”

    罗不凡摇摇头“郑元帅只说让我们去军营玩玩,如果要让我们帮忙打仗,那就有点不地道了”

    “那就是说,你不会出手了”

    罗不凡笑而不语。

    白一堂有点扫兴“罗兄还要继续静观其变,现在应该不是招摇过市的时候”

    而罗不凡心中所想,并不是白一堂此时所说的这样。

    罗不凡明白,他的机会来了,郑东林的邀请,将会为他夺取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一堂取了两件衣服,拿着他的白龙剑就准备出发了。

    朵扎最麻烦,收拾了一大包衣服和金银首饰。

    女孩子都爱美,罗不凡也不着急,就等着她折腾够了,就一起前往军营。

    郑东林的大军驻扎在距离崇关五十里左右的平坦地带,早先就收拾好了三个营帐,见三人来了,就分别安排。

    随后,郑东林带罗不凡在军营中参观,却不说战事。

    郑东林和罗不凡之间的博弈开始了,郑东林等着他开口主动参与战事,而罗不凡却迟迟不开口。

    接下来的三天,罗不凡就在郑东林的大营里混吃混喝,没事就看看郑东林手下兵马的装备以及兵马分配和布局,又是丝毫不提战事。

    第三天晚上,罗不凡终于决定要离开了“郑元帅,多谢你这几日的款待。

    东南域毕竟是富饶之地,军营粮草充足,膳食丰盛,将士们吃饱喝足,一定能大胜楼丞相。

    我们在这里消耗了几日,实在不好意思,这就不打扰郑元帅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这场两人之间的博弈终于要结束了,最终以郑东林的失败告终。

    郑东林一看罗不凡要走,马上着急了,纠结了半天才把他从陵城请来,就是为了让他帮忙打仗,这吃喝玩乐几天就走,什么都没干,怎么能成

    郑东林连忙扯住罗不凡的衣袖“罗将军,先别忙走”

    “哦

    郑元帅有何吩咐”

    郑东林苦笑一声“吩咐不敢当。

    事到如今,郑某就明人不说暗话,这次郑某请你来,岂能是游玩一场那么简单

    想必罗将军已经听说我军在龙口和崇关失利一事。

    郑某奉卓国师之命声讨楼千元,几近满月,兵马却被拒在崇关之外,不能寸进。

    龙口又连连失败,损兵折将。

    以郑某之能,无法解此困局,故而邀请罗将军,还请罗将军看在往日在陀城的情分上,务必要帮郑某出谋划策啊”

    郑东林优点不多,他能力平平,但好在脾气好。

    不因为自己是三军主帅就张狂。

    这态度,让罗不凡很是喜欢。

    罗不凡伸了个懒腰,站在原地思忖,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1...146147148149150...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