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一九零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好,这一点我会向越人说明。”刘永福点头道:“我与葛参谋长闲谈时,他曾说过陈执委也曾与越人说起此事,想必越人也应该有心理准备。”
“当时我也在场,葛参谋长确实是这样说的。”赵声附和道:“为了使越人不致轻举妄动,陈执委还有过命令,对援助越人的武器装备有所限制。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是按照这个命令执行的。”
“老陈看得远,想得周到。”宋复华沉吟了一下,说道:“与越人谈妥后,便解除限制吧!支援的不必是新式武器,但一定要能用。重武器和手榴弹嘛——”他把询问的目光投向赵声和刘永福。
“似乎应该有所保留。”刘永福并不确定,又望向赵声。
赵声苦笑了一下,说道:“一点不给吧,越人肯定不满意。机关枪消耗太大,我看给他们一批手榴弹也就够了。毕竟我们也要展开军事行动,武器弹药也会吃紧。”
“那就用这个借口吧!”宋复华拍扳决定,“革命军面对着的敌人更多,越人会理解的。”
不管越人理解与否,已经打下根基的革命军都是他们不能没有的依靠。况且,人家的革命大业还未完成,又怎么要求人家会舍彼就此,无条件地支持?
…………





重生一九零二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枝独秀,掺沙子
清末实行新政,并准备立宪,其中一些改革举措,不仅超越了百日维新,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历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即使象慈禧那样顽固出了名的铁腕人物,也不例外。
但从国内形势来看,清廷已经丧失了改革政治体制的大好时机。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势力的壮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气候。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不推翻清廷便不足以刷新政治,不足以使中国走向富强。
即便清廷的立宪是真诚的,也只是君主立宪,且还只是一个承诺。革命党人高举起的民主共和的大旗,在与清廷预备立宪的交锋中,越来越有占据上风的迹象。
曾经的铁腕人物——慈禧,在强拖着垂危的大清帝国又走过了几十年后,老了,疲累了,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据岑春煊日后回忆:“太后晚年,锐气尽销,专以敷衍为事,甚且仅求目前之安。期以及身不变而已,不遑虑远图矣”。通俗地讲,慈禧除了苟且偷安、以求生前天下不要大乱外,也只好“得乐且乐”。即只求在自己有生之年,朝廷不要灭亡罢了。
外有革命党起事暴动、踞地建府,内部呢,慈禧又悲哀地看出满人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难以镇住包括袁世凯在内的能力超群的汉人。
大清不亡于革党,也必亡于汉人。慈禧有些绝望,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一些,希望爱新觉罗氏能够为上天垂青,冒出一位能够摄伏袁世凯等人的强悍人物。
就这么拖延着,慈禧既不敢重新启用已经被她削去大权的袁世凯等汉人以对付革命军,又不放心把维护京畿重地安全的北洋军交给不成器的满人南下平叛,便只能动用南方的军事力量,幻想着剿灭革党,或者围困成功,使革命军只能局促于一隅。
同时,清廷也越来越感到财政的紧张,打仗就是烧钱,在起初不遗余力想在短期内扑灭革命军的计划破灭之后,清廷的财政难以为继。而在旧体制下,没有了钱财,清军就更加没有为战而兴奋的基础。
而西南战事的持续,又影响到了清廷新政的实施,再加上腐朽的官僚体制,即便是好的政策,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特别是编练新军这项耗费极大的举措,更是受到了资金紧张的影响,编练的进度离陆军部的要求差之千里。
当然,这要除掉广东新军和湖南、湖北的新军编练。因为这是陈文强负责的工作,虽然进度依然赶不上计划,但相比于其他省份,却是相当厉害的成绩。特别是广东新军的编练,尤其令人注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元旦刚过,广东新军混成协在高州成军,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机枪营,一个通讯连,一个卫生连,一个警卫队兼督战队,一个工兵连,共约四千人。
虽然编成一混成协新军,但东线的兵力并未增长。新军督办陈文强在奏折上写得清楚,编练新军与裁汰旧军是同步进行,此消彼长,战力有所提升,人数却是持平。
但陈文强也在奏折上发出了豪言壮语,半年内再编成一混成协,一年内编成一镇新军,明年还是一镇新军的目标,争取完成陆军部五年成两镇的诏令。
在其他各省纷纷为资金叫苦不迭,新军编练一拖再拖、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广东新军的编练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成绩喜人。
再者,陈文强还要在湖南编练一混成协,湖北编练一标新军,如果得以实现,那剿平革党也就大有希望。
与澳葡的划界谈判基本结束,乃是一场鲜见的对外胜利;广东的清乡剿匪愈加顺利,盗匪、会党被打压殆尽,社会治安大为好转;改革弊政、招商引资大见成效,税赋收入稳步提高……又是一个汉人,一个能力出众、甚至要超过袁世凯的汉人。在清廷感到振奋的时候,慈禧却暗自发出了无奈的哀叹。
而且,陈文强不同于袁世凯,坐镇地方、掌控有力,实在不是能够轻易摆布的家伙。施恩笼络,统辖役使,慈禧想用对付曾国藩、李鸿章的办法把陈文强变成替帝国拉车的老牛,却感到暂时无从下手,只好缓而图之。
但缓而图之也不是什么也不做,慈禧没有照准陈文强的保奏,而是调用直隶补用副将、北洋陆军步队第四协统领田中玉前往广东,任职混成协协统。
“这是要下手削权的试探,或许也可称之为分权架空。”陈文强接到旨意后,立刻召集了智囊们进行研究。
“大人所言极是。”陆耀宗首先表示赞同,缓缓说道:“先是一个协统,以后还将有其他军官前来任职。北洋军的人物进入广东新军,以后兴许还会调动广东新军的将领,这也可以叫做掺沙子,且是互相的。”
“这个老婆子对北洋军也有防备之意。”陈文强抿了抿嘴角,冷笑道:“这也很好理解,谁让满人不争气,军中将领多为汉人呢!”
“朝廷既行架空之计,大人也可效仿,把田中玉这个协统架空起来。”徐春山有些忿忿,因为这个混成协协统本来是保举的他,却被人横刀夺走,自己只落个副协统之职,“只要标统、管带、把总听我号令,他有协统的空名,也指挥不动军队。”
“这样做过于明显,恐怕他会向朝廷报告,引来朝廷更多的猜忌。”新任厘金局帮办宗河说着自己的意见,“指挥权呢,给他也无妨,反正他也得听从吴提督的命令。当然,有些命令可以不听,有徐副协统和下面的标统、管带、把总,他想瞎指挥也做不到。”
陈文强看着有些迷惑的徐春山,笑着解释道:“无关痛痒的命令让他下,你们执行好了;可关系重大的命令,就要看你们如何使其得不到执行了。”
哦,原来如此。徐春山这下子听明白了,无非是选择性地执行命令,哄着田中玉这个协统。
……………




重生一九零二 祝朋友们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祝朋友们猴年长得猴美猴美的,挣得猴多猴多的,心情猴好猴好的,运气猴顺猴顺的,睡觉猴香猴香的,爱情猴甜猴甜的,总之,一切都猴蜜猴蜜的!




重生一九零二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炮兵编制
现在,陈文强的势力已成,只要不触动他的底线,不影响他的大业,他更愿意在体制内敷衍着清廷,继续掏空着这个老大帝国。
这就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陈文强可以把形似革命的举措以改革或新政的名义堂而皇之地推出,即便遭到反对和诋毁,却没有生命之虞。
至于清廷想用掺沙子的办法来分权制约,陈文强并不如何担心。形势不同了,中央威权已经衰落,从上面派下的官员能得到多大的尊重,能掌握多大的权力?
京城的水太深太浑,广东这地方,也不是派来一两个官员便能左右局势的。
在这皇朝末世,陈文强只相信一点,那就是手中要有枪有人,官职大小倒在次要。简单点说,就是武力值要高;再深入一些,则是综合实力要强。
如果只凭陈文强一个人,再怎么开拓进取,实力的积聚也达不到现在这样的程度。但他通过各种办法和手段,积聚的是一个团体,准确地说,还不只是一个团体。革命党,宪政派,工商实业家,侨商,这样一个个团体通过陈文强而有了联系,有了交集。
陈文强相信,这些看似分隔、独立的团体,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遥远的目标,那就是国家强盛。因为,这个目标也是符合各团体的利益的,能够实现大联合也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到军队,也就是编练的新军,中下级军官不说是联合阵线的成员,也是比较激进的年轻人。在思想教育上,虽然不能把推翻满清诉诸于外,但却强调军队国有,强调军人应忠于国家,为国御侮,并回避了忠君这个教条。
说到底,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不能完全体现军队的战斗力。封建、近代化、现代化,从军队的发展来看,组织和纪律才是最根本的特征。比如军队编组结构,指挥官素养,近代军事学,由军事学校培养下级军官,士官体系,士兵素养,后勤体系,荣誉感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果从这方面分析,号称为中国最强的北洋军也还是传统的“兵为将有”的封建军队,只不过进行了部分的近代化。旧式军队的顽疾也是不少,长官以金钱和地位维系军队的凝聚力,武器装备虽然齐全,但要说战斗力,或者说顽强的战斗意志的话,应该是难以抵挡以现代国家军队为目标的新式武装。
当然,这只是由于要知己知彼的分析研究,可陈文强和吴禄贞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一个从装备物资上供应,一个猛抓军队的训练、思想,还是以北洋军为最大假想敌。
“吴大人说炮兵目前还嫌薄弱,请陈大人再供应一批火炮,尽快达到十二炮制炮兵营的数额。”何燧见针对田中玉的办法已定,插空提到了炮兵。
陈文强轻轻点了点头,问道:“我记得老吴跟我谈过北洋军的炮兵营编制,是十八门炮吧?十二炮制是日本陆军的编制。”
“是的,北洋军现在还没达到标准,但确实是按十八门炮进行建设的。”何燧答道:“这在国际上也很少见,比十二炮制的火力更加凶猛,反应速度也要提高将近一倍。”
是这样啊!陈文强垂下眼睑沉思起来。如果短期的敌人可能是北洋军的话,那长远的敌人就是日本人无疑。既然如此,那就再让肉更痛一些,直接编制十八炮制的炮营吧!
“那就按北洋军的炮兵编制,也用十八炮制吧!”陈文强沉思良久,断然做出决定,“另外还有件事情——”他停顿了一下,摆了摆手,“等我与老吴商量一下再定。嗯,我马上发电报,火炮很快会运来。”
何燧一脸喜色,拱手而退。这真是意外之喜,本来只要求达到十二炮制,没想到一下子就超过了很多列强,包括日本陆军的编制标准。
而陈文强想的是在琼州另行建立炮兵,进行训练。这样有隐藏实力的意思,同时也避免清廷因为广东新军的实力大增,而强令新军采取行动。同时,除了当时的山炮、野炮外,陈文强还请德国和中国工程师研制改进迫击炮,也就是当时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的过山炮。
除了在现在武器装备上的赶超外,陈文强还凭着另一个时代的头脑,在某些军事方面有着先进和独特的思维和办法。比如手榴弹,比如迫击炮的研制改进,比如狙击步枪的生产和装备,比如对飞艇在轰炸中的作用……
而这些军事方面的研发和改进,并没有背着德国。一来是要借助德国的工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二来也是体现自身价值和真诚态度,向德国表明帮助扶持这边也有可取之处。
当然,等到值得依赖的技术人才的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后,陈文强还是会对德国留一手。比如他想以现在世界已经生产出来的柴油拖拉机为基础,改造装甲车或坦克,这便是要保密的,能在合适的时候交换更大的利益。
而仿造七十五毫米管退式山炮、野炮,对现在的崖州兵工厂来说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国内兵工厂同样能够仿造的还有江南制造局,但在资金和制炮成本上,江南制造局则要远远落在后面。
对陈文强来说,供应火炮是相对容易的,以后的弹药供给才是考验,才是真正的困难所在。
一旦打起仗来,弹药的消耗将是持续且巨量,没有储备,没有后续资金、人工、原料的投入,弹药不敷,再多的枪炮也形同废物。
绕了这么一大圈子,问题还是落在了最俗气的一个字上,那就是钱。就是这么实际,就是这么残酷,现实没有给理想主义者太多的发挥余地。没有了钱,革命干不成,连最基本的吃饭睡觉也解决不了。
“何燧,你的部队暂时留下,编入武装警察。”陈文强想了一会儿,觉得还是要从发展广东工商经济着手,而清乡剿匪作为保障工作,以及一种资金的来源,还是要深入推进。
“啊——”何燧愣住了,他没想到与澳葡的紧张状态结束,他的部队也会易手。
“啊什么?”陈文强淡淡一笑,说道:“老吴那里还有兵,你还怕没兵带。行了,就这么定了。想要火炮和弹药,这点人马还舍不得?”
……………




重生一九零二 第一百七十五章 实力,跋扈
很多时候,并不是科学技术的制约,而是思维的局限,使得很多东西没有被发明或发现。
比如说迫击炮,与当时的过山炮和臼炮是比较相似的结构,只要按照陈文强的要求进行一些改进,制造出接近他印象中后世的模样,难度并不是很大。
还有飞艇,在当时飞机还处于初级阶段,利用飞艇携带炸弹进行空中打击,显然也是比较出人意料的独创性打法。
所以,尽管军事指挥并不是陈文强所长,但因他的思维而改变的战略、战术还是很多的。为了发挥新武器装备的作用,部队就必须加以适应。
“如果形势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革命将很有可能在两年内获得成功,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年。因此,我们要耐下性子,既革命又建设,既改革积弊又在推行新政中学习改进……”
当宋复华再一次宣布把革命的时间表又推前时,其实连他也不是很清楚陈文强为何如此充满信心。但这样的宣布就如何漫漫长路上的里程标志,使正奔向目标的革命者们振奋且兴奋,为目标已经如此接近而欢呼雀跃。
而根据地的实力因为陈文强的帮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军工体系的创建。
把广东水师的权力逐渐攫取的陈文强给清廷的奏折上,夸口已经封锁了钦州、防城的海面。与澳葡交恶之后,又危言耸听,使不欲扩大事态的清廷没有派北洋水师南下。
这样一来,什么时候巡逻,派几只兵舰,都是陈文强作主安排,钦州、防城的对外通路便几乎不受影响。从湖北枪炮厂搬至崖州的机器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根据地。
罐子钢厂、无烟药厂、硝酸厂、硫酸厂、熔铜厂、枪弹厂等相继建立,汉阳造、克虏伯陆路快炮的生产设备也调试完毕,开工生产。
虽然各厂初建,生产制造能力还不能令人满意,但却减轻了陈文强的紧张,缓解了崖州兵工厂的压力。
云南的铜锭、锡锭,广西的锑矿,被运出,给革命军政府带来了资金,给陈文强带来了收入;崖州的钢材,七十五毫米管退炮,则被运进,加强着革命军的战力。
运进运出,再加上根据地自己的生产制造,使陈文强大大松了口气。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体系,虽然离完全脱离他的扶持、资助还有距离,可也使他有了比较充裕的资金,扩大经营自己这一边的事业。
编练新军,剿匪清乡,铁路修筑,招商引资,农业改造,工厂企业开工建设,盐政深入改革,扩大生产规模……
如果说晚清的新政并不象某些人所说的是敷衍、虚假,那在广东,由陈文强所主导的改革和建设,就是全中国最有力度,最有成就,最有篷勃气象的省份。
随着与澳葡冲突的结束,澳门划界以中方的胜利而告终,陈文强所拥有的直接武力也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广东,数千警察由他直接指挥,实力已经无人能敌。
不是总督,却胜过总督。陈文强身兼数职的作用现在终于体现出来,以各个衙门发布的命令只是在总督袁树勋那里走个过场,甚至这边报上去,那边就已经开始实施推行。
依靠实力的跋扈也越来越嚣张,凡是他能管到的官员,只要实施新政不力,他便立时拿下,扫清障碍。你觉得罢免官员要经过朝廷规定的一套程序,陈文强可没那个时间,由警察保驾护航的新任官员迅速掌握权柄,罢免官员只能回家等候朝廷的处置吧!
好,你还要走门路,还要找朝廷官员,或者是总督袁树勋说项,那陈文强就使出拿手招数,断你的钱粮,断衙门的俸禄,都跟着你喝西北风去。
一个是武力保障,一个是金钱控制,只要这两招在手,总督袁树勋也得客客气气,低头示弱。
弹劾陈文强?袁树勋已经写了好几封奏折,却也只能当作一种发泄,收藏起来不敢发出。
没办法,有西南叛乱在那摆着,广东的稳定才是朝廷所希望的大局。现在的陈文强羽翼已丰,名望、权职、军队、社会资源等等,已经不是一份圣旨便能将其拿下的。朝廷估计也看得清楚,一边想着制约,一边也只能先安抚着。
袁树勋不想反被朝廷当作安抚陈文强的筹码,更有着一种担心,那就是陈文强这家伙越逼越猛,越能干出令人惊掉下巴的大事。万一陈文强投向革党,那广东几乎就是革党的囊中之物。对陈文强在广东的势力,袁树勋倒也心知肚明,一点也不糊涂。
可这又怨谁呢?只能埋怨在纷乱的形势下,没人有那个才干,没有能够稳定广东、编练新军的本事。
而正是这纷乱的形势,才给了陈文强展示的机会,逐渐攫取到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大权。所谓乱世造英雄,陈文强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实力,那不是侥幸,而确实是有着真才实学和魄力手段的。
“大人,闽、赣两省巡抚弹颏陈文强,要他停止盐政改革,杜绝广东食盐通过走私进入。还有四川和江浙的官员也向朝廷上奏,陈说川盐和淮盐所受冲击,要求湘、鄂两省禁绝广东私盐,只用川盐或淮盐。”
袁树勋翻了翻眼睛,看都不看便摆手道:“本部堂不想管,也管不了。既然他们向朝廷上奏,那就由朝廷定夺好了。”
“朝廷也不想明令作出决定,才转给大人。”幕僚苦笑道:“编练新军的资金多出于盐政,若是停止或改变,陈文强只需停止饷金,兵乱实可忧虑。”
“哼,这恶事想让本部堂来做,本部堂才不干呢!”袁树勋哼了一声,捋着胡子陷入沉思。
幕僚等了片刻,见袁树勋还不说话,便试探着说道:“大人,不如让陈文强来辩,毕竟是他惹出的麻烦。”
袁树勋眨了眨眼睛,长叹了口气,“这家伙,怕过谁,估计也没有什么好言语。也罢,就让他去顶,本部堂才不管呢!”
……………




重生一九零二 第一百七十六章 强硬不退,踏足上海
盐政改革,利国利商利民,但从目前来看,没有改革的地区自然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传统的产盐区。
川盐、淮盐,这两大依然沿袭旧式票引的产盐区,首当其冲。当广东的低价盐在陈文强的庇护下进入湘鄂两省,甚至盐贩子也从广东贩盐向闽浙两省销售的时候,因为旧式盐票制所造成的高价盐自然少人问津。
对此非议责难,陈文强是早有心理准备。在全国化市场形成之前,这种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不仅阻碍着正常的商品流通,还因为地方的差异而形成了种种障碍。
从长远来看,统一政策的全国化大市场是早晚要形成的。他从广东开始,从盐政改革开始,也不过是早行了一步,既是创新,又是实验,还可以称之为一种预演。
“海盐产量稳步增长,销量则是每月递增,比大人接手盐政前已经涨了五倍有余。”
听到陆耀宗的报告,陈文强便随手把总督府转来的文件扔到一旁。进入闽赣的私盐他管不着,谁知道凭票购盐是什么用途?湘、鄂两省嘛,本来就是他下一步要加强控制的省份,粤盐经白沙河进入湖南,再沿着铁路一直销到湖北,这也是他通过两省的巡警来保驾护航的,更不用管。
“大人,那这——”陆耀宗伸手指了指被扔到一旁的文件,停顿了一下,苦笑道:“总要有个交代吧?”
陈文强冷笑了一声,说道:“不改革死路一条,要想生存,就要竞争,这就是本官的交代。”
盐引制已经走到了末路,否则,广东盐政也不会一蹶不振。改革之后,价格是降了,但销量的增加则很好地弥补这点缺陷。况且,销量增加,税收也增长,用盐的商民都得到了实惠,这项善政断没有停止的可能。而且,即便是现在的盐票制,陈文强觉得也不是很完善,还有改革的必要。
陆耀宗有些无奈,但改革不进则退,陈文强的强硬也有他的道理,效果也显而易见的,当然不能退缩。
“现在的形势对咱们有利,因为西南战事,朝廷不敢过于逼迫,袁树勋更怕咱们反水。”陈文强往椅子中一靠,怡然自得地说道:“就算过分也没问题,还指望着咱们出钱编练新军,平定乱党呢!”
1...137138139140141...2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