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且听沧海
林远笑道:“我要你教那几个嗓门大,专门喊话的士兵唱歌。”
陈飞自信的神情顿时消减了不少,他无奈地说道:“这是什么任务啊,我干不了,你找别人吧。”
林远笑道:“你不干,我下次去和高玉聊聊天,顺便说说你对她的思恋之情。”
陈飞一竖大拇指,说道:“行,您厉害,我这就去教他们唱歌,不过我要教他们唱什么歌啊。”
林远说道:“你学几首俄国民歌吧,要有深深的思乡之情的那种,你学会了再教给他们。”
陈飞点点头,说道:“我懂了,这就是四面楚歌吧,我这就去办。”过了三天,陈飞还真把十几个士兵教会了,于是他们就天天围着城墙,唱着幽怨的思乡曲调,城中的俄军士兵的心绪就更加烦乱了,陈飞刚走,就有传令兵进來,送來一封加急电报,说是清廷送來的,林远心想:“这可奇怪了,我在这边这么长时间清廷都沒给我來过电报,怎么现在给我來了一封。”
林远接过來一看,原來电报上写着:“国际红十字调查团将对清国的战俘营进行考察,预计在六月初到达你处,望知晓。”
林远心想:“这个时候红十字会的确已经成立了,不过它的影响力还不大,怎么有能力跑到战场上考察,真是奇怪。”
林远转念一想,觉得这件事情绝对沒有那么简单,这个调查团前來,一定另有目的,具体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自己应该去战俘营转转,别有虐俘的事情发生,
林远叫上一个传令兵,就往战俘营走,战俘在战场上历來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題,杀俘虐俘历來被人诟病,所以指挥官往往会禁止这样的事情,可是战俘也得吃饭,对许多粮食供给不足的军队來说,自己吃饭都成问題,哪有东西给战俘吃,于是指挥官也就默许了杀俘事件的存在,
在林远的直接领导调度下,铁路修建得很快,东北战场上的中队头一回不用为吃什么犯愁,于是也有了余粮來给战俘,也修建了战俘营,所谓的战俘营,就是用铁丝网把空地圈起來,再雇用当地工匠用土坯盖起了几十间大房子,
管理战俘营的是定武军的一个营统,他一见林远,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说道:“您可算來了,我们这有一批神秘战俘,还打算报告给您呢。”
开艘航母去抗日 272 城门大开
;
营统姓庞,名修德,人如其名,是个温和的中年人,他甚至都沒有骂过手下的士兵一句半句的,所以林远放心的把战俘营交给了他,现在听见他这么说,不由得惊讶地问道:“神秘,有什么神秘的。”
庞修德想了想,说道:“说不上來,他们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而且他们的话,我们的通译都听不明白。”
林远问道:“听不明白,那他们在战俘营里怎么知道该干什么。”
庞修德笑道:“傻子过年,学邻居呗,这群人做事情都是看着别人的,别人干什么他们也干什么,放风,吃饭一样都不落。”
林远问道:“他们说的不是俄语的方言吧。”
庞修德说道:“还真不是,他们会写字,我们的翻译拿纸笔把俄文写出來,但是他们看不懂。”
林远心想:“这就奇怪了,俄国人怎么不会说俄语。”
到了战俘营,庞修德就把为首的那个给叫了出來,林远在审讯室内见他,进來的是一个中年人,金黄的头发,淡蓝sè的眼睛,林远用俄语问道:“你就什么名字。”
战俘沒有说话,冷冷地看着他,然后说了一句什么,林远沒有听懂,他拿过纸笔,示意他在上面写字,想从中看出他是哪个国家的人,
战俘看看纸笔,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林远拿过來一看,上面是拉丁字母,看來这个人的语言是拉丁语系的,林远下意识地把那些拉丁字母组成的音节用英语小声地拼读了出來,这只是个沒有意义的个人习惯而已,他拼读了几个词,发现拼读不出來了,就把纸一拿,转身出门,想把纸上的字母传回běijg舰,让他们确定这是哪种语言,
就在林远转身出门的一刻,身后传來了那个人的话,他居然在说英语,他问林远:“你会说英语。”
林远也很惊讶,心想:“他会英语,翻译怎么会不知道。”林远这是现代思想沒有转过弯來,在现代社会,英语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翻译都是在学其他语言之前都学过英语,可是这个时代林远军中的翻译,都是商人,这些商人因为和俄国人做生意,这才懂得俄语,至于英语,他们是一点都不懂,
林远回头惊讶地问:“你居然会英语,你从哪里來。”
战俘用英语答道:“我从华沙來。”
林远想都沒想,直接说道:“哦,原來你是波兰人。”战俘的眼睛闪出兴奋的光,连连道谢,这把林远给弄愣了,自己不就说他是波兰人吗,他为什么要道谢呢,过了一阵子才想起來,在这个时候,地球上已经沒有波兰这个国家了,因为它已经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了,
战俘说道:“我叫穆特,是波兰duli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战争一爆发,我们就被拉进了军队,直到被你们抓住。”
林远问道:“那你怎么会说英语。”
穆特笑道:“我在剑桥大学主修化学,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的求学时光,然后在英国的化工厂工作,后來回波兰领导duli运动。”
林远想了想,问道:“你们不会俄语,那你们在军队里怎么和别人说话呢。”
穆特说道:“我们专门有个营,我们称之为波兰营,这个营的军官都会俄语,只不过他们和我们走散了。”林远问道:“你想回去吗,回到自己的祖国。”
穆特点点头,说道:“当然。”
林远说道:“如果你能帮助我们拿下三姓城,我就帮你们返回祖国。”
穆特眼中闪出欣喜的光,他问道:“你要我怎么帮助你们。”
林远问道:“你不是说你们有个波兰营吗,不知道这个波兰营里的士兵都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也想让波兰duli。”
穆特说道:“波兰营只是我们自己的称呼,那里面我们波兰人只占一部分,还有乌克兰人,立陶宛人,白俄罗斯人,都是被沙皇奴役的。”
林远说的:“你能不能号召这个波兰营在城中起义,你们只需要打开城门,我们就攻进去。”
穆特点点头,说道:“在城门口站岗放哨的事情,历來都是我们波兰营做的,只是我不知道三岔口战役之后,波兰营有多少人撤退到了三姓城。”
林远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吧,我带你去城门那里,你自己看守城门的是不是你们的人。”
穆特同意了,林远带着他走到东门附近,把望远镜交给他,穆特用望远镜对着城墙上面看了半天,摇了摇头,连着看了两个城门,穆特都沒有发现自己人,到了南门的时候,林远几乎已经放弃这个计划了,穆特看着城墙上的人,突然说道:“原來我们的人都在这里。”
林远说道:“那好,我们就在南门动手,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会让人押着你们在城外面做工,你们到时候用木棍打昏他们逃走就行了,我相信城中现在已经是一片慌乱了,沒有人会在意你们突然逃回去。”
穆特点头同意,就在他们转身回去的时候,穆特问道:“林将军,你的望远镜是从哪个国家买的。”
林远的望远镜是他从běijg舰上带來的,他回答道:“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怎么了。”穆特说道:“我是一个化学家,我很清楚玻璃的生产工艺和成像质量,我觉得你的望远镜上的镜片,似乎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个时代。”
林远哈哈大笑,说道:“你乱想什么呢,什么叫超过我们这个时代啊,我们自己有工厂,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來我们这里工作。”说完林远就想:“哪有工厂啊,无机盐工业才刚刚起步而已。”
穆特点头笑道:“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当然是一件好事,有了最新的技术,我们就能不被异族奴役了。”
林远急忙把这个话題给掀到一边去,他说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在城门打开的时候,就在俄国的国旗倒过來悬挂,我们看见信号就冲过去。”
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穆特带着那十几个人在城外挖战壕的时候逃跑,回了城,阿列科夫立刻召见了他们,不过阿列科夫沒有想到林远的计谋,而是询问了穆特关于林远的情况,林远特地嘱咐了穆特,当俄军的高层领导问起我的时候,只管往强大里说,要是能把他们给吓跑,我们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穆特回城之后的第五天,也就是五月三十ri,当晨光初临的时候,南门上的那面白蓝红三sè旗被降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升起了红蓝白三sè旗,紧接着,大门缓缓地开了,
一支jg锐的小分队迅速冲进城去,占领了城门口,在城中俄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大部队进了城,
开艘航母去抗日 273 别有目的的检查团
;
让林远意外的是:他的部队一入城,俄国人就像是狂风之下的一盘散沙,眨眼之间就散了,沒有做丝毫的抵抗,原來通过林远的攻心战,俄军士兵都以为三姓城被攻破是早晚的事,现在这件事真的发生了,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解脱,他们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到了晚上的时候,战局已经基本平定了,
林远让战士们进城之后,首先控制住了城中俄国人的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俄国人逃跑得匆忙,里面的白银和黄金都沒有运走,林远知道东北的战役快要结束了,发展建设,沒有货币是绝对不可能的,
林远得知波兰营中的人都是自己国家的jg英,也是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于是就把他们单独安排了出來,看看以后有沒有为自己所用的可能,
拿下三姓城,前面的拉哈苏苏不足为虑,眼看就能打到哈巴罗夫斯克了,这里的中文名字叫伯力,自古以來就是中国领土,1860年,俄国逼迫清廷签订了《běijg条约》,包括伯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归俄国,
这段三十五年前的屈辱往事被一遍遍拿出來教育士兵们,士兵们眼看着要收复失地,士气高昂,可就在这时,林远却下达了暂停进攻的命令,
这个命令一下,不光是战士们不理解,就是běijg舰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也不理解,找林远來问的人络绎不绝,林远只得把他们都召集起來,开一个会,分析之后的作战情况,
会议室里,林远指着地图说道:“现在东北的俄军,驻守齐齐哈尔的已经成为了孤军,不足为虑,而且据我们的侦察,齐齐哈尔的俄军已经开始撤出,向中俄边境上的瑷珲城去了,那么,我们就剩下了三个方向的敌人。”“北线:瑷珲城,拿下这里,就能攻占它对面的俄国远东军区核心,布拉戈维申斯克,也就是我们的海兰泡;中线:哈巴罗夫斯克,攻克这里,我们就彻底控制了三江平原;南线:珲chun城,夺回这里,我们就可以直接进入俄国境内,夺回乌苏里斯克和海参崴。”
陈飞问道:“我们一鼓作气,攻过去不就行了吗。”
林远解释道:“要想攻克瑷珲,就要在大兴安岭山区展开战斗;想要攻克珲chun,必须进入长白山,只有哈巴罗夫斯克,前面就是广袤的三江平原,看似不需要进行山地作战,可是三江平原的东侧,伫立着雄伟的完达山,俄国人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要塞。”
“我之所以把攻势暂缓下來,是因为我要再新建一批武器装备,有了它们,攻打在山地驻守的俄军就省力多了,可是要建造它们,却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先把一些基础设施建造好,这个调查团的到來,就是发展建设的绝佳机会。”
陈飞问道:“调查团和我们发展武器装备有什么关系。”
林远笑道:“你觉得这个调查团真的是只为调查战俘待遇这样的事情來的吗,它的真实意图肯定不止如此,至于是什么,我也不大清楚,不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一定可以借助这件事情來帮助我们的发展。”
众人听得半懂不懂,幸好明白了为什么停止进攻,回去也能和战士们解释了,会议刚刚开完,林远就接到了后方的消息,国际红十字会调查团已经到了奉天,预计一天以后就能够到达三岔口,
战俘营在三岔口和三姓城之间,林远得知消息就去准备了,他上次见完穆特,在战俘营里面转了转,发现里面情况还不错,沒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也不用担心,
到了战俘营,正赶上里面准备午饭,林远问庞修德:“你们平时给战俘们都吃什么啊。”
庞修德一听,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说道:“这群老毛子都是傻蛋,难怪打不过咱们,给他们蒸白面馒头他们不吃,炖上一锅土豆他们吃得可欢了。”
俄国人的确喜欢吃土豆,这是他们的饮食习惯,林远也不忍心剥夺庞修德的快乐,也就沒和他说,林远说道:“在炖土豆的时候,往里面多放点牛肉。”
庞修德一听,惊呼道:“林帅,您可别说笑话啊,有牛肉还留着自己吃呢,还给他们吃肉,给他们饭吃就不错了。”林远笑道:“沒事,你就放心地往里面放吧,到时候都让他们的沙皇陛下给咱们还回來。”
庞修德无奈,只好照做了,转过天來,也就是六月二ri,调查团便來了,林远在三岔口城中迎接他们,他只看了调查团一眼,就知道他沒有猜错,这个调查团一定不简单,因为他在里面见到了那个俄国外交官,,伊利亚,
调查团由中方代表李经方陪同,调查团团长,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尽管林远已经见过了不少的历史名人,可是见到杜南还是让他很激动,所以对待杜南十分热情,
林远沒想到的是,他的举动让杜南十分感动,这个时代的红十字会还不像它ri后那样声名显赫,对于很多国家來说,这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机构,而且它的最主要的宗旨是救助交战国双方的伤员,保护战俘不受非人道的虐待,《ri内瓦公约》就是在他们的推动下签订的,这让很多人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话,战场上都杀红眼了,哪有人在乎人道不人道啊,
所以杜南对林远生出了不少好感,杜南此时已经年近七十,却还和往常一样为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奔走,这不能不让人对他产生钦佩,
之后便是林远和团员们一一握手,握到伊利亚的时候,林远故意笑道:“这位先生,我们是不是以前见过,看你好面熟啊。”
伊利亚却装作不认识林远,笑道:“能让林大人觉得眼熟,真是在下的荣幸啊。”林远心中想道:“你还和我装,不知道你们有什么企图,不过沒关系,我一定会让你们吃亏的。”
握手完毕,李经方对杜南笑道:“此时已经是晚饭时间,我们特地为尊敬的调查团准备了欢迎晚宴,请调查团的各位入席吧。”调查团中一个人点头笑道:“感谢李大人的盛情邀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旁边一个人也微笑着连连点头,
林远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心想:“看來这个调查团里卧虎藏龙啊,正常情况下,这种话只能由团长,也就是杜南來回答,他一个团员,哪有资格答话,看來这个人一定另有身份,而且身份显赫,不在杜南之下。”
沒想到杜南却笑道:“饭是要吃的,不过,我们要去一个大家从沒去过的地方吃。”
开艘航母去抗日 274 俄国人的贿赂
;
李经方问道:“杜南先生,您说我们要去哪里吃。”
杜南说道:“我们去战俘营吃。”
李经方一愣,说道:“先生是贵客,怎么能去哪种地方吃饭。”
林远这时沒有说话,他的眼睛扫过了每个人,伊利亚面无表情,方才答话的人和附和他的人都面有难sè,其他的人则是一脸的赞成,林远心想:“看來赞成的人都是和杜南一路的。”
李经方也沒去过战俘营,他担心战俘营吃的东西太差,让清廷丢面子,正在想法子回绝,林远此时站出來说道:“李大人,既然杜南先生想去战俘营,那就去吧。”
李经方见到林远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也有了底,于是就答应了,一行人便來到战俘营,庞修德做梦也想不到林远和李经方会直接把调查团领到这里來,而且一來就吃饭,还非要和战俘一起吃,
庞修德只能在战俘用餐的地方空出一个角落,专门招待调查团一行,幸好调查团只有十五个人,算上林远,李经方和翻译也不过二十个,
可是吃的东西却让庞修德大大犯难,有了林远的交待,这几天都是土豆烧牛肉,这是俄国人非常喜欢的东西,可是大厨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今天这顿,做的人是个老眼昏花的老卒,他转个身就把自己已经放过盐的事情给忘了,于是又放了一遍盐,以至于不管是土豆还是牛肉都咸得要命,
饭桌上,杜南和他的人好像沒有味觉一般,丝毫不在意食物的咸淡,大口大口地吃着;食不厌jg脍不厌细的李经方和随行翻译陪着笑,小口地嚼着,好像是在吃药;庞修德坐在椅子上,知道得罪李大人,担心乌纱不保,全身不自在,好像屁股下面着了火;伊利亚和神秘人随意地吃着;林远忍着笑观察着众人,
杜南很快把自己那份吃完,对林远笑道:“我很赞赏你们对战俘的待遇,尤其是食物中放了充足的盐,盐是人体必需的东西,有的国家的战俘营,他们都不给战俘的饭里放盐。”
李经方听到杜南的称赞,感到面上有光,这就有了笑模样了,庞修德的心里也跟着一松,等到众人都吃完,杜南用英语问林远:“茅房在哪里。”
李经方也懂英语,听了之后心想:“这洋人都是直肠子吗,怎么刚吃饭就要去茅房。”
杜南接着说:“我们要调查战俘营的卫生状况,茅房就是第一站。”
李经方的脸sè顿时难看极了,林远心里明白,这个时代沒有冲水马桶那样的设备,所以茅房里难闻的气味是难免的,那种环境对李经方而言,简直是地狱了,林远心想:“这个李经方还是不错的,也帮过我不少忙。”
于是林远站出來给他解围,说道:“李大人公务繁忙,就由我來陪同杜南先生吧。”
杜南便答应下來,李经方见到林远如此,对他好感大增,心想:“林贤弟真是我的知己,ri后一定要鼎力相助。”
林远于是就陪同杜南在战俘营里调查,各个事情都让杜南大加赞赏,一天的调查结束,调查团就在附近的军营歇息,林远隐约觉得,开胃菜都已经过去了,该是吃大餐的时候了,
果不其然,这天晚上,伊利亚走进了林远的帐篷,
伊利亚见到林远,十分热情,他张开双臂,笑道:“老朋友,好久不见了。”说着就想上前和林远拥抱,
林远躲开他,冷冰冰地说道:“谁和你是老朋友,少套近乎,我最讨厌背信弃义的人。”林远这是在用心理学的技巧给伊利亚施压,尽管国际交往是沒有诚信可谈的,可是这种事情发生了却足够外交官难堪的了,毕竟人和人应该诚实交往是人类认同的准则,
伊利亚摊开手,惭愧地说道:“我不是皇帝,很多事情我也沒有办法掌控。”
林远知道在这件事上过多地纠缠沒有意义,他问道:“你來找我要做什么,你是怎么混进调查团的。”伊利亚说道:“我现在的公开身份是俄国红十字会的会长,我之所以要隐姓埋名地來,就是來做一些不方便被人知道的事情。”
林远不屑地笑道:“你怎么能是隐姓埋名來的呢,李经方肯定知道你。”
伊利亚笑道:“他收了我的银子,不会把我说出去的。”
林远冷笑道:“你就直接说吧,來找我有什么事。”
伊利亚说道:“我是來和您探讨一下归还战俘的事宜。”
林远沒有说话,而是从拿过桌上的茶,轻轻抿了一口,这才说道:“归还战俘,好让他们接着打我们。”
伊利亚从林远的动作中看出了他的冷漠,他连忙说道:“您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们两国很快就要谈判了,希望在谈判桌上林大人能够多多帮忙。”
林远“哈哈”笑了一阵,说道:“我们可是交战国,我怎么能帮你的忙。”伊利亚连忙说道:“只要您能帮助我们,白银一万两,双手奉上。”
原來伊利亚对清廷官场甚是了解,知道凡事都要用银子打点,外交官也把谈判过程中收取外国贿赂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伊利亚不了解林远的底细,以为他和别的官员一样,所以就把这一套拿了出來,
林远心想:“正好以后发展建设要用到大笔的钱,就算从清廷那里搞到钱也都是同胞的血汗,用你们的钱來发展我们的经济和工业,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林远装腔作势地说:“就这么点吗。”
伊利亚一听有门,又说道:“三万两。”
林远还是沒有答言,伊利亚继续加码,说道:“五万两。”然后满脸艰难,说道:“可不能再多了。”
林远心里清楚得很,他们的底线至少是这个数的十倍,在他的时代里,俄国在和清廷谈判租界旅顺口时,外交官璞科第直接送给了谈判大臣李鸿章五十万两银子,
林远冷冷地说:“你也不用给我演戏,一次加两万你不嫌麻烦吗。”说完,林远把手掌一摊,说道:“五十万两,少一分都不行。”
林远说完就盯着伊利亚的眼睛,看出來这个数字要大了,伊利亚很是挣扎,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林远说不出的高兴,
伊利亚勉强笑了笑,说道:“好吧,就是这个价。”
林远说道:“你们要是想在合约里把整个东北都给割走,我可就帮不了你了。”伊利亚说道:“哪能呢,合约上的条件保证让您接受,过几天,我让人把这笔钱当做冰敬,送到您的府上。”
伊利亚刚走,就有人來报:“调查团中的两个人想见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