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悍戚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悍戚 第156章 宿命相逢
“公子,那魏延要见你。”伴随着春耕开始,屯田也随之进入正轨,刘闯总算是清闲下来。从夷安视察返回高密之后,刘闯一下子轻松许多。魏越、后钱、黄珍先后调派出去,看上去刘闯手上可用之人减少许多。可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波动。史涣驻守东武,麾下兵马已达八千人之多,可以轻松控制住东武、琅琊和胶州湾三处地域,兵力依然非常充足。唯一受到影响的,便是姑幕。魏越一走,姑幕就必须要有人镇守,否则高密西面就会有空虚的态势。好在,刘闯把太史慈抽调回来,在魏越离开后,太史慈以扬武将军长史的身份,接掌姑幕。同时,刘闯还命陈群屯驻安丘,与太史慈遥相呼应。这样一来,淳于、安丘和昌安三县形成的汶水三角区,也被刘闯牢牢掌控起来,再难有什么波澜。下密,则有管亥驻守,万无一失。薛州在下密建造的船坞,也已经开始投入生产,所有的一切,都牢牢掌控在刘闯的手中。胶州湾的兵马,自有徐盛接掌,同时遥控胶东。而东莱郡方面,王修接连以雷霆手段,诛杀当地豪强,使得东莱郡各地缙绅,也变得不敢再跳出来对着干。至于剧县和都昌,刘闯依旧没有投入太多精力。他让岑壁协助刘政打理剧县地区,并不时命夏侯兰和周仓轮流率飞熊卫渡过潍水,协助岑壁剿匪。也是一种练兵途经。总体而言。刘闯现在很轻松。若不是步骘提醒他。他险些忘了,在他的大牢里,还关押着一个三国名将。当日蒯祺在高密城外闹事,刘闯曾俘虏一荆州骁将。那荆州骁将,竟然也是一个炼神武将,让刘闯颇感惊讶。询问之后,刘闯才知道,这个被他俘虏的荆州骁将。居然是魏延……这一下,可真是让刘闯大吃一惊。魏延!他万万没想到,居然把魏延俘虏过来。那可是三国时代,蜀汉阵营中少有的将才。虽然三国演义中,魏延往往给人一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觉,却不能否认,此人的才干和勇武,在当时整个三国阵营之中,绝对可以列入前十。算得是一个大牛人。所以,当刘闯得知了魏延的身份之后。少不得会感到惊讶。魏延在荆州,并不得志,只是一个普通小将而已。刘闯询问过荆州使团的人,才弄qingchu了来龙去脉……原来,这魏延并非荆州人士,乃扬州庐江郡义阳人。这义阳,大体上位于后世的河南省信阳市桐柏县东部地区,后不知什么原因,迁居荆州。他善待士卒,性情高傲。虽勇武过人,但始终不得刘表所喜,故而此前一直在邓济手下充当小将。湖阳之战,邓济败北,魏延杀出重围,投奔襄阳。这次刘表派遣庞季为使者出使许都,便命魏延随行保护。后蒯祺前来高密,庞季又让他随行,保护蒯祺。本以为可以凭借一身好武艺得到蒯祺赏识,日后也好在荆州站稳脚跟。却不想……刘闯得知魏延的身份之后,并没有立刻过去招揽。根据他对魏延的了解,这是个极其骄傲之人,若立刻招揽,恐怕魏延不会臣服。要想让他为自己所用,就必须先打消了魏延那骨子里的骄傲之情,而后软硬兼施,才能真正将其降服。加之大婚之后,刘闯的事务的确繁忙,索性把魏延冷在那里,根本不去理睬。如今,魏延主动求见,刘闯就知道,这火候应该差不多了……“既然如此,那就见他一回。”刘闯命周仓带人,把魏延从大牢中提来。一晃,近两个月的时间,当初那个在高密城外和刘闯相争的神勇将军,而今看上去,则透着几分颓然。刘闯坐在大堂上,捧着一卷《春秋》,没有理睬魏延。而魏延则站在堂上,虽竭力挺直腰杆,可看得出来,并不是那么底气十足。“文长见我,有何事情?”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刘闯放下书,沉声问道。魏延吞了口唾沫,“皇叔擒我至今,既不放我,又不杀我,是何道理?”“哦?“刘闯闻听,顿时笑了,”文长想死不成?”“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魏延倒是没有矫情,而是开门见山道:“只是皇叔即不肯杀我,又不放我?延颇感疑惑。”刘闯身体微微前倾,沉声道:“文长,我不杀你,是爱惜你一身好武艺。可若要我放你,我又感觉很不舒服,有种放虎归山的感受……文长,你教教我,该如何是好?”这句话,已经说得非常qingchu。魏延不是傻子,哪能听不出刘闯话语中的意思?他犹豫一下,突然单膝跪地,叩首道:“延久慕皇叔之名,心实向往之,可惜无觐见之门。今败于皇叔之后,延心服口服,愿为皇叔效力。”刘闯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摇摇头,手指着魏延道:“文长,我亦爱惜你一身好武艺。只是,想为我效力,却并非易事。我麾下诸将,皆随我转战南北,今时地位都是他们一刀一枪杀出来,绝非凭空委任。你要想为我效力,便要从基层做起。若有有真本事,我自不会吝啬。可若你没有真本事,恐怕我也不会与你重任……文长,你可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吗?”刘闯心里,的确是很想招揽魏延。可他很qingchu,魏延这个人太过骄傲,必须要时常敲打。你若是给他几分脸色。他就敢去开染坊……历史上。诸葛亮就是一边用他。一边敲打他。只是,在诸葛亮死后,蜀汉之中无人能够再压制住魏延,所以诸葛亮不得已才设计杀了此人。刘闯眯着眼睛,凝视魏延。想要用好这个人,必须要有些耐性才成。魏延愣了一下,片刻后一咬牙,“皇叔之意。延已明白。延自认不输于人,愿为小卒,杀出一个前程来,还请皇叔收留。”他看的很qingchu,回荆州,恐怕也没他好果子吃。他不是荆州人氏,更非刘表的心腹……想要在荆州站稳脚跟,这其中的难度,可以想象出来。与其留在荆州没有出路,倒不如投降刘闯。至少。刘闯是大汉皇叔,而且一身武艺更胜过他。雄霸两郡之地,看上去颇有兴旺之气。他若现在归顺刘闯,他日可以凭借军功飞黄腾达。若以前途而言,倒胜过回荆州受那委屈。刘闯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站起身来,绕过书案走上前,伸手把魏延搀扶起来。“文长既然有此心,不如就暂时留在我身边,做一个飞熊卫军司马,你看如何?”刘闯既然决定要招揽魏延,自然早就想好了招揽魏延的办法。对这个人,你不能一下子就委以他重任,当循序渐进才成……而且,刘闯也不怕他会骄横。要知道,刘闯身边,不泛能人。太史慈和许褚,论勇武皆能胜过魏延。更不要说,刘闯还留了一个魏延的老对手……待诸葛亮成熟之后,自会让诸葛亮去收拾此人。刘闯相信,历史上的诸葛亮能把魏延收拾的服服帖帖,那么如今的诸葛亮,肯定能比历史上做的更好。而在此之前,就先让魏延留在身边,好好敲打一番吧。魏延喜出望外,连忙躬身领命。刘闯自然不可能真的让他从一个小卒做起,那才是暴殄天物。军司马,麾下不过三百人,算不得什么重要职务。但飞熊卫是刘闯的亲军,倒是可以拉拢一下魏延。待将来时机成熟,再做安排。把魏延收服后,刘闯就让他留在飞熊卫。而今飞熊卫共三部一千二百人。其中六百骑军,六百步卒……刘闯将骑军分为两部,一部三百人,由夏侯兰和魏延两人统帅。剩下六百步卒,则交给周仓统帅,清一色刀盾兵,其成员选拨模式,完全依照熊罴军。这可以说是除熊罴军外,刘闯手下另一支精锐。++++++++++++++++++++++++++++++++++++++++++++++++++++++++++++++++++伴随左伯造纸术的进一步成熟,编书大业,也随之启动。郑玄自高密前往不其,在南山开设南山书院,召集各地名士,共襄大举。这也是自董卓迁都之后,最为盛大的一桩文事。郑玄的号召力自然不必赘言,随着他振臂一呼,天下士子纷纷响应。先有孔融荀悦先行抵达,随后又有颍川士子前来助阵。管宁、邴原纷纷加入这桩盛事,也使得高密一下子成为天下读书人,都在关注的地方。建安三年二月,有颍川名士胡昭胡孔明,携五十名陆浑山弟子,不远千里,从颍川赶来高密。刘闯对胡昭的名号,印象并不是特别深刻。但郑玄前往不其的时候,曾向他说过:孔明师从刘德升……而那刘德升,算起来乃你族叔。令尊与君嗣交情极深,你见到孔明之后,切不可失了礼数。”刘德升,字君嗣,纡法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故而后世称之为‘行书鼻祖’。对这个人,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甚至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如果不是刘闯前世学过书法,说不定对此人也不了解。刘德升有一个徒弟,就是刘闯今世的舅父,钟繇。按照郑玄的说法,这胡昭和钟繇,岂不是同门?可钟繇是刘闯的舅舅,而刘闯论起来,和胡昭又是平辈……这乱七八糟的关系。让刘闯也有些头疼。不过既然郑玄吩咐下来。刘闯自然会牢记在心中。对胡昭一行人,也颇为重视。“康成公已前往不其?”胡昭得知郑玄离开高密的消息,也不禁感到一怔。刘闯连忙解释道:“高密而今人口增多,加之大兴屯田,所以略显嘈乱。老大人当年曾幽居不其南山,对那里极有感情。加之不其背山面海,景色极美,故而老大人决定在那里开设南山书院。建藏书阁,并命人把祖宅书籍,都送去不其,进行分门别类。”刘闯一边解释,一边向胡昭身后一少年打量。那少年似乎是胡昭的弟子,看年纪,和刘闯相仿,身高大约在180公分左右,更显高挑。他生的面红齿白,极为俊美。只是鼻梁高挺。带着一个弧度,也就是后世人常说的鹰钩鼻。一双眼睛。略显细长,目光灼灼。在刘闯与胡昭解释的时候,这少年却不停打量刘闯,眼中透出好奇之色。似是感受到刘闯的目光,胡昭笑道:“皇叔,代我为你引介。此我门下弟子,复姓司马,单名一个懿,字仲达,乃河内人士……这次他听说我要来高密,便吵着过来,想要见一见你。”司马懿?听到这个名字,刘闯不由得内心里,激灵灵一个寒蝉。好在他如今也算是见多识广,三国牛人更见过无数,甚至连郭嘉都敢去羞辱,不至于像最初那样,听说一个熟悉的名字,就会流露出诧异之色。而今的刘闯,虽然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但隐藏自己的感情,却并非一桩难事。不过,司马懿这个名字,还是给他带来巨大冲击。司马懿上前一步,拱手道:“懿在颍川,常听人提起皇叔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为什么,司马懿与刘闯非常客气,但从他的目光中,刘闯却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愫……亲切!嗯,就是亲切!司马懿看刘闯的目光中,透着一抹亲切之色,令刘闯感到疑惑。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历史上三国之中最大的阴人,何以会对自己流露出这样的目光?但是,他也不好询问,于是连忙向司马懿见礼,客套一番。胡昭道:“既然康成公不在高密,那我也就不叨扰了。我这就前往不其,但还请皇叔派个领路人,免得我在迷了路。”刘闯忙道:“这个简单……我妻弟孔明……哦,我那妻弟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孔明,与胡先生表字相通,还望先生勿怪。”胡昭大笑道:“不过是重字而已,算得什么事情?皇叔休要客套。”刘闯道:“我那妻弟,今就在康成公门下求学。他正准备送一批书籍前往不其,不如就让他陪伴先生,路上也好向先生讨教。另外,我再派出三百飞熊卫,护送胡先生,还望先生切莫推辞。”胡昭倒也不客气,便点头答应。哪知司马懿却突然道:“皇叔,懿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皇叔成全?”刘闯一怔,笑道:“仲达有何事,但说无妨。”司马懿拱手道:“我在许都,常听人说皇叔于北海大兴屯田,改种蜀黍,以令百姓饱食。我对此颇为好奇,故而想要四处看看,不知皇叔可否答应?不过皇叔放心,该看的我才去看,不该看的,我绝不去看。”刘闯眸光一凝,盯着司马懿。而司马懿也没有躲避,直视刘闯,看上去毫无畏惧。片刻之后,刘闯微微一笑,“既然仲达有心,那我怎能拒绝?只是,仲达恐怕是第一次来北海,对这里恐怕也不太熟悉。去岁东莱郡方定,四处尚有流寇为祸。你一个人行走于高密,很可能会有危险。这样吧,我让我妻弟陪你,再派一支兵马随行。衡若,你带飞熊卫保护胡先生前往不其,若仲达想要游转东莱,你和孔明陪他同行,切莫发生意外。仲达想去哪里,你们便陪他去那里,不必有顾虑。”夏侯兰闻听,心中不免诧异。公子对这个司马懿,未免太过优渥了吧……竟然任凭司马懿行走北海东莱?说实话,刘闯也不知为什么会这么做。虽然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后世里更被人诟病。但不知为什么,刘闯对他确有一种很奇妙的亲近感,让他也感到疑惑。也许,是司马懿表现出来的那种亲近,让刘闯放松警惕。反正不管怎样,刘闯觉得,司马懿绝无恶意。不过,让司马懿和诸葛亮呆在一处……刘闯心里,突然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这两个历史上本应该斗得你死我活的对手,如今却同时出现在刘闯面前。刘闯也不知道,这两个人走在一起,究竟会产生出什么样的结果呢?他,有些好奇!++++++++++++++++++++++++++++++++++++++++++++++++++++胡昭当日,便离开高密。诸葛亮陪着胡昭司马懿一同前往不其,随后又陪同司马懿,在飞熊卫的保护下,游览胶州湾,前往胶东。送走胡昭之后,刘闯又变得忙碌起来。先是有麋芳派人传来消息,他已经依照着刘闯的安排,买下田庄产业,并购买了数千奴仆,开始试种蜀黍。同时,他还从北疆收购了其他的农作物,比如大豆、青稞……并进行批量试种。不过,根据麋芳传来的消息来看,那里气温寒冷,这蜀黍能否成活,目前尚不能够有结果。刘闯也知道,这非是朝夕可以做成的事情。但蜀黍能否在北疆推广开来,关系到刘闯日后的生存大计。在思忖许久后,刘闯派人回信麋芳:不计成本,一定要设法令蜀黍在北疆存活……(未完待续……)ps:刚回家,喘口气。明日恢复两更……rt




悍戚 第157章 有猛士兮(1/2)
在给了麋芳回复之后,刘闯就没有再去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历史上的麋芳,虽然不如他老哥麋竺那么声名响亮,但也偶有神来之笔。这个人,不是没有能力,只可惜用错了地方。如今刘闯把他安排在北疆,也算是给他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
相信,麋芳不会让他失望。
而事实上,麋芳如今在北疆做的不错。
短短时间便站稳脚跟,也说明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能力。
既然如此,又何必给他太多约束?
所以,刘闯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费太多心思,因为从许都传来消息,曹操即将第三次讨伐南阳。
这一次,恐怕也是曹操最后一次对南阳用兵吧。
刘闯记不太清楚曹操这一战最终的结果,但他却记得,此战之后,贾诩归附,张绣投降……张绣,西凉大将张济的侄儿,枪马纯熟,用兵不俗。能凭借南阳三次对抗曹操的攻击,说明此人的能力,绝非等闲。而最重要的,还是那贾诩……毒士归附,曹操想来要如虎添翼。
说实在话,刘闯前世最初并不喜欢贾诩。
在三国演义之中,贾诩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是特别强烈。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贾诩的了解也就越发丰满起来……善于自保,算无遗策,而且有机变之能。
这是个很清楚自身定位的人!
后世常说曹操五大谋主,郭嘉死得早,荀彧因为心系汉室,与曹操产生矛盾,最终也英年早亡。至于程昱和荀攸,相较而言略显不足。程昱过于刚强,荀攸则偏于兵略,是个好的参谋长,却非顶级谋主。所以在曹魏后期,真正算得上谋主的人,也只有这个贾诩贾文和。
先有鬼才,后有毒士……
刘闯突然觉得,他以后的日子,恐怕会有些难过。
“子山,司马懿如今身在何处?”
步骘抬起头道:“前日衡若派人送信,说司马懿和孔明已抵达即墨……可能过几日,就要前往东莱。”
“他二人相处如何?”
“公子是说,司马懿和孔明吗?”
“嗯。”
步骘有些不太明白,刘闯为何对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会如此重视。
于是想了想道:“据衡若说,两人时有争执,但关系还算不错。衡若还说,少见孔明遇到对手,那司马懿辩才惊人,时常和孔明争论不休。双方各有胜负,所以也很难说谁更加厉害。”
“孔明有个对手,倒是一桩好事。”
在原有历史上,孔明也有好友相伴。庞统,徐庶,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而这些人,都是在三国时期,极有能力的人物。且不说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徐庶孟公威石广元,也都非同等闲。有这样的朋友相伴,诸葛亮才能够迅速成长。可惜,刘闯如今并不打算送诸葛亮去荆州。少了那些小伙伴的相互督促,诸葛亮是否还能达到历史上那种高度呢?刘闯有些怀疑。
不过,司马懿的出现,却给刘闯开启了另一扇窗户。
我无法招来庞统,但是我可以给你介绍其他的伙伴……要知道,他手中的资源并不缺少。有郑玄这棵梧桐树在,刘闯并不担心,招引不来凤凰驻足。这司马懿,就是刘闯给诸葛亮安排的第一个伙伴。从司马懿对刘闯的态度来看,似乎对刘闯颇有些好感……不管怎样,这同样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至少在刘闯看来,司马懿未来的成就,远比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庞统强百倍。
希望,有这么一头冢虎相伴,卧龙可以获益良多。
“不其那边的情况如何?”
“南山书院已经初成规模,如今已聚集数百人之多,不泛当今名士。”
刘闯想了想,也颇为满意。
“公子。”
“嗯?”
步骘犹豫一下,轻声道:“我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公子答应。”
“子山,你随我多年,有什么话,不妨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我欲前往北疆,去看一看那边的状况。”
刘闯闻听,不由得一怔。
他想了一想,便点头道:“去看看也好,子方一人,毕竟势单力孤,你过去之后,不妨多帮他一回。正好前几日,元绍来信说,他不想继续呆在琅琊。而今东武琅琊两县已连成一片,益恩大兄足以掌控,他留在那边,也确实可惜。这样,我让元绍陪你一同前往北疆。另外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路过广阳郡时,请绕道蓟县,找一个名叫徐邈的人,把书信交给他。”
徐邈,是郑玄举荐给刘闯的一个人才。
据说此人精于农事,才干非凡……当年他曾在郑玄门下求学,后因家事不得不返回老家。
刘闯一直想要招揽此人,却又担心路途遥远,徐邈不愿前来。
正好麋芳说,蜀黍在北疆种植会有难度,于是刘闯就想到了此人。有郑玄的书信,刘闯有八成把握请出此人。更不要说让他来参与他最擅长的事情,相信这个徐邈,绝不会再拒绝。
步骘听罢后,便躬身道:“公子放心,骘必不负公子所托。”
只是,步骘这一走,刘闯又面临另一个问题。
陈矫和陈群,长于外,而不精于内。
别看这小小的北海郡和东莱,每日往来的公文案牍多不胜数。此前,都是由步骘一手操办,省却刘闯不少麻烦。若步骘一走,谁来负责这些案牍?刘闯在答应步骘后,也有些头疼。
“何不使定公前来?”
“哦?”
“徐子明如今已回高密,左右无甚安排。
而定公今年在胶西推行屯田,正可以让子明接手。定公此前,就长于这些政务,让他回来接手,岂不正好?”
吕岱如今为夷安令,说实话有些大材小用。
而徐奕则长于屯田事务,让他接手夷安令一职,确是最好选择。
刘闯想到这里,顿感轻松。
“既然如此,我便差人使定公回来。”
++++++++++++++++++++++++++++++++++++++++++++++++++++++
吕岱在夷安,一晃近一年光景。
在过去一年之中,他一直都在着手准备胶西屯田事务。刘闯突然召他回高密,吕岱一开始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等他回到高密,问清楚缘由之后,才算是松了口气,旋即接手步骘手中事务。虽说胶西屯田是他的心血,但吕岱的心里,始终还是希望能回到高密……毕竟,这里才是刘闯的核心圈子。更不要说,吕岱对农事并不擅长,他更希望处理政务,而非日常琐事。
随后,徐奕奉命,出任夷安令。
把吕岱安置好以后,刘闯略显疲乏,返回后宅。
“孟彦,怎地如此疲惫?”
麋缳命人准备了晚饭,送到刘闯的书房之中,颇有些关切的问道。
刘闯只笑了笑,轻声道:“算不得累,只不过是处理一些人事安排而已……如今这地盘越来越大,管得人越来越多。以前都是子山为**持,今天和定公交接,才知道会如此的繁重。
我这手上可用的人,还是有些少了……”
麋缳不免有些心疼,走到刘闯背后,轻轻帮他揉捏肩膀。
成婚两个月,刘闯并不似外面人所猜测的那样,享尽齐人之福。他倒是想来着,可身边的事情,可说是一件接着一件,和佳人温存的时间,甚至比大婚之后更少。麋缳看着刘闯略显瘦削的面颊,也不禁有些心疼。
“对了,我今天收到大兄的书信。”
“哦?”
麋缳口中的大兄,毫无疑问就是麋竺。
如今,麋竺依旧为东海郡太守,从表面上看,和刘闯始终没有任何往来。
可私下里,麋竺却暗自与麋缳书信来往,总算是让麋缳内心里的那份纠结和挂念,得到缓解。
只是,这书信往来,除麋缳和刘闯之外,外人无一人知晓。
就连麋竺那边,也是交由林癞子一人负责,连麋竺的老婆都不知道,麋竺和刘闯有联系。
“刘备近来,时常与大兄书信。”
“哦?”
“大兄感觉,他似乎有意对吕布用兵。”
1...123124125126127...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