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养成攻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崇梦岛
“你又招惹别人了?这样把她丢下可以吗?”于佑嘉望了望那个女人。
“没事,多亏你及时到来,避免了又一个女人被我祸害,她该谢谢你。走啦。”印容玉拉着于佑嘉走向电梯。
杨建华开着于佑嘉的车,和萧莉娜一起,紧跟着前方不远处印容玉的座驾。
司机还是赵大庆,印容玉和于佑嘉在后座上闲聊。在印容玉看来也不是纯粹闲聊,算是必要的提醒。
“这次皋平市那帮家伙可是有备而来,准备了一堆东西,还做了是ppt呢,图文俱备,很多都是诉苦,经济发展如何不行,百姓如何吃苦,很多孩子上不起学,急需投资发展项目推动本地经济。有些照片上的当地人还穿得多数比较寒酸,以博取你的同情。你对这点可要清醒点。”
“那么是谁对他们说我这个人容易有同情心呢?”于佑嘉笑着问道。
印容玉大方地偏了头对他露齿坦白,“当然是你的好朋友我了。我总要给他们提供一些让他们觉得放心的意见,免得整天缠着我问这问那。”
一路疾驰,两辆车前后相随,一前一后进入了东四环附近的那家四合院。
于佑嘉知道这四合院是印氏家族在北京斥资购置的私人会所,平日里只招待家族认可的重要人员。装修豪华,格调非凡,宛如前朝亲王府邸。
果不其然,汽车一进门,于佑嘉便看见数位穿着旧式西装的大多四五十岁的男人,他们在大门之后垂手而立。于佑嘉暗想这些大概就是皋平市的那些领导了,汽车也放缓了速度,眼看着他们似乎还想一路小跑跟到还足有数百米远的停车场,于佑嘉让司机停车,想要就在这里下车。
“急什么,让他们跑会儿,还帮助锻炼呢?”印容玉扯了下于佑嘉的袖子。
“算是我们尊老爱幼吧。”于佑嘉回头微笑,还是坚持要下车。
既然都“我们”了,印容玉没理由自己还厚脸皮待在车上,只得吩咐赵大庆停车,自己随于佑嘉先下车。杨建华他们则开着车直接跟赵大庆去停车场停车。
“哎呀,这位就是于总吧,今日一见,果真是年轻有为,幸会幸会。”一位方面阔耳看上去颇为富态气派的领导热情地迎上于佑嘉,主动握手。
“这是皋平市主管招商投资的副市长严强严副市长,其他几个都是随行人员,以严副市长为大。”印容玉在于佑嘉身边小声介绍。说话间严副市长也将那肥腻腻的大手伸到了印容玉眼前。
印容玉不好拒绝,勉强笑着去接。昨天他就领教过这帮人的热情了。
其后几位皋平市的领导也一一跟他们两人握手寒暄,相当热忱,于佑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这些县级市的小领导们给他高帽就戴了一顶又一顶,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让于佑嘉很不习惯。
也或许是他们自觉前段时间直接绕过于佑嘉而透过李泽仁接触于洛鑫的举动太过无礼,所以这次有心要好好赔罪,对于佑嘉万分客气。
一行人走到假山北侧的阔余五间的正大厅,入厅之后发觉还有两个重量级人物正各坐一边,看见于佑嘉不约而同地起身相迎。
其中一个于佑嘉是很熟悉的,不但于佑嘉熟悉,恐怕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对中国电影稍稍了解一些的人都会熟悉他。
“李伯父,在这里见到您很高兴。”于佑嘉谦恭地向李泽仁打招呼,主动显示小辈的礼仪。
“看你的样子一点也不奇怪。我想老于应该都告诉你了,你来办事比你那两个哥哥让我放心多了。”李泽仁穿着玄色立领排扣绸缎唐装,盘龙云纹隐匿其间若隐若现,倒有些国学大家的风范。
“若有机会与李伯父合作,我自当竭心尽力。”于佑嘉颔首以对。表明今天来一趟多是看在李泽仁的面上,是否合作还未拍板,需要再行商议。
李泽仁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并未多说,点头,“我相信皋平市会以他们的诚意打动你的。”
大厅里另一位男子比李泽仁年纪略轻一些,但也是满头的斑驳白发夹杂其间,不同于李泽仁的斯文和善,这人神情倨傲,看见众人围绕着于佑嘉众星捧月般簇拥进客厅,鼻子里几不可查地冷哼了一声。
于佑嘉与李泽仁打完招呼后,却主动走过去与其攀谈起来,“这位可是王宏志工作室的负责人王宏志老师?”
王宏志工作室号称中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策划咨询研究机构和民间商业思想库,立足于本土,2000年起协助地方政府运营四川部分中小城市转型建设,一跃成名。现在主要从事城市运营和城市新区综合开发、大型住宅及商业不动产项目开发运营和旅游、休闲产业及项目等方面的策划和咨询。尤其在城市运营这块已经有多个著名案例,多家地方政府聘请其担任城市发展战略顾问机构。其涉足地域、行业范围之广、业务之精深连一向自诩进驻国内最早、服务品牌最多、最专业的国际公关集团公司奥意公司也自愧不如。
奥意早就想以各种方式并购吸收王宏志工作室,奈何王宏志一贯立足于本土,对这类国际公关公司看不上,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事业拱手让给外国人,再说自己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利润丰厚,实在毫无理由交给奥意。上北广这些大城市的政府可能不屑于与其打交道,而且这种一线城市里,奥意的势力根深蒂固,王宏志知道自己玩不转,也就主要向二三线城市拓展业务。
王宏志听于佑嘉报出了自己的名号,并尊称自己为老师,面无喜色,只是那倔傲的神色淡了些。“没想到北京城里也有知道我王某人的小年轻,看来我王某人还没过时。”
巨星养成攻略 第60章 本土同行
第60章本土同行
“怎么会呢?王宏志工作室主导的‘丽江旅游城市发展项目战略规划思考’至今仍是策划界的经典案例,经典是永不过时的。”于佑嘉的话语很诚恳,而他对王宏志工作室成绩的了解就更加深了这种诚恳,“最近还拜读了您的新作《城变之道》,对书中提出的‘以文化为本即是以人为本,城市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发展’的理念,深受启发。”
王宏志定定看了于佑嘉两秒,忽然哈哈大笑,主动伸出大手,不等于佑嘉伸出手便握住了他,使劲晃了两下。
“你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王宏志坦然道,“看来三年前我徒弟在金河公司天河湾项目的争夺上输给了你,不是那么冤枉了。”
“承蒙谦让,天河湾项目的推广策划上,贵工作室的方案在我看来未有输过。纯粹就方案设计来评价,在策划高度和立意、及长远理念的经营方向上我公司并无优势。”于佑嘉从来说话都很得体。每当他打败了竞争对手,他总会找出竞争对手优于自己的地方,并且做出恰如其分的称许。这点也许也是他在同行业虽然崛起迅速但甚少树敌的原因之一。
润美公司第一件比较广受关注的成功业务就是三年前推广了金河集团的天河湾高尚社区,一小时销售40亿元房产,创造了业内的一个奇迹,引起了轰动。
当时正好金河房产集团的老总楚韵之与本同是金河旗下的老友的房产营销公司闹分家,不欢而散。由于老友的报复性反击,无人给金河集团刚斥巨资建成的天河湾高档住宅项目做营销,规模较大的公关公司大都被人脉深厚的老友收买,原本最有希望中标的机构是在中小城市颇有业绩的王宏志工作室。成立不久的润美公司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与王宏志工作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独立承担天河湾房产推广任务,做出了成绩。当然这也得益于金河集团的开发的房屋产品质量也非常好。
那时初出茅庐的润美公司唯一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这王宏志工作室派出的一支调研小分队,虽说王宏志的不甚重视给了润美公司一个机会,也是润美得以胜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作为本土无往不利的商业咨询策划机构,润美能够从其手上赢得客户的青睐,在很多同行业的人看来,其难度不亚于虎口夺食。
经此一役,润美一炮打响,其后代理了多个品牌的公关推广项目,业务范围不仅包括房地产业、轿车、珠宝等高档商品,还着重在其原来有一定经验基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广方面做出了特色,主要是以极优惠的条件帮助一些高科技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中小企业进行推广宣传,扩大其目标客户,引入投资机构青睐等,因此润美公司颇受一些中小it企业的欢迎,在it界的人缘也非常好。
“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金河公司当时的短期需求,短期生存都不能达到,光谈长期有什么用?”王宏志没有顺着于佑嘉的话题给自己找台阶下,“你能看到这点,就证明你比我的那个徒弟高明。不过,当时是我忙着另外一些区域项目的开发策划,没空理会天河湾这个小项目,才让他去搞的,搞砸了也没什么损失,还让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告诫我们永远不要轻敌。如果我去的话,一定不会让你有这个机会。”这番话在普通人听来狂傲至极,但于佑嘉深知王宏志是绝对有资本这么说的人。
在场的人只有印容玉偷偷向王宏志瞟了一记不满的目光。昨天印容玉只见到了一些皋平市的领导,并不知道今天还会有这等人物来,要不然他早就告诉于佑嘉了。李泽仁的到来自然是在印容玉意料之中的。
看来为了会于佑嘉,皋平市不仅自己放下身价,还连续请到两位重量级人物助阵,这种乡巴佬地方的小官员,也不是什么本事都没有。
王宏志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经济学专业,做了一段理论研究后,从事经济方面的新闻工作,实地接触了国内诸多企业和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而他又是个爱思考的人,在商业策划理论上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上世纪90年代初,王宏志毅然辞去公职,下海成立工作室,期间也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时至今日,他和他的工作室已经发展成为本土策划界的执牛耳者,汇集众多专业人才,致力于各种领域的全方位商业战略规划,诸多一线公关、广告公司都难望其项背。其策划成功的案例遍及大半个中国,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发展的战略策划上,策划了一系列中小城市的发展出位之道,使得工作室成为各地政府领导们奉若神明的座上宾。这些年工作室的资源优势也更深入地向政府机构发展了。
“没有能在三年前与王老师相逢,是我的公司的幸运,却未必不是我的遗憾。今日既然有机会,肯定要多多向您讨教了。”于佑嘉应对自如,既表示谦恭,也没有一味示弱,最后一句打趣活跃了氛围,恰到好处。
“看你们一老一少聊得倒挺开心,不如坐下来慢慢谈。”印容玉完美地奉行着此地主人的招待义务,招呼着众人绕过一个屏风,进入里面的正式客厅。
当中早已摆好一个圆桌,圆桌上没有印象中的山珍海味、珍馐佳肴,只是一壶红茶,一套茶具,几盘茶点。
用具都是精致极美的,茶点中有西式的三明治、蛋糕,也有中式的花生酥、雪米千层糕、黄油老婆饼等等。茶是正宗的大吉岭红茶,未及近前便能闻到芬芳馥郁的茶香。这一切都像是一个悠闲的茶话会,而不是气势汹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商业会晤。
身着燕尾服的老管家头发花白,腰杆挺直,带领着一众旗袍美女为各位来宾端茶倒水分点心,尽心服务。老管家神色肃穆威严,倒比在场的所有皋平市领导更有领导气质,无端让人生出一种高端敬畏。旗袍美女们举止端庄大方,笑容彬彬有礼,个个都透着股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矜贵气息。这一切都令客人心理上对会所的格调评价更上一层楼,仿佛自己坐在这里,无形中自己也高端了许多。
客人们环桌而坐,再看杯中的茶水,汤色橙黄,品茗入口,口感细致柔和,回味悠长。
“本处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吃饭时不谈公事,谈公事时不吃饭。大家都有备而来,要谈的事情应该很多,我们先把要谈的谈完了,吃饭的时候那就是宾主尽欢,放松多了。”印容玉开口,自己先向各位敬茶,喝了一口。
于佑嘉不由感激地看了眼印容玉,他自己前些天刚喝太多酒,现在提到酒还有些反胃,酒席这种事于他来说越少越好。
他却不知印容玉早就事前跟皋平市各位领导通过气,不准向于佑嘉劝酒,因此即使上了酒席,皋平市的领导们也早就想好了以茶代酒,绝不会为难他。虽然以他们的秉性来说,这样的确不过瘾,但事情进行到这一步,这点小事何足介意?
“这样好,这样好,还不会因为喝酒耽误事,真吃饭的时候就没顾虑了,省得一边想要喝多少酒一边想还有什么事没谈,哈哈。”那位严副市长发话。
李泽仁和王宏志均是就地找了个位置坐下,也不知是商量好还是有意的,各坐在于佑嘉和印容玉身边。印容玉自然是和于佑嘉一起的。然后依次是严副市长,几位领导,末位是刚停了车赶过来的杨建华和萧莉娜。
印容玉开始向于佑嘉正式介绍今天的客人,虽然大多认识了,必要的仪式还是需要的。最后也向大家隆重介绍了一下于佑嘉,语调轻快,“于佑嘉,英文名leo,润美公关公司总经理,别人喜欢说是ceo,兼任华悦集团副总裁,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那就不用说了。24岁回国创业,成立润美公司,从帮助中小it企业做推广方案起家,三年前成功制造了天河湾项目的销售奇迹,对了,还是从素有本土策划冠军之称的王宏志工作室手里赢得了这个项目的推广运作权,……”印容玉说这段的时候眼神有意无意地瞄了下王宏志,却被于佑嘉低头的小声咳嗽打断了。
“那就这么多了,这次于总应各位皋平市领导的盛情,前来见面,是否能够成功合作还要看机缘。好了,你们想聊什么就聊吧。”印容玉坐下来,抿了口茶,以眼神询问于佑嘉是否满意这茶的口感。
于佑嘉回他一个无奈的眼神。
“好的,那我们就开始吧。”严副市长擦擦汗,向印容玉投以询问的目光。
印容玉知道他什么意思。拍拍手掌,两个旗袍靓女婷婷而至,搬来一副宽约三米高两米的大幅幕布屏,另有几位美女手脚迅速地移来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两分钟内一切安装工作准备就绪。管家一按遥控器,大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制作精美的ppt的封面。
《皋平市:古战场的兴衰荣辱能否造就经济腾飞初探》。长幅的黑体字标题下,背景图是一张实地拍摄的照片,想来是秋天拍摄的,满眼肃杀之气。草木凋零,黄叶满地,半截古城墙孤零零地竖立着,一望无垠的天空阴沉似水,落日之下,黄土坡地无限苍凉。
于佑嘉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照片的意境,觉得那些粗暴地覆盖于其上的标题文字显得多余而粗鄙。
这是典型的调研ppt初步报告,从皋平市的地理位置开始介绍,到历史变迁,文化特色,最后才讲到城市的现状、经济发展瓶颈、需要突破的难题等,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案。想来是出自王宏志工作室的手笔。
这时候没有任何人说话,大家都安静地看着,大概只有印容玉觉得特别无聊。
于佑嘉感觉到一种特别的视线,回望去发现是来自于王宏志,对方没有在看ppt,而是在看自己。
李泽仁有些像置身事外一般,似乎他今天此行的任务就是露个面,陪于佑嘉他们吃个饭。想想也是,李泽仁只想拍一部好电影,对于地方经济如何发展并不关心,要不是因为《倾国》影视基地的建设涉及到了这种问题,他恐怕压根不会来。
在ppt播放到本市的困难时,于佑嘉注意到报告选取了一些危房的照片,显示了当地山村的破败,和城市发展的困境。
“皋平市要发展,确实面临很多困难,我们非常需要各方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为百姓造福。”严副市长用一副沉痛的语调对于佑嘉说道,抬眼看他,满脸都是期盼对方理解支持的神情。
不知怎么的,这种神色令于佑嘉想起一些即时聊天工具上附带的,那些星星眼的表情图。
巨星养成攻略 第61章 点睛之笔
第61章点睛之笔
ppt放完了,很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于佑嘉身上。于佑嘉知道自己势必要做些点评,当然那些人更希望他立马感动得表态吧。
“这份调查报告做得非常专业,有深度,有立意,从整体大局来规划皋平市的发展前景,想来也是出自王宏志工作室的手笔。据我所知,王宏志工作室的策划方案贯于从整体全局角度考虑问题,高屋建瓴,在对皋平市的这份初步调研报告上也显示了工作室严谨细致大气的工作风格和智慧。同时能够请到工作室来进行皋平市的规划发展,也证明了皋平市推进本市发展的决心。”于佑嘉一番高帽子扣下来,个个都照顾周到,至少令那些领导们十分受用,连连点头。
王宏志则品茶不语。
李泽仁的到来可以说是助阵,王宏志的到场则未必那么简单。王宏志这些年何等风光,所到之处必定是众人中心,全场瞩目的焦点,今天此来仅仅是为了会会于佑嘉这个小辈,用自己的名号压一压于佑嘉,好让于佑嘉乖乖为皋平市如何赢得《倾国》建设基地的项目而出力?王宏志若是这种倚老卖老的人物,那他的工作室早就办不下去了。
想到这里,于佑嘉看看玩着茶杯的王宏志,觉得还是该耐心些好,方才一番自己也觉好笑的装腔作势等于是反试探,低头也慢慢品起茶来。
领导们自然不能冷场,又是一番介绍皋平市的种种现状,和政策优势。看着挺热闹,实际上主要人物一直不发话,让他们暗暗着急。严副市长都想使出杀手锏了,但话语之间被他身旁的一个各自矮小的头发半秃的小老头提点着按捺住了。
这让注意到的于佑嘉心里更加机警了几分,同时也默默观察起那个不发一言更多是在关注别人的小老头起来。
“难道于总看了这份调查报告,就只有刚才的那种客套话可说吗?”王宏志忽然放下茶杯,目光炯炯地盯着于佑嘉。
“因为很多情况还有变数,我也不知道能否真的有幸参与皋平市的发展建设当中,在此就提出置喙,恐怕不妥。”于佑嘉回答得彬彬有礼,低眉顺眼,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不是我不会说,只是万一合作不成,说那么多也没意义。
王宏志冷笑一声,“调研方案的讨论就该集思广益,在正式方案出台前,什么意见都是有意义的。莫非是于总不论什么时候都想着在商言商,没有收到酬劳之前,一个字的商业意见都不能说?”
这种话说出口,再迟钝的人也能闻得出其中的火药味。
于佑嘉还是那么沉稳风度,“我之所以暂时不想说太多,源自一句真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随便评论如果有什么不对那就是贻笑大方了。也是对报告调查人员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就事论事,那我要你就报告论报告,你没什么想说的?客套话就免了。你要看不出问题,我想以后我们工作室与贵公司的合作也会很成问题。”王宏志无异是在将军了。
“王先生,话不是这么说的。今天你和于总都是难得的客人,大家都是为皋平市的发展聚在一起,有什么话可以慢慢谈,好好谈。”严副市长站起来向王宏志和于佑嘉敬酒,自动自发地做和事佬。
如果不是要顾虑着印全富的面子,好好招呼这帮乡下地方的小领导,印容玉早就想对那个皋平市领导们请来的老家伙王宏志下逐客令了。拽得二五八万的样子,看着就不爽。正想说出几句话刺一下王宏志,印容玉感到台下于佑嘉的手轻轻放在了自己的手背上,抬眼就看到于佑嘉在向自己轻轻摇头。
我自己能搞定。于佑嘉向印容玉示意。
印容玉再气闷也只得隐忍不发。
“如果王老非要这么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份初步调研报告在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皋平市的优势和劣势后,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只是个思路,但依我看来,其宏观的战略构想已经形成,剩下的只是细节的修改问题。相信既然能拿得出手,王老作为策划方面的行家里手,对此也是相当认可的。因此对这份战略构想,我作为一个局外人来说,感觉没有可挑剔之处,这一点都不奇怪。”于佑嘉侃侃而谈,“可是,我注意到一点,这份报告提出的解决思路的核心,是要发掘皋平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品质发展。在如何做方面,只泛泛而谈了一些诸如利用现有历史资源提升文化价值,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做个形象点的比喻的话,这份报告就好比一副栩栩如生相当完美的人物肖像画,其提供的决策核心理念就是整个报告的题眼,但是,这双轮廓已成形的眼睛里,是空的。”
此话一出,在座诸位领导又看看还在播放没有关闭的ppt报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王宏志脸色稍霁,看着于佑嘉的眼睛终于露出了笑意。
“你说得不错,这点睛之笔是重中之重,是最关键的一笔。不然双眼无神,整个人物光彩顿失,这种肖像画也不比废纸好多少了。也好比棋眼,摆好了位置就能一子盘活全局,摆得不好,一子错满盘皆落索也有可能。”
“莫非王老还没想好皋平市这盘棋局的棋眼应该怎么摆?”于佑嘉反问,语气平淡,却把王宏志问得心下称奇。小子很会抓重点嘛,不能小看。
“不,我是在想,这点睛的一笔该怎么画,谁能画好。”
“从策划到具体执行,是一个不能一蹴而就的过程,急不得。在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有了贵工作室因地制宜的策划方案,相信如果能有一个得力的帮助执行的合作伙伴,定能事半功倍。”于佑嘉微微一笑。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实际上还等于什么都没说。于佑嘉始终没有给皋平市一个正面的答复,今天的赴宴好像就真的只是一次平常的商业赴宴,而不是背负着于洛鑫交代的使命在身的代言人。不但如此,他于平常自如的言辞之间没有泄露半点对方想要的信息,反而将王宏志工作室介入皋平市建设发展项目的深度了解的一清二楚,寥寥数语里指出了报告的缺陷,更指出了工作室迄今为止最大的短板,执行力的问题——就这项来说,一流的公关公司与号称本土最具影响力的策划机构王宏志工作室比起来,最擅长的就是执行力。
猜你喜欢